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397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5561
    • 经验199245
    • 文章5460
    • 注册2007-08-06
    [SIZE=4][FACE=楷体_GB2312][B]用“爱心”与“智慧”书写追梦的神奇
    [/B]             ——读郑立平老师的《把班级还给学生》有感[/SIZE]
    [FACE=楷体_GB2312 ]3月1日,是学生开学的第一天,也是我正式捧起了自己最敬佩的追梦书生山东省首届十大创新班主任、齐鲁名师郑立平老师的力作——《把班级还给学生》。这一捧不要紧,整个人连同心一下子陷了进去,根本不能自拔。每天早上出门,这本《把班级还给学生》会紧紧随身相伴,课间哪怕只有两三分钟我也要深情地望上它两眼,晚上更是与它相拥而眠。历经20天的品赏,如今终于全部赏完。此刻再次捧着这本爱书,我感觉它已不再单单是一本凝结着郑老师大量心血的著作,更是郑老师这位坚守班主任岗位20年的优秀老班的充满爱心和智慧的心灵之舞。在这场特别的舞蹈中,郑老师舞出了自己真诚、高尚、沉着、睿智和神奇,更舞出了他为人师的骄傲。下面我想详细来谈谈读罢此书的感受,期待与众多朋友一起分享。 [/FACE]
    [/FACE][FACE=楷体_GB2312 ]
    [B][SIZE=4]一、这是一曲曲用“爱心”弹奏出的真情乐章[/FACE][/B][/SIZE][SIZE=4]
    [FACE=楷体_GB2312 ]有人说:教育有两个目标,一是让人智慧,一是使人高尚。这两个目标就好比硬币的正反面,缺一不可。如果说哪个更重要,我们也许只能说后者。因为不能让学生成为善良的公民的教育,不过是在制造社会的破坏者。爱心应是一个高尚公民的核心,因为只有一个人懂得爱,才可能为自己和他人、社会创造幸福。因此,我们需要把教育的更为重要的目标锁定为使人高尚,让人心中生爱。那么作为师者的我们,就更应该让“爱”注满自己的心间。要说心中有爱,我相信没有一个同行会否定自己心中没有,可是当我们面对哪些整日撒谎、不断制造事端、做什么事都给你弄得一团糟,学习成绩根本提都提不起来等等的孩子时,我们心中的爱又有多少?你能微笑着坦然面对这样的弱势群体吗?你能如和煦的春风吹润他们的心田吗?我坦白地讲自己目前还没有做到!我不知道大家都能不能,但是我知道有一个人真的能!那就是《把班级还给学生》的作者——郑立平老师!还是让我用在书中看到的一个个真实的场景来做出最好的回答吧![/SIZE]
    [FACE=楷体_GB2312 ][B](1)、 宽容中有爱[/B][/FACE]
    [FACE=楷体_GB2312 ]翻开这本书,曾有这样一副画面深深吸引着我:那是一天午后,我正要骑车外出。在甬路上和一位学生打招呼的声音刚落,忽听身后一位学生问:“老X,您要出去?”语音清脆而特别,把我和往来的学生都惊了一跳,我停下来,周围也很快有不少学生围拢过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称谓,我满脸的恼怒与尴尬。自己那位“大逆不道”的弟子茫然无措地站在路中间,那些伫足观望的学生似乎专门在等着看我怎么来处理。怎么办?发火?狠批?揪他到教导处?叫家长?……我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一会儿,我左手一摸自然卷曲的头发,右手轻轻拍了拍孩子的肩膀,慢慢地说:“好小子,你可真行!虽然我听着不雅。但你抓住了老师的外貌特征,还很有些创意呢!老师希望你以后更有礼貌些!”那学生似乎还没有从惊恐中回过神来,有些哆嗦地辩解说:“老——老——老师,其实同学们都感到你特别亲切!我也是觉着亲切才那样叫的,以后再也不敢了……” 没等他说完,我接着安慰道:“不要紧,我知道你也没有什么恶意。如果你真的感觉这样亲切,就尽管叫好了。”说完,就扭头走了……[/FACE]
    [FACE=楷体_GB2312 ]看完这幅画面,我最想问:朋友们,当我们遭遇这样的尴尬时,我们能像郑老师这样大度地谅解孩子的这种幼稚的但更令人气愤的行为吗?我们能在孩子奚落中伤我们时,报之以柔情来使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悔恨吗?如果真的能,那我们也像郑老师一样是一个懂得施爱的人,一个心中有真爱的人.如果不能,还是让我们以这位老班为榜样吧。郑老师正是用这一无声的语言,催生了一个孩子灵魂的净化,才有了后来的“好多年后的今天,我忽然收到了他从大学里的来信,很是吃惊。打开信,里面的文字却让我顿觉温暖。他在信中说,那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使他第一次懂得了老师的胸怀,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宽容。就为了报答老师的这份信任,他发誓开始改过自新。”的美丽,所以一味训斥或者嘲讽只会毁掉孩子,而善于宽容才会创造奇迹,这位爱心老班正用自己的宽容为我们吹奏出了一曲爱的心曲。[/FACE]
    [FACE=楷体_GB2312 ][B](2)、理解中有爱[/B][/FACE]
    [FACE=楷体_GB2312 ]再一次说起爱,忍不住想引用郑老师的一句经典语言: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对学生的关爱,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的赞美,更要有具体的行动。那么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这位名师的脚步来走进他的教育王国,感受那份爱的美丽吧。书中有一小节提到有好长一段时间郑老师班内的学生张浩触网成瘾,我们来看一看这位老班的行动:[/FACE]
    [FACE=楷体_GB2312 ]面对这样一个普遍却又非常棘手的问题,郑老师采取了“四步疗法”。[B]一、触动[/B]故做不知情,通过个别谈话,大肆强调网瘾的危害。这样既可以消除戒备,利于师生深入交流;又可以敲山震虎,促其反省;[B]二、自悟[/B]循循善诱,旁敲侧击,使其主动承认错误,说出事情的前因后果;[B]三、收心[/B]对其处境表达深深地理解和同情,赢得其信任,然后和他一块制订戒除措施,通过读书来促其改变……在同事的提醒下,我忽然想到了救兵——他的父母。对呀,他怎么上的网?不就是因缺少父母的关心、爱护,内心困惑得不到倾诉,心理压力得不到缓解吗?解铃还须系铃人,也只有父母的关爱能让他那颗迷失的心回归;[B]四、寻根抓源[/B]学生染上网瘾的根源在哪里?在家庭,在亲子关系危机,在父母教育的缺失。我很快和张浩的父母取得了联系,不久,张浩的父母回家了。在我的引导下,他们对孩子的态度明显有了改变,父子二人也经常促膝交谈,一家人和乐融融。虽然有些反复,但在我们的积极配合、互相协作下,二个月后,他终于戒除了网瘾。[/FACE]
    [FACE=楷体_GB2312 ]看完郑老师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真实故事,我想到了半年前自己同样面对一触网男生一幕。当语文课上,我无意发现了孩子握在手中的游戏币后,不仅大发雷霆,当众毫不顾及孩子的自尊横加批判,而且上报了学校治安管理小组,要求学校严肃处理此事。而且要求该生严肃写出书面检讨,面对全体学生当众读自己的检讨书,这样过后,我仍不罢休,还狠狠向其父告了孩子一状,使孩子遭受了一顿严重的皮肉之苦.想想班上这个小男生其实比郑老师班中的小张浩可怜,张浩只是父母不在身边,可是我们这个孩子却从6岁时父母就离异,离开母亲跟随父亲过的这五六年,父亲动辄就打骂他,孩子根本感受不到家的温暖.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选择了以网络来麻痹自己.身为班主任的我,不仅没有用自己的爱和理解及时把孩子拉回来,却选择了一种足矣让孩子仇视我一生的方式,以惩罚以家庭暴力来解决.看罢郑老师的处理方式,我无地自容!以前我总是很坦然地说自己爱学生,自己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们.现在这些话我真的说不出口,因我对比这位老班,我做的还还远远不够。[/FACE]
    [FACE=楷体_GB2312 ]还有就是[B]在真诚、在朴素、在感动等中[/B]吹奏出一曲曲动人心弦的乐章。如:一见钟情——用心谱写开学第一篇”,“表情监督员”“补丁可以绣成一朵花等等无一不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FACE]
    [FACE=楷体_GB2312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见太阳。郑老师正是从小处着眼,从对孩子的真正理解、关爱、尊重出发,不断用自己满腔挚爱浸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收获着一份份无以伦比的幸福和美丽![/FACE]
    [/FACE]
    我自信、我快乐、我飞翔!
    在线情况
    398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5561
      • 经验199245
      • 文章5460
      • 注册2007-08-06
      [SIZE=3][FACE=楷体_GB2312][B][SIZE=4]二、这是一幕幕用“智慧”演绎出的神奇之美[/SIZE][/B] [/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朵朵花儿,即使是那美丽的玫瑰,在娇艳的花朵下面,也有一根根小刺不小心会让人扎疼。那爱花的园丁,懂得小刺只是花的一部分,不必特意的修理,只要精心得培育,让一朵朵小花蕾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争奇斗艳。而我们教师不正像园丁吗?我们面对的同样的是娇艳的花朵,我们要的不也正是精心地培育他们吗?而在这培育过程中,单单有爱是不够的,更需要拥有智慧。一个聪明的班主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把自己的爱和欣赏巧妙地传达给学生,不露痕迹地让学生知道老师在欣赏他、喜欢他。为他们的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水份”、“温度”和“空气”,让他们茁壮地成长,让他们生命的意义得到充分实现。[/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在这里我想透过三组镜头让大家跟随我一起感受这位老班的智慧之美。[/FACE][/SIZE]
      [SIZE=3][FACE=楷体_GB2312][SIZE=4][B](1)智慧之美——被珍藏的聘任书[/B][/SIZE][/FACE][/SIZE]
      [SIZE=3][FACE=楷体_GB2312][B][/B]身为班主任,我们在组建班集体伊始,都要组建一支过硬的班干部队伍,因为这将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优秀班集体的建设。可是我们有没有来亲手制作一份值得孩子永远珍藏的聘书呢?很多人也许都会摇头,但是郑老师有。[/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3]《把班级还给学生》一书中写到:对于聘任书的制作,我非常讲究,首先设计好精美的“聘任书”,正面用鲜花彩框镶边,中间有正文:“XX同学:鉴于你为人正直、认真干练、善于自律、积极进取,既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又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经过老师和同学们认真协商,特聘任你为幸福七三班XX。望不负众望,勇于承担,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落款是“幸福七三班班委会”和我的亲笔签字。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反面,正中是一个昂首冲刺的运动员淡色图案,象征着我对他们的警醒:“奋力拼搏,勇往直前!”。上部先是我特别请校长给该生写的寄语,接着是我对该生的殷切希望,下面则是全体教师和学生各具特色的签字。可以说,这样的聘任书,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热爱班级、奉献集体的热情和动力,而且凝聚了老师和学生深深的信任与希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见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朋友们当我们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能说自己不为之感动吗?如果时光能倒流,如果能让我们回到自己学生时代,如果我们也能像郑老师的弟子一样亲手捧回这样一份聘任书,我们不幸福于心吗?别看这不过小小的一张纸,可是它的份量足有千斤重,就是再多的金钱就是再多的动人的语言也抵挡不过,因为这里面饱含了一位班主任对自己的欣赏、呵护和期望,这更是饱含着挚爱的智慧之作。当我读到这里,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一种冲动,下一个学期也要效仿郑老师,在班中演绎这样的智慧之美。[/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4][B](2)智慧之美——班级活动承包制[/B][/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说起开展班级活动,我们好多的同行挂满嘴的就是“真累“、“真烦”、“真没空”……一时间活动成了大家的负担、成了大家的麻烦,殊不知这样烦、累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放手,没有把本该属于孩子施展天地的机会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却又不断为其苦恼。[/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那么一个人班集体的生命活力最好的体现方式就是活动,而让学生亲力亲为的活动的魅力更是无穷。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和欣赏一下郑老师班级活动的智慧之美吧。[/FACE][/SIZE]
      [SIZE=3][FACE=楷体_GB2312]“为增强班级创造活力,自2004年秋,我开始尝试班级活动承包制。就是把班级各种文体晚会或比赛、黑板报、宣传栏等一切大型活动的筹备、组织,都采取竞争承包的方式全部交给学生自己完成。每个小组拿出实施方案,向全班学生说明和承诺,然后由学生民主投票决定,最后按完成质量对相应小组进行奖惩。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真正体验到了自己是班级主人的自豪和满足,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非常出色的学生干部,不仅使所有同学都能在不同的活动机会中得到了提高,而且极大地鼓舞了学生们参与班级管理、为班级增光添彩的热情,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优良班风也很快形成了。”[/SIZE][/FACE]
      [SIZE=3][FACE=楷体_GB2312]看完这个小片段,我相信我们中的多数人会收起自己的抱怨,会有一种同我一样的冲动“我也要试一试”那么,朋友们还等什么,让我们也一起像郑老师那样动起来吧,让我们也像郑老师那样尽情感受孩子生命成长的扑鼻芬芳吧。[/SIZE][/FACE]
      [SIZE=3][FACE=楷体_GB2312][SIZE=4][B](3)[/B][B]智慧之美——弹性惩戒[/B][/SIZE][B] [/B][/FACE][/SIZE]
      [SIZE=3][FACE=楷体_GB2312][B][/B][B]光是班干部队伍组建中闪烁智慧的光芒,光是班级活动中满是智慧的影子已经足矣令我们叹服了,你看就连最最让我们头疼的学生惩戒问题,智慧之美的光芒依然熠熠闪烁,真的让我无法形容出自己内心对郑老师的那份崇拜与敬佩之情。[/B][/SIZE][/FACE]
      [SIZE=3][FACE=楷体_GB2312][B]下面是郑老师过去所带的班集体的一份惩戒通知单[/B][B]弹性惩戒通知单[/B](     年     月     日)[/SIZE][/FACE] [TABLE][TR][TD]
      [FACE=楷体_GB2312][SIZE=3]XX同学:今晚自习上课时,你和XX大声吵闹,不仅耽误了自己学习,而且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你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我们的班规第20条,为使你进一步认识自己的错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请从以下几条惩戒方式中选择一条,并在学生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下认真接受惩戒。(1)说明情况,向大家公开道歉,争取同学们的原谅。(2)写一份呼吁“认真读书学习”的倡议书,张贴宣传。(3)完成一份违纪心理剖析,并在学生中宣读。(4)为同学们唱首歌,活跃一下学生气氛。(5)到操场自我锻炼5圈,强化认识。(6)自我申请的其他惩戒方式:----------------------------------------。惩戒执行情况:监督人:      值日班长:      班主任签字:[/FACE][/SIZE][/TD][/TR][/TABLE]
      [FACE=楷体_GB2312][SIZE=3][/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FACE][SIZE=4]正如郑老师所说“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它既不能光靠苍白的说教,也不能异化为暴力。”它需要我们以合理的惩戒有效的惊醒孩子、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改进过错,这样才有助于帮助孩子形成坚强的性格。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抗挫折能力。其实想想每一个孩子都不是天生不好,天生就喜欢制造事端,每个孩子都渴望老师的鼓励、渴望老师的谅解。所以用残酷的暴力,真的不如以多元化的惩戒方式,让孩子自由的选择,选择自己最肯接受的方式去积极改正,这样其实更有利于孩子的自我觉醒、自我内化。所以智慧的光芒其实无时无刻不可以闪耀,重要的是我们学会让其不断萌生。[/SIZE][/SIZE][SIZE=4]
       在这本书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令人犹如置身于智慧的海洋中,流连忘返,久久驻足其间。
         三、这充满[FACE=Times New Roman]“[/SIZE]爱心[FACE=Times New Roman]”[/FACE]与[FACE=Times New Roman]“[/FACE]智慧[FACE=Times New Roman]”[/FACE]心曲促我勇敢前行[/FACE]
      [SIZE=4]   对比这位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班,当班主任不到三年的我有着说不出的惭愧。但惭愧之余,更多的是要把这种羞愧之情变成自己的实行行动的决心。这位老班用爱与智慧走出的真情乐章将激励我不断勇敢前行。浩瀚的夜空,也许我真的做不了月亮,但我可以成为一颗闪烁的星星,那样同样也能为夜空奉献出一份独特的魅力。同样,在教育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我也许一辈子成不了像郑老师那样的名师,但我可以默默改变自己,让爱与智慧相伴自己的左右,在平凡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命的天空。[/SIZE]
      [SIZE=4]  在品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其实我已经在动起来了,我已经把对这位老班的特别的心灵之舞的精妙内化成了自己的行动。如:批评的“十二字技巧”——缓一缓、避一避、绕一绕、冷一冷。不单单记载了心间,而且更成为了我的行动指南。几天前,当我再次面对不肯完成作业又在那里撒谎的小[FACE=Times New Roman](A)[/SIZE]时,我没有像以往那样大发雷霆,照着孩子劈头盖脑就是一顿数落,而是很心平气和地对着孩子说了这样一句话:“孩子,今天老师不想再过多的说你什么了,只想请你回去想一想,这样做你失去了什么?对自己有帮助吗?”。说真的,当时我真的不知道用什么办法一下子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那么索性就先暂时缓一缓,把思考留给孩子也留给自己,这样等我想清楚之后再解决。第二天早上,我再一次悄悄把这个孩子拉到身边,柔声地问:“孩子,你想出了昨天老师给提你的那个问题吗?”“我那样做丢掉了自己的自尊,更丢掉了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信任。老师我错了。”“孩子边说边哭了。我轻轻摸着这个小男子汉的头,柔声地说:“谁都有犯错的时候,能够认识就有希望。孩子,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自己”,一个“自己”是上进,是积极努力渴望得到大家肯定的;一个“自己”是消极的,总想偷懒的。那么当那个消极的“自己”占上风时,就会让“自己”犯错误。所以每一次这样的“自己”出现时,悄悄告诫一下:不行,这样会犯错误的,老师和同学们一下子就能发现的。总这样经常告诫自己,慢慢你就能战胜他。”“谢谢老师,我记住了。”那一刻,我是轻松的。因为其实我也战胜了那个喜欢发火的“自己”,让自己学会用脑子而不是用冲动来处理棘手的事情。同时在班级中,我也开始越来越注重文化的建设,语文课上的“班训、班级格言、寄语创编三部曲”“学生展台的自我布置”“师生同写、同读”的开展等等,让我在工作的忙碌中更多了几分快意更是几分灵气与活力。[/FACE]
      [SIZE=4]   当然要学要做的还很多很多,就让自己像郑老师一样努力去追求去创造吧!即便做一颗泥土,也要去去培养希望,做一滴雨露,也要去滋润幸福,做一棵小草,也要去慰藉大地,做一只小鸟,也要展翅翱翔在蔚蓝的天空!
           此刻捧着郑老师的《把班级还给学生》,心中仍是无限感动。就让爱心和智慧成为自己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展翅高飞的一对翅膀,让自己的哪怕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中都饱含着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关心和欣赏,都成为学生心中最珍贵的礼物,成为他们最需要的动力,成为让他们终生难忘的精神财富。我要用爱心和智慧像郑老师一样书写属于自己的追梦的神奇与辉煌!
        [/SIZE]
      [SIZE=3] (原创,请勿转载!谢谢!)[/SIZE]
      我自信、我快乐、我飞翔!
      在线情况
      399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1256
        • 经验56723
        • 文章1482
        • 注册2008-05-31
        赶快接起来啊![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261576]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261576[/URL]
        lirui
        在线情况
        400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1256
          • 经验56723
          • 文章1482
          • 注册2008-05-31
          继续![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265048]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265048[/URL]
          lirui
          在线情况
          40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5
            • 积分8536
            • 经验104447
            • 文章8249
            • 注册2006-09-11
            [SIZE=3]读《与家长过招》有感之“隔代教育教出了坏习惯”
                郑老师在引言中说:好习惯的养成用的是加法,要靠一点一点的积累强化,而去掉坏习惯用的是减法,要靠惩罚的手段一点一点地消除。
                正像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样:每次开家长会,竟然来的家长一半是爷爷奶奶。虽然我班的具体情况还没有如此严重,可也好不到哪儿去。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外面经济利益的诱惑,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加入到农民工大流中。除了过年难得的相聚,其他时间孩子基本交给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甚至一些没有外出的上班族为了图个清闲,孩子也甩手丢给老人。由老人教育,这一教育不打紧,就教育出了许多后遗症来。
               其实我也是有亲身经历的。2003年下半年,我随着县城的搬迁,由老县城调入了新县城任教。由于房子什么的都没有安置好,所以暂时将孩子丢在孩子爷爷奶奶那。我每个星期来回跑一趟。孩子那时还很小,才上幼儿园。每个星期五回家孩子都非常高兴,老远欢迎,可一到周一的早上就眼睛里蓄满泪水,不想我离开。索性只丢了一个学期,可这一个学期里孩子虫蚀了八颗牙齿,还有了不上学,营养不良等毛病。因为孩子不爱吃饭,爷爷奶奶就随她,晚上睡觉前想妈妈。就给孩子嘴里含一块糖果,这样一个学期下来,牙齿不烂才是怪事呢!偏食自然而然造成营养不良,有时下雨天阴老人看学校路多,也怕冻着孩子干脆就不去学校。虽然孩子的爷爷奶奶疼爱孩子是不容置疑的,可是他们总有太多的不舍和无奈。管严了舍不得,总想着爸爸妈妈本来就不在身边,孩子已经够可怜的了;不管吧,那到后来就越来越管不住了。
               我班那些考试经常闯红灯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我给他们家的孩子补课,他们就一声不吭站在外面等着,其实有时感觉他们年龄那么大了还风雨无阻地来回奔波,真有些同情他们,他们本该颐养天年了啊,如今却还是抚养孩子的孩子。请他们督促孩子的作业,他们也很无奈:老师,我们那时也没学什么知识,文化有限,即便学了一点现在也忘的差不多了。我不也督促呀,只听孩子说写完了我就相信了。孩子问我题目,我也做不来,有时就去问邻家的大哥,可也不能老是打扰人家啊!老人说的是实话,现在我们采用的北师大版本教材一致受到一线老师们的抨击,可听说由于种种原因却总不更换。我就在使用着这套教材,普遍反映难度深,任务重,不说这些六七十的爷爷奶奶,就是偶尔有些题目把我们老师都要难住。而所使用的练习册寒暑假作业等也常有题目超纲。我的孩子五年级,五年级上学期没有学到分数的乘法可寒假作业却有大量这样的题型,只有手把手地教了。
                隔代教育就像郑老师在书中所说:爷爷奶奶往往会因为年轻时对儿女严厉而在孙辈身上弥补。舍不得教育孩子,不说打骂了,连话都不敢讲重,生怕委屈了孩子。而孩子是不是就了解了这份良苦用心呢?
               寒假里,接触了不少外出务工的亲戚朋友,他们看我是老师,总爱和我一起聊聊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告诉我,孩子在家都快爬到爷爷奶奶头上去了,百讲百对,甚至动手打起爷爷奶奶,一点要求不到就在地上耍赖。花钱大手大脚,从不知父母在外打工之不易;爷爷奶奶控制用钱吧,则说是我爸爸妈妈的钱,你个老家伙还不给我用!问及他们孩子的学习,也有还不错的,但更多的是说老师反映脑瓜还灵活就是懒,不愿动脑,马虎,不愿做作业,喜欢看电视,条件好一点的只要弄到一点钱就跑到游戏厅。
                这些情况我的班上不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吗?的确,这一代的教育出了很大问题,这不是我个人能力所能解决的,但我总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说服这些外出一族:
                一、夫妻二人尽量留下一人在家陪孩子,其实老人年纪也大了,也需要照顾。我们这儿不远的一个村镇去年一位留守老人,八十多岁,耳聋眼花,就因用火不慎结果死在家里大火中,等村民来救时已经来不及了。还有老人带孩子造成孩子死亡伤残的案例也不少。
               二、实在不能留一人在家,则要经常给孩子打电话,不知关心孩子生活学习也要和孩子谈心,避免亲情饥渴。
               三、寒暑假尽量创设机会让孩子到自己身边团聚,辅导孩子学习,关注孩子心里健康,教导孩子做人。如果条件允许,能把带在身边就读也行.[/SIZE]
            [ 此贴最后由君子兰在2010-3-31 19:22:19编辑过 ]
            做得好才能写得好!
            在线情况
            40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5561
              • 经验199245
              • 文章5460
              • 注册2007-08-06
              期待朋友们继续!
              我自信、我快乐、我飞翔!
              在线情况
              40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75
                • 经验53693
                • 文章1279
                • 注册2008-10-17
                这帖子好 非常好 抽时间得细细研读
                欢迎来班主任之友论坛做客
                在线情况
                40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770
                  • 经验111648
                  • 文章4599
                  • 注册2008-06-19
                  弄懂了教育工作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弄懂了教育工作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读老苏《给教师的建议》部分章节的几点收获

                  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近百页了,本打算仔细品味的,可还是没能够耐下心来。尽管读得很慢,但因心不静,感觉效果不够好,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不多。今晚不看书而凭空回忆,看看能够记起多少内容。

                  收获一:
                  当教师的最重要必备品质是什么?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这种品质?我适合当教师吗?
                  当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对人(准确地说是对儿童)的敏感性。面对一个儿童,不管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我们都感觉到眼前的这个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生命有感情的可爱的人。我们愿意接近他,亲近他,对他的一言一行,我们都能够敏感的察觉,并且极有兴趣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我们关心他关心的一切。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对人敏感性这种品质呢?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一个方法。带一群陌生的孩子到森林里去,去看树叶昆虫,看日出日落。玩耍一整天回来后,你面前的这群娃娃已经不再是“一群”了,而是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个体,这个叫小军,那个叫小红……你能够叫出好几个孩子的名字;小阳爱红叶,小月爱黄花,小军跑得快,小红嗓门大……你能够明显区分一个个孩子的个性。如果能够达到这样,你就是一个对人具有敏感性的品质。反之,一起玩耍了一整天,回来后,你的眼中仍然只有一个群体的形象,而眼前不会出现一个个鲜活各异的面孔,那么,你就不具有当教师的这个最重要的品质。
                  这种对儿童的敏感性的品质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可以培养的呢?我还没有弄明白。

                  收获二:
                  如何区分儿童的智力类型——形象思维强一些,还是逻辑分析思维强一些?
                  我关注过儿童学习中的偏科现象,没有弄清楚其深层原因。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区分两种思维类型的儿童,对于教学工作的意义十分重大。可以据此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手段。苏氏还告诉我们区分两种智力类型的办法,苏氏以学前儿童为例来说明这一点的。同样,苏霍举了带一群儿童到森林里玩耍的例子——可见,森林苏霍是很有吸引力的,这一点我和苏氏有共同爱好。要观察每个儿童,看他最关心什么,什么东西能够吸引他的目光。然后,再听儿童的复述,让儿童提出问题,从儿童复述内容和提出的问题中,我们可以找到判断他智力类型的依据。
                  如果儿童复述内容多是色彩、形状,多是对森林整体的感觉,多是美的感受,那么这个儿童的思维类型就是形象思维强项的;如果儿童多提出一些问题,如太阳落山时为什么会变红,蜘蛛是怎样织成网的,那棵树的叶子为什么比其他的都茂盛,这些问题多体现事物之间的联系。那么,这个儿童的思维类型就是偏于逻辑分析强项。

                  收获三:
                  只要求后进生学习掌握所学内容中的重点核心部分,这样做对吗?
                  工作中,总遇到后进生,他们学习效率极低,教起来非常费劲。我常常对后进生降低要求,要他只掌握所学内容中的核心知识,而对其他内容不做要求。读了《给教师的建议》,才知道我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只能够让后进生越来越差。苏霍认为,越是差生越应当扩大阅读面,应当充实背景知识,正是因为背景知识的贫乏而导致后进生思维的迟缓。如果不充实背景知识,而只要求他学习核心知识,他根本就难以进行顺畅的思考,根本无法真正掌握这些核心知识。苏氏提出的办法是,老师下大力气,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他的知识背景面积。
                  苏霍的这一观点对我非常有启发。

                  收获四:
                  如何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主要靠直观教学手段吗?
                  小学生注意品质差,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专注于课堂教学,成为我工作中的一个难题。
                  一直以为,要靠增加课堂教学设计的趣味性,靠有吸引力的教具等直观手段。苏氏认为,要想抓住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主要不是靠课堂内容上新奇的东西和直观的教学手段,而是靠老师授课内容与学生大脑存储内容的联系性来维持的,换句话说,就是学生预习情况决定课堂注意力。在学习一节新课前,要让学生做充分飞准备性阅读,阅读内容要与新课内容有密切的联系,预习性的阅读让学生脑子里产生了许多疑问,这些疑问与新课内容发生着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室里,有着丰富的书籍,而这些书籍都是老师精心挑选的。每到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章内容前,老师都会在教室准备充分的而且极具趣味的与该章节内容有密切联系的书籍,让学生提前接触到这些内容。当老师教学新课时,学生已经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接触到了新课相关的知识点,产生了与新课有关的许多疑问。当老师教学新课时,教学内容与学生脑子里的储备知识之间产生了吸引的力量,这样,老师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收获五:
                  对儿童一些奇怪的行为,你生气吗?
                  在小学里,在老师一再强调的情况下,仍然遇到一些学生忘记带书包,忘记做作业,这时老师会生气。我也为此多次生气,质问曰:忘做作业了!吃饭都不会忘?
                  读了苏氏的书之后,我就不会再为此生气了。苏氏根据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得出结论,这些成人看了奇怪的小学生的行为,其实很正常。他说,在课堂上,无论老师讲课内容多么重要,多么有趣,总会有个别学生的在发呆入神——盯着太阳光透过窗子投在墙上的影子,盯着窗外的一只虫子,想起河边的那个小黑洞。忘记了做作业,当老师质问他时,他自己倒是非常奇怪,我怎么忘了呢?苏氏认为,这不是学生捣乱,更不是他低能,这是儿童当时非常真实的状况,儿童会因为他感兴趣的东西而忘记一切,这是儿童的特点。如果老师不懂得这一点而责难儿童,倒是显出老师的专业知识的狭隘——身为老师,却不懂得儿童的这个特点。

                  不看书,能够记起的只有上面这五方面的知识,只有这些了。

                  又浏览一下《给教师的建议》部分内容,又想起了两点零碎:家庭作业要摆脱简单重复,要有引起学生思考的内容;不能够给学生轻易评分,评分应当是谨慎而且有分量的。
                  [ 此贴最后由靳增果在2010-3-31 22:37:59编辑过 ]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302&ID=88842][B]教育长短句[/B][/URL]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2&ID=107969][COLOR=red][B]走出迷茫[/B][/COLOR][/URL]  [URL=http://www.bzrzy.cn/bbs/b/b.asp?B=304][B]开心一笑[/B][/URL]
                  q号:973129322
                  在线情况
                  40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5561
                    • 经验199245
                    • 文章5460
                    • 注册2007-08-06
                    [SIZE=4]拥有独特自己[FACE=Times New Roman]    [/SIZE]开创美好未来
                    [FACE=Times New Roman]                            [/FACE]——读《于丹庄子心得》有感[/FACE]
                    [SIZE=4]河北省唐山市安各庄小学[FACE=Times New Roman]     [/SIZE]曹建英[FACE=Times New Roman]         063022[/FACE][/FACE]
                    [SIZE=4]通信地址:河北省唐山市贾庵子小学[FACE=Times New Roman] [/SIZE]高晓蕾(转曹建英)
                    [FACE=Times New Roman]   [/FACE]我们常常感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当见长江送流水。用庄子的话形容就好像是一匹白马从门缝跑过去,那样疏忽一瞬一样。那么,这么短的流光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怎样才能善待它?怎样才能将自己的生命发挥到最佳状态?怎么样的生命才是人生最有效的呢?下面,我想结合假日里读《于丹庄子心得》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下读后的点滴思索。
                    [FACE=Times New Roman]1[/FACE]、认清自己
                    [FACE=Times New Roman]   [/FACE]我们今天常说,人生要少走弯路。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没有弯路可言。如果你没有走完那一段路程,怎样能到达现在?如果不站在现在,你怎么能回头去看,说那是弯路呢?人生的每一条路其实都要我们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认清自己。认清自己,最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要保有一双灵魂的眼睛,始终审视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宠辱不惊,才能真正把握住自己内心的真正的愿望。
                    [FACE=Times New Roman]   [/FACE]由如何认清自己这个问题,我想起了大家熟悉的《庖丁解牛》的故事。我们权且把自己的生命看成庖丁手中的那头牛,且来看看庖丁是怎样来解的。他的手臂舞着,肩膀倚着,脚下踩着,膝盖顶着,整个动作像舞蹈一样。“合于《桑林》之舞”,符合《桑林》乐章的舞步;解剖一头牛发出的声音节奏,“乃中《经首》之会,符合《经首》的节奏。刀锋过处,那头牛稀里哗啦就解体了,“如土委地”,象一滩泥掉在地上,骨骼清晰,牛肉全都剔下去了。
                    [FACE=Times New Roman]   [/FACE]观看的人大惊赞叹,问:你是怎么做到这样的呢?
                    [FACE=Times New Roman]   [/FACE]庖丁解释说:“我在一开始解牛的时候,看到的不过是整头牛,浑然一体,什么都看不清。但是,我所为在乎的是[FACE=Times New Roman] [/FACE]“道”。并从道上去追求,而不仅凭技巧,三年之后,我就不见全牛了。那时再解牛,我已经不需要用眼睛去看,透过厚厚的牛皮和牛毛,我能准确知道牛骨骼的结构、肌理的走向、经络的连接,能用刀子准确地进入它的骨骼缝隙,顺着它的自然结构去解,这样就变得特别轻松。[FACE=Times New Roman] [/FACE]这个庖丁又说:“同样为庖丁,你看,一个优秀的屠夫一整年才换一把刀子;而一个用刀割断筋肉的一般的屠夫一个月就得换的一把新刀;而我这把刀用了[FACE=Times New Roman]19[/FACE]年了,就像新的一样。”
                    [FACE=Times New Roman]   [/FACE]让我们试着把这个故事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我们人人能成为这样的庖丁;如果我们的灵魂上也有这样一把这样永远锋利的刀子;如果我们把迷失在大千世界的生活轨迹变成一头整牛,那么我们获得的也将会是人生的高效率。
                    [FACE=Times New Roman]   [/FACE]透过这则故事,庄子其实在告诉我们:只要你心中有大境界,你才能看清超越言行的内在真正的质地。也就是说,内心里面的这种真正的大道、大辩、大仁、大廉、大勇,一切都不是表露于外的,是内敛于心而不张扬的。
                    [FACE=Times New Roman]   [/FACE]而要做到内敛且不张扬,我们最先应该达到的就是认识自己。为什么有人老觉得工作劳累、老觉得生活乏味、老觉得眼前无光,请问他们做到了内心的大道、大辩、大仁、大廉、大勇了吗?做到了像庖丁准确把握牛骨骼的结构、肌理的走向一样把握自己了吗?他们对于自己的优势、不足了解有多少?他们对自己所教的学生的性格、家庭、喜好、习惯等等了解有多少?所以让我们试着去不断认清自己,以自己的清明理性去善待学生、善待朋友、善待家人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对人对己的真正尊重,才能认清每一个人的价值取向,理解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效率,才更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FACE=Times New Roman]2[/FACE]、善待自己[/FACE][SIZE=4][FACE=Times New Roman]
                         [/SIZE]在人生的旅途上,认清自己是使我们生命发挥到极致的基础,而善待自己是实现生命有效性不可或缺的条件。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人带着一只小猴和一只小驴一起生活。小猴子很机灵,它总在房上跳来跳去。主人见人就夸小猴子聪明。[/FACE][SIZE=4][FACE=Times New Roman]
                        [/SIZE]小驴子看猴子老受表扬,也想像小猴子一样上房。有一天它终于踩着柴垛艰难地上了屋顶,却踩坏了屋顶的瓦片,结果被主人给拖下来暴打了一顿。小驴不理解,我终于做成了小猴子做的事情,为什么她受表扬,而我要挨打呢?为什么?[/FACE][SIZE=4][FACE=Times New Roman]
                        [/SIZE]其实这样的境遇也常常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我们过分地仿效了他人的行为,我们刻意地强调了社会流行的标准。不就如同小驴上房一般吗?这种追求潮流的趋势,让我们迷失了自己,而趋于大众的标准[FACE=Times New Roman],[/FACE]使你变得盲目从众[FACE=Times New Roman],[/FACE]完全失去了自己。所以站在当下,阅读庄子的一个又一个环环紧扣的寓言故事,解读其中的奥秘。就是要我们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流于世俗,要真正认清自己内心的渴望,以自己的生命方式来善待自己。[/FACE][SIZE=4][FACE=Times New Roman]
                         [/SIZE]比如说:现在的好多人追求名车、豪宅,又有几人置身书海。然而当你真的喜欢与书相伴,有必要去像驴子上房一样去放弃读书,也以名车豪宅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吗?如果我们也以世俗的眼光去一味随波逐流,我们的生命还有意义吗?我们的生命能实现有效吗?善待自己,快乐自己,做自己最想做的,哪怕只有孤独寂寞陪伴,又有什么?写到这里[FACE=Times New Roman],[/FACE]想起于丹的一句心语:人生的大智慧是为自己雪中送炭,而不总是锦上添花。锦上添花是给别人看的,而雪中送炭才是为自己。还是就读书来说,难道读书不是为我们自己雪中送炭吗?读书使我们获得智慧,在自己工作中面临棘手问题时,可以巧妙运用书中学到的知识把难题轻松解决掉[FACE=Times New Roman];[/FACE]读书可以充实生活,使平淡的生活变得浪漫而又多姿多彩[FACE=Times New Roman];[/FACE]读书可以装扮自己,容颜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失去,但是满腹的书香却会使我们更加的迷人。这真的不是在为自己锦上添花,而是一种厚爱[FACE=Times New Roman]![/FACE]所以只有看自己的,而不能去看别人的。别人的经验也许你可以借鉴,但是真正要了解、要懂得的,只有自己的心。[B][/B][B][FACE=Times New Roman]3[/FACE][/B][B]、肯定自己[/B][/FACE][SIZE=4][B]
                    [/B][FACE=Times New Roman]     [/SIZE]我们今天常常提到一个很时髦的词,叫做核心竞争力。其实我们更应该时常问问自己: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FACE=Times New Roman]    [/FACE]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不可效仿的,是唯一的。在今天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是最好的,只有什么是唯一的。所以我们每个人要想,我们要拥有独特的自己,就要在认清自己的基础上学会肯定自己。
                    [FACE=Times New Roman]     [/FACE]打个比方:一个葫芦如果长得小,可以当瓢,它是有用的。一棵树长得小点,他可以做桌子、椅子,它是有用的。一个葫芦长到最大,不必把它劈开,可以把它当游泳圈一样浮于江海,它还是有用的。一棵树长到最大,可以为人遮风避雨,他也是有用的。所以我们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而要经常质询自己的心,问一问:我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我究竟哪一点是不可代替的?
                    [FACE=Times New Roman]    [/FACE]事实上,我们很多人在工作中,今天觉得魏书生老师是个神人,一味地照搬魏书生老师的管理经验来在自己的班中实施;有的人觉得李镇西老师了不起,一味按照李镇西老师的管班模式进行;有的人觉得窦桂梅老师的课堂激情似火,一味去模仿[FACE=Times New Roman]……[/FACE]其结果怎么样?没有学来人家的一招半式,却徒增很多的烦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有很多人茫然不知所错,其实原因只有一个:完全迷失了自我。打个比方,我们人好似一棵树,即便不能成为栋梁,似却能长成参天大树。就拿唐代大诗人李白来讲:他一生奔波,到老年依然漂泊。“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纵酒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在这个世上,他不为君主,不为青史,不为功名,他不需要留下什么封号,他为的只是自己的心,所以他是一个纵横天地的真英雄。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为自己的心做主的人。而这样由自己的心智而决定的人生,会为我们每一个人开拓出不同的境界。而如果在工作中老是习惯跟别人比来比去,老是要为这为哪,到头来,我们又能获得什么!所以在认清自己、善待自己等等的同时千万别忘了肯定自己。只有肯定自己才会心存勇气;只有肯定自我才会倍增自信;才会自由地绽放在天地间。今天的我也许还很弱小,那又有什么,还有明天、还有后天,我们可以一点点做大做强自己,但是唯一不能的就是迷失了自己。我就是我,天地间那个小小的我,我就是我,那个与众不同的我。
                     [/FACE]
                    [ 此贴最后由快乐相伴在2010-4-4 15:43:03编辑过 ]
                    我自信、我快乐、我飞翔!
                    在线情况
                    40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5561
                      • 经验199245
                      • 文章5460
                      • 注册2007-08-06
                      [B][FACE=Times New Roman][/FACE][/B][SIZE=4][B][FACE=Times New Roman]接上文)[/SIZE][/B][/FACE]
                      [SIZE=4][B][FACE=Times New Roman]4[/SIZE][/B][B]、调整自己[/B][/FACE]
                      [SIZE=4][B]    [/B]面对生命,我们除了认清、善待、肯定自己外,还要学会调整自我。就这个问题,庄子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态度,那就是达生。这种态度决定我们生命的质量。庄子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所奈何。”意思是将真正通达生命真相的人,不去追求生命中不必要的东西。大家会反问,既然我认为没有价值,我还会追求吗?当然!有的时候我们为名声所累,有的时候我们趋同于社会的价值,为了人生中“无以为”的事情,我们就为了一口气,去追求的。[/SIZE][SIZE=4][FACE=Times New Roman]
                             [/SIZE]庄子《达生》篇里,讲了一个木匠的故事:他名叫梓庆。他“削木为镰”,这木匠把悬挂钟鼓两侧的柱子上雕绘的猛兽做成了“见者惊为鬼神”。看见的人都惊讶无比,以为鬼斧神工呢?怎么会做得这么好?那上面的猛兽栩栩如生。他的名声传了出去。[/FACE][SIZE=4][FACE=Times New Roman]
                           [/SIZE]传着传着到了国君那里,所以鲁侯亲自召见这个木匠,要问问其中的奥秘。[/FACE][SIZE=4][FACE=Times New Roman]
                      [/SIZE]他对鲁侯说:我准备做这个镰的时候,我都不敢耗费自己的丝毫力气,而是用心去斋戒。目的是为了“静心”让自己真正安静下来。[/FACE][SIZE=4][FACE=Times New Roman]
                           [/SIZE]在斋戒的过程中,到第三天的时候,我就可以忘记“庆赏爵禄”也就是说,我成功以后可以得到的封功啊、受赏啊等等,我可以忘利。[/FACE][SIZE=4][FACE=Times New Roman]
                          [/SIZE]斋戒到第五天的时候,我就可以忘记“非誉巧拙”了,也就是说,已经不在乎别人对我的是毁是誉,是是是非,也就是忘了名声了。[/FACE][SIZE=4][FACE=Times New Roman]
                      [/SIZE]还要继续斋戒。到第七天的时候,我可以忘记我这个人的“四肢形体,也就是达到了忘我的境地。[/FACE][SIZE=4][FACE=Times New Roman]
                           [/SIZE]梓庆最后说:我做的事无非叫做“以天合天”[FACE=Times New Roman]  [/FACE]“以天合天”这四个字非常值得我们记住。[/FACE][SIZE=4][FACE=Times New Roman]
                           [/SIZE]想想我们人来到世间,就来就应该用本身最合乎规律的事情去应对规律,用一种世间大智慧,看哪些事情可以“以天合天”。但事实上,在我们接触的众多人中,有好多的工作了好几十年,直至退休,却毫无建树。究其原因,不是他多么的愚笨,他的学识多么浅显,他的才能多么欠缺,重要的是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心中被太多的世俗的东西所包围,因此而束缚住手脚,困住心智。所以努力调整自己,努力做到“达生”,我们的生命才会更有意义,我们的人生才会更有效。[FACE=Times New Roman]  [/FACE]那么,我应该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认为有三点至关重要。一、是欲望不要太高。欲望无止境,欲望越高,一旦不能得到满足,形成的反差就越大,心态就越容易失衡。二、是攀比思想不能太重。如果盲目攀比,就会“人比人,气死人。”如果跟下岗工人比待遇,跟农民兄弟比收入,跟先进人物比贡献,心态就能平衡,怨气就自然消了。三、是要学会忘记。不要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过去了的事就让它过去,这样才会少去许多烦恼,心情才能舒畅。[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5[/FACE]、超越自己也许大家都还记得两年前春节联欢晚会上曾有一个《千手观音》的舞蹈吧。从领舞到千手观音这个残疾人的表演群体,大家看到的是端庄、肃穆、优美、纯净、是美奂美仑、金壁辉行。可这个表演全体都是聋哑人,他们心神安静,内敛、专注,脸上、身上都表现出了一种天然的祥瑞之气。这种气质是我们健全人绝难表现的,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超越的神奇。只有超越才能花腐朽为神奇,才能使一切不可能的事变得皆有才能,真正演绎人生的精彩。在这里我想讲讲自己假日里的一段真实经历。是关于年前写 “用执着演绎破茧化蝶的美丽”难忘体验。说真的,从见到师傅张万祥老师在网上发布的《30位优秀教师的成功秘诀》的征稿贴的那一刻起,我就想拿起笔来全心参与,但却因为自卑根本不敢动笔。但师傅和郭景瑞老师、郑立平老师以及众多的朋友一再热情鼓励我。郭老师为激起我参与的勇气和信心,甚至拿起笔来亲自参加,还特别发来短信鼓励我振作精神,好好锻炼自己。要知道郭老已经69岁,这样的高龄却不顾劳累全心参与,而我才34岁,我有什么理由不积极参与!惭愧之余,我开始拿起笔认真撰写,一遍又一遍地反复修改。平素写东西特别随意从不修改,而这一次我却历经30多天,前后共计修改了不下5次修改时间累计达20多个小时才交稿。在这一修改的过程中,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幸福和美丽。最后上不上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一历练中让我深悟到“只要努力,一定能战胜自己!一定能化腐朽为神奇!”
                          朋友们,人的生命真的极其有限,流光苦短,天地间的我们只有不断地认清自己、肯定自己、保持自己,直至超越自己,我们才会真正拥有独特的自己,才能真正成就自己的美好未来。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把自己的生命握在自己的手中。”最后让我们都来拥有真正的自我吧,让你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因你的存在而幸福快乐吧!

                      [/FACE]
                      [ 此贴最后由快乐相伴在2010-4-4 15:43:58编辑过 ]
                      我自信、我快乐、我飞翔!
                      在线情况
                      407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1256
                        • 经验56723
                        • 文章1482
                        • 注册2008-05-31
                                 [B][SIZE=4]“心灵有约”主题讨论的通知
                           时间:2010年4月9日晚7点半(周五)
                           主题:学生厌学怎么办?
                           望朋友们准时参加。
                        [/SIZE][/B]
                        lirui
                        在线情况
                        408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3
                          • 积分3319
                          • 经验66925
                          • 文章3242
                          • 注册2008-11-27
                          好的,一定准时参加!
                          班主任之友博客:http://www.bzrzy.cn/bbs/blog/MyBlog.asp?Id=16160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rywjy向生命施爱,播种幸福的种子
                          邮箱:rywjy@sina.com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