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3
    • 经验3178
    • 文章181
    • 注册2010-03-17
    教育危机也就是教育契机
    [P][FACE=宋体][SIZE=12pt]    前言:[/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    危机也就是契机。一个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在教育现场遭遇的每一个教育困难,处理得不好才是教育危机,处理得好就成了教育契机。[/SIZ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3
      • 经验3178
      • 文章181
      • 注册2010-03-17
                                       危机就是契机

                                       刘令军  方庆

      在班级管理中,总会遇到一些突发的事情,有的还很棘手。怎么灵活机智地应对这些问题,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化危机为契机,这是很多一线班主任所期望的。
      我们对此有长期的思考和探索,找到了一些临场应变的有效策略。而且,我们发现,因为我们处理的是教育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到怎么教育好学生的这个原初目的上来,因此很多问题的思路有其共通性。你们在阅读后面的案例处置办法和思路分析的时候,会感觉到这一点:临场应变急智的产生,往往是基于事先准备好了思路。
      我们的思路主要有两个。
      一、根据目标找方法
      当班主任遇到问题的时候,有些老师总是在追问:遇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
      这是一种“情绪化”得非常严重的思考方式,妨碍我们的成长。这样的思考方式将会使我们变得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转来转去,结果研讨出来的东西价值甚微,我们的专业能力成长也有限。
      成功是对简单道理的深刻理解和有效运用。“根据目标找方法”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但能达到深刻理解并有效运用的境界,还必须要经过一个艰难的学习过程。
      根据目标找方法,是一种数学思维。
      一个数学教师要“修炼”到优秀的境界,他就必须要有这种本领:拿到一个教材,稍加分析以后,他就能明白这节课要教什么?
      举一个例子: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要教什么?
      教“比较”。
      教给学生比较的思维和方法。我们“用教材教”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而数学素养怎么培养?它需要“舟车”,需要“载体”,我们要通过比较“两圆的圆心距”与“两圆半径之间的关系”,教给学生“比较”的思维和方法。这才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我就曾经听过一个数学老师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这位老师反反复复讲圆与圆有六种位置关系,就是不讲“比较”的数学思维和方法,我当时坐在下面很着急。这位老师在讲台上神采飞扬,课堂气氛也很好。到最后练习解题的时候,学生出现了很多困难。因为教师并没有培养学生“比较”的思维和方法,他们只知道圆与圆有六种位置关系,当习题需要他们用“比较”的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就傻眼了。当然其中还是有部分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自己领悟了“比较”思维,解题比较顺利。
      下课后,这位数学老师一脸自信地请我多提“宝贵意见”。但我只能苦笑,我问他,您找到大部分学生最后解题出现困难的原因了吗?这位数学老师回答说,学生基础太差。我说,作为诤友,我不得不跟您指出,您还没有理解教材编排者的意图,教学目标都还没有找到。
      开设文化课程的目的是什么?
      开设文化课程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还是以数学为例,所有的数学知识都只是一种思维的载体,人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获益更多的是数学的思想、数学的逻辑、数学的方法,而不是数学知识本身。所有的数学知识都是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服务的。
      据调查,一个人将来会从事与数学有关的职业的可能性是2%,而这2%的人中将来可能用到三角函数的可能性又是2%,而根据人的遗忘规律,十年后还能记得初中时学的数学知识的2%。如此几个2%下来,说明咱们这个社会的绝大部分人,是不会用在中学“辛辛苦苦”学的三角函数来“安身立命”的。
      但是不是开设数学课就没有意义了呢?
      不对!首先,我们谁也不是从未来活到现在,因此谁也无法预测将来自己是属于那98%里的人还是2%里的人。其次,所有的数学知识只是一种思维的载体,人在学习数学的时候,获益更多的是数学的思想、数学的逻辑、数学的方法。因为你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你学会了用归纳的方式总结问题,学会了用统筹的方式安排自己的生活。你善于推理,善于计算,善于统计,善于论证,这才是你学习了数学的最大好处。
      所以,教师要明白一点:所有的课程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设置的。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教师应该给学生具有“终身价值”的数学素养。这种教学方式也许见效慢一点,但一旦学生学会了主动探究,激发出来的热情和能量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
      啰啰嗦嗦说这么多,是想说明一个观点:教给学生知识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通过“教知识”进行思维和方法的训练才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
      同样,对与班级管理而言,解决眼前的问题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帮助人、教育人、激励人、引导人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因此,我们认为:教育也需要根据目标找方法。很多一线的教师,之所以在临场表现得手足无措,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看不清目标在哪里,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思路,临场采取的措施,都是一种“被动迎战”,胡乱抓药。
      在任何一个教育现场,教师如果能迅速找到教育目标在哪里,然后再根据目标找方法,就能一步步走出一条教育的康庄大道。
      比如,一个孩子在寝室里喝酒了,我打电话请来家长,没想到,这个孩子在家长到来的那一瞬突然爆发:“刘令军,我受不了你啦,我不读书了!”然后摔门而去。
      对这个事例,目标不同,方法就不同。
      第一种情况,没有目标。老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怎么做,所以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如果家长反复求情,学生在家长的“胁迫”下也道歉了,那就算了;至于以后会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那是下次的事了。
      第二种情况,有自己的个人目标,一定要维护好个人颜面。学生直呼其名,顶撞老师,这还了得。立即上报学校政教处,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处分,这样的老师有“报复”心态,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师生之间的“对抗”就永远也不会终结了。
      第三种情况,有“帮助学生成长”的目标。学生虽然顶撞我了,但这是一个难得的教育契机,我如果抓住这个契机,说不定就能转化这个学生。因此,有了这个目标,老师就会放下个人颜面,主动跟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为什么喝酒,哪些方面“受不了”老师,等等。反思自己的教育,既帮助学生成长,同时自己也在处理问题中获得成长。
      由于目标的区别,导致我们的行动思路就截然不同,效果也截然不同。
      前面两种教育思路,不但学生不能获得成长,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也不能获得成长。因为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是暂时把问题“掩盖” 了起来。学生不满意:老师对我太严苛,心中的怨气还在,遇到类似的问题还会爆发。老师不满意:现在的学生怎么这样?竟然当众直呼其名,顶撞老师。心中的成见还在;家长也不满意:孩子太不争气,老师也缺少方法,两头受气。这样,三方都在互相埋怨、互相猜忌,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矛盾并没有化解,而是在酝酿、发酵,再次爆发会更加惊人。
      而第三种思路,班主任在帮助学生“真实成长”的过程中,自身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成长。学生满意:老师以德报怨,我确实做错了,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要冷静,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老师满意:学生在我的教育下,提高了道德素养,这是我教育的成功。家长也满意:老师教育有方,放弃个人颜面,以后要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这样,三方相互信任、相互激励,教育在和谐的氛围之中,教育的合力悄然形成。
      很多一线班主任一见面,就是埋怨如今的学生不好管,不好教,骂不得打不得批评不得教育不得,好像都是学生的错。班主任从没进行过自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不是有问题。
      根据目标找方法,就能帮助我们在行动之前,理清思路,找到正确的方法。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3
        • 经验3178
        • 文章181
        • 注册2010-03-17
        二、第二序改变
        要了解第二序改变的理论,先讲一个故事。
        怎样将鸡关进笼子里?
        令汤姆烦恼不已的是他的邻居布劳斯太太家的鸡。自从布劳斯太太搬到汤姆家的隔壁,汤姆家花园里的花儿和青草便遭了殃,因为随布劳斯太太一起来的还有一群鸡。不说汤姆每天要上班不在家,就是在家休息时,布劳斯太太家的鸡也会旁若无人地进入他家的园子,去糟蹋他家的花儿和青草。
        汤姆已经跟布劳斯太太说过多次了,让她请工匠做一个鸡笼,只要将鸡关进了笼子,他家园子里的花儿和青草就不会遭到鸡的破坏了。布劳斯太太总是说,等她的丈夫有时间了就会亲自做一个鸡笼的。可是转眼过去了好几个月,布劳斯太太依然没有将鸡笼做好。每天,汤姆都会对着上天祈祷一番:请赐给布劳斯太太的丈夫一天时间吧,让他将他们家的鸡笼做好!
        突然有一天,汤姆发现,布劳斯太太居然将鸡笼做好了。汤姆跟妻子安娜说:“上天终于赐给布劳斯太太丈夫时间了,把鸡笼做好了。现在他们家的鸡都关进了笼子,不会再来烦我们了。”
        安娜对汤姆说:“你说的不对,不是上天赐给了布劳斯太太的丈夫时间,让他做好了鸡笼,而是我让他做的鸡笼。”
        汤姆睁大了双眼问:“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安娜说:“我每天早上都会在咱们家的园子里放上几个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鸡蛋,然后晚上又当着布劳斯太太的面把鸡蛋捡回来。这样过了几天后,布劳斯太太的丈夫便有时间做鸡笼了。”
        ——摘自《当代文萃》2007年第10期,作者沈湘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3
          • 经验3178
          • 文章181
          • 注册2010-03-17
          在这个故事里,安娜就是成功地运用了第二序改变的方法,将鸡关进了笼子。
          “第二序改变”是相对于“第一序改变”来说的,先前汤姆的做法都是第一序改变。他先前跟布劳斯太太说过多次,让她请工匠做一个鸡笼,只要将鸡关进了笼子,他家园子里的花儿和青草就不会遭到鸡的破坏了。布劳斯太太总是说,等她的丈夫有时间了就会亲自做一个鸡笼的。可是转眼过去了好几个月,布劳斯太太依然没有将鸡笼做好。
          在某种境况下,第一序改变根本不能“改变”什么问题。
          后来,安娜换了一种“改变”的思路,每天早上都会在咱们家的园子里放上几个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鸡蛋,然后晚上又当着布劳斯太太的面把鸡蛋捡回来。这样过了几天后,布劳斯太太的丈夫便有时间做鸡笼了。这就是“第二序改变”,而且产生了实质性效果。
          有的学生,老师批评他,骂他,惩罚他,处分他,都无法使之改变,教育陷入困境。
          有的家庭,丈夫以酗酒的方式应对妻子的唠叨,妻子以更多的唠叨应对丈夫的酗酒。这样就发生了恶性循环。事实上,我们很多家庭都有某种意义上的恶性循环,以猜忌对猜忌,以争吵对争吵……
          第二序改变思考的正是这种“不合逻辑”、“匪夷所思”的变化。它探讨的是常规教育下里无法发生的改变。“第二序改变”理论出自《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一书,作者是美国三位资深心理咨询师:保罗•瓦茨拉维克、约翰•威克兰德、理查德•菲什。
          学生迟到了,一批评就改正了,这是合乎逻辑的改变,是能够在第一序里发生的改变。第二序改变探讨的是第一序里无法发生的改变。
          第二序改变思考的是我们怎么应对我们一般情况下改变不了的问题。
          “你这个孩子,我批评你多少次了,你怎么还这样?”
          “我为你费了多少心血,你怎么还没有改变?”
          “这个学生,我越请家长,他越调皮!”
          ……
          这样的话,我们经常听到。这都是在第一序里边转。还在拼命做量的积累,渴望有一天会发生质变。当然,量变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质变,假以时日,这个孩子终于被感化。但这样做似乎效率太低。而有时候,在囚徒困境里,在第一序里是无法形成质变的——前面的量变都是徒费精力。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3
            • 经验3178
            • 文章181
            • 注册2010-03-17
            下面是运用第二序改变实施教育的一个案例:
            有一群顽皮学生,每天放学以后路过一个桔园,由于顽皮,他们每天都要随手捡起路边的一些石块丢到桔园里。看园人每次发现孩子们顽皮,就出来追赶。结果一无所获,孩子们鬼灵精怪,早跑了个无影无踪。但等到看园人回到桔园,乱石又会不断飞进来。
            后来桔园主人改变了办法,他守在桔园边,看到孩子们都过来了,他说:“我们来进行一次投石块比赛吧,每人投十次,谁如果投中了树上的桔子,就奖励十元钱。”孩子们兴致很高,纷纷到路边寻找石块,果然有人领走了十元钱奖金。过了几天,看园人说:“奖金太高了,今天只能奖5元。”5元也不错,还是有人领走了五元奖金。又过了几天,看园人说:“5元还是太多了,只能奖2元。”到最后,没有奖金了。那些顽皮的学生,经过桔园的时候,再也不丢石块了。有人问他们为什么不丢了,学生说:“没有钱奖金,谁还干那样的无聊的事?”
            (刘令军提供)
            看园人首先的驱赶、警告是“第一序改变”,这种改变能解决教育中的一部分问题,不需要特别的技巧。比如学生不做作业,老师和家长就督促他做作业,甚至抽出时间来陪着他做作业。第一序改变发生在某一个系统之内,而系统本身维持不变,它只能改变系统内的“困难”。如果原因在系统之外,它就无能为力了。
            在上面的例子中,孩子扔石块玩,是一种“内在动机”,因为他们想玩爱玩。看园人的驱赶、警告,就是试图阻止孩子玩,改变孩子的“内在动机”,“动机”和“改变”都在“玩”这一个系统内。
            但后来桔园主人的办法,则跳出了“玩”这个系统,进入到“比赛”系统,成功地将学生的“内在动机”转化成了“外在动机”,打中桔子可以获得现金奖励,孩子从“玩”的动机转化成了“获得奖金”的动机,而当奖金不存在的时候,动机也就没有了。
            这个故事里头看园人就成功进行了身份换框。原先是“驱逐者”,试图用驱赶的方法来制止孩子们不丢石块,结果没有一点效果。后来身份改换,成了一种游戏的“组织者”,当他不再组织游戏的时候,游戏就结束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3
              • 经验3178
              • 文章181
              • 注册2010-03-17
              我们的教育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一些老师,发现学生的数学成绩很差,就努力帮助学生“补短”,结果学生老是不上进,越补越短。但后来忽然发现这个学生作文写得很好,马上改变教育思路,从“补短”转变为“扬长”,经常表扬这个学生作文写得好,这个学生因此信心大增,当学生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如果不把数学成绩提高上来,就会影响到自己人生目标实现的时候,他就开始了“自觉补短”,数学成绩很快就上来了。
              “补短”是第一序改变,“动机”和“改变”都在“短”这个系统内,后来,老师实施的“扬长”则是“第二序改变”,跳出了“短”这个系统,进入到另一个系统——“扬长”。老师成功地“外在动机”转换成了“内在动机”。
              在第一序里边很难解决的问题,跳出来,进入第二序之后,改变就容易多了。
              第二序改变有一项很重要的操作技术:重新框定。它是指将人们赖以理解或经验某种情境的概念与情绪的假设或观点,改变成另一组同样也能“符合事实”(甚至更好)的设定,经过这一转换,该情境对人们的意义已全然改变。
              一般有四种:意义重新框定、二者兼得法、环境重新框定、身份重新框定。
              1.意义重新框定
              所有事情本身都没有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人加诸上去的。既然意义是人加上去的,那么一件事:
              (1)可以有其他的意义,也可以有更多的意义。
              (2)可以有不好的意义,也可以有好的意义。
              前两年,我接手了一个普通班,显然,成绩好的都归好班了。我当然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我学着与普通班的学生友好相处,并试图在自己班突破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这样一来,教这个普通班不仅没有失落感,反而找到了事业感,我赋予我的教育新的意义。
              那么,实现这一换框的操作方法怎样呢?
              方法是:变果为因。
              例如:我当了普通班班主任,我比较郁闷。
              那么,我可以这么想:我当了普通班班主任,对我的教育理想有什么益处?
              其实益处很多:
              (1)各色学生都是进行教育研究的好材料。
              (2)基础差的班,压力小,领导没那么关注,我可以在这个薄弱环节进行教育实验,即使失败了,领导也不会太在意。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3
                • 经验3178
                • 文章181
                • 注册2010-03-17
                2.二者兼得法
                我们常说“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由于有了这种思维的局限,让我们放弃了可以做出的努力。二者兼得法,真是以“二者兼得”为基础,让我们从“如果鱼和熊掌二者兼得,我们如何可以做到?”
                举一个例子:这几天,我们班的学生一直在讨论聚会的问题。我基本上只围观,不发言。经过讨论,他们想出两个方案,要求二选一:一是吃饭+K歌;二是去南澳两天一日游。
                当时讨论时,就有一个女同学提出,交钱的话,10块钱就差不多了,不要太费钱。我就提醒他们做方案时要照顾这些学生。同时,想去南澳玩的也不少,甚至会占多数。
                我给做方案的学生提了一个建议:可不可以大家都去吃饭,然后想回家的回家,有事的去办事,想去南澳的一起去南澳?也就是吃饭是必答题,去南澳是选答题。把这两个方案整合起来。
                这就是二者兼得法。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3
                  • 经验3178
                  • 文章181
                  • 注册2010-03-17
                  3.环境重新框定
                  同一件东西或一个情况,在不同环境中含有的价值会有所不同。找出有利的环境,便能改变这件东西或情况的价值,因而改变有关信念。
                  一个慢性失眠患者,每天靠药物入睡。前些天,从报纸上看了几则改善睡眠的药物广告后,失眠更严重了。每天入睡时,广告上的语句便浮现于眼前:“失眠会引起内分泌紊乱,血压升高,甚至引起精神分裂和心脑血管疾病……”愈想愈害怕,愈害怕愈睡不着,只好加倍服用安眠药。无奈,到精神病院找到心理医生进行咨询。
                  失眠者说,我每天只能入睡四五个小时。
                  医生回答说,够了,不少了。盖世英雄拿破仑,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他领导了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发明大王爱迪生,每天只睡四至五个小时,他一生取得一千多项发明专利……
                  失眠者说,我中午躺在床上,就不合眼。
                  医生回答说,欧洲和美国人中午从不睡午觉,人和人需要的睡眠时间是有差异的,有的人只需要三四个小时,有的人则需要七八个小时,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每天要睡十个小时。
                  心理医生的话,对失眠者起到了极大的治疗作用,当天晚上的睡眠便有了好转。中午躺在床上看书,决心不睡午觉,想不到反而入睡了。
                  ——摘自李江华著《心理学166个现象之3-暗示效应》
                  在这里,心理医生巧妙地进行了环境换框,帮助失眠者破除心理障碍,重新获得信心。我们可以对此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第一,前些时为什么失眠加重?原因是改善睡眠广告中的吓人词句制造了一个情境:失眠要得心血管病啊,愈想愈睡不着。
                  第二,这些天睡眠为何有了改善?是心理医生的渊博知识,为失眠者重新框定了一个环境:睡多睡少,因人而异,不能要求人人都睡八小时。精神放松了,于是,睡眠有了好转。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3
                    • 经验3178
                    • 文章181
                    • 注册2010-03-17
                    4.身份重新框定
                    同样的人,同样的活动,当教育者用一种身份去实施改变无效的时候,换一种身份去做,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说话带刺的瑜
                    高二刚接班时,瑜总是用敌意的眼光看我,说话的口吻也是咄咄逼人,话中带刺。我关心她,无效;我批评她,无效。有一阵子,我拿她没办法。
                    有一天,她眼睛发红,我带她去校医室,校医说可能是结膜炎。结膜炎是传染病,但我没有退避三舍,而是借电话给她打给家里,并带她去医院检查,经确诊是结膜炎,于是她请假回家了。
                    后来,她再回校上课,再跟我说话,语气中没“刺”了。
                    (方庆提供)
                    老师和学生是一个系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瑜对老师只有恶意,没有好感,刚和她接触,她就明显显示出敌意。在这个系统里,老师批评她是“加深阶级仇恨”,老师关心她是“拉拢腐蚀企图收买”,她一律报以怨怼。这就是第一序。
                    当瑜生病,老师陪她看医生,身份发生了改变,她是病人,老师是照顾者,照顾她是病情必须,我没有教育她,在这种身份下,她接纳了我,并体会到了我是一个人,而不只是老师。这就跳出了她师生关系的定势,跳出了第一序,进入了第二序——进入了病人和照顾者关系,暂时解除了防线,并体会到了改变的好处。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3
                      • 经验3178
                      • 文章181
                      • 注册2010-03-17
                      1.学生在迟到时间上发生争执怎么办?
                      ——服从裁判

                      比如一场篮球赛,裁判判某个队员犯规,而队员不承认犯规。双方会在赛场上发生争执吗?不会,因为此时有一条解决此类纠纷的规则——服从裁判。

                      【教育现场】
                      三分钟还是五分钟?
                      我们班的刘明喜欢打篮球,吃过午饭以后,中间还有一点时间,就是这一点时间他都要到球场上活动活动。所以经常午自习迟到。
                      这不,这一次又迟到了,监管自习课纪律的谢子娟报告,刘明午自习迟到5分钟,根据班规要写500字说明书。
                      但刘明坚持自己只迟到3分钟,所以只需写300字说明书就够了,两个人就这个问题发生了争执,最后两个人同时到了我这里。
                      谢子娟说:“我的表是标准时间,你确实是迟到了五分钟”。
                      刘明说:“我也带了表,我的表显示只有三分钟”。
                      老师们,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呀?五分钟和三分钟都有可能呀,但学生就是叫上劲了,我该采信三分钟还是五分钟呢?
                      (刘令军提供)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3
                        • 经验3178
                        • 文章181
                        • 注册2010-03-17
                        【临场应变】
                        目标:迅速做出裁定,采信谁的时间。
                        应变策略:服从裁判。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五分钟还是三分钟?我能断清吗?不能。我们都知道,手表是一个机械,机械的东西,都有误差,因此,可能是谢子娟的表有误差,也有可能是刘明的表有误差,还有可能是两个人的表都存在误差。
                        那么,我该怎么办?两个人都在等待我迅速做出结论,而且这个结论还不能偏向任何一个学生,也就是说,我下的这一个结论必须要双方都能接受。
                        我急速地在头脑中思考对策,忽然瞥见了刘明手中的篮球,头脑中灵光一闪,马上有了对策,拍拍刘明的肩膀说:“小伙子,请服从裁判!”
                        刘明一听,不再辩驳,“好,刘老师,我服从裁判,接受处罚。”
                        一场争执到此结束。
                        这样的争执实际上在赛场上出现过很多次,大家想一想,在赛场上出现了争执,总裁判长是怎么处理?比如一场篮球赛,裁判判某个队员犯规,而队员不承认犯规。双方会在赛场上发生争执吗?不会,因为此时有一条解决此类纠纷的规则——服从裁判。
                        刘明喜欢打篮球,对这条规则他很熟悉,而且经过篮球场上的锻炼,他也早已习得了这样一种处理方式。这个赛场上的规则,被我无意中借来一用,双方都能接受。
                        刘明接受处罚以后,问我:“刘老师,如果真是谢子娟误判了怎么办?”
                        我反问:“赛场上发生了误判怎么办?”
                        刘明说:“赛场上出现了误判,要追究误判者的责任。赛场有一套完整的误判追究制度,但是我们班没有。”
                        我点点头:“你这个建议很好,所以我们班也必须制定一个误判的追究制度。”
                        我立即在全班组织了一次深入研讨,制定了一条误判的追究制度,假如值日干部徇私舞弊怎么监督,怎么处罚,做了详细的规定。在赛场上,裁判既有要求运动员服从裁判的权利,同时也要承担误判的责任,服从裁判只是为了避免临场争执而采取的应变策略。
                        在这个案例中,查清楚时间是不是工作的目的?
                        显然不是,追究迟到的原因并对刘明进行教育才是班主任的真正目的。
                        如果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直奔目标,而在半路上转了弯,那么走得越久,就会离目标越远,花费的时间也就越多,教育管理的效率也就越低。
                        刘明打篮球的这件事,我一旦在“三分钟还是五分钟”这个问题上与学生纠缠不清,就会在无意识中转移视线,等到我把时间弄清楚了,刘明已经对“迟到”没有“负疚感”了,如果他赢了,他可能还会有“胜利”的感觉。
                        这样一来,整个事件的性质都变了,成了对时间的调查和核实了,而原来的本意,对自习课迟到的追究,就在无意之中被转移了。
                        刘明接受处罚以后,对刘明的教育才刚刚开始。我还在思考一个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刘明明知吃饭的时间很短,他为什么还要利用这一段时间去打球?说明班级管理制度中,写500字说明书的处罚,根本就没有起到杜绝迟到的作用?
                        根据我的观察,刘明酷爱篮球,所以他才会“见缝插针”,午饭后的时间都要“争分夺秒”利用起来。一旦到了篮球场上,他就不记得时间了,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
                        后来,我跟刘明就打篮球的事进行了一番有效沟通:
                        1、肯定他的篮球技术。他在篮球场上表现出来的机智、果断、顽强,是一种体育运动智能,老师非常佩服。而且,班级的男子篮球队经常为班级争得荣誉,刘明作为主力,一直是班级的骄傲。
                         2、午饭后打篮球不妥当。第一是影响健康,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吃完饭马上打篮球,会给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第二是影响学习,满头大汗走进教室,十分钟之内都很难静下心来。
                        3、要科学规划自己的活动时间。什么时间打篮球,什么时间做作业,什么时间看书,每天都要做好规划,做到劳逸结合,有条不紊,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刘明听从了我的建议,将放学后晚餐前的四十分钟规划为打篮球的时间。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出现过午自习迟到的现象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3
                          • 经验3178
                          • 文章181
                          • 注册2010-03-17
                          【案例反思】
                          在教育实践中,班主任目标不明确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与学生在细节上纠缠。管理工作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像精细化的技术工作一样,能精确到零点零零几。在不能精确的情况下,如果班主任一味去追求精确,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降低管理效率,造成教育管理无的放矢。班主任一旦与学生在细节上纠缠上了,就会被细节问题转移视线,导致本该管的事情没有管,而不该管的事情纠缠不清。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