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地修炼我们的精神

18楼
一直敬佩的梁岗老师,原来也是一个80后,这让我愈加感觉到了压力,起步太晚却又朝三暮四,虽有梦想却又走走停停,和名人的距离缥缈无尽。
19楼
[P][b][COLOR=rgb(255, 0, 0)][SIZE=14pt][FACE=宋体]第二辑[/FACE]  [FACE=宋体]不惑之年,夯实精神修炼之旅的根基[/FACE][/SIZE][/COLOR][/b][b][COLOR=rgb(255, 0, 0)][SIZE=14pt][/SIZE][/COLOR][/b][/P][P][ALIGN=center][b][SIZE=10]王君:见自我[/SIZE][/b][b][SIZE=10]  [/SIZE][/b][b][SIZE=10]见天地[/SIZE][/b][b][SIZE=10]  [/SIZE][/b][b][SIZE=10]见众生[/SIZE][/b][b][SIZE=10][/SIZE][/b][/ALIGN][/P][P][b][SIZE=10]一、见自我[/SIZE][/b][b][SIZE=10][/SIZE][/b][/P][P][SIZE=10]    [/SIZE][SIZE=10]研究王君,不能不研究她的行走。她从西部的乡镇中学,一直走到了人大附中和清华附中。别人说,她的经历像一个传奇。王君说,她是在行走中认识了自我。[/SIZE][SIZE=10][/SIZE][/P][P][SIZE=10]   [/SIZE][SIZE=10] [FACE=宋体]王君爱步行。在《步行与修行》中,她这样写道:[/FACE][/SIZE][SIZE=10][/SIZE][/P][P][COLOR=rgb(29, 29, 29)][SIZE=10]“工作和生活,都是我们的道场。每天清晨,从迈出家门的第一步起,车水马龙,皆是佛音;脚下步履,均为功课。”[/SIZE][/COLOR][COLOR=rgb(54, 54, 54)][SIZE=10][/SIZE][/COLOR][/P][P][COLOR=rgb(29, 29, 29)][SIZE=10]“走着走着,便明白了,无论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怎么飞速更迭,步行,依旧还是一种魅惑。没有行者哪有修行?最虔诚的修道者,必有步行之修炼。因为步行本身,就是般若,就是彼岸。步行,可以解惑。[/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SIZE][/COLOR][COLOR=rgb(54, 54, 54)][SIZE=10][/SIZE][/COLOR][/P][P][COLOR=rgb(29, 29, 29)][SIZE=10]“走着走着,渐渐地成为了一个更加快乐的人。而且,这快乐,越发笃定和温和。[/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因为一次又一次的调动[/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FACE=宋体],许多困难像太行王屋一样横在面前,任你是愚公,三年五年,也都搬不开。事实上,离开,就意味着再一次把自己连根拔起,意味着改变和放弃。不是没有痛,但痛过之后,心河宁静,有波澜而不再惊。是,不舍不得,不弃不长,许多荣誉,许多待遇,潇潇洒洒,丢了就是。任何外在的东西都可以被拿去,被剥夺,但拿不走的,是属于自己内心的快乐。而对于一个一直在步行的生命,快乐的生长,何其简单:只要能教书,能上课,那快乐就源源不断。如果连上课也被剥夺了,没有关系,我还热爱着阅读,热爱着写作,我依旧快乐;就是阅读和写作的权力也没有了,我还迷恋着思考,迷恋着把一切无字之书转化为生命的能量,快乐依旧如影相随;只要活着,我就有快乐的资本和能力;哪怕连活着的权力也被剥夺了,我也没有了恐惧。这些年来,读《坛经》,读《如何修正佛法》,读《西藏生死书》,我越来越相信,死不是生的结束,而仅仅,只是另外一种活的开始。我相信来世。并且,用今生每一天的喜悦和努力,为来世的幸福做着准备。[/FACE]”[/SIZE][/COLOR][COLOR=rgb(54, 54, 54)][SIZE=10][/SIZE][/COLOR][/P][P][SIZE=10]    [/SIZE][SIZE=10]除了爱行走,王君更爱跑步。在《有生的日子天天跑步》中,她写道:[/SIZE][SIZE=10][/SIZE][/P][P][COLOR=rgb(29, 29, 29)][SIZE=10]“我的跑龄很长。[/SIZE][/COLOR][COLOR=rgb(54, 54, 54)][SIZE=10][/SIZE][/COLOR][/P][P][COLOR=rgb(29, 29, 29)][SIZE=10]15[/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岁以前,身体孱弱。我的小学时代和初中时代体育从来不及格,印象中还动不动就晕倒,是典型的东亚病夫式学生。[/SIZE][/COLOR][COLOR=rgb(54, 54, 54)][SIZE=10][/SIZE][/COLOR][/P][P][COLOR=rgb(29, 29, 29)][SIZE=10]高二的时候出现了转机。我们文理分班。我终于分到了文科[/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7[/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班。[/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7[/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班农村同学居多。她们很喜欢体育锻炼,而且在大山里练就了非同一般的耐力。我便跟随着她们跑步。这一跑就发现好玩。一跑就停不下来。很快,我的惨不忍睹的体育史就开始被改写。[/SIZE][/COLOR][COLOR=rgb(54, 54, 54)][SIZE=10][/SIZE][/COLOR][/P][P][COLOR=rgb(29, 29, 29)][SIZE=10]在重庆教育学院,我是最有恒心的学生。每天一大早一到点儿我就到操场练长跑,天天[/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3000[/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米,风雨无阻,兴趣高得很。在教育学院读了两年书,两年我都代表中文系参加学院的运动会,同时跑[/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800[/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1500[/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3000[/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回回第一名,还破了学院[/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1500[/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米、[/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3000[/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FACE=宋体]米的校纪录[/FACE]……”[/SIZE][/COLOR][COLOR=rgb(54, 54, 54)][SIZE=10][/SIZE][/COLOR][/P][P][COLOR=rgb(29, 29, 29)][SIZE=10]    [/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现在我觉得世界上最美妙最自由的事情,就是被电脑被手机纠缠绑架了一天后,果断停下。换衣服,换鞋子,跑步去!潇潇洒洒,无牵无挂,痛痛快快,恣肆汪洋。一跑起来,天地便在我脚下,世界便在我脚下。生活没有将我吓到,生命重归简单和纯粹。天清月朗,神清气爽。”[/SIZE][/COLOR][SIZE=10][/SIZE][/P][P][COLOR=rgb(29, 29, 29)][SIZE=10]    [/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因为对步行和跑步的热爱,后来出来做老师,王君便自然而然地把长跑当成了班级管理的手段。东溪中学时代,她带领着学生在川黔公路上跑;綦江中学时代,每天下午放学前就是搞全班长跑竞赛,跑完再放学;外语学校时代,晚上[/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7[/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点钟不看新闻联播,而是带领着学生跑步。从最初的每天[/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300[/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米[/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到初三的每天[/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3000[/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米[/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不仅在学校跑,还领着孩子满城市地跑,把山城的大街小巷跑尽。且冠名,叫[/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班级体力长征[/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后来到了京城,到了清华,又带领着一帮小娃子跑起来。动辄[/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30[/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公里。最厉害的一拨孩子,跑到了云南,重走史迪威公路,翻越高黎贡山,四天时间,[/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100[/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FACE=宋体]公里[/FACE];还去柴达木高原步行,四天,[/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120[/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公里。[/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SIZE][/COLOR][/P][P][COLOR=rgb(29, 29, 29)][SIZE=10]王君说:[/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SIZE][/COLOR][/P][P][COLOR=rgb(29, 29, 29)][SIZE=10]“[/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着走着,弄清楚了以前怎么都弄不清楚的东南西北。[/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SIZE][/COLOR][/P][P][COLOR=rgb(29, 29, 29)][SIZE=10]走着走着,方向感越来越强,定位能力越来越强。[/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SIZE][/COLOR][/P][P][COLOR=rgb(29, 29, 29)][SIZE=10]内心没有方向的人,去哪里都是流浪。[/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SIZE][/COLOR][/P][P][COLOR=rgb(29, 29, 29)][SIZE=10]而对于生命有方向的人,走向哪里都是追寻。[/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SIZE][/COLOR][/P][P][COLOR=rgb(29, 29, 29)][SIZE=10]走着走着,一步一步,把焦虑和压力踩在脚下扔在身后。[/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SIZE][/COLOR][/P][P][COLOR=rgb(29, 29, 29)][SIZE=10]走着走着,一步一步,把执念和妄想全部放下。[/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SIZE][/COLOR][/P][P][COLOR=rgb(29, 29, 29)][SIZE=10]走着走着,一步一步,走的哪里是路,走的,是自我的解脱之道。[/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SIZE][/COLOR][/P][P][COLOR=rgb(29, 29, 29)][SIZE=10]蓦然回首,如果说前半生还有得点数,无甚遗憾的话,乃是因为,自己所有的生长方式都是步行式的,手工式的。一步一步走过来,没有哪一步,没有足迹,没有回声。[/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SIZE][/COLOR][/P][P][COLOR=rgb(29, 29, 29)][SIZE=10]我这样的女子,这样的资质,这样的起点,和步行,天然相契,水乳交融。[/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SIZE][/COLOR][/P][P][COLOR=rgb(29, 29, 29)][SIZE=10]所以,[/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继续[/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走吧。以步行的方式修行,以修行的心境步行。行行重行行。重行行。[/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SIZE][/COLOR][/P][P][COLOR=rgb(29, 29, 29)][SIZE=10]在我的心目中,王君,就是这样一个行者,不,这样一个修行者。工作的变动只是外在形式,最动人的,她用步行的方式对自己内心的修炼才更加感人至深。[/SIZE][/COLOR][COLOR=rgb(29, 29, 29)][SIZE=10][/SIZE][/COLOR][/P][P][b][SIZE=10]二、见天地[/SIZE][/b][b][SIZE=10][/SIZE][/b][/P][P][SIZE=10]纵观王君老师的班主任之路,我觉得,那是一条见天地之路。[/SIZE][SIZE=10][/SIZE][/P][P][SIZE=10]1992[/SIZE][SIZE=10]年,教育学院毕业的她被分到了川黔交界处的东溪古镇。这里高山横亘,小小学校蜷缩在大山的腹部,站在连操场几乎都没有的校园里一眼望出去,除了山,还是山。[/SIZE][SIZE=10][/SIZE][/P][P][SIZE=10]工作伊始,王君这个小女子便甩开膀子开始大干。当时她的目标很简单:带出优秀班集体,争做优秀班主任。她的办法也很简单,就一个字:严![/SIZE][SIZE=10][/SIZE][/P][P][SIZE=10]她的行动很有力。[/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一是接近军事化的班级管理政策。死[/FACE]“盯”学生,跟班跟到成为了学生的影子。任何年级和学校的例会,她的班必须提前十分钟到。每天下午放学前,班级都要有一次总结会,各个小干部轮番发言,事无巨细,全面汇报,因为她要把全班同学一天的表现搞得清清楚楚。违反了班规的,不得离班,留下来受罚。那时节,她宿舍的小院子里天天留着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孩子,罚背书,罚站,罚跑步,罚扫清洁……蔚为壮观。[/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她在班上强势地推行班级军事化管理,横刀立马,所向披靡。她的[/FACE]“以法治班”事事较真在那个年代的农村中学产生了“神奇”的效果。课前,只要她的高跟鞋一响起,一楼层的孩子便高叫:“王老师来了王老师来了!”瞬间,喧嚣的楼层鸦雀无声。[/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除了日常管理高标准严要求外,[/FACE]“打造铁血团队”还渗透到了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她从当班主任第一年开始,便带领学生坚持长跑,还领着一帮孩子骑车长途“跑”遍了整个綦江县。到了市区,嫌学校操场不过瘾,开始带领学生“长征”,足迹遍及了重庆市的各个大街小巷。从开学第一周的每天[/SIZE][SIZE=10]300[/SIZE][SIZE=10]米开始,到初三结束时的每天[/SIZE][SIZE=10]3000[/SIZE][SIZE=10]米,她的每一个班级,都是体育异常强大的班级,运动会成绩多次超过高中班获得全校团体总分的第一名。体育传奇成为了她的班级的传奇。[/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这样的管理方式持续了很多年。凭着激情和[/FACE]“铁血政策”,班主任工作顺风顺水。她带的每一个班都是镇上、县里、市里、省里的优秀班级。她因此评上了四川省优秀班主任。她带的其中的一个班,还成为了重庆市十个“红岩好班级”之一。[/SIZE][SIZE=10][/SIZE][/P][P][SIZE=10]这个时期,她踌躇满志,颇有到中流激水,浪遏飞舟的豪情快意。[/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在工作过的一个学校,她还赢得了一个绰号:[/FACE]“四大恶人。[/SIZE][SIZE=10]”[/SIZE][SIZE=10][FACE=宋体]当时学校有四位教师,对学生极有威慑力。只要他们在,学生无不俯首帖耳乖乖听话。因为这四位教师管理能力超强,学生对他们又恨又爱,故戏称[/FACE]“四大恶人”。她也在其中,是“四大恶人”之一。当时,她觉得这个绰号是无上的荣誉。是,能够管住学生,在当时的评价制度下,以当时认识水平来看,确实是班主任最了不起的本      事。[/SIZE][SIZE=10]           [/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但是,很快,她开始反省那段[/FACE]“激情燃烧的辉煌岁月”。[/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从农村调到了县城之后,她强硬单一的管理措施便遭遇了来自学生的更为强硬的抵触,被学生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在一个父亲有背景的孩子的怂恿组织下,班级的各种[/FACE]“黑势力”迅速扭结起来“揭竿而起”,她的班主任“政权”岌岌可危。班级的各种公物莫名其妙地频遭破坏,孩子们的不屑眼神睥睨一切,班委等各种组织日益分崩离析……从来都心高气傲绝不服输的她服输了:在一个晚上泪眼汪汪地向年级主任提出了辞呈。[/SIZE][SIZE=10][/SIZE][/P][P][SIZE=10]当然没有被通过。[/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之后便是痛定思痛的反思和颠覆自我的调整以及咬紧牙关的坚持。这个时期,王君被迫开始研究县城的教育环境,分析农村学生和县城学生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寻找应对干部家庭子女的措施,全方位地改革自己的管理方法[/FACE]……这场和学生的拉锯战几乎让她心力交瘁。到最后,那帮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还是被收服了。班级管理终于进入正轨。[/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这场[/FACE]“战争”对王君而言可以称得上是一次精神涅槃。孩子们的“起义”,宣告了她的乡村教育管理思维的流产和乡村管理模式的终结。从农村到城市,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得到了珍贵的教训,获得了成长。这时候的王君开始醒悟:靠雷厉风行树立权威人格来工作的班主任,表面上看起来极有力量,事实上还处在班主任的较低境界。做一个“严厉”的班主任,仅仅只是班主任的起点,而不是终点。[/SIZE][SIZE=10][/SIZE][/P][P][SIZE=10]2009[/SIZE][SIZE=10][FACE=宋体]年,王君来到了北京。她遭遇了一个很特殊的班级。这个班级呈现出了和以前带过的任何一个班级都截然不同的学生生态:他们心智发展集体滞后,对秩序、纪律这些我们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习以为常的东西理解不了也暂时做不到。这个班的[/FACE]“淘气”非同小可:孩子们的行为远远偏离规范,她第一次感受到了传统“管理”的无能为力。[/SIZE][SIZE=10][/SIZE][/P][P][SIZE=10]王君老师向来习惯高标准严要求,雷厉风行,精益求精,力求在有了完美的秩序和优异的学习成绩作保证之后再在各个层面上进行教育创新[/SIZE][SIZE=10]——[/SIZE][SIZE=10]这样做在现行的教育背景下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更多的支持。但是,这个班的天才小豆豆们对传统路径亮出黄牌:此路不通![/SIZE][SIZE=10][/SIZE][/P][P][SIZE=10]当已经得心应手的教育方法频频受挫,当已经成竹在胸的教育目标体系再无法去指导一个集体的成长时,她又一次陷入了对自己秉承的传统教育理念的迷失之中。[/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经过苦苦思索,她意识到,带这样的一个班,如果像以前一样把追求流动红旗,把被评优秀班集体作为首要目标,那么对这群孩子采用的主要的教育方式就是高压管理。短期效果会是明显的,但是,这样的[/FACE]“管理”会把这个班的个性也“管”掉了,就如在倒洗澡水的时候,顺便也把孩子倒掉了[/SIZE][SIZE=10]——[/SIZE][SIZE=10]而孩子们身上的热情天真甚至冲动莽撞,对于生命而言,都是多么珍贵的东西啊!从长远来看,能够保持这些品性的孩子,如果能够得到智慧的引领,如果我们有耐心不急功近利把孩子塑造成为牟取现实利益的工具,那么,这样的教育,会不会更贴近人性和个性的成长呢。[/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在经历了痛苦的思索和选择之后,王君避开传统班级教育的近期目标,转换教育重心:回归教育原点,摒弃急功近利,循孩子天性而为,先做好小豆豆们极强极散漫尖锐个性的[/FACE]“消炎”和“调理”工作,再寻找最佳的教育生长点。[/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于是,对[/FACE]“优秀班集体”这个耳熟能详的词语,她进行了重新解读:秩序井然、中规中矩的集体是好的,但是,也许还有另外的一种优秀集体:他们豪放热忱天真冲动激情洋溢。他们在传统的常规评比中可能暂时不能取得好的分数。因为他们过于天然和蓬勃的生命力不仅暂时没有标准化测试的途径,甚至从表面上看还对传统标准有着破坏力。但换一个角度思考,破坏力可能就是未来的创造力和生长力。只要遵循规律,导引得法,挺过瓶颈期,这样的集体完全可能树立新的“优秀模式”。[/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终于,王君不再焦虑:不再为没有取得流动红旗而耿耿于怀,不再为在某种比赛中没有取得好成绩而失落痛心。她沉下心来欣赏孩子们的[/FACE]“闹”并且冷静理性地分析这“闹”中潜藏的财富,以此寻找教育契机,创新教育活动,耐心十足地陪伴她的“小豆豆们”慢慢成长。她的班级建设,进入了从容淡定的状态,对这样的一群孩子,她意识到欣赏他们的淘气就是欣赏他们的成长。不要急着用太多的规矩去束缚他们去强行改造他们。点拨、等待,再点拨、再等待……绝不拔苗助长,坚信教育是缓慢的事业,绝不能因为高压管理而管掉了孩子的天真天性。要相信孩子们,在如水般自然的引导下,他们会慢慢地接受人类共同遵循的那些合情合理的“规矩”[/SIZE][SIZE=10]——[/SIZE][SIZE=10]那不是我们强加给他们的,而是他们自己从内心真正接受的。[/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经历了这样的反思和转折后,王君发现自己最大的收获乃是拥有了淡定的教育心态。不再为了获得传统意义上的[/FACE]“优秀”而致力于“管”,而是心平气和地着力于孩子性格和心性的调养:从教育的源头出发,真正关注教育本身,摒弃功利追求,视学生的点滴成长为教育的珍贵财富。这一段经历让她对以前一些经常宣讲但其实并没有真正领会的教育常识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比如:[/SIZE][SIZE=10][/SIZE][/P][P][SIZE=10]习惯学生的互不相同,真正的教育才会出现。[/SIZE][SIZE=10][/SIZE][/P][P][SIZE=10]制度可以管出规范和高效,但是管不出智慧和幸福。[/SIZE][SIZE=10][/SIZE][/P][P][SIZE=10]“管”是管不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气氛还要更加宽松和开明,才有利于实施培养和影响。[/SIZE][SIZE=10][/SIZE][/P][P][SIZE=10]秩序永远不是第一位的。[/SIZE][SIZE=10][/SIZE][/P][P][SIZE=10]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淘气就是有活力,基础差就是有潜力。[/SIZE][SIZE=10][/SIZE][/P][P][SIZE=10]……[/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这一次教育经历,让王君老师从以前无知觉的教育功利主义者开始转身成为一名教育的人道主义者。到今天,她的带班风格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年[/FACE]“四大恶人”之一的王君已经成为了孩子们心中“永远微笑的姐姐”。[/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现在带班,王君还是严格,但是已经不再[/FACE]“严厉”;还是珍惜荣誉,但是已经不再把荣誉当做班级的第一追求;还是要求学生积极锻炼身体,但是已经能够关注更多的孩子的爱好需求,而不把长跑作为唯一的项目;还是和学生打成一片,但是更能从内心深处关爱弱势孩子并且把教育教学研究的重心放在他们身上;还是能够让班级井井有条,但是已经不靠“控制”而靠“调控”了……她学会了等待,学会了改变,学会了在“法”与“情”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学会了因材施教……她从一个为班主任工作“拼命”的人变为了创造班主任工作和享受班主任工作的人。这项职业让她感受到了无穷的生命乐趣并且把这种乐趣传递给了学生。[/SIZE][SIZE=10][/SIZE][/P][P][b][SIZE=10]三、见众生[/SIZE][/b][b][SIZE=10][/SIZE][/b][/P][P][SIZE=10]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王君主要是自己跟自己玩儿,至多,跟学生一起玩儿,跟家长一起玩儿。她以为,带这个班,能影响这个班的孩子、这个班的家长就够了。她有永远是一名乡村女教师的与生俱来的谦卑。[/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班主任工作的精彩让王君迷上了写作。最初的写,完全是情不自禁心之所至。这份职业太让她沉醉不知归路。从自己的网站[/FACE]“写吧”到“教育在线”,再到“新浪”,通过写作,她认识了大批的教育同行,和无数“尺码相同的人”成为了朋友。写着写着,情感更加纯粹,思考渐趋深刻,她慢慢从一个无知无觉的记录者成为了一个有着清醒的探索精神的研究型老师。[/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她慢慢发现,她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朋友。这些朋友,从她的课里,从她的讲座里,从她的文字里,从她的言谈里[/FACE]……冒出来,生长出来,像鲜花一样开放在她的周围。这些花儿,急切地诉说:因为王君,所以他们在成长。[/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王君,成为了全国无数青年教师的[/FACE]“昭君姐姐”。[/SIZE][SIZE=10][/SIZE][/P][P][SIZE=10]到今天,民间有了自发建立的研究青春语文、青春教育的草根团队,越来越多的老师在青春语文思想的感召下走到一起。[/SIZE][SIZE=10]2014 [/SIZE][SIZE=10][FACE=宋体]年,她的先生尹东在网络上建立了语文公众号[/FACE]“语文湿地”,湿地从一个人的死磕硬扛变成一群人的孜孜不倦。她从一个人的自生长,走向了带领一群人走向共生长。[/SIZE][SIZE=10]2016[/SIZE][SIZE=10][FACE=宋体]年[/FACE]“王君青春语文有声频道”在“喜马拉雅”上成立,班主任管理成为了有声频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每天收听“王君青春语文有声频道”已经成了很多老师最快乐的事情![/SIZE][SIZE=10][/SIZE][/P][P][SIZE=10]王君和语文,和班主任工作,互相诠释,互相成全。[/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王君仍然写作,不再为发表,不再为出版,因为她懂得在自我叩问与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也解决了那么多人兄弟姊妹的困惑。王君说,她渐渐理解了鲁迅的话:[/FACE]“无穷的人们,无尽的远方,都和我有关。”[/SIZE][SIZE=10][/SIZE][/P][P][SIZE=10]王君班主任生涯正在经历一个奇妙的过程:经由班主任管理工作而见自我,见天地,终至于见众生。[/SIZE][SIZE=10][/SIZE][/P][P][SIZE=10] [/SIZE][/P][P][SIZE=10] [/SIZE][/P][P][b][FACE=Times New Roman][SIZE=10]      [/SIZE][/FACE][/b][b][SIZE=10]王国明:[/SIZE][/b][b][FACE=Times New Roman][SIZE=10] [/SIZE][/FACE][/b][b][SIZE=10]小老师有大情怀,也会赢得大发展[/SIZE][/b][b][FACE=Times New Roman][SIZE=10]      [/SIZE][/FACE][/b][b][FACE=Times New Roman][SIZE=10][/SIZE][/FACE][/b][/P][P][SIZE=10][FACE=宋体]也许是自己做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酷爱教师岗位的缘故吧,看见优秀的青年教师就不禁心头发热,眼前发亮;也许是自己不仅当教师还有幸始终担任班主任、一辈子酷爱班主任工作的舞台,即使退休后,又主动担当起培养青年班主任的担子,即使过了[/FACE]“古来稀”的门槛依然没有从研究班主任工作的岗位上退休的缘故吧,遇见卓越的班主任就不禁热血沸腾,青春涌动。王国明就是让我眼前一亮的青年教师和优秀的班主任。[/SIZE][SIZE=10][/SIZE][/P][P][SIZE=10]王国明是河北省语文学科名师,河北省语文骨干教师,河北省优秀班主任,河北省德育先进个人,保定市名师讲学团成员,保定市优秀班主任巡回报告团成员。保定市第十三届、十四届人大代表,涿州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成员。[/SIZE][SIZE=10]2014[/SIZE][SIZE=10]年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调入北京市育英学校工作。[/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我欣赏她面对荣誉的那份平和与谦逊,更钦佩于她对教育的深刻思考和不倦追寻。她说:[/FACE]“作为基层教师,真切得感受到我们的教育和教育者存在着很多的‘不完美’,‘不满意’,而这些问题,有的是大环境所致,有的是我们教育者自身原因造成的。许多问题我们改变不了,但有时我们努力改变自己,也就改变了世界。而教师自身的改变和成长,对自己是一种提升,对学生来说则是一种福泽。”简单的话语,却能深刻感受到她是一个有追求、有梦想、有教育情怀的优秀老师。[/SIZE][b][SIZE=10][/SIZE][/b][/P][P][b][SIZE=10][FACE=宋体]一、高度[/FACE]——为现代社会培育最优秀的公民[/SIZE][/b][SIZE=10][/SIZE][/P][P][SIZE=10]“不想诉说,小小的我们呀,承载着太多;不想诉说,小小的我们呀,爱得如此执著。我们的双手耕耘着现在,匆匆的脚步却引领着未来。”这是王国明写的《班主任之歌》中的几句,正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意义有着深刻而高远的认识,王老师带班的目标从来不是考年级第一,也不只是培养出几个高分学生,让多少学生考进重点中学,“为现代社会培育最优秀的公民”才是她教育的落脚点。无论她在偏远的乡村中学,还是调入市里的重点中学,后来又进入首都名校,她都秉承着这一教育理念。她说:“人做好了,一切都会好;心正确了,一切都会正确。”[/SIZE][SIZE=10][/SIZE][/P][P][SIZE=10]而这种观念,在教育环境越发复杂,学生越发难以管理的今天,落到实处并非易事。而王老师则是从一个个教育细节入手[/SIZE][SIZE=10]——[/SIZE][SIZE=10][/SIZE][/P][P][SIZE=10]“敬畏规则”是她给入学的新生上的第一课。她利用暑假自编《公民读本》,精选了《敬畏规则》《海外归来看中国》《小事背后各国人》《中日夏令营的较量》等文章,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给学生打开一扇看自己、看中国、看世界的窗口,让他们懂得“社会越发展对公民的文明素质要求越高[/SIZE][SIZE=10]”[/SIZE][SIZE=10]“拥有自由的前提是高度的自律”这些道理……然后每周班会开设“班级时评”,让他们对班事、校事、国事、天下事进行评论。[/SIZE][SIZE=10][/SIZE][/P][P][SIZE=10]“学会奉献”是她始终如一的教育重点。“让他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优秀就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是她常常说的话。她和班干部一起建立“爱心基金”和“爱心基地”。学生们花钱大手大脚,用过的矿泉水瓶随手扔进垃圾筒,她提议让孩子们把瓶子攒起来,将卖来的钱捐进班级“爱心箱”,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并指定专人管理。从那以后,矿泉水瓶随手乱扔的现象没有了。再后来,不但自己不扔了,见到楼道里、校园里的空瓶子,他们还会拣回来。就这样,捡拾矿泉水瓶就成了她所带班级的一个优良传统,一届一届传承下来。利用这笔钱,他们曾资助给学校里一名得了“白血病”的同学,[/SIZE][SIZE=10]5[/SIZE][SIZE=10].[/SIZE][SIZE=10]12[/SIZE][SIZE=10]地震发生后,他们又把积攒的[/SIZE][SIZE=10]500[/SIZE][SIZE=10]多元寄往中国红十字会,捐给四川灾区;并给涿州市特教中心买了[/SIZE][SIZE=10]200[/SIZE][SIZE=10][FACE=宋体]多斤西瓜,给残疾孩子们送去温暖[/FACE]……他们和涿州市特教中心开展“手拉手”活动,每学期要到“特教中心”看望残疾孩子,给他们带去书籍、衣物,和他们一同表演节目,和他们一起上课……感恩、责任、互助等美德在学生的心田潜滋暗长。[/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而王老师在带领学生做这些事时,自己也一直默默参与着慈善事业。她是涿州市妇联授予的[/FACE]“爱心妈妈”;她为顺平县的山区中学寄去图书;她为西藏的孩子捐献衣物[/SIZE][SIZE=10]……[/SIZE][SIZE=10]她和她的学生一起,将人格的淡雅和馨香弥散开来。[/SIZE][SIZE=10][/SIZE][/P][P][SIZE=10]“分数只是教育的副产品。当我们专注于学生的品格形成和情商塑造时,我们将不为考试,而赢得考试。”这是王老师内心坚定的信念。教王老师班级的老师都说她带的学生阳光大气情商高,而每次中考她的班级成绩也是遥遥领先。她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保定市和河北省优秀班集体。王老师始终把这些成绩看得很淡,但她最自豪的是她的学生们无论是考入名校,还是进入职高,始终有着昂扬进取和服务奉献的精神![/SIZE][SIZE=10][/SIZE][/P][P][b][SIZE=10][FACE=宋体]二、广度[/FACE]——让脉脉书香充盈学生的精神家园[/SIZE][/b][b][SIZE=10][/SIZE][/b][/P][P][SIZE=10][FACE=宋体]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FACE]“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SIZE][SIZE=10]”[/SIZE][SIZE=10][FACE=宋体]北京十一中的李希贵校长也提出[/FACE]“阅读,是语文的生命”。王国明中师毕业,后来通过自学取得本科学历,她觉得真正给她源源不断地输送养料的就是阅读。长久的书香濡染出她独特的气质,也赋予了她更加广博的胸怀。所以,她把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了阅读上,她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上读书。虽然在一个网络游戏和“快餐文化”充斥的世界里,这件事做起来有些难,但她始终在做。因为她坚信[/SIZE][SIZE=10]——[/SIZE][SIZE=10][FACE=宋体]培养起孩子亲近好书的习惯,就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所以,她一直致力于[/FACE]“书香班级”的建设。让书页的芬芳点染孩子的心灵世界。[/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建立[/FACE]“班级图书角”。她带头把家里的书籍杂志带来,然后号召全体同学捐书。不出几日,小小的书架上就“宾朋满座”,热闹起来。于是,大家推选图书管理员,制定出台借阅条例,召开班会,探讨“书香班级”的建设。在农村中学任教时,学校图书馆藏书很少,也没有读书的大环境,加上学校的生源大多是留守儿童,她上的第一课就是教给孩子怎样阅读好书。她把自己订阅的书刊《青年文摘》《意林》《课外阅读》《新读写》《成长读本》《中学生杂志》等刊物带到教室,发给学生每人一本,开启他们的阅读之旅。考试成绩优异的,奖品是书;学习进步大的,奖品还是书。[/SIZE][SIZE=10][/SIZE][/P][P][SIZE=10]“午读时刻”。调入涿州市实验中学后,班里有很多同学中午留校,学校静校时间,就是他们班的“午读时刻”。先是班里的领读员带领大家集体学习《爱的教育》《骆驼样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名著和《你在为谁读书》《学习改变命运》等励志书籍,然后是同学们的自由阅读时间。可以到图书角借阅,也可以自带书籍。孩子们像欢乐的小鸟一样扑向图书角,选好书后安静的阅读,在书香中沉醉,是王老师最欣慰最惬意的时刻。[/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成立阅读俱乐部。让同学们自由结组,成立班级阅读俱乐部,要求每月阅读一本好书,然后召开阅读体会交流会。[/FACE]“淡淡的文字,淡淡的清香,清香还带着童真与忧伤……”这是王凡思在读完《城南旧事》写下的文字。“那是一个至美至纯的地方,那时一群至真至善的人们……”这是李一平在读完《草房子》后的评价;“那精妙新奇的比喻,那平静如水的文字,仿佛一位朋友在和我平静温和的聊天……”这是陈依萌读完毕淑敏的作品后写下的文字。[/SIZE][SIZE=10][/SIZE][/P][P][SIZE=10]每周三节阅读课。调入北京市育英学校后,学校开展[/SIZE][SIZE=10] [/SIZE][SIZE=10]“[/SIZE][SIZE=10]3+3[/SIZE][SIZE=10]”阅读工程,以“做一个会为自己选书的阅读者”为理念,坚持每周上三节阅读课。这无疑给了王老师更加广阔的天地。她定期上阅读指导课,让孩子们掌握选书和阅读的科学方法,阅读课的地点也并不拘泥于教室和图书馆,也可能在“国学书院”,还可能设在佳木繁阴的“世纪之林”……宽松的阅读环境,充裕的阅读时间,比较系统的阅读指导,让每一个孩子潜沉在书的世界里。[/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同时,她还坚持推动[/FACE]“书香家庭”建设,“晒一晒我的小书房”“和爸爸妈妈同读一本书”,或者邀请家长来和大家分享读书心得……让家校同步,营造最佳的阅读氛围。[/SIZE][SIZE=10][/SIZE][/P][P][SIZE=10]阅读,给了学生一双远行的翅膀,也给了学生一个富饶而充盈的精神家园。[/SIZE][SIZE=10][/SIZE][/P][P][b][SIZE=10][FACE=宋体]三、温度[/FACE]——倾情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SIZE][/b][b][SIZE=10][/SIZE][/b][/P][P][SIZE=10]很多老师怕做班主任,觉得工作苦累,待遇微薄,还时不时要受些委屈。而王国明却乐此不疲。看着一批批孩子在她的引领下成长,学求知、学做事、学做人,然后放飞他们,看着他们的背影渐去渐远,直到自己目光不及的远方,她的内心就充溢着无比的幸福与自豪。[/SIZE][SIZE=10][/SIZE][/P][P][SIZE=10]王老师是中学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正值青春期的学生。他们渴望着理解,更向往着自由;他们渴望摆脱束缚,但心智又没有完全成熟[/SIZE][SIZE=10]……[/SIZE][SIZE=10]和所有的优秀老师一样,王老师善于观察,善于做思想工作,但她又有自己的独门秘籍[/SIZE][SIZE=10]——[/SIZE][SIZE=10][/SIZE][/P][P][SIZE=10]一是书信交流。她坚持每学期开学前给学生们写一封信,作为开学的见面礼送给大家。从初一的《梦想,从这里起航》,到初二的《青春,在这里绽放》和《约束,是为了飞得更高》,到初三的《道路,在脚下延伸》和《奇迹,靠自己创造》[/SIZE][SIZE=10]……[/SIZE][SIZE=10][FACE=宋体]在信中她和孩子们倾心交流,将自己对他们的希望和这学期班级的发展融于字里行间,寓教育于无形。在班级出现早恋、吸烟、打架等问题时,她总是在苦口婆心地教育后,再给每个当事人写一封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她常说:[/FACE]“学生出现问题很正常,我要努力把问题当成教育的契机,让‘伤口上绽放出花朵’。”她在教育案例中曾经记录下这样一个故事:班里有九个孩子要和外班同学打群架,被学校发现后,让他们回家反省。她以《有一种感觉叫心痛》写下了一封长信,我在这里节选其中一部分[/SIZE][SIZE=10]——[/SIZE][SIZE=10][/SIZE][/P][P][SIZE=10]“你们好!你们从我办公室陆续回去,有两天多了。我不知道你们在家里在做些什么,在想些什么,我只知道这两天来,我的心绪一直不能平静[/SIZE][SIZE=10]……[/SIZE][SIZE=10][FACE=宋体]看着你们空荡荡的课桌,想起你们或淘气、或可爱的笑脸,仿佛又听见你们倚着栏杆,高声叫着[/FACE]‘老师好!’我的心在隐隐做痛,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一种爱恨交织的矛盾,一种刻骨铭心的疼痛!该受到惩罚的不仅是你们,还有我,而且我应该是‘第一人’。一连几天,我都深深陷入自责之中……”在信中[/SIZE][SIZE=10] [/SIZE][SIZE=10],她回忆了他们三年来的进步带给为师者的幸福,重温了他们给老师的承诺。并义正词严的讲明了讲哥们义气打群架的危害,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和异性的交往[/SIZE][SIZE=10]……[/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在信的结尾她写到:[/FACE]“你们无情地在老师的心中划开了一道伤口。好疼好疼!可我会放弃吗?我千百次问自己。可我的答案还是[/SIZE][SIZE=10]……[/SIZE][SIZE=10]不!决不!我不会忘记你们的进步,你们的好!你们的懂事!我宁愿相信,你们只是一时糊涂!而不是本性如此!即使受伤,也要牵起你们的手,一起走!累了,苦了,默默咽下吧!谁叫你们是我的学生,我是你们的老师呀![/SIZE][SIZE=10][/SIZE][/P][P][SIZE=10]欢迎你们归来,没有了你们,[/SIZE][SIZE=10] 161[/SIZE][SIZE=10]班不是一个完整的班级!没有了你们,同学们会不高兴,老师会伤心!你们带给的刻骨铭心的痛,我会珍藏。当成宝贵的教训,让我时刻记住[/SIZE][SIZE=10]——[/SIZE][SIZE=10]自己还很不称职,自己还没有赢得每一个学生![/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我们都犯错误了,我们一同改吧!让我们彼此帮助,彼此监督,一同走向成功!我需要你们的鼓励,将像你们需要老师的帮助一样!别怪我把这次打架看得太严重!只因为你们在心中的分量很重![/FACE]”[/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当这些学生返回学校时,王老师没有过多地指责,只是把书信一一交到九个同学手里,他们读后满脸愧疚,给老师深深地鞠躬,带头打架的小浩说:[/FACE]“老师!错不在您,您已经尽心尽力了,是我们不争气,不能把握好自己。”[/SIZE][SIZE=10][/SIZE][/P][P][SIZE=10]此外,王老师特别注重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她带领班干部创办了班级的家校联系小报[/SIZE][SIZE=10]—[/SIZE][SIZE=10][FACE=宋体]《心灵彩虹》,那是学生、家长和老师[/FACE]“三心相会”的地方。每月两期,内容主要有家庭教育知识讲座、班级新闻站、交流平台、家长留言版等。班报的创办,在家长和学生中引起了极大反响。她曾连续刊载了“欣然面对反叛,做好青春期家长”的知识讲座,使家长受益匪浅。他们在“家长留言板”表达着自己的心声[/SIZE][SIZE=10]——[/SIZE][SIZE=10]“以前因为你的落后,常常批评你,现在我知道从你的角度出发去试着理解你了。我们一同努力,走在改变的路上,妈妈相信你。”[/SIZE][SIZE=10] [/SIZE][SIZE=10]“看了班报之后,我才感到,以前对你关心太少了,你确实长大了,我不应该用老眼光看你了!”学生们也在办报、读报过程中,感受着被理解、被关爱、被宽容的氛围。[/SIZE][SIZE=10][/SIZE][/P][P][b][SIZE=10]四.厚度[/SIZE][/b][b][SIZE=10]——[/SIZE][/b][b][SIZE=10]让积累反思改变自己的行走方式[/SIZE][/b][b][SIZE=10][/SIZE][/b][/P][P][SIZE=10][FACE=宋体]王国明曾经出版了《做反思型教师》一书,在自序中她曾坦言:[/FACE]“以前工作中遇到难题,总希望有人能指点迷津,有一种‘等’和‘靠’的心理,也觉得做‘科研型、学者型教师’是高不可攀的事,总以工作忙为借口,懒得动笔。后来慢慢地有了反思的意识,有了积累的习惯,在一个个静谧的夜晚,我会用键盘敲击文字,和自己的心灵对话。”[/SIZE][SIZE=10][/SIZE][/P][P][SIZE=10]1.[/SIZE][SIZE=10]当她的严格管理得不到学生理解时写下的文字:[/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原以为,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学生会幸福,对学生无孔不入的管理学生会进步,让学生按自己预设好的道路走下去学生会感激。因为,我是过来人,我想让学生少走弯路。我爱学生,那片真心学生会领情!可实际上,任何事情都有个[/FACE]“度”,超过这个度,学生明知道是爱,可体验的却只有是“拔苗助长”的痛苦。[/SIZE][SIZE=10]——[/SIZE][SIZE=10]《给教育留点空白》[/SIZE][SIZE=10][/SIZE][/P][P][SIZE=10]2[/SIZE][SIZE=10][FACE=宋体]、一个女孩,在[/FACE]“我最崇拜的人中”写的是周杰伦,而当时她却要求学生必须换掉。三年后她再次审视自己的行为时,写下了这段文字:[/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若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走进他们的世界。今天的我,绝对不会再重复[/FACE]“昨天的故事”,而且我会和他们一起唱周杰伦的《蜗牛》《千里之外》《听妈妈的话》,并以他的成长经历作为班会的主题……虽然,我还是不太喜欢听他的歌,但我明白必须学会尊重、理解、接纳。自己也曾年轻,也曾有过挺着压力迷恋邓丽君、张蔷的岁月吗?[/SIZE][SIZE=10]——[/SIZE][SIZE=10]《今天,你进步了吗》[/SIZE][SIZE=10][/SIZE][/P][P][SIZE=10]3[/SIZE][SIZE=10]、这是她在观看《心理访谈》节目,看到李子勋老师的目光时写给自己的文字:[/SIZE][SIZE=10][/SIZE][/P][P][SIZE=10]面对李子勋温和的目光,常常想到自己,作为一个班主任老师,每天和孩子打交道,每天被各种应该、不应该的工作,抽得像陀螺一样旋转,自己真的少了一份倾听!自己在说,自己在做,但惟独忽略了一种更美的方式[/SIZE][SIZE=10]——[/SIZE][SIZE=10]用目光倾听,用目光告诉他(她),说吧,孩子,我在听![/SIZE][SIZE=10]——[/SIZE][SIZE=10]《有一种目光是倾听》[/SIZE][SIZE=10][/SIZE][/P][P][SIZE=10]……[/SIZE][SIZE=10][/SIZE][/P][P][SIZE=10]就这样且行且吟,她不断进行着自我调整,同时她在新浪网上以《在梦想和现实间行走》记录自己的教育故事[/SIZE][SIZE=10],[/SIZE][SIZE=10]累计写了四五十万字。这些从心海里流淌出来的文字,不断厚实着她的人生积淀,让她追求着更高的教育境界。《梦想[/SIZE][SIZE=10] [/SIZE][SIZE=10][FACE=宋体]从这里起航》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被誉为[/FACE]“一个班级的精神成长史诗”,《做反思型教师》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她用文字回望自己的成长历程,以一种平和从容的心态来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SIZE][SIZE=10][/SIZE][/P][P][SIZE=10]读书学习,反思积累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永恒路径,她的教育生活因此变得云淡风轻、风景独好![/SIZE][SIZE=10][/SIZE][/P][P][SIZE=10]“教师,对我而言不是一个称呼,也不是一个职业,它是我情之所系,是我生命价值的体现。”这是王国明对职业的认识;[/SIZE][SIZE=10][/SIZE][/P][P][SIZE=10]“陪学生三年,要想学生一生。”这是王老师对班主任工作的定位;[/SIZE][SIZE=10][/SIZE][/P][P][SIZE=10]“老师是学生成长历程中‘重要他人’,要对得起讲台下那些澄澈的眼睛!”这是她的自我勉励;[/SIZE][SIZE=10][/SIZE][/P][P][SIZE=10]“在喧嚣的尘世中,当我们能够左右了自己的思想,让它能够抵御风霜雪雨,历尽风尘沧桑,仍然执著于远方时,你会欣喜地发现,我们的生命与事业也会走向远方。”这是她对专业发展的清醒认识[/SIZE][SIZE=10]……[/SIZE][SIZE=10][/SIZE][/P][P][SIZE=10]就这样,且行且思,王国明老师在教育之路上走得执着而坚定。她立足于基层教育,踏地而行,追寻并创造着更加美好的教育世界![/SIZE][SIZE=10][/SIZE][/P]
20楼
王君,王国明,两个老师,两种境界,却有一种很是相近的执着,且都走到了大城市,做得风生水起长袖善舞。
21楼
[P][b][SIZE=12pt] [FACE=宋体]王怀玉:[/FACE][/SIZE][/b][b][SIZE=10]转身,为了更好的遇见[/SIZE][/b][b][SIZE=10][/SIZE][/b][/P][P][SIZE=10][FACE=宋体]认识王怀玉的时间并不长。那是[/FACE]2015[FACE=宋体]年[/FACE][FACE=Times New Roman]7[/FACE][FACE=宋体]月,在徐州全国班主任会议上。期间郑立平说要引荐一位老师给我认识,那人就是王怀玉。席间方知,怀玉也是一直在班级管理中的坚守者,与我的几位徒弟如郑立平、王莉、钟杰、韩素静等,都很熟识。刚获得深圳市首届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称号。[/FACE][/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虽然那次见面交流并不多,但她的个人经历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王怀玉于[/FACE]2005[FACE=宋体]年通过深圳市人才引进计划正式调入深圳市南山区。此前在湖北老家做了[/FACE][FACE=Times New Roman]5[/FACE][FACE=宋体]年分管科研的副校长,在管理岗位上做得风生水起。分管学校教育科研期间,她先后为学校捧回湖北省科研示范基地、湖北省教改先进学校、[/FACE][FACE=Times New Roman]2002[/FACE][FACE=宋体]年成功组织承办了全省小学语文教学现场会等,这在一个普通的县级学校是史无前例的事情。[/FACE][/SIZE][SIZE=10][/SIZE][/P][P][SIZE=10]2004[FACE=宋体]年秋,[/FACE][FACE=Times New Roman]32[/FACE][FACE=宋体]岁的她被作为后备干部推荐到湖北教育科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脱产进修一年。而就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王老师却毅然选择舍弃管理职务,[/FACE][FACE=Times New Roman]2005[/FACE][FACE=宋体]年不顾领导挽留和亲友反对,带着[/FACE][FACE=Times New Roman]10[/FACE][FACE=宋体]岁的女儿,只身南下。当前,她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班主任,经常应邀在全国各地做班主任培训交流。她的人生经历中一定有很多精彩故事值得我们去挖掘。[/FACE][/SIZE][SIZE=10][/SIZE][/P][P][b][SIZE=10]一、九年排头兵:从教学到管理的角色转换[/SIZE][/b][b][SIZE=10][/SIZE][/b][/P][P][SIZE=10]一名优秀班主任总是一名优秀的学科教师。他们有着独特的教育眼光,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即强烈的研究意识。王怀玉就是一名典型的研究型教师代表,她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始于她上岗初期立足课堂、立足学科的田野式研究。[/SIZE][SIZE=10][/SIZE][/P][P][SIZE=10]1996[FACE=宋体]年[/FACE][FACE=Times New Roman]5[/FACE][FACE=宋体]月,工作五年的王怀玉作为年轻的参赛选手,代表全县参加市级小学语文学科竞赛。评课中,市教研员盛赞王老师执教的《凡卡》一课,是一节非常成功的情境教学示范课,王老师身上有国内小学语文情境教育开创者李吉林老师的某些特质。当时全市上下语文都在进行学法指导实验,王老师曾经有些踌躇不定。有了市教研员的鼓励,王老师更加坚定了继续研究情境教学的信心,当年就申报了市级课题,带领学校全体语文教师进行情境教学研究,[/FACE][FACE=Times New Roman]1998[/FACE][FACE=宋体]年王老师所在学校被特批为全市唯一一所情境教学实验学校,王怀玉也被任命为当地兼职语文教研员。两年后,王老师被教育局任命为学校分管科研的副校长。[/FACE][/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角色身份的转变,王怀玉开始系统学习钻研科研方法,建立健全学校科研管理制度。她认为要想让更多老师消除对科研的畏惧感,就必须要设法让老师们感受到一线教师的科研是为解决日常教育教学问题而服务的。她选择以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为全校老师第一本共读书,在阅读分享中,让老师们认识到[/FACE]“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为了引导老师们把学习和日常教学结合起来,王老师和校长屈万军先生一起进一步琢磨最适合学校老师的科研方法,以[/FACE]“自主、主动”为核心,研究各科学习中学生需要习得的基本方法,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建构了学校整体科研课题构架。广开言路,让老师们提出教学中的困惑问题,再组织骨干教师对问题归并整理,最后确立出各科教学研究和班级管理阶段性研究重点,进行阶段性攻关(其实就是微型子课题研究),加强过程性记录。[/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这种具体可行的引导,激发了教师群体的研究热情,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王怀玉并没有躺在既有的成绩上沾沾自喜,而是认真梳理出研究中遇到的各类困惑问题。由于她和她所在的学校已经走在全省教改前列,遇到的问题问题一时没有很好的可供借鉴的解决方法,需要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她感觉个人发展也到了瓶颈期,迫切地学习愿望终于于[/FACE]2004[FACE=宋体]年秋得以实现。[/FACE][/SIZE][SIZE=10][/SIZE][/P][P][SIZE=10]一年脱产进修,让她得以深入思考个人前途。王怀玉认为她率直、不愿委曲求全的性格不适合做行政领导,自己的兴趣点在德育研究上,在班级管理上。于是,学习期满,她主动申请辞去行政职务,只身南下,去圆自己的班主任梦。[/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很多人不理解当年王怀玉老师为何放弃仕途而去做一名班主任。真正了解了她的人,就不难理解这是一位在教育研究的路子上[/FACE]“越陷越深[/SIZE][SIZE=10]”[/SIZE][SIZE=10]的研究型教师的必然选择。因为她明白:只有回到真正的教育现场,才有真实的研究和动人的教育生活发生。无论是初出茅庐时的各类教学竞赛的磨砺,还是入道后科研管理身份转换后的适应,王老师始终坚持用研究的眼光、学习的心态,去预设、面对每一个教育现场,在不断实践和反思中追问意义。她曾经在给我的邮件中这样表明心迹:她要在这种追寻中发现工作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的。[/SIZE][SIZE=10][/SIZE][/P][P][b][SIZE=10]二.十年磨一剑:从课题到课程的孤独求索[/SIZE][/b][b][SIZE=10][/SIZE][/b][/P][P][SIZE=10][FACE=宋体]相比很多南漂一族,王怀玉老师是幸运的,追梦路上有家人的支持,同时是以人才引进方式调入南山区,工作和生活基本没有后顾之忧。按照常理,王老师可以安稳度日了。可,王老师偏偏不是那种随遇而安的人,她带着从头再来的勇气投入工作,希望尽早适应新环境。[/FACE] [/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她所在的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现已更名为[/FACE]“南山区第二实验学校”)以公民教育为特色开展德育工作,要求每名班主任依据公民教育理念确定班级文化建设目标。这对于一名刚从内地到深圳刚接收一个全校文明的“双差”二年级某班的教师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公民教育,对王老师而言是个全新的课题。应对挑战的方法就是学习。那段时间,王老师每天白天是老师,晚上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学生,她从学校档案室借阅了学校关于公民教育的所有文件和资料,上校园网查看学校曾经组织的德育活动,只要是在网上能够买到的关于公民教育的书籍,她[/FACE]“一网打尽”,做对应笔记。[/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两个月的恶补,两个月对班级的了解,王老师找到了在班级实施公民教育的入口:恪守[/FACE]“尊重”底线伦理原则,立足公德意识培养和公德行为养成。针对当时班级学生常规要求不明、自信心不足等现状,以培养学生“自信和自律”作为班级文化关核心,以意识养成为重点,开展序列班级活动,使班风得以较快扭转,也得到了领导的赏识,[FACE=Times New Roman]2005[/FACE][FACE=宋体]年年底就被任命为学校德育课题负责人,负责制定全校[/FACE][FACE=Times New Roman]1-9[/FACE][FACE=宋体]年级学生基本行为规范细则的制定。[/FACE][/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王老师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在比较多个国家校规和公民教育目标之后,做了[/FACE]3000多份问卷调查,于2006年春季拿出了全校学生行为细则。2007年王老师申报了广东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生底线伦理规训与个人品德养成的关系研究”。这是一个大课题,王老师和课题组成员历时6年研究,终于于2012年4月顺利结题。2013年4月,全面反映王老师课题成果的22万字专著《班级管理新探——小学生基础性品德养成》由湖北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期间,王老师还接受“万千教育”编辑的约稿,撰写了另外两本班级文化建设书籍。[/SIZE][SIZE=10][/SIZE][/P][P][SIZE=10]怀玉老师曾把她已出版的三本个人专著邮寄给我。我阅读后,脑子里闪现出一句话:研究出智慧。这些年,我广泛接触一线优秀班主任,阅读过他们的成长故事,也读过很多老师的个人专著。王老师个人著作在数量上不算多,但分量却很重。三本专著反映出[/SIZE][SIZE=10][FACE=宋体]王老师教育视角的不断拓展:从侧重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特色活动构建,到关注学生基础性品格的养成,再到家校协同教育的探索[/FACE]……逐步深入,逐层延展。[/SIZE][SIZE=10][/SIZE][/P][P][SIZE=10]十年来,王怀玉老师先后主持完成了四项省、市、区规划课题,这些课题研究都是针对当前德育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以[/SIZE][SIZE=10][FACE=宋体]专著《班级管理新探[/FACE]——小学生基础性品德养成研究》为例,她在该书的第一章“研究缘起”中写道:[/SIZE][SIZE=10][/SIZE][/P][P][SIZE=10]“……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不得不大量补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学习中我惊喜而又惶恐地发现自己当前所做的课题触碰到伦理学上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即如何在社会规范与个体品德之间寻找恰当的契合互补与相互促进。这让我看到了本课题的价值,同时也深知自己无论是从理论储备还是从操作实践能力来看,都有力不能及的局限。既然方向对了,我就和成员们从班级出发,找一个小而实的切入口,做一些探讨和力所能及的回答吧。”[/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王怀玉正是这样通过扎实的行动研究,逐渐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地触碰到了教育的核心问题。这种螺旋上升式的实证性研究,有利于提高老师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在[/FACE]2007年立项的省级课题研究中,王老师发现此前校长强调制定规则要指向消极伦理(即细则规定学生不做什么),在具体实施中不太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日常行为规则应重在指导学生怎么做。为了印证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王老师继续钻研中外伦理学、心理学等一系列著作,并从[/SIZE][SIZE=10]麦金太尔的美德伦理找到了理论支撑。[/SIZE][SIZE=10][/SIZE][/P][P][SIZE=10]但是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论证态度也曾一度让她遭遇尴尬。她的观点一度不被认可。王老师没有申辩,也没有就此止步,继续默默在学习、实践、反思中穿行。[/SIZE][SIZE=10][/SIZE][/P][P][SIZE=10]6年间,王老师间或整理相关观点,先后发表十多篇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其中2012年11月提交给全国中青年理论工作研究会第21次年会的论文《寓公民教育于班级管理全过程》一文9000多字,被《教育科学研究》编辑选中,全文刊发于2013年第3期,被多家网站转载,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近年来应邀全国各地演讲百余场。2014年11月,在全国首届班主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王怀玉正式全面系统地向全国德育专家和与会德育同行介绍了她的四尊班级文化,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同行的高度认可,也坚定了她继续深入探索的信心。[/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最近两年,她致力于德育课程开发,重视家校协同教育研究。她开发的校本课程[/FACE]“博物学启蒙”。正是基于四尊班级文化中“尊重外物”所开设的对应课程。开设两年来,深受学生喜爱,得到了家长大力支持,意外引起了中国教师报课程研究编辑的关注,应邀在教师报专栏介绍,并被评为2015年全国最值得关注的六大校本课程之一。[/SIZE][SIZE=10][/SIZE][/P][P][SIZE=10]十年风雨路,她负重前行,终得凤凰涅槃。人们看到的是她在台上灿烂的笑容,读到的是她深思后行云流水的诗篇。故事背后,那份近乎无望的执着,那份无奈的弹性坚持,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绕不过的坎。成长的路上不拥挤,能登上峰顶,回到教育原点思考的优秀班主任不多,靠的就是如怀玉一样的勇气、信念和行走中获得的智慧和力量。[/SIZE][SIZE=10][/SIZE][/P][P][b][SIZE=10]三、风正一帆悬:从个人到团队的意气风发[/SIZE][/b][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十年磨一剑。而今,王怀玉已完全适应了深圳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快节奏和高要求,她凭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赢得了历届学生的爱戴,深得深圳高知家长群体的认同和支持,赢得了社会的认可。个人事迹在《湖北教育》《南粤校长论坛》《班主任之友》等多种媒体杂志上专题报道。[/FACE] [/SIZE][SIZE=10][/SIZE][/P][P][SIZE=10]2015年7月,通过了严格评审,获得了深圳市首届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称号。王怀玉名工作室挂牌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迎来了数十名市、区优秀班主任的追随,最终形成了一名由12名精英成员和10名优秀学员组成的活力团队。工作室本着以“基于学生成长、立足班级建设、促进专业发展”的根本原则,以“实践、阅读、写作”为抓手,立志打造一支勇于创新、活力四射、卓有成效的班主任精英团队。半年来,王怀玉班主任工作室工作开展地有声有色,后期工作规划明确,研修内容具体,职责明确,队员们意气风发。[/SIZE][SIZE=10][/SIZE][/P][P][SIZE=10]“独行快,众行远。”时下,这句话更有现实意义。带领一个团队稳步发展,与一个人执着向前,有着天壤之别。这不仅考验着领队人的能力、魄力,更取决于她的胸怀与气度。[/SIZE][SIZE=10][/SIZE][/P][P][SIZE=10]王怀玉工作室工作进展顺利,规划明晰,团队凝聚力强,与王老师的个性魅力直接相关。初见王老师,你总会被她的热情、爽朗所感染。她真诚、阳光,善于分享,尽力为工作室成员搭建各种成长平台,她的言行深深激励着工作室的成员们。[/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王老师说自己也是因为在团队参与中学习着团队建设,在团体互助中学习中获得成长的。她坚持书写了[/FACE]8年的个人博客([/SIZE][URL=http://blog.sina.com.cn/liushuiwubowhy][COLOR=rgb(0, 0, 0)][SIZE=10]http://blog.sina.com.cn/liushuiwubowhy[/SIZE][/COLOR][/URL][SIZE=10][FACE=宋体])上已经积累了[/FACE]1000多篇原创博文,访问量达到30余万次,也让她结识了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教育挚友。博友们相互勉励,坚持纸质阅读,坚持书写教育随笔。王老师说正是在与各地教育同行交流互动中获得灵感和动力。[/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王怀玉说,她最喜欢的一句话是:[/FACE]“一个人能够走多远,取决于你跟谁走;一个人走,可能走得快,但是一群人走,才能走得远。”十年来,她先后参加了多个各种民间学习组织。早在2007年,她就跟随新教育网师学习;其后,她又主动参加中青会等各种高规格会议,通过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己。近几年,网络上民间学习团体组织迅速壮大,王怀玉也先后多次自费参加团队学习交流。目前,是全国知名优秀班主任组织“8+1”工作室核心成员,领衔工作室十大课程之一“家校结合”项目研究;2012-2014年,作为广东省李楠名班主任工作室核心成员,积极参与各项活动;2014年3月,她被南山区教育局聘为南山区德育兼职教研员,在南山区班主任尖峰论坛中担任主持人和首场主讲人,广受好评;作为东莞市家庭教育促进委员会授课专家,她的历次讲座深受家长欢迎,在网上主动解答家长各类问题,深得家长信任。[/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是什么支撑着王老师?是热忱,一份对教育执着的爱和热忱。王老师说每次互动,她不只是在付出,同时也是交流碰撞着学习提升着自我。王老师的热情与无私影响着周围的人。因为工作室成员人数受文件限制,她所在学校有十多位班主任自愿作为工作室[/FACE]“旁听”人员,不在乎有无“名分”,主动参与工作室各项活动。[/SIZE][SIZE=10][/SIZE][/P][P][SIZE=10]工作中,王怀玉总是充满热情和激情;生活中,王老师则始终保持着宁静与平和。正是这样一种工作和生活状态,让她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用一颗真诚的心,努力实践真教育,享受着教育的真幸福。正是这份阳光积极心态,已过不惑之年的王怀玉依然充满年轻与活力。[/SIZE][SIZE=10][/SIZE][/P][P][SIZE=10]王怀玉时常感叹:生命本是一场来之不易的遇见。一转身,就是一辈子。她庆幸在人生中段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及时转身。她珍惜与每一个学生、每位家长、每个班级、生命中每个人的遇见。精彩的班级生活,丰富的人生阅历,点燃了她的生命激情,她在一路追寻中,遇见了更美、更好的自己。[/SIZE][SIZE=10][/SIZE][/P][P][SIZE=10] [/SIZE][/P]
22楼
祝贺师傅在班主任之友论坛“重出江湖”,我正在读《31位名班主任的精神修炼之旅》这本书!
23楼
张老师,新年快乐![P]我一口气读完您发的帖子,这些老师让我热血沸腾![/P][P]谢谢您的精彩分享![/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