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沟里的老师和孩子们

120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杜林[/u]发表的内容:[/b]

说一说自己的进步在哪里,实质上是在夸自己,孩子都有这个心理的.找到了自信,孩子的期望才会实现.村夫前辈好法子啊.[/QUOTE]
谢谢杜林老师的肯定!
121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艾岚[/u]发表的内容:[/b]

说起路长,引出了我的回忆。教育,不管在哪个时代,只要用心,都是鲜活的。[/QUOTE]
是啊,那时的农村学校,虽然是艰苦的,但是却充满了情趣和快乐!
122楼
1983年10月1日
              二十、中秋节

  国庆节和中秋节只隔一天,所以,学校把星期日往前挪了挪,连着放假三天,让老师们忙忙秋收。
  老师们有的没割完地,有的割完地没拉完地,拉完地的还有打场,正是忙的时候。我已割完地,剩下拉地,这三天抓抓紧,能拉完。只要拉完,把庄稼拉进场院,牲畜糟蹋不着,就放心了。
  起五更套上车后,我和妻子去夹心地拉小麦。生产队实行生产责任制,我家分一头黧牛,四岁,正当口,浑身胖得滚圆,脖子似乎和身体一样粗似的。牛马是庄稼人的“长工”,也是庄稼人的好伙伴,春耕夏耘,拉车打场……事事少不了它们,所以,庄稼人也是尽心尽力起早贪晚地精心照料和饲养它们。我这头黧牛,更是受到特殊的待遇,因为我当教师,使它的时候不多,照料得却更精心,所以它胖得黧黑锃亮,村里人谁见了谁说,你那黧牛赶上喂得糟牛了!因为它胖,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所以也就免不了“耍熊”,xue车xue犁杖是常事。我套它时得格外小心,赶车时更得时时提防。
  地里的庄稼都已割完,很多都拉了回去,满地只剩白亮的茬子,显得空旷起来。勤劳的羊倌已开始溜茬子,把羊群赶进拉完的地里,让羊儿拣拣落下的庄稼穗,尝尝“盛馔佳肴”的美味。
  到了地里,我应该在车上装车,因为装车是技术活,可妻子挑不动庄稼个子,也赶不了车,只得让她在上面招架着,按按勾勾,我连扔个子装车带赶车。我在下面装车,虽然不敢和 “把式”比,但也装得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怎么看怎么像一件艺术品,自己看了都觉得很满意。车装得好,不但样子好看,而且装得多装得实,保证路上不偏不 “下蛋”,顺顺利利地拉到家都不走样儿。
  地边的路,也是紧靠沟边,曲曲折折,凸凸凹凹,既怕装偏了翻进沟底,又怕坑坑包包颠簸“下蛋”。尤其是过沟,更是让人提心跳胆:因为这是一条斜着沟边开辟出来的既陡又窄的路,牛拉了一车晃晃的庄稼,下沟要用屁股用力向后捎,得抵住千把斤一个庄稼垛;上沟还得把千把斤一个庄稼垛用尽全力拉上六、七十度的斜坡。这也正是牛儿大显本领的时候,谁家的牛既能捎又能拉,乡亲们会高兴地伸出大拇指,毫不吝惜地赞美起来!
  我的大黧牛,由于我天天经营它,时间常了也有感情吧,还能听我的话。下沟虽然懒得捎,但不跑坡,还能磕磕绊绊地稍下去;上沟时,一点儿也不用担心,因为它有的是力气,脖子一挺,眼睛一瞪,毫不费力地就拉上陡坡。看到有的牛拉不上去,赶车的按着“样子”,高举着鞭子,声嘶力竭的喊,跟车的在后面用尽全力的推,我倒为大黧牛的力气从心里感到自豪。
  拉地的活比割地轻松多了,只是装装车卸卸车,不像割地整天的猫腰撅腚,腰都要弯断了似的。一上午拉了五趟,战果辉煌。
  中午,我去放牛,因为牛拉了一上午车,又累又饿,中午必须放饱它。我把大黧牛赶到地头沟边,草儿茂盛的地方,看着它大口大口地捋着草,香甜地吃着,心里在说:饿了吧?好好吃吧,吃得饱饱的,拉车好有劲!它也像很通人情似的,即使紧挨着地里的庄稼个子,也毫不理睬,就在地边安心吃草。可是,你也别把它想得那么“仁义”,它虽然像是没看着你,实际它也在偷窥着你,真要发现你没看着它,它会三步并作两步地窜进地里,毫不留情地贪得无厌地大口大口地猛吞起庄稼来,所以,你对看去温温顺顺的它,一刻也不能放松的。
  放了个把小时,看它的两肷已鼓了起来,说明已吃饱了,我便把它赶到沟底,让它歇歇。果然,它趴在沟底的阴凉里,很有节奏地一口一口地倒起嚼来。
  我也拣沟底的一棵树阴下,坐了下来。细细的沙土,被中午的秋阳晒得热乎乎的,坐在上面很舒服。我先对着塑料桶喝两口水,润润干涩的喉咙,清清凉凉地水进了肚里,好爽快!我也开始吃中午饭,掀开提兜,看到妻子给我带的是莜面单饼,还有一缸腌好的小葱白菜,把薄薄的透清的单饼卷上清脆的咸咸的小葱白菜,咬上一口,连菜带饭,清香可口,甭提多好吃了!也难为妻子,我说,就一顿中午饭,简单吃一口得了,她却不听,总是做可口的饭菜,让我吃得舒舒服服的。
  还有一个塑料袋,我打开一看,是两个月饼!噢,今天是中秋节!可我给孩子们买的二斤月饼,孩子还解不过馋来呢,怎么就给我拿来了呢?妻子总怕我吃不着,可大人吃点什么不行,吃饱了就行,孩子们可是眼巴巴地盯着这几个月饼呢!他们可能连谁能吃几个都算计好了。再说了,月饼软绵绵的那敢单饼卷小葱清脆可口啊!我便原封没动,又把它放进提兜里,如果回家妻子埋怨我“下贱”,我就说大中午口干舌燥地咽不下去!
  吃完饭,看着大黧牛还在悠闲地倒嚼,我也躺下来休息。当然,只是休息,不能睡觉,因为,你不小心睡着了,牛跑进地里,糟蹋的庄稼,可不是闹着玩的,这都是马上就收到家的粮食了!身下是细软温热的细沙,脑袋遮着浓郁的树阴,身子冰不着,头又晒不着,很惬意!这棵树孤零零地长在干沟中间,树干有碗口粗细,一丈多高,盘根错节,却枝叶茂盛,洒下一片绿阴!蓦地想到,它是怎样长起来的呢?这是满沟底白亮亮大石头的干沟,而且,每年夏季总要发几场洪水,滚滚的洪水像脱缰的野马,连锅台大的石头都冲得滚滚而下。那小小的树种是如何在这乱石中间生根发芽的,生根发芽又是如何生长的,那幼小的树苗怎么没被干旱干死或洪水冲走呢?生命说脆弱是脆弱,说坚强也真坚强,它竟能顶着这炎炎干旱和滔滔洪水而长大成材,怎不令人肃然起敬呢?这也让我想到了人生,有的人生长在“肥田沃土”里,顺顺利利地成长;有的却生长在“恶劣”的环境里,坎坎坷坷地成长。但是,顺利的不一定成材,坎坷的不一定不成材,这也是人生吧!
  我躺着,望着虽不高却说不上生长的多少年斑痕累累的令人敬佩的“小”树,任思绪像秋空的白云无羁无拦地飞驰……
  躺了一会儿,看看表,已一点半,该饮牛了。我便起身拍起懒洋洋的不想起身的大黧牛,赶着回家。

  1983年10月3日

  三天痛痛快快地把所有的庄稼都拉了回来,拉进场,早打晚打都没关系,我也不用再一心二用,可以一心教学了。
123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村夫也[/u]发表的内容:[/b]

1983年10月1日
              二十、中秋节

  国庆节和中秋节只隔一天,所以,学校把星期日往前挪了挪,连着放假三天,让老师们忙忙秋收。
  老师们有的没割完地,有的割完地...[/QUOTE]



村夫老师别样的天地,别样的情趣,别样的精彩!
124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高堂明镜[/u]发表的内容:[/b]




村夫老师别样的天地,别样的情趣,别样的精彩![/QUOTE]
谢谢明镜老师的鼓励!向你学习!
125楼
[IMG]../images/bf/FACE1.GIF[/IMG]向村夫老师学习!
太行山中的年轻的后辈向您表示诚挚的敬礼!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