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克服心理定势带来的负面效应

楼主
[原创] 克服心理定势带来的负面效应

      克服心理定势带来的负面效应


在近期的段考结束后,高三·四班班主任李老师,在统计学生试卷时,发现班内有三个学生没有任何原因,也没有向教师请假,竟然没有参加考试,还有一名学生是缺少了语文和物理二门功课。后来,李老师找到这些学生问起这个问题时,没有想到这些学生的理由竟然会是惊人的一致:因为自己前几次没有考好,所以这次考试担心再考不好。还有一名同学说,根据自己的考试“规律”,是一次好,一次坏,上一次考得不错,这一次要是再参加的话,肯定考不好。再者,依据自己的推断,如果这一次考试也算是“考试”,那么,自己的最后一次考试,也就是高考,肯定就考不好了,所以自己就想跳过这次考试的“槛”。而那一个缺少语文和物理二门课的学生的结论更是让人不敢相信:“我每次考试都“要”有一门考不好,上几次分别是英语、数学和化学。这一次如果参加考试,就“应该”考不好语文和物理了,所以就没有参加语文和物理这两门的考试。
其实,学生们的这一番话,暴露了一个通常存在而又往往为人所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在考试之前,都有着一种不良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在心理学上叫做“定势”或“心理定势”,它指的是一种预备性顺应,或是反应准备;这种顺应或准备,使人倾向于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进行认知反应或外现反应。
心理定势在问题解决中起着限制作用。它限制着形成假设的范围,并使所尝试的解决办法定型化。如果运用得当,它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会起到较好地促进作用。相反,运用不当,往往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在练骑车的时候,有的人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很快就能学会”,有的人则缺乏自信,怀疑自己“根本就学不会”,两种心态不同,练习的效果就大相径庭。前者属于主动的积极暗示,即使遭到失败,也不当回事,只把骑得好的印象深深印在脑子里,往往很快就学会了。后者则属于非主动的消极暗示,它往往把失败的印象留在脑子里,结果身体就容易向失败的方向动作,学会骑车花费的时间就相当长。
上述学生之所以不参加考试,或是少了几门考试,就是受了自己心理定势的负面影响而导致的结果。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尽可能地调动起自己的积极的心理定势,克服负面效应,促进良好的学习效果。
1开启自信成功之门。索里(美)在《教育心理学》中说,高水平的动机是有效学习的关键性条件。而在心理定势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个人的不自信,甚至是自卑,这是消极的心理定势的前提。在平时学习中,我们首先要树立起自己的自信心,这是这是克服心理定势负面效应的根本。要相信自己的实力,或是要相信通过自己的坚实的努力,能够达到理想的彼岸。考试来临时,我们还可以采用积极的语言来暗示自己:“不要紧,我会考好的”、“这一次一定能成功”,“别人会的事,我不可能不会”等等,籍此使自己对所做的事充满信心,并努力去做以至成功。
2筑起理智之堤坝,挡住感情之潮水。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正视现实。应该明确考试是一种竞赛, 也是一种竞争。面对这种竞争, 尤其是某些意义重大的考试, 总会产生一些心理压力, 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 这时正常的.。适度的考试焦虑, 对唤起大脑皮层的兴奋, 集中注意力, 活跃思维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焦虑过度,心理上的负面效应就会显示出来,就会导致认知能力降低, 干扰正确的分析和判断。面对考试,我们需要有一定的“破除的耐力”,需要有清醒的理智思考。从某种程度上讲,很多时候真正打败自己的敌人不是困难, 而恰恰是我们自己。


1楼
作为班主任,的确应该克服这些不良定势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098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