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真性情——成长篇

楼主
教育真性情——成长篇
    之所以能用心思考教育的些许问题,并非出于我的自信,恰恰相反,我至今迷惑。如果说,在我迷惑和思考的过程中,仍有所感悟的话,那么,便是记录在下面的点点滴滴了。这里没有严密的理论框架,但我知道,里面的字字句句,都是由心灵里流露出来的真性真情。
1楼
[B]1.小毅被拎出教室
[/B]    “这人放你这儿,郑老师。”话音刚落,待我转头,已不见了说话者,但声音告诉我是宵宵老师,她急着回班级上课了,自然来不及细说“把这人放你这儿”的原因。我定睛看了一眼“这人”是谁,又是小毅。此时的小毅歪着头看窗外,几秒之后又调转头看门外,不用说,他正极力装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以掩饰自己的难堪。
    此时最不需要的就是直接质问他被拎出来的原因,因为他已经料定我会批评他,既然他已经“有备”,自然“无患”。好比还珠格格料到皇后常常惩之罚跪,于是发明了个“跪得容易”(相当于现在的护膝),任你皇后再施淫威,我自潇洒悠然毫发无损。所以我明白此时不能让自己的批评如期而至,否则岂不是当了一回“皇后”。
    我非常平静,这让小毅不安,几次细细看我,可终究解读不出任何内涵。接着我继续平静地说:“现在是上课时间,既然这节是语文课,你得学语文。”“我的书包还在教室里。”我不搭理,从案上抽出《论语》(中华书局出版的简装本,左边是原文,右边对应的是注释,简便而实用),打开《学而第一》,共16条,我有针对性地勾出8条,这是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随即把《论语》递过去,不再理他。
    小毅接过去,狐疑的看着我,那眼神分明疑惑:怎么不批评我?小子,你先等着吧!
    “曾子曰:‘吾日三醒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小毅开始背诵起来。
    ……
    下课铃响,我开始询问原委。
    “我上课想睡觉,被老师点名了。”
    “原来是睡觉‘未遂’,由此怀恨在心?”
    “那倒没有。”
    “睡觉只能做梦,学习才能圆梦!如果只是睡觉,不足以让王老师如此生气!你看,现在王老师都还不高兴过来把你‘认领’走。”
    “又来我又站起来,又被老师看见了。”
    “你站起来干嘛呢?”
    “裤子的松紧带有点松了,站起来拎一下。”我差点笑喷。
    “大庭广众之下拎裤子,多不雅多羞羞呀!还有呢?”
    “后来又找磊磊讲话,又被老师看见了。”
    我不语,干脆等待,让他畅快地罗列自己的“罪行”,省得一点一点地“挤”,也唯有如此,才能把到小毅的病根,进而对症下药。
    “其实别人也有讲话的,老师只点我。”小毅补充说明,顺便看了我一眼。
    哦,原来如此,是认为老师不公正,这才是小毅的心结。小毅虽然成绩落后,习惯不佳,但绝非蛮不讲理之人,他跟老师顶牛很有可能是在短时间内被集中火力炮轰,一时难堪所致。现在他能一一描述自己的种种不是,可见其并非顽劣之徒。对这类学生无须过多的思想教育,否则,即便你说得句句是真理,他也未必为理会,反而心生反感。你看田间的青蛙每天都叫个不停,但人们并不理睬,而雄鸡每天只是啼鸣两三声,人们就应声而起。
    “这样吧,我当你,你当王老师,你看到我上课想睡觉,你会作何反应?”
    他不好意思起来:“当然不能让你睡。”
    “为何?”
    “一来你错过学习,二来别人也会效仿,我就没法上课了。”
    “看来你能体会王老师不让你睡觉的苦心了。那看到有多人讲小话,你又会怎么做呢?”
    在高帽子的作用下,小毅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点那些讲话多的人的名字,枪打出头鸟,我当时是讲得有点多了。刚才背到一句,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今天确实是我没有体谅王老师。”
    已无须我的补充说明,只是提醒他一句:“那还犹豫什么?”
    小毅朝宵宵老师的办公室飞奔而去……
    老子云:“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岂是虚言?
2楼
[B]2.我和洲洲妈妈演双簧
[/B]    “郑老师,这就是洲洲的作业。”春春老师拿着一本子过来:“你看,选择题全选A,后面的题目一个都没做。”出于气愤,春春老师的语速逐渐加快,声音也大起来:“这已是第三次了,从今天开始,我的课他不要来上,郑老师,你也别来求情。”春春老师愤而回到她的座位,刀子嘴豆腐心的春春老师岂会忍心不让洲洲上课,只是一时气极说起气话来而已,但我必须做好安抚工作,也需要为春春老师找好台阶——因为洲洲终究是要去上课的。
    我接过洲洲的本子,确实不象话,那几个字写的得狗爬,歪七扭八,象似骨头散架,又象是股骨头坏死。这且不说,全部选A,明摆着敷衍了事,又是连续三次,属于“屡犯”,情节自然又加重一等。
    “真是不象话,他对自己如此随意,我们也就没理由一定要关照他。”我替春春老师打抱不平,这话说到春春老师的心坎里,她觉得我这个班主任已经立场鲜明地站在她这边了。而我说洲洲是对自己学习的随意,言下之意他并不是敷衍春春老师,无形中减少了她的忿忿不平之心。可问题是,春春已经有言在先,不用我替洲洲求情,我自然不会贸然出动,否则岂不是为难了春春老师。应承吧,等于让自己出尔反尔;不应承吧,怕我心里不快。
    如何才是上策?我需要假借第三人来充当我的教育“道具”了,可是谁最合适呢?洲洲妈妈,对,就她。她一来不上班,有的是时间;二来她是无比信服于我的,她一度宣称我是她最佩服的人(这多少让我有点心虚),现在她最佩服的人主动上门,她一定很愿意配合,何况是关于她儿子的事。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本就需要找洲洲妈妈了解洲洲的近况,为何这几日学习状态如此低靡。
    主意已定,我立刻拨通了洲洲妈妈的电话,说明用意,不出所料,她以高度的热情表示一定会配合。十分钟后,洲洲妈妈穿着睡衣出现在我的办公室,她本来是比较注意形象的,这次估计是只想快点赶到我这儿,来不及更换了。
    “郑老师,我们家洲洲给你添麻烦了,真是不好意思……”洲洲妈妈进门就说,不无愧意(她以为生气的是我)。“最近家里发生什么事了吗?”我单刀直入,直奔主题。
    “是这样,前几日放假,我带他去奶奶老家玩,他爸爸的堂哥的儿子也去了老家,结果他爸爸的堂哥的儿子奚落了洲洲,说这么差的成绩还想考重高。那次回来后,他就象被霜打的茄子——蔫了。”
    原来是这样!看似活蹦乱跳的洲洲居然如此脆弱,不堪一击。看来状态低靡只是病症,而根子出在他的脆弱心理,这才是我需要着力的地方。洲洲是个死理的人,比如他现在被打击了,认为自己考不上重高,你劝告他要坚强,决对不起作用。既然暮鼓晨钟难奏效,那就当头棒喝吧!
    我拿过洲洲的本子给洲妈过目,洲妈边看边数落洲洲:“这小东西,真是不象话。”我说今天需要你与我一起演出戏。“演戏?”洲妈瞪大眼睛。“是的。你唱红脸,我唱白脸。”洲妈留神细听。听到这儿,春春老师“扑哧”笑出声来,这一笑我知道她的气已经消得差不多了,早说过,这是一个豆腐心的人。我准备把春春老师也“拉”进来。
    洲妈急切地问:“我该怎么演?”
    “等下我把小家伙叫过来,我故作生气,你求情,我不理;你继续求情,我还是不理……最后,我‘气’消了。”
    “好的。”洲妈欣然领命。
    “春春,到时你见火候差不多了,也出来唱个红脸,如何?”春春老师笑得趴到桌子上。
    洲洲怯怯地跟随我进了办公室,见我严肃,又见到自己的妈妈也在,知道事儿不妙。
    我把本子丢到桌上,继续严肃:“洲洲,我见你是敷衍了事的,所以我对你也是随意处置,今天开始,英语课就别上了,我可不比春春老师好脾气。”我借自己的嘴率先把春春老师的气话说出来,作为班主任,可不能让任课老师唱白脸。
    洲妈心领神会,“我想想真是心寒,特意为你辞去工作,一心只想把你照顾好,不让你有后顾之忧,可你一点也不体谅妈妈。不体谅妈妈,妈妈自认了,可你不体谅老师的苦心,你又怎么对得住老师。”
洲洲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这可能跟我们一出红脸一出白脸有关。
    “快向老师说对不起,然后好好改正。”洲洲杵着不知如何是好,惭愧不已,又不好意思开口道歉,这一幕让我有些于心不忍,但见洲洲未作明确表态,我也不好马上喂胡萝卜,于是装作不理的样子。
    洲洲妈妈继续发挥:“你看你手长冻疮,是郑老师经常为你泡热水敷的;你发烧感冒,是郑老师送你去医院的;你过生日,郑老师还亲自打来电话……这些你都忘了吗?”洲妈开始流泪,我突然意识到现在的她岂是在演戏,分明动了真情。洲洲的脸色越发难看起来。
    “跪下,快给我跪下。”我万没想到洲妈入戏会如此之深,心里很是不安。洲洲满怀愧疚:“老师,我对不起您。”作势要下跪。
    我再也坐不住了,大声喝住:“男儿膝下有黄金,如何拜人?男儿当是铮铮铁骨,怎能因人家一句奚落之言就被轻易攻陷。”
    我继续:“我的老家有条小溪,常有人往里扔垃圾,这让小溪不再清澈,唯有来场暴风雨,才能彻底冲刷掉那些垃圾,还小溪以清澄。但愿郑老师今天的狂风暴雨能冲刷掉你心里脆弱的垃圾。” 说到他的痛处,洲洲落泪了。
    看到此景,春春老师早已于心不忍:“郑老师说你先不要来上课,今天我替你求个情,只是你不可再对学习如此随意。”洲洲哽咽着点头。
    “男儿一言,驷马难追。”
    洲洲郑重点头,回教室而去。
    此后,洲洲奋发向上;此后,春春老师尤其关注洲洲;此后,洲妈更是不遗余力地宣传学校老师的负责敬业。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只是,现在想来,我是有一丝不安的,那样做是否对洲洲太“狠”?
3楼
[B]3.小毅的打油诗
[/B]    “郑老师”,宵宵老师在急促的脚步声中出现在我面前:“这就是小毅的作文。”看她严肃,我以为小毅又是不着一字,或是写几个“甲骨文”敷衍了事。接过一看,不觉哑然失笑。这就是他的作文:
                                         [FACE=楷体_GB2312]我的学校
                              大门,是雄伟的;进去,会后悔的。
                              上课,是很闲的;精神,是不振的。
                              学习,是无奈的;睡觉,是最爽的。
                              理想,是奇怪的;未来,是实在的。
                              考好,是意外的;作弊,是被迫的。
                              发疯,是常有的;自杀,是不敢的。
[/FACE]    我宽慰了宵宵老师,表示这事儿我一定会好好处理,给她“报仇”。宵宵老师很惊讶,你怎么不生气?我说这首打油诗虽有点“反动”,但我还是很佩服它的文采,我还是第一次发现小毅有这等才华,有这样重大发现,怎会生气?宵宵,一个可爱率真的女老师,虽然用这些字眼形容一未年届不惑的人实在不恰当,但她身上的纯真气质就是如此。这样一个纯真的老师自然维护传统的正义,哪里能容忍这等“反动”言论。
    送走宵宵老师,我得解开心中的疑团——小毅真有这等水平?赶紧上网输入“大门,是雄伟的”,果不其然,真是另有某高手写的,题为《人在大学》。小毅只是从中筛选,过滤出几条而已。
不    过有两处改动:一是把题目“人在大学”改为“我的学校”;二是最后一句“自杀,是勇敢的”改为“自杀,是不敢的”。能做两条修改,可见小毅还是认真思考过的,能根据自身实际,否则明显就是“盗版”。
    可我又该如何处理这事?大动干戈,武力镇压,这显然不能治本。想起太极拳的重要技法——借力用力:对方之力打来,我只是在保持自身太极体完整的前提下迎接,这样,对方的力就如同打在飞转的车轮上,打来的力越大,对对方所起的反作用也越大。我想这其中的内涵对我们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先以意带力,再轻轻启动,一切化解于无形。
    我故作严肃又透出一点笑意地走进教室,所有同学的目光刷地聚焦到小毅身上,看来小毅已经把他的大作给全班同学欣赏过了。同学们看看小毅,又看看我,等着看“好戏”。小毅英雄就义般地走出教室,有同学嘀咕了一句:“郑老师这是笑里藏刀”,全班又是一顿轰笑。
    走进办公室,小毅没有正视我,可能是出于心虚,也可能是以此表示对抗。
    “文笔不错。”我打破僵局。小毅定定地看我,一声不吭,竖着耳朵听。
    “可惜不是纯原创。”小毅微微低了低头。
    “文与题不符,题指的是学校,文却是自身的学习状态。”我象一位语文老师,一一点评,但只字不提内容的性质。
    “建议回去修改,一定要纯原创,当然可上网查询资料,给自己一些灵感和提示。”我把本子还给他。
    “回去吧!”
    小毅不走,试探地问:“没了?”
    “什么没了?”
    “我已做了一上午的准备了。”
    “你准备什么了?”
    “你迟早会知道这事儿,所以我已经准备好挨批了。”
    “如此说来,你对我没批评你表示失望?”
    “没没没……。”小毅用本子掩了掩嘴。
    小毅回到教室,又听教室内“哇”的一阵呼叫,小鬼们以为是英雄凯旋而归……
    第二天饭后,小毅交上了本子:
                                         [FACE=楷体_GB2312]我的生活
                              大门,雄伟壮观;入门,懊悔不已。
                              上课,侃侃而谈;老师,自说自应。
                              学习,无可奈何;考好,喜出望外。
                              未来,脚踏实地;理想,光怪陆离。
                              补考,数次频繁;作弊,理所当然。
                              精神,萎靡不振;睡觉,百般无奈。
                              发疯,持续不段;自杀,缺乏勇气。
[/FACE]    他还凑过来补充说明:“这次全是自己创作的,我还特意改用四个字来描述。”小毅对自己的作品很得意,开始有些“显摆”了。
    “第一,题目不够吸引人;第二,句式不够压韵;第三,内容有多处重复。”我一口气指出三大缺点,给小毅泼了一大盆冷水,小毅颓然地挂下肩膀。
    “打油诗要求通俗诙谐,本色纯朴,可以暗含讥讽,但风趣逗人,虽然不拘平仄,但通过押韵的谐音来连接。”一番话直说得小毅一愣一愣,开始虚心起来,想来郑老师还是有几下子的。
    “这样吧,我们一起润色修改吧!首先,你的本意是想表达自己对学习生活的厌恶,而不是对学校的厌恶,所以题目应针对学生这一角色。那如何取个容易吸引眼球的题目,记得有一首充满童趣节奏的歌红遍全球,歌名《做小孩真难》,我们不妨借势,取题为《做学生真难》……” 小毅频频点头。
    我们逐字逐句修改,终成以下作品:
                                        [FACE=楷体_GB2312]做学生真难
                              大门,雄伟壮观;入门,无聊不堪。
                              老师,侃侃而谈;学生,神情木然。
                              上课,昏昏欲睡;下课,活似神仙。
                              考砸,十之八九;考好,纯属偶然。
                              听写,悲剧重演;抄袭,事出无奈。
                              回家,涛声依旧;吃饭,不得安耽。
                              理想,希奇古怪;未来,一片茫然。
                              发癫,时而有之;自杀,还是不敢。[/FACE]
    小毅感叹:“写这么一点东西也要这么用心啊!”
    我顺水推舟:“没有切磋、琢磨,玉如何成器?”
    接着话峰一转:“打油诗虽然可打趣逗乐别人,可有时却会对自己起过多的消极暗示作用,记得一名言‘你嘴上所说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但愿你今后的人生不会象今天所描述的这番境地。”
小毅低头无语,良久,说:“老师,我知道了。”然后离去。
    但愿他真得能懂我最后那番话的意思!
4楼
[B]4.对付骏骏的另类招数
[/B]    我不能再容忍骏骏了。
    骏骏,一高个男孩,一脸灵光相,虽说人不可貌相,但骏骏确实是一个机灵的家伙,自称反应超快。事实确实如此,以至你话音未落,他就接上话茬,为你续尾,替你抖开包袱。这让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任课老师很不舒坦,并非自己心胸狭小,容不得学生抢自己的“风头”,实在是他的屡屡插话,让教学流程频频中断,也剥夺了其他同学思考的时间,何况也不利于他自身的深入思考,养成浅尝辄止的学习态度。
    更让人头疼的是,每每有老师批评他,他都是一副气定神闲、处乱不惊的模样,等人家训斥完了,他慢条斯理地反击:“老师啊,不是这样……。”他倒反过来“劝慰”你,那副老学究的样儿真可把人气个半死。
    有一个小插曲可丰富骏骏的形象,他的班主任终于忍无可忍:“你的皮怎么就这么厚?”骏骏照样泰然处之:“老师,我呢,不是皮厚,我压根儿就不要脸!”班主任气得呆坐在位置上,半晌回不过神来,骏骏自然又成了最终的胜利者。
    自不必说,他根本不把我这个考查学科的老师放在眼里,所幸我对他从未贸然出击。因为对他这样的主儿,一定要出手就得见血封喉,否则万不可轻举妄动。一旦前三拍搞不定,他一定会对你的招式产生“抗体”,好比农田的昆虫对杀冲剂起了抗药性。
    我寻思着对付骏骏的办法,这必须慎之又慎!骏骏说他压根儿不要脸,怎么可能?他只不过摆出一副“不是我要不到,只是我不想要”的姿态,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自信,如果他真不要脸,又怎会处处“显摆”自己的聪明?他在以一种近乎“变态”的变样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可见他也在乎自己的尊严,这是否可以成为我痛击他的一个软肋?可是又该如何痛击,这可决不能走寻常路。有了。
    课上,骏骏照样接嘴,照样搭腔,每次我都只是停顿下来,微笑示意,这让他放松对我的警惕,“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小子,你先悠着吧!
    一下课,我把他叫到走廊处,这里人来人往的,一般是批评学生需要避讳的场所,可我偏偏选在这里,我说过不可走寻常路。同时我得利用自己的一个特点——语速快。如果是常态表达,我是个语速极快的人,快到什么程度?家人中,惟独我的哥哥能完全听懂我的话,不需重复,只是一些公开场合我能有意识地去控制,以至人家不易察觉而已。
    此时,我倍儿加快我的语速,疾风骤雨,密不透风,最后以“滚”字结尾,然后顾自走人。这招一定要速战速决,不可给对手留有反击的时机,否则将演变成“拉锯战”,一旦进入“拉锯战”,事态对自己越来越不利。
    骏骏自然听不懂我的训斥内容,所有话语里,他只听懂一个字——滚。又不好意思说:“老师,没听懂,再骂一遍?”他不是一向自诩自己反应超快吗?反应快还听不懂?即便他真能听懂,也没时机反击,因为我说得严严实实,中间没有任何停顿(简直象周星弛在《九品芝麻官》里的骂人王角色),哪能容他还击!
    他只好瞪着眼干着急,神情越来越不自然,越来越难堪。小子,我就是要先憋死你。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居然“老实”地听我训斥,其实也不叫训斥,我自知不擅长这一套,于是将一些话语快速重复几遍而已,可这招此时却胜过色厉内荏的咆哮,骏骏在我的“滚”字声中颓然离去。
    几番下来,骏骏不再在我的课上的打岔,彼此相安无事,天下太平。
    补充说明,这一招我只在骏骏身上用过。
5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维C[/U]发表的内容:[/B]

3.小毅的打油诗
    “郑老师”,宵宵老师在急促的脚步声中出现在我面前:“这就是小毅的作文。”看她严肃,我以为小毅又是不着一字,或是写几个“甲骨文”敷衍了事。接过一看,不觉哑然失笑。这就是他的...[/QUOTE]
 
 
[B]  [SIZE=3]这首打油诗写得太有才了,比我们高中有人写得还有才,遗憾的是我已经记不得了,不然我肯定回复在后面,和他的比拼比拼。
[/SIZE][/B]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