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2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
    • 经验50
    • 文章3
    • 注册2005-05-20
    新 课 改 带 来 的 点 滴 反 思
    新 课 改 带 来 的 点 滴 反 思
    山东省沂源县南麻中学  周涛泽
    现在义务教育阶段,逐步开展实施新课程标准,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努力实践着、探索着、思考着,实施新课标的过程影射出诸多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反思一: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滞后于学生认识规律的发展。
    当前处于新课改年级的学生,大都出生于1990年——1992年,从小就处于信息时代,在生活中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范围广;可以借助电影、电视、媒体报刊、互联网络等;有相当多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教师的“知识储备”,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方式比教师灵活、超前。然而许多教师依然凭借一本教科书、一脑子老经验、一口熟练的“讲学台词”、一套套“陈年讲义”,按部就班地“传道授业”,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教师教起来疲惫不堪。一句话概括:部分教师在凭经验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率不高。观念不该,课改难行。
    反思二:部分教干教师教育科研水平低,教育科研能力薄弱,甚至教育科研工作“虚”大于“实”。
    大凡教龄三周年以上的教师都熟知教学工作的主要程序性工作: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单元检测——期中期末考试——学期总结。教师科研工作仅仅局限于:教育理论学习和职业道德学习(每学期各1万字)、听评课活动、论文评选、讲课比赛等;主要体现在教师本身单方面的活动:完成了几个教案、听了几节公开课、批改了几次作业、完成了几次单元测试、写完了几篇教育理论学习笔记和政治理论学习笔记等;换句话来说,是否完成了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规定的次数,书写是否规范工整;所以部分学校的教师有2/3的时间忙于完成这些“数字性指标”。然而真正来研究学生学习方法的少,研究教法与学法衔接的少,研究教学规律的少;换句话说,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脱离了学生与教师的双边活动,只侧重了教师单方面的活动,即务“虚”多了,有华而不实的感觉。教科研落不到实处,何言创新。    
    反思三:当前教育主管部门的考核管理机制制约着教师工作潜能的发挥。
    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考核评价机制大多采用一种“静态”评价考核办法,也就是类似于工厂企业对一个工人、一个工厂的评价方法。简单做
    对比:

    考核对象      考核指标
    工人      单位时间内生产了几个零件、几双鞋、几台家电;
    教师      单位时间内完成了多少教案、作业、学习笔记、听评课记录、考试多少分;
    工厂      年度上交利税多少、营利多少、分红多少等;
    学校      创建了几次文明单位、红旗单位、中考录取了多少学生、“优秀率”是多少

    众所周知,一个年产利润大、效率好的工厂企业,都离不开科学严密的过程管理——动态管理。而学校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个发展变化的


    动态过程,由于诸多学校重在考核评价教师教学成绩(分数高低),忽视了评价教师的过程投入,忽视了教师教育工作的过程管理;导致教师只重在“培优”,不得不放弃“困难生”,进而形成了“优生不冒尖,差生更加差,中等生两极分化”现象,且年年恶性循环。因为老师们都很清楚:优生不需要多加辅导,都能自觉学习,无论何时始终是优生;对“困难生”辅导下力气大,见效不明显;对中等生辅导见效快,却因数量多,工作量大,只好顺其自然。于是在教师内部形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工作方式:“少下力,少做无用工,轻快一时便自在一时”的惰性、应付性工作。甚至更不愿意做开创新工作,更不愿意做冒险性工作,更不愿意做革新性工作。许多教师的豪言壮语、壮志情怀、满腔热情、劲头十足的工作干劲,在3-5年的工作“锤炼”中就慢慢地偃旗息鼓了,教师的工作潜能得不到开发和释放,只能是一种教师教育资源的浪费。长此以往,虽然实施了新课标,也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教育工作就不会由很大的创新,没有质的飞跃。
    评价考核机制是引导教师学校工作的“指挥棒”,“指挥棒”不变,教育工作就没有生机和活力,新课改就没有突破性发展。
    思考至此,许多教师深感束手无策,头痛无奈,只好踱步彷徨,谨慎
    行事,举目观望。
    可喜的是,有少部分教师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也正在寻求解决的措施,力求至少能够让自己的教育工作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同时能够感应周边的同事,共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献计献策,无私奉献。


    联系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南麻中学
    邮箱:zbzhtz2008@163.com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6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积分546
    • 经验2688
    • 文章236
    • 注册2004-09-13
    古老师的文章《新课程为何任重而道远》道出了当前课改最主要的问题,不除掉头上的紧箍咒,新课改将举步维艰!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0
      • 经验279
      • 文章26
      • 注册2005-03-19
      我现在是“草木皆兵”!
      想改,可是有高考指挥棒;不改,各项常规有落于人后!你们说我应该怎样去做?
      恳请各位教育同仁多多指教!
      在线情况
      2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8
        • 经验109
        • 文章42
        • 注册2005-05-25
        教育呼唤本原的回归:转识成智


        深圳市龙华中学  李双峰(518109)
        面对新课程改革调查中发现的学校和教师存在的困惑和疑问,我认为归根到底还是一个观念革新问题、对新课程新理念的理解不到位的问题。新课程新教材的教与学需要教师和学生转变思维观念-----转识成智: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超越神圣的知识追逐转向智慧的自由自觉要求,教学要求从对学生进行知识结构体系的灌输转向到对学生进行智慧的培养。
        一、课程的教育价值取向:转识成智
        现在的学校教育几乎等同于“授受”甚至“销售”书本知识,教育工作者只是成为一种熟练的知识营销商(教书匠),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有文凭没有文化”、“有知识没有智慧”的人,而没有通过知识的学习成为一个和谐的人、智慧的人。转识成智的价值取向实际上是教育本原的回归:古代的哲学家渴望的是培育智慧,现代学校的学生单向被灌输的是知识。拥有知识与拥有智慧,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境界。知识,让人受益一时;智慧,让人享受一生。只有智慧,才是人的发展所真正需要的。新时代教育目标不能在于塑造“知识人”,而应在于培养“智慧人”。智慧的人常常更有魄力,更有实力,因而更有魅力。追求智慧就是追求幸福,享受智慧就是享受幸福。智慧和幸福,教育追求不可或缺的重要目标
            其实将智慧作为教育目标既是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也人自身的发展体现。有一个让我不忘的故事:爷爷问孙子米从哪里来的?孙子回答说:米从米缸里来。是的,从浅层次的表象来看,每天煮饭的米是从米缸中舀出来的,但大家只需要仔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可知米不会凭空从米缸中来的,它包括一粒种子萌芽、播种、生长,收割等一系列过程。如果我们问学生相似的问题:知识从哪里来的?知识就好象是米,课本好象是米缸,我想很多学生会以为“从书本中来”。“知识不仅是结论,更重要的是过程”,没有理解和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掌握知识学习的方法,学生是无法真正实现“转识成智”。 我们以前培养的学生积累了一大堆知识,但在真实的困难面前,高分低能、低智慧。智慧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转识成智的教育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智慧化的生活方式或改变其生活方式,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自然地将教育情境中形成的才能展现出来。当然,这种自然地将教育情境中形成的才能展现出来的不是复制,而是发展,甚至是拓展与创新。
        二、知识与智慧的关系
        知识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积累的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而认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各种知识都不同程度地包括了认识的成果和认识的过程,包括了思维的材料和思维的方式。居于知识体系高层次的理论性知识,它既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成果,又反映出人类在探索这些本质和规律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认识过程。可以说要提高感知、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能力,离开了知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智慧表现为一个人的学识、风度、气质、才干等等,杜威就指出智慧与知识不同。没有人反对智慧比知识更重要,但是智慧是什么呢?它那么不确定,似乎永远被神秘的光环包裹着,是常人所不能达到的。智慧确实在不断变化,不像知识那么确定。智慧需要知识,但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知识多并不意味着智慧高。知识只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它是智慧的外在表现,而智慧才是知识的内在核心。智慧不是智力,它包括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与知识创新,将人的智力品质、道德品质综合起来。智慧根源于知识,但知识需要生成、升华、走向智慧,教育需要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缺少智慧的知识只能是肤浅和平庸的知识,缺少智慧的教育只能是平庸和跛足的教育。新时代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这种创新人才不仅具备聪明才智,而且具备与人合作、正直诚实、富有同情心的为人品质。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生活中,人们已经对知识的追逐出现了异化:教师搜索枯肠地呈现知识的升学价值,学生唯升学知识是瞻。这样,知识的积累就结晶成为一块砖,用于敲开高一级学校的大门;对于学习此外的意义,不仅学生感到渺茫,就是老师也日见模糊。结果,学生从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不仅难以为世界做贡献,连解释世界都很困难。真正的教育,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必须以此为起点,让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让能力发酵提炼成智慧。正因为此,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将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定位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上,而这种发展是"全人"的智慧的培养与发展,即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特别是要处理好知识、能力、品质、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过分注重知识传承的倾向。
        三、树立“转识成智”的新教育观,走出教育的新天地
         曾几何时至今,我们的学校教育变成单纯的知识传授:老师把灌输系统知识看成是教育的唯一目的,恨不得将自己的“一桶水”全部倒进学生的“碗”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片面强调接受性学习,把知识的意义简化为解题并据此对学生进行过度训练。很多时侯我们无视学生源自遗传的个体差异实行一刀切的教学,一味专注于书本藩篱内的知识应用而忽视学生发展、缺乏“变局”意识。在我们的课堂中没有多少学生会体验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快乐,也没有学生对正在学习的事物真正产生好奇心而去乐于求知求索。师生教与学的目的仅仅是为让学生能升上更好的中学或大学作好准备,学生选择某个专业也主要是为毕业后好找工作。我们的教育充满了功利的色彩,现实的教育只在乎传授应付考试的知识和技巧,仅仅只是谋生的敲门砖。
          诚然,知识的传授是教育的目标之一,但它充其量只是最基本的目标。除此之外,还应有更高层次的目标。譬如,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启心智、培养探索与批判精神等。总之,教育不应该只是老师“倒水入碗”的程序,而应该是一个开发学生创造泉源的历程。如果学校教育只关注现成的答案、现有的公式以及以往的历史事件,而忽视了对未知世界和历史规律的探索,这种教育怎么可能是全面、健康、有高智慧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教育有很丰富的内容,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可能学富五车,而且也掌握了很多实用的技能,但却缺乏探索未知世界的热忱,空有知识,并无智慧。学生接受教育,仅仅只是为了获取谋生的手段,而不在于享受人生。尽管他们深知谋生之道,可是思想贫乏,心灵空虚,缺乏信仰,对社会、人群、世界鲜少关爱,缺乏对真善美的渴望与追求,这样的学生怎么可能发展健全、充满智慧?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指出,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失败的明证。在古代,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现代学校却降低目标,所要教授的只是知识。从传授智慧沦落到教授知识,显示我们的教育已经失败。

        爱因斯坦说:“人们将学校看成是向正在成长中的一代人传递尽可能多的某种知识的工具。这是不对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为活着的人们服务。学校应该在年轻人身上培养那些对于公共福祉来说有价值的品质与能力。……学校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应该是使年轻人成为有独立行动和思考习惯的人,另一方面,应该使他们将为集体服务当成是自己最高的生活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智慧正以它特殊的作用取代着知识的作用;智慧正以它特殊的价值,取代着知识的价值。因此,一个超越传统知识观、智力观的智慧新教育观念必将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新目标。我们应该期待充满智慧的教育,期待既有学问又充满智慧的老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导。只有重视智慧的教育,才可能培养出充满智慧的学生。只有热爱智慧、拥有智慧,我们才会生活得更加美好。

        [url]http://www.xsj21.com/homepage/style2/index.php?id=58231[/url]
        在线情况
        2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7
          • 经验2401
          • 文章125
          • 注册2005-02-03
          一家之言
                        学习的目的
                   ——新课程下对教科书的点滴认识
               现在很多人认识到了,在学校里学校里学习的东西大多数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别的不 说就说教科书上的内容吧,大部分真的没什么用,就是刁难人,欺负小孩子,哼哧哼哧学了十几年,就是为了考试时能倒出来,过了关就完事了。要不,为什么那么多学生高考完就烧书呢?烧书时他们一点也不觉得可惜。我没烧过书,但是我决不收藏教科书,在我的书橱里除了学生时代的工具书还留着,其余的或早或晚进了废品回收站。
          那么就是说,教科书可以被称为没用的东西了?没用还学它干吗?没用学它,不等于浪费时间吗?如果这样认为那就错了,我这里说的没有用,是说教科书中的很多知识,将来在生活实际中,在事业工作中也许根本用不着,但教科书中的知识作为工具,作为学习的载体,是非常有用的,而且还是功不可没的。
               使用教科书的目的其实并不是让学生吃进多少知识,懂得多少学问,而是应该让学生明白“怎样吃进知识,怎样消化知识,怎样引发探索”。教科书中的东西让学生看、练、考,目的都不是让学生得到知识,而是让孩子亲历收获知识的过程,体验形成技能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最重要的,是使用教科书的本质目的,也是教育的目的。
          知识浩如烟海,要学习的知识太多。就算你用百倍的精力去学,也不可能万事皆通。既然有永远学不完的知识,那么一个人最根本的问题就不是知识的容量的问题,而是学习的能力问题了。
               使用教科书打基础实际指的是“学习能力基础”而不是什么“知识基础”。试想有两个人,一个初中毕业,一个高中毕业。前者学习能力强,善于钻研,掌握新知的能力强。而后者,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弱,又不善于学习。你觉得那一个有实力更有潜力呢?在学校里努力提高能力,将来到社会到工作中,才会有超强的学习和吸纳能力,才能适应需要,才能创造新的价值。
                明白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教材上的知识对将来为什么没有太大的用处,教本的用途主要其实就是那么一个模型一个让人摆弄的东西,摆弄次数多了,把一个陌生的东西通过各个角度研究,使它成为熟悉的内容,知道再遇到该怎样去解决,这就转化成了技能。老师和学生都应该对教科书,对学习的目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白了教科书的本质,明白了学习的目的,才能正确地使用教科书,把学生引向正确的学习之路。
                那些站在教科书误区的老师们,该醒醒啦,别真把教科书变成了没用的东西了!切记教科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死教书,教死书,任何好的教材和改革,都是死路一条!!!
                 请各位多指教!!!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60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