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81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你会说话吗?》:好!特别是几个例子很有说服力!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18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94
    • 经验4355
    • 文章246
    • 注册2004-10-29
    [QUOTE][b]下面引用由[u]郑健2[/u]发表的内容:[/b]

    好帖,每次阅读都心海荡漾啊。你的学生是幸福的,我也是幸福的![/QUOTE]

    欢迎郑老师光临寒舍!

    还望多多指教才好啊!
    愚人荣辉
    在线情况
    18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94
      • 经验4355
      • 文章246
      • 注册2004-10-29
      夕会故事083
                         ——事不关己,请勿高高挂起
      这世间,有这样一种人:当一些事情与自己并无任何关联,或是没有任何利害冲突的时候,他常常采取一种旁观的态度,置之不理。这种行为作风,毛主席老人家称之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意在批评讽刺其自私自利。
             这种现象,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可说是屡见不鲜。譬如说:大街上,见到两个人大打出手,大家只是旁观,却极少有人出去劝解;路旁,忽地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大伙儿围上去也只是看个热闹,长唏短叹之余,却并未给予受难者以任何实质性的帮助;雨中,或是雪地里,看见一个人不小心摔倒,我们也常只是在一旁嗤嗤地笑,末了却也不曾想过要去扶别人一把……
          然而,就在昨天,就在我们这个教室里,我却真真切切地见着了一个“事不关己,却并未高高挂起”的人。这个人,就是我们的凌婷婷同学。昨天上午第一节语文课上所发生的那一幕,幸许大家还清晰地记得:
          我背对着大家在黑板上写字。同学们也聚精会神地看,专心致志地听。“轰——”,教室后面忽地传来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因为来得太过于突然,同学们惊吓之余,便也都不由自主地“啊”地尖叫起来。我也着实给吓了一跳。回转身,立刻循着声音望去,竟然发现第三组后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少了一张课桌和一个人——那是陈玉同学的位置。我看到了,大家也都看到了。只是这么匆匆的一瞥,大家便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事:陈玉摔倒了!他自己把自己弄得摔倒了!(陈玉是个严重智障的儿童,这类的事课堂上没少发生,都是他自己顽皮惹的祸)明白过来的时候,大家接着便是一阵哄笑,而且一声高似一声。
          说句心里话,面对此情此景,我也极为恼火,因为我们见得太多了陈玉的这种比较恶劣的顽皮行径。可作为他的师长,我想,我还是应该过去为他做些什么。至少,我应该将他扶起来才好。可就在我略一迟疑的时候,陈玉邻组隔着一张课桌距离的他的同学——凌婷婷却已剑步冲了过去。只见她先是麻利地扶起压在陈玉身上的桌子,后又迅速地搀起还傻笑着的陈玉同学,最后又极快地捡拾起陈玉落在地上的文具和书本,然后将其整齐地放在了陈玉同学的课桌上。末了,又风一般地飘回自己的座位。从起脚到落座,前后也就约摸十来秒钟的时间。自始到终,这一系列的举动,都是一气呵成,没有一声言语。
          那一刻,我很是吃惊。真的,我没想到我的学生中竟然还有如此可爱的一个人。想来,其他同学并非是没有扶起陈玉的想法,可因了在课堂上,或许也因了我当时拉得够长的比较严峻的脸,他们便放弃了初衷。然而,没有放弃的是凌婷婷。在明白真相之后,伴着大家伙的哄笑声,她毫不犹豫地冲了出去。应该说,她在果断地做出这样一个抉择的时候,她是明知自己可能因此而招致触犯老师的后果的。
          其实,说到陈玉,他也并非是凌婷婷的什么好朋友。非但如此,操场上,办公室里,课堂上,我却反而时常能够听到凌婷婷向我诉说的委屈,那意思,不是陈玉拿了她的文具或书本乱丢乱放,就是陈玉揪了她的头发玩儿,再要么,就是上课的时候,陈玉常常用脚去踢得她不得安宁……
          可即便是这样,在昨天陈玉同学摔倒急需要人帮助的时候,凌婷婷还是第一个挺身而出,伸出了自己温暖的手去。同学们,拥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同学,你们难道不感到欣慰和自豪?
          同学们,事虽不关己,可也不要高高挂起哟!要知道,这世界正因了许多的爱,才显得如此美丽精彩呢!
      荣辉于实验小学
      2004年12月2日星期四
      愚人荣辉
      在线情况
      18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94
        • 经验4355
        • 文章246
        • 注册2004-10-29
        夕会故事084
        ——凡事怕“认真”两个字
        作为一名教师,在拥有诸多快乐的同时,我也有着太多的苦恼。追究其根本原因,绝大多数则是由于我看了大家伙儿交上来的作业本:本该正确的作业,末了,却有一些同学做错了;本该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的作业,结果也常常有一些同学字迹潦草得一塌糊涂。想想,该不会是我的责任——你看,同是一个班里的同学,绝大多数同学作业正确率不都是挺高吗?再想想,似乎也并不是前任授课教师的过错——你看,同是一样的授课教师,为什么有同学字却写得极其工整呢?思来想去,这问题根源显然还是在这些同学自己身上。
        昨天下午自习课时,我寻来班上的胡天鸣同学。或许大家都清楚,他平时作业的字迹很潦草。潦草到什么程度呢?一篇日记,好几百字,我努力睁大眼睛仔细去看,结果,常常也就只能认识几十个字。胡天鸣怯怯地进了我的办公室。我将他前天的语文基础训练册给他看,并指着他写的第19课的作业问他:“你感觉这字怎么样?”
        他怯怯地回话:“不好!”
        “哦?你自己也这样看?”我故作不解,佯装做皱眉状。
        胡天鸣不说话。只是低着头,不时用眼睛瞟我。两片薄嘴唇时不时翕动几下,可终于还是没有发出丝毫声音。
        “那这样吧,我送给你一本新的练习簿,你就在这儿将昨晚的作业再重新做一遍,怎么样?”我试探着问他。看似我临时想出的主意,可事实上,这是我早就拟定好的计划。
        胡天鸣点点头,并低低地“哼”了一声,算是答应。然后,接过本子找了个座位,他便开始默写起第19课的三首古诗及每首诗的诗意。约20分钟过去,他将写得很是工整的作业交给我。
        我问他:“与昨晚的作业相比,你觉得现在做得如何?”
        他仍低着头,显得有些不好意思:“现在好一些!”
        “那是为什么呢?这两项作业不都是你自己写的吗?”我装作很是诧异的模样,不依不饶。
        胡天鸣的脸胀得通红,说起话来的时候,竟然有些口吃起来:“我……我今天一笔一画地写了……”
        之后,我又让他订正语文基础训练做错了的几个题目。并嘱咐他,若有不懂的,可以问我,我也可以给他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可是,结果他却很快地独立完成了全部的订正任务。我一检查,竟是完全正确。这回,我倒是真的有些糊涂了。
        “胡天鸣,昨晚那么长的时间你做错了,今天用了这么短时间为什么就对了呢?”
        “那……那是因为我当时没看清题目的意思,刚刚……我用了心了……”
        你们听听,这前后的巨大变化是缘于什么呢?对,这便是“认真”!因为不认真,胡天鸣的字潦草了,且作业错误率相当的高。可因为认真,他的字也便有了明显的好转,正确率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和保障。
        除了胡天鸣,我们这个班还有几个字迹特别马虎的同学。譬如钱钊、刘浩和郭晶晶等几位同学。今天下午上自习课的时候,我找来这三位同学。我让他们利用自习课的时间将《少年闰土》中有关闰土所说的几件新鲜事的部分抄写一遍。要下课时,他们将抄写完的部分送到我的面前。我让他们评价一下自己的字迹。结果他们都说今天刚刚写的字迹相对比较工整和美观。我追问他们为什么从前的字迹却那么潦草。
        刘浩说:“我今天一笔一画写的……”
        郭晶晶说:“我今天用了心……”
        钱钊说:“从前,我的态度不够认真……”
        仔细听听,再想想,大家是不是明白了些什么呢?俗话说:“凡事怕‘认真’两个字!”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荣辉于实验小学
        2004年12月3日星期五
        愚人荣辉
        在线情况
        185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是啊,彭老师所说的现象在我班也很普遍:明明不该错的却错了,明明能写得很好的却很糟糕!有时候想想,他们毕竟是孩子嘛,怎么能苛求必须又对又好呢?但有时候又想,如果长此以往让他们形成了马虎粗心的坏习惯,岂不是害了他们一辈子?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18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94
          • 经验4355
          • 文章246
          • 注册2004-10-29
          我的故事旨在提个醒,明确告知:只要愿意,你本可以做得更好!
          愚人荣辉
          在线情况
          18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94
            • 经验4355
            • 文章246
            • 注册2004-10-29
            夕会故事085


            ——国家兴亡,我的责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警句出自明代顾炎武之口。意思是说:国家的兴起和衰亡,每个人都有责任。可是,今天老师却要说:“国家兴亡,我的责任。”什么意思呢?顾名思义,就是:国家的兴起和衰亡,是我的责任。

                   那么谁是谁非呢?或者说,哪种说法更具有道理呢?在争论之前,大家先不妨来听我说一段小典故。典故说的是有关孙中山先生的一段逸事。众所周知,孙中山先生有“国父”之称。给予他这样崇高的称谓,自然可见出他的爱国热忱。的确,作为中国革命的先驱,自年少时始,他便一直渴望着祖国的强盛。平日里,一有机会,他便喜欢用些生动易懂的故事来向他的同胞们进行宣传说教,以激发大家伙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

                   有一次,他将从一位朋友处听来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说给自己的同胞们听。故事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在南洋爪畦,有一位财产超过一千万元的华侨富翁。一天下午,他到一位当教师的好友那里做客。二人久别重逢,由于谈得高兴,一时竟忘了时间。直到深夜,富翁才忽然想到该回家了,但他离家时却忘了带夜照(夜间通行证)和夜灯。这使得很是急躁不安。要知道,按照当地法令的相关规定,华人夜出,身边如果没有夜照和夜灯的话,给荷兰巡捕查获,轻则罚款,重则可能坐牢。这位富翁自然不敢冒这个风险,但他却又极想当夜就赶回家去。

                   怎么办呢?富翁和他的朋友左思右想,却就是想不出一个好的办法来。末了,只得偷偷地站在门口向外了望。令富翁惊喜的是,就在朋友家不远的地方,有一家日本妓院。这使他顿时茅塞顿开。计上心来的时候,他说做就做。他对朋友说:“我有办法回家了!”这位教师朋友很是惊愕,可是富翁却已径直朝着那个不远处的妓院走去。

                   富翁到了妓院,给了一位妓女一块钱,让她陪自己散步。妓女得了一块钱的好处,自然十分乐意。于是,他们便手挽着手一直向着富翁的家走去。到了富翁的家门口,富翁才让那妓女转回妓院,而他自己也就顺利地回到了自己的家。

                   故事到此结束。同学们不免生出许多疑问。其中最最不解的,可能就是为什么富翁一个人走在街上会有事,而有了这个日本妓女的陪伴便什么事也没有发生。问得好!可事实上,事实确实如此!对此,孙中山先生是这样补充的:假如不是那个日本妓女,这位中国富翁在那夜便不能回家去。因为他有一个日本妓女的同行,荷兰巡捕便以为他是日本妓女的客人,便不敢上前问。所以他能安全回家。由此可见,拥有一千万元的中国富翁,竟还不如日本的一个穷妓女。

                   这又是为什么呢?孙中山的解释是这样的:“日本妓女虽然很穷,但是她的祖国却很强盛,所以她的国际地位高,行动也就自由。这个中国人虽然很富有,但他的祖国却不强盛,所以他连走路也没有自由了,地位反倒不如日本的一个娼妓。如果祖国灭亡了,我们到处都要受气,不单自己受气,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要受气呢!”

                   同学们,这样说,你是否就感觉自己与国家的兴亡也有了关系了呢?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的你们呢!可是,为什么老师说“国家兴亡,我的责任”,而不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呢?不急,我们不妨再来细细推敲一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字的含义。“匹夫”所指为谁?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注解来说,就是:指一个人,泛指平常人。如此来看,这八个字便是说:国家的兴起和衰亡,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就是说,这既是我的责任,也是你的责任,还是他的责任。既然如此,我不管,自有你管和他管。按照这样的踢皮球逻辑,这责任被大家踢来踢去,最终竟是没能落到任何人的身上。于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末了竟演化成了“国家兴亡,匹夫无责”了。

                   你们说,这岂不是笑话?而我所说的“国家兴亡,我的责任”,那结果可就大不一样了。我这样说,于是这样做。你这样说,于是这样做。他这样说,也这样做。如此这般,每个人都自觉地将责任主动地分担在自己的肩上或头上,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动力和行动。众人拾柴火焰高!你们想,大家都努力,那结局还可能会不好吗?

            “国家兴亡,我的责任。”同学们,记住这句话,就像周恩来总理年少时所说的那样,让我们一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吧!


            荣辉于实验小学

            2004年12月6日星期一
             
             
            愚人荣辉
            在线情况
            18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94
              • 经验4355
              • 文章246
              • 注册2004-10-29
              夕会故事086
                        ——“狼”又来了
                  说到“狼来了”,同学们不免要忆起《伊索寓言》中的那个名叫《狼来了》的故事。是的,老师今天要说的就是这个故事。那故事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一个孩子在山顶上放羊。一天,他觉得无聊,便突出奇想,站在山顶上向山下高喊:“狼来了!狼来了……”山下村子里正在忙碌的人们听到呼喊,便纷纷扛着锄头扁担跑上山来。但山上哪里有什么狼呀?只不过一个放羊娃耍弄的一个恶作剧罢了。大人们悻悻地下了山。这个孩子继续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放着他的羊。
                  又一天,无聊的时候,他又一次站在山顶上高喊:“狼来了!狼来了……”山下的人们听到他的一声高似一声的呼救,尽管有些迟疑,可末了还是熬不住手拿着扁担和锄头赶上山来。这一次,人们依然连狼的影子也没有见着,而放羊娃儿和羊群也安然无恙。大人们终于明白,这孩子又说谎了。然而,气愤之余,除了几句训斥的话,也只好下了山。
                  这一天,狼真的来了。放羊娃在山顶上高声呼救,可是谁还会相信他呢?村子里有大人是听到了他的呼救声,可是大家都以为他又在闹着玩儿呢。于是,任凭这孩子喊破了嗓子,最终也没见着一个大人上的山来。于是,这放羊娃和他的羊群便都成了狼的口中美餐。
                  故事完了,可是留给我们的,却是深刻的思索。放羊娃死了,应该说,这真正的元凶不是狼,而是这个放羊娃自己——他的谎言直接导致了他的无助。显然,这个血淋淋的故事,意在告诫我们做人不能说谎。否则,失信于人,将会祸患无穷。
                  说到这,或许有同学会说:“只是古希腊的一个寓言故事而已,不足为信!”然而,无独有偶,在我们祖国的历史上,却有一个与此极其相似的悲剧。这便是人们常说的东周末年的“幽王烽火戏诸候”。
                  昏聩的周幽王十分寄信他的后妃褒姒。可是,让他感到非常郁闷的是,这褒姒却终日不见笑脸。为博美人一笑,他不惜千金以悬赏能使美人开怀的方法。一大臣建议他率众去骊山的烽火台,在那儿制造鼓声震天的声势,并焚起那烽火台上的狼烟,以造成大敌入侵的阵势,从而使各方诸候闻风而来,让褒姒欣赏这些诸候将士来来回回忙碌的热闹景象。周幽王照做了。如预料的一样,诸候们自四面八方纷纷奔来。结果,美人开心地笑了,可却冷了天下诸候的心。大家都愤愤然而去。
                  后来,周幽王真的被敌兵围困城中。他想到去骊山上的烽火台。可末了,狼烟是起来了,却没有一个诸候领兵前来救驾。最后,在混战中,周幽王和他的宠妃双双被敌兵杀死。
                  一失足成千古恨啊!你们看,只是为了博美人一笑,只是一个谎言,便葬送了整个大周朝的江山。这样说,或许又有同学说:“老师,那都是历史了呢!我们今天谁还会犯此类的错误啊?”然而,遗憾的是,昨天下午我还真的看到“狼”来了呢。
                  音乐课上,我见大家情绪不高,便和大家开了个小玩笑:“都懒洋洋的,是不是需要出去跑两圈热热身啊?”不想,真的有同学明确表示愿意楼上楼下跑两圈。刘新彦去了。徐涛去了。高能也去了。当我再次询问还有谁愿意去时,宋锴同学竟又站了起来。看着他那那副有意起哄的架势,我便要求他楼上楼下跑上十圈。宋锴自知理亏,却也哑巴吃黄连。没成想,出了教室的门,路上遇着刘新彦等三位同学时,他竟假传我的话,说是我要他们三个人也跑十圈。刘新彦等同学信以为真,只好在跑出两圈之后,又继续跑着。约七八圈的时候,想是宋锴觉得自己玩得过火,再遇着他们的时候,便又说老师我只是让他们随便地加几圈。这一说,让刘新彦等三位同学糊涂了。他们犯难了啊:这前后不一的说法,到底谁真谁假呢?半信半疑之间,他们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一直坚持跑完了全程。回到教室,真相大白。他们纷纷指责宋锴。同学们也义愤填膺,甚至于翻起许多陈年旧帐,以数说宋锴的不是,批评他经常说谎骗人的比较恶劣的坏习惯。一时间,宋锴竟成了众矢之的。于是,他不仅失去了刘新彦等三位同学的信任,也失去了我们大家对他的信任。这,可都是说谎惹的祸哟!
                  “狼又来了”,这回信了吗?但愿这是最后一次!

              荣辉于实验小学
              2004年12月7日星期二
              愚人荣辉
              在线情况
              189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国家兴亡,我的责任”,这一改好啊!“责任”更加明确了!彭老师的教育很会出新啊!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19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94
                • 经验4355
                • 文章246
                • 注册2004-10-29
                [QUOTE][b]下面引用由[u]王者之风[/u]发表的内容:[/b]

                “国家兴亡,我的责任”,这一改好啊!“责任”更加明确了!彭老师的教育很会出新啊![/QUOTE]

                遗憾的是,我非始作俑者!

                否则,一定得申请个专利什么的!呵呵!
                愚人荣辉
                在线情况
                19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94
                  • 经验4355
                  • 文章246
                  • 注册2004-10-29
                  夕会故事087
                  ——让世界因为你而精彩
                  伟大的雕刻家罗丹曾经说过:“我们的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样说的时候,显然意在提醒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可是,老师以为:相对于发现美,创造美要更为有意义。否则,又何来“美”可发现呢?
                      庆幸的是,在座的诸多同学之中,每天都有着许多不断创造美的人。下面,我们不妨来看看两小节日记片断:
                      片断一:
                  上午,第二节课下课的时候,我和周超在教室里玩。我追她,她跑。
                  这时,我看见陈玉在弄宋锴同学的书包。于是,我便停了下来。刚好,宋锴后排的蔡婷婷也看到了这一幕。大家都不说话,相互使着眼色。那意思很明确:陈玉可能要拿宋锴同学的东西。
                  可是,仔细一看,我们都发现我们错了。原来,陈玉见了宋锴的书包上的拉链没有拉,他去给拉上了。我和蔡婷婷不由得喜出望外。啊,陈玉居然是这样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呢!
                  片断二:今天下午自然课上,同学们都在专心致志地听课。忽然,坐在前面的丁同罡同学大声喊起来:“谁在用东西扔我呀?”这时,他右侧的丁赵为同学站了起来:“不好意思,我的笔套一不小心被我的手指给弹到你那儿去了。”大家都不说话,都愣愣地看着讲台上的未老师,谁也没想起要捡起那个蹦到地上的丁赵为的笔套。唯独一个人例外。这便是丁赵为旁边的沈宇同学。丁赵为与丁同罡说着话,大家都大眼瞪小眼的时候,他却毫不犹豫地走出了座位,捡起了那笔套。在一声不吭地把它又交给了丁赵为之后,他便又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尽管这样的行为可能会遭至未老师的责骂,可他还是这样毅然决然地做了。
                  记得彭老师曾和我们说过“事不关己,请勿高高挂起”的夕会故事。而沈宇就是这样一个在事情与自己毫无关联的情况下,主动伸出手去的人。我们是多么应该向他学习啊!
                  这是两个创造美的同学。让老师倍感欣慰的是,今天我自己也目睹了几位创造美的同学的风采。
                  上午放学的铃声刚刚响过不到一分钟,沈靓靓同学便急匆匆地跑进了我的办公室。人未到,声先至:“彭老师,教室门前的那个水池又堵住了!掏也掏不行!”看着她气喘吁吁的模样,我想她是努了力了。
                  沈靓靓后脚跨出了我办公室的大门,凌婷婷同学前脚便又跟了进来。“老师,水池又被堵住了!”说着话的时候,那两只小手还有水不断地滴下来。我想,她也是尽了力了。
                  下午第一节课下,谢旭东再次向我汇报教室门前的那个水池被堵的事实。见着他的时候,他右手衣袖高高卷起,那手湿漉漉之外,还似乎隐隐地显出些淤泥。显然,他也是努了力。只是又一个劳而无功。
                  下午第二节课上课的铃声刚刚响起,高晨又匆匆地跑进我的办公室。“老师,我刚刚在电脑房的门前捡到了一把钥匙……”果然,他向我摊开的小手里,静静地躺着一把金灿灿的钥匙。
                  感觉怎么样?这是不是都是些创造美的人呢?同学们,如果你愿意,也行动起来去创造美吧!记住,我们的目标是:让世界因为你而精彩!

                  荣辉于实验小学
                  2004年12月8日星期三
                  愚人荣辉
                  在线情况
                  19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94
                    • 经验4355
                    • 文章246
                    • 注册2004-10-29
                    夕会故事088
                    ——切勿玩物丧志

                            玩物丧志,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说,只顾玩赏和沉迷于自己所喜好的事物,因而消磨掉志气,丧失了进取心和远大的理想。或许同学们还不知道,这其中这包含着一个历史典故呢。
                            公元前669年,卫公子赤继位,即卫懿公。他平时除了养狗驯鹰之外,便经常邀一帮公子哥儿到处游山玩水。当了国君之后,由于权势的缘故,他更是放纵。狗虽然不再养了,鹰虽然也不再喂了,可养鹤却成了他新的癖好。他不仅为鹤建造豪华的窝笼,到各地请名师为鹤做精食细料,请名医为鹤治病防疫,还常常要求宫女仆人们为鹤清洁身子、梳理羽毛。他吃饭的时候,有鹤作伴;他出门的时候,有鹤紧随;他上朝的时候,有鹤相迎;他走下殿的时候,也有鹤欢送。为了加以区别,并显示自己对鹤的喜爱,他还给每只鹤起了个雅号,如仙马、神乘、玉女、银童、黑龙、丹凤、大元帅和二将军等等。为了娱乐,他还专门让人教会所有的鹤高唱、清鸣、群舞与独跳。鹤死后,有棺有椁且不说,他还为它们举行隆重的葬礼。他把将军们的战车让鹤坐,把士兵们的战马让鹤骑,将军队里的练兵场当成了训鹤场,把军需粮当成了鹤饲料。文武百官们义愤填膺,怨声载道,可却也拿卫懿公没有办法。
                            卫懿公为君八年,玩物丧志,不理朝政。这一年冬,北狄部挥戈南下,直取邢国,威逼卫国。眼看齐国危在旦夕,可他却若无其事,仍在宫中观鹤舞、听鹤鸣。狄人打入卫国境内,他才想到要传令召集群臣商议应敌之策。可没等人员到齐,前方已有人来报:狄人已攻至城下。闻讯,惊慌失措的卫懿公连忙吩咐将士们快披甲上阵去应敌。可结果,将士们却无动于衷。逼得急了,都回答说:“您哪里用得着我们?!还是让‘大元帅’、‘二将军’骑上‘仙马’、‘神乘’带着‘银童’、‘玉女’出征吧!”卫懿公自知理亏,不禁凄然泪下。可悔之莫及啊!末了,他只好亲自上马迎敌。在一个名叫荥泽的地方,卫懿公率部与北狄部落展开了混战。结果,因为将士们军心涣散,卫军惨败。懿公被北狄人活捉后杀死,并被残忍地吃掉。卫国都城也被狄人攻破。
                            这便是“玩物丧志”成语故事的由来。说到这里,有同学或许已意识到了什么。是的,我要说的便说同学们这阵子特别热衷的玩玻璃球的游戏。课余时间里,同学们找点乐子,适时地放松一下过度紧张的精神,本无可厚非。这也是我所期望的。劳逸结合嘛!可问题是,许多同学却玩得过了火,超越了一个度。你看,昨天上午我便从班长那儿收到了两张反映此类事情的小纸条。
                            “早晨,第二节数学课预备铃声响过之后,朱敏敏同学还走出了教室玩玻璃球……”
                            “上午,第三节社会课上,刘浩竟趁着代老师不注意,一个人偷偷地在抽屉肚里玩玻璃球……”
                             我收到的是两张小纸条,它们反应的似乎仅仅是班级里的两个人。可事实上是否仅仅如此呢?应该不是!有心的同学稍作留意,便会发现,这几天每当下课铃响,有些同学还没有来得及与老师道别,便已飞身出了教室的门。甚至于,上课铃响起,也还有些同学全然无知,仍旧趴在走廊的地上全神贯注地玩着那玻璃球。近期也时有同学因了玩玻璃球而误了功课的。比如,今天早晨,我就听几位同学向我报告,齐星同学昨晚的家庭作业没有完成,却一早来便玩玻璃球儿。仔细想想,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儿吗?
                            俗话说:“凡事得有一个度。”同学们,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尽管与身心健康有益,可也应懂得适可而止,不玩物丧志才好呢。
                            卫懿公玩物丧志的悲剧结局,大家可不要重蹈覆辙哟!

                                                                                          荣辉于实验小学
                                                                                          2004年12月9日星期四
                    愚人荣辉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