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18
    • 经验78599
    • 文章631
    • 注册2010-09-08
    小学版2019年第11期案例评析《夹缝中的孩子》火热征稿了!!!
    [P][SIZE=9pt][ALIGN=center][b][SIZE=14pt]夹缝中的孩子[/SIZE][/b][b][SIZE=14][/SIZE][/b][/ALIGN][/SIZE][/P][P][SIZE=9pt][SIZE=14pt]       去年又接了一年级,班里有个黑黑的小男生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上课下课状态完全不一样:坐不住,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小,但一下课可撒了欢,楼道里跑闹,班里如果有同学打架,他肯定是旁边喊“加油”的那个。[/SIZE][SIZE=14][/SIZE][/SIZE][/P][P][SIZE=9pt][SIZE=14pt]       一次班里上体育课,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有点感冒,我便在教室批作业陪着他,我对孩子说,要是不舒服就在座位上休息,或者看看书。但他丝毫看不出不舒服,一会儿去动动这个同学的铅笔,一会儿去玩玩那个同学的书包……“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不经别人允许,不能乱动别人的东西。要是不难受,去擦擦黑板吧。”我对孩子说。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拿着黑板擦,在黑板上敲得“噼里啪啦”响……因为偌大的教室就我们两个,那声音显得格外刺耳……我让孩子坐在座位上,说:“宝贝,你今天不舒服,老师告诉你:别人不在时,不要乱动别人的东西;第二,要顾及别人的感受。就像刚才老师在批作业,你可以安静地看看书,或安静地擦擦黑板,尽量不发出声音。好吧?!”孩子点点头,但之后没有多大改变。这个孩子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不太讨人喜欢的“熊孩子”。[/SIZE][SIZE=14][/SIZE][/SIZE][/P][P][SIZE=9pt][SIZE=14pt]       一天,值勤的老师告诉我,我班有个男孩,是老人送的,总是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卫处,并且一直等到看不见孩子了才离开。(学校规定家长只允许把孩子送到接送区,接送区离学校门口约[/SIZE][SIZE=14]100[/SIZE][SIZE=14pt]米,孩子们排队进校门)我便问了一下,是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孩子说姥姥不听,非要把他送到学校门口。[/SIZE][SIZE=14][/SIZE][/SIZE][/P][P][SIZE=9pt][SIZE=14pt]       结果当我跟孩子姥姥说这件事的时候,姥姥说只有一次,接下来便一直跟我夸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多么聪明、孝顺,背东西多快……但前两天数学测试,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的数学只考了[/SIZE][SIZE=14]61[/SIZE][SIZE=14pt]分,是班里最低的,我便告诉姥姥,回家改改错,看看是不是哪儿没有掌握好。姥姥觉得不可思议,“是吗?昨天做作业的时候都会啊!”[/SIZE][SIZE=14][/SIZE][/SIZE][/P][P][SIZE=9pt][SIZE=14pt]       慢慢我了解到,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是姥姥带大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隔代抚养”的孩子。虽然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爸妈跟姥姥住一起,但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大部分时间是跟着姥姥的,包括复习功课。我觉得孩子还是需要父母亲自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还利于孩子习惯的培养、规则意识的形成。于是便借着孩子成绩不太理想为由,请来了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的爸爸妈妈。我刚问到平时谁陪孩子,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妈妈便很激动,“我妈管得就不行,太宠着他啦,写作业一会儿喝水,一会吃水果。我也想接过来把孩子放我身边,但我妈不让。连晚上孩子在我们家睡觉,她都得找个理由再把孩子接回去。”(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爸妈和姥姥住在一个小区,一天三餐都是在姥姥家吃,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爸妈只回自己家睡觉)从语句中感觉母女关系不好。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爸爸与我交流不多,但一直在指责孩子。我告诉孩子爸妈,孩子现在上学了,学习、生活等习惯都需要培养,更需要父母的陪伴。我跟孩子父母约定:以后尽量多陪孩子,每周来接孩子至少一次……但第二天,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姥姥就拉着我聊了半个多小时,说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妈妈很忙,根本顾不上孩子;孩子爸爸脾气很坏,总是训孩子,孩子跟着父母根本不行。我都感觉好像自己就是那个告状的“坏人”。我告诉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姥姥:“阿姨,我知道你很疼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妈妈,也舍不得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但孩子上学辅导还得尽量让父母参与,你也得允许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爸爸妈妈犯错,他们是在犯错中成长的,亲子相处也是需要磨合的。”姥姥又跟我说了一些什么,才怏怏地离开了。[/SIZE][SIZE=14][/SIZE][/SIZE][/P][P][SIZE=9pt][SIZE=14pt]       以后一个学期,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爸爸真的遵守约定,一周来接孩子一次。只要哪天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在路队露出了笑脸,不用猜,肯定是爸爸来接了。看来,孩子还是希望跟爸爸妈妈在一起。[/SIZE][SIZE=14][/SIZE][/SIZE][/P][P][SIZE=9pt][SIZE=14pt]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经常聆听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姥姥的唠叨,有时候是送队的时候,有时候是微信,总之都是告状的:[/SIZE][SIZE=14][/SIZE][/SIZE][/P][P][SIZE=9pt][SIZE=14pt]       房老师,我都没办法,昨天他爸爸辅导作业又打孩子了,而且打的头,容易打出问题的;[/SIZE][SIZE=14][/SIZE][/SIZE][/P][P][SIZE=9pt][SIZE=14pt]       房老师,我那女儿脾气急,陪孩子读书也没有好脸色,总是训斥打击,我觉得孩子需要鼓励;[/SIZE][SIZE=14][/SIZE][/SIZE][/P][P][SIZE=9pt][SIZE=14pt]       房老师,都说“家丑不可外扬”,我还是想跟你说说,孩子考得不好,他爸爸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考得那么少,你笨死了,你傻了还是缺心眼了,两个人就知道训孩子,也不跟孩子分析错在哪里;[/SIZE][SIZE=14][/SIZE][/SIZE][/P][P][SIZE=9pt][SIZE=14pt]       房老师,昨天孩子祝妈妈生日快乐,但妈妈的一句话‘考得不好啥也没用’把孩子的自尊心给伤害了,孩子情绪很低落,麻烦你批评一下他妈。[/SIZE][SIZE=14][/SIZE][/SIZE][/P][P][SIZE=9pt][SIZE=14pt]       房老师,麻烦你多给他爸妈交流一下看手机的问题,他们吃饭在看手机却不让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吃饭看书。[/SIZE][SIZE=14][/SIZE][/SIZE][/P][P][SIZE=9pt][SIZE=14pt]       ……[/SIZE][SIZE=14][/SIZE][/SIZE][/P][P][SIZE=9pt][SIZE=14pt]       我也会把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及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爸爸妈妈的进步说给姥姥听,但事情依然没有改善。[/SIZE][SIZE=14][/SIZE][/SIZE][/P][P][SIZE=9pt][SIZE=14pt]       再跟小[/SIZE][SIZE=14]R[/SIZE][SIZE=14pt]爸妈聊的时候,他们也是一脸无奈,说孩子姥姥管得太多了,稍微训孩子一下就受不了,然后再训我们。[/SIZE][SIZE=14][/SIZE][/SIZE][/P][P][SIZE=9pt][SIZE=14pt]       ……[/SIZE][SIZE=14][/SIZE][/SIZE][/P][P][SIZE=9pt][SIZE=14pt]       忽然意识到,这种“隔代抚养”的孩子,不是孩子舍不得老人,而是老人离不开孩子;忽然意识到,现在[/SIZE][SIZE=14]80[/SIZE][SIZE=14pt]后的家长有时仍是个孩子,既想挣脱父母的束缚,又离不开父母给的温馨小窝……[/SIZE][SIZE=14][/SIZE][/SIZE][/P][P][SIZE=9pt][SIZE=14pt]       孩子姥姥与孩子父母各执一词,孩子就在夹缝中生存,各种学习习惯、规则意识都比较薄弱。我忽然发现,不仅是孩子,作为班主任的我,好像是在夹缝中。如何教育这样的孩子?如何与这样的家长交流?都让我很是困惑,怎么办呢?[/SIZE][SIZE=14][/SIZE][/SIZE][/P][P][LINE-HEIGHT=300%][LINE-HEIGHT=300%][FACE=&][COLOR=rgb(3, 3, 3)][SIZE=4]                   (山东滨州实验学校 房丽芳)[/FACE][/COLOR][/SIZE][/LINE-HEIGHT][FACE=&][SIZE=9pt][COLOR=#030303][/FACE][/SIZE][/COLOR][/LINE-HEIGHT][/P][P][SIZE=9pt][SIZE=14] [/SIZE][/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
      • 经验722
      • 文章6
      • 注册2011-12-20
      占楼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259
        • 文章1
        • 注册2019-09-26
        [FACE=宋体][b][SIZE=9pt]  [/FACE][/b] [/SIZE] 我虽然并不是班主任,但是平时很关注这样的一些孩子,四天前正好就同样的问题咨询了徐长老(心理专家徐红波老师)。结果徐长老明确的告诉我:有时候你什么都改变不了,总想去拯救别人的人绝对是个变态。[FACE=宋体]我开始挺蒙,我咋成了变态呢?但仔细想想确实有几分道理。[/FACE][P][FACE=宋体]    有时候我们想改变孩子的爷爷奶奶观念,改变他们的父母想法,改变这些孩子态度和习惯,但事实上很多时候连自己都改变不了。班主任只是一个人,面对的不仅是40多个孩子还有背后的家庭,除了教学任务还有各级各类的事情。我们究竟能做什么?一遍遍,一次次和家长讲着那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么?激化大家的焦虑么?[/FACE][/P][P][FACE=宋体]     [FACE=PingFangSC-regular, &][COLOR=rgb(59, 59, 59)][BGCOLOR=rgb(255, 255, 255)]韩寒曾说; 如果热血没洒对地方,就会变成鸡血.我们是否有时候就这样白白用掉了我们的一腔热情反而让家校的关系越来越僵呢?[/FACE][/FACE][/COLOR][/BGCOLOR][/P][P][COLOR=rgb(59, 59, 59)][BGCOLOR=rgb(255, 255, 255)][FACE=PingFangSC-regular, &]      [/COLOR][FACE=PingFangSC-regular, Microsoft YaHei]    [/FACE][FACE=宋体]临别时[/FACE][FACE=宋体]徐长老告诉我两点[/FACE][/BGCOLOR][/FACE][FACE=宋体][COLOR=rgb(59, 59, 59)][BGCOLOR=rgb(255, 255, 255)]我觉得确实挺有用[/FACE][/COLOR][/BGCOLOR][/P][P][COLOR=rgb(59, 59, 59)][BGCOLOR=rgb(255, 255, 255)][FACE=宋体]      1接纳。接纳孩子同时也接纳自己。[/COLOR][/BGCOLOR][/FACE][/P][P][COLOR=rgb(59, 59, 59)][BGCOLOR=rgb(255, 255, 255)][FACE=宋体]      人们眼中的正常范畴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大,这些夹缝中的孩子并不特别,随着现代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隔代抚养的现象甚至会越来越多。对待这些孩子我们不能将他们边缘化特殊化,也尽量不要让他们感到特殊化。一视同仁是根本。[/COLOR][/BGCOLOR][/FACE][/P][P][COLOR=rgb(59, 59, 59)][BGCOLOR=rgb(255, 255, 255)][FACE=宋体]     2沟通。[/COLOR][/BGCOLOR][/FACE][COLOR=rgb(59, 59, 59)][BGCOLOR=rgb(255, 255, 255)]没事多和孩子唠唠嗑,听听他们的想法。[/COLOR][/BGCOLOR][/P][P][COLOR=rgb(59, 59, 59)][BGCOLOR=rgb(255, 255, 255)]     有时他们只想找个人倾诉一下。如果在沟通的过程中让孩子喜欢了,很多事有时候自然就解决了。[/COLOR][/BGCOLOR][/P][P][COLOR=rgb(59, 59, 59)][BGCOLOR=rgb(255, 255, 255)][FACE=宋体]     一点薄见,希望没给大家添乱。[/COLOR][/BGCOLOR][/FACE][/P][P][FACE=宋体][FACE=PingFangSC-regular, &][COLOR=rgb(59, 59, 59)][BGCOLOR=rgb(255, 255, 255)]         [/FACE][/FACE][/COLOR][/BGCOLOR][/P]
        [ 此贴最后由 李升 在2019/9/26 13:07:17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8
          • 经验12557
          • 文章64
          • 注册2014-07-18
          [QUOTE][b]下面引用由[@李升]发表的内容:[/b]

              我虽然并不是班主任,但是平时很关注这样的一些孩子,四天前正好就同样的问题咨询了徐长老(心理专家徐红波老师)。结果徐长老明确的告诉我:有时候你什么都改变不了,总想去拯救别人的人绝对是个变态。我开...[/QUOTE]我就是现实版的例子。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298
            • 文章1
            • 注册2019-09-28
            非常有幸能读到房老师的这一篇《夹缝中的孩子》案例分享。可以很肯定的猜测,案例中的小R同学几乎在当下的每一所学校都能找到他的影子。房老师的这篇案例十分令人引发思考,小R只是当下所有隔代教育环境下一类孩子的缩影,反映的是当下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类现实问题。希望这篇案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广大教师、广大教育工作者、广大家长的共同关注。[P]
            [/P][P]在这篇案例中,很明显能看到两代人不同的教育观,孩子在这样矛盾的环境下想要快乐的[/P]
            [ 此贴最后由 望湖小学葛传东 在2019/9/28 16:02:50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
              • 经验189
              • 文章2
              • 注册2019-10-02
              [SIZE=3][/SIZE][P][LINE-HEIGHT=150%][ALIGN=left][LINE-HEIGHT=150%][FACE=Calibri][SIZE=12pt]该案例是个新时代非常典型的案例。我认为“隔代抚养”是这个时代众多家庭的一个缩影,是普遍存在的一个事实。随着时代的变化,“隔代抚养”现象越来越普遍,问题越来越凸显。如何有效解决该问题是教育需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Calibri]80[/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Calibri][SIZE=12pt]后这一辈的父母大多都只生两个孩子,有很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越来越好,教育也越来越得到重视。[/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Arial][COLOR=rgb(59, 59, 59)][SIZE=12pt]加之现代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许多80[/SIZE][/COLOR][/FACE][/LINE-HEIGHT]后父母不得不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而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长大入学接送、以及孩子教育的任务基本都落在爷爷奶奶这一辈人身上。[/ALIGN][/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150%][ALIGN=left][LINE-HEIGHT=150%][FACE=Arial][COLOR=rgb(59, 59, 59)][SIZE=12pt]我认为此案例中房老师的做法是值得赞同的。她把小R[/SIZE][/COLOR][/FACE][/LINE-HEIGHT]在学校的问题及时地坦诚地与家长交流沟通,使家长清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同时对小R的姥姥和父母分别之处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取得一些成效。小R的父母由不管孩子到亲自来学校接送孩子、辅导孩子的学习,取得一点点进步。反观小R一家,他们的教育观念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的。首先是他们的教育观念不统一,互不信任,相互批评指责,缺乏交流和沟通。没有统一的教育标准,再用心的教育也是无效的。小R的姥姥很疼爱小R。我能生气体会到她对小R的关心,一日三餐到接送孩子的上下学、到晚上陪睡。时时事事为小R,看似很懂教育,但她并不真正懂教育。她不懂得放手,什么事情都想管,结果弄得一团糟。她过分地溺爱小R,没有培养良好的习惯,没有教育小R规则。当小R做作业时,她让小R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吃水果。她过分包庇袒护小R,不能正视小R存在的问题与毛病。而小R的父母缺乏做父母的责任感。生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父母是教育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的榜样。他们没有主力榜样的作用,他们一边吃饭一边玩手机;他们不懂得教育孩子要有耐心,要善于鼓励。他们性格暴躁,总是训斥小R,缺乏鼓励与肯定。这样的教育方式久而久之会使小R失去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我能感觉到房老师和小R夹在夹缝里艰难地生存着。结合我的教育经验,我认为房老师可以这样做,可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ALIGN][/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Calibri][SIZE=12pt]一、房老师本人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Calibri][SIZE=12pt]小[/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Calibri]R[/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Calibri][SIZE=12pt]老师可以多渠道学习,多行同事请教如何教育这样的孩子;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以及核心期刊、杂志,积极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面对这样的孩子,要正确面隔代教育的问题,找准问题,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还要从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入手,要持之以恒。[/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Calibri][SIZE=12pt]二、召开家庭会议,达成教育共识[/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Calibri][SIZE=12pt]房老师可以把小[/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Calibri]R[/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Calibri][SIZE=12pt]一家人聚集起来,召开一个家庭会议。与他们交流,提高认识。。分析小[/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Calibri]R[/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Calibri][SIZE=12pt]一家做得好的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小[/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Calibri]R[/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Calibri][SIZE=12pt]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期待。帮助小[/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Calibri]R[/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Calibri][SIZE=12pt]一家达成教育共识,制定家庭规则,让家庭中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轨道。家庭规则是家庭教育改变的基础。一个家庭的改变不仅仅是孩子的改变,而是每个家庭成员的改变。小[/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Calibri]R[/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Calibri][SIZE=12pt]的姥姥要把教育的主动权还给小[/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Calibri]R[/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Calibri][SIZE=12pt]的父母。她要懂得真正的爱不是一味地迁就。小[/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Calibri]R[/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Calibri][SIZE=12pt]的父母应当承担教育的责任,树立孩子的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事,他们首先要做到。如要求孩子专心写作业,他们就不能在吃饭时玩手机。帮助小[/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Calibri]R[/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Calibri][SIZE=12pt]学会遵守规则。他们要学会表扬,相信表扬的力量。使他们统一认识,教育是他们共同的事,让他们知道真正的爱是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Calibri][SIZE=12pt]三、召开家长会,掌握教育的方法[/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Calibri][SIZE=12pt]房老师可以利用家长会这一平台,找一些相关的教育视频、优秀家长的做法,对类似于小[/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Calibri]R[/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Calibri][SIZE=12pt]这样的家庭的学生给予培训指导,转变他们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的科学方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Calibri][SIZE=12pt]四、给小[/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Calibri]R[/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Calibri][SIZE=12pt]家长搭建学习教育孩子的平台。[/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Calibri][SIZE=12pt]人一辈子都在学习中成长,自己成长、与家人共成长。房老师可以推荐小[/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Calibri]R[/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Calibri][SIZE=12pt]的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家庭教育的活动,让他们在相关的家庭教育活动中体验、感悟,提升认识,最后内化为教育能力转变教育行为。[/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Calibri][SIZE=12pt]由于时代的不同,家庭成员成长的环境、受教育的程度不一样,家庭教育观念的分歧、“隔代教育”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学校和家庭都要重视这一问题,认真学习,积极寻找对策,加强家校沟通,家校通力合作,各自扮演好教育的角色,为教育付出应尽的责任和努力,我想“隔代教育”的问题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P][SIZE=3][/SIZE][P][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
                • 经验189
                • 文章2
                • 注册2019-10-02
                [SIZE=3][/SIZE][P][ALIGN=left][b][FACE=Calibri][SIZE=14pt]真正的爱是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SIZE][/FACE][/b][/ALIGN][/P][SIZE=3][/SIZE][P][LINE-HEIGHT=150%][ALIGN=left][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Calibri] [/FACE][/SIZE][/LINE-HEIGHT][/ALIGN][/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150%][ALIGN=left][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2pt]该案例是个新时代非常典型的案例。我认为“隔代抚养”是这个时代众多家庭的一个缩影,是普遍存在的一个事实。随着时代的变化,“隔代抚养”现象越来越普遍,问题越来越凸显。如何有效解决该问题是教育需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80[/SIZE][/FACE][/LINE-HEIGHT]后这一辈的父母大多都只生两个孩子,有很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越来越好,教育也越来越得到重视。[LINE-HEIGHT=150%][FACE=Arial][COLOR=rgb(59, 59, 59)][SIZE=12pt]加之现代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许多80[/SIZE][/COLOR][/FACE][/LINE-HEIGHT]后父母不得不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而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长大入学接送、以及孩子教育的任务基本都落在爷爷奶奶这一辈人身上。[/ALIGN][/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150%][ALIGN=left][LINE-HEIGHT=150%][FACE=Arial][COLOR=rgb(59, 59, 59)][SIZE=12pt]我认为此案例中房老师的做法是值得赞同的。她把小R[/SIZE][/COLOR][/FACE][/LINE-HEIGHT]在学校的问题及时地坦诚地与家长交流沟通,使家长清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同时对小R的姥姥和父母分别之处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取得一些成效。小R的父母由不管孩子到亲自来学校接送孩子、辅导孩子的学习,取得一点点进步。反观小R一家,他们的教育观念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的。首先是他们的教育观念不统一,互不信任,相互批评指责,缺乏交流和沟通。没有统一的教育标准,再用心的教育也是无效的。小R的姥姥很疼爱小R。我能生气体会到她对小R的关心,一日三餐到接送孩子的上下学、到晚上陪睡。时时事事为小R,看似很懂教育,但她并不真正懂教育。她不懂得放手,什么事情都想管,结果弄得一团糟。她过分地溺爱小R,没有培养良好的习惯,没有教育小R规则。当小R做作业时,她让小R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吃水果。她过分包庇袒护小R,不能正视小R存在的问题与毛病。而小R的父母缺乏做父母的责任感。生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父母是教育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的榜样。他们没有主力榜样的作用,他们一边吃饭一边玩手机;他们不懂得教育孩子要有耐心,要善于鼓励。他们性格暴躁,总是训斥小R,缺乏鼓励与肯定。这样的教育方式久而久之会使小R失去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我能感觉到房老师和小R夹在夹缝里艰难地生存着。结合我的教育经验,我认为房老师可以这样做,可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ALIGN][/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2pt]一、房老师本人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2pt]小R[/SIZE][/FACE][/LINE-HEIGHT]老师可以多渠道学习,多行同事请教如何教育这样的孩子;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以及核心期刊、杂志,积极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面对这样的孩子,要正确面隔代教育的问题,找准问题,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还要从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入手,要持之以恒。[/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2pt]二、召开家庭会议,达成教育共识[/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2pt]房老师可以把小R[/SIZE][/FACE][/LINE-HEIGHT]一家人聚集起来,召开一个家庭会议。与他们交流,提高认识。。分析小R一家做得好的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小R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期待。帮助小R一家达成教育共识,制定家庭规则,让家庭中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轨道。家庭规则是家庭教育改变的基础。一个家庭的改变不仅仅是孩子的改变,而是每个家庭成员的改变。小R的姥姥要把教育的主动权还给小R的父母。她要懂得真正的爱不是一味地迁就。小R的父母应当承担教育的责任,树立孩子的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事,他们首先要做到。如要求孩子专心写作业,他们就不能在吃饭时玩手机。帮助小R学会遵守规则。他们要学会表扬,相信表扬的力量。使他们统一认识,教育是他们共同的事,让他们知道真正的爱是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2pt]三、召开家长会,掌握教育的方法[/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2pt]房老师可以利用家长会这一平台,找一些相关的教育视频、优秀家长的做法,对类似于小R[/SIZE][/FACE][/LINE-HEIGHT]这样的家庭的学生给予培训指导,转变他们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的科学方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2pt]四、给小R[/SIZE][/FACE][/LINE-HEIGHT]家长搭建学习教育孩子的平台。[/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2pt]人一辈子都在学习中成长,自己成长、与家人共成长。房老师可以推荐小R[/SIZE][/FACE][/LINE-HEIGHT]的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家庭教育的活动,让他们在相关的家庭教育活动中体验、感悟,提升认识,最后内化为教育能力转变教育行为。[/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2pt]由于时代的不同,家庭成员成长的环境、受教育的程度不一样,家庭教育观念的分歧、“隔代教育”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学校和家庭都要重视这一问题,认真学习,积极寻找对策,加强家校沟通,家校通力合作,各自扮演好教育的角色,为教育付出应尽的责任和努力,我想“隔代教育”的问题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P][SIZE=3][/SIZE][P][FACE=宋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85
                  • 文章1
                  • 注册2019-10-06
                  [P]评析:[/P][P]    案例中班主任在发现孩子是“隔代抚养”之后,请孩子的爸爸妈妈到学校交流是正确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教育孩子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隔代抚养与爸爸妈妈亲自抚养是有区别的,因此发现问题,老师立刻找爸爸妈妈交流是可行的,在这里老师为家校合作搭建了一座桥梁。小R姥姥过于宠溺孩子,她不认为孩子的爸爸妈妈能教育好孩子,导致小R与妈妈爸爸之间有了嫌隙,从而让小R缺少了父爱和母爱,规则意识不强,学习习惯较差,而她自身并没有认识到她教育的孩子的方式存在问题。小R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以打击教育为主,孩子容易失去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消极对待学习。小R父母与姥姥之间并没有达成教育共识,彼此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彼此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P][P]支招:[/P][P]    班主任在教育孩子时,不仅需要口头上的教育,肢体上的安抚,也要为孩子创设情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孩子还小,他们不清楚哪个对哪个错,在父母不能启蒙孩子的情况下,教师要担任起孩子的引路人。孩子做错事有两种原因:一是他不知道这是错的,所以他做了。二是他知道这是错的,但他还是做了。两种性质是不一样的,不知道错就告诉他对错,并且告诉他原因,为什么这么做是错的,因为你伤害到别人了,别人会不开心,并以他自身举例,如果有人这样对你了,你觉得行不行,为什么?这样他就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别人的感受,从而明白自己错了,下次不能再犯。而另一种知错还犯,说明他想引起别人的关注,他以此为傲,这些老师说不能做的事情我也会做,你应该崇拜我。这时的他没有感受到做错事的后果,所以会一直犯错,这时教师就要提醒孩子不能做,并当他有一节课甚至一天没有犯错的时候,就及时表扬他,让他感受到被表扬的喜悦,一年级的孩子都希望被表扬,这样引导孩子一步步进步,从而不再犯错。[/P][P]    班主任与家长交流要不卑不亢,针对孩子的问题要及时告知家长,如果家长不信,可以适当的留下照片视频等证据,只有家长自身意识到孩子出现问题了才能解决问题。因为“隔代抚养”,父母与爷爷奶奶之间出现矛盾,父母与爷爷奶奶之间应该先交流沟通,制定出比较好的教育方式,而不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教育孩子一定要观点一致,该严厉的时候严厉。如果家里的矛盾没有解决,孩子的教育将一直存在问题。这个问题要让家长意识到,不处理好将影响孩子以后的成长和发展,从而引起重视,而不是在教育孩子时意见摇摆不定。[/P][P]延伸思考:[/P][P]    现在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在外面上班,家里只能由爷爷奶奶教育,因此“隔代教育”是不可避免的。“隔代教育”有好有坏,爸爸妈妈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没有经验,难免遇到很多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而爷爷奶奶已经教育过一个孩子了,教育孙子孙女总有些经验,因此有的爷爷奶奶教孙子孙女甚至比爸爸妈妈都要教的好,这是好的一面。但是人的观念在变,如果一直是老一辈的思想,孩子的思想就过于局限了,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这是坏的一面。如今我们需要创新型人才,孩子的思想需要不断创新,父母也正是因为第一次教育孩子,他们会不断地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的爸爸妈妈,因此爷爷奶奶也需要放手,让孩子的爸爸妈妈锻炼一下,给他们一个教育孩子的机会,如果做得不好,爷爷奶奶可以提出自己的合理地建议,但不要越权,做了爸爸妈妈应该做的事情。
                  [/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季卫琴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207
                    • 文章1
                    • 注册2019-10-07
                    [P][FACE=宋体][SIZE=12px]握紧是爱,放手也是爱[/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评析】[/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一个人从错误中觉醒,然后努力改正,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时候也需要很长的时间。面对案例中的“熊”孩子,如何走好这个过程,如何做好“熊孩子”这个班主任,如何正确引导小R姥姥和父母的教育方式,需要我们从多方面进行思考。[/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先从家庭这个角度看。家庭是少年儿童发展的基础和主要场所,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的融洽与否,是影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作为案例中的孩子第一监护人——父母,他们并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家长忙于生计,未能尽到管理教育孩子之职责,或有时在家,但疏于管理教育孩子。更多时候干脆将孩子寄托给孩子的姥姥看管。[/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孩子。有的父母对自己的言行不检点,造成负面影响了孩子。如案例中的父亲性格暴躁,教育孩子没有耐心,基本教育方法就是打骂:昨天辅导作业又打孩子了,而且打的头,容易打出问题的;孩子考得不好,他爸爸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考得那么少,你笨死了,你傻了还是缺心眼了;小R爸爸与我交流不多,但一直在指责孩子。孩子的母亲也是如此:脾气急,陪孩子读书也没有好脸色,总是训斥打击。家长不懂得小学生心理发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帮助关心教育孩子。实践证明,父母完善的性格,较高的文化水平,丰富的生活阅历,是指导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教育方法难以奏效,且使学校教育的成果付诸东流。[/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案例中的姥姥一味溺爱,致使孩子的生活缺乏严格的管理,逐渐养成自由、散漫、任性等坏习惯。[/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案例中的老师挺尽职,也想了一些方法。如找孩子的父母、姥姥进行沟通,告诉孩子爸妈,孩子现在上学了,学习、生活等习惯都需要培养,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也进行了一些具体措施:跟孩子父母约定:以后尽量多陪孩子,每周来接孩子至少一次。但从整个描述看,教育方法会不会显得比较粗放与单一?[/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支招】[/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我也是一个二十几年的老班主任了,这样的“熊孩子”几乎每届都有,这样的隔代教育家庭也常出现在我眼前,这个案例所反映的问题还真是有共性。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针对如何教育这种类型的孩子?如何与这种类型的家长交流、合作?我想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一、      [/SIZE]解决外因,协调好家庭内部成员的教育认识。[/FACE][/P][P][FACE=宋体][SIZE=12px]首先要肯定的是,案例中的父母无疑是爱孩子的,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问题在于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但这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让孩子无所适从。因此,老师有意识的单独与家长交流后,再让家庭成员面对面的开家庭会议,取消误会与隔阂,选择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建立共识。[/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这些共识中,需具体细化,如在孩子面前要做到意见统一,不能当面唱反调。如对孩子要严有度,爱有方。特别是孩子在学习中的失败,要对孩子多加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等。[/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二、榜样引领,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榜样对儿童的心灵是一股非常有益的阳光,而这种阳光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苏氏家语》说:“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能然者,生而善教也。”[/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需要一个好的榜样,好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很强的,会成为他们前进的目标和动力之源,孩子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他们也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1)榜样的选择可以是父母或姥姥,可以是英雄人物,可以是孩子身边的伙伴,但应该尽量选择孩子感兴趣或孩子亲近的。[/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2)明确孩子需向榜样学习的点,为孩子规定一些行为准则。如案例中的不经别人允许,不能乱动别人的东西。老师在批作业,你可以安静地看看书,或安静地擦擦黑板,尽量不发出声音。切入点要小而精。[/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3)目标要分层,奖励要跟进。[/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4)持之以恒,方得始终。[/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三、形式多样,“苦练”与“趣练”相结合。[/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一次生动的活动,胜过一千次空洞的说教。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以后是非常愉快的,当要养成好习惯,把不经常出现的行为训练成经常出现的行为,这是一个十分艰苦甚至是痛苦的过程,需要咬着牙战胜许多困难,要经过许多的枯燥单调的训练。特别是针对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矫正起来颇有些难于上青天的味道,要克服很多难以想像的困难,不少人半途而废,功亏一篑。所以,不妨“苦练”与“趣练”相结合,采取一些有趣的形式,如通过游戏,活动,竞赛,绘画等途径,不断变化形式来进行训练训练。例如培养礼貌用语的好习惯,可以在不同的场合来进行,抓住去商场购票,乘车,买票,外出游玩等机会,提醒和训练孩子在不同的场合,用好礼貌用语。[/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延伸思考】[/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独生子女普遍化引起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日趋严重;独生子女普遍化引起的独生子女家庭教养方式矛盾重重,如隔代抚养。再加上少年儿童处在自我意识,逐渐加强期,独立性与依赖性同在,自觉性有与幼稚性并存,使我们的教育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式。[/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就拿家庭教育来说,现代家庭中不合理的期望,致使许多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采取不同的态度。有的家长是对子女要求过高,在教育方法上苛刻。甚至有时不分场合,当面训斥、打骂要求子女,绝对服从。这样会使子女自尊心受到伤害,心里压力过大,最终形成忧郁,孤僻,退缩,逆反心理。有的家长是对子女娇惯溺爱,百依百顺,这容易使子女产生自私自利,任性,蛮横,懒惰和依赖等不良心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少年儿童正常心理的发展都是有害的。从这些家庭背景资料来看,父母甚至是不同长辈对孩子的教育分歧是造成儿童发展不正常的重要原因。[/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如家长只把孩子考高分作为教育孩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忽视心理素质的教育和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孩子指导、帮助、爱护,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握紧是爱,放手也是爱。何时握紧?何时放手?这个度值得所有人深思。[/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
                    [/SIZ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57
                      • 文章1
                      • 注册2019-10-08
                      隔代溺爱,毁了三代;和谐家庭,孩子健康
                      案例中班主任发现小R的问题后能及时与小孩家长进行沟通,这做法是相当好的,尤其是鼓励家长亲自来接送小孩,而不再是由小孩姥姥一手包办。从小孩父母对姥姥的描述,还有她发给班主任的留言都可以看出这位姥姥有明显的占有欲,不是自己的孩子却总是什么事都揽在自己身上,就连自己孩子管孩子也不服从,总是觉得自己做的才是对的,别人做的都是错的。说实话,现实中摊上这么一个妈,她所教育出的孩子以后真的很难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用我们这边的话来说就是正是因为有如此事事都包办的姥姥才会有如此不理孩子的父母,即使父母想理,姥姥也会插手不让孩子管孙子。现实中不少这种姥姥和奶奶,就住在我隔壁就有一位这样的奶奶,从她家孙子出世后,就是她一手带大孙子,孩子的妈妈和爸爸很少带过,小孩有时犯错,妈妈批评,奶奶却出来护着小孩,久而久之,小孩一做错事,就过来找奶奶包庇,越来越不听话,奶奶就说孩子父母不会教育孩子,可是孩子父母一教育孩子,奶奶总是过来插手,搞到小孩越来越无法无天,奶奶总是在担心,以后小孩怎么办,孩子的父母都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却从来不反思下自己的孩子不教育孙子都是她自己一手包办的。这种奶奶总是喜欢事事自己做了,自己的孩子都当了父母却不给机会他们成为父母,尽父母的职责,替自己孩子又当了一回父母,等孙子大后,因为从小没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以后孙子也会成为不合格的父母,所以隔代的溺爱,真的是会毁了三代。
                      要想改变这种隔代教育,首先要从老人家入手做工作,要让她学会放手给自己的孩子去教育孙子,要知道不管是任何一个小孩,都是渴望父母的关爱多过其他人的,要把多点陪伴小孩的时间还给父母,不能剥夺孩子为人父母的权利,但是一般这种老人思想都是比较固执的,都是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而且总是信不过别人,跟她硬来反而不行,硬来等于是否认她的付出,承认她的不对,遇上这种老人,表面看起来,孩子好像很幸福,啥都不用做,事实上却会让孩子和孙子永远无法长大,要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离开的,不放手的爱是会害了孩子的。所以可以先让这种老从忙起来,可以让她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比如说让她适当的去旅游、跳广场舞,甚至去参加一些相对应的育儿培训,这样她的生活忙碌起来,就不会总是把重心放在孙子身上,正规的育儿经验会让她懂得放手,而不是溺爱孩子和孙子。然后就是想办法让孩子的父母多点陪伴孩子,而且是高质量的陪伴,从案例中明显觉得孩子的父亲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上很缺乏经验,而且很多时候方法也不对,在育儿这块,要加深学习,班主任可以推荐一些相关的育儿书籍,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正面管教》,也可以让父母多参加一些育儿培训,也可以通过班集体的家长进行交流,一些优秀的育儿案例进行学习等。当然也和家长说清楚,教育孩子的事并不是一两天的事,孕育一个小孩都要十个月,对于长期处于“隔代教育”、缺乏父母陪伴的小孩,父母重新归位,付出的时间会更多,也更要有耐心,这时就需要家校联手,班主任可以对这类父母进行沟通和指导,协助小孩更好地成长,如果家长不配合工作,将来这些小孩大了,上到中学就会成为真正的问题生。
                      所以对于“隔代教育”,极少有是比较正确的爱,多数都是溺爱,因此我们一直主张,自己的孩子自己带,也只有这样子,孩子才会更健康地成长,但是如今的社会压力大,多数父母都是有工作的,无法时刻陪伴小孩,多数家庭都会有老人过来帮忙,多数情况下,老人的育儿观念都会跟现在的年轻人育儿观不一样,面临教育分歧时,父母的立场很重要,首先要肯定老人的付出还有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只不过时代不同,很多教育方法也不一样,所以老人和父母都要学习深造,因为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只不过是在管理和教育上方法不一样。所以教育孩子,沟通很重要,三代人的沟通,三代同堂,应该要是欢乐的时光,营造出融洽的家庭氛围,也只有在这种充满着爱的环境里,小孩才能更好地、更健康地成长!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