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2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62
    • 经验4454
    • 文章225
    • 注册2008-06-13
    [B][COLOR=#0c13f3][SIZE=4][P][SIZE=3][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读《万玮:《向美国学教育》读书笔记([/COLOR][/SIZE][COLOR=rgb(0,112,192)][FACE=Calibri]13[/COLOR][/FACE][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FACE][/COLOR][COLOR=rgb(0,112,192)][/COLOR][/SIZE][/P][SIZE=3][/SIZE][P][COLOR=rgb(0,112,192)][FACE=Calibri][SIZE=3][/COLOR][/FACE][/SIZE][/P][SIZE=3][/SIZE][P][SIZE=3][COLOR=rgb(0,112,192)][FACE=Calibri]                    [/SIZE][/COLOR][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王晓春》有感:[/FACE][/COLOR][COLOR=rgb(0,112,192)][/COLOR][/FACE][/P]    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习惯[/FACE][COLOR=#fb2304][SIZE=4]需要的不仅是学校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性,更多的是需要教师自己的主动性,俗话说的好“强扭的瓜不甜”。作为教师,你是什么教师?语文教师,数学教师,化学教师,英语教师……我们虽然学业有专攻、术有所长,但是我们不能由此而局限在某一门学科。如果我们局限某一门课的教学,那么我们的知识就是在不断地萎缩,就像一个人的神经和肌肉在萎缩一样,是不健康的。作为教师要专业自己的学科教学,同时也要不断地从其他学科的知识领域里汲取养分,自我培育,使我们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不断地精益求精。合作和交往最远的距离是心得隔阂,心有隔阂即使整日里在一起同事之间也没有合作和交往,而打破隔阂就要主动,与其他老师合作一节课是打破隔阂的好办法。在班级教育中教师间没有合作就没有好的教育,也难以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友好合作是帮助自己快乐教学,也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COLOR][COLOR=#0c13f3][SIZE=3][B]上课教师讲得很少,多是学生活动[COLOR=#ec2e13]更需要教师钻研教学,照着自己设计好的路子,一路地讲下去并不困难,领个头,授以方法,让学生们自己去做,教师分别一对一指导就不容易了,因为我们不知道学生会怎样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正是这种原因,我们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流于形式,我们始终归咎于学生缺少探究的意识和探究学习环境和教学制度等,可是我们忘记了向自己找原因,若要把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落到实处,教师就一定要更多阅读、思考、归纳总结提高教学能力,丰富自己的学识。[/B][/COLOR][/SIZE][/SIZE][/B][/COLOR][/COLOR]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62
      • 经验4454
      • 文章225
      • 注册2008-06-13
      [SIZE=4]“[/SIZE][SIZE=18px][B][FACE=Arial]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在认真地作纪录。”[B][COLOR=#16e963]上课让学生讲,我也经常用,可是我从来没有认真地记录过,很多时候我总是在巡视,观察其他同学有没有认真听,而这时大多数同学是低着头,给我看一个后脑勺,我很难从后脑勺上判断,他们是否明白。同时,我也没有非常清楚地记住演讲的同学的话。从这篇文章我学到,以后我请同学讲,我应该给同学们做一个示范,认真记录。这样也是老师对同学的尊重,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们,我是你们的学习伙伴。
      [P][FACE=楷体][SIZE=3][B][COLOR=#0f0e0e][SIZE=18px]“每一个陈述结束之前,主讲人都会添加一句:有问题吗?[/SIZE][/FAC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B][COLOR=#0f0e0e][SIZE=18px]每一次,都有学生提问,而主讲的学生都迅速地给予回答。”[/SIZE][/COLOR][/B][/FACE][/SIZE][/P][P] [/B][/COLOR][/B][/SIZE][/SIZE][/COLOR][/B][B][COLOR=#09ce30][SIZE=18px]     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程序,这一问一答过程完成了对知识的升华,不再是对对答案了,互相质疑中探究能力得到提高,是一种学以致用方法,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交往和合作能力。我现学现卖在课堂上试行了,上节课我留下习题,计划这节课讲解。下课时看了这种做法后,课堂上我改变了我讲解的做法,请学生讲,并应用了上面的程序:一位同学讲出几道习题答案后,要补充问一句“有没有问题”,然后由该生回答,回答不出来或不全面的地方,我来补充。这次改变同学们虽然有点不适应,开始那句“有没有问题”始终讲不出口,有我替代。但是经过多次练习,同学们问的越来越自然,并且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连续纠正我们原先的错误答案(因为我一直没有公布正确答案,完全根据学生所讲的,如没有同学提出异议,这题就过去。)对于每次提问和回答的同学,我都对他们表示感谢,还和李小鹏同学握手来表示感谢。通过这样来鼓励学生们提问、回答提问,互相讨论。开始沉闷的空气在下课前变得欢快了点。我相信这样坚持练习,我们习题和新课讲解,学生们得到学习效率会有大提高。教学中每个细节都值得研究,一种有效程序,其带来的效应不是改变的本身,是学生学习的成功。[SIZE=3][/SIZE][/P][P][SIZE=3][/SIZE][/P][/SIZE][/COLOR][/B]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62
        • 经验4454
        • 文章225
        • 注册2008-06-13
        [SIZE=3][P][P][P][ALIGN=center][SIZE=3][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读《万玮:《向美国学教育》读书笔记([/SIZE][/SIZE][COLOR=rgb(0,112,192)][FACE=Calibri]15[/COLOR][/FACE][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FACE][/COLOR][/FACE][SIZE=3][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王晓春》[/SIZE][/FACE][COLOR=rgb(0,112,192)][/COLOR][/COLOR][/ALIGN][/P][P][/P][P][/P][/COLOR][P][SIZE=3]   阅读这篇文章后,我感觉自己做一名化学教师,有幸闯入了班主任尖峰论坛等几个群,它们都是以阅读自主提高为导向。在这期间,我阅读了不少书籍,涉及很多面,有文学、历史、地理、教育学、心理学、体育、游戏、数理化生等,这样广泛地阅读,不仅仅丰富了知识,还拓宽了思维,改变了自己上课习惯。我在课堂上不由自主地引经据典,把化学知识和现象原理与生活、文学、物理、社会现象等联系起来。当这样讲解,我发现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我要大量地讲解,把每一个故事讲清楚,学生才能有所共鸣,其原因出自,学生的阅读,特别是科普阅读太少了。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我们的孩子阅读面窄,缺乏科普书籍阅读,当然会导致他们在理科思维发育上有所欠缺。苏霍姆林斯基说有一个面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就可以称为学校。而我校的图书馆却是为了检查,至今还没有对学生开放过,真的期待有一位英明的领导,颁布一道命令,一名初学生如果阅读不达到一定数量的经典名著,不能够毕业,不能够上示范高中。[/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62
          • 经验4454
          • 文章225
          • 注册2008-06-13
          [P][SIZE=3]      [/P][P][P][P][P][ALIGN=center][SIZE=3][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读《万玮:《向美国学教育》读书笔记([/SIZE][/SIZE][COLOR=rgb(0,112,192)][FACE=Calibri]16[/COLOR][/FACE][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FACE][/COLOR][/FACE][SIZE=3][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王晓春》[/SIZE][/FACE][COLOR=rgb(0,112,192)][/COLOR][/COLOR][/ALIGN][/P][P][/P][P][/P][P][/P][/COLOR][P][SIZE=3]     读过后 ,感叹于王晓春老师的分析:[/SIZE][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世界上不但没有绝对先进的教学方法,也没有绝对正确的教育理念。爱呀,尊重呀,宽容呀,赏识呀,照顾个性呀,因材施教呀,所有这些,都不可做机械的,绝对化的理解。[/COLOR][/FACE][COLOR=#000000][SIZE=3]我们应该在教育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千变万化的世界,特别在当下,各种教育理念横冲的时代,今天是民主教育,明天是班级自主化教育,后天又会出现一个新理念。每个理念我们看着激动,用着感动,感慨这些老师怎么这样有才。存在就有道理,很多教育方法经过多年优胜劣汰,至今依然存在,我想一定不可能一棍子打死,它也一定有一定的道理。作为家长和教师的我,要始终告诫自己,不要犯“拿来主义”的错,应该始终站在自己的土地上,种适合在这块土地生长的庄稼。
              在教学中坚信阅读会带来孩子开出思维花朵,但是同时要发挥好精习的作用,把阅读和练习、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求孩子的学习能力健康有力地成长。 [/COLOR][/SIZE][/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62
            • 经验4454
            • 文章225
            • 注册2008-06-13
            [P][SIZE=3]    [/P][P][ALIGN=center][SIZE=3][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读《万玮:《向美国学教育》读书笔记([/SIZE][/SIZE][COLOR=rgb(0,112,192)][FACE=Calibri]17[/COLOR][/FACE][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FACE][/COLOR][/FACE][SIZE=3][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王晓春》[/SIZE][/FACE][COLOR=rgb(0,112,192)][/COLOR][/COLOR][/ALIGN][/P][/COLOR][P][SIZE=3]    [/SIZE][SIZE=18px]阅读这篇文章,第一感觉天下乌鸦一般黑,老师在传承人类文明中虽说举足轻重,可是直接创造价值方面就隐而不见了。我们校情是不患贫患不均,我们老师的收入其实都不多,我们的工作量随着学校生源萎缩,也很少了,我们平均一周只有8节课,还有不少老师连6节课都不到?,而且我们学校在管理上也很松,对教师的教学的评比也只是做做形式,不影响老师们的绩效工资。可是老师们却除了上几节课外,其他学校事务,例如开学理教科书、分发教科书及作业本等,变成了某一个负责的老师个人的事情了,不仅要把书本运回来,就像一名搬运小工,再把书本搬进一间教室,然后再整理。而其他老师袖手旁观。教学上也一样,如果你是班主任,那么班级里所有事情都有你负责,其他老师夹着课本,到课堂上一节课后,逃一般地回到办公室。如果学生学习上有问题,那么都是找班主任。为什么每人工作都轻松了?事情却没有人做了呢?为什么多做了事情人只能任劳任怨呢?如果你要有少许抱怨,那么师德学习就含沙射影地给你冠上“工作稍有成绩,就骄傲自满,有骄横二气”。“师德”学习,“群众路线”学习到了学习怎么就变味了。
                我想不管是分层教学,还是一刀切教学,不管是否评比。学校教学都应该有一个基本规则,就像交通过则一样,明确规定一位教师应该肩负哪些责任,应该怎样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在还给教师在教学创造性使用课程的自由。就不会有老师说:“不知道这件事情是不是我能做的,开学报名注册,是因为校长说让我干,管理班级是因为教导主任、德育主任让我干的,上几节课了那是我作为老师分内工作,当然是越少越好啦……”其他的事情没有校领导叫,那就是看到想没看到一样了。而负责的老师仅知道自己管这方面事情,可不能说所有事情都是他一个人去做呀!这就是没有规则的结果,事情摆在那里,大家都不知能不能去做。同样在作业批改上面,针对大班额教学的特点,我们教师抽样批改,再请同学互相批改,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评价,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我们要把做事情的规则程序完善好,不然就会出现,作业放在那里,大家都抱着手看着它。  [/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0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5
              • 积分8537
              • 经验104471
              • 文章8250
              • 注册2006-09-11
              读得可真细致,一本书写了这么多得感想,读书当如君!
              做得好才能写得好!
              在线情况
              3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62
                • 经验4454
                • 文章225
                • 注册2008-06-13
                谢谢版主鼓励!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62
                  • 经验4454
                  • 文章225
                  • 注册2008-06-13
                  [COLOR=#3d06f9][SIZE=18px][P][ALIGN=center][SIZE=3][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读《万玮:《向美国学教育》读书笔记([/SIZE][/FACE][COLOR=rgb(0,112,192)][FACE=Calibri]18[/COLOR][/FACE][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FACE][/COLOR][/COLOR][SIZE=3][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王晓春》[/SIZE][/FACE][COLOR=rgb(0,112,192)][/COLOR][/COLOR][/ALIGN][/P][/SIZE][/COLOR][P][COLOR=#3d06f9][SIZE=18px]“我国素质教育为什么推不动?看了这个您也许就明白了。”我看了这篇文章后,很庆幸我走进了“新教育”行列,坚定了孩子学习重点:应该是思维的培养和人格的培养。通过反复练习对孩子的思维创新能力祈祷制约的作用,促使孩子变得胆小,不敢尝试,遇到新问题就会从心里爆发出恐惧之心。在化学教学上,和镇里其他班相比,我班题目应该是做得较少的,我班最主要作业是“绘本作业”,它是用图画本来做的,一般情况,一周才做一次,每次作业只有个题目——标题,如:“我心中的火”,而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通过阅读归纳总结,采取表格、绘图、小报、树形导图、漫画等形式完成作业。我计划在中考复习时,一方面可以依靠我们前期作业资料,帮助同学扎实基础,另一方面,运用导图分析,帮助同学们理清解题思维,提高能力。在家庭,我带着女儿阅读、实验、调查、徒步、玩传统游戏、平等地聊天、书信往来,就是没有习题集、作文选、辅导班,很多朋友亲戚都很不理解。我解释:我们没钱,上不起辅导班啊!只好这样啦。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我说不能大量反复做题,会不利于孩子的发展,没有人会相信,而且会对你冷嘲热讽:你人前说不要做这样,你回家不知道怎样地教呢?所以在家里、在单位,我都自己坚持着,我相信对孩子成长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SIZE][/COLOR][/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62
                    • 经验4454
                    • 文章225
                    • 注册2008-06-13
                    [P][SIZE=3] [/P][P][ALIGN=center][SIZE=3][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读《万玮:《向美国学教育》读书笔记([/SIZE][/SIZE][COLOR=rgb(0,112,192)][FACE=Calibri]19[/COLOR][/FACE][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FACE][/COLOR][/FACE][SIZE=3][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王晓春》[/SIZE][/FACE][COLOR=rgb(0,112,192)][/COLOR][/COLOR][/ALIGN][/P][/COLOR][P][SIZE=3]    [/SIZE][SIZE=18px]探究式教学在第二次课改后,我们就已经推广的到学校,我曾经指导学生参加“探究式学习”比赛,还获了个全国三等奖。我们的探究活动和刚才所看到美国课堂中探究性学习大不相同,第一我们的探究性学习是预设的,第二我们的学生是[/SIZE][B][SIZE=18px]害羞[/SIZE][/B][SIZE=18px]的,正因为害羞,探究学习成了老师包办,第三我们的探究性学习注重的是形式,却轻视了探究本身和探究中学生合作以及学生思维的挖掘 。为什么良好的愿望在执行中变了呢?从探究性合作学习变成了彻头彻脑“死灌”呢?
                          我觉得和我们教育孩子必须听从有关,长期以“必须听话”来转变孩子,养成了很多孩子“害羞”的性格,所以说中国人是内敛的,而且有点冷。在我们的课堂上就不可能出现:“不料有一名学生突然指着教室里的一张图片问,可是利维老师,那个织布机用木头和线做成,为什么要卖400美元一台?”和“一名女生突然大声说,我敢打赌也就是我们班级凑巧这样,如果我们到其它班级去,一定会发现更多的鞋是美国制造。”即使有同学有主见也只能小声地偷偷地说,因为被老师发现会受到责罚,最少也会收到“专心听讲,不要讲话!”如今晨女儿说:“教室隔壁四年级的班主任真变态,上课让后三排几位同学站在窗外听课。如果有谁稍有点讲话,就要挨罚,甚至打头。我们都不喜欢她!”虽然我们很多老师不像这位老师“严格”,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上课时总是要求孩子们跟着自己的思维,偏离了自己的思维的孩子就会被判为不认真听课。
                         我又发现在外校借班上课时,课堂气氛总是好于本班,课堂上能够生成很多思维的火花,例如我一次在繁昌田家炳中学上课时,同学们就提出了很多非常有意义的想法,可惜长时间的习惯,我没有能够如文中利维老师那样带领学生展开探究,而是沿着自己预设的思路。课后评课时谈起,真为自己错失了一个个绝佳的课堂生成教学的机会懊恼。可是习惯成了自然,回到自己班级里,我如果不继续往下讲往下做,孩子们害羞呀,他们那只好等,等到我讲,呜呼,应该怎样才可以改变呢?[/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62
                      • 经验4454
                      • 文章225
                      • 注册2008-06-13
                      [P][SIZE=4]   [/P][P][ALIGN=center][SIZE=3][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读《万玮:《向美国学教育》读书笔记([/SIZE][/SIZE][COLOR=rgb(0,112,192)][FACE=Calibri]20[/COLOR][/FACE][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FACE][/COLOR][/FACE][SIZE=3][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王晓春》[/SIZE][/FACE][COLOR=rgb(0,112,192)][/COLOR][/COLOR][/ALIGN][/P][/COLOR][P][SIZE=4]   关于多媒体,现在已经成为了公开课必备条件,很多老教师曾经就凭一支粉笔一份热情,他们依然能够创造出课堂神话,至今仍记忆深刻,在南中上课,叶老师就凭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下8个字,然后就和我们深入浅出地讲解生物科学的规律。数学老师徐老师、化学老师张老师等都是这样演绎着课堂的精彩。我一直想学习叶老师写8个字,就能让我们清楚地理解本节课核心内容,不仅在记忆而且在运用上都很轻松。现在多媒体网络时代,我们在网络获得更多信息,如果我们善于运用,可以和各地同行们交流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但是如果为了方便自己把别人的教学设计课件下载来,换成自己的名字,还美其名曰:“我没他们写得好,搬过来用就是提高。”这些老师应该是好老师,还有很多老师眼里,电脑网络为他们提供的是游戏、看电视剧、炒股、闲聊、网购的便利,那么这些设备不仅无利而且对于学校教学有害。[/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62
                        • 经验4454
                        • 文章225
                        • 注册2008-06-13
                        [P][SIZE=3]  [/P][P][ALIGN=center][SIZE=3][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读《万玮:《向美国学教育》读书笔记([/SIZE][/SIZE][COLOR=rgb(0,112,192)][FACE=Calibri]22[/COLOR][/FACE][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FACE][/COLOR][/FACE][SIZE=3][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王晓春》[/SIZE][/FACE][COLOR=rgb(0,112,192)][/COLOR][/COLOR][/ALIGN][/P][/COLOR][P][SIZE=3]   原以为校长可是教师中最有教学艺术的老师,在育人、在教学、在管理上都是一所学校最出色的人才。所以在当学生的时代对校长可是最崇拜的,也是最敬畏的,现在想起来,还仍然清晰地记得小学校长当时对我的教诲,记得初中校长对我说的话,特别是他那一次代课,一手拿着粉笔在黑板上书写,一手拿着黑板檫擦掉已经讲过的内容,我现在上课时偶尔为之应该就是那次课上学的。记得高中校长在毕业前夕对我的评价:“你原是一个好学生,可现在变了。”他那惋惜的语气,鼓舞了我成为一位好学生,也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努力学习的弓弦。当我成为老师,所见的校长,未成学校校长还是一位好老师,可是当了校长却不会上课,不懂教育了。原因在哪里?我没有体验,讲不清楚。[/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62
                          • 经验4454
                          • 文章225
                          • 注册2008-06-13
                          [P][SIZE=3]   [/P][P][ALIGN=center][SIZE=3][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读《万玮:《向美国学教育》读书笔记([/SIZE][/SIZE][COLOR=rgb(0,112,192)][FACE=Calibri]23[/COLOR][/FACE][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FACE][/COLOR][/FACE][SIZE=3][FACE=Calibri][COLOR=rgb(0,112,192)]王晓春》[/SIZE][/FACE][/COLOR][/ALIGN][/P][P][ALIGN=center][FACE=Calibri][COLOR=#0070c0][SIZE=5][B]宽严交加,恩威并施[/B][/SIZE][/COLOR][/FACE][/ALIGN][/P][/COLOR][P][SIZE=3]   对孩子的教育我想需要全面,赞赏有助于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但是不能过,特别面对的是现在孩子,现在孩子在家庭里已经被无厘头的赞赏击坏了判断力,他们变得分不清楚是非对错、美好与丑恶、善良与狠毒……养成了只听“马屁”式的话,听不得稍有点担当的话。我们要教育孩子将来成长为有担当的人,因此,就不能一味地吃甜的,也要孩子吃一些其他口味,不然这些“营养不良”的孩子成人后,将会是什么样的局面,我们将无法意料。批评处罚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责任心,培养他们为自己的行为担当责任,孩子的责任心培养起来了,行为、思维将都会变得活跃。例如,我开展化学分组实验,第一次小组长培训,我讲解了实验室的基本规则,和实验的基本程序,告诉他们在实验室一定要遵守规则,按照程序完成实验,另外要仔细观察,观察我们想要观察的现象和我们未预料到的现象。有一小组同学未能深刻体会,损坏了两件实验仪器。怎么办?出于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给予处罚,要他们赔偿20元。这次处罚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他们掌握一定要遵循规则,依照程序。处罚也不是教育的终点,之后要给予规范实验指导,鼓励他们更加大胆心细。第一次全班分组实验,还是有一位同学违反操作程序,打碎了一只蒸发皿,怎么办?当然继续处罚、指导、鼓励,直到他们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所以今天下午,我们进行第2次分组实验,每小组同学对实验基本程序有了掌握,不仅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了实验,而且实验结束自觉地整理好桌面。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提倡宽严交加恩威并重,子产曰:“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在教育孩子也一样,一味地赏识也只能适合部分孩子,班级里有很多孩子根本不吃这一套 ?,良好的教育,应该制定好适合大多数孩子成长的规则和学习程序,那么再搭建孩子发挥个性和集体智慧的平台,开展系统的教育活动,将对帮助孩子们成长有更大帮助。当然对待孩子犯错,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不要犹豫“近因效应”而一棍子打死,学会适当的宽容也是非常必要的。[/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34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