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贪官们当年是不是问题生?
    [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贪官们当年是不是问题生?[/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王晓春[/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近些日子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没有办法用调查和统计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只好依据见到的少数资料,进行估计、猜测和推理。[/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我想,大中老虎们,可能上学的时候都不是问题生,甚至大多数都应该是好学生,学习成绩不错,否则他们连升官的学历都拿不到。[/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最近我在网上见到了一点有关徐才厚的背景材料。据他的嫂子说,“徐才厚从小就爱学习。别的小孩子出去玩,怎么召唤他,他都不去,就在院子里学习。每天早上拎着饭盒走好几里路去上学,学习特别认真。”他的老同学(大学)回忆说,徐才厚说话腼腆,是个老实巴交的学生,没甚么突出才华。爱学习,听话,这正是多数老师喜欢的好学生,怎么也算不上问题生。[/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非问题生成年之后为什么出了大问题呢?是环境让他变坏了,他周围一定有人在腐蚀他,他中了糖衣炮弹了。这么一说,板子就打不到他的中小学老师身上了,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谁能保你一辈子![/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不过我想,如今贪官这么多,一抓牵牵连连一大串,而这些人又大都是当年的好学生,作为教育者,我们也该有所反思。教师当然无法保证任何一个学生的未来,也不负这个责任,但是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德育做得更好一些,这样或许能在一个侧面为预防贪腐贡献一点力量。[/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我的初步想法是,我们的德育在培养自律道德方面,缺陷不小。我们培养的是听话的人,而不是善于独立思考的人,我们培养的是随大溜的人,而不是特立独行的人。这类人有群胆无孤胆,他当然可能随大溜做很多好事,但也可能随大溜做坏事。这和“中国式过马路”道理一样,只要凑足几个人,就敢闯红灯。我周围的人如果都贪,我就不觉得贪腐有什么了不起了,也就是说,我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是非标准,标准是活的,可变的。人们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之说来推卸责任,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还有人说,周围人都这样,我不这样会受排挤。排挤有什么?大不了我辞职不干了,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无非清贫一点而已。说到底,还是自己贪图名利,想走捷径得好处。我们的教育总是着眼于群体,缺乏“出于污泥而不染”的个体性教育,我们总是强调集体认知,对个人修炼重视不够。愚以为,损人利己绝对是应该反对的,但是对于特立独行的所谓“个人主义”,我们应采取分析态度,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思考,自己选择合理的价值观。只有他反复思考,自己真正想明白了,而且下定决心实行,这种人才有定力,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如果说政治家们要做的是通过制度改革使官员们不敢贪,无法贪,不必贪,我们这些教育者则应该努力给未来的官员们打好品德的底色,使他们长大之后根本不想贪。[/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2014,7,12[/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91
      • 经验230026
      • 文章12402
      • 注册2012-12-04
      [P][SIZE=20px][COLOR=#0070c0]“我们这些教育者则应该努力给未来的官员们打好品德的底色,使他们长大之后根本不想贪。”[/COLOR][/SIZE][/P][P][SIZE=20px][COLOR=#0070c0]这样的行动,希望能真的实施。[/COLOR][/SIZE][/P]
      欢迎关注拙著《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及《做一个幽默的老师:让学生在欢笑中成长》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84
        • 经验182826
        • 文章3978
        • 注册2014-01-23
        [P]“给未来的官员打好品德的底色”,我们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学会修炼自己,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思考。王老师找到了根治贪官的良药。佩服王老师的远见卓识!谢谢分享![/P]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品德绝对是一把最美的尺子,你说呢?不断反思,才是最好的度量!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
            • 经验638
            • 文章4
            • 注册2014-07-17
            [P][LINE-HEIGHT=27pt][FACE=宋体][SIZE=14pt]由“贪官们当年是不是问题生?”想到的[/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7pt][FACE=宋体][SIZE=14pt]记得是2006[/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年,办公室一位老教师很轻松的给年轻教师讲:“一年级,必须把小班长选好,你看我班的班长,我不在班里,她把学生管的服服帖帖的。”年轻教师则一脸感激和信服的听着,琢磨着自己班的得力助手。[/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7pt][FACE=宋体][SIZE=14pt]时隔半年,有家长找上门,原因是小班长给自己孩子要钱,不给就组织学生打。班主任介入调查,火大了:“全班都被班长要过钱、要过东西,被班长组织人打是常事,平时孩子们也不敢说。”[/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7pt][FACE=宋体][SIZE=14pt]紧接着,班长的日子难过起来,天天到办公室反思前面做的事:要了谁的钱、要了谁的东西,要了多少钱、要了多少东西。[/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7pt][FACE=宋体][SIZE=14pt]旁观小班长:稚嫩的脸上带着悔恨、沧桑,我心头难过起来。是谁造成了孩子的今天?在整个事件中她是伤害者,同时她也是受害者啊。小小年纪,掌管全班同学的大小事情,那么大的权利,再加上有些孩子的奉迎,不出事才怪。[/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7pt][FACE=宋体][SIZE=14pt]紧接着班长被换成了另一位,这一位和前一位相比,显得朴素很多,相貌也是很平常,这样朴实的孩子该会做好班长吧。可是,问题来的更快,家长投诉、学生告状,这一位一点不比上一位逊色。[/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7pt][FACE=宋体][SIZE=14pt]谁之过?[/SIZE][/FACE][/LINE-HEIGHT][/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海蓝蓝[/SIZE][SIZE=3]2895([/SIZE][/COLOR][/FACE][SIZE=3]班风[/SIZE][SIZE=3])[/SIZE][SIZE=3]:[/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看了一些媒体上关于贪官的报道,经常发现这些贪官小时候出生多是贫寒,贫寒不是罪过,但确实可能容易引发犯罪——尤其是对钱财的贪婪。我看到比我上一辈的人,很喜欢囤积,囤积一些今天看来没用的东西,有的家庭很富有了,基本上算是不缺钱,但也喜欢在路上捡一些废品,子女骂了几次都没办法解决问题。可能在这些人的记忆里,天有不测风云,什么时候发生饥荒都不知道。[/SIZE][SIZE=3](7,11)[/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星辰[/SIZE][SIZE=3]1553[/SIZE][/COLOR][/FACE][SIZE=3](班风):[/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这两个例子选取的真好,研究“问题学生”到这个程度,您真是太可爱了。[/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1[/SIZE][/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带着[/SIZE][SIZE=3]“[/SIZE][/COLOR][/FACE][SIZE=3]热气[/SIZE][SIZE=3]”[/SIZE][SIZE=3]的案例分析,比[/SIZE][SIZE=3]“[/SIZE][SIZE=3]子曰[/SIZE][SIZE=3]”[/SIZE][SIZE=3]感觉舒服和亲近多了。[/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2[/SIZE][/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当下您若是迅速占领道德高地,挥舞道德大棒,将已经落马之人,打得粉身碎骨,多容易。可您却另辟蹊径,看似论人,实在论事。大好的,迅速抓[/SIZE][SIZE=3]“[/SIZE][/COLOR][/FACE][SIZE=3]粉丝[/SIZE][SIZE=3]‘[/SIZE][SIZE=3]的机会您拱手让了。[/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3[/SIZE][/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SIZE][SIZE=3]”[/SIZE][/COLOR][/FACE][SIZE=3]大弦嘈嘈如急雨[/SIZE][SIZE=3]“[/SIZE][SIZE=3](第二篇),读过就是这感觉,内心矛盾纠结 。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好难。([/SIZE][SIZE=3]7,12[/SIZE][SIZE=3])[/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一阵风[/SIZE][SIZE=3]990:[/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看了王晓春老师《官员是不是问题生?》,王老师提出了关于中国中学德育教育的一个问题。[/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有感:[/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我们的好学生将来可能变坏[/SIZE][SIZE=3],[/SIZE][/COLOR][/FACE][SIZE=3]只能表明好学生的标准中一定缺乏能对某种本质特征的深入考核[/SIZE][SIZE=3],[/SIZE][SIZE=3]同时还表明好现有的好的标准考核结果不具有长远价值,同时一定表明差的标准也一定不具有长远价值,至少不能以此说明孩子的将来会变成你所想象的那种差的样子,我真正担心的是好学生很可能是表面化的指标贴出来的样子,和实际有相当的差距,特别是在应试环境下特别看重成绩必然会对其它方面带来遮蔽,至于学生的道德水准学校只能以道德面具来衡量,如果学生自己能把高尚道德的理念通过批判反思质疑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则它必然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不会轻易被动摇,如果仅仅是为了得到别人或教师的肯定或为了适应环境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则当环境变了的时候,这种道德外壳一定会随之被抛弃。这在我和很多好学生倾心交谈时都得到了证实,他们在集体中的道德行为并非自己真实想实施的行为。[/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绝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都通常不特别努力争取保持个人的东西,为了容易生存都会时时调整变化,变化差不多都是向着环境所要求表现出来的趋同方向而去。应该说大多数人的行为体现着[/SIZE][SIZE=3]“[/SIZE][/COLOR][/FACE][SIZE=3]羊群效应[/SIZE][SIZE=3]”[/SIZE][SIZE=3]或[/SIZE][SIZE=3]“[/SIZE][SIZE=3]从众效应[/SIZE][SIZE=3]”[/SIZE][SIZE=3],随大流,这差不多也和中庸思想是吻合的。这样看,在学校环境中,有些人能刻苦努力,成为优秀学生,且从外在的道德考评中得到高分。因为这个环境就是特别适合保护这类人,稍微在道德行为上有不检点,恐怕会招来比学习成绩低更大的批判。而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环境变了,在道德行为上的要求跟着也就变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回来和教师聊天时,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价值理念的变化,让人惊讶的变化是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学生时某些行为很傻,有些学生甚至完全放弃了他在学生时代恪守的道德标准。所以说,我们的教育所培养的差不多是一种依赖环境的道德体系,反过来说,环境决定他有什么样的道德。在道德环境中他道德,在不道德环境中他不道德。[/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因此,我也认为贪污就是一种环境的结果,廉洁也是一种环境的结果。我就此事问过好多教师,如果你在当官者的位置,你贪还是不贪,绝大多数都说要贪。也有说看情况的,只有极个别的说绝不。如果集体中每个人都表现互相监督,自我约束,没人敢或者说肯第一个贪污。如果别人都偷拿挪掖公款,且无人监管,你又能如何保持廉洁呢?又如何独善其身。这种事情在小小的学校都有发生,独善其身者会被用各种办法挤出去。这样看,在中国这样非常重人际关系国度里,保持一种廉洁自律一定要首先在制度上来下功夫。营造一种制度环境,使廉洁者能很好生存的制度环境。[/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但学校教育的职责不在这里[/SIZE][SIZE=3].[/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学校教育就必须要像王老师说的那样,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思考,自己选择合理的价值观。只有他反复思考,自己真正想明白了,而且下定决心实行,这种人才有定力,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能否给学生打一个好的底色取决于这个底色打下的深度。目前的德育教育恰好达不到这个深度,因此我们培养的[/SIZE][SIZE=3]“[/SIZE][/COLOR][/FACE][SIZE=3]君子[/SIZE][SIZE=3]”[/SIZE][SIZE=3]是不能[/SIZE][SIZE=3]“[/SIZE][SIZE=3]慎独[/SIZE][SIZE=3]”[/SIZE][SIZE=3]的。([/SIZE][SIZE=3]14,7,20[/SIZE][SIZE=3])[/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夸克[/SIZE][SIZE=3]7292:[/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贪官问题引发的思考[/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王老师由贪官问题引发了一些思考:[/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王老师的观点:[/SIZE][SIZE=3]1[/SIZE][/COLOR][/FACE][SIZE=3]很多贪官当年是好学生,否则拿不到学历通行证。[/SIZE][SIZE=3]2[/SIZE][SIZE=3]贪官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老师不必为此负责任。[/SIZE][SIZE=3]3[/SIZE][SIZE=3]我们的德育工作可以尝试为预防贪腐做贡献:主要是培养自律道德。[/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海蓝蓝老师补充了:有部分贪官是因为小时候贫寒引起的贪婪,并引发了强迫囤积症。[/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一阵风老师也提出解决办法:依靠学校德育,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思考,自己选择合理的价值观。同时也指出:目前的德育教育恰好达不到这个深度,因此我们培养的[/SIZE][SIZE=3]“[/SIZE][/COLOR][/FACE][SIZE=3]君子[/SIZE][SIZE=3]”[/SIZE][SIZE=3]是不能[/SIZE][SIZE=3]“[/SIZE][SIZE=3]慎独[/SIZE][SIZE=3]”[/SIZE][SIZE=3]的。[/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我个人认为:依靠学校教育达到预防贪腐的目的,就现行的教育现状很难做到:[/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1.[/SIZE][/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社会体制决定贪官的强迫囤积症:我们目前社会对公民的保障太低,[/SIZE][SIZE=3]ZF[/SIZE][/COLOR][/FACE][SIZE=3]不讲诚信,大家明知道钱够花就行,可是还是忍不住多赚钱,多存钱。因为说不准哪天就失业挨饿了,和那个蚂蚁明明洞穴里面的事物已经足够过冬可还是拼命往里面运实物一样的道理。每一次公布贪官的巨额财产,老百姓都说:要那么多干嘛?子孙[/SIZE][SIZE=3]10[/SIZE][SIZE=3]代都用不完。可是他就是贪那么多,源于社会保障制度造成的不确定性以及自己总是想过得更好一些的心态。只要体制没有保障,官员有机会还是会贪的。[/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2.[/SIZE][/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社会教育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学校教育:一些学生,老师在学校里面道理讲了一千遍,他就是不听,到社会上一碰壁,马上知道自己要怎么做了。只是这个[/SIZE][SIZE=3]”[/SIZE][/COLOR][/FACE][SIZE=3]碰壁[/SIZE][SIZE=3]“[/SIZE][SIZE=3]带有很大的不可知性,比如:可能有个学生,老师教育他要真正学习,有一技之长才能生存,他就是不听,一到社会,发现确实不能生存,于是洗心革面,回学校认真学习。可是另一个学生,老师叫他不能贪小便宜,参加工作后,发现大家都贪小便宜,不贪小便宜不但吃亏,还会遭到孤立,于是在学校形成的价值观马上破裂。所以学校教育让学生[/SIZE][SIZE=3]”[/SIZE][SIZE=3]碰壁[/SIZE][SIZE=3]“[/SIZE][SIZE=3]带来的反思是正向的,则学校教育就起作用,如果学校教育教育让学生”碰壁“带来的反思是负向的,学校教育就不起作用了。从这一点来说:德育反腐的作用不大。[/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SIZE=3]3.[/SIZ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目前的教育现状难起作用:目前教育的大气候是看分数,一好遮百丑。分数高的学生根本就没有人管他的思想教育,除非确实是行为太离谱,从这个角度考虑:如果马加爵是个低分生可能还好一些。问题学生是有人管他的思想和行为,可是绝大部分管的都是为了自己管理上的方便,你不信可以看看:只要这个问题生分数一上来,绝对没有人再管他了,只要这个问题生不惹祸,不给老师添麻烦,绝对也没有人再管他了。我们学校搞培优辅差的效果主要看分数。[/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那么到底学校德育能够做些啥?[/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SIZE=3]1.[/SIZ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小学班级可以像雷夫老师那样,自己在班级搞货币流通。我有一个朋友就这样搞的,还很有兴趣的和我谈起班级的[/SIZE][SIZE=3]”[/SIZE][/COLOR][/FACE][SIZE=3]贪污[/SIZE][SIZE=3]“[/SIZE][SIZE=3]和[/SIZE][SIZE=3]”[/SIZE][SIZE=3]走私[/SIZE][SIZE=3]“[/SIZE][SIZE=3]现象。我想,这样是否在培养理财意识地同时能够策划一些预防贪腐的活动,从小教育,效果可能会好一些。[/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SIZE=3]2.[/SIZ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中学还是要多策划活动,靠政治课上的宣传用处不大。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贪污不一定会被发现,可是一发现就完蛋,这需要策划活动破了学生的[/SIZE][SIZE=3]“[/SIZE][/COLOR][/FACE][SIZE=3]侥幸心理[/SIZE][SIZE=3]”[/SIZE][SIZE=3];也可策划活动让学生体验贪了之后的内心煎熬与不贪之后的内心平静,通过心境对比植入信念。[/SIZE][/P][SIZE=3][/SIZ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0]以上是一些不成熟的思考,欢迎大家讨论。(14,7,20[/SIZE][/FAC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我感觉,思想品德,不是靠培养的,而是依靠自身养成的。从生活习惯入手,到思维习惯等的养成,都是品质形成的过程。一个良好习惯的人,要有良好自身素养。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贪官们当年是不是问题生?(续[/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2[/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SIZE][/COLOR][/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海蓝蓝[/SIZE][SIZE=3]2895:[/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社会教育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学校教育:一些学生,老师在学校里面道理讲了一千遍,他就是不听,到社会上一碰壁马上知道自己要怎么做了。只是这个”碰壁“带有很大的不可知性——夸克[/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我比较赞扬赵汀阳先生关于道德的说法:道德可以解决一些小的事情,对于重大的事情道德是无能为力,道德的推行靠自律,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状态,也只是少数人能够实施,对于一般人来说,如果道德没有“力”作为可信的威胁,人们对道德恐怕就要缺乏认识,什么样的道德能得到普遍的推行呢?赵汀阳认为:道德榜样必须与利益上的成功的榜样的一致的。如果一个制度不能在德和利之间求得一致,失败是必然的。儒家的道德失败不在于现代化的挑战,而是儒家道德自身存在缺陷,儒家的道德经常让有德之士无所得有时还让有德之士有所损,这样的道德不仅不能使人仁,而且还推爱不远。所以道德榜样应该同时具备成功榜样。所以现有的道德教育失败是可以理解的。[/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一种意识形态或主流话语高扬什么价值,这不说明什么,重要的是实际生效的社会奖励。学校教育就是‘意识形态’和‘主流话语’,但是它所宣扬的价值和社会实际生效的奖励一致吗?很显然是不一致的。[/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昨天看了一则视频《多名穿着暴露女孩闹市举牌求包养》,真是让人瞠目结舌,这些闹市上求包养的女孩被派出所带走,原来是一个传销组织以此来突破心理底线,看来学校以及社会的正能量的教育还妨碍了这些人发财,一个人要适应社会难道都得像于连那样先泯灭自己的良心?本市附近的一个县前几年几个初中生刚毕业想闯社会,为了锻炼自己的胆量,竟然杀死一个陌生人来练胆,也许在这些学生眼里,社会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要想保命就得剥夺别人的生命。他们这些人恐怕就是觉得社会的奖励和学校的道德之间存在严重的冲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完全抛弃以往的道德教育形成的心理上的定势。[/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如果说道德真正的推行在于社会的奖励,那么,学校老师有办法确定社会奖励是什么,数量多少吗?没办法,所以,道德的教育不是可以规划的。在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负》一书重点批判的就是人类这种自负[/SIZE][SIZE=3]:[/SIZE][/COLOR][/FACE][SIZE=3]一切打算对整个社会实行计划的企图,不管它们是出于何种高尚的动机,都是建立在这种危险的知识自负上(理性的幻觉)。调整人际关系的规则,它很大程度上不是人类特意追求的结果,而是在无人能预知其后果的情况下,在漫长的岁月中自发进化而形成的。哈耶克的看法和赵汀阳先生看法是一致的,他认为这种秩序的形成,不是理性的结果,也不是本能的结果,而是“本能和理性之间”能力的结果,大家之所以愿意遵守这种规则,是因为遵守这种规则能让遵守者彼此获益,从而推动了社会发展。[/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像《一张尴尬的奖状》中因为班上学生别人替她参赛而觉得无资格接受奖状,有一个学生为她辩解说:“老师其实你不知道,有很多班都有人代人参赛的现象,比如[/SIZE][SIZE=3]xx[/SIZE][/COLOR][/FACE][SIZE=3]班的[/SIZE][SIZE=3]xx[/SIZE][SIZE=3]同学,所以不要责怪她们了。[/SIZE][SIZE=3]”[/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虽然说老师做了很精彩的辩解,效果也不错,但我担心的这种效果恐怕只能在有限的学校这个范围,甚至只是在本班的范围内是有效的,越出了班级、学校,这个让好人受损的规则恐怕不会继续有效,当然,可能对一小部分人依然有效,但道德如果只能有那么几个人有效的话,这如果说是“有效果”,我觉得这个结论很是可疑的。[/SIZE][SIZE=3](14,7,21)[/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海蓝蓝老师上文至少提出了两个重要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可能许多教育者、甚至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教育者并未认真思考过的。问题带有根本性,不容忽视。[/SIZE][/COLOR][/FACE][/P][SIZE=3][/SIZE][ol][li][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FACE=宋体]道德对于社会究竟有多大作用?[/FACE][/COLOR][/FACE][/P][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0][FACE=宋体]    [/FACE]2[FACE=宋体]、学校德育是否可以规划?[/FACE][/SIZE][/COLOR][/FACE][/P][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0][FACE=宋体]愚以为赵汀阳先生对道德的作用估计偏低了。儒学盛行两千年,期间隋唐以后干脆以儒学取仕,至少保证了中华民族大致的统一、安定和发展。儒学的核心是讲道德,其实就是安排和调节人际关系,这种办法化解了大量的人际矛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阶级矛盾。所以古代一个县无须法官检察官律师之类,只要一个县官审案就够了,人们以对簿公堂为耻,不到万不得已,不去击鼓鸣冤,大量的矛盾都在家族内部解决了,或者靠乡村士绅给调解了,而家族和士绅处理矛盾的标准,正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道德。当然,这个道德是双刃剑,它一方面稳定了社会,另一方面也会“吃人”。鲁迅先生当年用那么大的力量批判旧道德,从反面证明了道德巨大作用,如果像赵汀阳先生所说的那样,道德只能解决小事情,就犯不上用这么大的力量来批判了。毛泽东时代其实是高举道德旗帜的时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口号响彻云霄,毛泽东大力提倡人们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不就是要培养圣人吗?所以毛泽东在高扬道德方面完全继承了儒家的传统,甚至比儒家更激进。或者可以说,毛泽东是动用了法家的某些手段来强力推行儒家的道德思路。当然,毛泽东所说的道德,内容与儒家不同,其主要特点是阶级性,为多数人(工农兵)服务,这是孔子所没有的道德观念。我感觉,文革中所谓的“批孔”,主要批的是其内容,并非反对孔子高扬道德的思路。[/FACE][/SIZE][/COLOR][/FACE][/P][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0][FACE=宋体]毛时代对道德的期望值过高了,道德实际上没有那么大的作用,强力推进,就会造成很多虚伪,犯了与古代儒家同样的错误。毛泽东的这个思路,滥觞于青年时代,从他当年获105[/FACE]分的作文《心之力》(即精神的力量)中即可看出端倪。我觉得大跃进也与这个思路有关,毛主席对精神力量的作用,心中一直估计偏高。但是你得承认,毛泽东在道德培养方面的努力是很有成绩的,当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人与人之间的的信任度也是很高的。有论者揭露那时夫妻反目,儿子揭发母亲等事情,这种事当然有的,但一般都是在政治斗争中,不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在“人民内部”,人与人关系远比现在要真诚友善。其实现在夫妻反目、父亲杀儿子,儿子杀父亲更多,只不过原因并非政治立场的差异了。事实证明道德的作用是巨大的,比如爱国主义,在民族危亡之时,那简直就是擎天柱。抗日战争最伟大的作用,就是激发了中国人民的道德感,使一盘散沙凝聚起来了。改革开放以后有很多人慨叹“道德滑坡”,这种说法有些笼统,但反映人们对道德一事还是很重视的。[/SIZE][/COLOR][/FACE][/P][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0][FACE=宋体]总之我认为,对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道德都是很重要的,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道德是一个标志物。同时道德的作用也是很大的。失去基本道德会导致一个民族的灭亡,历史上有这种例子。当然,道德只能解决道德问题,道德不能当饭吃,但道德有助于人们协调关系,更好地种庄稼,也就有利于吃饭了。(未完)[/FACE][/SIZE][/COLOR][/FACE][/P][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0][FACE=宋体] [/FACE][/SIZE][/COLOR][/FACE][/P][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0][FACE=宋体]                                [/FACE]2014,7,21[/SIZE][/COLOR][/FACE][/P][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0][FACE=宋体] [/FACE][/SIZE][/COLOR][/FACE][/P][/COLOR][/FACE][/li][/ol][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26
                    • 经验47774
                    • 文章720
                    • 注册2013-12-08
                    [P][COLOR=#0070c0][B]我们的德育在培养自律道德方面,缺陷不小。我们培养的是听话的人,而不是善于独立思考的人,我们培养的是随大溜的人,而不是特立独行的人。[/B][/COLOR][/P][P][B][COLOR=#0070c0][/COLOR][/B] [/P][P][B][COLOR=#0070c0]王老师看问题真是一针见血!确实是这样的,通常对于那些喜欢跟我们老师对着干的人,我们都不太喜欢。看来,我得改变这种观念了!一个学生他能够不随大流,敢于坚持自我,不管怎么说,也是一种有勇气的表现,是吧?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弄明白,这孩子为什么不听话,把其中的原因调查清楚了,问题也就好办了![/COLOR][/B][/P][P] [/P][P]最近,在看王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除了感觉很有指导意义,还感觉特别的亲切。谢谢王老师!准备把这本看完之后,就看您的另一本书《跳出教育看教育》,这是钟杰老师推荐的,我已经买到手了!我想,肯定也特别的吸引人![/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贪官们当年是不是问题生?(续[/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3[/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王晓春[/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现在我们来谈谈德育可不可以规划。我想,任何一件事,只要能称之为“任务”或者“目标”,就都是可以规划的,应该规划的。对于学校,品德教育是不是任务?是任务,而且是第一位的任务,既然如此,德育就应该是可以规划的,应该规划的。[/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当然,我们历来的德育规划问题很多,比如过分政治化,机械死板,灌输色彩浓厚,脱离学生生活和心理实际,缺乏创造性,但这是另一回事,这是如何提高规划水平的问题,不能因此否定规划。事实上各国教师在品德教育方面都有自己的“谱”,也就是规划。比如美国小学教师雷夫,他就对德育特别重视,他的规划是把学生的品德发展分成六个层次,一步一步提高。[/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哈耶克先生对于人类自负的批评,发人深省,我受到他很多启发。但是愚以为,他对“自发性”是过于推崇、过于迷信了,事实上人类历史上的大思想家都在孜孜不倦地设计这个世界,提出种种计划,寻找理想的社会。你当然可以说这中间包含着“人类的自负”,但是我说这中间也包含着宝贵的探索欲和追求理想的高尚动机。更重要的是,此种“人类的自负”也正是“自发”形成的,谁也挡不住。人类和动物不一样,人类只要有一些经验,就会有人出来加以总结,即所谓“上升为理论”,不但如此,这些思想者很自然地会在总结过去之后设想未来。如果说“自负”是人类的一种本性,那么“探索”更是人类的本性。很多探索者设计的计划和进行的实验(例如空想社会主义者搞的计划),在后代看来或许有很多可笑之处,面对这种情况,只大加鞭挞是不够的,至少应该肯定其探索精神。现在流行一个词,叫“顶层设计”,这不就是计划吗?你能说顶层设计都是“人类的自负”吗?如果推崇自发性到极端,那动物就是最高榜样了,它们真是不知“计划”为何物,纯天然。人类既然已经脱离动物界,就不可能退回去纯天然了,所以对人类自负的过分批判,其本身反而是一种“自负”——违背了事物的发展的客观规律。于是哈耶克先生的矛,就有可能刺中哈耶克先生自己的盾。[/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2014,7,21[/SIZE][/COLOR][/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26
                        • 经验47774
                        • 文章720
                        • 注册2013-12-08
                        [P][COLOR=rgb(0, 112, 192)][b]德育就应该是可以规划的,应该规划的。[/b][/COLOR][/P][P][COLOR=rgb(0, 112, 192)][b][/b][/COLOR] [/P][P][COLOR=rgb(0, 112, 192)][b]比如美国小学教师雷夫,他就对德育特别重视,他的规划是把学生的品德发展分成六个层次,一步一步提高。[/b][/COLOR][/P][P][b][COLOR=rgb(0, 112, 192)][/COLOR][/b] [/P][P] [/P][P] [/P][P][b][COLOR=rgb(0, 112, 192)][/COLOR][/b] [/P][P][COLOR=rgb(0, 112, 192)]很惭愧,雷夫把学生的品德发展分成六个层次,我到现在还不太清楚。早就有人推荐过《56号教室的奇迹》,看来我得买来看看了![/COLOR][/P][P][COLOR=rgb(0, 112, 192)][/COLOR] [/P][P][COLOR=rgb(0, 112, 192)][/COLOR] [/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2
                          • 经验922
                          • 文章39
                          • 注册2009-09-06
                          一个一个贪官的落马,激起了教育者的反思,我们要反思:学校教育、社会转型、经济发展、监管体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如果我们的制度就决定了你拿不到、不敢拿,还有那么多的贪官吗?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