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心理辅导技巧改善班主任工作专题贴

0楼
                    [COLOR=#f70909][SIZE=4][B]  巧用心理策略实施班级学生管理
[/B][/SIZE][/COLOR][SIZE=3]                   陈斌  南京江宁中等专业学校   211100
     一、问题提出
     对于中职生来说,他们的心理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中职生没能升入高中,似乎就沦为了“末等公民”。与同时代的高中生相比,中职生文化基础较差,自主管理的意识不够强,不少学生来自问题家庭,总认为自己能力低,前途渺茫,低人一等,具有较强的自卑感,意志消沉。由于自我评价比较低,在积极进取方面表现差强人意,有时令职校的班主任束手无策。许多教师宁愿多上些课,也不愿意当班主任。面对以上问题,需要我们充分把握中职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用心理学的策略进行管理,我觉得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拟用心理学技术
     行为塑造法的目的在于通过强化(奖励)而造成某种期望良好行为出现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一般采用逐步进阶的作业,并在完成作业时按情况给予奖励(强化),以促使增加出现期望获得的良好行为的次数。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是近年来形成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崛起的一个短期咨询流派。该理论强调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构建解决问题的历程。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思考方向会影响其思考的内容,进而影响其对问题的解决决策及效能。如果个体越把焦点放在正向、已有的成功解决方法并迁移到未来类似的情境中,则越能使改变朝预期的方向发展。
     登门槛效应也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三、实践操作活动
     1、初试牛刀——跑操活动由起初的表现一般发展到成为班级的一张名片
     活动背景:
     跑操活动是学校常规管理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学校每天都会组织检查评比,而班级中总是有部分同学找各种理由来逃避跑操活动,即使是参加的同学也因为服装不整齐等原因导致班级被扣分。在尝试了多种方法效果不显著的情况下,决定尝试应用登门槛效应从正面实施引导。
     活动目标:
     提高同学们参加跑操活动的积极性,提升班集体的整体形象
     活动策略:
     对照评分标准,从容易做到的地方入手对学生提出一项具体的要求,在一项要求完成的基础上给予及时的肯定与奖励并提出新的要求,如此重复,直至达到最终目标。
     活动综述:(班级体委执笔)
     每一次的跑操,我们班同学好多人都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搪塞班主任,以求能不跑操,就是参加跑操的人,校裤不穿校牌不戴,就连身上仅穿着的校服还有人竟然没有拉链,跑操时还有人说话,脚步也不整齐,就连口号也喊得不好,每次老师都把这个事交给我来督促,可是我尝试过,每次都没用,所以我也不想再去管。
     这个学期事情出现了转机。老师一开始也没有对我们要求太多,没有要我们穿戴整齐,只是叫我们在跑操时注意着步伐整齐,所以每次跑操我都用耳朵去辨别班级的步伐是否整齐。几周下来,我们班级的跑操质量有了显著改观,最为明显的就是我们的步伐越来越整齐了。
     后来被别的班级夸了我们班步伐整齐后,老班就说,“你们看你们的表现被别人称赞了,如果你们的口号也可以喊的再响亮再有气势一点你们会更好的。”同学们得到鼓励之后,当然满足了老师这个小小的要求了。第二天,我们班人立刻就不一样了,每个人几乎都努力地扯着嗓子喊口号。由于我们跑操是绕学校跑,所以其他班都可以看到,当我们班跑过了别的班级时,我们都听到了别人的赞扬,“这个班的步伐好整齐啊,这个班的口号喊的真响,虽然全是女生组成的班级,但声音一点也不比男生逊色呢!”
     当我们散队走向班级时大家都很开心,班主任特地跑到班级,当场就表扬了我们,他说:“你们很棒,希望你们继续保持,在即将到来的跑操比赛中好好加油。”
     在准备全校比赛期间,老师要求我们穿戴整齐。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我们班同学都变得很听话,可能是因为有了竞争的压力吧,我们忽然不把这当作是一场跑操,而是上战场,而且个个都是好战士,因为每个人都想跑,不想缺席,突然大家都喜欢上了跑操,越是有了压力我们越是表现得更好,每个人都卖力地喊着口号,在跑操比赛中,我们班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是什么让原本一个懒懒散散的班级变得像现在这样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呢?我想,班主任是聪明的,他得到“得寸进尺”的妙处,他把目标分解为更小的容易达成的目标,然后实现他的终极目标。他知道一下子让我们去接受那么多的要求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从最简单的要求开始,来让我们一步步的去接受更难达到的要求,循序渐进的一步一步达到要求。
     2、复制成功——写作活动从一种负担变成大家争相参与的乐事
     活动背景:
     学校每学期都会有各式各样的征文以及观后感之类的文稿任务。中职生由于文化基础不是很高,普遍没有较高的写作热情,上交这类文章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负担。写作的指导不仅是语文学科的任务,也是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管理目标。从写作的素材角度来说,中职生每天在校经历的种种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来源。好的写作就是能够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忠实的记录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职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是切实可行的。写作不但可以提升学生个人的素养,也可以在班级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随着新兴媒体的兴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也被极大地激发了出来。作为老师,我们只要在校园里为学生心中那颗写作的种子营造好适宜的生存环境,我们是可以让这颗种子一点点的长大,直至变成一棵参天大树。
     活动目标:
     激发中职生的写作热情,提升中职生写作的品质,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活动策略:
     从要求全班同学写一句凡人语录、个别同学写班级叙事入手,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在该目标得以完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高一层次的目标,直至达到最终目标。在过程中,对其成果以班级周刊为载体予以展示,并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鼓励予以强化。
     活动综述:
     登门槛效应、焦点技术等心理技术在跑操活动中的应用让我体会到了一份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我想到了要去复制这份成功,要把这个效应应用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当中去。激发中职生的写作热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一次,我参照了跑操活动中的做法来了个循序渐进。首先,我在班级周刊中开设了精彩语录、班级微博、图片新闻、梦杰有话说专栏、每周一星等几个栏目。 其中精彩语录是面向全体同学的,每周征稿一次。每人只需上交一句语录就可以了,可以是自己写的,也可以是摘抄的。这个比较简单,易于完成,所以基本上是人人都能完成。班级微博主要有值日班委完成,主要是把班级每周发生的事情有选择性的做个小结。该部分内容以陈述事实为主,加以简单的点评,也属于易于完成的内容。“梦杰有话说”专栏由专栏作家负责,主要是针对班级中某一现象发表评论。此部分内容教师和专栏作家会做商讨,字数上没有严格的限制,加之该同学有一定文字功底,完成起来困难不是很大。每周一星主要由班级记者团完成采访稿,设计了固定的采访流程和问题,基本是采取实录的形式,亦属于较易完成。由于任务的难度都不是很大,我对班级周刊的要求最初也只限于把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对文采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班级周刊的活动也就顺利的开展了起来。
     从2010年10月起至2011年4月,班级周刊共计出版三十期,其中有部分内容被《班主任之友》《职教天地》等杂志录用。在创刊三十期的纪念活动中,我们也收到了全国各地名师的寄语。文章的发表以及三十期的坚持,一点点地燃烧了同学们写作的热情。这份小小的坚持也为后面的突飞猛进做了很好的铺垫工作。
     其次,由于有了前面半年时间的积淀,后面的工作开展起来就容易多了。在2011年5月份的江苏省学生心理健康小论文征文活动中,我班同学突破性地完成了14篇高质量的征文。在2011年6月份的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中,我班同学完成了20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12篇党在我心中主题征文、1篇创业方案。此两类征文均获得不错的成绩。2011年6月至今,我们开展“我与母校的那些往事”主题征文,全班同学积极响应。现如今完成“我眼中的班主任”34篇,共计4万多字,“我眼中的同学”160多篇,共计12万多字,“我的三年”38篇,共计5万多字。这次以毕业为主题的征文参与度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最后,我又向同学提出了在毕业之前完成一篇题为“我是谁”的主题征文,意在引导同学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赏识自我,以期更好的做好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目前已经收到同学单篇字数达4000字的数篇,其他同学也均在积极的准备之中。
     这一活动的开始很好的培养了同学们的写作习惯,也通过写作活动进一步的提高了同学对周围人事物的理性思考。
    四、总结反思
     1、在跑操活动及写作活动中,我之所以达成了预期的目标,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把总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目标,并从易入手的目标开始着手,在前一个目标达成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激励措施,以期启动下个新的目标。
     2、在提出要求之后,我并不急于提出任务,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体验变化,并抓住变化所生发的新的价值,比方说班级周刊活动能够坚持半年时间,就生发出了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了的价值意义,所以当任务完成后,整个活动就顺带的增加了很多的内涵,而这些内涵也为提出新的要求做了很好的铺垫。跑操活动中引发的其他班级的竞争就很好的激发了班级同学的斗志,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同时也进一步的激发了学生自身的内在要求,把本来是一种被动的活动变成了一种主动自发的活动。
     3、我所提出的目标大体上是基于学生的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执行过程中减少阻抗。跑操活动中的激发学生斗志、树立起美好形象;写作逐渐培养写作热情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内在需要,所以当我们的管理目标能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的话,我们的工作开展起来就会顺利很多。
     4、中职生的总体素质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点无形中就对我们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能期望他们有多高的自觉性,我们不能只是用常规的管理手段来解决他们的问题,我们更不能简单的把他们的问题上升到道德品质的层面去处理,我们更需要从学生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去了解学生。心理技术的实践和研究无疑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他们的问题,进而提升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程度。
     5、学生的可塑性还是很强的,我们要充分的相信我们的学生,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一个新的行为的形成和巩固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做保障的,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老师需要给予学生极大的耐心。[/SIZE]
1楼
[SIZE=4]          浅谈心理学技术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转载)
    摘 要:青春期的学生渴望独立,喜欢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但由于年龄不足,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盲目性较大,往往会做出带有明显孩子气的幼稚举动。作为班主任,要了解学生青春期的心理特点,理解他们有时反常任性的行为;在班级管理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并巧妙地运用心理学技术,对其进行心理引导,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班级管理;心理学技术;青春期
    现在的初中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和家庭的重视,他们的生理成熟早、知识面广,心理世界也十分纷繁复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只要稍加分析就会发现,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无不与学生的心理(包括学生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密切联系,也就是说不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就不容易搞好班级管理,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心理就是在矛盾中形成并慢慢趋于成熟,是一个自然过程。因此作为班主任,要了解学生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充分理解他们反常任性的行为;在班级管理中,应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分析研究并巧妙地运用心理学技术进行心理引导,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初建班时的心理学运用
     一个好的班主任是不应该放弃最好的控班时机的,那就是刚刚组建一个新班时。这对于接手刚进校新生的班主任是相当重要的。万事开头难,如果在班级形成之初为整个班风奠定基础的话,接下来的班级管理就会简单容易得多了。
   (一)巧用暗示
    所谓暗示,就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其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一个班级在刚刚建立的时候,学生对新环境还不太适应,此时是他们最易受到外在事物影响的时刻。因此,班主任适时地介入到新生的生活中去,其一可以稳定人心,其二又可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班主任应抓住这个契机,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所以,对于刚刚参加工作并且担任班主任的我来说,学生特别好奇各位新手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情况,不断有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打我的教学水平。那时学生还未与我有任何接触,也没有形成任何主观的想法,这时运用心理暗示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作过这样一个实验,对某个班的新生说教授他们的老师都是这所学校中最优秀的老师,而对教授这个班的老师则说他们所教的学生是学校中最优秀的学生,结果这个班的学生的确在一学年后各项考试中成绩都名列第一。其实,学生只不过是普通的学生,老师也不过是普通的老师,但是这种强烈的暗示作用激励着彼此,达到了双赢的效果。班主任可以将任课教师的优点及长处集中起来,对学生广为宣传。有的班主任可能觉得对自己不教的学科没有发言权,其他老师的水平也不清楚,怎么向学生讲呢?其实,此时学生心中真正要的就是班主任的肯定、积极的回应,这种有效的回应可以使他们在学习上安心,并能让他们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任课老师都那么好,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呢?所以,作为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这种心态,充分利用它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在介绍任课教师时,一定要突出他们的优势,或者说,多说好话。比如,某某老师是副校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领导的头衔可以起到威慑作用,虽然还未接触,但已经让学生一下子肃然起敬。没有头衔的老师同样可以说出许多优点,比如这位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已经有二、三十年的教龄了;而那位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认真严谨,对学生严格要求等等。即使是介绍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刚踏上教学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也同样可以说出优点来,比如专业知识非常扎实、早已通过某某水平考试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对任课老师产生敬意,对自己的学习充满希望,就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即使今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也不会简单地将失败归咎于教师的教学水平。由此可见,暗示不但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还能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学”的信念。
    (二)及时掌握各个学生的气质类型
    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它往往是与生俱来而且没有好坏之分。它与性格的区分就在于性格有可塑性,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的,而气质大多是天生的、稳定的。所以在刚开始了解学生时,看到的是气质而非性格。气质一般分为四类: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下表反映出气质类型的各项特质。
     那么,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对班级管理又有什么帮助呢?
     1.对安排座位具有指导意义。不少班主任喜欢简单的按学生高矮来安排座位,而且通常在还未真正了解学生的时候就已经排好了。其实,这是很不科学的。根据气质类型表可以看到,多血质和胆汁质是外倾性的,而黏液质和抑郁质是内倾性的,这两类气质互补,因而在安排座位时需要相互搭配,千万不可将都是外倾性气质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坐,否则班级纪律难以保证。同时,还要兼顾前后左右学生的气质互补。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学生敢于发言,脑子比较灵活,但韧性、持久力不够;黏液质和抑郁质学生则稳定强,在学习上有韧劲,好打持久战,但胆子较小,不太敢提问。这两类学生互相搭配可以相互影响,共同进步,这样班级的课堂纪律就能完全在班主任的掌控之中。如果之前不注意,一直等到一、两个月过去了,发现问题再来调整座位,这时难度会大大增加,由于学生往往会形成小团体,对老师换座位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这样班主任的工作就非常被动,而且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说服学生。因而班主任一定要利用最初接触的一周时间,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气质类型,然后及时安排座位。安排座位看似小事,实则关系到今后工作的繁简,千万不可马虎草率。
     2.对选拔干部有指导意义。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是班级的中流砥柱,好的班干部可以让班主任轻松不少。我们可对四种类型的气质特征善加利用来挑选班干部。例如,班长最好选择多血质和黏液质的混合型,这种类型的学生既有外倾性的特点又有内倾性的特点。多血质意味着他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可以在班级事务中做出决策;而黏液质则有稳重细心的特性,正所谓粗中带细,这两种气质的混合可以很好地成为班级领导人。生活委员则可以选取黏液质或抑郁质类型的学生,这类人都是非常细心的,不用担心在收取费用方面出错。千万不可选用胆汁质和多血质的学生做生活委员,他们的积极性很高但粗心大意,经常会算错钱款。而心理委员则可由多血质或黏液质的学生担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沟通能力强,能及时帮助同学排解心理上的困惑。不同气质的学生各有所长、互相搭配,能较为顺利地开展班级工作,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二、班级日常事务处理中的心理学运用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
     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在动机理论中有一个“归因”理论,对班主任指导学生学习有很大的意义。所谓归因,就是人们在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比如,每学期期末,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本学期的综合表现做一个总结,从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美国心理学家维纳从三个维度把归因分为: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根据这三个维度,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1.内部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能力高低。如果一个学生把自己学习的好坏归因于此,认为学习好是由于能力高,那他就会信心充足,甚至趾高气扬;或认为学习差是由于能力低,那他就会丧失信心,听任失败。对于这类学生,班主任要适时指出个人的能力与努力是分不开的,只要肯下苦功,能力就会提高,反之要是不够努力的话,能力也是会下降的。
     2.内部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如努力程度。如果学生认为学习成功是由于努力的结果,那他就会鼓励自己继续努力,并预期今后再次获胜;或认为学习失败是不努力造成的,那他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定可以获得成功。班主任对这类学生可以放心,当然,在他们过于执著时也要提醒他们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要适度调节,看看学习方法有什么需要加以改进的地方,而不要一味地闷头苦学。
     3.外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如任务难易。如果学生把学习不好归因于任务困难,那他就会埋怨客观,并把今后学习好的希望寄托在减轻任务的难度上;或认为自己学习好是由于任务容易,那他就会提醒自己,今后要认真学习,以应付困难任务的挑战。班主任对待此类学生时要让他看清整体水平,主观客观因素一起分析,从而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学习方式。
     4.外部不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好坏。如果学生把得失归因于运气好坏,那么学习成功,他就会产生侥幸心理,并祈求今后仍能碰上好运,倘若学习失败,那他只好自认倒霉,但愿今后福星高照,好运来临。班主任要让该类学生了解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下馅饼,运气不会总是伴随你的,因而该类学生需要班主任引导将学习动机从外归因向内归因转变。这样,就可以分门别类地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指导。一句话,就是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二)妥善处理男女交往过密问题
     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烦恼的,这个时期的少男少女互有好感、互相欣赏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一旦发展成为恋人关系,则对彼此都不利。事实上,产生此类问题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模仿心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学生接触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各种影视作品和小说等。在这些文艺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和爱情有关的。学生的辨别能力相对比较弱,对一些文艺作品中的爱情描写照单全收,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模仿作品中的人物,公开或半公开地与异性谈起了恋爱。
     2.从众心理。这是校园恋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个班级中假如出现一两对小恋人的话,马上会像野草一样蔓延开来。学生不仅善于模仿,更有严重的从众心理。在一个成双成对较多的环境中,一个男生或女生没有要好的异性的话,他会感到很不自在,从众心理促使他要和别人一样,因此校园恋人就越来越多。有位同学在跟我聊天时说:“有许多同学都问过我,你的初恋是怎样的,我回答没有过,他们都不相信,我觉得很难过。”其实这是一个典型的从众心理在作祟。这个同学真正难过的其实并不是他没有恋爱过,而是他和其他人不一样。由于人的生活本来就是一种群体生活,每个人都渴望被他人接纳,被他人理解,而不愿被孤立,因此为了使自己不再感到孤独,许多青春期的男孩女孩们就走到了一起。同一班级的男女生接触机会更多,更容易走到一起。
     3.家庭因素。学生对一些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觉得父母的话不再符合潮流,或者对父母的某些做法存有异议,难以理解父母的想法和行为,而父母也觉得难以理解他们的子女,因此父子、母女间的沟通机会大大减少。有一种很常见的情况是,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主要集中在学习方面,谈论的话题也总是围绕着学习,对子女的成绩有一定要求,在物质上也尽量满足子女的需要,而对他们的情感发展却不很在意。除此之外,由于工作繁忙或是其他原因,还有的父母采取任其发展的态度,很少与孩子进行心灵深处的沟通。缺少家庭温暖或沟通的学生往往会在家庭之外寻找知心朋友,若是异性的话,则有可能发展成恋爱关系。
     班主任应该多关注外向型的学生,外向型的学生比内向型的更容易陷入感情的泥沼,因为他们更敢于表达感情,勇于追求喜欢的事物。班主任要做到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一旦发现有此迹象,应先找女生了解情况进行干预。俗话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只要女生能坚持保持正常的同学关系,男生往往只能望而却步。同时,同龄女生比男生更成熟,她们比较能够体会老师的苦心。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中要注意说话的艺术,不要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要实实在在地让他们感觉你是真心关心他们,替他们着想。而且,班主任也需要了解一下这些学生的家庭情况,并暗示家长对子女应当多采取关怀的态度,了解子女的内心世界。对于男女交往过密问题,班主任一定要充分了解情况,不要一味地指责,而要采取尊重、理解和同感的心理学技术去处理问题,这样才可以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敬重。
     (三)巧用心理学原理管理班级
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激发学生的信心与动力
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对小学各年级的学生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他随机抽取样品,然后告诉老师说:这几十名学生将来有发展前途。八个月以后再来调查,结果发现,这几十名学生的成绩明显提高。事实上,这几十名学生当初和别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呢?因为他们获得了这样的信息:我是有前途的,我是与众不同的,所以更加自信,也更加用功。这说明,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对他倾注心血,唤醒他内在的信心和动力,每个人都会有显著的进步。皮格马利翁效应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班级整体而言,教师的经常鼓励、期待会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和亲近感;针对学生个体而言,教师善于发现、褒扬每个学生的长处,能促使学生更求上进,更愿意公开展现个人才华,更能大胆标新立异表现个性,同时自觉克服自己的缺陷。尤其对差生,教师热情洋溢地肯定其某方面的优点,能鼓起其积极进步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也尝受到被人承认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感情体验。

          利用鲶鱼效应,营造良好的班级竞争氛围
     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就会很快地死去,挪威渔民每次从海上归来,为了不使鱼在途中死去,都在鱼船里放几条鲶鱼,以挑起它们和沙丁鱼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使大量的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地游动,其结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还能保证它们一条条活蹦乱跳地抵达港口。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鲶鱼效应。它给教师的启示是:在适度的紧张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度的紧张氛围,引导学生在紧张中学会适应,提高生存能力。也就是说,要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此外,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鲶鱼”,班级中常常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些学生的作用,可让他们充当干部的角色,使他们既以干部角色要求自己,又以模范行为带动他人。
     (四)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主题班会时间是班主任和学生增进交流、拉近距离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进行针对性教育的大好时机,一定要充分利用。但是特别要注意的是,主题班会不是简单的说教、训话,那样的话只会适得其反,不但教育没有效果,学生还会反感。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如破冰游戏、团队游戏、沟通游戏、协作游戏、创新游戏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最后再一起来分享各自的体会和感受。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而且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增进彼此的交流。
     
   总之,只有掌握学生的心理才能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而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心理学技术更能使班级管理事半功倍。

[/SIZE]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