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怎样防止教师不负责任地放弃学生?
    [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怎样防止教师不负责任地放弃学生?[/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SIZE=3][COLOR=#0070c0]           [/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王晓春[/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有些老师(其实主要是校长)生怕教师不负责任地放弃一些落后的学生,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有可能是出于敬业精神,也有可能出于政绩的考虑。但是愚以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口号,对于此事起不了什么作用。[/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教师为什么放弃个别生?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一种是其人觉悟不高,师德不佳,缺乏敬业精神,这种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口号对他有作用吗?没有。他根本就不想负责任,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对他无所谓。这种人需要的是人生观教育和师德教育,或者干脆辞退之。[/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另一种是面对问题生屡战屡败,丧失信心,只好不管了。这种人需要的是鼓励和指导,给他出具体的主意,帮他取得工作进展,恢复信心。对这种人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只能使他更害怕,更焦虑。[/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再有一种就是勇气尚存,但江郎才尽,实在没招了,只好放弃。这种人需要的更是具体的分析和帮助了。有可能以他的具体情境,对个别学生采用维持策略(即有些人所谓的“放弃”)反而是正确的,否则情况会更糟(会出事,或者出乱班),也有可能给他出点具体的招数,情况会好转。你对这种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他只能苦笑,心里骂你站着说话不腰疼。[/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总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种空话和官话,还是少说为好。恕我直言,爱说这种话的人,多是不愿意或者不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人。干实事的人对这类语言不会有多大兴趣。[/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2014.10,11[/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91
      • 经验230026
      • 文章12402
      • 注册2012-12-04
      [P][COLOR=#0070c0][SIZE=3]“干实事的人对这类语言不会有多大兴趣。”[/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3]是啊,的确如此,干实事还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采取最适当的行动。[/SIZE][/COLOR][/P][P][COLOR=#0070c0][SIZE=3][/SIZE][/COLOR] [/P]
      欢迎关注拙著《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及《做一个幽默的老师:让学生在欢笑中成长》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17
        • 经验11298
        • 文章483
        • 注册2013-02-02
        [P][COLOR=#2292dd][SIZE=4]我发现在我校有一种现象:在平时的交谈中,有些老师比较的是自己班中有几个较差的学生,开学没几天就发现了班中有几个“不可救药”的学生,仿佛哪个班多就光荣似的,而对于成绩好一点的学生总是说不多。[/SIZE][/COLOR][/P][P][COLOR=#2292dd][SIZE=4]我在想:是不是将成绩较差的说多一些以后,为以后的期中期末考试埋下伏笔呢?到那时,如果考得较差了那就是情有可原的事了,而考好了到时脸上就有光了呢?[/SIZE][/COLOR][/P][P][COLOR=#2292dd][SIZE=4]这些老师究竟是何种心理呢?[/SIZE][/COLOR][/P]
        学生的成功才是老师的成就。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自由吾心老师:[/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下面这篇文章,也许能回答您的问题。[/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王晓春[/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14,10[/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12[/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埋怨——教育的泥潭[/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埋怨常常是许多老师说话的重要内容。埋怨学生不学习,一拨不如一拨;埋怨家长素质低,不配合老师工作;埋怨校长不替老师做主;埋怨上级决策失误。埋怨的结束语通常是这样的:“说了半天管什么呀?白费唾沫!”然而,下回他还是要说。为什么呢?[/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恐怕合理的解释是:埋怨是埋怨者的一种心理需要,他不埋怨心里难受,埋怨完了,心里会好受一些。埋怨是一种发泄,可以缓解心理紧张,有某种心理治疗作用。从这一角度说,唾沫没有白费,有点效益。[/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不只如此,对有些聪明的教师,埋怨还是一种生存技巧。我自己年青时就领教过这种招数。那时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当班主任。分完班以后,平行班的一位老教师总是在各种场合说他们班学生怎么怎么差,还夸我的学生好。我信以为真,还暗自庆幸自己运气不错,遇到个好班。到期末评选优秀班集体时,大家一致同意这位老教师的班为优秀,理由是他的班学生太差,能取得如此成绩,很是不简单。我这才明白,原来我和其他几位平行班老师都掉到套里去了。这位老教师用了两招:一招叫“反衬法”,用学生的差来反衬自己能干;另一招叫“铺垫法”,提前造舆论,为期末评优早做铺垫。[/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于是我明白了,埋怨学生差,埋怨家长水平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学生和家长如此差劲,我工作搞得不好有情可原,搞得好是我有本事。这种里外不吃亏的事,何乐不为?谁埋怨得厉害,谁就可能占便宜。我想,这可能也是埋怨盛行不衰的一个原因。[/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可是,我当年悟出了这个诀窍,后来并没有变成“埋怨爱好者”,进而成为“埋怨专家”。我没有走这条路,因为我明白不管我把埋怨水平提到何种高度,不管我埋怨得多么实事求是,也不会提高我自身的素质。没听说过医生因为埋怨病人身体素质低成为良医的。[/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人生要靠大智慧,不能靠小聪明。[/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埋怨其实是一条歧路,引人走向泥潭。[/SIZE][/COLOR][/P][SIZE=3][/SIZE][P][SIZE=3][COLOR=#0070c0]埋怨习惯和反思习惯是成反比的,越爱埋怨别人的人越不爱做自我批评,他就越来越封闭僵化。时间长了,用进废退,自己的缺点越来越视而不见,而挑别人毛病眼睛越来越尖。   [/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有一次我到一所学校去和老师座谈。我谈到,有一个孩子自作主张三天没写作业。老师批评他。他说:“这作业我都会,做着没意思。我要求您给我留难题,[/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1[/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道顶容易题[/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20[/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道。”老师大怒,通知家长。家长把孩子打了一顿,勒令他补上了所有的作业。我说,其实这是个好孩子,愿意学习,而且有效率观念,老师应该帮助他,不应该打击他。我讲到这里,一位老师在座位上应声说:“那领导检查学生作业本怎么办?”他比学生上课接下茬还麻利,把大家都逗笑了。[/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这就是说,教师之所以批评这个学生,是怪领导。一下子就把球踢出去了,传球动作多么熟练而且到位![/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其实教师如果真的欣赏这个学生的创造性,关心这个学生的发展,他必能找到一种方法,既通过学校的检查,又保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说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国人也是专家。谁没作过应付检查的事情?应付检查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功之一,这有什么难处![/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问题的关键是,这位老师首先关心的并不是学生的发展,而是怎样为自己的做法辩护。所以,当有人提到这个问题时,他才想起埋怨领导;如果没人提出这个问题,他肯定行若无事。[/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确实,有些人总是埋怨呀,埋怨,一直埋怨到退休,忿忿不平地离开学校,而教学水平则多年停滞不前。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都用在挑别人的毛病上了,哪还有余暇提高自己?如果已经学会了遇到任何问题不往自己身上找原因,你说他还有希望进步吗?相反,我们发现真正有本事的优秀教师都是不大爱埋怨的人。因为不爱埋怨,就只好多想自己,所以自身素质提高得快,而自身素质越高,就越不爱埋怨别人,互为因果。这才是教育的光明之路。[/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埋怨是一种自我辩护,意思是说:“不是我不能干,是客观条件太差,是我倒霉。”这是弱者的心态,本质上是一种自卑。埋怨既不能鼓舞别人,也不能鼓舞自己,而只能泄气。埋怨是对自己的误导,导向泥潭。[/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我并不主张消灭埋怨,因为无法消灭它,我自己就没做到不埋怨。埋怨也有积极作用,对领导,这常常是一种群众呼声,应该注意;对个人,也有心理镇痛作用。如果有话不让说,那也许会更糟糕。对一般的埋怨,没必要大惊小怪,但是过分就不好了,影响士气,影响个人素质提高,而且可能使老实人吃亏。真的也有那种吃埋怨饭的个别人,从来不检查自己的缺点,永远是学生不对,别人不好,而且气势汹汹。对这种人,我主张这样办。你说某某学生不可救药,就调到别的班去;你说班级不可救药,就给你换一个班。事不过三,如果到了别人手里都可救药,你还说什么?你最好转岗,或者先去学习吧。这就好比一个医生,诊断一个病人,声称无药可医,结果让别人治好了;又诊断一个病人,声称没希望,又被别人治好了。如此多次,试问您还当什么医生?[/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埋怨是教育的泥潭,埋怨是人生的泥潭,小心陷进去。[/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世界永远是不完美的,要埋怨总能找到材料。人不要总是气哼哼地活着。[/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1999[/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11[/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SIZE][/COLOR][COLOR=#0070c0][SIZE=3]25)[/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摘自王晓春著:《寻找素质教育的感觉》[/SIZE][/COLOR][/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84
            • 经验182826
            • 文章3978
            • 注册2014-01-23
            王老师,放弃学生,还有一种情况:家长不配合,还找茬。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