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之友小学版第12期案例评析《我们班的租书热》火热征稿了!!!

楼主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第12期案例评析《我们班的租书热》火热征稿了!!!
[P][LINE-HEIGHT=25pt][B][FACE=Arial][COLOR=#666666][SIZE=16pt]          [/FACE][/COLOR][/SIZE][/B][B][FACE=Arial][COLOR=#666666][SIZE=16pt]我们班的租书热[/FACE][/COLOR][/SIZE][/B][/LINE-HEIGHT][/P][P][FACE=Arial][LINE-HEIGHT=25pt][B][COLOR=#666666]     [/FACE][/B][/LINE-HEIGHT][LINE-HEIGHT=25pt][COLOR=black][SIZE=14pt]最近,在我们班也不知是哪个有商业头脑的孩子发起的先[/COLOR][/COLOR][COLOR=black][SIZE=14pt]机—[/COLOR][/SIZE][COLOR=black][SIZE=14pt]租书,也就是把家里的藏书拿到学校按照不等价格借阅给同学,同时在规定的时间里按时归还并收取一定的费用,一般他们是按天或是按周收费。这个现象是我在看日记时发现的,租书的价格大概是每天一毛钱,或是每周五角钱。很多同学在日记中对此举大加赞扬,认为租书很合算,用最少的钱看到的了更多的书,而且他们认为自己花钱租的书因为投入了一定的资金,还有规定的时间,所以看起来更认真了,同时还可以从中赚些零花钱。遇到这样的事情还是从教以来的第一次,一时间我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是现在的孩子与时俱进,在这个经济发展主导的社会中受到了熏陶,得到了浸染,增强了经济意识?还是人情越来越淡漠,什么都要用金钱铺垫?这俩者我都不希望,因为在我看来,学校是一片净土,孩子们的心灵应该是纯真而美好的。私下里和同事交流此事,应该如何看待又该如何处理?大多建议先放放再说,且看事态发展。没过几天,班里的孩子们似乎从中受益匪浅,纷纷效仿,把家里的藏书拿到学校开办了各种“书屋”,除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更有的颇具创意“腾飞书屋”、“不凡书屋”、“煮书屋”……更有甚者,为了招揽生意,他们想出了各种招数,除了在藏书上出新,还搞了很多优惠借阅政策,有头脑的还紧紧配合“时代”需求,在语文“初识鲁迅”的单元学习中及时地推出《朝花夕拾》、《鲁迅文集》等各种吸引眼球的热门书籍。班里一时间“书屋”遍地呀!倒是也掀起了一股课外阅读的新浪潮。[/COLOR][/SIZE][COLOR=black][SIZE=14pt][/COLOR][/SIZE][/LINE-HEIGHT][/SIZE][/P][P][LINE-HEIGHT=25pt][FACE=Arial][COLOR=black][SIZE=14pt][/FACE][/COLOR][/SIZE][FACE=Arial][COLOR=black][SIZE=14pt]     没过俩天,个别孩子在日记里又有了新的呼[/FACE][/COLOR][/SIZE][FACE=Arial][COLOR=black][SIZE=14pt]声—[/FACE][/COLOR][/SIZE][FACE=Arial][COLOR=black][SIZE=14pt]制止“奸商”。反映个别同学租书要出天[/FACE][/COLOR][/SIZE][FACE=Arial][COLOR=black][SIZE=14pt]价—[/FACE][/COLOR][/SIZE][FACE=Arial][COLOR=black][SIZE=14pt]一天一元,太贵!我心想你们不能不租吗?他的太贵肯定就没人租呗!可没想到,还真有不惜血本的。这是否也是我们社会流行的“潜意识”作[/FACE][/COLOR][/SIZE][FACE=Arial][COLOR=black][SIZE=14pt]怪—[/FACE][/COLOR][/SIZE][FACE=Arial][COLOR=black][SIZE=14pt]贵的自然就是好的!群众有呼声,政府就该出面了。我把语文课临时改成了班会课,专门讨论“租书事件”。租书的目的是什么?租书挣到的钱用来做什么?如果不采用这种办法,同学之间怎样才能看到更多的好书?租书好不好?发言中,有很多租书看的学生认为挺不错,几毛钱在他们看来都不在乎,反正有零花钱不租书就买了零食,租的书他们更珍惜。好一个“书非租不能读也”!租书挣钱的同学也认为自己挣到零花钱就不用和父母要了,还可以促进书籍的流通,也算是低碳读书了。再说了,自己也不是非要钱不行,有的同学是换书看的,还有的也就是打了个空头支票,没钱也借给同学看。不过他们还是特别反对个别同学漫天要价,也反对拿到钱买零食吃等行为。会后,我没有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案,我脑子里想到了美国的孩子,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儿童们从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接受商品经济观念的熏陶与实践,从小几乎都通过帮助父母或家人干事得到报酬。他们认为付出劳动便理所应当地获得报酬,父母给孩子钱的初衷大多是遵守按劳付酬的原则;他们认为孩子们从小就应该得到一些锻炼,摒弃“不劳而获”的依赖感,确立和锻炼靠自己的双手吃饭的观念。甚至包括一些富豪对自己的子女也是“不劳动者不得食”,这在美国几乎是一条“金科玉律”。一个在美国读书的中国女孩说,她突出的感觉是:美国孩子是想办法找项目赚钱,而中国孩子是想办法找理由要钱。盖茨的父亲说:让孩子从小懂得凭本事挣钱。租书,这算不算孩子凭本事挣钱呢?[/FACE][/COLOR][/SIZE][FACE=Arial][COLOR=black][SIZE=14pt][/FACE][/COLOR][/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pt][FACE=Arial][COLOR=black][SIZE=14pt]     事后,一个孩子在日记中写道,“我刚刚尝到自己挣钱的甜头,可老师就不让干了,不过我想我还可以多帮家长干活挣取零花钱,我要做白手起家的女侠!”在市场经济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孩子,我们到底该如何教育呢?我困惑其中。[/FACE][/COLOR][/SIZE][FACE=Arial][COLOR=black][SIZE=14pt][/FACE][/COLOR][/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5pt][FACE=Arial][COLOR=black][SIZE=14pt]             河北省巨鹿县育红小学[/FACE][/COLOR][/SIZE][FACE=Arial][COLOR=black][SIZE=14pt]   [/FACE][/COLOR][/SIZE][FACE=Arial][COLOR=black][SIZE=14pt]张华[/FACE][/COLOR][/SIZE][FACE=Arial][COLOR=black][SIZE=14pt]     [/FACE][/COLOR][/SIZE][/LINE-HEIGHT][/P]
1楼
积极参与。
2楼
望而却步了。
3楼
这个案例评析可以投到投稿系统么
4楼
书非借不能读也!我觉得这是真理。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空间——合情理;学生们用自己的本领挣钱——合心理;既然是平等的,也应该互相尊重——合伦理。
5楼
对于案例评析,我建议,除了有大篇幅的内容外,也可以鼓励几句话的评析。那样,更能够吸引更多人呢,参与的积极性。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000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