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荷课堂小故事(不断更新)之《湖上书院的江南女子》

楼主
初荷课堂小故事(不断更新)之《湖上书院的江南女子》
[P][P][P][P][P][P][P][ALIGN=center][FACE=黑体][SIZE=14pt]初荷近期随笔会慢慢发在这里,望老师们不吝指教。[/FACE][/SIZE][/ALIGN][/P][P][/P][P][/P][P][/P][P][/P][P][/P][P][/P][P][P][P][P][P][P][P][ALIGN=center][FACE=黑体]第一篇 《课间“两头忙》[/FACE][/ALIGN][/P][P][/P][P][/P][P][/P][P][/P][P][/P][P][/P][P][P][P][P][P][P][P][ALIGN=center][FACE=黑体]第二篇《班风建设中的”大“和”小“》[/FACE][/ALIGN][/P][P][/P][P][/P][P][/P][P][/P][P][/P][P][P][P][P][P][P][ALIGN=center][FACE=黑体]第三篇《做一个善于“折腾”故事的人》[/FACE][/ALIGN][/P][P][/P][P][/P][P][/P][P][/P][P][P][P][P][P][ALIGN=center][FACE=黑体]第四篇 《反串角色的刘老师》[/FACE][/ALIGN][/P][P][/P][P][/P][P][/P][P][P][P][P][ALIGN=center][FACE=黑体]第五篇 《姑且让三乘以八等于二十三》[/FACE][/ALIGN][/P][P][/P][P][/P][P][P][P][ALIGN=center][FACE=黑体]第六篇《我那当幼儿教师的学生》[/FACE][/ALIGN][/P][P][/P][P][P][ALIGN=center][FACE=黑体]第七篇《这样的“后娘”也好当》[/FACE][/ALIGN][/P][P][ALIGN=center][FACE=黑体]第八篇《湖上书院的江南女子》[/FACE][/ALIGN][/P][P][/P][P][/P][P][/P][P][/P][P][/P][P][/P][P][P][P][P][P][P][P][ALIGN=center][/ALIGN][/P][P][/P][P][/P][P][/P][P][/P][P][/P][P][/P][P][P][P][P][P][P][P][ALIGN=center][FACE=黑体][SIZE=14pt]课间“两头忙”[/FACE][/SIZE][/ALIGN][/P][P][/P][P][/P][P][/P][P][/P][P][/P][P][/P][P][/P][P][/P][P][FACE=宋体][SIZE=12pt]为城规2[/FACE][/SIZE]班的孩子们上《职业生涯规划》课已经有三次了(每次连着上两节课),虽然每周只见一次面,学生和我的感情已十分融洽。课间休息的时候,有几个同学喜欢和我一起站在讲台上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或者看我电脑里的内容。[/P][P][FACE=宋体][SIZE=12pt]我蛮喜欢这样的情景的。[/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课间我偶然打开一个文件夹,一个男生看着屏幕说:“《两头忙》?老师,你这里的《两头忙》是什么意思啊?”[/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我说:“这是一个河南坠子的唱段。”[/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学生惊叹:“老师喜欢看戏啊!河南坠子是不是豫剧?”[/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我笑说:“河南坠子是说唱音乐,属于曲艺,一般一个主唱,三个乐队伴奏就行了。主唱和伴奏都在舞台上。主唱可以扮演好几个角色,便说便唱便打节奏,或坐或站或走动。演出场合在酒楼、茶馆、富贵人家的客厅,甚至大街上;而豫剧是戏曲,也叫河南梆子,需要很多演员各扮演一个角色,一般在戏楼里演出。伴奏也复杂些,演员在台上演出,伴奏在幕后或乐池里。”[/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另一个学生摇头:“真想不通,以前的人怎么会喜欢听戏。”[/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我说:“以前没有电影、电视、电脑,人们要休闲放松、谈生意、联络感情,不能总在家里啊!到戏院看戏,或在茶馆、酒楼听一些说唱音乐,都是很好的交流方式。同时,普通百姓没办法接受学校教育,戏曲和说唱音乐便起了很好的教化作用。”[/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学生瞪大了眼睛,有人说:“老师,我们听听《两头忙》吧!”[/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我点击打开,一个妙龄少女出现在屏幕上,身穿黄色纱织连衣裙,手拿板子,袅袅娜娜、亭亭玉立,清秀可人,尚未开口就顾盼神飞。黄衣少女旁边是三个伴奏,我向学生介绍:“这分别是扬琴、坠琴和琵琶。”[/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和着音乐,女孩子噼噼啪啪打一阵板子后,轻启樱唇唱道:[/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高高山上,有俩街坊,一个姓李一个姓张。张家有一个大公子,李家有一个大姑娘。他们两家门当户有对,商商量量就拜了堂。正月里说媒二月里娶,三月里生下一个胖儿郎。四月会爬,五月会跑,六月里送到南堂念文章。七月里进京去赶考,八月得中了状元郎。九月领凭去上任,十月里告老还家乡。十一月得了一个冤孽症,他是腊月三十见阎王。你说这个小孩儿他命多苦,一辈子没有喝过饺子汤。恁要问这是一个什么段,咱们起名就叫《两头忙》。”[/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短短两分钟时间,这段河南坠子就唱完了。也许因为新奇,或者因为女孩子声音清脆动听,并不“老土”,学生兴趣颇大。他们听到女孩子唱“三月里生下一个胖儿郎”就开始会心微笑,越向后听越是开心。最后感叹:“老师,这也太夸张了,哪里有这么快啊!一年不到他就上学、考状元、告老还乡,得病去世了。”[/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上课铃响了,有人说:“蛮新鲜的,老师,再听一遍,再听一遍。”[/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我便重新播放一遍。[/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这次,已经有一部分学生沉思起来。[/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我问:“感受到其中的教化作用了吗?”[/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学生点头,又摇头,接着要求:“老师给我们讲一讲吧!”[/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我说:“这段坠子反映的其实是一个哲学问题——人生何其短暂!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可以用一年四季来表示。”[/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学生恍然大悟:“少年是春天,青年是夏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中年,冬天是老年。”[/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我点头:“也可以用一天来表示。早晨相当于我们的……”[/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学生:“少年。”[/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老师:“中午……”[/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青年。”[/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下午……”[/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中年。”[/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晚上……”[/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老年。”[/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我最后说:“然后就是休眠了。”[/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教室里安静了一些,有人叹息:“这个话题怪沉重的。”[/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我说:“是啊!所以我们要珍惜时光。所以我们要好好规划一下我们的职业生涯。人一生真是转瞬即逝的事情,咱可不能白来世间走这一遭……”[/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接下来的课堂,学生认真了很多……[/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其实,何必把知识划分那么清楚呢?若是单单讲哲学,学生必然排斥;单单欣赏曲艺,学生会觉得落伍;只讲职业生涯规划,又觉枯燥。远不如这样瞅准机会,哲学与人生、曲艺与文学、职业生涯与音乐……混到一起讲,如东北名菜“乱炖”,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岂不甚好?[/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在另一个班上德育课,也是课间十分钟的时候,我将课件最小化,学生看见屏幕上出现一个文件夹,名字为“佛教音乐”,便很奇怪,问:“老师,你还迷信啊?你信佛教啊!”[/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我笑说:“如果你相信星座,相信‘8[/FACE][/SIZE]’是个吉利数,‘十三’是个不吉利的数,这就叫迷信。但信佛教属于有宗教信仰,不是迷信。而且,我只是对佛学有兴趣,并不信仰佛教。”[/P][P][FACE=宋体][SIZE=12pt]学生迷惑:“你不信佛教,听什么佛教音乐啊?”[/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我很认真地回答:“我对佛学有兴趣啊!佛学和佛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佛教是宗教,而佛学是哲学。正因为我不信仰佛教,所以才能更客观、更理智地认识佛教,研究佛教;一旦信仰,就要全盘接受了。”[/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另一个学生说:“我们一直认为信佛教就是迷信的。”[/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我说:“你对佛教知识有过深入了解吗?”[/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学生纷纷摇头。[/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我说:“你在没有深刻了解研究一件事物或信念前,就全盘接受它,固然是一种迷信;而你在没有了解研究某事物或信念前,就一味排斥,也是一种迷信(作者注:这几句话是引导学生用哲学家的思维方式看待我们遇到的事务)。中国古代优秀的知识分子,多接受过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熏陶,所以他们才能在该努力的时候积极上进,该退出的时候潇洒归隐。佛教音乐容易让我们获得空灵、宁静的心境,所以我常常欣赏。”[/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学生一听来劲了,一致要求我播放佛教音乐。我便选了一首《云水禅心》。伴着叮叮咚咚的古筝,女孩子柔美的歌声响起:“空山鸟语兮,我与白云栖。潺潺清泉濯我心,谭深鱼儿戏。风吹山林兮,月照花影移……”果真如身在青山碧水中般,让人心旷神怡、压力顿减。[/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后来,这首歌曲开始在学生中流行,每一次歌唱,无论个性多么张扬的女孩子,都会变得温文尔雅,男生自然也会文质彬彬。[/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所谓教无定法,所谓 “润物无声”, 或者说文化熏陶,包括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等,指的就是这样的师生讨论吧——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倘若只讲书本知识,没有这样的小交流、小插曲,便如同向餐桌上放了一大盆汤,却忘记了在汤里放盐,汤自然淡而无味;若一节课都讲哲学、讲传统文化,却又如拿了一包盐让人在短时间内吞下去,学生当然会排斥。这样在课间出现一些小插曲,就如同在一盆汤里放了适量盐,味道很鲜美,人人都爱喝,而且,学生会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老师知识的渊博,体会到师生关系的亲密平等和谐,更热爱我们的课堂。[/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再进一步说,在交流中受到心灵净化的,其实不仅仅是学生,更有老师。最少,我在和学生这样的交往中,我切实体会到孩子都有向上、向善、向美之心,我常常为他们的纯洁、坦率所感动,是他们一次又一次激发了我的灵感,让我在书中读到的知识变得活泛起来,让我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了自己的“富足”和存在的价值。[/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t]其实,这样的熏陶交流不应该仅仅在课间,不要只说课间“两头忙”。我常常在备课时设计“课前赏析”或“临别赠语”。赏析或赠语的内容有:“你整天愁眉,自然生就苦脸;你一脸怒气,必定生成怨相;你乐观和善,当然慈眉善目——[/FACE][/SIZE]表情是瞬间的相貌,相貌是凝固了的表情。所以,从今天开始微笑吧,哪怕你遇见的都是烦心事。”有时候我会送给学生这样的话:“幸福,就是想吃一个馒头时,就得到一个馒头并且安心地吃下去。若只能得到半个叫不足;更少叫匮乏;若得到两个叫富余;得到三个叫负担;得到更多叫累赘。幸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到好处;幸福不是脸上的虚荣,而是内在的需要;幸福不在别人眼中,而在自己心中。你的幸福,你若不答应,别人永远抢不走。”[/P][P][FACE=宋体][SIZE=12pt]以上两则,都属于心理健康课讲授的范畴,但与求职时的要求的风度气质有关,何妨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上送给学生?别忘了,学生来到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不是只学书本上的、要考试的内容。[/FACE][/SIZE][/P]
1楼
喜欢这样充满灵动的课堂,盛满智慧的课堂,谢谢初荷老师啦!
2楼
[P][QUOTE][B]下面引用由[U]初荷[/U]发表的内容:[/B]

课间“两头忙”为城规2班的孩子们上《职业生涯规划》课已经有三次了(每次连着上两节课),虽然每周只见一次面,学生和我的感情已十分融洽。课间休息的时候,有几个同学喜欢和我一起站在讲台上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QUOTE]
[/P][P]   [SIZE=4]感动于初荷的回归![/SIZE][/P][P][SIZE=4]  这段说唱,也深深的打动了我![/SIZE][/P][P][SIZE=4]  人生何其短,我们要珍惜![/SIZE][/P]
3楼
[P][SIZE=4]  [/SIZE][SIZE=3]伴着叮叮咚咚的古筝,女孩子柔美的歌声响起:“空山鸟语兮,我与白云栖。潺潺清泉濯我心,谭深鱼儿戏。风吹山林兮,月照花影移……”果真如身在青山碧水中般,让人心旷神怡![/SIZE][/P][P][SIZE=3]   这段音乐,也成为我的至爱!说到来由,还得感谢初荷的推荐![/SIZE][/P]
4楼
[P][SIZE=3]学生来到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不是只学书本上的、要考试的内容。[/SIZE][/P][P][SIZE=3]对此非常认同。[/SIZE][/P]
5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明月琴心[/U]发表的内容:[/B]

喜欢这样充满灵动的课堂,盛满智慧的课堂,谢谢初荷老师啦![/QUOTE]
也谢谢你的关注,希望以后多交流。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