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师学生管理选登(互动篇)

6楼
[FACE=楷体_GB2312][SIZE=3][B][COLOR=#1d1d8e]避免课堂冲突的七大策略[/SIZE][/FACE][/B]
    [B]·千万不要跟学生争论[/B]
    孩子天生好争论,而且并不完全遵循逻辑和证据。因此,教师要避免跟学生争论。一些常用的语言可以帮助教师避免争论,比如说“我不同意……”、“我们对此意见不一”、“尽管如此……”。
    场景举例
    学生:你说过我们不必交这个作业。
    教师:我告诉过你星期四交。
    学生:你没有告诉我,你说……
    教师:我们对此有分歧。
    当你说“我们对此有分歧”时,学生还会说什么呢?难道他会说“不,我们没有分歧”?
    另一个例子:
    学生:所有人都在说话,只让我留堂不公平。
    教师:尽管如此,但你在说话,我因此让你留堂。
    你这样跟学生说话,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不过,不要打击学生试图表达正当理由或作出有效推理的积极性。如果他们提出了一个好的论点,即便你表示反对,你也可以将之提出来并对他们进行表扬。
    [/COLOR]
[FACE=楷体_GB2312][SIZE=3]    [B]·公开表扬,私下批评[/B]
    教师应该尽量为学生保留脸面,无论他是好学生还是问题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开对某个学生进行严厉批评很可能会使他愈加反叛。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严重扰乱教学的行为,教师可以先把他请出教室,让他到走廊上去等你出来跟他谈话。
    一开始你可以问他:“你为什么在这里?”有时候他真的不知道。如果学生立即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你可以说:“一会儿我会给你时间解释,我现在想知道你清不清楚我为什么把你叫了出来。”知道自己有机会为自己辩护,学生的情绪通常会缓和下来。先让他们说出有关课堂规则以及违反的后果,然后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
    通过这种方式,你对学生的了解将比你在课堂上看到的增加许多。同时,由于给了他们说话的机会,你的声誉也会因此得到提高。如果学生的解释微不足道,那么遵循第一条原则——避免跟学生争论,让学生回到教室,给他们挽回面子的机会。如果学生不配合,就需要把他送到校长办公室,你可以简单地对他说:“我只是希望在把你送进校长办公室之前跟你有一次谈话的机会。”这样,你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便得到了维护。
    [/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B]·缓慢重复学生的话,避免跟学生发生语言冲突[/B]
    在维持秩序的时候,如果学生对你进行反驳,或高声对你说话,不要急于命令学生怎么做,可以先冷静地重复学生所说的话,以缓和双方的情绪,然后再继续说自己的意见。
    场景举例
    玛丽一直在跟周围的学生讲话,多次提醒后仍然不改。老师让她坐到墙边一个专门的座位上去,玛丽很不高兴地说:“我不想坐到那里去!”
    这时,教师冷静而坚定地说:“你不想坐到那里。我理解。我知道你希望跟你的朋友坐在一起。但我想,如果你坐到那里,我们就能避免你惹麻烦。”
    玛丽的心情变得更加不***,不愿意站起来在同学面前丢丑。“为什么我非得要去?”
    “为什么你非得要去?”教师说,“你在你的座位上时,我已尽力给了你机会,但你却越来越让我没有了选择。我宁愿让你坐到那里去。记得我们的课堂纪律第一条是什么吗,玛丽?我希望你遵守规则。”
    玛丽很不情愿地站起来走到墙边的座位上去。“这不公平。”
    “我很遗憾你感到这不公平。等你情绪稳定后我们再好好谈谈。谢谢你坐到这里来。”
    [/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B]·只陈述显见的事实
[/B]    当你要对学生进行提醒的时候,你只陈述观察到的和显见的事实,不要理会学生的反驳。
    场景举例
    “你应该坐到你的座位上去,泰德。”
    “你为什么这样讨厌我?你总是找我的碴儿。其他学生不在座位上你从来不说,为什么只叫我?”
    “我看见你没有在你自己的座位上,我向你提出来。如果你感到我对你有什么不公,让我们课下再讨论。”
    如果学生后来又离开了自己的座位,你只管陈述事实:
    “这是我第二次提醒你不要离开自己的座位。我们在几分钟前对此已经讨论过了。”
    这有些像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口头记录,对于那些过于沉浸于自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多次给课堂教学带来干扰的学生,这有时会起到提醒的作用。
    [/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B]·忽略学生对你的负面言论
[/B]    避免冲突的另一个有效策略是忽略学生的负面言论。你需要知道,当一个学生发出负面言论时,他的目的可能就是要引发冲突。因此,你最好不要接招儿。
    如果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说:“这节课很烦人。”
    你可以说:“或许是这样的,但我还得教你们。”
    如果学生说:“我讨厌这门课,你是世界上最无趣的老师。”
    你可以说:“或许你讨厌它,但其他学生可能喜欢它,因此我还得继续教。”
    如果学生向你嚷嚷:“是谁告诉你,你可以做老师的?”
    你可以回答说:“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下课后我会跟你讨论的。”
    [/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B]·不计旧账
[/B]    这一条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难做到的。如果教师首先做到了,学生相对就会容易一些。由于学生的行为表现缺乏稳定性,因此,你要让学生知道,他们上节课的行为表现,不会影响教师在这节课上对他们的态度,如果同一天有多节课。教师不计旧账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同时也向学生发出一个信息——你只关注具体的行为,并不针对某个学生,即便你心里清楚,有的学生会反复地犯同样的错误。
    [/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B]·保持公正[/B]
    或许,教师避免在课堂上跟学生起冲突的最佳方式是保持公正。很多教师习惯在课堂上袒护自己喜欢的学生。经常跟教师起冲突的学生总是在寻找理由惹麻烦。一旦他们发现有的同学犯了跟他们同样的错误,但却没有被教师追究,他们就会认为教师对他们不公,进而变得更加惹是生非。因此,无论是对平时表现最好的学生,还是对最难管教的学生,教师在执行纪律政策时都应该一视同仁。当学生知道教师处事公正、不偏心时,他们就会对教师有更多的信任和尊敬,跟教师的冲突也会减少。
[/SIZE][/FACE]
7楼
[FACE=楷体_GB2312][SIZE=3][B][COLOR=#112c99]教师如何应对学生的语言攻击[/SIZE][/FACE][/B]
    教师首先需要尊重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只要教师做到了这两点,无论教师多么严格,大多数学生都会理解。当然,你也需要教育学生尊重教师和同学,比如,平时就应要求学生不准叫老师和同学的外号。
    如果发生了学生辱骂教师的事情,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无礼言行并不是针对你的,他们的突然爆发,是由他们的生活中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引发的。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冷静,保持耐心。
    教师被学生辱骂后的应对策略
    [/COLOR]
[FACE=楷体_GB2312][SIZE=3]    [B]1.保持镇静[/B]
    学生在课堂上骂老师已经扰乱了课堂,面对这个情境,教师首先需要保持冷静,不要作出负面的反应,尤其是不要卷入跟学生的争吵中。要让学生看到你没有失控,并继续教学,等到下课后再进行处理。
    如果事态很严重,教师必须镇静地要求学生到一个事先规定的地方(特定的座位、办公室或辅导员那里)去,先让他自己冷静下来,下课后再讨论。然后继续上课,不要让一个学生的出格行为影响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
    你的镇静向全班同学表明,你没有对这个学生屈服,也没有默许他的无礼。如果你情绪爆发了,你向学生显示的则是你的情绪失去了控制,而这对教师来说是不合适的。因此,首先要保持镇静,下课后再来处理这个事情。
    [/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B]2.下课后跟学生谈话[/B]
    跟这个学生谈话的最佳时间是下课后。在下课铃响的前一分钟,平静地请这个学生留下来跟你谈话。
    在你跟学生的简短谈话中,你可对他的扰乱言行表示担忧,并跟他一起回顾相关的课堂规则和要求,让学生知道,他要为自己的言行承担责任。
    [/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B]3.跟学校的心理辅导员汇报[/B]
    辱骂他人的学生大都有其他相关问题,辱骂只是他们的一个发泄渠道。他们从小受到了不良示范的影响,养成了骂人的习惯,骂人成为他们的一个应对策略。学校的心理辅导员对这样的行为应该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他们将为学生提供帮助。
    [/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B]4.跟学生家长联系[/B]
    事情发生后,教师要努力与这个学生建立起良性的关系。告诉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事情的经过,向他们说明学校的相关规定和你的期望,并表示愿意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帮助。
    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在校的表现一无所知。友好地跟家长通电话,表达你的担忧和你想帮助孩子的意愿,通常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B]5.向学校管理者汇报[/B]
    如果学生的语言攻击行为非常严重,那么有必要及时通报学校负责纪律管理的部门。
    对于大多数学生的行为问题来说,向学校通报都是最后一步。在这之前,教师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包括向学生阐明学校的规则和违反规则需承担的后果,明确表明你的期望,寻求家长的合作,实施行为干预,等等。
    如果所有措施都没有起到作用,或学生的不良言行影响面实在太大,有必要移交学校处理,那就立即向学校相关负责人汇报。
    学校应组织一个小组对该学生的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并拿出一个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言行,提高学习成绩。
    [/SIZE][/FACE]
8楼
[FACE=楷体_GB2312][SIZE=3][B][COLOR=#1b1b6d]如何不让辱骂的学生得逞[/FACE][/B]
    学生对教师进行语言攻击,是学生企图挑战教师的权力,对教师施加控制的表现。需要注意的是,语言攻击是一个有意的行为,与生气时的出言不逊有所区别。很多孩子成长在一个靠吼叫、辱骂表达内心愤怒的环境里,他们把这样的行为方式带到了学校。如果是学生单纯的情绪失控,那显然不是针对教师的攻击。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教师,首先应该对此进行区分,并作出不同的反应。
    如果认定学生确实是故意对教师进行语言攻击,那就不要让学生得逞。对教师进行攻击的学生企图看到教师作出不恰当的反应。如果他们的企图实现了,他们就知道他们能够控制你,今后他们还会继续这样做,他们将这样的冲突视为权力斗争。而教师的最佳策略是不理会。如果教师想要占上风,则只是表明教师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只会招致学生更多的挑战。
    对教师实施语言攻击的学生往往对该教师琢磨得比较透彻,能够击中教师的要害,教师最难做到的就是在被学生“击中”时避免勃然大怒。千万不要用高声叫喊回敬学生,或用刺激性语言跟学生对抗。这只会给学生带来满足感,而给自己带来麻烦。嘲笑学生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嘲笑也是贬低对方的一种方式。它只会传递这样的信息,即你认为你比他们强,这不仅使你忘记了自己的教师身份,还会给冲突火上浇油。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他只是一个学生,他对你的评价和意见算不了什么,他的目的就是要激怒你,而不是跟你交流。事实上,你根本没有必要去听他们吐出的鬼话,要不是为了事后能拿出证据,你可以一个字都不听进去。你的目标就是不要让自己卷入这场由学生发起的冲突中。
    在保持镇静的前提下,你可以坚决地把学生请出教室,让他自己在走廊上冷静下来。如果他认识到自己的企图没有得逞,他或许会不再继续捣乱,而接受你的处罚。如果学生还要继续对你进行攻击,你的最佳选择就是把你的注意力从这个学生身上移开,把学校的负责人叫来。如果教室里有电话,你可以亲自给办公室打电话;如果没有,你可以派一名学生去把校长或其他负责学生纪律的人叫来。你要传递的信息很简单:“我需要把××请出教室,他一直在扰乱课堂。”你在这个时候不需要把问题讲得很详细,事后可跟校长详谈。关键是要让学生离开教室,同时你还能保持冷静,继续把这节课上完。班里的其他学生看到这个同学将会因自己的言行而受到惩罚,尤其是看到你冷静、常态地处理了这件事后,很快就会恢复平静。
    对你进行语言攻击的学生当然应该受到惩罚,但你只需要充分地汇报这件事,而不应该由你自己来对学生实施惩罚。因为攻击的对象是你,如果由你实施惩罚,你就不可能被视为是公正的,你做的任何事都会被视为报复。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让校长或学校的有关负责人来处理。如果学生被暂时停课,你应该在学生回来之前跟学生家长见见面,好好谈一谈。
    在学生回来之后,教师不要对学生心怀嫉恨,这一点很重要。你应该仍然公正地对待这名学生。毕竟,确保这名学生获得跟其他学生相同的教育是你的职责。更重要的是,你要向学生显示,他们的攻击性言行不会对你的工作造成影响。你要表明,你还在负责,他们没扰乱你或吓住你,或给你带来任何负面的影响。如果学生看到你被影响了,他们很可能会故技重演,即便会受惩罚。但他们如果没有如愿,也就没有了故技重演的动力。
    尽管你在课堂上没有失控,但如果发现学生对你的语言攻击伤害到了你的内心,比如脑中反复出现冲突的情境,担心类似的情境再次出现,为这件事寝食不***,等等,那么,你可以找一个人倾诉,朋友、爱人或心理咨询师都可以。千万不要为此感到难为情。 [/SIZE][/COLOR]
9楼
[FACE=楷体_GB2312][SIZE=3][COLOR=#38209c][B]面对学生辱骂,教师应有的专业素养[/B][/SIZE][/FACE]
    [/COLOR]
[FACE=楷体_GB2312][SIZE=3]    面对他人的辱骂,如果是常人,出自本能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被突如其来的打击镇住了,不知所措,或气得说不出话来;另一种是迅速反击,以牙还牙。作为教师,这两种反应都不应该,相反,他应该调动自己作为教师的本能。
    在课堂上,教师任何时候都应该记住,你在学生面前是权威者,即便学生对你进行了攻击。无论教师怎样回应攻击,无论教师作出何种行为选择,都应该增强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敬意。而且,无论这个情境给师生的情绪带来多大的扰乱,也是学生的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一位高明的教师会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教师必须要对这样的情境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教师应该认识到,在受到学生攻击时所作出的行为选择,应该是他们专业素养的最佳展示。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他们在面对冲突时应该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其二,教师必须思考,学生将在这个情境中学到什么?
    或许有人会问,对教师进行攻击的是学生,为什么还要让他们从中受益,从他们的坏行为中得到收获呢?有意思的是,恰恰是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决定了是否能够把常人的本能训练成为教师的本能。
    只要我们确认,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师在学生面前以身作则,教师就应该从学生学习需要的角度考虑反应方式。教师在这种情境下只需要作出这样一个选择,即是把学生的学习放在前面,还是把抚慰自己受伤的自尊放在前面。在实践中这意味着,教师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他必须以冷静、成熟的方式来处理冲突,即便他原本最不想这样去做。
    有勇气作出这样选择的教师会明白,自己在学生面前是一个更加成熟的人,而且是在压力之下证明了这一点。而学生在不经意中也受到了教育,教师为他做出了在类似情况下该如何应对的榜样。教师的这个选择,为学生也为自己提供了一个体验个人成长的机会。
[/SIZE][/FACE]
10楼
[FACE=楷体_GB2312][SIZE=3][B][COLOR=#1919a2]如何应对学生的身体攻击[/SIZE][/FACE][/B]
    [/COLOR]
[FACE=楷体_GB2312][SIZE=3]    遭到学生的身体攻击,显然是教师最不愿意经历的一件事。学生攻击教师,只会“双输”,而没有赢家。有的教师会因受到学生的身体攻击而终生放弃从教的理想;而学生会因此被开除,甚至锒铛入狱,自毁前程。因此,应当尽一切努力预防学生攻击教师的事件发生。
    一般来讲,没有人,包括学生,会在未受刺激的情况下对他人进行身体攻击。因此,对学生进行纪律管理时要讲究方法,错误的方法容易引发学生的抵制和报复。如果对学生以礼相待,他们同样也会尊重你。
    对于班里的“破坏分子”,教师要冷静、成熟地对待他们,所有人都有好的品质,要尽量激发出学生最好的品质,而不是最差的品质。那么教师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你最好的一面。
    当教师不幸遭到了学生的身体攻击时,教师应按照以下建议去做:
    [/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B]第一,不要触碰学生,不要回击,也不要作出任何负面反应[/B]
    首先,教师不要用身体攻击去引发身体攻击。当你遭到学生的身体攻击后,最糟糕的反应就是对这名学生回以身体攻击。如果是自卫需要,教师可以使用身体力量,但不能是报复。如果学生比你高大、强壮,你真的会有受伤的危险。如果学生比你弱小,虽然你能保护自己,但也要避免在自卫的过程中伤害到学生。
    作为教师,你应认识到,有非常多的因素,包括情绪上、社会交往上和心理上的因素,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导致他们极端行为的爆发。无论是什么事情导致了他对你的伤害,这都是一个深层次问题的暴露。
    其他的负面反应也是不应该的,包括对学生吼叫,挖苦作弄学生,对他给予不公正对待。因为这会导致情况的恶化,造成更大的破坏。
    [/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B]第二,及时汇报[/B]
    根据事态的严重程度,教师要考虑是否向学校管理者、辅导员及时汇报。如果有人身危险,应该立即报警,或寻求律师的帮助。如有必要,隔离所有的目击者,避免他们串通起来编造偏袒同学的证据。
    一定要保持镇静,为了自己,也为了学生,尽量回忆事情的详细经过,做好事件记录。  
    往往有很多顾虑使你不愿汇报,比如你惊恐不***,不知所措,且担心自己是否也有过错。但不要忘了,如果你不汇报,学生很可能再犯,下一次受攻击的有可能还是你,或者其他人。如果学生的这个行为得不到制止,他将变得越来越危险。
    或许你会担心,汇报后会遭到学生的报复。这个顾虑是在情理之中的,你有权请求保护。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应该知道,报复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只要你不单独地跟他在一起,一般来说你是***全的。
    比担心遭学生报复更糟糕的或许是,学生对你进行威胁,扬言如果你汇报了,他会带给你更多的伤害。这个学生是想控制你,如果你向他屈服了,事情只会变得更糟。因此一定要汇报。
    [/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B] 第三,事后措施
[/B]    当然,在向有关方面汇报情况的同时,你一定要确保自己的身体没有大碍,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必要的检查,并跟心理咨询师约好谈话的时间。学校应该是一个***全的地方,但你的这个认识受到了挑战,因而你的心理会受到很大困扰,比如对学校产生了焦虑和恐惧。有时症状不会立即显现,但会在某种情境下发生,比如对学生的一点点违抗就非常敏感。因此不要轻视自己心理所受的影响,有时它会让你无法***心从教。
    你还可以请几天假,当你回来的时候,你需要毫无顾虑地面对学生。他们或许听说了什么,你可以平静简单地跟他们聊聊,然后继续日常的授课。你的目的是让他们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事情已经处理了,一切都已恢复正常。恢复正常是关键,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你自己,它都表明,学校仍然是一个***全的地方,这样的事情是特例,大家不用担心会再次发生。
    如果你感到学校缺乏必要的***全保障制度,你还需要跟校长进行沟通,要求学校采取必要的***保措施,以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为了保证其他人的***全,你甚至有义务对危险的攻击者提出起诉。
[/SIZE][/FACE]
11楼
[SIZE=3][FACE=楷体_GB2312][COLOR=#202069][B]处理学生矛盾的5种方式[/B]
[/SIZE]    [/FACE][/COLOR]
[SIZE=3][FACE=楷体_GB2312]    [B]指令
[/B]    当你明确要求学生怎么做时,你是在发出指令,这是一种非协商的解决方式。教师作为一个成人决定需要做什么,并发出怎么做的指令。但指令不一定非得是不和善的或发号施令式的,教师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告诉学生该怎么做的时候,教师可以既明确要求,又和颜悦色。
    但指令有其局限性:
    没有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会招致学生的怨恨。
    不一定能真正解决问题。
    [/SIZE][/FACE]
[SIZE=3][FACE=楷体_GB2312]    [B]调解[/B]
    教师作为第三方跟学生坐在一起,营造一个解决问题的氛围,帮助他们处理冲突。这需要学生双方严格遵守调解的原则——真诚、不打断对方说话、不恶语相向、不侮辱对方。教师帮助调解双方澄清他们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选择一个可行的方案。由于是由当事人自己来提出解决方案,所以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讲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从中学到的东西比解决冲突本身更有价值。
    [/SIZE][/FACE]
[SIZE=3][FACE=楷体_GB2312]   [B] 仲裁
[/B]    教师同样要扮演第三方的角色,与调解不同的是,由教师为双方提出解决方案。闹矛盾的双方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但不花太多的时间在问题的解决上。这种方式可能无法找到问题的根源,矛盾双方很可能学不到任何解决问题的技能。
    [/SIZE][/FACE]
[SIZE=3][FACE=楷体_GB2312]   [B] 判决
[/B]    有时,矛盾的重点不在问题解决上,而在于判定谁对谁错。教师作为矛盾双方的审判员,聆听和鉴别双方提出的论据,然后给出公正的判决。这种方式的适用情境是:矛盾一方有明显的过错,另一方要寻求公正;需要让学生为自身的行为承担后果。这种方式的局限是不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使学生依赖于成人。这不是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案,而是一个有输有赢的解决方案。
    [/SIZE][/FACE]
[SIZE=3][FACE=楷体_GB2312]    [B]让学生自己解决
[/B]    闹矛盾的学生往往不仅各有各的理,而且双方对事件的陈述也会是两个不同的版本。如果学生要求教师裁决,教师可以把他们单独***排在一个离其他学生较远的地方,让他们自行澄清事情的经过,直到双方对事情发生的前前后后达成一致意见,然后再来把事件的真实情况告诉教师。很多情况下,在讨论的过程中,双方都会意识到这是一个误解,他们会对教师说,他们自己已经解决了问题。即便他们未能自行解决问题,教师也能更加真实地了解事件本身,有助于理性判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理解沟通的重要性,也训练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SIZE][/FACE]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