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7日网络研讨大纲

6楼
[P][FACE=宋体][SIZE=12pt]一、整体阅读评价:阅读《问题生诊疗手册》这本书,您在思想观念上受到的最大冲击是什么?或者说,阅读这本书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大家联系自己个人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谈谈对问题生的理解)您认可王晓春老师对问题生的界定吗?[/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答:我最大的收获是:1[/SIZE][/FACE]、教育不能没有爱,教育又不能仅仅依靠爱,教育还需要智慧。千篇一律的师爱解决不了形形色色的问题学生,教师需要学会思考的方法,深入地剖析了问题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有的放失,采取相应的策略。2、先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 遇到问题,我们应该先研究问题的表象(怎样的问题),再透过表象研究问题的本质(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才采取相应的策略(对症下药)。 3、“只会责备别人,不会反思自己”: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心理——学生一不听话就受不了,一失败就暴跳如雷,恨不得他每一步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教师应该改变现有的心理,符合教育规律去教育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的能力要得到提高,最迫切的是学会自我反思,总结经验,而不是杞人忧天。[/P][P][FACE=宋体][SIZE=12pt]问题学生虽然给班级带来了影响,给教师本人带来了麻烦,但是教师着手解决问题生身上问题的同时,帮助了学生指明了方向,也不知不觉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凡事都有其两面性,关键看教师本人的心态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 [/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二、抽象概括梳理:阅读《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总结出问题生诊疗程序是什么?中医有“望、闻、问、切”四个程序,西医也就标本、照片、活检、化验、B[/SIZE][/FACE]超、CT等辅助程序,我们问题生的诊疗,能够总结出一整套非常规范的操作程序吗?在本书中,作者是如何诊疗的?我们从实践的层面可以简略或者丰富哪些程序?[/P][P][FACE=宋体][SIZE=12pt]答:书中问题生诊疗程序:1[/SIZE][/FACE]、确诊前要提出多种假设。2、确诊时一定要使自己的初步结论合乎逻辑,经得起推敲和质疑。要首先考虑问题在谁身上,以免某人得病,他人吃药。3、确诊后,一定要有具体的、因人而异的治疗措施。根据治疗效果的反馈来评估自己的诊疗并随时修正之。[/P][P][FACE=宋体][SIZE=12pt]一个问题的研究应该有三步: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首先先冷静理智地研究这是一个怎么样的问题,通过了解问题的表象来判断是学习问题还是纪律问题,或者是心理和品德问题。确定好问题性质,再了解情况,进行假设,产生这样的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假设出来的原因做出诊断。[COLOR=black]比如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老是不安分,我们就应该会想:他为什么要过于好动?初步结论是,他想张扬个性,想表现自己。那他又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结论是他在其他方面缺乏能力来表现自我。那么结合他平常的表现来看,他缺乏能力吗?经过调查与研究事实并不是如此。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就应该给他机会去出风头,给他机会去表现,例如可以在课堂上经常提问他,或者在一些小组活动中让他可以充分地表现自己。[/SIZE][/FACE][/COLOR][/P][P][FACE=宋体][SIZE=12pt] [/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三、对照检讨反思:问题学生教育是对教师的信心、耐心、能力的一种挑战,不到黄河心不死,很多时候,我们还没有到黄河,就已经死心了。因此,对照《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自我查找一下,我们在问题生的教育上,存在认识上、方法上、心态上和实践操作上的哪些误区?需要如何改进?[/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答:在面对问题学生时,误区有:1[/SIZE][/FACE]、很多老师的心理比较急躁,迫切想解决问题,没有看清事情背后的真正原因就妄下诊断,药不对症。处理的结果往往不尽人意,甚至导致事态恶化。2、有时遇到看似相同的问题,简单粗暴处理,问题的根源没有深究,加以区别,导致多次复发,久治不愈。3、问题出现之前,教师洞察力不足,任意事情恶化,最终问题出现措手不及。但是往往没有冷静理智处理,反而埋怨学生或家长的不足,缺少自我反省的能力。4、缺少问题生的跟踪反馈,学生的后续发展关注较少,只是就事论事,目的只是为了解决问题罢了。[/P][P][FACE=宋体][SIZE=12pt]改进:1[/SIZE][/FACE]、遇事多问为什么,多方面了解情况加以假设2、心态要冷静理智,最好先进行冷处理3、出现问题要多反思自己,千万不能杞人忧天,能够进行问题干预胜过问题处理。4、对不同问题进行分类总结,以备今后再出现问题可以借鉴。[/P][P][FACE=宋体][SIZE=12pt] [/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四、研究比较延伸:对比《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现在的学生在问题上存在哪些进一步地发展和扩展?我们出现了哪些新问题、新倾向?对我们老师在师德、技能、心态等方面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答:我们知道,“问题学生”背后,往往有着一个“问题家庭”。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教育不力,是“问题学生”“得病”的主要原因。因此,要给学生治病,首先得从改变这些“问题家长”开始,这就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技巧,还要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心理常识,毕竟家长都是成人,做家长的思想工作比孩子要难得多。让问题学生的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教育问题生的工作必然事半功倍。此外,来自“家庭缺损”的孩子在进行社会化过程中,在心理、精神、生理和行为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和偏差,并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这也要求老师对心理和生理健康的知识掌握要求更严格了。[/SIZE][/FACE][/P]
7楼
[P][LINE-HEIGHT=18pt][ALIGN=left][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一、整体阅读评价:[/SIZE][/COLOR][/FACE][/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阅读《问题生诊疗手册》这本书,您在思想观念上受到的最大冲击是什么?或者说,阅读这本书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大家联系自己个人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谈谈对问题生的理解)您认可王晓春老师对问题生的界定吗?[/SIZE][/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对于班级里的学生我们需要认真的分析,会诊断,会治疗。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用不同的方法去对待.[/SIZE][/COLOR][/FACE]教师不是万能的,教育也不是万能的。人很简单也很复杂。不是我以前所谓的关爱和关心就能解决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平时很积极努力,突然出现问题的孩子。当然每一个孩子出现问题都会有自己的原因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所以这就告诉了我先需要找原因而不是找办法。这本书有很多高明的策略是需要我慢慢品读的,对于上网,偷钱,早恋好像我都有碰到,现在我才知道我以往处理的是糟糕透顶了。我需要的是找到根本原因。[FACE=Arial][COLOR=black][SIZE=16pt][/SIZE][/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二、抽象概括梳理:[/SIZE][/COLOR][/FACE][/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阅读《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总结出问题生诊疗程序是什么?中医有“望、闻、问、切”四个程序,西医也就标本、照片、活检、化验、B[/SIZE][/COLOR][/FACE]超、CT等辅助程序,我们问题生的诊疗,能够总结出一整套非常规范的操作程序吗?在本书中,作者是如何诊疗的?我们从实践的层面可以简略或者丰富哪些程序?[/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对于问题学生我们先必须先稳住事态,不急于作是非判断和道德归因,再接着问为什么。了解情况时,行动观察法与测验法双管齐下,横向纵向全面了解学生。却只是一定要使自己的初步结论合负逻辑,经得起推敲和质疑。确诊后,一定要有具体的、因人而异的治疗措施。根据治疗效果的反馈来评估自己的诊疗并随时修正。[/SIZE][/COLOR][/FACE][FACE=Arial][COLOR=black][SIZE=16pt][/SIZE][/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三、对照检讨反思:[/SIZE][/COLOR][/FACE][/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问题学生教育是对教师的信心、耐心、能力的一种挑战,不到黄河心不死,很多时候,我们还没有到黄河,就已经死心了。因此,对照《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自我查找一下,我们在问题生的教育上,存在认识上、方法上、心态上和实践操作上的哪些误区?需要如何改进?[/SIZE][/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对于对于问题学生处理不当,或者没法处理心态,方法,认识上都有一些误区。很多问题学生的问题是需要时间去慢慢改变的,可能有时心里有些放松或者说意志力不够忽视了导致原本可以有好的结果的却在离开我们的班或者年龄增长根本没能彻底改变。[/SIZE][/COLOR][/FACE][FACE=Arial][COLOR=black][SIZE=16pt][/SIZE][/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四、研究比较延伸:[/SIZE][/COLOR][/FACE][/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对比《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现在的学生在问题上存在哪些进一步地发展和扩展?我们出现了哪些新问题、新倾向?对我们老师在师德、技能、心态等方面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SIZE][/COLOR][/FACE][FACE=Arial][COLOR=black][SIZE=16pt][/SIZE][/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新的问题很多像大学高校里投毒事件给我们这些教育人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警示。[/SIZE][/FACE][/P]
8楼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
[P][LINE-HEIGHT=18pt][ALIGN=left][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一、整体阅读评价:[/SIZE][/COLOR][/FACE][/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阅读《问题生诊疗手册》这本书,您在思想观念上受到的最大冲击是什么?或者说,阅读这本书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大家联系自己个人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谈谈对问题生的理解)您认可王晓春老师对问题生的界定吗?[/SIZE][/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FACE=Arial][COLOR=blue][SIZE=12pt]第一次接触王晓春老师的书是他的《孩子,我们一路同行》,带给我很多新鲜的理念。这本《问题学生诊疗手册》同样如此,是一本理论性很强,实践性很强的书。[/SIZE][/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FACE=Arial][COLOR=blue][SIZE=12pt]纵观自己和身边的一些人和事,觉得王老师的这句话很精辟,第9[/SIZE][/COLOR][/FACE]页中的“现在许多教师遇到问题没有研究的欲望,他们感兴趣的就是‘管’。……这叫做‘管理替代一切’。”很多老师用高压手段管理学生,表面上没有出什么乱子之后,还沾沾自喜的;当领导的由于不常下基层,看到的也是班级的一些量化的分数,于是也为这种用“管理替代一切”的老师唱赞歌。[/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FACE=Arial][COLOR=blue][SIZE=12pt]特别认同王老师对问题学生的界定。问题学生一定是有某方面的心理问题而从行为当中表现出来的。[/SIZE][/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二、抽象概括梳理:[/SIZE][/COLOR][/FACE][/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阅读《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总结出问题生诊疗程序是什么?中医有“望、闻、问、切”四个程序,西医也就标本、照片、活检、化验、B[/SIZE][/COLOR][/FACE]超、CT等辅助程序,我们问题生的诊疗,能够总结出一整套非常规范的操作程序吗?在本书中,作者是如何诊疗的?我们从实践的层面可以简略或者丰富哪些程序?[/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   [/SIZE][/COLOR][/FACE] [FACE=Arial][COLOR=blue][SIZE=12pt]无论是中医的“望、闻、问、切”,还是西医的标本、照片、活检、化验、B[/SIZE][/COLOR][/FACE]超、CT。这都是诊断“问题学生”有什么问题的辅助手段,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有开药方治疗。虽然是同一种病,但每个学生的脾胃都不同,所以哪味药该重些,哪味药该轻些,这才是重中之重,这才是班主任的专业性。[FACE=Arial][COLOR=blue][SIZE=16pt][/SIZE][/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三、对照检讨反思:[/SIZE][/COLOR][/FACE][/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问题学生教育是对教师的信心、耐心、能力的一种挑战,不到黄河心不死,很多时候,我们还没有到黄河,就已经死心了。因此,对照《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自我查找一下,我们在问题生的教育上,存在认识上、方法上、心态上和实践操作上的哪些误区?需要如何改进?[/SIZE][/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   [/SIZE][/COLOR][/FACE][FACE=Arial][COLOR=blue][SIZE=12pt]随着岁月的延伸,在对待问题生的认识上心态上都有了进步,记得刚当老师时,认为学生都该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今儿有学生没做作业,明儿有学生打架骂人,都会使我心情急躁,血压升高;现在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宇宙,我们班主任要加强自身学识、修养,要以平常心对待孩子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观察、分析、解决、观后效。王老师写出了我的不足,当遇到一个问题生之初,热血沸腾,雄心万丈,可是当自己的“三板斧”下去以后,发现收效甚微,有些急于求成。尤其是班上出现的盗窃案是我本身的薄弱点,没有警察的侦查断案能力。[/SIZE][/COLOR][/FACE][FACE=Arial][COLOR=blue][SIZE=16pt][/SIZE][/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四、研究比较延伸:[/SIZE][/COLOR][/FACE][/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对比《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现在的学生在问题上存在哪些进一步地发展和扩展?我们出现了哪些新问题、新倾向?对我们老师在师德、技能、心态等方面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SIZE][/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 [/SIZE][/COLOR][/FACE]  [FACE=Arial][COLOR=blue][SIZE=12pt] [/SIZE][/COLOR][/FACE][FACE=Arial][COLOR=blue][SIZE=12pt]我觉得现在学生出现的新倾向是:1[/SIZE][/COLOR][/FACE]、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尤其是城市孩子,在物质优裕的情况下,孩子的精神世界却杂草丛生。2、孩子从小就被各种电视、电脑、手机屏幕占据,一颗心就被一方屏幕塞得满满的,越来越与现实脱离。[FACE=Arial][COLOR=blue][SIZE=16pt][/SIZE][/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COLOR=blue][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COLOR][/P]
9楼
[P][LINE-HEIGHT=24.0p][ALIGN=center][b][SIZE=16pt]《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研讨提纲[/SIZE][/b][SIZE=16pt][/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t][ALIGN=left][BGCOLOR=white][b][SIZE=12pt]一、整体阅读评价:[/SIZE][/b][SIZE=12pt]阅读《问题生诊疗手册》这本书,您在思想观念上受到的最大冲击是什么?或者说,阅读这本书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大家联系自己个人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谈谈对问题生的理解)您认可王晓春老师对问题生的界定吗?[/SIZE][/BGCOLOR][/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t][ALIGN=left][BGCOLOR=white][FACE=仿宋_GB2312][SIZE=12pt]阅读《问题生诊疗手册》这本书后,让我对问题生的界定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前的自己总是简单地认为纪律差,调皮,上课不认真听讲就是问题生,当这些被自己冠以问题生头衔的学生犯错时,也只是简单的解决了之。而王老师这本书《问题学生诊疗手册》却更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问题生,从界定到分类再到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生如何处理的方法,都简单明了。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这是一本为教师提供教育智慧的书。”可见,王老师对各类问题生研究甚是透彻。[/SIZE][/FACE][/BGCOLOR][/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t][ALIGN=left][BGCOLOR=white][SIZE=12pt] [/SIZE][/BGCOLOR][/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t][ALIGN=left][BGCOLOR=white][b][SIZE=12pt]二、抽象概括梳理:[/SIZE][/b][SIZE=12pt]阅读《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总结出问题生诊疗程序是什么?中医有“望、闻、问、切”四个程序,西医也就标本、照片、活检、化验、B[/SIZE]超、CT等辅助程序,我们问题生的诊疗,能够总结出一整套非常规范的操作程序吗?在本书中,作者是如何诊疗的?我们从实践的层面可以简略或者丰富哪些程序?[/BGCOLOR][/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t][ALIGN=left][BGCOLOR=white][FACE=仿宋_GB2312][SIZE=12pt]阅读《问题生诊疗手册》所总结出问题生诊疗程序是:先稳住事态--[/SIZE][/FACE]不急于给事情下定论--问问“为什么”--全面了解情况时,方法多管齐下[SIZE=12pt]—[/SIZE][FACE=仿宋_GB2312][SIZE=12pt]确诊前,提出多种假设[/SIZE][/FACE][SIZE=12pt]—[/SIZE][FACE=仿宋_GB2312][SIZE=12pt]确诊时,定要使自己的初步结论合乎逻辑,并考虑问题的根源[/SIZE][/FACE][SIZE=12pt]—[/SIZE][FACE=仿宋_GB2312][SIZE=12pt]确诊后,定要具体、因人而异的治疗措施[/SIZE][/FACE][SIZE=12pt]—[/SIZE][FACE=仿宋_GB2312][SIZE=12pt]反馈、修正。[/SIZE][/FACE][/BGCOLOR][/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t][ALIGN=left][BGCOLOR=white][FACE=仿宋_GB2312][SIZE=12pt]如果从我们的实践层面来说,我认为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具体操作,书中阐述教育问题生的方法很详尽,但我认为有些情况可以简略地进行处理,则不必如此复杂。[/SIZE][/FACE][FACE=仿宋_GB2312][SIZE=16pt][/SIZE][/FACE][/BGCOLOR][/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t][ALIGN=left][BGCOLOR=white][b][SIZE=12pt]三、对照检讨反思:[/SIZE][/b][SIZE=12pt]问题学生教育是对教师的信心、耐心、能力的一种挑战,不到黄河心不死,很多时候,我们还没有到黄河,就已经死心了。因此,对照《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自我查找一下,我们在问题生的教育上,存在认识上、方法上、心态上和实践操作上的哪些误区?需要如何改进?[/SIZE][/BGCOLOR][/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t][ALIGN=left][BGCOLOR=white][SIZE=12pt]  [/SIZE][FACE=仿宋_GB2312][SIZE=12pt] [/SIZE][/FACE][FACE=仿宋_GB2312][SIZE=12pt]对照《问题生诊疗手册》,我发现在问题生的教育上存在这几点误区。误区一:问题生犯错常常是不问“为什么”,只问怎么办;误区二:解决方法过于主观情绪化;误区三:从来没有研究学生的愿望,只想息事宁人。因此,这样的教育方法,对于问题生出现的问题却往往得不到根治。因此在今后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中,应从多方面了解情况,不应急于作是非判断,更不能凭主观意愿去简单解决了之。[/SIZE][/FACE][FACE=仿宋_GB2312][SIZE=16pt][/SIZE][/FACE][/BGCOLOR][/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t][ALIGN=left][BGCOLOR=white][b][SIZE=12pt]四、研究比较延伸:[/SIZE][/b][SIZE=12pt]对比《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现在的学生在问题上存在哪些进一步地发展和扩展?我们出现了哪些新问题、新倾向?对我们老师在师德、技能、心态等方面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SIZE][SIZE=16pt][/SIZE][/BGCOLOR][/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  [FACE=仿宋_GB2312] [/FACE][LINE-HEIGHT=150%][FACE=仿宋_GB2312][SIZE=12] [/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仿宋_GB2312][SIZE=12]对于小学生而言,我觉得在问题上有进一步发展和扩展的,可能是高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存在与老师对着干的,虽书中有阐述这类问题生,但在小学生而言相对是少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网络媒体的冲击,导致普遍学生过于早熟,这类学生在小学高年级也不少见。因此,面对学生的变化,我们班主任的任务将更加艰巨,我们班主任必须要有研究学生的愿望,用更科学的教育方法去解决问题。[/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P]
10楼
[P][LINE-HEIGHT=18.0p][ALIGN=center][b][SIZE=16pt]《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研讨提纲[/SIZE][/b][SIZE=16pt][/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b][SIZE=12pt]一、整体阅读评价:[/SIZE][/b][SIZE=12pt]阅读《问题生诊疗手册》这本书,您在思想观念上受到的最大冲击是什么?或者说,阅读这本书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大家联系自己个人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谈谈对问题生的理解)您认可王晓春老师对问题生的界定吗?[/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SIZE=14pt]《问题生诊疗手册》这本书对学生的品行分析得很透彻。阅读完这本书,让我在处理问题学生时更多了一份冷静和思考,更多了对问题的分析,在方法上也懂得了变换。对于问题学生的看法,更是改变了自己对他们的偏见,让我懂得了在教育过程中本应秉着一颗童心看待他们,对于他们的行为更多的是理解、包容、分析、诊断、对症下药。[/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SIZE=14pt]至于问题学生的界定,我本人赞同王晓春老师的看法。尤其是因为智力造成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不能界定为问题学生。由于我们学校生源特殊,每次接班都会有一些因为智力问题而导致成绩很差的孩子,但这类孩子往往都有其他非问题学生所具有的良好品行。[/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b][SIZE=12pt]二、抽象概括梳理:[/SIZE][/b][SIZE=12pt]阅读《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总结出问题生诊疗程序是什么?中医有“望、闻、问、切”四个程序,西医也就标本、照片、活检、化验、B[/SIZE]超、CT等辅助程序,我们问题生的诊疗,能够总结出一整套非常规范的操作程序吗?在本书中,作者是如何诊疗的?我们从实践的层面可以简略或者丰富哪些程序?[/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SIZE=14pt]《问题生诊疗手册》中对问题生诊疗程序是:遇事先稳住事态→冷静思考分析原因→多种假设初步诊断→多方求证确诊问题→明确责任不误判→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根据情况随时修正治疗措施。[/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SIZE=14pt]从实践的层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觉得本书对问题生的诊疗程序非常实用,在工作中有很强的指导性作用,非常值得我们这些年轻的班主任借鉴和学习。[/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b][SIZE=12pt]三、对照检讨反思:[/SIZE][/b][SIZE=12pt]问题学生教育是对教师的信心、耐心、能力的一种挑战,不到黄河心不死,很多时候,我们还没有到黄河,就已经死心了。因此,对照《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自我查找一下,我们在问题生的教育上,存在认识上、方法上、心态上和实践操作上的哪些误区?需要如何改进?[/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SIZE=12pt]     [/SIZE][SIZE=14pt]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也是一个慢热的过程。问题学生的教育更是如此!在问题学生的教育上,存在的误区有:总是把学生的出现的问题复杂化,不能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存在于发生。另外,过分强调把问题学生的教育与家庭环境和家长素质联系在一起。在教育问题学生的方法上则缺乏理性的系统分析,往往会头脑一发热就未经斟酌地暴跳如雷,简单地压制了事态的发展而未深入根部解决问题,也缺乏对问题学生教育的持续性。而在转化问题学生过程中,我们又往往会有急功近利的想法,总是想着为什么这些问题学生总是这么冥顽不灵,以至于这些挫败感往往会让我们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就此放弃,任意自流。[/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SIZE=14pt]    [/SIZE][SIZE=14pt]我们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误区往往跟自身的认识和经验有关,所以改进的方法就是多阅读专业的书籍,多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在实践中反复地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就像阅读完《问题生诊疗手册》这本书,相信我们对问题学生的有了新的认识,在今后的教育上会有新的想法,在教育的过程中会多一份理性和思考。[/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b][SIZE=12pt]四、研究比较延伸:[/SIZE][/b][SIZE=12pt]对比《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现在的学生在问题上存在哪些进一步地发展和扩展?我们出现了哪些新问题、新倾向?对我们老师在师德、技能、心态等方面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SIZE=12pt]   [/SIZE][SIZE=14pt] [/SIZE][SIZE=14pt]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咨询地不断膨胀,我们现在的学生在价值观念的取向存在一定的扭曲和偏差,对社会和他人缺乏了责任感,往往出现冷漠、报复、嫉妒等不良的心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孩子中更多一份感染,用老师的行为去感染学生,多传播一些社会的正能量去教育孩子。[/SIZE][SIZE=16pt][/SIZE][/ALIGN][/LINE-HEIGHT][/P][P] [/P]
11楼
[P][LINE-HEIGHT=22pt][FACE=Times New Roman][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SIZE=6]                      [B]心灵沟通 [/B][/FACE][/FACE][/SIZ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22pt][FACE=Times New Roman][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FACE=宋体][SIZE=12pt][SIZE=6][B]点亮心灯[/B][/FACE][/LINE-HEIGHT][/FACE][/SIZE][/FACE][/SIZE][/SIZE][/P][P][LINE-HEIGHT=22pt][FACE=Times New Roman][SIZE=5][B]                               [/B]——《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研讨[/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t][FACE=Times New Roman][SIZE=5][/SIZE][/FACE][/LINE-HEIGHT] [/P][P][LINE-HEIGHT=22pt][FACE=Times New Roman][SIZE=3][/FACE][/SIZE][SIZE=12pt][/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t][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一、整体阅读评价:阅读《问题生诊疗手册》这本书,您在思想观念上受到的最大冲击是什么?或者说,阅读这本书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大家联系自己个人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谈谈对问题生的理解)您认可王晓春老师对问题生的界定吗?[/FACE][/SIZE][SIZE=12pt][/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t][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本书以教师最头疼的问题学生为突破口,努力在这个问题上把智慧型教育理论化、具体化、可操作化,此书就是教育问题学生的一本“医书”,非常贴切实际。王老师是从品德、学习态度、心理等方面来界定问题学生的,我非常认可王老师对问题学生的界定。[/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t][FACE=Times New Roman][SIZE=3][/SIZE][/FACE][/LINE-HEIGHT] [/P][P][LINE-HEIGHT=22pt][FACE=Times New Roman][SIZE=3][/FACE][/SIZE][SIZE=12pt][/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t][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二、抽象概括梳理:阅读《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总结出问题生诊疗程序是什么?中医有“望、闻、问、切”四个程序,西医也就标本、照片、活检、化验、[/FACE][/SIZE][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B[/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超、[/FACE][/SIZE][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CT[/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等辅助程序,我们问题生的诊疗,能够总结出一整套非常规范的操作程序吗?在本书中,作者是如何诊疗的?我们从实践的层面可以简略或者丰富哪些程序?[/FACE][/SIZE][SIZE=12pt][/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t][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       诊疗程序是:遇到问题,先稳住事态;不急于作是非判断和到的归因;不搞“态度挂帅”;先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了解情况时,行动观察法与心理测验法双管齐下;横向、纵向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确诊前,要提出多种假设;确诊时,一定要使自己的初步结论合乎逻辑,经得起推敲和质疑;确诊时,要首先考虑问题在谁身上一面某人得病,他人吃药;确诊后,一定要有具体的、因人而异的治疗措施;根据治疗效果的反馈来评估自己的诊疗并随时修正。[/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t][FACE=Times New Roman][SIZE=3][/SIZE][/FACE][/LINE-HEIGHT] [/P][P][LINE-HEIGHT=22pt][FACE=Times New Roman][SIZE=3][/FACE][/SIZE][SIZE=12pt][/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t][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三、对照检讨反思:问题学生教育是对教师的信心、耐心、能力的一种挑战,不到黄河心不死,很多时候,我们还没有到黄河,就已经死心了。因此,对照《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自我查找一下,我们在问题生的教育上,存在认识上、方法上、心态上和实践操作上的哪些误区?需要如何改进?[/FACE][/SIZE][SIZE=12pt][/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t][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        我在问题生的教育上,容易出现一种急于求成的教育方式,就像王老师分析的一样,不问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把学生叫到面前就是直接批评,到最后,还是没有起到教育的效果。读了这本书后,努力按照王老师的诊疗程序去实施。[/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t][FACE=Times New Roman][SIZE=3][/SIZE][/FACE][/LINE-HEIGHT] [/P][P][LINE-HEIGHT=22pt][FACE=Times New Roman][SIZE=3][/FACE][/SIZE][SIZE=12pt][/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t][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四、研究比较延伸:对比《问题生诊疗手册》,我们现在的学生在问题上存在哪些进一步地发展和扩展?我们出现了哪些新问题、新倾向?对我们老师在师德、技能、心态等方面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FACE][/SIZE][SIZE=12pt][/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t][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现在的学生在个性上有进一步地发展,个体心理承受方面减弱,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孤僻、不合群、各方面习惯差等。以至于出现上网有瘾、宅在家里、厌学!我们老师应从家长入手[/FACE][/SIZE][FACE=宋体][SIZE=12pt],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平时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业,为孩子制定正确的目标,不应该给孩子太大的压力[/FACE][/SIZ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注意观察学生[/FACE][/SIZE][FACE=宋体][SIZE=12pt],发现培养学生的个性[/FACE][/SIZ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FACE][/SIZE][FACE=宋体][SIZE=12pt]奉献爱心,使个别生转化[/FACE][/SIZ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有与学生心灵沟通[/FACE][/SIZE][FACE=宋体][SIZE=12pt],去燃烧激情,才能点亮心灯。[/FACE][/SIZE][SIZE=12pt][/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t][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LINE-HEIGHT][/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