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990
    • 经验12360
    • 文章1902
    • 注册2008-06-21
    教育感悟
                                教育孩子从家长开始
        教育孩子从家长开始,初看这个题目,好像是说连家长一块儿教育。其实是让家长了解教育的重要性,了解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家长不懂教育,放任着自己,不顾孩子的感受,那肯定是反面的教育。
        杨均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但他上学来的表现,就能透视出他的家庭教育状况。
    孩子的表现:
        上午第一节课快要结束了,他背着书包慢慢悠悠来到学校,身后是他的父亲在目送。
    下课了,跟同学打得最欢的就有他,说起来都是别人不对。
        课堂上,歪着屁股冲别处坐着,前后左右说不够,绕过同桌、过道跟最捣的孩子扔纸团之类的东西。
        穿着拔萝卜裤,衣服脏兮兮的。
        放学了,去别人家写作业,其实去玩,很晚才回家,家长无奈。
        放学了,和年级里比较捣的孩子一起出去,直到十点半才回家。
        周末,和比较捣的孩子一起爬上某单位的房顶,悄悄拿铁,别人发现,轰下房顶。
        一个孩子身上有这么多的问题,让人首先想到他的父母。如果撇开其父母,单单对他进行教育,事实证明效果微乎其微。
        通过打问方知,他的父母都是来市打工的外乡人。
        其父母的情况:
        父母关系不和。
        父亲不工作,几乎没有收入。不是没有工作能力,而是找不到工作。
        母亲在超市上班,夜里12点才回家,早晨孩子上学时,妈妈还在睡觉。
        后父母离异,孩子跟了父亲。
        父亲平日打麻将,没有收入。
        像这样的家庭教育很可能把孩子往犯罪的道路上推,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征兆:偷东西、打架。如果家长还是引不起主意,后果很明了。
        所以对像杨均这样的孩子,从家长开始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既然是孩子的父母,就得给孩子作出好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孩子基本就是父母的影子,尤其儿子跟父亲。
        即使已经夫妻离异,无可挽回,可儿子跟着父亲,父亲就必须起到监护人的作用,不仅管他的衣食住行,还要关心他的为人。父亲奇装异服,儿子必然效仿;父亲好吃懒做,儿子必然效仿;父亲搓麻将,生活懒散,儿子必然对自己要球不严格,放任自己。最后就有了“管不了”这个词的呼出。
        “管不了”只是家庭教育失败的代名词。作为父亲,要修正自己,注意自查,有不合理的地方及时改正,哪怕自己受点委屈;作为父亲,穿着应得体,言谈举止要大方,人际关系力求和谐;作为父亲,要时刻注意孩子的日常表现,有反常行为,及时了解情况;作为父亲,应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健康,让孩子吃饱、穿暖;作为父亲,不能说“管不了”,说了,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是推卸责任的表现。 如果真要下决心管,从自身做起,严以律己,善待孩子,肯定能“管得了”。
        我请杨均转告他的父亲,不要再玩麻将了。他父亲到学校来我也警告他他这样做的后果。当他儿子偷别人的钱被人家揪住,第二次有去,又被人家揪住时,我叫来他的父亲,帮他找孩子这样做的原因。我俨然告诉他不能再玩麻将了,把精力放在家庭上,放在孩子身上,关注孩子的动向,防止再出现类似情况。他也承认该转变了。后来再来学校,他穿着比较讲究了,不再是拖鞋,吊带背心。
        其次家长要参加劳动。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劳动是最光荣的。
        家长不参加劳动,在家吃喝玩儿、打麻将,做一些不合常理的事儿,孩子整天在这样的氛围中学到的也是吃喝玩儿、打麻将,没有钱玩儿,去偷,去抢,还会找一些不三不四的孩子大家斗殴。家长不参加劳动,没有经济来源,无法维持家庭开支,家庭没有稳定性。在不稳定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其性格、为人都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好像是各类。
        杨均的父亲没有工作,说是找不到工作。我找到他,告诉他不要老歇着玩儿,那样对孩子的影响太坏,要出去找工作。一个三十出头的大男人,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老是这样混,毁掉了自己,耽误了孩子。找到一份工作,认真地去做,既有了收入,也撑起了家。  
      杨均的父亲一米七八的个子,说起话来连一点底气也没有。自己没有工作,生活上不如别人;自己的孩子不好好学习,经常惹是非;妻子闲不挣钱,离开自己。这种家境,使得这个男人在别人面前显得那么脆弱。
        经过我的再三劝导,杨均的父亲悄悄地找工作了。一次家长会时,他拿来一打打印纸,我不知道是什么。他说他现在做保险,想借家长会的机会介绍介绍。他的表情很自然,说话的语气充满自信,像是找到了挣钱的渠道。我为他和杨明而高兴,我真想帮他一把,为了杨均。可是我没有答应他,因为这是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地方,不是商业场所,这样做会引起不知情的家长的反感。他也为自己找到一个这么好的机会却不能如愿而感到很遗憾。
        一次在公路上,我骑自行车往南走,杨均的父亲骑自行车往北走,背上背着一个背包,精神抖擞,完全没有了昔日那种精神颓废、无精打采、自愧不如人的神情。工作给他带来了生存的勇气,工作给他带来了生活的快乐,工作也给他儿子带来了生活的力量。
        充满生机的家庭会造就积极向上的孩子,家长的表现是一面镜子,里面映着孩子的影子。在孩子不断滑坡时,很可能是家长本身或家庭环境出了问题,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用心思考,帮助家长走出困境,对孩子的教育就不会太棘手。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990
      • 经验12360
      • 文章1902
      • 注册2008-06-21
      谢谢顺杰、轻歌晓唱、五月梅、晨争卓越、君子兰、靓剑、八月桂花香各位老师的光临,案例很特殊,分析得不够深刻,还请老师们多指导。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990
        • 经验12360
        • 文章1902
        • 注册2008-06-21
        这也是进城务工家庭出现的普遍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990
          • 经验12360
          • 文章1902
          • 注册2008-06-21
                                        找找我自己
                                      -----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
              设计背景:
              孩子们从一年级进入二年级,年龄虽然稍增大,但行为习惯的变化还不是很明显。上课注意力的集中时间由上学初的十分钟左右扩展到十五分钟左右,大部分时间会东张西望,和同学说说悄悄话,或者坐在自己的凳子上不安分,上课状态不好,学习效果不佳。这对于班主任老师来说还不是很大的问题,但让其他授课老师们感到头疼。让他们有个好的学习状态,跟老师配合好,充分利用课堂四十分钟就成为当务之急。
              设计目标:
              1、通过此次班会课,让学生了解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2、让孩子们明确哪种课堂行为有利于课堂学习,自己应朝着哪方面努力。
              活动过程:
              1、捕捉镜头
              准备一台数码相机,在孩子们上课时,麻利地拍摄下孩子们上课的镜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给他们反应的时间,以免他们知道老师的动机,在老师跟他们拍摄时,坐得端端正正,听得认认真真,回答问题响亮流利,使这次活动没有了失去基础。
              2、找找我自己
              利用一节自习课,把孩子们带到多媒体教室。
              老师:孩子们,来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感觉?
              孩子们:高兴!
              老师:你们猜一猜老师带你们来这里做什么?
              孩子们:看电影。
              老师:好,下面老师就给你们播放影片。
              老师插好U盘,打开电脑,孩子们出现在大屏幕上。
              “哇!”一开始,孩子们发出赞叹声,毕竟来这里上课的机会很少,影片也很少看。他们感到新奇、兴奋。
              忽然有几个孩子喊了起来:“老师,你看,马勃,还有王薇。”
              “呀,贺林!”
              “啊!”
              他们顿时明白了,这正是他们自己!自己什么时候上电影了?多么光荣呀!
          老师:“孩子们,找一找,哪个是你自己?”
              “老师,找到了,那儿!”“老师,这个是我!”
              他们兴奋之余,有的很得意,有的看上去有些羞愧。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形象,有的是在不太雅观。自己在这里露相,不是好像,多丢人哪!老师:“孩子们,祝贺你们都上了电影!”
              他们有的满脸堆笑,有的撇撇嘴。
              老师:这就是你们上课时的样子。
              啊!他们顿然明白了,老师把他们课堂上的表现拍摄了下来,搬到这里来了!
              老师:孩子们,这节班会课的主题就是“找找我自己”。
              老师出示题目,孩子们惊奇地睁大眼睛。
              3、谈谈我自己
              老师:孩子们,你们说一说你们上课的表现怎样吧。
          贺林:不好。老师上课时,我私自站起来东张西望,不仅我自己听不到老师讲课,还影响其他同学。
              谢栋:老师上课时,我自己在下面玩儿。我这样上课不好。
              张军:我上课老说话,我没有听见老师讲课,我同桌也受我的影响。
              杨玉:老师讲课我看小人书。
              她边说边耸肩、摇头、撇嘴,用动作来表示自己的做法不好。
              杨均:我背着老师钻到桌子底下和别的同学闹,还扔纸团。嘿嘿!
              他不好意思地咧咧嘴。
              孩子们倒也诚实,看到自己的样子,尽管不太好,也都如实地说了出来,因为大家都眼睁睁地看得一清二楚。
             4、看看他人
              老师:刚才你们对自己的评价非常好,也知道课堂上自己这样做的坏处。那么我们班里那些同学表现得比较好呢?
              陈其:刘波听课特认真,回答问题很积极。
              刘冉:丁林坐得特别端正,眼睛直盯着老师。
              李佳:王新还说他同桌,让他同桌别说话了,听老师讲课。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个没够。他们看到了好的典型,看到了自己心中的榜样。
             5、总结
              老师:孩子们,你们不但找出了自己,还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出了自己的榜样。你们的眼睛很明亮,你们已经看出怎样上课是最好的,肯定在你们心里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努力方向。老师相信在今后的课堂上,你们会表现得非常出色!
              孩子们在老师的激情鼓励中,踏着下课的铃声,高兴地走出多媒体教室。
              课后反思:
          他们毕竟是七、八岁的孩子,单凭说教作用不大,道理能听懂,但是转身就会忘。这个主题班会,能让孩子们亲眼看到自己和别的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辨别出怎样的课堂表现最好。
              通过这次别开生面的班会,孩子们知道了上课应该是个怎样的状态,找到了自己的榜样,明确了自己的方向。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也开始对自己提出要求。以后的课老师们都反应好上,孩子们懂事儿,能听懂话。
              我们不能一味地说孩子难管、难教,有时还是我们方法少,或是方法不对症;只要方法适合他们,好多疑难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2009年7月25日星期六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990
            • 经验12360
            • 文章1902
            • 注册2008-06-21
            谢谢爱影老师的夸奖!你给了我信心。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990
              • 经验12360
              • 文章1902
              • 注册2008-06-21
              [QUOTE][B]下面引用由[U]晨争卓越[/U]发表的内容:[/B]

               我们不能一味地说孩子难管、难教,有时还是我们方法少,或是方法不对症;只要方法适合他们,好多疑难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这一点我非常赞成,方法比什么都重要[/QUOTE]
              晨争老师跟我站在一起,我很荣幸!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990
                • 经验12360
                • 文章1902
                • 注册2008-06-21
                                            谈惩罚的必要性
                    现在倡导“艺术教育”、“赏识教育”、“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想尽办法更艺术些,尽量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多看孩子的优点,多表扬孩子,认为只有这样才真正符合现代教育的标准。“惩罚”成了老师们回避的字眼,好像惩罚学生就显示了老师的教育无能;更有甚者,惩罚与体罚混为一谈,以至于惩罚学生,怕家长、学校领导再找到自己头上,给自己带来无端的麻烦,宁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好多孩子失去了受教育的时机。
                    赏识、表扬固然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它能激起孩子的求知欲、积极性、参与性,可惩罚也必不可少。
                    避开惩罚而一味地表扬会助长孩子的自我意识。
                    大家都认为现在的孩子难管,说以前只要班主任出现在教室门口,班里的学生就能安静下来;可现在别说科任老师了,即使班主任走进教室,学生就跟没看见老师一样,该怎么说还怎么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
                    是什么原因使得现在的孩子这么不好管呢?独生子女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表扬太多,以表扬代惩罚,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
                    表扬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可多了,孩子容易滋生骄傲心里。聪明、可爱、懂事儿、机灵、会说话等词语成了大家的口头禅,孩子们在这样的华美语言的装饰下,认为自己确实如此,自己比别人高明。沾沾自喜、高傲自大逐渐在内心里生长,家长、老师也不放在眼里。指出他的毛病,他还以为故意挑他刺儿呢。搞不好了,就会跟家长吵一顿,跟老师扭扭脸,家长、老师干生气,说重了或揍他一顿吧,怕他受委屈。在表扬的光环下,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悄悄形成,甚至根深蒂固。
                这时候,惩罚已显得那么必要。
                    教育的过程需要惩罚
                    马卡连柯说:“但我坚信下面的事实: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如果教师的良心、教师的熟练技术、教师的信念说明他应当惩罚时,他就没有权利拒绝使用惩罚。”
                    教师在教育的过程如果说就是不用惩罚,而单是说教,那似乎虚伪了些,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说多了,孩子不听了怎么办?没有别的办法,还是讲道理。孩子仍然是原来的样子,不见长进。老师说:“都说皮了。”是,说得孩子耳朵里长了死肉,厚了,不进耳朵了。别的办法呢?没有办法了,拿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这时该惩罚了,合适的惩罚会对他起作用的。
                    马卡连柯说:“凡是必须使用惩罚的地方,凡是使用了惩罚能够有益处的地方,教师就应当使用惩罚。”这里,马卡连柯规定了使用惩罚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老师没有理由不使用惩罚,否则就会因为别的方法无力造成不良后果。
                惩罚能规范孩子的行为。
                    孩子分辨事物好坏的能力较低,他的主观能动性还较差,做事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言语、行为不合常理。老师要适时、适地地提醒或纠正,该惩罚时必惩罚。这样,孩子当时心里虽不太愉快,但长久下去,在他的心里就会形成正确的言谈举止观,他生活、学习的轨道就不会歪斜。
                    上课铃响了,大部分孩子坐在凳子上等着老师上课,可有的孩子就是慢悠悠地往教室走,耽误了大家,也耽误了他自己,警告他下次早点儿进教室,他当没听见;在校外或课间,屡次跟同学打架,老师叫到办公室讲一通这样做的坏处,照旧;值日生该搞值日了,放学跟着队跑了,组长追都追不回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被人发现了,还死不承认。这些习惯不纠正,就会发展成恶习。适用适当的惩罚,让他们摆脱这些不良行为,如同一棵小树,长歪了,人为用力把它板正;长疯了,人为地把它修剪修剪,然后它才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惩罚的方法要适当
                提起惩罚,好多老师都害怕,因为不好把握呀。你为孩子好,可孩子回家一告状,就成了体罚了。家长不问事情经过,给校长打电话,给教育局打电话,给电台打热线电话,给报社打电话,举报老师体罚孩子,要求严惩老师。这下老师遭了殃,校长办公室里有了他的影子,他也有了压力。以此为鉴,别的老师可不能“体罚”孩子了。有人说:“孩子考零分,家长不会举报,可是你摸人家一巴掌,人家就不干了,就找领导了。小心点吧,别给自己惹麻烦了,安安静静教课,巴不得期末评价低一点儿呗。”
                    害怕惩罚影响了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其实只要惩罚方法不过,就不算是体罚,教育还能见效。有的国家不是从法律上规定了惩罚的标准吗?该惩罚是不去惩罚,任其朝不良方向发展,是教师的失职。
                    惩罚要有一定的标准,比如罚站,应该在哪里,站多长时间;罚抄东西,多少个字,什么样的字体和格式;罚搞值日,值日生从时间和值日的质量上到什么程度;停课,什么时间,家长该怎么配合;在操场上跑圈,怎样跑,跑几圈等。没有标准的惩罚就容易变得严重,而变成体罚。
                    惩罚要在理智的情况下去做,如果老师当时气昏了头,最好先休息休息再想怎样惩罚,否则就会出现不如意的后果,对孩子造成心里上的伤害,给老师也造成心里上的压力。惩罚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产生新的问题。
                    教师不是圣人,为了面子在合适的时候也不使用惩罚的方式,总会在教育的过程中带来一些遗憾。不必担心家长会怎样做,校长会怎样做,媒体会怎样做,只要教师的动机是正确的、方法是恰当的,大家也认为使用惩罚也不为过,那就使用惩罚。
                                     2009年7月27日星期一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990
                  • 经验12360
                  • 文章1902
                  • 注册2008-06-21
                                                   压堂小议
                      压堂现象在教学中已不稀罕,虽然领导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老师们也发出反对的声音,学生更是苦不堪言,可还是屡禁不止。那么压堂到底是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实效,给我们的教育研究带来了益处吗?事实证明:没有;相反,负面效应还很突出。下面我从几方面浅析压堂。
                  一、原因
                      压堂一般是教师本身的原因,其中多数是主观的。
                      有的教师是众所周知的负责任的老师,他认真备课,认真讲课,批改作业也很认真。可他总是对学生不放心,总怕学生学不会,于是在时间上抓得很紧。下课了,他讲课的劲头来了,也不管外面多么嘈杂,学生此时的学习状态怎样,滔滔不绝地讲。即使让孩子们下课后,他再留下几个学得不太好的学生,专门补补课,直到认为学生学会为止。一分钟对于他来说也是极其宝贵的。
                      有的老师根本就不备课或备课不充分,教材的重难点没有把握好或是根本就不清楚。上课铃响,拿着一本书就进了课堂。一讲课才发现一些问题自己处理不了,光开头就讲了二十分钟,好不容易把问题讲清,学生一回答问题又绕回来了。就这样迂回三十分钟过去了,问题还没有讲清;当自认为问题讲清时,下课铃响了,这时还有好多练习没有处理。这堂课的学生也无法控制,一会儿交头接耳,一会儿扔个纸条,老师越讲越着急。即便是下课了,问题没有解决,怎么能下课,还得赶着紧儿地讲。
                      一个是讲完课想多给孩子们加点油,一个是讲不完课没法下课;一个紧凑一个松散,一个抓部分,一个抓全体,都占用了孩子们的休息时间。
                  二、无形中的支持力量
                      学校领导也深知压堂的害处,采取方法消除这一不良现象。可是总在表彰那些老黄牛似的老师时,不经意地说他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这样的方法虽然笨了些,但还是很见效果的。老师们听了,哪个心里怎能不动动:自己是不是也是这样的老师?是不是也充分利用了时间?是不是也把精力都用在了孩子们身上?他们深怕自己所教科目成绩低于别人是由于自己用*****不到。
                      领导一边反对压堂,克制压堂,一边在自己讲话时都没有意识到激起了老师们压堂的欲望,从而无形中助长了压堂的风气。
                  三、压堂带来负面影响
                      首先,压堂的老师很辛苦。
                  老师上完这一节课已经很不容易,一堂课的容量是很大的,他需要处理各个知识点,他要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每个环节老师心里都得清楚,如果不清楚,出现的问题更多。如果老师思路乱了,学生的思路也随之乱,老师想引领学生往正确的思路上走,还得看老师的方法和技巧。一道难题,怎样讲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学生的方法多了,哪个更简单适用,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激励学生,不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课堂上学生出现了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老师采用什么方法处理。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老师动动脑筋的。下课了,老师已经很累了。
                  其次,学生状态不佳。
                      学生上了一节课,又是听,又是写,没有间断。即使想偷会儿懒儿,被老师发现了还得挨老师几句批。盼着下课铃声响,跑出去,去个厕所方便方便,再疯玩儿一会儿。而老师依旧讲个不停,学生越盼越着急,如坐针毡,哪有什么心思听老师呀!教室外其他班学生的喊叫声、跑跳声早已把学生的注意力抓走。老师在上面可能讲得绘声绘色、津津有味,而学生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老师的努力不是徒劳吗?最多时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占用了学生的时间而已。
                  更有甚者,压堂一旦成为一个老师的家常便饭,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见到老师,学生就会不舒服,从心里不喜欢这个老师。每到他上课,学生就会唉声叹气:“唉,怎么又是他的课!”从此失去了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这样的教学还能有什么好的效果?
                      压堂对老师对学生都没有益处,那杜绝压堂就成为必要。
                      首先,从教师自身出发,把好时间,做到不压堂。课前备好教材,备好学生,为课堂上遇到的情况提前想好解决的方法,不出现没事儿,一出现类似情况就会有的放矢。按照少讲精炼的原则,设计好各环节所需时间,重点之处有侧重地多用些时,简单之处时间上压缩些。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讲清楚的地方不多重复。课间让学生尽情地玩耍、放松,为下次课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其次,学校要想办法克制老师压堂。学校领导可以不定时地抽查老师的教案,看是否具有实用性。有时教案和讲课时两张皮,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这样的教案浪费了老师的时间很精力,没有多大用处。学校领导不定期地听听课,看课堂效果如何,必要时做一下指导。学校还可以做抽样调查,看哪些老师习惯压堂,帮助老师找压堂的原因,极力克服。教师大会上一定要措好言辞,以免促成老师们压堂的动力。
                      再次,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学生喜欢老师,就会最大限度地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遇到问题会合作解决,说闲话、做小动作的机会就少了,课堂走向高效。
                  尽管压堂现象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但能认识到压堂的不利,提高老师的素养,压堂现象会逐渐克服。
                                             2009年8月14日星期五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990
                    • 经验12360
                    • 文章1902
                    • 注册2008-06-21
                    很高兴桂花老师、晨争老师的光临,沙漠是在各位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不断进步的。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990
                      • 经验12360
                      • 文章1902
                      • 注册2008-06-21
                                                  赏识不是一味地表扬
                          “一提到赏识,很多父母习惯地把它理解为表扬,实际上有很多表扬恰恰不是赏识,赏识教育既反对一味地指责、抱怨,也反对一味地表扬、夸奖。”
                          当翻开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看到上面这段文字时,我顿然开朗,以往的疑惑也烟消云散。
                      自从“赏识”这个词进入我的头脑中,我就认为赏识孩子就是表扬孩子,光看孩子好的方面,不看孩子不好的方面。其实绝大部分老师和家长跟我的想法一样,没有经过专家指导,没有听过类似的讲座、报告,只是道听途说,稍微看一些这方面的文章,加上禁止体罚的声势越来越强大,那么“赏识”就好像一把保护伞:赏识孩子,表扬孩子,家长高兴,孩子高兴;赏识孩子,孩子不受皮肉之苦,不受批评之苦,自己心里踏实;赏识孩子,自己的教育水平好像提高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那就别吝啬表扬了。
                          事实上,对于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对于一些恶疾成习,屡教不改的孩子,批评已没有任何效果,反而状况愈加低下,“赏识”似乎成了救济良药,那就表扬吧。
                      于是表扬之风刮得到处都是:孩子考分高了,表扬;孩子做了一件好事,表扬;孩子课间没有喊叫,而是在做游戏,表扬;孩子听老师家长的话,表扬;孩子穿得干净了,表扬……。
                          效果出来了:家长见了老师,非常主动,自己孩子很聪明哪;孩子见了老师也积极主动,举手问好;孩子学习比以前更加努力,劳动比以前更加爱卖劲儿;课间喊叫的少了,多的是靠墙站着的、做游戏的;老师的地位确实有所提高……。
                          效果又出来了:孩子认为自己很聪明,哪儿做得都很好,谁能跟自己比?老师的话没有分量了,家长的话成了耳旁风;犯了错误,改正了,下次接着犯,一次比一次厉害,老师也随之得了头疼症;有些孩子经常被表扬,心里有了压力,因为下一次做不好,没有得到表扬心里就承受不了;有的孩子看到老师经常表扬别人,自己被冷落,生活学习上也失去信心……。老师们也常说:“在路上,以前的那些好孩子看见老师,低者头就过去了,根本就不说话。”真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儿。
                          现在,原因找到了。“实际上有很多表扬恰恰不是赏识,赏识教育反对一味地表扬、夸奖。” 赏识里面含有表扬的成分,但“赏识”不等于表扬。正是我们老师在“赏识”和表扬之间画了等于号,盲目地一味表扬起了孩子们,使得他们分不清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好的更好,坏的也更坏。他们认为不管他们怎么做,老师依然不会严厉起来,自己不会受到惩罚。自己学习好是因为自己聪明,不用说自己就能学会,哪用得着老师管?他们有的飘飘然了。
                      表扬带来了好的效应,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挽回的局面。
                          “赏识”到底是什么?“赏识的实质就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周弘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多次提到“学说话、学走路”。回想一下,当我们的孩子咿呀学语时,我们的心情是何等的兴奋:孩子会说话了!从此可以和大人交流了!哪怕字的发音不准,我们会不耐其烦地一遍一遍地纠正,一遍一遍地教,绝不会因为一个字发音错误而去打他一巴掌;当我们的孩子迈出第一步,我们也会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孩子会走路了!决不会因为他走路不稳,甚至摔倒而大骂一顿,而是等他自己爬起来,再去走,必要时伸出手帮上一把。这里无不体现着那份浓浓的爱!这里暗含的就是“赏识”!
                          在一次节目辩论中,周弘说:“表扬就是批评!”当时我觉得这简直是胡搅蛮缠,现在我明白了其中深刻的含义:善意的批评、讲究艺术的批评里面依然有表扬的成分,综合起来依然是赏识,是对孩子的爱。当孩子感觉到这暖暖的爱意时,教育就变得那么顺通。
                          赏识里面有委婉的表扬,赏识里面有善意的批评;赏识里面少了斥责、谩骂,赏识里面少了拳打脚踢;赏识里面多了鼓励,赏识里面多了指引。理解了赏识的真正含义,我们就会把握好表扬和批评的度,不至于使教育偏离正确的轨道,走向极端。
                                                            2009年8月16日星期一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990
                        • 经验12360
                        • 文章1902
                        • 注册2008-06-21
                                                             小学英语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朋友们,你们好!
                            能有机会和大家见面我很高兴,借这个机会和大家探讨有关孩子的教育问题。家校合一的教育才能称得上比较完全的教育,学校对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建议。各学科都一样,今天我单独就如何帮助孩子学好英语谈一谈。
                            作为家长,首先应明确英语是一种语言,就像汉语一样。学习一种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所以在听、说、读、写中,听、说有其重要。和别人交谈要听得懂,讲得明白。听不懂别人的话或自己说的话人家听不明白,交流就遇到障碍,学习英语也就失去了意义。读和写也并非不重要,读、写是基础,中国人学英语总是从单词开始,就像中国的孩子刚上学学习语文一样,从拼音、生字、生词开始。由单词到句子,会读了还要会写。写的过程是帮助记忆的过程,单词记得多了,句子见得多了,小短文读得多了,为听和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听、说、读、写的作用简单讲了一些,下面我就如何帮助孩子学好英语具体谈一谈。
                            家长要重视英语。因为国际间交往的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遍布全球的各个角落,就像过去不识字就是文盲一样,不懂英语也类似文盲。家长重视英语,带动孩子重视英语,而不再是副科,上课听了,下课扔了,上了等于没上。
                            家长督促孩子学英语。有的家长懂英语,有的家长不懂英语,不管懂还是不懂,都要督促孩子去学。因为毕竟是一门外国语,一门很生疏的语言,没有动力,很难坚持下去。即使是学习数学、语文这样的课目,在开始阶段,家长也要督促、检查,帮助孩子更快入门。
                           家长从以下几方面抽时间具体做一做:
                        一、督促孩子坚持听录音
                            这需要有磁带,如果家里没有磁带,你可以到书店给孩子买一套,或是借一套,录制也可以,总之是孩子有音可听。离开了老师,磁带就是老师,跟着录音机,孩子就能自己学英语发音。录音的都是外国人标准的发音,比老师的发音要准确。
                            有的家长说孩子听不清,那是刚开始,对音还辨别不出来。每天坚持听,不多,十分钟即可。渐渐的,听音过程由听到模糊一片到能听清几个词,再到能听懂简单的一句话,最后连贯成一段文章。时间长了,单词之间的连读,断句都能听出来。就像听中国话一样,听完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在大脑里不经过翻译的过程。
                        每天坚持,不间断。可以两三天重复听一段内容,每天都让声音进入耳朵,大脑进行辨别。
                        二、督促孩子大胆张口说
                        现在都有孩子不愿意张口,不好意思,怕说错。不用怕,刚开始都会不太标准,只要敢张口,错了别人给指正,说得多了,语感出来了,语速出来了,再说就很正常了。就像大家说“Good bye! Good morning!”一样,什么都是习惯。
                        在文章中学过的词和句子,生活中都能用到。任何事物都是给它起个名字,我们用汉语,外国人用英语或其它语言。不管哪种语言,都是一个代号而已,没有什么不可理解、不可思议的。课堂上学了,或是在电视中学了,见到这种东西或遇到这种场合就用。一个同事的孩子高考上的是自考英语专业。假期找一个饭店,一边打工一边跟外国人说话,以此来练习口语。后来英语研究生毕业,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一些学校里设有英语角,就是给学生创造机会练习口语。就是孩子大学毕业考托福、雅思,口语必须要过关的。小学阶段是孩子英语入门的黄金阶段,尤其是听力和口语在这个阶段孩子最容易掌握,离开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生理上的发展规律,就过了黄金时期,学起来稍有困难,但对语法的学习可能稍微容易些。
                        三、督促孩子多读
                            读帮助孩子练习发音。我们在课堂上学习课文,尽量多给孩子时间读。孩子回家后还要读,不仅自己读,孩子跟录音读,确定自己发音是否准确。家长又时间可以听孩子读,多鼓励,表扬孩子读得好,是学语言的料。孩子读完签字,使得孩子没有偷懒的机会。
                        四、督促孩子勤写
                            单词、句子还是要写写的,写使孩子对单词句子的印象更深刻。有些单词需要背过,句子也需要背过,并会实际应用;有些单词需要认识。写文章需要单词,实际交流需要单词构成句子,记得单词多了,组句子就不会困难,交流起来就顺利些。即使写了,没有背写过,对孩子也有帮助,最低他对单词的印象比较深刻了,应用起来得心应手。天天跟单词见面,即便不特意记也会记住。
                            写出了写单词外,还要写一些常用到的句子。单词的意义在句子中得以体现,在情境中记忆单词,效果最佳。
                        针对具体孩子的情况,家长采取具体的办法。程度较好的孩子,家长每天过问一下即可,因为他们自己就会把作业完成甚至超额完成;程度不好的孩子,家长多费点心,多扶一扶,先陪着他们学,当习惯养成,再慢慢放手;对于那些一点基础都没有的孩子,我们把要求放到最低限度,孩子能学就赶紧给予表扬和鼓励 ,积少成多嘛。每天认一个单词,一个句子,两个月还能认60 个单词、60 个句子呢!60不是个小数目。所以只要学,就是慢点,也能学会。
                            家长平时多关注孩子,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跟老师联系,找到合适的办法解决。在管理孩子的过程中,切忌急躁。孩子的成长有个过程,我们允许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出现问题。有了问题我们家长才会想办法解决,孩子才会想办法克服,这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孩子也总是在一个个问题的出现、解决中不断得到提升。
                            小学阶段,孩子学习英语需要家长的帮扶。尽管工作忙,您也要抽出时间,哪怕每天十分钟来关心孩子,使孩子不会脱离您的视野,出现的一些小毛病也会在您的视野内消失。希望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2009年11月15日星期日
                        做最好的自己。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1990
                          • 经验12360
                          • 文章1902
                          • 注册2008-06-21
                          [ALIGN=center]有效遏制“接话茬”现象[/ALIGN]
                          很久以前就听老师们说过有些孩子上课就爱接话茬,并为这种现象而感到头疼,因为这种“接话茬”使得老师很难上下这节课。我现在因为工作上的缘故不担当班主任,任科任教英语,我亲身领教了一帮“接话茬儿”的孩子们,也着实体会到了那些老师曾经的苦衷。一般这种现象发生在五、六年级。我初次上课,由于孩子们对新来的老师还存有好奇心,课堂基本处于平静状态。当第二次、第三次上课,我和孩子渐渐熟悉了,一些孩子露出了常态:接话茬儿。我以前是听说,现在是亲自领教。当我说完一句话,有的孩子就会跟着说,开始还跟讲课内容有关,慢慢地开始跑题,其他孩子就顺着这个孩子说,然后就没有了间断。或者正上着课,一个孩子猛然提出一个话题,这个话题又中某些孩子的下怀,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讨论个没完,甚至争论得面红耳赤。任我怎么说,没有人理会。一节课过去,内容没讲一半。我有些急了,这成了群言堂,谁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根本不考虑这是课堂。我决定整顿一下课堂秩序,遏制这种让人生畏的“接话茬儿”现象。我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任何事物、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原因,“接话茬儿”也不例外。首先,年龄特点使他们经历这个阶段。低年级学生如一年级、二年级甚至三年级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到了高年级像五年级、六年级,尤其是六年级,这种情况就比较普遍了。低年级孩子年龄小,他们还处于听话阶段,一般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高年级,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其心智也向前发展了,他们有了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掌握的知识量也大了。十二、三岁正是个过渡期,尽管他们的思想日渐丰富,主观能动性在增强,表现欲在增强,可还不具备克制自己行为的意识。其次,教师无意识地纵容孩子们这种行为。教师对课堂纪律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使得孩子们不懂得真正的课堂是什么样子,自己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有的孩子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时不举手,张嘴就说。一个学生说还能进行下去,几个学生都说,教室里声调高低参差不齐,大家也听不清到底谁说了什么,教师没有及时制止,对孩子们提出正确的要求。这样下去,孩子们在课堂上更加随便,除了与课堂有关的内容之外,他们还会把一些无关的内容带进课堂。于是哄笑随之而起,孩子们激情高涨,老师是按下葫芦又起了瓢。再次,这种情况跟孩子的性格有关。有些孩子脑子较灵活,爱说好动。教室里学生多,课间时间短,把课堂也当作嬉闹的地方。这些孩子本质不坏,他们只是搞点恶作剧,取笑而已,以引起别的孩子的注意。分析了这种现象背后存在的原因,我对这种“接话茬儿”现象采取了一些措施,还真见成效。[B]一、摆事实讲道理。[/B]针对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我向他们讲清他们这样做的不利后果。“接话茬儿”一旦形成习惯,自己就会浮于表面现象,不会认真、耐心地听取老师和同学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方式。自以为了不起,高傲自大、沾沾自喜等一些不良习惯就像影子一样跟随着自己。和同学间的关系变得不太融洽,学习知识不踏实,成绩下滑。这也不意味着课堂上不许说话。课堂上可以说话,但与课堂内容有关,在老师的组织下有序地说、谈。道理讲明了,有一部分孩子不再接话茬儿了。朋朋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他最会“接话茬儿”,接老师的,接同学的,甚至他自己在那里自言自语。他认为他什么都会了,考试卷上自己给自己打[FACE=Times New Roman]100[/FACE]分,可当我批完试卷,他才得了[FACE=Times New Roman]68[/FACE]分。她的妈妈急得要命,说从五年级开始,他沾上这个毛病,他的学习成绩明显直线下降。现在他基本上能认真听别人的讲话,说话、做事儿还想那么回事儿了。[B]二、课下谈心[/B][B][/B]道理讲清了,事实摆明了,一部分孩子仍然是我行我素,不把老师讲的话放到心里,更不用说思考了。此时课下交心无疑能提高孩子对课堂学习的效率的认识。这些孩子在别人看来好像是有点儿谁都不怕、很难接近的样子。我接近闹得最欢的一个:新新。我试着走进他的心里,用试探性的语气跟他交谈。我先指出他的优点,他很高兴,很得意。接着我切入正题,问他上课为什么总是说话、接老师的话茬儿或同学们的话茬儿,他有些扭捏了,不像他在课堂上那种不可一世的样子,也不像我想象得那样难以调教。他的不好意思说明他非常清楚他上课的表现,也清楚我讲过的道理,就是克制不自己才会这样做的。我继续往下进行,让他自己分析他这种表现给自己、给别人带来什么后果。虽然他分析得不是那么深刻,但最起码的都能说出来,比如自己学不到知识,影响其他同学听不好课等。我给他鼓劲树立信心克服这个不良习惯,成绩肯定有提高,同学们也会对他另眼看待。找到突破口,我又找了几个同学交谈,他们的表现大致一样,都为自己这种影响他人也损害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就这样,又一批“接话茬儿”的主儿被降服。[B]三、课堂上出击[/B][B][/B]对于那些意志坚定、风雨不透的学生,我只能在课堂上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了。我规定老师讲话或同学们回答问题,每个同学必须认真听,有不同的意见或疑问可以举手,当老师允许说时再站起来说,杜绝在下面你一句、我一句乱说一气。如果违反规定,老师跟他发一张纸,抄写当堂课讲的课文一遍。几个胆子稍微小点的被震住了,还有几个依然如故,他们认为老师只是说说而已,不会当真的。我一边讲课,一边观察那几个同学。我盯住文文,他歪着身子坐着,嘴不闲着,手脚也不闲着,哪有听课的样子呀[FACE=Times New Roman]![/FACE]我默不作声,走过去,递上一张[FACE=Times New Roman]16[/FACE]开的纸。还有云云、蒙蒙,也照样得到一张[FACE=Times New Roman]16[/FACE]开的纸。他们嘻皮笑脸的,说:“老师,真抄呀?我不说了。”我说:“抄吧,你不想听课,可以,但别的同学还想听课。你抄课文,少学点东西,别的同学可以多学点东西。写吧。”他们没有办法,拿起笔开始抄课文。实在不愿意抄课文的,那就让他趴在桌子上睡觉。他才不愿意趴在桌子上睡觉呢,他知道这样做跟别的同学不一样,说明自己特殊,太明显了,还是收敛收敛,认真听课吧。课堂上***静下来了。他们确实享受到了跟别的同学不同的待遇,别的同学也因他们享受到的特殊待遇而能正常听课。[B]四、列表评比[/B][B][/B]为了在班里形成好的学习气氛,有效刹住“接话茬儿”这个不良风气,我制了一张表格,把全班同学的名字填上,每节课进行打分,然后评比。如果这一天某个学生无视课堂纪律,接话茬儿太多,影响课堂的正常进行,那么就要扣掉当堂课的纪律分,放学留下,另加半节课。这样一来,上课积极认真的和说闲话、接话茬儿的都区分出来了。那些爱接话茬儿的孩子有意克制自己,下课后主动找我谈话、聊天。表面上是跟我套近乎,实际上是怕我真的放学把他留下,在同学们面前没了面子,家长知道了还得训一顿。表现好的孩子因为评价而表现得更好、更积极,因为有了字面的记录,一目了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课下谈心,课堂上出击,列表评比,使孩子明白“接话茬儿”的危害,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体会到扰乱课堂纪律理应受到惩罚,在惰性被消灭的同时,积极性高涨起来。“接话茬儿”现象的有效遏制,学生们的精神状态饱满了,课堂学习效率提高了。[FACE=Times New Roman]2009[/FACE]年[FACE=Times New Roman]11[/FACE]月[FACE=Times New Roman]28[/FACE]日星期六
                          做最好的自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