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0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积分12183
    • 经验390369
    • 文章12115
    • 注册2012-01-11
    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要经常鼓励自己的孩子。
    做一片最美的叶子
    在线情况
    110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P][QUOTE][B]下面引用由[@明月琴心][URL=a.asp?b=205&id=527866]发表的内容[/URL]:[/B]

      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要经常鼓励自己的孩子。[/QUOTE]
      [/P][P]常鼓励,少责备,总是好的。[/P]
      [ 此贴最后由杜林在2014-1-11 13:52:42编辑过 ]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111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P][QUOTE][B]下面引用由[@scjyxpczhxf][URL=a.asp?b=205&id=527865]发表的内容[/URL]:[/B]

         
        谢谢。[/QUOTE]
        [/P][P]何老师,别客气。[/P]
        [ 此贴最后由杜林在2014-1-11 13:53:00编辑过 ]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11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B][FACE=楷体_GB2312]             [SIZE=3] 严是福,松是害[/FACE][/SIZE][/B][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SIZE=2]     ——与学生对话(60[/FACE][/SIZE][/SIZE][SIZE=2])[/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2014[/FACE][/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年1[/FACE][/SIZE][SIZE=3]月11日晴零下14度[/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生5[/FACE][/SIZE][SIZE=3]:我最喜欢父母亲的地方是,他们很严厉。[/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读书人语: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教不言,师之惰。这些格言,都是老百姓教育孩子总结的有用之道。说明一个问题,只有严格的要求,才会出人才,出成果,出精品,出效益。[/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现在的孩子比较少,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亲在教育孩子时,很难做到严格与严厉。关于这个话题,我想讲两个方面。[/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一是,关于父母亲严厉要求的孩子。同这位同学一样,要理解父母亲的教育之道。要学会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父母亲的一切教育措施,都是为了我们的成长。要配合父母亲的教育举措。一点一滴,一事一物,规规矩矩,点点滴滴,水滴石穿。通过父母亲外在的要求,将自己的缺点改掉,将自己的优点保持。我要强调的是,要通过父母亲的严格要求,要借鉴吸取于自己的一生之中。父母监管之下,要做好一切事务。在父母不在或者离开监管之下,也要做好一切事务。这就是一个习惯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有几种情形,需要我们警惕。一是有些孩子,当父母严格要求时,能做好一切。但当父母放松要求时,则又马虎松散。二是父母在身边时,能规矩认真。父母不在身边时,则是另一种情况。三是,小时候,按照父母亲的要求,从严做事。但长大了,离开了父母的身边,展翅高飞了,则又老调重弹,一些不好的习惯又开始反弹。这些都是不足取的。我们要力争将父母亲严格要求养成的好习惯保持一生,受益终生。[/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二是,关于父母亲不能严厉要求的孩子。我们要学会自律,自省,自悟,自教,自管,自治。说实话,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并不能经常性得到老师或家长的严格严厉的管理与教育。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自己管理自已,自已教育自己,自已做自己的老师。一是要学会看。看看别人有哪些优点,自己需要学习。如可以看父母亲,他们取得过什么成绩,都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好的,可以拿过来。二是看老师,老师都有什么好习惯,都在做什么事情,都取得哪些业绩。可以偷着学。人一生中,老师和家长都是身边最近的人,最容易模仿与学习的人。我上初中那会儿,有一个数学老师,姓刘,喜欢打乒乓球。除此之外,就是自学习惯非常好。他在上课同学们写作业的空中,都带着一本书,背啊,看啊。早上到校的时候,我们发现,刘老师已经在校园里转圈圈,背英语呢。刘老师的印象至今刻在我的脑海里。并影响了我的大半生。我的父母亲,虽然是农民,但他们有一个习惯,都起得早。天未亮的时候,他们都早早起来,母亲做家务,父亲干农活。这一美德,都被我们弟兄几个悄悄地继承下来。到现在,我们都习惯于早起,要么锻炼身体,要么读书写作。所以说,老师和家长的优点,是我们第一个要学的,要继承下来的。三是看同学。除了老师和家长,我们身边有些非常优秀的同学,他们的学习方式,他们的自律习惯,都是我们借鉴学习的楷模。也是上师范的时候,长我们一级的一个师哥。早早晚晚,总是提着书本,在校园里背书。天寒雨阴,从不间断。这个背影,常常激励我在懒散放松的时候,提醒自己,向他学习,珍惜光阴。俄国伟大的作家[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陀思妥耶夫斯基[/FACE][/SIZE]说,如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北宋有名的儒学大师朱熹说,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这些话语,都给我们已警醒,以提示,以借鉴。[/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同学们,严是福,松是害。就让我们严格要求自己,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事做起,为实行人生的美好目标而努力奋斗不息。[/FACE][/SIZE][/P]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11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QUOTE][B]下面引用由[@杜林][URL=a.asp?b=205&id=527991]发表的内容[/URL]:[/B]

             
            常鼓励,少责备,总是好的。[/QUOTE]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11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我最喜欢父母亲能够换位思考[/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FACE][/P][P][FACE=楷体_GB2312]             ——与学生对话(6[/FACE]1)[/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2014[/FACE][/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年1[/FACE][/SIZE][SIZE=3]月12日零下14度晴[/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3][/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 [/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生5[/FACE][/SIZE][SIZE=3]:我最喜欢父母亲能够换位思考。[/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生6[/FACE][/SIZE][SIZE=3]:我喜欢父母亲乐于帮助人。[/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 [/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读书人语:前面四位同学的父母亲都有很多优点,我们对这四位同学的父母亲用掌声表示赞赏。孝心是做人之本,立人之命脉。给我们后来人以帮样与律则。鼓励是给人以力量,给人以信心,给人以正能量,让人能够找到感觉,并勇往直前。而严厉则是成功之翼,成功之桥,成功之助。没有严厉的管教,没有严格的要求,没有严明的纪律,要做好人,做好事,做成功,创伟业,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五位同学与第六位同学,从自已父母亲身上又找到了两个亮点,给我们做人成功,立人事本,又带来了新的话题与关注点。[/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 [/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先说说换位思考。这是一条处世解忧的良方。当父母亲看到孩子考试没有取得成绩的时候。如果父母亲能够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自已的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的孩子又是什么情形。孩子在学校里要学哪些功课,自已以前学过哪些功课。自已在失落时,想得到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那么孩子在失落时,自己应该怎么办?这样多想想,父母亲的教育手段,将不会再简单机械,对孩子的指责与苛求不会再变多,对孩子的理解与同情将会有增加。当孩子取得小小的进步与成绩时,父母亲如果能够换位思考一下,自已小时候,取得进步,考得较好的成绩时,多么期望爸爸妈妈美言与肯定,多么希望爸爸妈妈与自己一起分享成功与快乐。从而花更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与勾通,理解与关爱,肯定与激励。[/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 [/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我要强调的是,父母亲常常换位思考,能够理解人,同情人。我们做孩子的,也要常常学会换位思考。想想爸爸妈妈工作的艰辛,想想爸爸妈妈抚养自己的不易,想想爸爸妈妈期盼自己快快长大,成为有用之才的良好愿望,想想当自己退步时爸爸妈妈焦虑着急的心理。如此常学常想,常想常理解,则家庭矛盾变少,相互理解增多,相互关爱变强,相互指责变少,相互温暖增加。人人和谐,家庭幸福,何不美哉?[/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 [/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再说说,父母亲乐于帮助人这一美德。仁者乐人,智者爱人。一个善于帮助别人的人,不但能够得到回报,而且能够体验到快乐。常言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施比受更有福。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但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则并不容易。其最大的阻力,就是懒惰与不愿做小事。大人如此,小孩子更是如此。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不管是大是小,能帮一点,就算一点。克服懒惰与自私,出自家的樊篱,共同走向解决困难,补救不足的生活历程。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有滋有味,美丽顺心,和谐有彩。[/FACE][/SIZE][/P]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11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每一次与孩子对话都能演绎出精彩的篇章,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智慧,值得学习。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1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我喜欢家长帮助人[/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与学生对话(62[/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2014[/FACE][/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年2[/FACE][/SIZE]月26日晴[/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生:我喜欢爸爸妈妈帮助人。[/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读书人语:这位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是标准的好人。好人有很多标准,但其中重要的一条,我以为,就是能够帮助人。帮助人容易吗?不容易。帮助人,要付出时间,要付出精力,要付出汗水,要劳动,要舍弃自己的休息。而这一切,都是要舍弃自己的东西,舍弃自己的东西,你愿意吗?答案是多元的。有的人愿意,有的人不愿意。有的人半愿意。我这个人,有时也愿意,有时也不愿意。有时是半愿意。不管愿意不愿意,一个人,能够帮助别人,总是好样的,总是要鼓励与肯定的。帮助人,有哪些好处呢?我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是从自己方面来讲,有好多的好处。一是分享到快乐。你试试,如果别人在困难时,你伸出一把手,别人的困难得到解决,有时还会是大问题得到解决。你是不是很快乐呢?答案是显见的。快乐,很快乐。别人快乐,你也跟着快乐,大家都快乐,这个世界很快乐。你做了一回太阳,放了很大的光,是不是很好呢?很好的。由这种快乐,还可以蔓延,给自己带来好的情绪。有好的情绪,自己工作就快乐,就会有成绩,就会加薪水,得奖励。延伸下去,就会有更好的情绪,促使自己做更多的助人为乐的事情。你说说,这是不是比睡在家里,什么也不做,要好得多呢?答案也是肯定的。[/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 [/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那么如何才能养成能够帮助别人的好习惯呢。我以为,主要的一点,就是解决开始偷懒的问题。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帮助别人,也是一样。开始的时候,主动一点,坚持下去,做上三五个好事,就会养成一个习惯。养成一个习惯,别人有困难,你就会主动去帮助。不帮助,你都闲不住。这是真的。我曾经见到一个人,是老师,也是我的同行。不管谁家有什么红白喜事,他都必到场。这是好现象。我很欣赏这个人。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但这位老师做到了。好样的。我们都应该向这样的人学习。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爸爸妈妈乐于帮助人,是我们的楷模,我们要好好学习。我们的同学中有这样乐于帮助别人的人,我们也要学习。我们的邻居中有这样的人,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 [/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第二个方面,帮助人,能够给别人带来方便与快乐。这是给别人的好处。别人的问题解决了,这个社会就和谐了,就少了麻烦,还会影响到自己。因为这个社会是关联的,是相通的。一个人的变化,会带来多个人的变化,以至于整个社会的文明与和谐。[/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综上所述,帮助人,对别人,对自己都是有极大好处的。我们应该向这位同学的家长学习,做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人。[/FACE][/SIZE][/P][P] [/P]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11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积分12183
                    • 经验390369
                    • 文章12115
                    • 注册2012-01-11
                    旧帖重提,给学生解疑,供同行学习!
                    做一片最美的叶子
                    在线情况
                    118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P][QUOTE][B]下面引用由[@明月琴心][URL=a.asp?b=205&id=533039]发表的内容[/URL]:[/B]

                      旧帖重提,给学生解疑,供同行学习![/QUOTE]
                      [/P][P]积累,并方便于更多的学生。[/P]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119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FACE=楷体_GB2312]                    [SIZE=3]多读几遍为好[/FACE][/SIZE][P][P][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FACE=Arial]           [/FACE][SIZE=2]——与学生对话(63[/SIZE][/SIZE])[/FACE][/ALIGN][/P][P][/P][P][P][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2014[/FACE][/SIZE][FACE=宋体][SIZE=12pt]年2[/FACE][/SIZE]月27日晴[/ALIGN][/P][P][/P][P][P][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FACE][/SIZE][/ALIGN][/P][P][/P][P][P][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  读书人语: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新话题,大家想一想,畅所欲言,说一说,你是如何预习的?[/FACE][/SIZE][/ALIGN][/P][P][/P][P][P][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  生1[/FACE][/SIZE]:老师,我预习时,会多读几遍,我觉得效果好。[/ALIGN][/P][P][/P][P][P][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FACE][/SIZE][/ALIGN][/P][P][/P][P][P][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  读书人语:好。这位同学先发言,给我们一个重要的预习提示——多读几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与建议。常言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个意见,我深有体会。一是在考试时,我做题目,如果遇到不会做,暂时吃不准的题,我会丢开,先做后面的。待后面的做完了。再回过头来做。再做时,已是第二遍读题了。再试着读几遍,可能性就产生了。这就出现几种情况。一种是仍然不会做,一种是会做了。但出现会做的情况比较多。因为在做后面题的过程中,对所有的知识点来了一次回顾与扫描,并触发到新的知识点的产生。也许就勾起了对不会做的题目的记忆。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这种方法,值得其他同学学习与借鉴。二是,在读书的过程中,特别是读古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多读几遍,效果会非常好。有时读一遍,不懂,再读第二遍,有时背下来。再看,意思便明确很多。这也是实实在在的感受。这位同学预习时多读几遍,也是这个效果。如果是语言类的学科,我建议先自己读一遍,再听录音范读一遍。再自己试读一遍,再录下自己的范读,听一遍,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哪些地方读得准确,哪些地方没读准确,可以修正。还可听明白,哪些是重要段落,哪些是重要词语,哪些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又是另一层意思。如果是理科,如果不懂,那就读一遍,停一停,过会儿,再读读,也许,就会明白题目的意思。然后再往下按要求做,就差不多了。如果是理科的预习,那就要将定理公理的推理过程至少读上三遍,再将定理公理争取背下来。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会顺手好多。[/FACE][/SIZE][/ALIGN][/P][P][/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 [/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FACE][/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不仅是语言类、理科类的预习要多读,就是艺术类的,如绘画,音乐,书法等也要多读。如绘画,多读多看,看看人家是如何构图的,如何用色的,如何选景的,如何调色的,如何点染的。如果是音乐,看看,人家的歌词表达了什么意思,哪些地方有重复。哪些地方是高音。如果是书法,看看,哪儿是起笔,哪儿是回锋,哪儿是留白,哪几个相同,但写法又有变化,看看哪些字的结构相似,等等。总之,多读,对于我们预习,其效果是非常大的。我希望同学们做好预习第一关,多读关。希望同学们都通过多读,收获自己每一节课的成功。[/FACE][/SIZE][/P]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在线情况
                        120
                        • 头像
                        • 级别
                          • 财富3
                          • 积分4627
                          • 经验570152
                          • 文章4497
                          • 注册2006-12-20
                           [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要有重点意识[/FACE][/SIZE][/P][P][P][ALIGN=left][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      [SIZE=2]  ——与学生对话(64[/FACE][/COLOR][/SIZE][/SIZE][SIZE=2])[/SIZE][/ALIGN][/P][P][/P][P][P][ALIGN=left][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FACE][/COLOR][/SIZE][/ALIGN][/P][P][/P][P][P][ALIGN=left][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2014[/FACE][/COLOR][/SIZE][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年2[/FACE][/COLOR][/SIZE][SIZE=3]月27日晴[/SIZE][/ALIGN][/P][P][SIZE=3][/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3][/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 [/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生2[/FACE][/SIZE][SIZE=3]:除了多读几遍之外,我的做法是,预习时尽量画出重点部分。[/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3][/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生3[/FACE][/SIZE][SIZE=3]:我和这位同学差不多,我把画出的重点,尽量背会。[/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 [/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读书人语:这两位同学很有重点意识。这也是预习的重要方法。常言道,做事,要抓住事物的牛鼻子。抓住了重点,就等于抓住了事物的关键。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在脑子里想一想,哪些是最关键的部分,哪些是核心部分,哪些是必须要记下来的,哪些是必须要做的,哪些必须要做好,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有中心,有重心,有核心,有效率。[/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FACE][/SIZE] [/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预习也是一样。如果是语文,我们就要看看这篇课文的主题是什么,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有哪些关键的句子或段落,哪些字词是本节约课要新学的。如果是数学,我们就要看一看,这节课,要告诉什么原理,这个原理是如何得出来的。这个原理如何应用。如果是英语,那么,我们就要看一看,这节课,有哪些新的句型及语法。等等。将这些问题先找出来,先自己解决。如果能解决,那么,预习就成功了一半。如果是重要的部分,不仅能弄明白,而且还能记下来,那就是最好的预习了。到了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还可以讲给其它同学听。使自己对重点的理解更清晰。如果对于重点还没弄明白,那就要画出来,待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听听其他同学如何理解,听听老师如何讲解。再弄明白,就OK[/FACE][/SIZE]了。[/P]
                          个人专著:《做有智慧的校长》、《这样教学最有效》、《教师如何做学生的心理专家》、《触摸教育的美》、《课堂只做简单的事》、《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师爱——教育如此智慧》。(淘宝网有货)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