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学养不够是教学无用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今天你做无用功了吗?(73)[/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王晓春[/SIZE][/COLOR][/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学养不够是教学无用功的一个重要原因[/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一阵风990(k12[/COLOR][/FACE]班风小论坛)[/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我昨天参加片区联合办学中的一项交流活动,但我当时的发言所引起的反映让我觉得值得回味。[/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以下是昨天的记录:[/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今天对我而言是非常忙碌的一天,早晨听了4[/COLOR][/FACE]节物理课,下午从2:30到4点评课,然后听初中物理课标解读,直到近6点才结束,回家又是挤着公交车站回来的。因为坐在太久,感到视线有些模糊,本想吃完就睡觉算了,但不做一点小结就休息,这一天就白忙了。[/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今天印象最深的是对5[/COLOR][/FACE]节物理课的点评,因为对找亮点,找特色等梳理性总结感到乏味,又怕总结拖的时间太长,所以我没有对每一节课是怎样引入的怎样讲解的进行评述,而对五节物理课堂上教师对本节课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问题谈了些自己的看法,没想到给其中的一二位授课教师产生了压力,在我的问题还没说完的时候,有一位突然打断我说:你是教高中物理的吧。我说:我是以前教高中物理的,但作为教师对这些问题应该进行深入思考。其实在我一开始我就申明,教师应该对物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才能把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处理简单。讲到后来我又补充道,越是想把问题讲简单,教师在理解上就应该越深刻一些。就像傻瓜电子产品一样,越是简单的设备越是经过了设计人员的精心的设计。比如,全自动挡车在设计上就费事的多,结构也复杂的多,但用起来就方便的多。卢瑟福就曾说:如果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把复杂的问题讲清楚,那只能说明你对这个问题本身也不是很理解。[/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在今天的交流课上,恰好就出现了这一幕。今天的交流课是同头课,都讲牛顿第一定律,也可以说是同课异构,我发现在学生不好理解的地方,教师都不是采用引导思考来得到答案,而都是急忙告诉学生答案并让学生通过练习来记忆和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拿突然向我发问的那位教师自评时的一句话说就是: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让学生理解惯性只和质量有关,对初中学生又不能讲的太深。我对他的这一解释不能认同。我为什么不对教师的辩解不能认同,因为他们不能把问题简化的原因恰好是他们自己理解的不到位,而最后竟然把原因归结在学生头上,使我突然想了一句话,当你没有一种能力的时候(专业能力),你一定又具备另一种能力(掩饰能力)。[/COLOR][/FACE][/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今天课堂讲解的知识点大约是以下这些概念:惯性现象,惯性概念,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是来维持,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牛顿第一定律。难点集中在:惯性是什么?惯性为什么只和质量有关?惯性为什么不是力?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什么?和牛顿第一定律又有什么关系?拉掉笔帽下的纸为什么能说明惯性存在?别的且不说,如果教师能把这些问题提出来自己好好想一下,也能帮助他们在讲课过程把学生可能面临的不理解问题加以简化。教师感觉不好教的知识,学生感到不好学的这些难题恰好教师自己理解的也不是很好,所以我才提出了上述观点。点评时我对这些问题给出了我的理解和历史上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过程。物理中有一些现象,看起来好像理所应当,而理解起来又有难度,原因一定是有更深刻的道理在背后,作为教师千万不可小觑了它。(14,4,12[/COLOR][/FACE])[/SIZE][/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遇到一些难点,教师说了一遍又一遍,学生还是不明白,于是只好让学生死记。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件事给我印象很深。生物老师提到新陈代谢这个概念,斩钉截铁地对我们说:“新陈代谢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你,你不要问,我跟你说不清楚,你听多了,见多了,慢慢就明白了。”我当时很奇怪,所以直到现在记忆犹新,连那位老师的音容都有些印象,倘若他不发如此高论,可能我已经忘记他了。事实上新陈代谢这个词无论作为成语还是作为生物学概念,给高中生说清楚都并不困难,问题在于这位老师学养不足,只好这样搪塞。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教师总是喜欢把责任归咎于学生不好好学、理解能力差,解决的办法就是不厌其烦地重复(做无用功),或者放弃。应该承认,这里面确实可能有学生的问题,但也可能是教师的学养问题。如何鉴别呢?很简单。你跟学生讲不明白,换一位老师,一说学生就明白了,那就可以判断,是你学养不够,你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对学生心理的了解,不足以支持你深入浅出地讲解。[/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这就可见,在教学上,要少做无用功,根本的途径之一是提高自身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如果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把复杂的问题讲清楚,那只能说明你对这个问题本身也不是很理解。”“当你没有一种能力的时候(专业能力),你一定又具备另一种能力(掩饰能力)。”建议教育者把这两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2014,4,12[/COLOR][/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91
      • 经验230026
      • 文章12402
      • 注册2012-12-04
      [LINE-HEIGHT=28px][FACE=arial][COLOR=rgb(0, 112, 192)][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如果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把复杂的问题讲清楚,那只能说明你对这个问题本身也不是很理解。”“当你没有一种能力的时候(专业能力),你一定又具备另一种能力(掩饰能力)。”建议教育者把这两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SIZE=20px]是啊,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能把自己所要教学的内容研究透切,真的很难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王老师推荐的这两句话,真的应该成为所有教师的座右铭。[/SIZE][/P]
      欢迎关注拙著《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及《做一个幽默的老师:让学生在欢笑中成长》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84
        • 经验182826
        • 文章3978
        • 注册2014-01-23
                一阵风的两句话:“[COLOR=#ff6600]如果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把复杂的问题讲清楚,那只能说明你对这个问题本身也不是很理解[/COLOR]”“[COLOR=#ff6600]当你没有一种能力的时候(专业能力),你一定又具备另一种能力(掩饰能力)[/COLOR]”和王老师“[COLOR=#f70997]要[/COLOR][COLOR=#ff0066]少做无用功,根本途径之一是提高自身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COLOR]”的话,我都记下了。谢谢王老师!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做老师,不管是什么学科,都要钻研教材。这是最起码的。不要太离谱了。有的老师事前不看书(课本),课上乱说一通,课后一头雾水。典型的“误人子弟”。所以,教师教学也要打假!关键不是作用大问题,而是心态的问题。有些老师总感觉,自己工资不高,奉献不少,心理不平衡。所以,在工作上就马马虎虎。王老师是个严谨的老师,也希望给大家多点指教。感谢您的真心真情真实的分享!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