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理性的,操作是感性的

42楼
                                 学会担当
现在的孩子通常都是有问题了找大人解决,有错误了等着挨批评,所以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点也没有。没有了责任与担当,他们也就屡犯屡错,屡错屡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我觉得应该教他们学会担当。
小凤是班上女同学中智商不高但很老实的一个孩子,学习态度很踏实,平时也少言寡语。对于这样的孩子我通常不做太高的要求。坐在他后面的小波是个聪明但有些调皮的男孩子。这天,小凤的好友小怡跑到我的跟前说:“老师,小凤的衣服背后被小波写上字,她不敢跟您说。”我马上把小凤叫到身边,让她转过身,我看见在校服白色区域里用中性笔写了一个“猪”字,很显眼。我问小凤什么情况,小凤不告诉我,只是很委屈地低着头。我让她坐到位子上,叫来了小波。“小波,小凤衣服上的字是怎么回事?”小波好像并不想解释什么。“小波,你知道这样做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吗?小凤平时的学习态度比你都好,认真作业,按时完成。只是记忆力没你好而已,你怎么能这样不礼貌地说别人呢?”我的语气很重,小波早就低下了头。“小波,换个角度,假如别人这样在你衣服上写字,你会怎么想?”在我一次次的严厉批评中小波流下了眼泪。我不知道他是委屈还是悔过,因为他不为自己辩解,也不说一句话。我不想再说什么了,埋头做起自己的事。小波站在我身边还在低低地抽泣。虽然我做着自己的事,可我并没有忽略小波。我感觉他的情绪稳定了,我也缓和了语气:“小波,自己是不是做错了?”“老师,我错了。”“嗯,能承认错误也说明你是好孩子。你打算怎么做?”“我向小凤说对不起。”平常孩子们有了错就是这样,一句“对不起”好像就解决了问题,今天我不想就这样,“光道歉不够,衣服上的字还在,让小凤怎么穿?”小波看看小凤,对我说:“老师,我和小凤换校服,晚上让我妈给我洗。”这主意不错,小波和小凤正好差不多高。我叫来了小凤,让小波自己跟小凤说。小凤原谅了小波,并和小波换了校服。第二天,小波告诉我,回去和妈妈说了,结果妈妈让他自己洗的,他还告诉我,他的手都搓疼了,好不容易才洗得差不多看不见了。我心里暗暗地想:小波以后一定不会再做这样的事了。学会自己承担责任,自己解决问题,这也是每个人应该学会的担当。
43楼
老师,您有妈妈的味道
昨天放学时我照例带学生出校门,下楼梯时小敏走在我后面,她拉拉我的衣服说:“老师,您身上好香。”“哦,什么香味?”我是个不太喜欢用化妆品的人,更何况已经在学校一天了,就算早上用了一点,这时恐怕也挥发完了。“说不上来,我觉得您有妈妈的味道。”她的回答让我想起多年前曾经也有学生这样说过,说我身上有妈妈的香味。“是吗?我自己都不知道呢?”我对着她笑了。小敏平时就是一个懂礼貌、懂事的孩子,她的家在乡下农村,现在寄宿在不相干的人家里,一周回一次。
小敏的话让我想到其实这是一种亲近你的表达。我们都知道,小小的婴儿并不会认识妈妈,可他就知道谁是他妈妈,靠的是什么?我觉得就是气味。长时间妈妈在一起,他就熟悉了妈妈身上特有的气味。这也应该是有的孩子为什么认生的原因吧。学生能这样说,我想她一定也把我当成了自己的妈妈。想到这些,我心里暖暖的,正如这暖暖的春天。
44楼
[SIZE=9pt][QUOTE][/SIZE][b][SIZE=9pt]下面引用由[@钟祥承小蔡妮娅]发表的内容:[/SIZE][/b]

[SIZE=9pt]老师,您有妈妈的味道 昨天放学时我照例带学生出校门,下楼梯时小敏走在我后面,她拉拉我的衣服说:“老师,您身上好香。”“哦,什么香味?”我是个不太喜欢用化妆品的人,更何况已经在学校一天了,就算早上用了一...[/QUOTE][/SIZE]
[P][SIZE=9pt]
[/SIZE][/P][P][SIZE=4]祝贺才才女!老师是不是好老师,问问学生就知道了!您的付出和真情已经感染学生了,作为学生,很幸福!作为老师,也是很幸福的!您在忙乱之时坚持更新主题贴,我感到很开心![/SIZE][/P]
45楼
组长的回复总是这样及时和充满鼓励,没有理由偷懒和放弃啊!
46楼
[P][QUOTE][b]下面引用由[@钟祥承小蔡妮娅]发表的内容:[/b]
 昨天放学时我照例带学生出校门,下楼梯时小敏走在我后面,她拉拉我的衣服说:“老师,您身上好香。”“哦,什么香味?”我是个不太喜欢用化妆品的人,更何况已经在学校一天了,就算早上用了一...[/QUOTE][/P][P]学生说“老师,您有妈妈的味道”,这是对您最高的褒奖啊。
[/P]
47楼
[SIZE=4]有这样一个学生[/SIZE][P][SIZE=4]    今天,英语老师向我反映,说对小瑞她已经没办法了,上英语课,他拿了一本其他的书翻看,老师收了他的书,让他拿英语书,他若无其事的又拿了一本其他的书,还满腔抵触情绪,最后索性不理他,谁知小瑞开始和别人讲话。数学老师石老师也说,小瑞现在特别不爱学习了,作业不盯着就不做,要不就是乱写一通,上课不听讲,要么自己玩自己的,要么就和别人讲话。石老师还说,小瑞读一二年级的时候不这样,特别喜欢为老师做事,还很有眼力界。听了两个老师的话,我也觉得小瑞现在的确变了,他希望被老师和同学关注,哪怕是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他觉得自己成为了众人的焦点,他就有成就感。心情好的时候,老师批评,他还厚着脸皮笑;心情不好的时候,老师批评,他会恶狠狠的跟你狡辩和争执。我也想去发现他的进步和长处,常常只要他稍微表现好一点,我就不会吝啬我的表扬。可那些常常是几分钟的事。我在心里反复问自己:是我的育人方法有问题,还是他的成长让他思想发生了改变?我个人分析,一方面应该与他的家庭有关系,以前他虽然在学校表现不是很好,他妈妈还在家管管,现在他妈妈已经完全放弃了,把他交给了托管,托管那儿一般最少也是二十人左右,对他的关心又有多少呢。第二方面我对教育心理学也很少涉猎,对这样的孩子的心理问题真是感到棘手,处理问题和与他谈心也仅仅是苦口婆心的教育为主。现在的我束手无策。[/SIZE][/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254 seconds wid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