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关注体验:尖子生研究的特殊性
    [SIZE=3][/SIZE][P][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2b2bd5]王晓春说明:[/SIZE][/COLOR][/FACE]关注体验老师此文颇有见地,可供对尖子生诊疗感兴趣的老师们参考。(2016.12.18)[/COLOR][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                   [/SIZE][/COLOR][/FACE] [/P][SIZE=3][/SIZE][P][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关注体验:尖子生研究的特殊性[/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兼谈K[/SIZE][/FACE]同学案例研究中的问题[/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尖子生问题研究,是区别于一般问题生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最大的特殊之点在于研究对象主体是尖子生。所以,锁定这一点,并以之考虑我们这个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方向,才会有独特效益。[/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比如,案例中的K[/SIZE][/FACE]同学,是尖子生吗?成绩班级稳居第一,年级名列前茅,自然属于尖子生。那么,无论他存在什么问题,我们首要地就要先搞清楚这个尖子生的优秀成绩是如何取得的,进而弄明白他的智力特点、智力潜能、智力状况对他其他方面在当下与未来的影响和他所存问题的可能的解决办法。这样,才会凸显出尖子生研究的独有价值。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我觉得似乎尖子生问题诊疗就可以不必单列了,因为那样就会混同于一般问题生处理了。[/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对K[/SIZE][/FACE]来说,他的智力特点,在词语联想中呈现出来的,我曾经表述过,就是他的“先天智力特质,是不是在长于同物打交道,注重结构,注重条理,注重稳定,注重程序;相反,不喜欢变动,不喜欢杂乱,不喜欢情绪调控,不喜欢人际关系方面用心。虽然他强调个性,但是,我看不出他思维上的创新潜质。这类孩子一般到了高中或者死记硬背较少要求而更要求创新的活动中的时候,他往往就会落伍,自尊心过强如无改善,的确会造成很大心理困扰,甚至出现反秩序、反社会的行为或心理。这是从坏的方面推论考虑。”我的结论未必完全正确,但是,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尖子生优秀成绩的获得方式,从而尽力界定这尖子生称号的有效期或失效期,进而尽可能地提前预警尖子生称号失效之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夸克老师对K[/SIZE][/FACE]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尖子生不愿管理人怎么办。我看网友们提出他不关心人际关系,缺乏换位思考,需要训练,并提出了办法。这些办法都可以尝试,我不反对。但是,我认为,大家似乎被夸克老师所提问题给局限住了,并且似乎没有把几个事件和早期记忆及词语联想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考虑。否则,结论似乎会有所不同。[/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比如,不愿承担管理人任务,夸克老师说是K[/SIZE][/FACE]不愿担当。这是道德角度。(假设这孩子未来就想躲进小楼成一统地做个博学鸿儒不行吗?很具体设计学生人生会超出了老师的职责范围。我们至多可以提供咨询和问题预警。)可是,我们要是综合几个事件来看,就会发现不同,甚至矛盾。例如,不听数学老师事件,孩子被老师批评时并未不承认,就很有担当;体育老师告状之后孩子也并未不承认,也很有担当。[/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也许要抬杠说,让他管理人不接受,算有担当吗?似乎的确没有。但是,为什么一些事情上有担当,一些事情上没有担当?我看网友们从不管别人感受、缺乏换位思考角度作为理由说的比较多。这些问题的确存在,相应解决办法也可以尝试。但是,我想,我们是否探查下孩子自己内心里是如何想的,也许会有不同景象。比如,他愿干程序性工作而不听数学老师这两个事件中,一方面,遵守秩序(词语联想也富有显现),喜欢稳定地程序(低年级的学习和要去的好成绩所必需具备的一种能力),成就了他的优秀成绩;另一方面,他叫嚣“规则是用来打破”的话,让我很震惊,这不是他。可是,我们一旦想到一个初中生,正处于逆反期,从这个角度似乎一下子就可以贴标签式的理解了。可是这对立的两个方面居然都存在于这一个人——K[/SIZE][/FACE]同学。怎么理解?我的初步结论是,遵守既定程序是他的常态,打破程序规则是其一时尝试。而从孩子未来发展看,尝试打破规则对他富有重大意义——即补救他先天线性智力之不足。如鸟一样,他线性智力这只翅膀长得很发达,而突破常规、异常言行态度的这只翅膀以反抗语言的形式刚刚冒芽。对此,我们是不是应该惊喜?是不是应该赞赏?是不是应该保护?虽然这有碍师生伦理规范,但是,我们作为诊疗尖子生的教师是不是应该这样来想问题?而且,K同学似乎懵懵懂懂地也对此也有所认识。他评价对体育教师爆粗口事件说 “我就是这样的性格,我这样的性格成就了我的成绩”。这里,他说的性格很可能是指对人际关系上的冲突要大度,别计较,一心按照程序学习就行。所以,我的看法是,遵守程序创优秀成绩,突破常规显创新萌芽;对孩子来说,这里不存在担当与不当的问题。担当不但当只是老师或者大人们的道德认识而已。所以,K同学不配合性的言行态度,应该看作是给我们老师们教育尖子生敲响的一记洪钟。[/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也许又要说,你成绩好,就可以对班主任分配的工作不接受、不听数学老师管理、还对体育老师暴粗口?就可以不管他?不,不。这样就真地成吵架了。我觉得,站在孩子立场理解孩子是第一位的,适度言行态度引导还是应该德,毕竟超越师生伦理的事情最好越少越好。[/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问题是,K[/SIZE][/FACE]到底为什么不愿意管理人?弄明白这一点,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性关键。[/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从词语联想材料看,他确实有倾向于物、偏爱稳定和程序倾向,但是,从早期记忆材料看,则会告诉我们更多,除了能够照应词语联想的初步结论外,他还告诉我们,他满足愿望后并不烦人多(麦当劳吃饭)、与人合作在一起并不反感人际关系(海边救同学)、愿望落空之后才会失落生气(商场买玩具)。综合这三则早期记忆,会发现有两个索取一个付出。而综合起来看,他的早期记忆显示,他可能告诉了我们他自已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付出与索取的关系,而不是担当不但当的关系。因为如后者的话,他海边救同学的早期记忆中就不会是清醒理智地打手机、处置得体地叫120[/SIZE][/FACE]了,而是看到满腿是血的景象之后会吓傻或者出现各类形式逃避行为的记忆。如果这个结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推论他不愿意管人的心理逻辑:管人要付出,付出之后并不能满足有所得的(索取)愿望,无价值,所以不干。若果如此,我们就可以设想,从管理人可以对他眼下有什么价值和意义角度来劝说引导,也许会有现实性的实际收益(夸克老师从未来家庭生活和工作需要角度的引导对K的心里感觉来说也许更多具有吓唬的感觉)。[/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从K[/SIZE][/FACE]同学对体育老师爆粗口事件来看,他的几句话很值得注意。一句是“我爆粗口如果是大度的人会不和我计较,如果你不大度我也没有办法”;“我就是这样的性格,这是这样的性格成就了我今天的成绩”。这两句话的意义在于,他告诉我们,体育老师不大度,人际关系上不大度不会有好成绩。我觉得他说出了一方面的真理;实际上,他还告诉我们,体育老师管理不公平,不让人服气。换句话说,K同学也在思考管理人和如何公平地管理人的问题,而且认为不公平的管理会让人受伤害。如果从我们的问题角度——K同学为什么不愿意管理人——出发,实际上,在这里,K同学可能已经告诉了我们他心里的答案。如果这个推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据此设计引导方法了。比如,先让他评论一些管理事件,就像评论体育老师和数学老师的管理一样;第二步,让他思考该怎么管理才是好的管理,甚至可以引导他说出具体管理细节和手段;第三步,刺激他敢不敢尝试一下管理人的工作。这每一步,都需要让他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己的获得感,这就需要老师能做到及时地表扬和肯定。[/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简要归纳上述论述,我们的结论是如下:[/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1. [/SIZE][/FACE]K[FACE=楷体][SIZE=14pt]同学的问题确是尖子生问题。若无大的智力状况改观,尖子生称号不会持续很久,最多可能到大学毕业就失效。[/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2.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问题主要存在于两点,一是突破常规不足,尝试突破往往负面影响过大;二是不愿意管理人,而处理人际关系是人生存于社会所必需的技能。[/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3.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解决的办法,深入研究其智力特点扬长补短;充分利用其价值观特点在具体实践中引导他学会认识人际关系和管理自己的人际关系。[/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从尖子生问题研究角度来看,我的看法如下[/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1.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王老师提出的尖子生问题是不是成为了需要诊疗的问题,需要继续研究。[/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2.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研究尖子生问题,需要立足于尖子生之所以成为尖子生的特殊点来着手,也许更有效益。尤其是其智力未来倾向、智力结构特点等等对尖子生当下和未来的作用,要着力研究,从而弄明白他为什么是尖子生、他作为尖子生的称号能持续多久及影响、当下干预的主要方向和可行性措施以及对未来的作用。[/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3.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研究尖子生问题,特别是我们在群中研究尖子生问题,要注重问题呈现文本的独立反复阅读与研究,要注重一般问题生研究角度之外的新角度探索,要时时从孩子发展角度注重问题的明确与矫正、分析方向的论证与材料使用上的综合性缜密性、解决问题措施的可行性和前瞻性。[/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上述看法,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继续提出批评意见。(16,12.18)[/SIZE][/FAC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281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P]读有所思:[/P][P]    从尖子生的形成来研究尖子生这倒是一个很好的路径,是智力因素还是品质因素,让尖子生能够凭借成绩而树立起自己在班级里的独特地位,我想这里直接反映了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一个孩子,也能更准确地预测到一个孩子的将来所可能出现的问题。[/P][P]    这对于尖子生的研究到是一个很稳妥的方式,因为尖子生问题大多不外显,并且我们的即时干预很多时候会造成尖子生的强烈抵制,把他们不太明显的问题彻底激化,也许这就是王晓春老师说的尖子生诊断要遵从自愿原则的原因吧。[/P][P]   而从一个孩子的历史出发,孩子会认为是一件很骄傲的事,家长也能积极的配合,有些问题还能在言说中暴露出问题的本质,从尖子生的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来说是一个很容易就能走进问题本质的教育诊断手段。[/P]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281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P]读有所思:[/P][P]    关于上边这个学生好像呈现的材料太过简单,很多是转述性质的,且结论太多不利于进行科学的判断,当年关于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分析确实到位,而通过心理分析直接导出的种种预测也有较大的可信性。[/P][P]    这个学生出现的那个反抗性动作,确实暴露了孩子的叛逆性,这是不是也是在知识教育埋没下的真性情的现实呢,也许这个学生会慢慢的失去这种性格,但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也就是这个孩子的性格会出现一个分裂。[/P][P]    就像很多优秀的孩子一样,他会用一种表面谦和而内心暴烈的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来对事对人,大多数时候他表现的温文尔雅,到了极端的场合却会爆发出和表面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性格,也就是越压抑越暴烈,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P]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93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