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什么是最大的“有用功”?(2)
    [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今天你做无用功了吗?(25)[/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王晓春[/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什么是最大的“有用功”?(2)[/COLOR][/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一阵风990[/COLOR][/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读书之我见[/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读书的时间对教师是相对充分的,毕竟是教师在备课的当儿就能看书,不知道是年龄大了还是什么原因,我发现自己这些年对名著兴趣很浓,我记得自己以前对此不屑一顾,这几年倒是看了不少,把我认为有意思的差不多都看过来了,但我还是对哲学类恋恋不舍,我总是越看越奇怪,同样一个问题怎么会有人是那样想的,特别是西方哲学给人的惊异更大,而且哲学的语言中道理性和逻辑性很强,能从根子上把问题向清晰的方向引导,向深入的方向推进。对我触动很大的是几看前看陈嘉映的《哲学科学常识》,他恰好是以物理为对象解释科学与哲学的关系的,而我是从事很多年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师,自认为自己对物理科学类问题理解的应该很到位,但在看完那本书的时候我怀疑自己头上在冒着虚汗,我对物理的理解竟然不如一个哲学家,当时还有些难以接受,但心态已经从以前的骄傲变成了失落,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我整天都做应对高考考试的这些题,大概一辈子也不能真正理解物理这门为什么是人所需要的了,于是我放弃了整天做题,转而看哲学,历史,现在也常看文学类书。[/SIZE][/COLOR][/FAC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备课对我而言在做题这方面几乎不会遇到什么问题,几年前学校组织考老师,高中用高考题考,初中用中考题考,物理我就直接考成了满分,可也觉得很可笑,可笑的不是我自己,而是那些目光短暂的管理者所以想出来办法就是考试,除了考试我猜他们大脑里没多少东西。我认为备课的核心在于思想性,从面上看就是教学设计,好的理解才是好的设计的基础,最一般的情况就是像流水账一样把知识一一摆出来。我校有个青年老师,课讲的好,与他交谈时我发现他在对知识的理解上要比很多老教师深刻,他的课总能体现一种思想性,应该是具有艺术性,而大多教师的课仅仅体现的是知识性。[b]这些年提倡的探究教学,其思想性价值大于其形式上的价值,而学校在推广的过程对它的理解恰好是相反的,似乎认为形式才是主要的。[/b]能对备课态度有这些变化也是从看其它书时慢慢想到的。如果像其它教师那样继续钻在题海里,估计是很这样去想的。[/COLOR][/FACE][/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当自己提高的时候你一定能慢慢体会到那些管理者层次不高的状态,无论理论水平还是管理水平,早些年还有些耿耿于怀他们管理水平的低下,现在这个问题也渐渐不再能羁绊自己追寻自由的灵魂了,虽然有时心情不好了也牢骚几句,但并不真正放在心上,反倒常常给别人一些启迪,以至于很多教师不由的对我态度都发生了变化。[/COLOR][/FACE][/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我有位同事以前在公司当经理,我记得他刚来的时候思想是很开放的,做生意的头脑显得爱思考,到现在还如此,但不到一年后我就对他的思想僵化就不能满意了,不是说他不聪明,也不是他不思考,而是他懒的看书,再加之学校的教师这个圈子没有文化氛围,所以他的思想也变得狭隘了,因为是朋友,我对他开玩笑说,你要是再不看书学习,我就没法和你交流了,登泰山而小鲁,经常读书能把人的精神境界无形中拉高,扩大,加深,也能很实际的帮你把横亘在心里的某些烦恼化解,但这件事在一开始人并不能感觉到,一开始的感觉就是越读越深得自己无知,甚至对有些年的所做所为有些懊悔,要是早点开始读书多好,早到什么时候呢?大学,也许中学就该开始读书,可又一想这不可能,因为家长肯定反对课本以外的读书,教师也一定不赞成。我对自己从小到大的几次读书印象都很深,没有一次得到过肯定。这恐怕和我后来对各种名著和文学作品轻视和不屑有关系,但这一看法现在被读书得到的新看法颠覆了。[/COLOR][/FACE][/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人不以仅靠物质来生存,人是需要精神生活的。如果你不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一心一意只追求物质的生活,荒芜的精神家园会使人的灵魂变得苍白而无趣,说他是物质的奴隶也差不多。[b]并不是说人不能追求物质的东西,但人最最像人的地方恰好不是物质的地方,面是精神,只要你稍稍把人和动物比一下就很清楚了。所谓人生的厚度其实就精神的丰富,这种丰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来自于读书。[/b]所以我现在常常给上学的儿子推荐读书,和他一起讨论书的内容,虽然他还没有明显的取得什么成绩,但我相信由于读书孩子的将来将不会单调而无聊,也不会狭隘而肤浅,[b]人生的厚度在人生开始的时候就该开始积淀,而不是到不惑之年之后。[/b][/COLOR][/FACE][/SIZE][/P][SIZE=3][/SIZE][P][b][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b][/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王晓春读后:[/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一阵风老师这篇文章很值得一读,其中有些话,不是谁都说得出来的。“这些年提倡的探究教学,其思想性价值大于其形式上的价值,而学校在推广的过程对它的理解恰好是相反的,似乎认为形式才是主要的。”这类标志性的说法,只要有一两句,就可以看出作者已经达到的水平。我相信有不少教师不但说不出这样的话,而且他读都不一定读得懂。我见到一些老师以为探究式教学是某种教学模式,只要别人给他一个说明书,或者做个样子,他照着做,就“研究是教学”了。这种想法本身就没有丝毫的探究意识,他自己却毫无觉察。懒得思考的人总是很多的。我们不能指望中小学老师忽然之间都成为爱读书的人,那不现实。有些校长采用布置任务强制写得心得的办法推动教师读书,我不赞成这么做。这种校长的做法让人怀疑他本人并非真正的读书者,他外行。如果他真的爱读书,他应该知道,真爱读书的人都特别讨厌把读书当成任务,因为那就成了“为别人而读书”了。读书贵在自愿,这和谈恋爱是一个道理,强制读书相当于包办婚姻。所以,要想让人爱读书,只能引导,而且不要期望值太高。事实上真正以读书为生活之一部分的人,即使一百年之后,也肯定是少数人,中小学教师如果那时能有五分之一的人,读书成为其人生的需要,我看就很不错了。因此,遇到不爱读书的老师,我们不必责备他们。严格地说,不读书并不是错误,更不属于失职,那只是一种遗憾,而且只是你认为遗憾,他本人也许就喜欢这么活着,所谓“人各有志”。[/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2014,3,1[/COLOR][/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49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