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冰山[/FACE][SIZE=3]7091[/SIZE][SIZE=3]:([/SIZE][SIZE=3]k12[/SIZE][SIZE=3]班风小论坛) [/SIZ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为什么我们听不懂别人的话?[/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讲的是德国在占领青岛期间,在青岛修建的地下排水系统,到现在还在发挥巨大的作用,如果下大雨,老城区路面绝对不会有积水,而新城区却往往积水严重。青岛市政施工时把德国人埋设的地下水管挖出来,居然砸不破,而德国人之后埋设的地下水管,已经锈损严重。德国人设计的下水道口盖子,到现在还有许多在使用,既没坏,也不容易被盗。看到这则消息,我忍不住在办公室,对德国人铺设的地下排水系统赞不绝口。[/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此时一位同事听到我在那称赞,说道:“不以去羡慕外国。也许有许多外国人在羡慕中国。”我说:“我没有羡慕外国啊,我只是说德国人在青岛修建的地下排水系统好而已。”他说:“你在说德国人好呢,不就是在羡慕外国人呢。”我说:“我只说德国人在青岛修建的地下排水系统好,没有说别的,只是就事论事,你不要把话题扯太远了好不好。”同事再没说什么。[/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上周五早饭后,在办公室,同事们聊天谈到了国际油价大跌的事,说这让中国少花不少钱。我随声附和,表示赞同。然后一胖同事马上说,对老百姓也不见得是好事。我说:“今年国家油价多次下调,就跟这国际油价有关,应该对我们老百姓还是有些好处的。”胖同事马上反驳道:“那这几年来,为什么国内油价涨得这么高。跌得慢,涨得快,老百姓享受到什么好处?”我说:“不要把话题扯太远了,我只说这次国际油价下降,对老百姓有些好处。你却说没有好处。你凭什么断定这次下降没有好处呢?”胖同事继续说:“那你说,原来油价那低,现在涨这么高,每次跌一点(指国内),然后又涨那么多,国际油价跌的时候(指以往)也没见跌,你说,国际油价跌,(对才百姓)有么事好处。”我说道:“我只说这次的,没说以往的。”胖同事还要说,我就不愿意继续啰嗦下去了,然后就去听公开课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以上这种小事,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是经常碰到的。往往我们在讲一件事时,别人会与你争论,但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我们许多人其实根本听不懂别人的话,争论的内容根本就不是同一话题,往往是他说他的,你说你的,成了自说自话。我在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其实是我们许多人没有耐心去听别人的话,往往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听取别人的话时,断章取义,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反驳,以显示自己的才华。这其实是当下人们一种浮躁心理的反应。这种心理应该是导致这种现象经常不断漫延扩大的原因吧。[/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教师的警惕。如果我们教的学生,都听不懂别人的话,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那学生与人交流时就会出现障碍,会产生很多误会,会影响学生的人生发展。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别人话的意思,要虚心地听,耐心地听,不要时刻想着反驳别人的话,更不要时刻想着展现自己的才华。要让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2014[/FACE][SIZE=3]年[/SIZE][SIZE=3]12[/SIZE][SIZE=3]月[/SIZE][SIZE=3]15[/SIZE][SIZE=3]日[/SIZE][/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王晓春读后:[/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为什么我们听不懂别人的话?冰山老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研究起来,文章甚多。你观察平日人们发言,会发现其中真正的沟通很少,多数情况下是围绕一个题目在各说各话,甚至还有很多时候连有一个共同的话题读说不上,只是逮着一个话茬,各自乱侃。聊天摆龙门阵这种情况是难免的,糟糕的是正经的讨论、研讨,也常常出现这种局面。我参加过一些研讨会,就是围绕某个题目各说各话,有些意见重复,有些意见有差别、有矛盾,但没有交锋,每个发言者都处于一种“讲课状态”,真是教师的职业病大发作。散会了,你脑子里横七竖八塞了一堆互不相干的材料,回家了。[/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出现这种情况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一般是自我中心的,与自我感觉无关的事情,一般不会去关心。且多数人不具备“以问题为中心”的思考习惯,也就是说,当发言的时候,人们关心的常常不是“这个问题究竟怎回事”,而是关心“我认为”这个问题怎么回事,换句话说,发言者“表达自我”的冲动远远高于“探究问题”的愿望,这样发言,自然会各说各话。听起来似乎很热闹,实际上发言一哄而起,其后一哄而散,众人离开会场之时思想水平和进入会场时相同,并无进步,等于参与了一次“语言嘉年华”。因此,我对参与各种所谓的“研讨会”越来越没兴趣,觉得还不如在家抱孙子。其实我是很喜欢讨论问题的,奈何真正的讨论者比较稀缺。[/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真正的讨论者最在意的不是自己的观点,而是他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看其中是否有合理成分,以便纠正或提高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参加一次讨论,如果事后发现我对问题的看法毫无变化,那就亏了,浪费时间了。我不是说每次讨论后都要改变自己的观点,有时候讨论后我的观点更坚定了,但它和讨论前相比,应该是更丰富了,更有活力了,更深一步了,不然我何苦来讨论!那就不是讨论,而属于宣传了。我发现有相当多的人分不清讨论与宣传的界限,他们总是在宣讲自己那一套,滔滔不绝,热情洋溢,遇到不同意见怎么办?装没听见,接着讲,反正备好课了。怎么看怎么像街头播送广告的播音员。[/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冰山老师说的是人们“听不懂别人的话”,我的意思是,他们在更多的情况下是根本没打算认真听人家的话,他们不愿意、不善于换位思考。和这种人讨论问题太累了,最好敬而远之。[/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关于青岛下水道问题,我见到了不同的材料,说是德国建造的排水管道在今日青岛所占比例很小,青岛下雨不淹,德国人的功劳也很小。还有一个类似的事情是说某桥梁已建百年,收到西方某国送来的保修部件,说明人家企业何等诚信。有人披露,此事是编造的。究竟如何,我不清楚。网上现在信息很乱,我都不敢轻易相信,一般都要看到不同的材料再说,而且说的时候留有余地。[/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关于倾听和交流的问题,很有讨论价值,我的这点意见仅供参考。[/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SIZE=3]2014[/SIZE][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SIZE][SIZE=3]12[/SIZE][/COLOR][/FACE][SIZE=3],[/SIZE][SIZE=3]16[/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