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拔高型的口号,容易导致无用功
    [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今天你做无用功了吗?(50)[/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COLOR][/SIZE][/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王晓春[/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拔高型的口号,容易导致无用功[/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这又是我在某教育杂志上见到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做一个不生气的教师》。其中有些观点我是赞成的,比如你尊重学生,就可能少发脾气少生气,你尊重学生的多样性,不搞整齐划一,也可以少发脾气少生气。但是回看文章题目,我只好惭愧地承认,我当不成“不生气的教师”,以前我没有做到过,今后怕也达不到这个标准。[/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而且文中有些观点,值得商榷。作者说,我们一般都不会轻易对熟人和陌生人生气,因为他们都是成年人,都是“人”,我们面对成年人有起码的尊重和最基本的修养底线。而儿童是未成年人,我们对他们就往往缺乏尊重之心。作者认为这是教师生气发火的重要原因。愚以为事情远不是这样简单。同样是孩子,我的孩子偷拿我的钱我可能会气得发疯,邻居家孩子偷拿他妈妈的钱,我就不一定生那么大的气。这是不是可以说我对别人的家的孩子更尊重?难说。同样道理,我班学生和外班学生犯一样的错误,我对自己的学生会大发脾气,而对外班学生就可能并不生气。这就可见,生气不生气,与此事是否直接涉及我的个人利益有关,也与我对对方的期望值有关,不是简单的尊重不尊重的问题,虽然其中也可能包含这个因素。“恨铁不成钢”这句俗话,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你得首先对孩子有“成钢”的期待,你才会“恨铁”,你才会生气发脾气。孩子拿走你100元钱,你气晕了,你家小狗叼走你100元钱,你却可能觉得好玩,一点不生气。为什么?因为你对小狗没有道德期待,并不是说你对小狗比对孩子更尊重。[/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几十年前我在一线教书的时候,遇到过一个新分来的大学生。我观察他的工作,十分震惊。我就从来没有见到他对学生发过脾气。我钦佩之至,心里想,年纪轻轻有如此之修养,真是愧杀我这“老教师”了。但是时间一长,我就觉得不对了,原来他对学生是放任自流,结果他的班越来越乱,没多长时间他就改行不做教师了。我这才明白,原来他一开始就没打算认真对待这个职业,他的“不生气”可以说主要来源于“不想负责任”。你是不是“铁”,我不管,你成不成“钢”,与我无关,我自然没气可生了。这就可见,生气不生气还与责任感有关。生气未必是好事,但其中也可能有积极因素,有时候,有责任感才会生气。[/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我还觉得生气属于人之常情,生学生的气是难免的。看见学生的不良表现一律不生气,未必正常。人家会问:您的正义感哪里去了?您的道德义愤哪里去了?反正在校园里,我一看见学生以大欺小,我气就不打一处来,我对此并不内疚,我觉得我很正常。请注意生气不等于一定发作,发作起来也不等于出圈,我们应该想办法在合理的范围内表达自己的愤怒,采取适当的措施处理犯错误的学生,而不是片面地压抑或者消解自己合情合理的怒火。喜怒哀乐人之情也。[/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我并非支持生气发火,我也不是一个爱对学生发脾气的人,我很赞成教师尽量少发脾气,因为这样对工作对个人心理都有好处,但是我不支持“做一个不生气的教师”这种拔高式的口号。这种话作为行政宣传口号喊喊倒也无妨,但是在专业讨论的领域,这么说就不合适了,而我上面引述的内容却是出自所谓“专家视角”。这种导向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一个是很多老师看了,觉得这是胡说,因而不理不睬,使倡导者做了无用功,还有些老实认真死心眼的老师(这种老师不少,他们小时候多是听话的好学生),真的以“不生气的老师”为目标要求自己,结果就会造成更大的焦虑,因为他发现自己总是达不到如此完美之境界。他会做很多无用功,他总是想,“不要和学生生气”,结果是和自己生了更多的气,成了自我折磨。[/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我主张,在生气发脾气方面,对教师的底线要求是,你生气可以理解,行为不能出格,高点的要求是,尽量少生气少发脾气,最好于谈笑间解决问题。如果让我提口号,我的措辞是:“做一个不爱生气的老师。”[/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2014,3,20[/COLOR][/SIZE][/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26
      • 经验320838
      • 文章808
      • 注册2005-07-08
      王老师说得对。学习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339
        • 经验53616
        • 文章1329
        • 注册2013-02-03
        [COLOR=#0070c0][SIZE=3]“恨铁不成钢”这句俗话,包含着很深刻的道理,你得首先对孩子有“成钢”的期待,你才会“恨铁”,——王老师对恨铁不成钢解读得很深刻。[/SIZE][/COLOR]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