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竹交加翠,栽桃烂漫红
——《唐宋词十七首》之《温庭筠》读后感
每一篇作品,都在等待着能理解、赏识自己的读者关注它,如同一个有生命的妙龄女郎,等待着对自己情有独钟的人儿翩然到来。
但是,一个真正的读者,在学习佳作时,不可避免地要在阅读的文字里加上自己的思想、情趣、以及生长背景。所以,对同样一篇作品,在不同读者眼里必然有不同的印象。按照阿德勒所说,是这些作品的意义在我们心中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和影响。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孔子不也认为,可以跟他谈论诗歌的学生,必须是有丰富联想的学生,而不只是理解字句表面的人吗?联想既然“丰富”,答案便可以五花八门了——这应该不算是强词夺理吧!
所以,我不会羞涩于自己感悟的片面,而不敢书写——哪怕多数人认为我的见解不值得一提,我只把它当做宝贝——这是我发自肺腑的语言啊!
和阅读其它文章一样,我在读完《唐宋词十七讲》的第一、二讲《温庭筠》后,开始对号入座。我要找的是自己的位置。我似乎睡梦中都在琢磨这两句:“种竹交加翠,栽桃烂漫红。”这是杜甫的话。他说:“我不种竹子则已,如果种出竹子来,必然长得枝繁叶茂;我不栽桃花则已,如果栽了桃花,必然明媚鲜艳。”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庭筠《菩萨蛮》)
多么精妙温婉的文字!读着温庭筠的诗词,我想到的是:既然是一个女人,必然要活得精致一些,即使相貌上有不尽人意之处,内心修养也要如温庭筠的词一般清丽温婉。
总感觉,女人就应该美丽,美丽如花;女人就应该浪漫,浪漫如诗。女人就应该多一些温婉清丽,女人就应该具备优雅的举止、高贵的气质。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 且看温庭筠的另一首《菩萨蛮》:
“水精帘里颇黎枕, 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 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 又鬓隔香红, 玉钗头上风。”
这最精致、最纤细、最幽微,而且带有修饰性的非常精巧的美,岂不正是女性美的特征?
所以,词和女人不但有得一比,还最能滋润女人的心田。
所以,我一直放纵自己偏爱宋词,哪怕我知道品味这些似有不务正业之嫌,哪怕我知道这只是茶点,当不得正餐;哪怕我知道自己最迫切需要吸收的营养唐宋词里没有……但我就是想时时把板起面孔的理论冷落,将自己的身心浸润在花间歌词中,去体味美人与佳人,红粉和娥眉的点点差异……
《唐宋词十七讲》里说,温庭筠的词有节奏美,因为它是专为歌女演唱而作,与古诗有很大区别;其次,词有“语序轴”,在不同的地方停顿,就会有不同的含义;第三,词有联想轴。每一个语言,都有和它相近的一系列语言。比如我们说美人、佳人、红粉、娥眉,这都是说一个美丽的女子。创作的时候如何运用?它们虽然意思相近,表达在文学诗歌之中的时候,那种很细微的感觉就迥然相异了。看见“美人”,我们不禁想起屈原《楚辞、离骚》里“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看见娥眉,我们就想到“众女嫉余之娥眉兮……”也许,温庭筠在写词的时候,他只是想写美女和爱情,可是,他在没有明显意识的时候,也就是在潜意识里,他过去读过的书,所受到的教养,所经历的生活,无形之中就流露出来了。所以才能更人丰富的联想,联想到事业、生平、不如意等。
如此诗词,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做底蕴,怎么可能写成?如此感受,若不能反复玩味琢磨,怎么可能理解?
多读书,确实能让我们更精妙地运用语言。多读书,能提高我们的感悟力,能更深刻地体味、享受作品的美。“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一个“烟”,一个“天”,两个非常轻快的韵,显得轻倩空灵。可见,唐宋词的美,不仅是感官的形象,还有声音的美,是一种能给人丰富联想的艺术,其魅力远远超过了影视作品——他年我做班主任,一定将这番感悟告诉学生。
喜欢宋词,只因它每每让我心有戚戚焉。诗言志,诗是显意识的;而词却因为作者的放松,更能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融入其中。因此也最能引起人的共鸣。比如,我看到杜荀鹤的“承恩不在貌,教妾若谁容?”深叹每个时代,每个环境里,都是善于逢迎权贵喜好的人,才最受宠。而历代文人,多少有一些才华的人,必然不肯阿谀奉承。在失志后,难免就有种种幽怨悱恻。难为温庭筠在被冷落后,还愿意“弄妆”,虽然“弄妆梳洗迟”了,但毕竟还在玩弄啊!这样的惆怅,事隔几百年,被同样不得志的文人看到,自然能百感交集。再说了,那得志的文人墨客,一般也写不出来这意味幽怨的词句——我读温庭筠的词,实在是找到了知音啊!
喜欢温庭筠的词,也不仅仅因为喜欢里面的情景——美女、爱情、暖香等,还喜欢那种精巧曲折,那“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的敏感柔情。今天到网上看见网友生命的化妆身染重病,一时思绪万千。如果没有感情的草木生长都使我们感动,那么人世的情况呢?那也是个多才多艺富有情趣的女人啊!怎么说病倒,就病倒了?
无论如何,生为女人,在人世一天,就应该呵护自己的品质、生活、容貌。好好伺候父母、呵护子女、珍惜自己。不因为别的,只因为我们本质就是美好的。美,不是为了别人,仅仅为了“种竹交加翠,栽桃烂漫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