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答liuyumei老师
    [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3c3cc4]答liuyumei[/SIZE][/COLOR][/FACE]老师[/COLOR][/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l[/SIZE][/COLOR][/FACE][FACE=楷体][SIZE=14pt]iuyumei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教育在线 教育评论)[/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孺子可教,我就教你;孺子不可教,我就不收你这个学生。私塾老师可以这么主观,这么任性,学校教师是无权这么做的。”这是否亦可以看做是学校教师的无奈。明知道这个学生不可教,还要硬着头皮教。结果就是无效的教育。任你怎么开解,学生听不下去。如果学生此刻是不快乐的,我们还愿意帮其发现兴趣在哪,而如果此时他或她不知荣辱,不想学习,还怎么以他为主体?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却良莠不齐的原因。 [/SIZE][/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P][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P][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P][P][COLOR=#4444bb][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liuyumei[/SIZE][/COLOR][/FACE][FACE=宋体][SIZE=14pt]老师:[/SIZE][/FACE][/COLOR][/P][COLOR=#4444bb][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4444bb] [/COLOR][/SIZE][/FACE][/P][COLOR=#4444bb][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4444bb]愚以为说“无奈”不大准确。“无奈”指的是不情愿,又不得不这做,可是对于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来说,这是你的本职工作,可以说你连“无奈”的权利都没有。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你必须把任性收起来,尽力而为。做好做不好是一个问题,做不做是另一个问题。[/COLOR][/SIZE][/FACE][/P][COLOR=#4444bb][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4444bb]学生当然是参差不齐的,学生当然有厌学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很正常。面对教育教学中的种种不如意,常见的不正确态度有三种。[/COLOR][/SIZE][/FACE][/P][COLOR=#4444bb][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4444bb]第一种:蛮干。这多半是一些上进心很强,很敬业,而且死心眼的老师。他们以为无论什么学生,无论他是什么底子,只要我工作做到了,他就一定能变成我希望的样子。于是他就蛮干。结果往往很悲催,两败俱伤。他们的期望值脱离实际了。[/COLOR][/SIZE][/FACE][/P][COLOR=#4444bb][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4444bb]第二种:一边干一边埋怨。这种人最多。这种老师很有责任心,很努力,但有的是期望值过高,有的是志大才疏,总是不如意。于是他们就天天牢骚满腹,骂体制,骂领导,骂学生,骂家长,觉得谁都对不起自己。一边骂,一边还接着干。可想而知,在这种心态下怎能干好?这不是带病工作吗?于是工作就成了煎熬,成了伤害。[/COLOR][/SIZE][/FACE][/P][COLOR=#4444bb][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4444bb]第三种:放弃。反正你又不是我儿子我女儿,你家长都不在乎,我何必自作多情!爱学不学!这种态度有明智的一面,但放弃就不对了,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COLOR][/SIZE][/FACE][/P][COLOR=#4444bb][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4444bb]所以正确的态度是:我对任何学生都不放弃,但我仔细分析他们每个人能进步多少,我也经常掂量自己的水平能帮某个学生什么忙,我能做多少做多少,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争取帮到更多同学,帮到点子上。我不蛮干,不埋怨,不焦虑,也不泄气。我想,此种态度,无论从工作角度看还是从个人养生角度看,都是比较好的。当然,达到此种境界不容易,但也不是高不可攀。[/COLOR][/SIZE][/FACE][/P][COLOR=#4444bb][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4444bb]以上意见,仅供您参考。[/COLOR][/SIZE][/FACE][/P][COLOR=#4444bb][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4444bb] [/COLOR][/SIZE][/FACE][/P][COLOR=#4444bb][SIZE=3][/SIZE][/COLOR][P][COLOR=#4444bb][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王晓春[/SIZE][/FACE][/COLOR][/P][COLOR=#4444bb][SIZE=3][/SIZE][/COLOR][P][COLOR=#4444bb][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2016[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10[/SIZE][/COLOR][/FACE],14[/COLOR][/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281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读有所思:[P]    有个态度,比坚持做要简单得多,中国人比较善于表态,但具体做起来,有可能从说的王老师最肯定的那种态度,转入了第一种或第三种态度,第二种是本来就这样了,所以肯定还会这样,这些教师一般比较常见也很坚强,因为他们习惯于边骂边做。[/P][P]    我倒很喜欢这样一种人,也许我自己就是第二种吧,总是感觉很不公平,可又一直在不离不弃,老是感觉怀才不遇却又始终在努力进取,习惯于唠叨满腹也习惯于默默无闻,像王老师说的很悲催,可是又一直在坚持。[/P][P]    我也很欣赏第四种态度,我也一直在努力,可是离的太远了,不是跳一跳的距离,还是先从自己的起点做起,慢慢的从第二种过渡到第四种吧,我想只有第二种是上升的,其他的可以变坏,第四种会越来越好,只要只是抱怨。[/P]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281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读有所思:[P]    其实这还是一种教育态度,爱学生始终是教育的底线,爱每一个学生,能够一视同仁不加区别的善待每一个学生,这是对一个教育工作者最高的要求,也是我们有梦想于教育的教育者们最难以忘怀的精神追求。[/P][P]    爱每一个孩子,多好的一个教育愿景啊,无论这个孩子是贤是愚,是善良还是顽劣,是有良好的习惯还是好逸恶劳,我们都要捧出一颗师心,用全付的精力去爱他,我们也要浸润其中,是自己忘乎所以与教育的最美。[/P][P]    其实古代的孔子也是有教无类啊,只是到了他的徒子徒孙们,有了自己的判断标准,便慢慢的成为了现在这种有区别的教育,把孩子分成了三六九等,对他们进行有区别的对待,从而把教育引入了一个深渊。[/P]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夸克7292[/SIZE][/FACE]:(k12班风小论坛)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教师责任外推的分析[/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王老师提到了liuyumei[/SIZE][/FACE]老师的话,并做了一个分析。[/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不知道liuyumei[/SIZE][/FACE]老师的性别,年龄,工龄。但是我看到大部分老师都是这样想,这样说,这样做的。王老师分析了三种不正确的态度,并指出了正确态度,这是属于“怎么办”的范畴。[/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想谈一下“为什么”。[/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几年前,我的心态和liuyumei[/SIZE][/FACE]老师是一样的,经常会把责任外推,反正就不会想到自己的原因。直到阅读了王老师的书籍和读书笔记,我慢慢地钻研,现在基本没有这个心态了。[/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一线老师为什么会有责任外推心态?[/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一是教育界环境问题:现在教育界,没有几个敢承担的,也没有几个会划分责任的。遇到问题,学校是弱势群体,教师基本是处于受欺压一方的。所以一线教师习惯把责任外推,这样自己落得个轻松,也求个心理安慰。出现问题,没有几个会正确划分责任,在学校,什么事情都可以赖到学校头上,大到体育课受伤,小到在学校被蚊子咬。只要有家长找学校麻烦,学校都是息事宁人,而不去深究这个事情到底教师有没有责任,有多少责任。而且学校领导很不喜欢学校老师给他带来麻烦,只要学校老师给校领导添了麻烦,不管什么情况,校领导对这个老师的印象肯定不好。即使领导帮老师处理好这个事情,心理难免留下不好印象:这个老师能力不强,不能独挡一面。最后造成一线老师有什么事情尽量不往上面走,自己受点委屈也算了。长此以往,积压在心中的负面情绪就会变成抱怨。[/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二是思维方式问题:一线老师,出现问题朝自己身上找原因的真是凤毛麟角。学生成绩不好,肯定是学生懒或者蠢,不可能是自己没有教好。学生违纪,肯定是学生不听话,家长不配合,不可能是学校制度不合理或者自己处理方式有问题。我这几个月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还真是感觉大部分问题就是教师本身能力问题,还真不能挂小孩。我个人认为: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校长用来压老师是绝对不对的。但是,教师用来警醒自己,确实非常合适的。当然,这个观点只能在论坛里说一下,在同事面前,还真不敢表达。因为他会指责你也有很多学生没有教好,虽然我知道我是谈学术,但是同事们会误以为在谈责任。很多教育问题,教师不把责任外推(当然也不能大包大揽而有负罪感),而是先反思自己,反而有利于自己的成长,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这种思维模式,与我们从小成长大的有关,与周边社会的风气有关,可能与我们使用的表意文字(西方用表音文字)有关,在这里就不展开了。但是,如果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模式的缺陷并在察觉中调整,可能自己会成长得更快。[/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三是境界问题:我自从阅读王老师的著作,并根据王老师著作中的指引,阅读了一些其他的书,我就不抱怨,也不责任外推了。有兴趣的老师,阅读一些魏智渊老师所写的《教师阅读地图》,按照其中要求提升自我,估计这个责任外推的现象会减少很多。因为你的境界提高了,境界到了一定的高度,有几个显著的优点:1.[/SIZE][/FACE]在讨论教育问题或现象时,情绪性少了或者几乎没有,学术性浓了。我们这个论坛没有抱怨,没有牢骚,有的是正儿八经的学术讨论,就是参与讨论的教师境界都还是挺高的。2.遇到问题时,会有比较清晰的判断:这个问题大概是个什么情况?如果处理,要往哪个方向走?我有没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可以处理到什么程度?学校教育能够解决哪些部分,不能解决哪些部分?这样一分析,教师就会做好自己份内该做的事情,既少做无用功,又提升了效果,也不会抱怨。抱怨者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了能力和境界不够。[/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当初策划写一本书,谈的就是教师专业的问题,不是做教师专业的界定,而是谈教师专业的高低。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让一线教师看到之后,能够区分哪些教育行为是专业程度较低的行为,哪些教育行为是专业程度较高的行为,教师一对照之后,至少可以往上靠拢。我想,这样的书籍,对一线教师的帮助比空谈教师专业界定之类的纯理论学术书籍应该要大得多。教师能够反思自己技术含量低的教育行为,努力做出专业技术含量高的教育行为,当他专注于自己教育行为专业技术含量的高低时,慢慢地抱怨就会少了,境界也会提高了。当他觉得有需要的时候,会自己找更专业的理论书籍学习,通过这样一个慢慢提升的过程,最终达到好的提升效果。[/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由于带毕业班,这本书目前进度停了下来。但是我一直在构思,相信最终会写出来的,哪怕耗时更长一些。(16[/SIZE][/FACE],10,14)[/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281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P]读有所思:[/P][P]    很期待夸克老师的书,关于起点问题,也就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我是很迷茫的,一则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太牢固,二则我采取的方式不太科学,当然这是在我没有好的方式之前的无奈之选。[/P][P]    我希望看到一个很实用,能够让我看到成长方向和成长路径的书,像夸克老师说的那样,直接照抄过来简单易行,方法就在那里,就不会在走弯路,也不边行走边苦恼了,可是我很怀疑,真的很怀疑,真的可以吗。[/P][P]    教师的成长真的直接可以进入专业化的路径,而阅读专业的书籍和进行专业的思考,又都必须拒之门外的话,我真的找不到有什么仙人指路和什么灵丹妙药,每个人都不同面对的具体问题也不相同,我想还是态度要强过方法的。[/P]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7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41
              • 注册2012-12-04
              学生千差万别,需要教育者能沉下心来,先做一个研究,弄清楚为什么?再结合自身的能力采取最适当的方法,最终能做到哪就做到哪,尽力即可。但是,因为有研究,这个教育的过程肯定会让我们的教育生活充满乐趣的。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