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夜话读书专贴(三)——共读《我的教育心》

12楼
[P][ALIGN=center][FACE=宋体][B][FACE=Times New Roman][SIZE=22pt]从语文教育到班级教育([/SIZE][/FACE][/B][B][SIZE=22pt]014[/SIZE][/B][B][FACE=Times New Roman][SIZE=22pt])[/SIZE][/FACE][/B][B][SIZE=22pt]1-14[/SIZE][/B][/FACE][/ALIGN][/P][P][LINE-HEIGHT=20pt][SIZE=12pt][FACE=宋体] [/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FACE=宋体][FACE=黑体][SIZE=12pt][[/SIZE][/FACE][FACE=黑体][SIZE=12pt]摘要] [/SIZE][/FACE][FACE=仿宋_GB2312][SIZE=12pt]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和结晶,教学生学语文,伴随着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须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P28[/SIZE][/FACE]) [/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FACE=仿宋_GB2312][SIZE=12pt][FACE=宋体]过去我的语文教学,通俗点说,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把我喜欢的东西教给学生。经过反思,我意识到,语文教育不能只是教师的自我欣赏和自我陶醉,而应该面向社会同时面向心灵,因此,我逐渐确立了自己的语文教改指导思想:立足课堂、面向社会、深入心灵。(P32[/SIZE][/FAC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SIZE=12pt][FACE=宋体] [/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FACE=宋体][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第二章《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我反反复复看了许久,似曾相识但又不敢确定,因为这仿佛是讲学科教学,与班级教育无关,但看罢李镇西的转变,我忽然意识到,许多学科是相通的,班级管理不也是可以转变为班级教育吗?李镇西的语文教改,不也可以启发我们对班级管理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我们不也是可以确立自己的班级改革思想:立足班级、面向社会、深入心灵。[/SIZE][/FACE][SIZE=12pt][/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FACE=宋体][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立足班级。课堂有自身特定的结构,而班级也有自己特有的结构和语言体系,从这个角度讲,班级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和独特的教育价值。在我看来,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语文学科讲究听说读写,讲究语言品味;英语学科注重语感,突出语言的运用;数学学科注重图形、数字和计算等概念,寄出数学思维的训练;品德与政治学科则注重社会、生活对人自身的观照,突出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现象、生活现象和人生。而班级管理也应该有自己特有的关键词:常规管理、行为规范、班集体建设等,在其中,可以寄出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社会化,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在其中,这种社会性转变应该是班级教育的的独特功能。因此,我们应该对班级教育及班干部级生活,与其他学科予以界定,找到自己特有的“学科语言”,重视班级生活,立足班级生活,相信会有更深的认识。[/SIZE][/FACE][SIZE=12pt][/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FACE=宋体][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面向社会。班级也是一个小社会,它与其他社会性机构、组织具有相似的特性,一起担负着社会化功能,与此相似,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小组、一个宿舍,大到一辆火车、一个单位、一个政府、一个国家,甚至于一个地球,无不可以找到班级的影子,都在某个方面反映班级的问题。因此,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要积极投身并关心社会生活,一方面,要把社会生活的各种有益问题引进到班级教育中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在其中启发学生关注社会;另一方面,则要有意识地把门打开,引导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投身社会生活,在社会参与者中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SIZE][/FACE][SIZE=12pt][/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FACE=宋体][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深入心灵。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旨归。人的心灵,包括情感、人格及认知,都应该是班级教育的终极关怀。说到底,班级教育是为了培养完善的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无论我们设计什么样的教育活动,一定要从学生出发,坚守学生立场,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孩子的成长。在教育内容上,一定要围绕“心灵”做文章,精选感恩、诚信、关怀、尊重、责任、健康、艺术等关怀生命的内容,不断构建生命化的教育体系,全方位滋养孩子。在教育形式上,也要根据“深入心灵”的要求,巧妙设计教育形式,艺术地安排,或震慑,或春风拂面,产生不一样的教育效果,既让孩子们喜闻乐见,又让孩子们在其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SIZE][/FACE][SIZE=12pt][/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FACE=宋体][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立足班级、面向社会、深入心灵,仅仅是对李镇西语文课改的简单模仿,之后肯定还有更多的空间进行开发,但这毕竟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有机会思考自己的班级管理的现状,并从现有的管理中跳出来,向班级教育进发[/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SIZE=12pt][/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3][FACE=宋体] [/FACE][/SIZE][/COLOR][/FACE][/B][/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3][FACE=宋体]大雄的问题:教育生涯中,让你印象最深的错误,给您带来了哪些改变?[/SIZE][/COLOR][/FACE][/FACE][/B][/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SIZE=3][FACE=宋体][FACE=Times New Roman]印象最深的错误都发生在第一年做班主任,我待孩子们很真诚,也对孩子们很认真,认真地要求他们遵守纪律,认真地要求他们完成任务,认真地要求他们不得犯错。那种认真,真是认真到了苛刻的程度,不但给自己带来了困扰,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最后纪律是上去了,但成绩却掉下来了,中考差不多是全军覆没。我的改变是,认真没有错,但认真的基础是要了解。[/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SIZE][/FACE][/LINE-HEIGHT][/P][P][FACE=Arial][COLOR=black][SIZE=10][FACE=宋体] [/FACE][/SIZE][/COLOR][/FACE][/P][P][LINE-HEIGHT=20pt][FACE=宋体][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3]我留给下一位小伙伴的问题就是:[/SIZE][/COLOR][/FACE][/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0][/SIZE][/COLOR][/FAC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B][FACE=Arial][COLOR=black][SIZE=13][FACE=宋体]你的教学理念是什么?你的班级管理理念是什么?[/FACE][/SIZE][/COLOR][/FACE][/B][SIZE=12pt][/SIZE][/LINE-HEIGHT][/P]
13楼
莎莎的回答充满思索与新意。李老师的话语充满感动与温馨。读书真好,这里有师有友。[P][P][FACE=华文新魏][SIZE=14]摘录:[/SIZE][/FACE][/P][P][FACE=华文新魏][SIZE=14]我们常常追求一种教育机智,这是不错的。教师的教育机智,更多的时候具体表现在他们对教育时机的准确把握、对教育方式的恰当选择,对教育技巧的娴熟运用;但这种“机智”决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教育智慧或一种教育技艺,而更应该是对学生心灵的真诚尊重。我当然同样赞赏教育机智,但我认为,这种机智应该是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而不能是人为地“运用”。按我理解,机智更多的是属于一种技巧,而这种技巧必须注入一种教育情感才会富有生命。换句话说,离开了师生之间心心相印的感情交融,任何“技巧”都不过是教师的“小聪明”罢了。人们常说教育是一门艺术,但一些教育者往往把这个艺术仅仅理解成一种纯技巧的东西。其实,教育艺术就是心灵的艺术,它对教育者的要求首先不是技艺,而是对每一位学生的由衷的热爱和尊重。所以我说,比教育机智更重要的应该是教育者对学生的尊重。(P69[/SIZE][/FACE])[/P][P] [/P][P][b][FACE=华文新魏][SIZE=22]个人感悟[/SIZE][/FACE][/b][/P][P][b][FACE=华文新魏][SIZE=22]         [/SIZE][/FACE][/b][b][FACE=华文新魏][SIZE=22]由“机智到尊重”说开去[/SIZE][/FACE][/b][/P][P]    [SIZE=14]  [/SIZE][SIZE=14pt]教育机智在班主任管理和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似乎就是那一霎那的思索与灵感就可以让你的课堂与教育峰回路转,柳暗花明![/SIZE][SIZE=14][/SIZE][/P][P][SIZE=14]     [/SIZE][SIZE=14pt]阅读着李老师比“机智”更重要的是“尊重”这一段文字。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个小男孩的形象,是那四十分钟。[/SIZE][SIZE=14][/SIZE][/P][P] [/P][P][FACE=华文新魏][SIZE=14]“二、爱人者人恒爱之,敬生者生恒敬之[/SIZE][/FACE][/P][P][FACE=华文新魏][SIZE=14]       [/SIZE][/FACE][FACE=华文新魏][SIZE=14]九次施教,最大的感受,我把微笑撒给了孩子们,孩子们把真诚撒给了我。比赛课不同于常规课。仅有的四十分钟。更多的需要的是师道,更少的需要严厉。因为四十分钟为什么不多扬起一丝嘴角的微笑。把和谐留在课堂,把回味留给对方呢?我力求做到,自认为做的也比较好。我不要向孩子们要掌声,而是把自己最真诚的掌声送给他们。而得到的也常常是他们最热烈的掌声。我不会让任何一个站起来的孩子没有任何回应就遗憾的坐下。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口吃的孩子起来回答,在满场孩子响起嘲笑的笑声之后。我用最快的速度搜索自己的教育机智。用最真诚的心送给她最大的鼓励:“孩子你是最棒的,也许你的回答不是最全面的,但是你却是最勇敢的,也许你平时很少回答问题,但是你今天站起来了就超越了自我。让我们大家把掌声送给勇敢的他吧。”掌声代替了嘲笑声,微笑代替了失落。这就是我比赛的课堂,爱与尊重,真诚与鼓励交融的课堂。我感谢那一个个孩子,一颗颗真诚的心。[/SIZE][/FACE][/P][P][FACE=华文新魏][SIZE=14]三、还一份主体,就是还一份尊重,就是获一份成功[/SIZE][/FACE][/P][P][FACE=华文新魏][SIZE=14]      [/SIZE][/FACE][FACE=华文新魏][SIZE=14]《新课标》倡导的“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风靡了几年。但是又有多少课堂能够真正落实呢?不是不想,而是很难。而我在每一次施教过程中都力求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会给每一个举手的孩子机会,即使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我会压缩自己的语言,把时间留给他们。其次:力求用最明快简洁的语言引导学生回答。再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找出文中让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加以引导后切入重难点,而不再是自己包办。孩子们主体性得到了发挥,我获得了收获![/SIZE][/FACE][B][FACE=华文新魏][SIZE=14][/SIZE][/FACE][/B][/P][P][FACE=华文新魏][SIZE=14]   行者无疆,拾起这一路的收获与不足。反思这一路的成功与失败!太毕露的锋芒会刺眼,太萎靡的低调会暗淡无光。以一颗平常心去耕耘,守望梦田。我的苗儿不会让自己失望”[/SIZE][/FACE][/P][P][SIZE=14pt]这是我参加区里阅读教学大赛的一部分感悟。而今看来感受未变,对教育机智的感悟似乎有了更多的理解。我们上课特别是上公开课,经常用一个词“配合”学生配合的好不好?就像李老师说的“师生之间心心相印的感情交融”有了这种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的水乳交融,还用谈配合吗?还用绞尽脑汁去搜罗教育机智吗?[/SIZE][SIZE=14][/SIZE][/P][P][FACE="][SIZE=14]课堂教学是一首流动的诗,随时都会有不确定的因素带来新的生成音符。尊重与心心相印,会奏出精彩的乐章;生硬的教育机智,则可能会弹出“杂音”乃至“噪音”。多一份尊重与理解,课堂也好教育也罢,少了配合与机智留给我们更多的会是感动与回味![/SIZE][/FACE][SIZE=14][/SIZE][/P][/P]
14楼
谢主任的问题是[b][LINE-HEIGHT=26.6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LINE-HEIGHT=1.5][FACE=Arial][LINE-HEIGHT=1.5][LINE-HEIGHT=1.5][LINE-HEIGHT=1.5][FACE=宋体]你的教学理念是什么?你的班级管理理念是什么?[/FACE][/LINE-HEIGHT][/LINE-HEIGHT][/LINE-HEIGHT][/FACE][/LINE-HEIGHT][/SIZE][/BGCOLOR][/LINE-HEIGHT][/b][P][b][LINE-HEIGHT=26.6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LINE-HEIGHT=1.5][FACE=Arial][LINE-HEIGHT=1.5][LINE-HEIGHT=1.5][LINE-HEIGHT=1.5][FACE=宋体]我的教学理念是“一个也不能少”在我执教的学科,我认为没有一个孩子是笨孩子,没有一个孩子是没有希望的,我也不会让一个孩子成为学困生!我常常告诉他们成功的原因是“努力”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努力或者努力不够”[/FACE][/LINE-HEIGHT][/LINE-HEIGHT][/LINE-HEIGHT][/FACE][/LINE-HEIGHT][/SIZE][/BGCOLOR][/LINE-HEIGHT][/b][/P][P][b][LINE-HEIGHT=26.6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LINE-HEIGHT=1.5][FACE=Arial][LINE-HEIGHT=1.5][LINE-HEIGHT=1.5][LINE-HEIGHT=1.5][FACE=宋体]我的班级管理理念借用我的班级口号来回答就是塑造一批懂得”团结,勤奋,善思,守纪,乐学”的孩子。[/FACE][/LINE-HEIGHT][/LINE-HEIGHT][/LINE-HEIGHT][/FACE][/LINE-HEIGHT][/SIZE][/BGCOLOR][/LINE-HEIGHT][/b][/P][P][b][LINE-HEIGHT=26.6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LINE-HEIGHT=1.5][FACE=Arial][LINE-HEIGHT=1.5][LINE-HEIGHT=1.5][LINE-HEIGHT=1.5][FACE=宋体]留给下一个小伙伴的问题是“请讲讲你在课堂教学或者班级管理中的教育机智”[/FACE][/LINE-HEIGHT][/LINE-HEIGHT][/LINE-HEIGHT][/FACE][/LINE-HEIGHT][/SIZE][/BGCOLOR][/LINE-HEIGHT][/b][/P]
15楼
[P][b][FACE=宋体]什么是智慧?[/FACE][FACE=Tahoma, 宋体, Microsoft Yahei, Simsun][COLOR=#444444][LINE-HEIGHT=23px]其次,智慧一词虽常连用,其实“智”跟“慧”却有分别。佛家认为[/LINE-HEIGHT][/COLOR][/FACE][LINE-HEIGHT=23px][FACE=Tahoma, 宋体, ][COLOR=rgb(68, 68, 68)]能通达事相者,只能称为智,必须能通达事理,然后才能称为慧。事相跟事理不同,事相是现象,事理则是本质。俗语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知其然”,往往指的便是事相,“所以然”指的才是事理。[/COLOR][/FACE][/LINE-HEIGHT][/b][/P][P][FACE=Tahoma, 宋体, Microsoft Yahei, Simsun][COLOR=#444444][SIZE=4][LINE-HEIGHT=23px]有时候我们平常说的教育机智可能仅仅是停留在智的层面,只是一些处理事情表象的技巧。真正的教育智慧是来源于一种对教育事业本质的热爱,对学生无私的关爱与尊重。只有尊重才能平等对话,进而有爱,进而生慧。[/LINE-HEIGHT][/SIZE][/COLOR][/FACE][/P][P][FACE=Tahoma, 宋体, Microsoft Yahei, Simsun][COLOR=#444444][SIZE=4][LINE-HEIGHT=23px]上班这么多年,现在已经慢慢学会不再仅仅去感悟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更愿意以自己人生的一丝萤火之光去影响学生。我不是蜡烛,也不是灯塔,只愿做一个手执一盏青灯的引路者,愿安详宁静与你我同在。[/LINE-HEIGHT][/SIZE][/COLOR][/FACE][/P][FACE=宋体][SIZE=9pt][QUOTE][/SIZE][/FACE][b][FACE=宋体][SIZE=9pt]下面引用由[@帆儿][URL=a.asp?b=90&id=528662]发表的内容[/URL]:[/SIZE][/FACE][/b]

[FACE=宋体][SIZE=9pt]莎莎的回答充满思索与新意。李老师的话语充满感动与温馨。读书真好,这里有师有友。摘录:我们常常追求一种教育机智,这是不错的。教师的教育机智,更多的时候具体表现在他们对教育时机的准确把握、对教育方式的恰当...[/QUOTE][/SIZE][/FACE]
16楼
[P][FACE=宋体][SIZE=9pt][/SIZE][/FACE][/P][P][ALIGN=center][FACE=宋体][b][SIZE=16pt]教育偏科?[/SIZE][SIZE=4]([/SIZE][/b][SIZE=4][b]2014-1-16[/SIZE][/b][b])[/font][/b][/font][b][SIZE=9pt][SIZE=16][/SIZE][/SIZE][/b][/FACE][/ALIGN][/P][P][FACE=宋体][SIZE=9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SIZE][/FACE][/P][P][ALIGN=left][FACE=宋体][SIZE=14px]     [/SIZE][SIZE=4] [/FACE][/SIZE][FACE=黑体][SIZE=4]  【摘要】可见,教育统帅着教学,教学体现了教育;教育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学是教育的主要途径。(P30[/SIZE][/FACE][/font][/font][FACE=黑体][SIZE=4])所以,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在解释“之乎者也”的同时,还应该逐步教会自己的学生怎样认识自己,又怎样面向社会。(P33)[/SIZE][/FACE][/ALIGN][/P][P][FACE=宋体][SIZE=9pt][/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SIZE=14pt][b]      [/b]据李镇西老师所言,语文教育比语文教学具有更广阔的“人”的灵魂意味,真正的语文教育应该教会学生认识自己、面向社会。其实不止学科教学如此,倘若班主任管理成为一门学科时,班主任教育同样适用。当班主任在面临一个个学生,处理一件件琐事时,过程总比结果来得重要,迫于班主任的权威而令学生“俯首称臣”并不能让我们体验到教育的成功,反倒是与学生“冰释前嫌”的苦涩能引起我们教育的反思。当我们尽力打造一个个氛围融洽、和谐共处的班集体时,是否会令一些学生更多的认识集体而迷失自己,这一部分中间学生身处教室,他们循规蹈矩、毕恭毕敬,却不知前进的动力是什么。相比优秀学生明确自己想要什么,而后进生明白自己不想要什么,我更担心这部分学生的自我认识。另外,班主任教育如何面向社会也引起了我的思索,除了与时俱进的班会教育、活动牵引,我还能怎样让班级教育“社会化”?[/SIZ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SIZE=14pt]      李镇西老师将学科特色融入班级管理中,实现班级生活“语文化”这一举措引起了我的思考。不仅语文教育需要注入“人”的灵魂,班级管理乃至班级教育同样需要注入“人”的灵魂,且是全面发展的“人”的灵魂。在我们学校,我们不难发现这么一个现象:数学老师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小组合作体系不仅强大还很完善,条条框框有理有据、奖惩条例是非分明;而英语老师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不管班级布置还是班级活动,浪漫又活泼,充满西式风格。身为语文老师的班主任,用他们的话说,我的班级真是“古典文雅上档次”,开起班会头头是道,办起活动纷繁复杂,谈起心来梨花带雨。可谓,各有伯仲,平分秋色。同时,做班主任的那一科成绩总是优于其他两科。对于这种现象,我也无从解释,无非是班主任的辐射效应。[/SIZ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SIZE=14pt]       这不禁让我疑惑:班级生活“学科化”究竟是班主任自身特长的完美发挥呢,还是教育的偏科呢?班级建设时,我们强调班主任应该结合自身特色与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特长打造属于自己的班级。这种带有学科性的标签,如何能够让我们的班级具有全方面发展的能力呢?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去面向高速发展的社会呢?我渐渐发现班主任教育不止这么简单。[/SIZE][/SIZE][/FACE][/P][P][SIZE=9pt][FACE=黑体][SIZE=14pt][b]“请讲讲你在课堂教学或者班级管理中的教育机智”:[/b][/SIZE][/FACE][/font][/SIZE][/P][P][FACE=宋体][SIZE=9pt][SIZE=14pt]       一般而言,语文课的课前准备不是朗朗背诵就是趴着静候,为了改变这种沉闷的方式,上学期我采用了老套的课前十分钟模式,只是内容有所改变:分为“新闻重述”和“元芳,你怎么看”两个环节。具体操作为:按照学号,每位同学需要到讲台前为我们讲述一则热点新闻,然后说说对新闻的看法和思考,接着第二天的讲述者,针对前一天的发言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评论。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倾听习惯、分析能力,也颇有一点李镇西老师所说的“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但这还算不上教育机智,只能算作教育尝试。[/SIZE][/SIZE][/FACE][/P][P][SIZE=9pt][SIZE=14pt][FACE=宋体]       [/SIZE][b][FACE=黑体]留给下一位小伙伴的问题是:您如何看待李镇西老师的班级生活“语文化”?[/FACE][/b][/FACE][/font][/SIZE][/P][P][FACE=宋体][SIZE=9pt][b][SIZE=14pt] [/SIZE][/b][/SIZE][/FACE][/P]
17楼
[P][FACE=宋体][SIZE=5]今年寒假的时候,我读了三本书,分别是《不抱怨的世界》、《原来春秋是怎么回事》、《断舍离》。这三本书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让我开始学着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怎样过得更加精彩。说来也巧,今天我们好几个同事都带上了《不抱怨的世界》一书提到的抱怨手环。大家中午吃饭的时候都开玩笑地说如果真的按照书上说的,估计今天光换手环都得手抽筋。我的情况稍微好一点,早上上班的时候我就提醒自己千万别抱怨啊。有学生的红领巾没带,我没抱怨,只是拉过来把自己备用的红领巾给他系上;有学生作业没写,我没抱怨,只是拉过来,一题一题地教他;有学生推搡打架,我没抱怨,只是拉过来帮他们擦擦汗,整整衣服就让他们自己协商解决,一早上我居然没有抱怨,发过一次火,有些不可思议。学生们也感觉很神奇,下午班长到我这来交午习作业的时候,居然全都齐了,班长也打趣地说:“老师你今天好奇怪,他们表现不好,你平常都会发飙的,今天好好脾气,不过他们今天好像也老实多了,作业都交上来了。”[/SIZE][/FACE][/P][P][FACE=宋体][SIZE=5]确实如此,平时面对这些后进生的表现,我总是一副炸药包的感觉,随时准备跟他们同归于尽。关于后进生,李镇西老师在书中有一个观点:转化“后进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研究并转化后进生是最有价值的教育科研。我也一直是这么认为的,因为本人曾经就是一个典型的后进生。我现在也在努力地做着转化后进生的工作。这是一个案例,与大家分享。现在的转化还谈不上成功。[/SIZE][/FACE][/P][P][LINE-HEIGHT=18pt][FACE=宋体][BGCOLOR=white][SIZE=5][b][FACE=楷体]刘大个[/FACE][/b][FACE=楷体][/FACE][/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FACE=宋体][BGCOLOR=white][SIZE=5][b][FACE=楷体]望:[/FACE][/b][FACE=楷体]这是我校传闻的头号研究生,据说这个班之所以存在诸多不足与其有密切的关系。开学第一天,我站在教室外欢迎每一个返校的同学。远望校门处,出现一黑大个,貌似黑旋风李逵再生,嘴角带笑,走路带风,东摇西晃,憨态可掬,颇为可爱。我见其萌状,也忍俊不禁。这娃瞧模样,一副忠厚老实之相,为何会让诸位老师甚为反感,也许这正应了老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总而言之,第一印象甚好,我也挺喜欢这黑大个。这黑大个也是乐呵呵与我打招呼,甚有礼貌,与同学也是有说有笑,甚为和谐。看来开局甚好,不像我预想的那般糟糕。西方哲人云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但愿如此。[/FACE][/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FACE=宋体][BGCOLOR=white][SIZE=5][b][FACE=楷体]闻:[/FACE][/b][FACE=楷体]一般来说,一个新班主任对一个学生情况的掌握,大部分信息都是从其前任老师处获得的。很明显这个学生给其他老师留下的印象是劣迹斑斑,自控能力甚差,家庭教育存在明显的缺陷,喜欢以暴制暴,有一定的暴力倾向(曾经多次与其母亲发生肢体冲突),学习上很不用心,上课无法正常听讲学习,还会影响身边的很多学生,是我们老师常言的那一粒老鼠屎。另外科任老师跟我反映这个学生其实胆子很小,就喜欢欺软怕硬,经常欺负班级里的另外一个特殊学生,还有老师反映该生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曾经到老师的办公室翻过教师的钱包,被抓现行,还死不承认。老师们为转化他,也曾经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之前也与家长有过很深入的沟通和努力,家长也做了很多看似有力正确的举措,甚至尝试在假期把孩子带到一些特殊管教学校进行特殊教育。归纳可得出该生确实情况甚为严重,学习不好,品行不端,喜欢暴力,家庭教育难以奏效,看样子有些病入膏肓,难以痊愈。这些信息的获取让我感觉后背有些发冷,心里有些发虚,从未面对过这一类型的学生,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但我牢记我是一个班主任,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去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帮助他走回正轨。[/FACE][/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FACE=宋体][BGCOLOR=white][SIZE=5][b][FACE=楷体]问:[/FACE][/b][FACE=楷体]有了望、闻两个基础,还得紧跟着第三个步骤“问”。“问”是一个特别讲技巧的学问,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才能让孩子说出真心话。孩子什么时候最放松呢?很明显就是玩游戏的时候,当我跟他一起跳绳的时候,我就有意无意地询问他对自我的一些认知。他本人对自己的很多看法居然和前面老师的信息分享如此雷同,他自己也认为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有暴力倾向,控制不住自己,总喜欢动手打人。这点有些奇怪,一般来说每个人对自我的认知与他人对自己的认知是有明显的差异性,而在他身上却没有这方面的区分。据我初步估计,他似乎是有些主动地往自己是特殊学生的套子里去装,自己给自己设置的角色扮演就是一个反派的特殊学生。这一情况的获得非常重要,如何能够击破他这一层的认知对于转化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FACE][/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FACE=宋体][BGCOLOR=white][SIZE=5][b][FACE=楷体]切:[/FACE][/b][FACE=楷体]最后的步骤就是切,其整体情商、智商、胆商都处于中等水平,我个人认为这个孩子的自我概念有缺陷,。他的根本问题在于他已经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特殊的坏学生。这种情况下,我们老师的很多针对办法反而有可能让他这种错误认知变得更为严重。我在与姚主任、刘琳静老师的协商后,决定反其道而行之,采取故意忽略其存在的策略,就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学生去对待。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再动,后发制人。[/FACE][/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FACE=宋体][BGCOLOR=white][SIZE=5][b][FACE=楷体]治疗方案[/FACE][/b][FACE=楷体][/FACE][/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FACE=宋体][BGCOLOR=white][FACE=楷体][SIZE=5]我将其药方归纳为一句话:平等对待不家访,杀鸡敬猴巧示弱。一个星期下来,我没有主动地找他谈心了解情况。连续六天,我都没有特别对待他,他就算犯了错误,我也是正常处理,没有特殊处置,也没有主动地与其家长联系。这个孩子他变得很被动,其实他早就做好我会与其家长沟通的心理准备,星期五那天他终于憋不住了,问我老师你什么时候会跟我妈妈聊聊,或者到我家去坐坐啊。我也就顺势问他,为什么我要跟你妈妈聊呢,聊什么呢?他居然不好意思地咧着嘴笑着说:“你不是应该跟我妈妈说我回家后要怎么管好我吗?还有我在学校有什么情况要注意啊。”我也笑着说:“我是老师,你在学校的情况,我自然会想办法处理,何况你也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啊。至于说你回家以后你妈妈怎么管你,我也没有孩子,没有经验,我相信你妈妈也能管好你啊。”第一回合的交锋他有些被动,但也能看出他似乎心情还不错,最起码是边跳边跑回教室的。很庆幸,一个星期下来他没有给我惹什么麻烦,很多老师都开玩笑说看来还是你有办法,一下子就把他镇住了。我也是无奈地摆摆手,哪里有什么镇住,只是他还没开始发作而已罢了。[/FACE][/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FACE=宋体][BGCOLOR=white][FACE=楷体][SIZE=5]针对他比较胆小的情况,我也想了个办法,再处理其他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都是非常地严苛,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而且每次我都有意无意地让刘大个在场,这最起码是从心理上给了他一个震慑。[/FACE][/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FACE=宋体][BGCOLOR=white][FACE=楷体][SIZE=5]当然有大棒也需要胡萝卜,最近有一部动画片《熊出没》特别火。我也是针对他的体型,还有我的名字,跟他半开玩笑地说我是熊大,他是熊二,要互相对付光头强。有一天下午天气很热,全班队列训练,大家练得特别得辛苦,最后走回教室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气喘吁吁的。我情况还可以,但我故意落在最后,把刘大个叫到身边,等大部队走回教室,再让刘大个扶我回办公室,跟他开玩笑说熊大也需要熊二的帮手,看样子还是熊二强一些,他也是咧着嘴大笑。第二回合的交锋我已经让他努力地钻到我们共同的战壕里了,至于以后的情况,那是后话,只能请诸君静待佳音。[/FACE][/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P][P][FACE=宋体][FACE=楷体][SIZE=5]目前这个孩子的状况已经好了许多,在学校名声也不再“显赫”,犯事的频率越来越低,只是有时候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常常会有一些特别幼稚的举动[/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SIZE][/FACE][/FACE][/P][P][FACE=楷体]回答小伙伴的问题:我个人是十分欣赏李镇西老师的班级生活“语文化”的,这是一种大语文观,语文嘛更多的还是在于传播文化,以生活为导师引导学生感悟更多的人文。[/FACE][/P][P][FACE=宋体][SIZE=9pt][SIZE=12pt]我的问题是:你觉得最让你头疼的问题生是哪一类型的?是否可以分享一下你的案例呢?[/SIZ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楷体][SIZE=12] [/SIZE][/FACE][/SIZE][/FACE][/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