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七1梦之光的故事

楼主
我与七1梦之光的故事
[P][FACE=arial][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b]                                                      不做特急教师[/b][/FACE][/BGCOLOR][/SIZE][/P][P][LINE-HEIGHT=1.8][FACE=arial][BGCOLOR=rgb(255, 255, 255)][TABLE=transparent,0,0,100%,left,transparent,0,none][tr][td][P][LINE-HEIGHT=2][SIZE=14px][/FACE][/LINE-HEIGHT][/P][P][/P][P][SIZE=14px]  [LINE-HEIGHT=2][COLOR=rgb(51, 51, 51)][LINE-HEIGHT=21px]教育应该是一种慢艺术,不能急功近利。自己刚从事教师职业半年,有很多地方急于求成。最近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慢慢的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为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LINE-HEIGHT][/SIZE][/LINE-HEIGHT][/BGCOLOR][/P][P][SIZE=14px]  [LINE-HEIGHT=2][COLOR=rgb(51, 51, 51)][LINE-HEIGHT=21px]课堂纪律问题。我自己带的是一个基础稍微薄弱的一个班级,里面有一些“问题”学生,有的平时在课上笔都不拿,作业也是乱写,关键是自控能力比较差,每次当我面向黑板时,底下就有同学开始讲话。在新学期开始时,我给学生定下的规矩是,我的课堂是不容许讲闲话的。所以,每次有学生在下面讲话时,我都会比较烦躁,心里总认为这些学生基础也不好,上课还不认真听讲,于是就大喊一句“保持安静”。这句话,简单粗暴。学生当时可能会安静下来,但效果就一会儿,根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自己也没想过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总把问题归结到学生身上,认为这些孩子习惯太差。[/LINE-HEIGHT][/SIZE][/LINE-HEIGHT][/COLOR][/P][P][SIZE=14px]  [LINE-HEIGHT=2][COLOR=rgb(51, 51, 51)][LINE-HEIGHT=21px][FACE=Tahoma]不过这个想法从最近的一次培训中,慢慢的发生了改变。在周三晚上,学校请来了武汉外校的张玉霞老师,给我们新教师做培训。在这次的培训中,我懂得了要理解学生。本来培训只有一个小时,但是现场有不少老师带了与培训内容无关的资料,当然包括自己也带了,有的老师也刷着手机,有的老师在互相交流着。我想大多数老师的注意力没有在培训内容上。对我们老师来言,一个小时的培训都没有做到心无旁骛,认真听张老师讲,又怎么能要求学生一节课[/SIZE][/LINE-HEIGHT][FACE=Tahoma]40[FACE=Tahoma]分钟,做到安静、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呢。我想下次面对课堂讲话的学生,我不再是简单的批评,追求一时的安静,而是找对方法。培训已经开始了,张老师见我们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于是用非常温柔的语气(而非批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坐的各位老师,此时你们的心在这里的请举手,有少数老师举起了自己的手,但是其他老师也慢慢的放下了自己手上的工作,注意力开始放到培训的内容上。张老师没有一句批评的话,却很好的解决了问题。[/FACE][/COLOR][/SIZE][/LINE-HEIGHT][/COLOR][/P][P][SIZE=14px]  [LINE-HEIGHT=2][COLOR=rgb(51, 51, 51)][LINE-HEIGHT=21px]学风问题。我们班学风一直不是很好。基本每次考试都是垫底。看到学生们并没有一点着急,反而感觉班上的同学越来越浮躁。经常有班委反应有几个调皮的学生经常在语文、英语或其他课上讲话。自己内心很着急,知道这样下去最后考试肯定是很惨的。就从表面上工作抓起。要求课间十分钟,不许大声讲话。提前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有一次上课铃声响了,科任教师还没有进班,我从后门走进教室,发现教室还是一片吵闹,当时就很生气。对他们而言,只要老师没有进班就没有上课,需要班主任时时刻刻盯着,规矩立下了,不按要求做。所以当时要求全班同学一起把课前一吟的内容写了两遍。对于我们新教师可能对于班级管理没有经验,所以采取这样简单的惩罚措施,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最近看了钟杰老师写的《一起走向美好——意博班的故事》,钟老师面对班上班风不好的问题,并不是一味的批评学生,而是找准方法。比如开优秀生会。给他们定调——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个班级,学风不好,直接影响的是就是优秀生。要不了多久,许多优秀生就会退化为中等生。所以开优秀生会,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优秀的人,用优秀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同时优秀生也需要把中等生带优秀。每一位优秀生当师傅,在中等生中带一个徒弟,大家共同进步![/LINE-HEIGHT][/SIZE][/LINE-HEIGHT][/COLOR][/P][P][SIZE=14px]  [LINE-HEIGHT=2][COLOR=rgb(51, 51, 51)][LINE-HEIGHT=21px]自我反思,或许自己内心太过于着急,着急想把学生的坏习惯改正,着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做,眼里只看到了学生的一些不好的地方。导致平时对他们更多的是批评,而少了一些期待,少了一些表扬。教育是一种慢艺术,希望自己能温和的对待班上不良的问题,对待“问题学生”,给予他们多一点耐心,更为去为问题找方法![/LINE-HEIGHT][/SIZE][/LINE-HEIGHT][/COLOR][/P][P][/P][P][/P][/td][/tr][/TABLE][/FACE][/FACE][/LINE-HEIGHT][/P]
1楼
[P][ALIGN=left]
[/ALIGN][/P]
2楼
[P]  [ALIGN=center]收了手机怎么办?[/ALIGN][/P][P]  [LINE-HEIGHT=20pt]在这之前,我一直很庆幸,班上没有同学带手机,对他们很放心,然而事实却是我多想了。[/LINE-HEIGHT][/P][P]  [LINE-HEIGHT=20pt]这周一下午第三节课开完班主任工作例会,还有几分钟就下课了,我想着去班上转一下,结果呢,就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收获,一位同学正低着头,聚精会神的玩着吃鸡游戏,以至于我走到他旁边时,他才恍过神来,可惜,已经晚了,手机已被我没收了。[/LINE-HEIGHT][/P][P]  [LINE-HEIGHT=20pt]这个孩子平时作业不交,或者交上去也是乱写和没写没什么区别。和他谈过很多次,但效果不是很明显,还是和往常一样。所以后来对他的态度一直不是很好,或者对他不交作业的情况已经免疫了。今天又收了手机,心想,你的基础不好,但至少态度要好,上课应该安静听讲,但现实是公然在课堂上玩着手机,影响自己不说,还影响周围的同学。换作以前的我,可能当场把学生喊出去,批评一顿,然后晚上请家长过来,把手机带回去。可是这一次我犹豫了,拿到手机,我的内心是纠结的,不知道如何把这件事情淡化,处理好?[/LINE-HEIGHT][/P][P]  [LINE-HEIGHT=20pt]当天晚上我让那个孩子回去了,也没有在全班同学当众说这件事,一方面也是让那个孩子回家好好反思错误,另一方面,也在给自己留时间像其他老师请教,给出更好的解决办法。[/LINE-HEIGHT][/P][P]  [LINE-HEIGHT=20pt]第二天早上,那个学生主动找到我,问了一句:“老师,你可以把手机还给我吗?”我望着他,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你凭什么认为,你犯了错误,老师可以这样轻而易举的原谅你?”,他没说话,默默的回到座位上。[/LINE-HEIGHT][/P][P]  [LINE-HEIGHT=20pt]晚上放学时,我找到他,询问他带手机的原因,他说:“每次他爸爸都要给他打电话”,我又问他,这个电话是不是必须要打?他沉默了……后来我给了他三个选择:1.通知家长,今晚把手机领回去,再被我没收,学期末找我认领;2.手机放我这里半个月,这期间认真学习,考核过关,啥事没有发生,把手机领回去;3.每天早上把手机带过来,手机关机给我,放学再给他!他果断的选择了第三个。其实孩子在犯了错误时,都不愿意请家长的。我也不知道我这次的做法是否正确,通过这个孩子后面几天的表现来看,或许还是有一点作用的。[/LINE-HEIGHT][/P][P]  [LINE-HEIGHT=20pt]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半年多了,也有自己的一点感悟。当孩子犯了错了,作为老师没有好的处理办法时,喜欢请家长过来,或者拿请家长这件事吓唬他们。这样做或许效果并不明显,可能还起到反作用,导致学生讨厌老师,也容易激发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班主任工作不是一个简单的活,需要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提高。然我一直在学习的路上……[FACE=Calibri][SIZE=12pt][/SIZE][/FACE][/LINE-HEIGHT][/P]
3楼
很赞同,一有事情就请家长,很多事情会更糟糕。
给孩子多一份选择,会多一份成长!
4楼
[P]  [LINE-HEIGHT=150%][ALIGN=center][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4]不要随意贴“标签”[/FACE][/SIZE][/LINE-HEIGHT][/ALIGN][/LINE-HEIGHT][/P][P]  [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2]下午第3[/FACE][/SIZE][/LINE-HEIGHT]节课校本课程,全体教师开会,开完会后我走进教室,当天值日班委走过来跟我说:“刚刚自习课的时候,除了王某某同学讲话以外,整个班上没有人讲话,比较安静”,恰巧当时年级的值班老师也在群里反映71班的纪律还不错。我心想:“又是这个调皮鬼在讲话,简直屡教不改”。          [/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LINE-HEIGHT]     王某某从七年级上学期一直都是班上的调皮鬼,喜欢在课上时不时的插话,活跃班上的气氛,找他谈话也谈了很多次,效果不大,依旧我行我素,所以当时就信了那位值日班委的话。在放学的时候,一句话也没说,我让王某某面对大家站在讲台上面,大概站了十几分钟,等到最后大多数同学都走的时候把他叫过来,严厉的问自习课的时候,大多数的同学都很安静,你为什么在那里讲话?他很委屈的说:“老师,我只是刚刚开始的时候嘟囔了几句,后面就没说了,是其他同学在讲,你不信的话可以找我的同桌问。”我回复了一句:“你平时是不是多次在课上讲话,扰乱班上纪律?”,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可是这一次我后来真的没有讲话,是值日班委针对我,他小学的时候就是那样”。这个孩子虽然平时喜欢讲话,但是他的内心还是比较单纯的,不会撒谎。我想我应该是误会他了,然后才开始,找到他同桌问清楚事实,还真是向他解释的那样,后来我才慢慢的安抚王某某同学的心情。[/P][P][SIZE=9pt]      过后,我也反思了这件事情,因为王某某平时喜欢讲话,所以在我的潜意识里已经给他贴上了一个调皮的标签,所以导致我对这件事情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可能自己当时多一份耐心,先找当事人了解原因,求证事实后再进行教育。虽然当时跟他道了歉,错怪了他,但是我想也给他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其实十二三岁的孩子是犯错的时候,做老师应该有更多的包容之心去处理,同时也不应该给孩子贴上一个标签。当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当一个孩子意识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会下意识地产生一种认同感,并进而以此塑造自己的行为。而且,这种评价出现的次数越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塑造固化作用越强,评价和标签是成长的导航系统,你现在怎样评价孩子,将来他就很可能成为那样的人。并影响他的整个人生。最终就会变成“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SIZE][/P][P][/P][P]  [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2]每一位孩子的可塑性很强,而每一位孩子都可能表现出某些方面的积极行为,而在另一方面则可能表现出消极的行为。而教育的作用则是尽可能用积极正面的语言去评价学生,引导学生往积极的方面去发展。[/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SIZE][/FACE][/SIZE][/P]
5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雪馨沁梦]发表的内容:[/b]

不要随意贴“标签”   下午第3节课校本课程,全体教师开会,开完会后我走进教室,当天值日班委走过来跟我说:“刚刚自习课的时候,除了王某某同学讲话以外,整个班上没有人讲话,比较安静”,恰巧当时年级的值班...[/QUOTE]
[P]
[/P][P]不要随意贴标签,这是老师的反思,好,赞同。[/P][P]也要引导这位学生进行反思:为什么同学,还有老师,经常在这个方面冤枉了你?因为自己经常插话,给大家留下了坏印象。被冤枉是对错误累积的惩罚。[/P][P]关键是引导学生们一道出主意,解决课堂与自习说话的问题。[/P][P]班主任面临着许多问题,一种方法是出现什么问题,老师都讲什么问题,问题依然存在。另一种办法是,一个一个问题来解决。[/P][P]
[/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27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