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4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39
    • 注册2012-12-04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关于“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心影自拍(180)[/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王晓春[/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Black][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第五条: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我最早在爱因斯坦的文章中看到这句话,是他未指名引用的一句俏皮话。随后我发现,它很可能脱胎于怀特海的一段论述,大意是: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是白受了教育。
    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用怀特海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按照我的理解,通俗地说,一个人从此成了不可救药的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了,方可承认他是受过了大学教育。
    [/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这则箴言的主要特点是把教育与知识绝对对立起来,极力贬低知识的作用。我见到过这句话的另外一种说法:把学到的知识全忘记了,剩下的才是你的素质。意思差不多。[/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上过学的人,能忘掉所学的全部知识吗?不可能。你可能会忘掉很多(俗话说:都还给老师了),但有一些日常用的到的知识是不会忘记的。把知识和素质完全对立起来,说不通。有些学校里学到的东西你很难说是知识还是能力、素质。比如乘法九九表,就既是知识,也是能力,也是素质。再比如家长老师从小教孩子一些礼貌语言,孩子记住了,用上了,你说这是知识还是素质?分不清。还有,语文课学到的几千个汉字,你是永远不会全忘记的,要“忘记课堂上所学的一切”,你得退回去当文盲,这可能吗?中小学如此,大学道理也一样,只要你从事的是所学专业,你所学的知识肯定有用,不会忘记。[/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可见,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这种假定是不成立的。但如果只是这样批评此句箴言,那就太肤浅了。有些东西,只有把它撕裂开来,把撕裂的部分尖锐对立起来,才能加深认识。这是西方思维方式的突出优点。这句箴言虽然极端,却告诉了我们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知识不等于能力,教育不能只关注知识传承,教育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良好的思维方式。而这,正是中国教育最欠缺的地方。基础教育如此,高等教育也是如此。中国教育太知识化了,我们的教育想把一切东西都编成课本,化作能记忆能考试的知识点,这真是离教育越来越远了。[/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人的素质,重点指的是能力。能力与知识的关系,并不简单。知识对能力有支撑作用;弄不好也有压抑作用,“书呆子”、“高分低能”是也。能力呢?能力对知识有统帅作用,能力强的人知道自己该去获取哪些知识,不会把大脑弄成知识仓库。当然,能力对知识也有排斥作用,能力特别强的人,特别鄙视书呆子。[/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人的能力有大小,能力越强的人越能感受到能力与知识的差别,反之,能力较弱的人就往往感觉不到能力与知识的差异,他们倾向于认为记住的知识越多,能力就越强。按我对中小学教师的观察,他们中的大多数对能力与知识的差异不怎么敏感,于是他们就很自然地把教育变成了知识教育,他们会认为考试成绩好就是能力强。[/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问题在于,知识能教,能力(技能除外)不能教。知识是可以传授的,能力则更像修行,得自己去感悟,别人能做的,最多是指点而已。能力是熏陶出来的,熏陶的前提是教师素质高,润物细无声。如果教师自己就很少独立思考,也缺乏良好的思维方式,那他实际上就没有办法熏陶,他有劲就只能往知识传承上使了。这正是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严重知识化、应试化的教师素质原因。解决这个问题,难度很大,要有长期的不断的教师培训,而且这种培训不可用通常上课那种知识传承方式、灌输方式,否则效果会很差。但给教师做培训的专家们有这个能力吗?又是个问题。[/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2018,1,4[/SIZE][/BGCOLOR][/COLOR][/FACE]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