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37
  • 头像
  • 用“心”教育
  • 级别
  • 徽章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247070
  • 文章2884
  • 注册2008-04-30
[QUOTE][b]下面引用由[@wangqinjie][URL=a.asp?b=205&id=537631]发表的内容[/URL]:[/b]

 
郑老师,气势恢宏!我好像看到了浙江的美好未来!羡慕![/QUOTE]
王老师,请多来指导!
    普通的我,普通的中学教师,普通的班主任,来到了不普通的论坛,向不普通的班主任学习不普通的理论和经验。

我的教育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00148833
在线情况
38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543
    • 经验83410
    • 文章5180
    • 注册2011-08-17
    多来指导,我来倒水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3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339
      • 经验53616
      • 文章1329
      • 注册2013-02-03
      [P][QUOTE][B]下面引用由[@郑光启][URL=a.asp?b=205&id=537607]发表的内容[/URL]:[/B]

      班主任群讲座二:                               创建品牌班级新举措             主讲人:杨春林    上个月,我在镇江作了一个报告,后来回来之后,一个老师在我的博客上留言,说听了我的报告。我在回访他的博客的时候看到一篇...[/QUOTE] [/P][P]谢谢郑老师的分享,受用无穷啊。
      [/P]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在线情况
      40
      • 头像
      • 用“心”教育
      • 级别
      • 徽章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247070
      • 文章2884
      • 注册2008-04-30
      [B][FACE=宋体][SIZE=14pt][P][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B][COLOR=#1a1ae6]“浙江班主任”群讲座三:[/FACE][/B][/SIZE][/COLOR][/ALIGN][/P][/SIZE][/FACE][/B][P][LINE-HEIGHT=150%][ALIGN=center][B][FACE=宋体][SIZE=14pt]教师学习的姿态[/SIZE][/FACE][/B][B][FACE=宋体][SIZE=14pt][/SIZE][/FACE][/B][/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center][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茅卫东[/SIZE][/FACE][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B][FACE=宋体][SIZE=10]一、重建的勇气[/SIZE][/FACE][/B][B][FACE=宋体][SIZE=10][/SIZE][/FACE][/B][/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我们不得不承认,因为众所周知但不便明说的原因,我们学到的许多知识,特别是人文方面的知识是错误的,是虚假的。[/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比如,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以前我们总是强调革命发生的“必然性”,但近年研究表明,“辛亥革命”的发生充满了偶然性,存在许多可能的拐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人大教授张鸣的相关文章看看。还有对“抗日战争”的认识,我们接受的教育是蒋介石的国军远远地躲在山上,等八路军、新四军打败了日本鬼子,他们凶狠地下山来摘桃子占地盘。可事实呢,八年抗战,国军陆军总共阵亡、负伤、失踪[FACE=Times New Roman]321,1419[/FACE][FACE=宋体]人,空军阵亡[/FACE][FACE=Times New Roman]4321[/FACE][FACE=宋体]人,毁机[/FACE][FACE=Times New Roman]2468[/FACE][FACE=宋体]架,海军舰艇几乎全部损失。国军师级以上将军阵亡[/FACE][FACE=Times New Roman]206[/FACE][FACE=宋体]人,包括集团军总司令两名[/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宋体]张自忠、李家钰[/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宋体],军长八名[/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宋体]郝梦龄、吴克仁、冯安邦、陈安宝、唐誉源、武士敏、王甲本、王铭章[/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宋体],副军长两名[/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宋体]佟龄阁、郑作民[/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宋体],师长二十名,副师长十三人,旅长十七人。 而共军方面失去两位:左权,彭雪枫。[/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再比如,我们中学时代就学过马哲,知道“辩证法”,有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曾觉得自己受益匪浅。如果我们睁眼看看,“辩证法”已经成了什么?早成为厚颜无耻的诡辩了。听到一些批评的声音,我们可能就条件反射一般想起“主流是好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然后用这些话来批评对方。[/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社会觉醒比我们学校早。有人这样批评中石化:国外油价涨了,我们马上跟着涨,这叫“与国际接轨”;国外油价降了,我们坚决不降,这叫“尊重中国国情”。[/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我们教师在干什么?“开着全世界最贵的车,缴着全世界最多的税费,烧着全世界最贵的油,行驶在全世界最堵的路上,交着全世界最多的买路钱,避让着全世界最多的特权车,提防着最厉害的马路杀手,暴露在全世界最密的电子眼下,担心着全世界最诡异的罚款”,然后还在那里也不知是严肃认真还是装模作样地告诉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的主流是好的。”[/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回来说教育。[/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身为教师,我们都接受过“爱学生”的教育。什么“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生如子”、“热爱学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全是屁话。我们是教师,不是牧师。我承认,这样的教师应该是有的,虽然我自己人没有遇到过。或许是人家深藏不露?不过,我对美好的东西一般不愿意彻底否定,所以我还是相信生活中存在着“爱生如子”的教师。可是,我绝不同意做教师必须“爱生如子”。[/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不知别人如何理解“爱”。在我看来,“爱”是一个非常庄重的词,“爱”不仅仅是“喜欢”。如果一个人说“喜欢”这个,“喜欢”那个,我不会太在意。可是如果一个人说“爱”,我会特别认真。在学校这个领域,很多教师所谓的“爱”学生,最多无非是一种“喜欢”罢了。[/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可是,我们却一直被教育要“爱”学生。[/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接受过这种教育的教师,在工作中真的“爱生如子”了?中国父母绝大多数是不会正确地给予孩子恰当的爱,教师能够爱学生?我不相信。我也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同事像爱自己孩子那样爱自己的学生。倒是很多同行像孩子父母那样,借口“为了你好”干出许多伤害孩子幼小心灵的事情。[/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与其这样,我们不如退后一步,坦然承认“爱”学生太难。这没什么,不“爱”,不等于就是“恨”啊,我们可以“喜欢”,再退一步,不“喜欢”也没什么呀,我们可以“尊重”。我坚持认为,“尊重”学生才是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没有尊重,所谓的教育最终只能滑向或是欺骗或是管制。[/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重建的勇气,就是我们做教师的必须有勇气质疑自己以往接受的教育,质疑那些似乎是天经地义不容置疑的经典和名言,敢于否定自己,断骨重接。[/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教育,不只是把一些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我以为就是质疑和批判精神。身为教师,我们自当有这个意识和能力,这种质疑和批判,完全可以先由自己开始,那就是以重建的心态去学习。[/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观点:批判是容易的,建设才是困难的。这又是一句不讲理的话。[/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批评什么时候容易过了?但凡知道一点历史常识的人,就不该说出这样的话来。事实是,批判从来就是不容易的。历史上,多少人因为说了几句真话批评了当权者而掉了脑袋,又有多少人因为会溜须拍马而升官发财?大概十年前,《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文章,呼吁有锋芒的批评。如果批评很容易,这篇文章有必要发表,而且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就是今年[FACE=Times New Roman]9[/FACE][FACE=宋体]月,《人民日报》又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没有批评的‘团结’何其脆弱”。[/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再说得生活化一点。现在还有多少老师胆敢对校长说:“你这是不对的?”反过来,现在还有几个校长见到学校老师时的态度是谦卑的平和的。肯定有这样的,但肯定不会多。这种现实氛围中,还有人好意思说“批评总是容易的”,难道你生活在桃花源?[/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说“批评容易建设难”,还有一个意思大概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或者是“干的人不说,说的人不干”,干活的人生气了就批评那些不干活还乱说的批评者,“你那么能说,那你来试一试嘛”。[/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提出批评的时候。以前,一线教师难得结识专家学者,觉得他们像神一样,很厉害,说什么都是对的,能够得到专家学者的批评,好歹也是“被注意”,高兴还来不及。现在不同了,社会越来越平面化,教师培训工作日常化,加上网络的作用,一线教师对专家学者的神秘感崇拜感慢慢淡去。与此同时,因为学校教育的日益变态,专家学者的批评越来越多,慢慢地一些普通教师就不耐烦了:“你们总是批评我们这个不对那个错了,你们了解中小学的情况吗?你们在大学、在研究机构,你们敢到中小学来上一课吗?”[/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这种质疑,更多的只是一种情绪,而非理性认知。它的合理之处在于,目前中小学或者说中国教育出现那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首先不是教师素质问题,专家学者指向一线教师的批评有时候的确有失水准的。调度出了错,大家一致谴责司机,这的确是不公平的。城管问题也是这一类,不展开了。[/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可是从我们教师自身来说,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也的确与我们的理念和技能有关。[/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以师生关系为例。现在各地殴打老师甚至杀害老师的事件时有发生。每次大家都谴责现在的学生太没规矩,太没人性,等等。这些谴责都有道理。可是,如果我们静心分析一下,或许就可以发现,许多师生冲突的案例,与教师本人的情绪失控有密切关系。注意,我说的是“许多”。有时候,的确是我们的同行把学生逼到了墙角。如果我们懂得一些学生心理,如果我们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至少有一些惨案是可以避免的。这就是技术性问题,是我们教师可以花功夫去提高的。[/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再说理念方面。现在的学生很难管很难教,职校这几年,对此我是深有体会。我们看着学生头大,有时候忍不住想批评,甚至是想骂想揍学生。这时候,我们能不能思考一个问题:你是真的觉得学生做错了事,还是因为你觉得他冒犯了你让你没有面子?或者说,你想惩罚学生,是因为他做错了事,还是因为你丢了面子?这两者是有根本区别的。如果我们对学生的批评或惩罚,是因为学生让我们没有面子了,那这和大街上有人因为被撞而发生冲突,或者公交车上有人因为被踩了一脚而破口大骂有什么区别。我们教师工作的专业性体现在哪里?[/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我的确认为,其实中国的学校教育,除了课堂教学可能还有那么一点专业性,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影响心灵启迪都没有专业性可言,很多教师甚至一辈子都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从过去教育刊物发表的文章,到现在各网站的教育博文,都能看到许多教师因为被学生喜欢而兴高采烈,觉得自己很成功很幸福。有的老教师退休了,以前的学生来看望他,他就觉得自己这辈子没有白活,值了。我们从中看到了什么?至少我没有看到他们身为教师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思考。他们和其他人一样,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越到老年,这种渴望表现得越发强烈。有人会说,这有什么问题吗?有问题,有很大的问题。教师是干什么的?是引领学生的,是培养人的。教师的成功,从根本上说,不是获得学生的喜欢和爱戴,而是把他们培养成能够独立思考和与人为善的现代公民。这个问题,有几个教师认真思考过?[/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身为教师,如果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干什么的,如果我们把成功就定义为获得领导的认可获得同事的尊敬获得学生的喜欢,那么,“我”在哪里?我的自我价值感在那里?一个人一辈子最大的追求就是获得别人的认可,大家不觉得他应该去看心理医生吗?[/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所以说,教师学习的姿态,首要的是有重建的勇气。如果固步自封拒绝改变,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发生。[/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不幸的是,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凡是持有“批判容易建设难”观点的人,我认为都是能够阅读但不会学习的人。[/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
          普通的我,普通的中学教师,普通的班主任,来到了不普通的论坛,向不普通的班主任学习不普通的理论和经验。

      我的教育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00148833
      在线情况
      41
      • 头像
      • 用“心”教育
      • 级别
      • 徽章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247070
      • 文章2884
      • 注册2008-04-30
      [P][LINE-HEIGHT=125%][ALIGN=left][B][FACE=宋体][SIZE=10]二、成长的需要[/SIZE][/FACE][/B][B][FACE=宋体][SIZE=10][/SIZE][/FACE][/B][/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信息时代,知识爆炸,以前,“活到老,学到老”是一句夸人的话,是说这个人特别热爱学习,今天看来,这句话和“活到老,吃到老”或者“活到老,睡到老”其实是一个道理,都是生活的需要。这是我理解的“终身学习”。[/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为什么要学习?因为社会在对教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为一批批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每一个学生也是一个小宇宙。农耕时代那种“一招鲜,吃遍天”的美事已经一去不复返了。[/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学习,也是强大自己内心的最佳途径。[/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个人观点,绝大多数中国人只有生理的成长,没有心理的成熟。生理的成长是挡不住的,只要不饿死,一个人就会慢慢长大,然后衰弱,最后死亡。每个人不论出身和阅历,生理的成长都是按照这个过程发展的。心理的成熟则要复杂得多,它并不是伴随生理成长而自然成熟的,而是需要父母的抚养、朋友的陪伴、教师的引领和自己的阅历与反省。而这些方面,很多人的成长都是有欠缺的。这些方面先不具体说了,笼统地讲讲中国文化吧。[/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中国文化,主要是指儒家文化,是很厉害的,外来文化入侵中国的最后结果都是被中国文化同化。有的人因此很自豪,现在我们在世界上办了许多孔子学院,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而我以为,中国文化在充满了人情味的同时,又是很不人道的。它之所以充满了人情味,因为中国文化强调人与人和谐共处,强调家庭家族乡情师道,甚至官员和百姓的关系也是比附于家庭关系,是一种“父母(官)和子(民)”的关系。我们都是一家人,所以要相亲相爱,和和睦睦,所以中国文化有很温馨的一面。可是,为了这份温馨,中国文化非常警惕一个人的独立和自主,对此往往不惜从理论和行动中予以各种打压。比如,有许多大家熟悉的话语像“耳提面命”、“父母在,不远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郭巨埋儿”这样变态的故事,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整套的规范。总而言之,就是要把一个人培养成既听话顺从又勤快能干的人,这才叫懂事,是好孩子好学生好下属,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一个有自己想法,一个敢质疑常规的人,是不受大家欢迎的。[/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有人说中国教育很失败,其实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教育非常成功,直到今天,听话懂事还是很多家长、很多教师、很多老板、很多官员喜欢的一个品质吧?中国文化或者说中国教育非常成功地把一代又一代人塑造成了不问人生意义、不思生命本质、不求自然奥秘,眼睛从来不向内看,只顾挣钱、只顾寻求别人赏识,只顾努力做人上人的“聪明的傻瓜”。这些年流行的心灵鸡汤,就是这些“聪明的傻瓜”最喜欢的精神补品。[/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如果我们能静下来想一想:一个已经退休的老教师,因为以前的学生拎着烟提着酒来看望而激动得不得了,这是何等荒诞的一幕?从警官到学者,一个个美女除了努力工作外,还得靠陪吃陪睡得到升迁提拔,这个社会是怎么了?我们到底活个什么劲儿?活了几十年,活了一辈子,我们有尊严吗?我们有源自于内心的幸福感吗?我们有过自己吗?[/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很遗憾,没有。我们很多人嘴长在自己脸上,却一辈子没有说过自己的话;腿长在自己身上,却一辈子没有走过自己的路,我们甚至一辈子都只是在被教育却没有用我们自己的脑袋真正思考过问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国人其实很少有人真正能够理解的。生理的需要大家都一样,这是最基础的。往上,安全的需要,可能中国人的安全需要和欧美国家的人就不一样,我们的安全感主要来自“背靠大树”,是“上面有人”。光有钱,上面没人还是心慌,所以金钱总是有权力联姻,这是中国特色的安全需要。在这个找人的过程中,我们也满足了“社交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然后“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得到了。[/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离开了金钱和权势,离开了别人谗媚巴结,离开对别人的[/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0]颐气指使[/SIZE][/FACE][FACE=宋体][SIZE=10],我们还能有快乐、自信吗?[/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我是谁”,身为教师,这个问题我们都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当你忙忙碌碌为成名成家而奔波时,你想过没有:这真的是你自己的需要,是你自己的选择,还是别人认为你应该如此所以你才如此努力?[/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什么是学习?教师的学习,就是要努力发现真正的自己,找回失去的自我。所有以此为目的的努力,才是学习。不然,所谓的学习就只是一具行尸走肉为自己包裹上一层漂亮的裹尸布而已。[/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
          普通的我,普通的中学教师,普通的班主任,来到了不普通的论坛,向不普通的班主任学习不普通的理论和经验。

      我的教育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00148833
      在线情况
      42
      • 头像
      • 用“心”教育
      • 级别
      • 徽章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247070
      • 文章2884
      • 注册2008-04-30
      [P][LINE-HEIGHT=125%][ALIGN=left][B][FACE=宋体][SIZE=10]三、历史的眼光[/SIZE][/FACE][/B][B][FACE=宋体][SIZE=10][/SIZE][/FACE][/B][/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或许是因为从小所受到的教育,或许是因为这个现实环境,我认为,我们很难有那种人人生而平等的心理。估计很多人还会振振有词:什么人人生而平等,哪来的平等,还不都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是的,现实中不平等的事情多得去了。我们也就不浪费时间举例说明了。[/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但问题是:第一,平等的观念是对现实的直接反映,还是一种理想的追求?第二,社会进步、人的文明的动力,除了物质欲望的驱使,有没有理想的推动?[/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如果有一点历史知识,这不难发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人们产生平等、自由的观念时,人类社会还是等级森严,差距悬殊。平等、自由的观念,首先是一种理想的追求,也正是在这种理想的指引下,人们一点一点打破原有的社会等级,让人类社会日益变得文明和友善。[/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FACE=Times New Roman]I have a dream[/FACE][FACE=宋体]》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吧,这已经是小学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了。他领导的黑人解放运动,最终靠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推翻了种族歧视,大家多少也是了解的吧?可是,为什么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还是难以有平等的心态,相反我们习惯性地在领导面前自动矮三分,而在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不如我们的人面前优越感又油然而生。[/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刚才我说了,这是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有问题,是现实环境使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缺少自省。我们不习惯反思,反思会让我们变得有些另类,另类又会让我们产生恐惧感。我们的文化,不鼓励你去思考“我是谁”,“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但很在乎你“怎样做人”。一旦你有些与众不同,一旦你对传统有所怀疑,一旦你对规矩有所抗拒,几乎所有的人都会立马警惕起来,有好心劝告,也有不动声色的威胁,当然还不缺那些嘲弄讥讽的声音。于是,刚刚有了一点真正的思考,还没来得及深入,就会扼杀在荫芽状态了。这些人中的很大一部分,甚至忘记了自己曾经有过的可贵的思考,以后还自觉地加入了扼杀思考者的行列中。就像那个猴子实验里,新进入的猴子不懂利害关系,想去吃香蕉,被其他猴子一顿狠揍。到最后,其实谁都不知道为什么不能碰那只香蕉,但大家忠实在执行着这个“规矩”。[/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但人类毕竟不是猴子。人类懂得记录,有历史。猴子不知道原委,人类可以知道。猴子只会按照莫名其妙的“规矩”生存,人类在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可以产生新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意愿重建生活。虽然这一切很难,但这正是人类的历史。所谓文明史,就是人类逐步摆脱自然本能的束缚,按照自己的理想重建人与人的关系的历史。[/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在二十世纪之前,强国想要吞并弱国,武力进犯之后,总是不允许被侵略的国家学习自己的语言和历史。这是一种“斩草除根”的方法,非常厉害。幸好,人类文明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二十世纪之后,国与国之间的吞并已经不被国际社会接受了,甚至一国之内的种族仇杀也不能再用“主权”这面挡箭牌。这有点像《嘻唰唰》里面唱的: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这就是人类的进步。[/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扯了那么多,这和我们教师有什么关系,和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关系?[/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有,关系大了。[/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身为教师,如果我们不懂人类历史的演变,如果我们无法通过学习历史看破现实的愚昧荒诞,如果我们丧失了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追求,那我们所谓的学习就只能是接受“心灵鸡汤”的滋养:顺从现实、在一个极不合理的现实中想尽千方百计用尽各种能说不能说的途径为自己谋求一个不错的位置并沾沾自喜。[/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然后呢,再次印证鲁迅当年讲过的那句话:[/SIZE][/FACE][FACE=Arial][SIZE=10]中国历史上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SIZE][/FACE][FACE=宋体][SIZE=10]。做稳了奴隶,再弄个奴隶总管当当,这样的人生多有追求多有品位。当不了奴隶总管,就给奴隶总管做个情人,衣食无忧风风光光;没条件给奴隶总管当情人,能成为总管身边一条狗也不赖啊,“跟着你,有肉吃”。[/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这样的人做了教师,该有多么可怕。我们的孩子,遇上这样的教师,该是多么的不幸。[/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曾经看过一个国产电影,想不起名字来了。里面有个桥段是这样的:在一艘运送慰安妇的船上,一个日本军官要强暴一个女孩,女孩的母亲正是这个军官的性奴。女孩不从奋力反抗并恳求母亲帮忙,军官命令母亲规劝女儿顺从。开始,母亲含泪对女儿说这是我们的命,你就从了吧。女孩继续反抗,军官继续咆哮,母亲终于忍无可忍,杀死军官和女儿一起跳入水中。结局并不光明,母女俩在雨点般的枪弹中命丧河底。[/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在这个时代,肯定会有人说:看,这就是反抗的下场,人死了什么机会都没有了,何必呢?我想说的是,没有尊严地活着,又有什么机会?给人无休止凌辱自己的机会?劝告自己的孩子接受凌辱的机会?[/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前些时候某一天受刺激了,写了几句话,拿出来再和大家分享一下:[/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朋友,[/SIZE][/FACE][/I][I][FACE=楷体_GB2312][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即使我们[/SIZE][/FACE][/I][I][FACE=楷体_GB2312][SIZE=10]还只能像狗一样活着,[/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也要记着,[/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我们是人,[/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我们不是狗;[/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Arial][SIZE=10] [/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朋友,[/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即使我们不能活到直立行走的那一天,[/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也要努力尝试着站起来,[/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为了我们的孩子,[/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为了我们的孩子明天不用再像狗一样生活![/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Arial][SIZE=10] [/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朋友,[/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我们的要求并不高,[/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我们不想成为人上人,[/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只希望能够自由呼吸;[/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我们不想成为世界首富,[/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只希望能够吃得放心;[/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我们不想称霸世界,[/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只希望能够自由行走;[/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我们更不想代言宇宙,[/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只希望能够说自己想说。[/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Arial][SIZE=10] [/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朋友,[/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我们可以选择顺从,[/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为自己谋取一点生存空间。[/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如果有一天,孩子问:[/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为什么我们活得像一条狗?[/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我们情何以堪![/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我们不该成为吉娃娃取悦于某些所谓的“人”,[/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即使有机会成为藏獒我们也不稀罕,[/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我们只想做个人。[/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为了我们的尊严,[/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为了孩子的明天,[/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让我们面对丑陋勇敢地说一声:[/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I][FACE=楷体_GB2312][SIZE=10]“不”![/SIZE][/FACE][/I][I][FACE=Arial][SIZE=10][/SIZE][/FACE][/I][/LINE-HEIGHT][/P]
          普通的我,普通的中学教师,普通的班主任,来到了不普通的论坛,向不普通的班主任学习不普通的理论和经验。

      我的教育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00148833
      在线情况
      43
      • 头像
      • 用“心”教育
      • 级别
      • 徽章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247070
      • 文章2884
      • 注册2008-04-30
      [P][LINE-HEIGHT=125%][FACE=宋体][SIZE=10]四、平等的姿态[/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今年上半年,因为考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对这方面的资讯相对多了解了一些。我发现网上有很多心理咨询方面的网站,上面有很多名家大腕的介绍。这些介绍一般都是说有留学经历,师从一位或数位国际大师,曾在顶尖级心理机构服务,等等。[/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作为商业推广,这样的介绍也不为过。毕竟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互不认识,要想让来访者尽快了解并信任咨询师,这种招牌式的广告还是很有效的吧。当然,想必当年钱钟书为方鸿渐杜撰一所“克莱登大学”的事情现在不会绝迹吧。[/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那么,教师作为一个学习者,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名家大家?除了信任、崇敬,可不可以有质疑和反驳?[/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有很多的事实可以证明,这是一个问题。[/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前些年,郭敬明小说抄袭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郭粉们最后激动地说:“抄袭怎么了,他就是抄袭,我们也喜欢他。”[/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而中国自古就有“外来和尚会念经”一说。现在,外地名师请得不过瘾了,洋师过来传经送宝。谁是领导,谁就有话语权。校长基本上是什么课都会听,什么课都敢评,牛气啊。而上课老师呢,有辩解的机会吗?有辩解的勇气吗?几乎没有吧。谁是名师,谁就有话语权。再烂的课,只要是名师上的,总有人会来一番“[/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0]红肿之处,艳若桃花[/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0]溃烂之时,美如乳酪[/SIZE][/FACE][FACE=宋体][SIZE=10]”的演绎[/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0]。[/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身为教师,如果我们的学习理念还停留在“亲其师,信其道”的水平上,这样的学习是不会有多少实质性收获的。我们应该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那份自觉,认真学习的同时,也要敢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或许有人会说,人家是名师、是专家,我们怎么敢质疑?[/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有没有疑问,这关系到学识问题。如果我们对某一领域很感兴趣但所知甚少,学习之初,我们可能根本提不出问题,这很正常。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本身就是学习进步的表现。[/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有了疑问,敢不敢提出来,这是一个勇气问题。这份勇气,和你有没有平等意识有关。如果你觉得自己和名师是平等的,有了问题,就会非常自然地提出来。如果你对名师顶礼膜拜,即使名师要求你提问,可能你也会结结巴巴。平等意识,其实和一个人的能力、地位并无实质性的关联。[/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有个笑话。一个富翁遇到一个穷人,这个穷人在富翁面前不卑不亢,富翁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很不爽。就问穷人:“我有一千万家产,你一无所有,为什么在我面前却不巴结我?”[/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穷人说:“你有一千万关我什么事,我为什么要巴结你?”[/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富人说:“那我给你五百万,你可以巴结我了吧?”[/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穷人说:“那我和你一样富了,我干嘛要巴结你?”[/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富人一咬牙:“那我把一千万都给你,你可以巴结我的吧?”[/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穷人笑了:“你傻啊,现在你是穷人了,该你巴结我了。”[/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这其实就是古人说的“无欲则刚”。[/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学习其实是一种交流,产生共鸣是一种愉快的体验,思想碰撞更是令人兴奋的时刻。一个真正的学者,不会把正常的质疑当成对自己的冒犯。或者说,一个把正常的质疑当成对自己冒犯的学者,他其实是宣布了自己学术生涯的终结。[/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不过,那些名师,大概不算是学术中人吧,所以他们需要普通教师的崇拜,享受甚至鼓励这种崇拜。[/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FACE=宋体][SIZE=10]对此,我们要警惕。[/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
          普通的我,普通的中学教师,普通的班主任,来到了不普通的论坛,向不普通的班主任学习不普通的理论和经验。

      我的教育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00148833
      在线情况
      4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339
        • 经验53616
        • 文章1329
        • 注册2013-02-03
        [P][LINE-HEIGHT=125%][ALIGN=left][LINE-HEIGHT=125%][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身为教师,如果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干什么的,如果我们把成功就定义为获得领导的认可获得同事的尊敬获得学生的喜欢,那么,“我”在哪里?我的自我价值感在那里?一个人一辈子最大的追求就是获得别人的认可,大家不觉得他应该去看心理医生吗?[/SIZE][/COLOR][/FACE][/LINE-HEIGHT][/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25%][ALIGN=left][LINE-HEIGHT=125%][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所以说,教师学习的姿态,首要的是有重建的勇气。如果固步自封拒绝改变,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习发生。[/SIZE][/COLOR][/FACE][/LINE-HEIGHT][/ALIGN][/LINE-HEIGHT][/P][FACE=Arial][COLOR=black][SIZE=12pt]不幸的是,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凡是持有“批判容易建设难”观点的人,我认为都是能够阅读但不会学习的人。[/SIZE][/COLOR][/FACE]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在线情况
        45
        • 头像
        • 用“心”教育
        • 级别
        • 徽章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247070
        • 文章2884
        • 注册2008-04-30
        [P][P][P][P][ALIGN=center][FACE=宋体][SIZE=18pt][P][P][P][P][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COLOR=#1a1ae6][B]“浙江班主任”群讲座四:[/B][/FACE][/SIZE][/FACE][/ALIGN][/ALIGN][/P][/P][P][/P][P][/P][P][/P][P][/P][P][/P][/SIZE][/COLOR][P][/P][P][P] [/P][P]                                                 [B][SIZE=16px][B]爱拼才会赢[/B][/SIZE]
                                                    [SIZE=14px]段云成[/SIZE]  [/B]
          [/P][P]    我的人生是坎坷不平的,本来也想学学优秀教师那样三年成才五年成名,没想到我却用了10多年才取得一点小成就,今天没有多少宝贵经验给大家分享,只有与命运拼搏的体会让大家感受!
           第一次挫折
          2000年大学一毕业,我拒绝了包分配的权利,也放弃了湖北省宣恩县第一高级中学校长的邀请,跟着我高中老师的脚步,离开家乡到浙江做了衢州市龙游县湖镇中学高一(1)班的班主任,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和一个不熟悉的工作项目,我只能运用大学所知的一点教育教学皮毛来进行班级管理和高中政治教学,虽然我没经验,但我很勤奋,班级学习成绩和学习纪律还算良好。虽然我很用心,但“运气”不是很好,两个班级同学发生矛盾,他班的几个男同学带人闯入我班男生寝室,结果被我班男生用棍棒痛打,这事被学校政教处第一时间抓住。面对学校,作为班主任,我竭力维护本班学生正当权利,保护学生。面对学生,我采取分化政策,把那个在初三时就用刀砍学生的打架“首领”孤立起来,把另外几个跟从者进行批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打架的危害,因为学生都没有受到伤害,打架事件风波表面上就这样平息下去了,但学校认为我的班级管理有重大安全隐患,对我有了很深地成见,做完一年班主任后就没再让我做了。我一直在思考,对班级管理,我没有做好干预和预防,没有获知第一信息,没有得到班级的班干部大力支持,也没有得到班级同学们有力帮助,应该说我在班级管理上的确存在问题。我无数次反思,悄悄总结了无数次,觉得已经找到班级管理成功的钥匙,并暗暗下定决心只要有机会做班主任就一定能做出个样子来,虽然努力争取过,但这样的机会一直没有再来。没有班主任做了,我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我就天天在图书室里看报看书,想在教学上取得一点突破,得到学校的认可。我的人生都是坎坷不平的,
          第一次获奖
          也许我看了更多的资料,也许我写了无数的反思,在县级论文评比中都能得奖,不过档次都不高,最好的是在《中国教育报》一次征集论文评比中,获得二等奖。有付出就必然有回报,最让我振奋的是在2002年县高中政治教学论文评比中,我的一篇文章获得一个全县二等奖,当时老师只需要有一篇这样的论文有评高级职称的资格了。很可惜,这篇处女作的题目到现在我都忘了,更不要说电子稿。这篇文章得到学校、教研员和同和行的小小肯定,有了价值认同,我动力无穷,再加上时间和精力充沛,想的多了,在课堂教学就会有更多的实践,当然就会有更多的素材,写的东西越来越多。当课题这个新事物刚刚出来时,大家都不知如何面对,我没想到,一申报就成功,2004年自己主持的课题《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实践与研究》获县二等奖,学校和同事从此对我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 2003年龙游县进行特级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师徒结对,面对这个新事物,学校很少人愿意参加,这次难得的宝贵机会让我侥幸获得,跟着名师可不能丢了他的脸,我决心努力做一个好徒弟!
          第一次发表
          2005年,我们学校合并到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我开始了漫长的班主任之路,因为多年对班主任工作的思考和总结,我特别注重那些不遵守纪律的“钉子户”,想尽一切办法来转化他们,我就用叙事或随笔的形式用心记录下来,这些经历成为我日记中的精华。因为从来没有发表过文章,而在那个年代又不知道杂志的邮箱和要求,更不知道编辑的联系情况。其中一个最难管的学生让我我写了一篇《捕捉教育的契机》的文章,本来只想做个美好回忆,后来在网络看到一个组稿电子信箱,我就就投了过去。没想到,这篇文章2006年月日10月发表于《思想理论教育(下半月行动版)》,几个月后我又收到《名师讲述班主任的核心教导力》的主编杨连山老师一封亲笔信,希望把我这篇文章收录进去,我非常兴奋,进行适当修改和补充马上发了过去。班级管理的成功,教学成绩得到认可,写作得到领导大力赞扬,我对写作开始充满热情,更加不遗余力总结、反思和投稿。《新课程下构建新型高中政治课堂》发表于《当代教育研究》2007年第三期,《构建情感课堂的思考》发表于《实践新课程》2007年第四期,《教学设计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发表在《衢州教育》2007年第八期。这些期刊有的没有名气,有的没有刊号,我想能不能在写作方面走得更远些。
          第一个贵人
          2008年,衢州一中的谌涛老师把他发在《中国教师报》的一篇文章发给我欣赏,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真正优秀的教师刊物,我看完后也想写一写,投一投,第一次我真正第一个认识的知名编辑就是《中国教师报》的编辑茅卫东老师,茅老师对我的《对高中生参与经济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中“学生承包班级饮用水”内容很感兴趣,两次来信要求我解释怎样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我想学校都是用的饮用水公司的,没什么安全问题,这个要求或疑问太没意义了,我以为茅卫东老师不是浙江人,不熟悉浙江本土风情,就不愿理他,那篇文章最终也没上,我第一次无缘《中国教师报》,真是让我遗憾。现在想想,新闻爆出了桶装饮用水质量问题,上海大学生投毒事件,茅老师的这个要求或疑问很前卫,实在是太重要了!
          就在我非常迷茫时,在网络上突然接触到河南《教育时报》,我就顺手投了两谝教育叙事,几个星期后,我偶然打开邮箱,收到了《教育时报》教育叙事、班级管理、策划栏目编辑梁金蓝的回信,要求我适当修改,两篇都录用,我就像一个走丢了的孩子突然发现亲人一样,太高兴了。在感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管理,争取用最好的稿件来感谢我人生中的伯乐,在2008年至2009年我在《教育时报》总共发表了13篇文章,在这一过程中,梁金蓝编辑像一个老大姐一样提醒我多写一写不一样类型和风格的文章,拓展自己的发展道路,要转型谈何容易呀,我很难转身!也大约就在2009年,梁金蓝编辑离开河南《教育时报》,去河南“大象出版社”任职,我的电话本中就多了一个她的电话,随着她的离去,我也就离开《教育时报》,没有再投稿了。[/P]
        [ 此贴最后由 郑光启 在2014-3-29 16:14:20编辑过 ]
            普通的我,普通的中学教师,普通的班主任,来到了不普通的论坛,向不普通的班主任学习不普通的理论和经验。

        我的教育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00148833
        在线情况
        46
        • 头像
        • 用“心”教育
        • 级别
        • 徽章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247070
        • 文章2884
        • 注册2008-04-30
        [P][LINE-HEIGHT=150%][ALIGN=center][FACE=宋体][SIZE=10]第一次转向[/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0]我应该超越自己,我把教育大刊《中国教育报》放在我的写作计划之中,功夫不负有心人,[/SIZE][/FACE][FACE=宋体][COLOR=rgb(0,0,0)][SIZE=10]校长的手机号码应该内外有别》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0年6月29日第7610号,《100%,真是这样吗?》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3日《班主任》版,《公交公司的"校车"也不错》  2011年1月11日发表于<中国教育报>,《实至名归的心理咨询怎么建》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1年6月28日,《对学生的爱放在心上》发表在《中国教育报》。[/SIZE][/COLOR][/FACE][FACE=宋体][SIZE=10]在[/SIZE][/FACE][FACE=宋体][COLOR=rgb(0,0,0)][SIZE=10]《中国教育报》上的成功激励了我自己,我重新把目光转向[/SIZE][/COLOR][/FACE][FACE=宋体][SIZE=10]《中国教师报》,但此时我发现茅卫东老师不在这个杂志社里了。在这一过程中,我有幸认识了梁恕俭编辑,他很幽默,很有魅力,从[FACE=Times New Roman]2011[/FACE][FACE=宋体]年[/FACE][FACE=Times New Roman]1[/FACE][FACE=宋体]月到[/FACE][FACE=Times New Roman]2011[/FACE][FACE=宋体]年[/FACE][FACE=Times New Roman]8[/FACE][FACE=宋体]月,我积极投稿,在《中国教师报》上发表了大大小小[/FACE][FACE=Times New Roman]8[/FACE][FACE=宋体]篇,由于即将要评中学高级职称,我从《中国教师报》抽身而出,要好好写几篇教学论文了。[/FACE][/SIZE][/FACE][FACE=宋体][COLOR=rgb(0,0,0)][SIZE=10][/SIZE][/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0]从教育到教学:虽然一直在教学上积极探索和认真思考,有许多丰美的素材和创新的亮点,但由于我一心放在教育投稿上,教学研究方面没有投入,再加上我从期不研究政治教学杂志,也不知把稿件投给谁,曾经按照学校订的政治教学杂志邮箱投稿,大多石沉深海。一次,看见市政治教研员在上海《素质教育大参考》上发表一文,我从此就与该杂志有缘,《学科融合让政治课堂异彩纷呈》发表于《素质教育大参考》[FACE=Times New Roman]2011[/FACE][FACE=宋体]年第[/FACE][FACE=Times New Roman]8A[/FACE][FACE=宋体]期,[/FACE][FACE=Times New Roman]2012[/FACE][FACE=宋体]年本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FACE][FACE=Times New Roman]2012[/FACE][FACE=宋体]年第一期全文转载,《好课需要精心打磨》发表《素质教育大参考》[/FACE][FACE=Times New Roman]2012[/FACE][FACE=宋体]年第三期,《自测导向阅读教学法在政治课中的运用》发表于[/FACE][FACE=Times New Roman]2012[/FACE][FACE=宋体]《素质教育大参考》第九期。随着自己视野的开阔,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教育导报》、《江西教育》、《信息教研周刊》、《教育科学论坛》等刊物上有所收获。教育教学研究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我只不过没想到来得那么快![/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0]由于在《中国教师报》曾担任过“教育新闻电子版”编辑,学校领导希望我能把学校一些好的教育教学创新做法在《教育信息报》上宣扬,我也想尝试一下自己,我选择转身,就满口答应了这事,经过自己对《教育信息报》上的学校新闻仔细研究后,就投出了自己的第一篇,在黄编的指正和修改下,学校教科研骨干受奖《教育信息报》发表于《教育信息报》[FACE=Times New Roman]2011[/FACE][FACE=宋体]年[/FACE][FACE=Times New Roman]11[/FACE][FACE=宋体]月[/FACE][FACE=Times New Roman]3[/FACE][FACE=宋体]日,其后,班主任上岗需考“证”发表于[/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宋体]教育信息报[/FACE][FACE=Times New Roman]>2011[/FACE][FACE=宋体]年[/FACE][FACE=Times New Roman]12[/FACE][FACE=宋体]月[/FACE][FACE=Times New Roman]18[/FACE][FACE=宋体]日,《当研究性学习[/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宋体]碰上[/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宋体]德育[/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宋体]龙游二高着力开展“德育工程”》发表在《教育信息报》[/FACE][FACE=Times New Roman]2011[/FACE][FACE=宋体]年[/FACE][FACE=Times New Roman]12[/FACE][FACE=宋体]月[/FACE][FACE=Times New Roman]22[/FACE][FACE=宋体]日。随着《浙江教育报》新命名,我曾经犹豫过、停止过,写新闻报道对我到底有多大意义?项根松作为政教副校长,他很有亲和力,在他的鼓励下,我再次写宣传报道,龙二中开展《学生益友》制发表于[/FACE][FACE=Times New Roman]2012[/FACE][FACE=宋体]年[/FACE][FACE=Times New Roman]3[/FACE][FACE=宋体]月[/FACE][FACE=Times New Roman]29[/FACE][FACE=宋体]日《浙江教育报》,随着他调任他校做校长后,再加上我精力不够,我又终止了写新闻报道。随着新学校领导班长的赞许,我第三次继续写报道,[/FACE][FACE=Times New Roman]2013[/FACE][FACE=宋体]年[/FACE][FACE=Times New Roman]9[/FACE][FACE=宋体]月到现在共有[/FACE][FACE=Times New Roman]5[/FACE][FACE=宋体]篇发表在《浙江教育报》上,这些坎坷也改变我的想法,我真正喜欢上了写报道,觉得这样可以提高自己视觉的敏锐性,提高活动的策划力,激活自己的思想和灵魂。[/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0]我曾经以为在《[FACE=Times New Roman]XX[/FACE][FACE=宋体]教育》这类期刊上发表文章很难,在很多报纸上取得成功后,我想在这一块上有所突破,我的第一份幸运刊物是《河南教育》,而让我真正充满信心的却是《信息教研周刊》,李晓丽编辑是我写作中遇到的第二位幸运女神,她帮我一一详细指点,我在这篇刊物上既发表了教育叙事,也发表了政治教学论文,共有四五篇,没有稿费让我遗憾,但她担任《电脑报》编辑后,这是最让我遗憾的,我再也没有向这份刊物投稿,而是转向各省《[/FACE][FACE=Times New Roman]XX[/FACE][FACE=宋体]教育》,有了方向的明确性,我相继在《江西教育》、《四川教育》、《湖北教育》、《黑龙江教育》、《湖北教育》、《河南教育》有所收获,特别是在《班主任》和《班主任之友》上成功发表,我感觉在教育研究上面有一定的感觉。[/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0]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要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团队,我遇到人生中的又一个伯乐——郑学志老师,我加入这个“自主化管理”团队,在这里诸多活动中,我获取不少灵感,我把这些先进思想用于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和教学成绩都喜获丰收,在教研上也硕果累累,《把命题权交给学生》 发表在《江西教育》[FACE=Times New Roman]2012[/FACE][FACE=宋体]年[/FACE][FACE=Times New Roman]12[/FACE][FACE=宋体]期,《自测导向阅读教学法在政治课中的运用》发表于[/FACE][FACE=Times New Roman]2012[/FACE][FACE=宋体]《素质教育大参考》第九期,《我班的荣誉申报》发表于《湖北教育[/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宋体]新班主任》[/FACE][FACE=Times New Roman]2013[/FACE][FACE=宋体]年第[/FACE][FACE=Times New Roman]4[/FACE][FACE=宋体]期[/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宋体]这可远远超出我自己当初加入的愿望。[/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ALIGN=center][FACE=宋体][SIZE=10]第一次升华[/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0]在班主任管理、教学、教研和新闻报道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绩,我勇敢地填写一张“龙游县优秀人才选拔表”,[FACE=Times New Roman]2011[/FACE][FACE=宋体]年,好运降落在我的身上,我第一次完全通过自己努力成功获取这个崇高的综合性荣誉,[/FACE][FACE=Times New Roman]2012[/FACE][FACE=宋体]年又成功获取衢州市[/FACE][FACE=Times New Roman]115[/FACE][FACE=宋体]人才荣誉称号。[/FACE][FACE=Times New Roman]2013[/FACE][FACE=宋体]年出席《衢州日报》特约评论员工作会议。工作[/FACE][FACE=Times New Roman]10[/FACE][FACE=宋体]多年来,我终于觉得自己得到了一丝回报,我真正超越了现在的自我。但同时我也意识到,我自己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战胜最终的自我。[/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ALIGN=center][FACE=宋体][SIZE=10]我的感悟[/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0]一要确定方向,努力学习[/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0]人最大的失败就是方向上的错误,我认识到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反思和总结,需要向高手讨教。杂志社的编辑个个都见多识广,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创见,能够得到他们指点,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缺点,调准方向。我最遗憾的是没有抓住时任《中国教师报》的编辑茅卫东老师,如果当时多真诚向他讨教一下,也许我所走的道路会更加直一些,收获会更大一些。不过幸运的是,我今年终于知道茅卫东老师就在我的身边,并且就在我的群里,我不会再错过机会,一定要好好向他学习取经,学习他给学生放《职来职往》,让学生感受到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提高能力,为什么要全面发展。还要学习他在课堂给学生放《爸爸去哪儿》。[/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0]二要集中精力,全心投入[/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0]既然认定他就是我的伯乐,我们不要三心二意,我会把有的精力都放在他的身上,认真思考、实践、创新、总结,并把所有的稿件都投向他,好的稿子一定会被认可的,这是对自己伯乐的大力支持,也是给自己更多的机会。面对研究对象,我们不要三心二意,而是要侧重实践,在观察和反思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每个领域都是相通的,我们需要突破现象看本质,找出其内在的规律。从“中国好声音中”,我看到学校师徒关系,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了一篇发表在《江苏教育》上,在《班主任之友》上的文章也是源于这点实践。[/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0]三、要敢于破旧立新,闯出新领地[/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0]一旦你的伯乐离开你,你不要太失望和迷茫,而是要继续寻找自己新的领地,只有找到自己新的伯乐,我们才会开辟一个新的世界。我如果没有离开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贵人,可能我也不会走是更远。在一个领域取得一定成功之后可以适当转型,在做班主任的,多一些教育观察和教育思考,再多一些教育实践和总结,是比较容易取得成功的。从教育到教学,都可以扩散开来,多写写文章对自己都是有好处的![/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0]总之,我觉得我们都需要一种成长的梦想,用梦想推动我们去践行,在实践中战胜自己,让梦想照进现实![/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ALIGN=center][FACE=宋体][SIZE=10]谢谢大家![/SIZE][/FACE][FACE=宋体][SIZE=10][/SIZE][/FACE][/ALIGN][/LINE-HEIGHT][/P]
            普通的我,普通的中学教师,普通的班主任,来到了不普通的论坛,向不普通的班主任学习不普通的理论和经验。

        我的教育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00148833
        在线情况
        4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积分3249
          • 经验26019
          • 文章3045
          • 注册2012-04-08
          学习!
          欢迎光临我的网易博客
          http://ztpyanshuying.blog.163.com/
          在线情况
          48
          • 头像
          • 用“心”教育
          • 级别
          • 徽章
          • 财富1
          • 积分3058
          • 经验247070
          • 文章2884
          • 注册2008-04-30
          [EM35]
              普通的我,普通的中学教师,普通的班主任,来到了不普通的论坛,向不普通的班主任学习不普通的理论和经验。

          我的教育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00148833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95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