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娥班级管理贴

12楼
 新学期的第一次编位

      新学期了,第一天太忙,来不及给学生编位,一切照旧。只是给学生说了自己新学期的一些新打算,一些新举措,让学生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寒假里,看到小姚给学生的积分奖励,一时激起了我的灵感,决定在我原来的班级公约基础上,也来个每周一小评,每月一总评,累计达到多少分,可以兑换什么奖励。我把我的想法在原公约的基础上,做了修订,然后发给五个组长,让他们征求全组同学的意见。可能因为时间关系,基本上没有什么新的建议或者意见。于是,在周四大扫除那节课上,我专门引导同学们学习,每学习一部分,就让学生对这一部分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这节课,我觉得孩子还是爱动脑筋的。比如:我的公约里提到发言举手的加3分。学生说不会答,也举手,也加吗?我点头。学生说:“那我们可以每节课举手,不管能否回答。”我高兴地答应,但是又接着告诉孩子:“回答问题我只点举手的同学,如果即使你举手了,但是不能回答是不得分呢!我的目的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积极思考问题,都能投入这节课的学习中。”学生点头表示同意。

      对于编位,开始忽略了一个问题。我原定每个同学找一个对手,一组四对,刚好八人。在编位时才发现,对手也出现了“三角恋”。这节课的编位只得结束。让学生抽课余时间,相互找对手,五个大组长是对手,五个徒弟是对手。其余的两人一对,一定要“两厢情愿”。第二天接着编位,一切顺利。

      编位后上课,无论是纪律还是作业或者发言,较以前都大有改观。上课提出问题,我激发学生:对手在相互比赛呢!作业时我也提醒学生:对手在相互比赛呢!背书时我也这样提醒学生。所以这几天上课状态出奇的好。

     但愿新学期里,学生能有新的进步,新的变化。
13楼
二次修订后的班级公约

 

   

班级公约采用百分制,每人底分100分,在每一项上得分再加分,上不封顶。每周一小评,每月一总评。每月每组前三名被评为“全班之星”。

一、纪律公约

1.上课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讲与学习无关的话5分;

2.课间玩正当的游戏5分;

3.就餐时主动排队,安静进餐保证不扣分5分;

4.晚自习认真完成作业,作业完成后看课外书5分;

5.就寝时,自觉就寝,按时就寝,保证不扣分5分;

6.认真做两操保证不扣分5分;

7.遵守路队纪律并保证不被值日教师点名甚至请上主席台5分;

8.老师说事不插话5分。

二、学习公约

1.早晨自觉早读5分;

2.上课积极发言,发言响亮且正确5分,发言声音不响亮5分,答错或举手3分,别人回答问题插话者不得分。

3.作业“甲”5分,“甲-”3分,乙2分;作文(含练笔)90分加5分,80——89的加3分;进步5分以内加3分,进步6到10分以上加5分;进步10分以上加8分;

4.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5分;

5.积极开展背诵、阅读比赛。每背诵一篇3分,在本组内第一个背完加5分,第二个背完加3分;第三个背完加1分。

6.独立作业5分;抄袭作业不得被评为学习星,期末不得被评为“三好学生”。

7.单元测验90分以上加5分,80——89分以上加4分;及格加3分;

8.和对手相比,超过对手加5分;超过目标加5分;

9.辅导学困生上升10分加3分,及格加5分,80分以上6分。(两人都加)

10.听写100分加5分,90分以上加3分;辅导学困生后听写100分,两人同时再加5分;听写90分以上同时加3分。

11.每周一评比,达到300分兑换一个练习本;一月累计达到900分,兑换软面抄;达到1000分,兑换硬面抄;每月每组前三名奖励一个硬面抄。(同等价值的其他文具、课外书也可以)
三、卫生公约

1.认真做卫生值日保证不扣分5分;

2.课间自觉捡垃圾5分;

3.大扫除时按时完成,和小组团结协作5分;

4.把碗洗干净5分;

5.保证桌下无垃圾5分;

6.不丢垃圾5分。

四、文明公约

1.爱护公物5分;

2.不吃零食5分;不乱花钱;尊敬老师和家长5分;

3.捡到东西自觉交还失主5分;

4. 不骂人、不打架,不说脏话加5分;

5.节约水电5分;

6.上下楼梯不拥挤,课间操以及到功能室上课自觉排队5分。

五、集体公约

1. 集体活动获得优胜班级,全班奖5分;

2.运动会为班级挣分,按照10,9,8,7,6,5的标准加分;参加加3分;

3.争取每月评上文明班,评上,全班奖5分;

4.值日当天保证不扣分5分;

5.值日当天班级保证不出现打架现象,5分。

6.每月小组成员累计得分最多评为优秀小组,全组成员每人加5分,另外每人奖励一个练习本。


 

14楼
向陈姐学习
15楼
[P][QUOTE][B]下面引用由[U]yhglll[/U]发表的内容:[/B]

向陈姐学习[/QUOTE]
[/P][P]共同学习![/P]
16楼
[P]                      家长会失败之后
    10月14日,召开了家长会,重点向家长汇报本学期以来的学生表现。在汇报的时候,我坚持多向家长报喜,少向家长报忧的原则,对于极个别同学,我也非常照顾家长的面子,都是单独和家长聊的。一方面聊学生的表现,主要以成绩为主,目的是为了让家长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特长,多给学生以鼓励;另一方面以给家长提建议,鼓励家长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特别是对于学生看课外书这一点,希望家长能尊重学生的意愿,只要不看那些无聊的书以外,其他的书籍都可以买。孩子爱看书是好事,怕的是不看书。
    最后,我再三给家长强调:如果你的孩子是走读生,那么请你每天抽出一定时间检查孩子的作业,并签好字;如果你的孩子是住读生,请你把孩子周末的作业管好。
    结果周一时,等课代表交来作业,告诉我居然还有两个同学没有交。其中一个还是上周四在我办公室做了保证的,而且这次家长会我还特意和他家长单独聊过,没有想到竟然会这样。心里不由得窝了火,不过好在上午前三节没有课,终于把心里的怒气又咽了回去。等到改作业时才发现:所有的家庭作业都没有签字!
    看来这个家长会算白开了!
    看来,孩子指望家长是不可能了,要想改变现状,还得靠自己。那天,《班主任之友 小学版》群研讨内容给了我灵感,何不用班规让学生自己管自己?说干就干,我利用晚上的时间,起草了《五三班班级公约》。从学习、纪律、卫生、集体荣誉、文明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列出相应的奖励分值。第二天到校后,每个小组一张,让全组的人讨论,有哪些需要增加的,有哪些需要删除的。放学时,五个组长交来了班级公约讨论稿。我一看,五个小组,都不约而同提到了惩罚,也就是扣分。我当时告诉孩子:不能得奖,其实就是惩罚了。
    班队会上,我把班级公约修订稿在全班念了一遍,征求他们的意见,特别是那几个懒惰的孩子,他们表示没有意见。于是,这份公约算正式通过,并说从下周开始执行。
    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对公约这么重视。我说从下周开始执行,但是他们好像已经等不及了,已经在开始表现自己了。我只得从今天执行,否则我怕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从这之后,尽管那几个孩子还偶尔懒惰或者调皮,但是整个班级的氛围变了,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已经充分调动起来。整整一个月了,班风越来越正了,学风越来越浓了,我的孩子们正在朝着我预期的方向发展、进步。现在我完全成了甩手班主任了。
    看来,班级公约的奖励效应正在发挥作用。是的,我们原来总是要求学生和家长“一定”“必须”,否则就是严厉的批评,严肃的说教。尽管这么“严”的禁令,学生照样不吃这一套!相反,还把我们气得火冒三丈,最后解决的办法就是惩罚。但是不管我们怎么惩罚,学生的表现还是没有好转。
    我在想:当家长忙于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学习,当家长对学习不重视的时候,当家长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时,我们有时说一些气话:家长就不管,我们也不管。但真的进了校门,看到那么小的孩子,家长不管,真的让我们不管,还是有点做不到!在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必须自己想办法,必须依靠自己,再也不能指望家长了!尽管孩子是他们的,他们的将来和我们没有多大关系,但是真的让我们弃之不管,还是有点于心不忍。[/P][P]   我在想:惩罚教育本身就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对抗心理。当惩罚教育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时,我们就应该思考,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更好的教育方式?我们是不是考虑过学生需要什么方式的教育?
    我们应该用奖励的方式,培养学生一种向上、向善的品质和习惯,才是我们的教育目的。
[/P]
17楼
学会换位思考

【事件回放】

      下课后,搭伴数学老师告诉我,乔玉丽在兰阮佳的字典上乱画(兰阮佳爱某某,某某是班上学习最差的),导致兰阮佳生气极了,报复乔玉丽,把乔玉丽惹哭了。

【事情调查】

     上课后,我把二人喊到走廊里调查原因,了解真相。我让兰阮佳说事情的经过,乔玉丽说不是的。我打断乔玉丽:让他把话说完,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他说的时候你不要插嘴,等会你说的时候他也不能插嘴。最后了解到事件是由音乐课时兰阮佳扯乔玉丽的头发引起的。

      其实,事情并不大,但是在孩子看来,这件事是大事。所以处理好这件事,至关重要。如何处理,方式方法也都很重要。(其中的女生是班上的佼佼者)

【处理办法】

      首先——检查自己。我让孩子想这件事自己错在哪里?不要说别人的事。要学会勇敢检讨自己的过错,勇敢地承担责任。想一想:那么多女生,为什么不扯别人的头发,偏偏扯你的头发?班上那么多男生,为什么没有在别人的字典上乱画,偏偏在你的字典上乱画?我给了几分钟他们思考。这时他们不再说别人的问题,不再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第二——换位思考。我趁热打铁,让他们换位思考:假若是乔玉丽扯你的头发,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假若兰阮佳在你乔玉丽的字典上乱画,你乔玉丽会怎样想怎样做?

     第三——自己处理。下课了,我让他们自己商量事情怎么解决。上课后,我把它们二人喊到讲台前,询问它们是否已经处理妥当?他们都表示已经处理好了。我再三询问:没有意见了?他们都表示没有意见。

     【事后思考】

     学生还小,发生矛盾后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从来不知道换位思考,我今天尝试让他们自己先检查自己的问题,然后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自己商量如何处理。把事情丢给他们解决,我不需要批评这个批评那个,我不需要担心这个不服,那个不服,事情就这样圆满解决了。

    有时候,别看孩子小,我们可以把事情放心地交给孩子自己去处理,让他们自己想出最好的解决办法,目的只有一个:双方满意就行。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更让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宽容、忍让、换位思考,承担责任。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293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