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佐藤学对滨野老师这堂课的分析评论(之二)
    [SIZE=3][/SIZE][P][b][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2222dd]佐藤学对滨野老师这堂课的分析评论(之二)[/COLOR][/SIZE][/COLOR][/FACE][/b][/P][COLOR=#2222dd][SIZE=3][/SIZE][/COLOR][P][b][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2222dd]——佐藤学教改思想学习笔记(4[/SIZE][/COLOR][/FACE])[/COLOR][/b][/P][SIZE=3][/SIZE][P][b][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b][/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四、“串联”与“反刍”[/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在观摩滨野老师的公开课之际,我不由得想起10[/SIZE][/FACE]年前在广岛市某小学观摩《魔奇树》一课时的情景。那堂课是讨论跑夜路去请医生的豆太的心情。在这个课堂里有一个名叫和树的好动男孩,他连教科书也不翻,在离开课桌不远处忙着削铅笔。这个和树拼命举手,他发言道:“豆太说‘头痛’。”周围的儿童们急忙小声提醒说:“痛的不是豆太,是爷爷。”然而和树仍然一味地说“豆太说‘头痛’。”精彩的是,教师不是问“为什么这样想的?”而是问;“从哪里看出来的呢?”[/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和树没有翻开教科书,却回答说:“教科书上写着呢”,“写着‘夺门而出’”。课堂里“哎——”地大声喧哗起来。不一会儿,从教室的一个角落里发出了“厉害”的感叹声与笑声。我也为和树的阅读而感动。豆太和爷爷由于贫困,居住在小草房里。豆太清楚地了解爷爷疾病的严重性,他睡眼惺忪地“小狗般地蜷缩成一团”,“夺门而出”。所以肯定是头碰到了房门,奔跑出去了。这就是和树读出的豆太的形象。对于豆太的这个形象,和树的解读比任何人都更加现实,是细致入微地理解的结果。教师以和树的见解为契机,重新“回归”课文,围绕奔跑的豆太的形象展开了讨论。[/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教师对和树的提问并不是“为什么这样想的?”而是问“从哪里看出来的?”在这堂课中这是决定性的。正是由于教师询问“从哪里看出来的”,才使学生联想到课文内容;和树的阅读与其他儿童的阅读才得以产生。[/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在教学中教师工作的中心在于“倾听”、“串联”、反刍“”。可以说“串联”是教学的核心。教师在教学中把教材与儿童串联起来,把一个儿童同其他儿童串联起来,把课堂学习的知识同别种知识串联起来,把昨天学到的知识同今日学习的知识串联起来,把课堂里学习的知识同社会上的事情串联起来,把儿童的现在同未来串联起来,探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活动,无非就在于探讨这种活动是否成为“串联”的活动。不过,当我们个别地考察教师的活动时会发现,“切断”的情况比“串联”的情况更加普遍。诸如点名提问:“某某怎样了”、“还有什么别的意见吗”。发言与发言之间的链接屡屡被切断。在教学结束之际,让学生写“感想”、“反思”的教师也不少。如此这般,在儿童的意识中便自然而然地切断了同之后教学的关联。[/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反刍”的活动更加受到轻视。在教学中教师在“然后怎么样”的意识之中,总是往“向前”、“向前”倾斜,停下步伐,“反刍”前段的活动,在全班和小组的讨论中“反刍”的活动是寥寥无几的。其结果是,多数的儿童被置之不理,只是借助一部分儿童参与来展开教学的居多。创造合作学习的教师与单向灌输教学的教师的差异就在于是否借助“反刍”保障了班级全员的学习。[/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创造合作探究的教师洞察“反刍”活动的意义。而且,洞察“反刍”[/SIZE][/FACE]活动的教师善于挑战高水准的学习。儿童们在课题探究中遭遇困难时,就可以“反刍”前段,重新出发,或是借助小组活动中的“反刍”,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参与,这样组织多样的个体之间的相互切磋,使实现高水准的学习成为可能。[/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滨野老师的课堂也是教师借助“串联”与“反刍”两个策略来组织活动。在滨野老师的课堂中,每一个儿童的阅读如同织物一样编织在一起,合作探究犹如拼图玩具被逐渐地组织起来,弥合了缝隙,拼成了一个完整的图画,其秘密也在于此。在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中,侧耳“倾听”每一个儿童的声音,专注于“串联”与“反刍”的教师是存在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佐藤学:《教师的挑战  [/SIZE][/FACE]——宁静的课堂革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  5—7页  )[/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66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