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61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1
    • 经验315
    • 文章20
    • 注册2009-09-19
    蒋老师的每一篇文章里都有金子呢,真棒!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80
      • 经验7528
      • 文章580
      • 注册2009-11-10
      反复玩味,很有意思啊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041
        • 经验62565
        • 文章1056
        • 注册2006-05-10
        [QUOTE][B]下面引用由[U]高山圆月[/U]发表的内容:[/B]

        反复玩味,很有意思啊[/QUOTE]
        多谢圆月老师的关注和鼓励,还请多指宝贵意见。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208226][B]追梦班主任工作室[/B][/URL] [URL=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101408&ref=suggest-1-0=][COLOR=red][B]《放下掸子教孩子》网购地址[/B][/COLOR][/URL]
        在线情况
        6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041
          • 经验62565
          • 文章1056
          • 注册2006-05-10
          [QUOTE][B]下面引用由[U]搏击长空[/U]发表的内容:[/B]

          蒋老师的每一篇文章里都有金子呢,真棒![/QUOTE]
          谢谢过来看我![ALIGN=center]英语单词听写过关了[/ALIGN][ALIGN=left]一天,正在读初二的女儿带回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近一星期我很倒霉,英语单词听写总过不了关,我学不好英语了,现在一听写英语就害怕,大脑出现一片空白……[/ALIGN][ALIGN=left]那是女儿同班同学X写给我——当时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一封信。阅信后,我在电脑上打出了下面一封简短的回信,打印后让孩子带给同学,同时还随带了一份适合于家长阅读的心理辅导报。[/ALIGN][ALIGN=left]X同学:你好! [/ALIGN][ALIGN=left]这星期来,许多不好的感觉充满了你的心头:烦恼、失望、懊丧、担心、害怕、焦虑,希望老师给你一副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是吗?我理解你那一份急切的心情。可是这灵丹妙药并不在老师这里,而是在你自己手中。你说“这星期很倒霉”,这是一种消极暗示,会影响你的信心和心情,可能会使你把本来可以做好的事情搞砸。你是否可以改变一下暗示语言:“这星期有点不顺,没关系,会过去的(用积极暗示代替消极暗示)。”这样可能会给自己增加一些信心。这个星期每次英语听写通不过,那说明以前不是这样的,是吗?一星期英语默写成绩不理想,就认定英语学不好了,对英语学习失望了,是否夸大了事情的严重性?其实你可以告诉自己:“这星期英语单词听写不好,只说明这星期学得不理想,并不能说明我学不好英语了(用理性思维代替非理性思维)。”你现在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树立自信,这可以试试自我暗示的方法。对英语信心不足的感觉上来时,可以对自己说“以前能行,现在也一定能行”。默写前可默念“小小听写不用怕,英语单词我全会”给自己鼓鼓气。若还紧张可用深呼吸的方法来调节,深呼吸的操作方法如下:坐直或站直,将右手放在腹部上,感知腹部的起伏。吸气时闭嘴用鼻慢慢吸入,同时腹部慢慢鼓起;呼气时用嘴和鼻,嘴慢慢向外吹气,同时收腹;吸与呼之间要有短暂的憋气。即“两长一短”,呼吸气长,憋气短。我试过这一方法,感觉还不错的。[/ALIGN][ALIGN=left]如果来自家长的压力过大,可让他们看看心理辅导报上的有关文章。默写英语时出现紧张状态,这种情况在学生中并不少见,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所以你不必太在意(一般化技术)。先试试上面说的方法,还不行,可一定要来找老师![/ALIGN][ALIGN=left]祝多一份轻松,多一份自信! [/ALIGN][ALIGN=right]蒋玉燕 [/ALIGN][ALIGN=left]不久我又收到了X带回的一张纸条,主要是表示感谢,并告诉我“不再害怕默写英语单词了”。以后这孩子的家长也特别信任我,并介绍了几位学生到我这儿咨询。[/ALIGN]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208226][B]追梦班主任工作室[/B][/URL] [URL=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101408&ref=suggest-1-0=][COLOR=red][B]《放下掸子教孩子》网购地址[/B][/COLOR][/URL]
          在线情况
          6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041
            • 经验62565
            • 文章1056
            • 注册2006-05-10
            [ALIGN=center][B]自修纪律已经好了两个星期[/B][/ALIGN]
            [FACE=Times New Roman]     [/FACE]我正低头阅读同学们的学习心得,突然眼前一亮:“自从那节心理辅导课以后,我们班的自修纪律已经好了两个星期了!”这是A同学对控制“三闲(闲话、闲事、闲思)”这节课的评价。这正是我想追求的理想境界啊!那是我给初二年级上的一节心理辅导课。上课伊始,我就充满激情地向同学们介绍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其人其事——社会兼职三十多个,校内当着书记兼校长,教两班语文,当两班班主任。一年外出开会五个多月,从来不补课,从来不改作业,作业学生自己批,考试学生自己考。当时高考升学率普遍较低,可魏老师班上的高考升学率不是百分之九十九,而是百分之一百!不爱学习的同学到他班里个个爱学习!魏老师班所以升学率那么高,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习效率高。魏老师班上的学生是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学会“控制三闲”就是秘诀之一。接着我把魏书生书上有关控制“三闲”的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并要求大家边听边检查自己的“三闲”情况。用鼓动性的语言讲完前面这些,学生的情绪已经高涨起来。这时,我就趁热打铁地问,我们要不要象魏书生班上那样试一试?由于作好前面铺垫,大家异口同声地喊道:“想!”[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下面我们要进行二十分钟控制三闲的训练,就是在做作业时控制好三闲。先想好等会做什么作业,并在一分钟内准备好相应学科的书和作业本。”等大家准备好后,我又提出几点具体要求:[FACE=Times New Roman] 1[/FACE].不准借东西[FACE=Times New Roman]2[/FACE].不准问问题[FACE=Times New Roman]3[/FACE].控制一切闲事、闲话;有闲思就赶紧刹车。[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准备好了吗?一、二、三开始!”[FACE=Times New Roman]  [/FACE]二十分钟里,每一个人都在全神惯注地做作业,教室内静悄悄的,一根掉地上都能听见。二十分钟到了,我大声叫道:“停!”等大家停止作业后,我开始询问:“做了几题作业,与平时比效率如何?”有一位同学说:“我做了六题,比平时效率高多了”。其他同学也表示比平时做得快。我又追问:“感受如何?”这下答案不一了,有的说:“感觉不错!”有的说:“很闷!”我又引导大家讨论今后如何继续控制三闲。“大家说能坚持多久?”有的说几天,有的说一星期,有的说一个月。我说坚持一星期试试,说不定一星期坚持下来会尝到甜头,会坚持更长时间,从而养成习惯。最后告诉大家,下节课要组织自我检查——写心得。心理辅导课隔周一节,到第二节课时,实际上已经相距了两个星期。这时一些同学在学习心得中告诉我,控制三闲这节课印象最深刻了,这节课后我们班的自修纪律已经好了两个星期。当然也有同学告诉我,我们班没有多大变化。由于我不是班主任,且隔周才有第二节课,就集体来说没有机会巩固前一节课的效果。就个体来说,部分同学效果还不错。比如有些同学想出了如何控制三闲的具体操作方法——采用同桌相互监督;把喜欢玩的物品藏起来;发毒誓(罚自己);捏自己的手等,据说,这样做都有一定的收效。其实这节课最好由班主任来上,或者心理辅导老师上,班主任跟踪辅导。只有这样才能使“控制三闲”的成果得到持续的巩固。[FACE=Times New Roman] [/FACE][ALIGN=center][B]附:魏书生谈控制“三闲”[/B][/ALIGN]
            我经常要求学生计算“三闲”的数量。从1979年起,我便建议学生每天像原苏联生物学家柳比歇夫那样,细致地计算时间的利用率,然后统计一下今日“三闲”有多少。
              后来我便要求学生,每天写完日记以后,便在最末一行记下当天“三闲”的数量。
              所谓“三闲”,即闲话、闲事、闲思。
              我发现,凡学习不好的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是他们控制了“三闲”,而是“三闲”控制了他们。
              不只学生,就连自以为有点自控能力的我,也常常某一段时间无所作为,明知有许多实事可做,但脑子就是不配合,不知不觉地或很不情愿地任脑子闲思,任手不由自主地做闲事,也有时不由自主地成了清谈俱乐部成员。
              应该说,我算是一个比较忙的人,但即使在完成较多任务之时,我觉得自己脑子仍不自觉地向闲思贡献两三个小时的时间。
              由此我想到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们,被“三闲”控制的时间一定比我多。
              统计“三闲”,先要具体分析什么叫闲话、闲事、闲思。
              闲话,指没用的话和有害的话。没用的话是指人家在那上自习、看书,他在那说笑话,说玄话,说大话,说课外的话,当然都没有用。公共场所,如阅览室、科技活动室,他竟说电子游戏厅的事,当然没用。人家在听广播、看电视、参加会议,他讲起了吃零食的事,自然没用,这类话,不说为好。另一类是有害的话。人家学习,他故意干扰别人,分散人家注意力;人家进步,他编了瞎话,造了谣言伤害人家;别人团结,他背地里传话,搬弄是非,背后说人家短处,即使无意,也是有害的话。
              文革10年,应该说中国人相当多地沾染了说有害的话的毛病,闲话确实给相当多的中国人造成了麻烦,制造了痛苦,使兄弟反目,同胞为仇。控制闲话,减少闲话,以至于消灭闲话,真应该从中学生,甚至从小学生抓起,愿我们下一代人不要生活在我们这么多的闲话之中。我在秦皇岛讲学,谈到控制学生的闲话,不知触犯了某位左派哪根神经,这位先生大谈闲话有理,大谈闲话是社会的产物,不该控制,应让学生在闲话中生存,从而产生用闲话对闲话的斗争本领。酷似“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阶级斗争论,我实在不敢苟同。
              闲事指无用的事或有害的事。如一个中学生,并非研究电子游戏机的专家,却把课余时间消磨在电子游戏厅里,这显然是没用的事。老师正在讲数学,个别人数学成绩不好,却在下面看武侠小说,当然无用。同学们都在上自习,他却在那里做学龄前的事,叠纸船,画儿童画,有用吗?一位同学并非对服装设计有兴趣,却用相当多的时间跟父母要钱,逛市场,买花样翻新的服装。如此支配精力,显然也没什么用处。
              对中学生有害无益的事也不少,个别学生逞强妄为,想称王称霸,满脑子计算怎样打别人和怎样逃避别人的打,并付诸行动。人家上自习,他哼小曲;人家用下午第三节课活动、跑步,他偷偷跑去买糖果吃;还有不少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事,都应在控制之内。
              闲思困扰人的时间就更多了。有一类闲思只是没用,耽误做实事,闲思本身并无直接害处。如:正听着历史课,思路不由自主地从课堂教学讲的晚清文学,联想到《三国演义》,又联想到《封神演义》,联想到姜子牙垂钓遇文王……不知不觉,下课时间到了,毫无用处的闲思统治了这位同学半节课。也有的同学正听着英语课,思路不知不觉到了前面同学的衣服上,随着衣服又到了服装厂、纺织厂、印染厂、服装店……这样的联想倘是有目的,为了创作,为了训练自己有意的联想能力,当然有用。倘在不需要联想的时候,联想却无拘无束地自由驰骋,这至少可以说没有用途。认真统计,细心观察,会发现许多后进同学的大量时间便是在这类闲思中糊糊涂涂地度过的。何止学生,就是我本人,昨天一天,今天下午,至少有4个小时的时间被这类闲思夺走了。
              另一类闲思则是有害的。如学习、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忧虑就担心同学们怎么议论自己,父母怎样批评自己,邻居又会如何瞧不起自己。结果越陷烦恼越深,越不能平心静气地分析失误的原因,更谈不上采取积极有效的纠正失误的措施了。这样便形成了恶性循环链:考试失误情绪低落无心纠正成绩更差。不少后进同学就是沿着这条恶性循环链,使自己从中等甚至上等的位置,滑到了最底层。这类闲思尤难控制。以我自己为例:昨天上午给140位外校教师正讲公开课时,被唤出,告知学校东风车在阜新拉煤时发生事故的消息,我立即被担心忧虑的情绪控制,自知无效,也难摆脱,只是当重新回到课堂,向老师们讲语文教改时,不良情绪才被紧迫的实事挤走。散会后,不良情绪正要袭来,朋友来找我陪韩国与台湾的客人,闲思便被控制了3个小时。客人走后便是省教科所3位老师到校谈国家教委重点课题,闲思一再想冒出,又一次次被紧迫的实事所控制。下班后,没有了紧张的必做的正事,凭意志都很难控制住,以致失眠,到了后半夜(12月10日凌晨4点),还被这闲思所扰而未眠。
              由自己,我想到学生经受挫折时,产生的闲思一定多于我,倘不有效地控制,确实贻害无穷。
              引导学生控制“三闲”,就使学生较明确地将无用有害的言、行、思和有用有利的言、行、思区别开来。一旦有了区别,下意识和潜意识就会起作用,不知不觉地对其加以限制。区别之后,又提出千方百计控制,虽不至于完全控制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控制比不控制要好得多,“三闲”数量一定要少得多,学生的言、行、思要理智得多。
              一位同学从别的中学转到我班,到这以后须写日记和统计“三闲”,我看他刚来时的日记最后一行写道,今日“三闲”数量:闲话280句,闲事13件,闲思3?郾5小时。能有这么多吗?据我观察,他实际“三闲”数量,只会比这多,不会比这少。
              过了半年,我再看他的日记,确实写得比过去好多了,看他写的《自我教育计划》,感到他想问题较全面,一个月中自己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有较明确的追求目标。
              谈到控制“三闲”中闲话这个细目时,这位同学这样写道:“这个月我要努力把自己的闲话控制住,目标是每天控制在52句以内。”我从来没要求他具体规定自己闲话的句数,没想到他竟提出了这样的目标,便问他:“这52句是怎么回事?”他回答:“经过控制,我闲话比以前减少了一半多,但和同学们比仍然比较多,要全部去掉,显然不可能。我计算了一下,自习和上课我能控制住自己不说闲话,但在家里和校内课间活动时,还不知不觉说些使别人不痛快的闲话。每堂课间6句便是36句,早晚还有那么长时间,不由自主地各说8句便是16句,合计52句。”我听了,没说好,也没说不可以,只是说你可以试一试。效果好,就继续试。
              又过了一个月,我再看他的日记本,这位同学在本月《自我教育计划》谈到闲话这一项时写道:“经过上月努力,我已达到了把闲话控制在52句以内的目标,本月要继续努力,把闲话控制在每天39句以内。”
              一年以后这位同学纪律明显好转,基本控制住了自己的闲话,成了全校书法和美术活动小组的尖子学生。
              有的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一个能够控制‘三闲’的人,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能是一个幸福的人,快乐的人,有所作为的人。”
              控制“三闲”要注意,一定要引导学生弄清“三闲”的概念,个别同学以为学习以外,特别是学习课本知识以外的所有言、行、思都是无用的。这是偏见,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这种偏见的学生甚至不愿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不愿参加体育锻炼,拒绝参加课外活动小组。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有害的闲思,倘不加以控制,学生长大以后将难以在信息多元化、交往广泛化的现代社会生存。
              具体控制“三闲”的办法应当有几十种、上百种,每位同学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不同的方法。我感觉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尽可能多地做实事,明确做什么事,做几件,用多长时间做一件。心情不好时,做喜欢做的、难度小的事。实事做多了,形成较牢固持久的兴奋中心了,“三闲”便不容易侵扰了。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208226][B]追梦班主任工作室[/B][/URL] [URL=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101408&ref=suggest-1-0=][COLOR=red][B]《放下掸子教孩子》网购地址[/B][/COLOR][/URL]
            在线情况
            6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041
              • 经验62565
              • 文章1056
              • 注册2006-05-10
              [ALIGN=center]不同寻常的“留学”[/ALIGN][ALIGN=center][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今天下午第二节课,铃声响后我走进了幼师班的教室。一眼看去,空荡荡的,本来人数不多的教室,少了十多个人,特别地惹眼。过了一会儿,有六、七个同学陆陆续续跑进来了,[/FACE][/ALIGN]
              还有的已经因为各种原因请假回家了。看着眼前的情景,我心头有几分不悦。该怎么改变这种状况呢?我很快便有了对策:先让每个迟到者在我的备课本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让她们回到到座位上,同时淡淡地抛出一句:“在我的本子上写下名字的同学下课后留十分钟。”迟到的同学自然是一番唏嘘,但看着我一副不容置疑的样子,也不敢多说了。星期五下午第二节课是回家前的最后一节课,这节课迟到或请假在一般老师看来已见怪不怪了。但每次有十多个人缺席,这课还怎么上,况且这样的情形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知道,今天自己使的是一个杀手锏,星期五下午大家都归心如箭,这次迟到就因为想早一点回家,到寝室去做回家准备去了。等大家情绪平静后,我就开始上教育学课了。2点15分下课玲响了,同学们都飞也似地奔出教室。七位迟到的同学跟我来到了教室旁边僻静处,我笑着对大家说:“我知道大家迟到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归心如箭。但总这样迟到不行啊!得让你们自己承担责任。你们说是吗?”大家点点头。转眼之间,校园里人影稀少了,被留下的同学已经露出几分焦灼,我看着她们说:“大家先作自我介绍怎么样?只几个星期,老师还不知道你们来自什么地方呢!”七位同学齐声说:“好”。于是我们就聊开了,先挨个地自我介绍,接下去又是没话找话地闲聊。一会儿说同学的头发,一会儿又说别的什么。一位老师过来了,好奇地问:“你们在干吗?她们在挨批评吗?”“不,我们在聊天呢!”5分钟过去了,其实同学们根本没有心思聊天,我就对她们说:“焦急而耐心地等待吧!迟到了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第二次迟到那就留20分钟或半个小时。”
                  聊天快要结束了,我就让她们说说下次不迟到的办法。大家说,可以在午饭后做回家准备,并保证不会迟到。
                  2点25分,刚好10分钟,我遵守承诺,让她们回家了。七位女生兴高采烈地走了,一个个嘴里甜甜地喊着:“蒋老师,bye bye!” 这次“留”的效果怎么样,我非常期盼实践的检验。可很不凑巧,接下来的星期五学校因故放假了,又一个星期五学校开运动会。当时我很担心,这么长时间过去了,那次“留”的效果还不踪影全无吗?可我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隔了二个星期后,我仍然收获了可喜的成果。那个星期五下午没有人迟到,以后再也没有发生类似情况。常用的“留”是一种消极的处罚,是老师无奈的选择,多次不完成作业,批评无用,那只好留下补课。书背不出,得留下背掉。违反自修纪律或做出其他违规事件,就留下接受批评教育。这种留是一种最简单的处理方法,它并不需要教育智慧,任何一个老师都可以做到。学生对这种“留”往往有着很大的抵触情绪甚至强烈的逆反心理,老师的心里也很不痛快,其教育效果也不言而喻。
                 我这一次的“留”蕴含着一定的教育理念,法国教育家卢梭主张对犯了错误的孩子实行“自然后果”的惩罚。学生打破了玻璃,不批评指责,也不马上安装玻璃,而是让孩子受冷风的惩罚,让他自己承担后果,并从中吸取教训,改正行为。学生上课迟到了,我也不批评指责,只是让他们接受“留下10分钟”的后果(这里当然谈不上什么自然后果,我只是活用卢梭的教育思想)。事后我反思,如果对迟到的同学进行说理批评,有可能激起她们自我保护的本能——辩护,不利于自我反省。而让大家接受 “留下十分钟”的后果,则更有可能促使其自我觉悟,并因此改变行为。 那次学生喜笑颜开地与我说“再见”的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我感觉,通过那次“留学”事件,我与学生的关系更亲密了。既要使学生接受教训,改变行为,又要使师生双方都快快乐乐,这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理想境界。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208226][B]追梦班主任工作室[/B][/URL] [URL=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101408&ref=suggest-1-0=][COLOR=red][B]《放下掸子教孩子》网购地址[/B][/COLOR][/URL]
              在线情况
              6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041
                • 经验62565
                • 文章1056
                • 注册2006-05-10
                [ALIGN=center][B]课间十分钟的延伸效应[/B][/ALIGN]
                这学期来职高幼师班学生小平的变化引起了我的关注。上课经常讲话,或自搞一套,期中考试时,试卷上空白的地方很多,成绩自然好不了。第一学期可不是这样的,记得那时小平上课很认真,教育学成绩也不错,平时经常与我交流上幼儿园见习的经历、体会,还会咨询一些情绪情感方面的困惑,连最隐密的心事也会向我吐露,如“男友可能得了心脏病了,不知如何安慰?”之类的问题都会主动询问和求助。我几次想找她好好谈谈,可总是顾不上。后来,我真的看不下去了,就趁课间休息时,找她聊。被叫到教室门口时,她有些紧张,于是我就避开主题,关切地问她:“这学期,你好象状态不太好,遇到什么事了吗?”“没有,没有,我和过去一样啊!”小平连连解释。我也不追问。就换了个话题:“你男朋友身体好吗?心脏情况如何?”职高学生大多有“男朋友”,我(当时还是兼职心理辅导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不回避这个现实的话题。“现在好的,不是心脏病,是医生搞错的。”“你们现在关系怎么样?”“快要分开了。”“为什么?”“没有共同语言了。”再拉了一些家常,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当天下午,小平来到我的办公室借用电脑,打复习资料。一边打字,一边与我聊天,聊了很多。她告诉我:下学期不来学校了,准备去实习(不参加高考的职高生第三年可去实习),亲戚给她联系了一家市区幼儿园……从中我了解到她上课随便的原因:决定不参加高考后,对学习就不重视了。我也没有对她多说:在校时要好好珍惜一类的话,只是听她讲,并偶尔给她提个醒:到实习单位后要注意什么。最初我的出发点的是帮助小平改变学习态度,可在课间的谈话时我只字未提,她来我办公室打复习资料时,我还是只字不提。课间谈话时回避主题是不得已而为之,看小平有些紧张,时间又只有十分钟。后来其实我是有意而为。因为我相信有时“辅导关系”本身就有改变学生的功能,或者说“关系比教育更重要。”上午刚刚谈过话,下午就主动找上门来了,不是很好的预兆吗?果然,自那天谈话和交流以后,小平在课堂上的态度完全变了,又象过去一样,表现得认真好学,期末考时,教育学得了90多分。 由小平的故事,使我想起了几年前遇到的另一件事。那是我女儿班级的一堂心理辅导课上,当时学习内容是关于发散思维,我设计了一个小组竞赛活动,看哪个组说出砖头、报纸的用途多,全班同学热情高涨,争相回答,只有小铭一人无动于衷,上一次写学习心得时提出与众不同意见的人也是他。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对心理辅导活动课没有兴趣吗?下课铃响了,我带着一种好奇心,找小铭谈话。一开始,小铭神色不太自然,以为我要批评他。我告诉他,没事的,就想找你聊聊天。很快我们便聊得很投机,话题是关于人生的思考,十分钟很快过去了,小铭仍然意犹未尽,当天晚上又叫我女儿带回一张纸条,与我继续探讨关于人生的话题。后来又有几次打电话到家里,向我咨询关于诚信、公平等问题。 从那次课间谈话以后,小铭上课的态度与以前不一样了。原来是怎么回事,我不想去深究,我只是觉得,有时课间十分钟也是一个宝贵的教育资源,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对课堂活动没有兴趣,不投入等问题也可能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亲目睹小平和小铭的变化,我更加深信一点:面对学生问题,有的情况下,不需要去了解“为什么”,不需要直面主题,只需要表示关爱和尊重,只要走近学生就足够了。当然这一教育策略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的,它不是普遍真理,很多时候需要遵循“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改变学生”的教育规律。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208226][B]追梦班主任工作室[/B][/URL] [URL=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101408&ref=suggest-1-0=][COLOR=red][B]《放下掸子教孩子》网购地址[/B][/COLOR][/URL]
                在线情况
                6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041
                  • 经验62565
                  • 文章1056
                  • 注册2006-05-10
                  [ALIGN=center]心[FACE=Times New Roman]  [/FACE]与[FACE=Times New Roman]  [/FACE]心[FACE=Times New Roman]  [/FACE]的[FACE=Times New Roman]  [/FACE]真[FACE=Times New Roman] [/FACE]诚[FACE=Times New Roman] [/FACE]对[FACE=Times New Roman] [/FACE]话[/ALIGN][ALIGN=justify][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ALIGN]
                  [FACE=Times New Roman]     [/FACE]一、背[FACE=Times New Roman]   [/FACE]景那是发生在某校的一个真实故事。初二年级时,[FACE=Times New Roman]X[/FACE]班新调来一位老师王某。王老师平时工作认真,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学生身上。“望生成龙”的他平时常加班加点给学生补课、讲解题目,从不喊一声累,但脾气较为暴躁,当学生完不成作业或上课不专心时常体罚学生,因此在学生中颇有微词。有一次,在同学中享有较高威信的班长小[FACE=Times New Roman]A[/FACE]没有完成作业,且顶嘴,恨铁不成钢的王老师就顺手打了班长一个耳光,谁知就是这一耳光致使小[FACE=Times New Roman]A[/FACE]耳膜穿孔、住院治疗。这件事在全班同学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同学与王某之间弥漫着十分紧张的气息,王某本人感到很痛苦,同学们对老师充满了敌意。这种紧张的关系已持续了半个多学期,并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更为严重的是还出现了集体滋事的倾向。如何阻止事态的扩大和发展?如何融化师生之间的积怨?班主任和王某忧心重重,后来一个精心设计的主题班会————“老师,我想对你说”,也即一次师生之间的“心与心的对话”,及时化解了相互之间的隔膜,消除了随时可能暴发的危机。二、辅导过程班会前:德育副校长对班主任、王某、学生、其他任课老师等方方面面做了工作,旨在引导大家以平和的态度,以心换心的方法化解矛盾。且让王某准备发言材料,要求他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并就这事作真诚的道歉,借此重新树立他在学生中的形象。班主任又做了下面一些准备:[FACE=Times New Roman]    [/FACE][B]([/B][B][FACE=Times New Roman]1[/FACE][/B][B])晓以利害,转变态度:[/B]让每个同学明确认识到目前的师生关系将严重影响他们将来的中考与前途,在这基础上,让同学们自己表态愿不愿意以积极的态度解决这一矛盾。[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  [B]  [/B][/FACE][B]([/B][B][FACE=Times New Roman]2[/FACE][/B][B])稳定情绪,引导评价:[/B]告诉大家校领导很重视这件事,并希望同学们从良好的愿望出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和老师,尤其多反省自己的不足,以求共同改正缺点。[B]([/B][B][FACE=Times New Roman]3[/FACE][/B][B])让有代表性的十几位同学准备发言材料。[/B]尽量让各方面的同学参与,特别让心里有“很有怨气”的同学大胆讲述,以发泄他们心中的不平。班会中:[B][/B]在主题班会上,十二位同学首先作了发自内心的讲话,有的说:“老师,我想对您说,您的上课幽默、生动……”有的说:“老师,我想对您说,我们知道您很辛苦,但您给我们的作业实在太多了,向您提意见您又批评我们……”有的说:“老师,是我们有的同学上课太吵闹导致您发脾气。”在他们的发言中,多数能以事实为根据,既充分肯定了王老师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责任感强等许多优点和长处,同时也指出了他脾气暴躁等弱点。学生代表真诚的态度和中肯的分析深深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会场上不时响起由衷而发的一阵阵掌声。在特殊的氛围中,王老师不由自主地向学生坦露了心声:他讲自己怎样从一个苦孩子,在逆境中通过刻苦努力成长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经历。他讲到:过去的经历使自己想把工作做得好一些,于是在工作上特别发愤和努力,有时常常因工作而误了家里的事。他还谈到:每当看到学生进步,心里就会由衷地感到高兴和欣慰,发现学生学习退步或学习不努力时心里特别着急等心理感受。当说到:“上次把小[FACE=Times New Roman]A[/FACE]打得这么厉害,真的是我事先所未想到的,也是我所不愿的。”时,他痛苦地地低下了头。最后坦言:自己不是一个完人,确实有许许多多缺点和不足,恳请同学们原谅自己的过失,同时还表明了今后的态度。王老师的发言整整延续了[FACE=Times New Roman]25[/FACE]分钟,整个教室一片寂静,许多同学的眼眶里吟满了泪花。王老师发言结束时,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在寂静、泪花、掌声中,师生之间的前嫌冰释了,代之以对立情绪的是宽容和谅解,班会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班会后:[B][/B]当时担心起副作用的班主任,当晚就给德育副校长打来了电话:真想不到这次班会竟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后来她在小结这次活动时写道:“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一剂神药,它能促进彼此的了解、化解相互间的矛盾、消除相互间的隔膜。在师生关系中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奇妙作用。那一堂朴实而充满真情的主题班会‘老师,我想对你说’至今让我难忘、令我思索久久。”当时感到压力很大的王某也有太多太多的感触:真想不到面对面地沟通竟有那么出人意料的收效。旁听的班主任更是唏嘘不已: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的主题班会。同学们在日记中的心声更是令人难忘:“听了王老师那番发自肺腑的话后,最想说的是‘老师,对不起’,老师一片苦心想把我们教好,可我们却对着干,……周副校长说的‘最劳累的是我,最辛苦的是我,最不被理解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这句话正好可用来形容王老师。”“经过今天的班会,我们认识了一个全新的王老师,认识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更懂得了‘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需要彼此理解’这个道理。”“对不起,老师,我们误解了你的好心。对不起,我们不应该说您坏话。”“通过这次班会,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师生之间必须要多多交流,只有交流才能将各自心中的‘死结’解开,才能将各自的意见交换。也只有交流,才能使双方的感情更深厚,更坚固。”“我为我们有这样一位好老师而高兴,我也相信在明年的中考中我班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因为通过这次班会我们师生的心已紧紧地联在了一起。”“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们曾经有过的种种误会消失了,老师严格是为我们好,一生遇上几个好老师是很难得的,可我们没有珍惜。王老师身上有许多优点,可我们以前没有发现。经过这次沟通,才知道老师为我们付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他受的委屈也实在太多太多了。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对得起老师……”三、评析与思考面对一触即发的师生关系,教育者没有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以理说服,更没有动用粗暴的方法——以权压服。而是致力于创造一个心理沟通的良好氛围,并在此基础上,组织了一次面对面的心理沟通。这显然是一个成功的心理辅导案例。这次沟通所以成功,主要应归结于两点:[FACE=Times New Roman]1[/FACE])教育者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同学是通情达理的,师生之间的矛盾是可以通过相互理解、谅解而得到化解的。[FACE=Times New Roman]2[/FACE])操作方法较为科学:既注意作好心理沟通的准备,创设心理沟通的有利氛围,又给予沟通方法的指导。这次沟通的意义已远远超过了事情本身,它不但较为圆满地化解了师生之间的矛盾,更使全体学生和相关老师得到了一次成长的机会。同学和老师都亲身感受了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的心理历程,并体验了其中的甘甜(他们得到的体验是刻骨铭心的,受到的教益是终身受用的)。由于心理沟通的巨大力量深深地触及了师生双方的心灵,这次班会成了师生转变观念的一个良好契机,对养成注重心理沟通的习惯具有重大意义。从这次成功的尝试中,我们还看到了融心理辅导于主题班会后,能大大增强心理辅导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同时有利于提升班主任的自身素质。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208226][B]追梦班主任工作室[/B][/URL] [URL=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101408&ref=suggest-1-0=][COLOR=red][B]《放下掸子教孩子》网购地址[/B][/COLOR][/URL]
                  在线情况
                  6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041
                    • 经验62565
                    • 文章1056
                    • 注册2006-05-10
                    我不需要验证码了,真高兴!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208226][B]追梦班主任工作室[/B][/URL] [URL=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101408&ref=suggest-1-0=][COLOR=red][B]《放下掸子教孩子》网购地址[/B][/COLOR][/URL]
                    在线情况
                    7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041
                      • 经验62565
                      • 文章1056
                      • 注册2006-05-10
                      [ALIGN=center][SIZE=4][B]相信班干部的力量[/B][B][/B][/SIZE][/ALIGN]
                      [SIZE=4]   一天中午,职高班的一个班干部小赵来办公室找我。我已经不任他们班的课了,但同学们都知道我是搞班主任培训的,再加上我是学心理辅导的,所以有难事同学们还是会想到我。办公室里没有别的人,小赵就给我介绍了班里的一个情况:晚自修人数不多,总体学风比较好,但有四个女生特别爱讲空话。她们白天不认真听课,上课时就抄各科作业,这样到了晚上就无事可做,于是几个人凑到一起讲空话,有时值日老师走到眼前仍然会讲个不停,或者值日老师一走就拚命地讲。他们反正不想参加高考,就这样在混日子。这种状况已经有半年多了。最后表达了他的困惑:“晚自修时那四位女同学吵得我们书都看不进去,有时只好到寝室里打手电复习。我们几位班干部已经对她们说了多次,可她们却说:‘我们偏要吵,最好大家都考不上。’老师也找她们谈过几次,每次当面都答应得很好,可事后还是老样子。蒋老师,她们已经习惯这样了,到底该怎么办呢?我们是要参加高考的呀!”焦虑和不安溢于言表。 [/SIZE]
                      [SIZE=4]   听完小赵的话,我首先表达了理解,接着给他介绍了魏书生的人性观:每人内心世界有真善美和假恶丑两部分组成,有的人前者占优势,有的人后者占优势。也即说每个人,都有潜在美好的一面,她们几个也不例外,除自私一面,肯定还有善良一面。现在你们班委可以做第一步工作:把她们的善良之心激发出来;第二步是帮她们改变行为习惯,第二步有些难,到时老师会帮助你们。还是先做第一步吧! [/SIZE]
                      [SIZE=4]   “第一步工作怎么做呢?我们班委能做好吗?”小赵有些不自信。[/SIZE]
                      [SIZE=4]  “肯定能行,再说遇到困难时老师不会袖手旁观的。”我估计以前班委做过工作没有起作用,和他们的工作方法有关,就询问:“你们是怎样对四位女生说的?态度怎么样? ”[/SIZE]
                      [SIZE=4]  “我们总是说‘不要吵了,不要吵了’之类的,态度自然是不会好的。”    [/SIZE]
                      [SIZE=4]  “这里有个工作方法问题。还是给你讲讲一位初中语文科代表告诉我的故事吧!” 我开始转述几年前我与课代表小黄之间的一次交流:[/SIZE]
                      [SIZE=4]  [FACE=楷体_GB2312]我们语文老师与数学老师在同一个办公室面对面坐着。通常语文老师的作业本总是很高的一叠,数学老师的本子只有矮矮的。数学老师常常对语文老师说:“你多幸福啊!我只有这么点。”“怎么回事?” “我对那些成绩差的同学态度特别好,每次催作业,总是请他们帮助我,所以我们班的差生很愿意做语文作业,数学科代表总是凶狠巴巴的,不把他们当人看,他们就不爱做数学作业。” [/SIZE][/FACE]
                      [SIZE=4]   班干部听着点点头,我接着说道:“你看是否改变一下工作方式?”因为时间不早了,我就干脆告诉他具体的思路:“你们班干部联名给这几位女同学写信,态度要尊重、诚恳,最好写完信后让我过目一下。”[/SIZE]
                      [SIZE=4]   几天后,这位班干部告诉我:“问题解决了。”我问:“怎么解决的?”“没有写信,就我们几个班干部与她们认真地谈了,我们说得很诚恳。”[/SIZE]
                      [SIZE=4]  “说了些什么?”[/SIZE]
                      [SIZE=4]  “我们要参加高考的,心里很急,请理解我们,帮助我们……一时改不掉,不要紧,慢慢改。”[/SIZE]
                      [SIZE=4]  “不错!”[/SIZE]
                      [SIZE=4]   “现在晚自修已经很安静了,当有人小声讲话时,轻轻提醒一下就行了。”[/SIZE]
                      [SIZE=4]    想不到,第二步——帮助女生改变不良行为习惯,这一招还没有用上,转机就出现了。一个拖了很久的难题,就这么轻轻松松地化解了,这留给我们什么思考呢? [/SIZE]
                      [SIZE=4]   我在想:同样一番话,心理辅导老师去讲,有这么管用吗?未必有如此功效。为什么?如此这般的去讲,很难触及学生心灵。为什么几个班干部的这番话语却能使讲空话已成习惯的女生改变行为呢?是学生干部的真诚,还是群体压力?抑或是因为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来自同学的尊重和真诚(或许对老师的真诚、尊重,学生见得多,没有感觉了)——这样一种新异刺激?还是因为激发了她们的知羞之心(人家对自己这么真诚,要是还没有反应,就不好意思了)?不管是哪一种因素还是多种因素起的作用,学生干部的态度和话语打动了几位女生,这点是肯定的。 [/SIZE]
                      [SIZE=4]   这件事,给我们不少启示:1.在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中,有时老师个体的力量还不如学生群体或集体的力量;2.要指导班干部改进工作方法,首先要了解他们原有的方法;3.要相信任何学生都有求真向善的一面。[/SIZE]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208226][B]追梦班主任工作室[/B][/URL] [URL=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101408&ref=suggest-1-0=][COLOR=red][B]《放下掸子教孩子》网购地址[/B][/COLOR][/URL]
                      在线情况
                      7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041
                        • 经验62565
                        • 文章1056
                        • 注册2006-05-10
                        [ALIGN=center][SIZE=4][B]背负重荷的女孩[/B][/SIZE][/ALIGN]
                        [SIZE=4]  周敏(化名)是一位初三女生,她因考试焦虑前来求助。进了心理辅导室后,脸上写满忧伤、哀怨的周敏毫不设防地了开始了倾诉。确实,她一个人支撑不下去了,她需要找地方宣泄心中的压抑和痛苦。[/SIZE]
                        [SIZE=4]  她告诉我,父母闹离婚已近两年,母亲总是把周敏当作倾诉对象,同时还常常对她说:“你是我唯一的希望,要是你学习成绩不好,我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了。”中考临近,心理压力愈来愈大,模考成绩一次比一次差,两次考试总分均在400分以下……我一边倾听,一边不时地表达同理,如“你长期以来承受着学习和家庭两方面的巨大的痛苦和压力,感觉快要蹦溃了,你很需要宣泄心中多日的积郁,是吗?”“模考成绩一次比一次差,你感觉辜负了妈妈的期望,对不起妈妈,是吗?”[/SIZE]
                        [SIZE=4]   倾诉了好一会后,周敏的脸色比原先开朗多了。接下去我就用《中学生考试焦虑量表》对她作了一个测验,结果得分为 77,属重度焦虑,这样的高分是我咨询中从未遇见过的。[/SIZE]
                        [SIZE=4]  周敏的焦虑不是单纯性的,与家庭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只有让她比较彻底地宣泄,才有可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行。通常中学生的考试焦虑总是与非理性认知有关。出于这两点考虑,我就换了一种方法让她作进一步的宣泄——让她写出心中所有的担忧和痛苦。[/SIZE]
                        [SIZE=4]  [B][/B]周敏一口气写了很多:1.这几次模考一次比一次考得差,我怕中考会更差。2.父母说:只要尽到努力,即使考不上也不会怪我。可我觉得他们越是这样说,就越会给我增加无形的压力,我担心要是真的考不好,怎么办?3.我在平时考试中能发挥如自,认为只是小考,即使考得不好,也没有关系。可是一遇到类似中考的重要考试,我就很紧张。4.老师说“要是考不上高中,就考不上大学”……7.我对中考看得很重,生怕考不进。考试时经常想到死,可是为了妈妈,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此外,她还交给我一篇题为“品味失败的苦涩”作文(为语文作业,主要谈模考失败后的痛苦体验),字字句句充满了无奈、无助、痛苦和绝望。当时的周敏,高度的焦虑和极端的痛苦交织在一起,痛苦加重了焦虑,焦虑又强化了痛苦。她实在承受不起如此沉重的心理压力,为此引导她进一步释放负性情绪显得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下一步的考试焦虑心理辅导“引导质辩”所必需的。[/SIZE]
                        [SIZE=4]   因为时间关系,我针对周敏所写的内容,略作引导,并约他第二天再来心理辅导室找我。第二次咨询时,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工作:[/SIZE]
                        [SIZE=4]   [B]提供榜样。[/B]比如告诉她,焦虑情绪可以调节,小张同学考试焦虑时考了个班级第10名,经调节大考成绩得了全班第2 名。为此老师对你很有信心,你也要对自己有信心啊!另外,还让她了解一位家庭处境比她更困难的学生仍然坚持努力学习的故事,使她从中汲取力量和勇气。[/SIZE]
                        [SIZE=4]   [B][/B][B]引导质辩。[/B]这主要目的是帮她克服消极暗示,放下袍袱,树立信心。针对前面所列担忧中的不合理信念,运用理性情绪疗法作了引导,比如周敏谈到“老师说:考不上重点高中,就考不上重点大学”,就问“老师说的这句话,其真正含义是什么?是知识水平没有达到重点高中要求的程度就考不上重点大学,还是‘考试分数没有达到重点高中的录取线就考不上重点大学?’”“要是知识水平达到了进重点高的要求,因考试失误而分数未能达到重点高中录取线,在心态正常的前提下,是否会降低考取重点大学的可能性?”经启发领悟,周敏终于认识了原先担忧的不合理性并抛弃了这种消极暗示。(同时还给她提供了两个榜样:中考时相差1分,后来均考上了重点大学)。又比如“我对中考看得很重,我担心要是真的考不好怎么办?”就让她设想考不上的后果:经济上能否承担?(事先知道她家境富裕)“能”。“若考试失误,知识、能力的实际水平是否会下降?是否会影响考重点大学?”“不会”。“你妈妈会怎么反应?”“肯定会非常难过,可能会痛哭。”“会发生更严重的后果吗?”(已知:她妈妈不会)“我想不会。”“你说,要是万一考不上你能够面对吗?”周敏肯定地点点头。原来周敏一直以为:考不上重点高中是十分可怕的,是她根本无法承受的,后果如同天塌地陷一般难以想象。因而她万分焦虑和恐惧。通过质辩,她总算领悟到了“即使考不上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自己还是能够面对的。”心中有了底,她的焦虑情绪就缓释了许多,踏实感增加了不少。[B][/B]   [/SIZE]
                        [SIZE=4]  [B]争取父母的配合。[/B]一方面,告诉父母其女儿考试焦虑程度相当严重,不加以关注和调整势必影响中考。另一方面,让周敏带回一些怎样为孩子创设宽松环境的报刊资料。结果其父母真的改变了做法,给周敏减轻了不少压力。[/SIZE]
                        [SIZE=4]   [B][/B]后来周敏又来了一次,我教给她积极的自我暗示方法。在辅导实践中我发现,只笼统地教授,不作具体化的指导,学生往往不会去应用积极暗示,或用了效果也不会好。因此给她分享一个自编的暗示语汇编资料。[/SIZE]
                        [SIZE=4]● 没有松鼠说的那样深,也没有老牛说的那样浅(适应:夸大中考后果;夸大某件事后果)[/SIZE]
                        [SIZE=4]●拥有一颗平常心,中考来临我镇静(适应:害怕中考,有焦虑倾向)[/SIZE]
                        [SIZE=4]● 不要夸大事情的严重性(适应:夸大中考后果;夸大某件事后果)[/SIZE]
                        [SIZE=4]● 不要预支痛苦,要充分把握现在(适应:总担心未来,勿视现在)[/SIZE]
                        [SIZE=4]● 面子不是最要紧,正常发挥是根本(适应:担心丢面子而焦虑不安)[/SIZE]
                        [SIZE=4]● 好事多磨(适应:遇到不顺心的事)[/SIZE]
                        [SIZE=4]● 我难,和我一样水平的人也难(适应:考试遇到难题)[/SIZE]
                        [SIZE=4]● 我睡够了,我精神很好(适应:前一晚上睡眠不足)[/SIZE]
                        [SIZE=4]● 我一定能考好(适应:自信不足。注意:不能说:我一定要考好。)[/SIZE]
                        [SIZE=4]●我一定能正常发挥(适应:临考时)[/SIZE]
                        [SIZE=4]● 我精神很好,心态很好(适应:可用于临考时[/SIZE]
                        [SIZE=4]  围绕上述材料,我对她作了几点更为具体的指导:1.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针对性的暗示语(也可以自己编)2.不要随意改变暗示语的顺序或词语3.有的暗示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才能奏效,有的暗示见效较快,要有耐心。4.有的情况下,每天的暗示时间、次数最好能固定。(当然还可在需要时运用暗示)5.运用暗示时要凭借想象、思维、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进入暗示语言所反映的语境之中。[/SIZE]
                        [SIZE=4]  本来打算教给她考试目标低定位策略,考虑到其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未敢尝试。最后对她作了一些考场调节和应考技巧方面的辅导。所有种种都比较有效地减轻了周敏的考试焦虑,中考时,考了486分的成绩。虽然没有上重点高中的分数线,但考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SIZE]
                        [SIZE=4]   周敏这次中考比较顺利,但接下去她的路仍然比较艰难,因为背后还有一个已经濒临破碎的家庭,但愿她能够早一点放下包袱,轻装前行。[/SIZE][ALIGN=right] [/ALIGN]
                        [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1&ID=208226][B]追梦班主任工作室[/B][/URL] [URL=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101408&ref=suggest-1-0=][COLOR=red][B]《放下掸子教孩子》网购地址[/B][/COLOR][/URL]
                        在线情况
                        7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4
                          • 经验10493
                          • 文章348
                          • 注册2010-11-25
                          主动和学生交流时可以谈些什么话题呢?
                          这组帖子非常好,看见它们我眼前一亮,我将反复品读,认真领会,感谢版主!
                          对于班主任工作的享受是一个基层教师最大的幸福!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