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4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ALIGN=left]                      [FACE=黑体 ][COLOR=#6600aa][SIZE=4]三岁的儿子拿了家里200元钱[/FACE][/COLOR][/SIZE]

      2001年夏天,儿子快三岁了,有一天,他从家里拿走了200元钱。

      那时我正筹钱买房子。记得前一天我将一千块钱(10张百元钞票)放在枕头底下了。第二天我拿钱的时候发现少了两张。“或许自己放错地方或是用了,”我想,“晚上问问他妈吧。”

      下午,我正在院子里水管旁边洗菜,儿子走过来,问我:“爸爸,100块钱能买什么?”

      我猛然意识到钱是不是儿子拿了?

      “100块钱啊,”我平静地说,“儿子,能买很多东西哩,比如能买好几辆玩具车,一大箱子饼干,好多苹果……用处大着哩。”

      虽然我猜想钱可能是儿子拿了,要不他怎么突然问我100块钱能买什么的问题?我正好少了两张一百元的钱啊。但我不想训斥孩子,我知道他并非像十好几岁的大孩子一样恶意偷拿家里的钱,真那样的话,他也决不会主动对我说,儿子才三岁的孩子啊,单纯得很。

      “给你,爸爸——”儿子突然张开小手。哇!一张100元的大钞已被他攥得皱皱巴巴。

      “哎呀!儿子,从哪弄来的?”

      我得先问问他,虽然家里少了钱,但我还得问清他钱是从哪来的。可别是偷了别人家的钱。我知道这也不大可能,以前从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再说谁家也不会轻易让别人拿到这么多的钱呀。

      “我从床上拿的。”儿子说。

      哦,原来如此。

      “我去买糖,人家不给。”儿子说。当然了,学校里的门市部,店主肯定得想,一张100元的钞票不太可能是大人给一个三岁的孩子的,过八成是孩子自己从家里拿出来的。

      “还有吗?”我问儿子,,尽管孩子确实拿了家里的钱,而且还差一张哩,但我还是很平静的跟儿子说话。

      “有!”儿子领我来到屋里,指了指窗台下桌子旁边的几件杂物,“这里。”

      我赶紧拿开那几件东西。哇!又一张百元大钞静静地躺在那里!

      200块钱找到了,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回头看看儿子,喜也不是,气也不是。唉,才三岁的孩子啊!

      “儿子,”我说,“千万不能自己拿家里的钱,更不能拿小朋友家的钱,需要什么东西,爸爸妈妈会考虑给你买的,记住了吗?”

      “……”儿子眨巴眨巴一双小眼睛,似懂非懂。

      以后再没发生孩子从家里“偷”拿钱的事。

      从这件事中,我感到:孩子做错了事,尤其是几岁的小孩子,千万不能大声训斥,要学会与孩子平等交流,因势利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否则,孩子做错了事,也不会主动对家长说,大人不可能时时监控他,以后他能隐瞒的事情多着哩。你不可能都及时发现,次数多了,事情大了,严重了,即使你发现,都已经晚了。[/ALIGN]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先留一空。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FACE=黑体 ][COLOR=#5c0099][SIZE=4]                儿子正式上小学的第一堂课[/FACE][/COLOR][/SIZE]

          2005年,儿子六岁了,开始上小学一年级。

          9月1日,开学第一天,校门口挤满了前来送孩子上学的家长的自行车、摩托车甚至小汽车;校园里,家长、孩子熙熙攘攘。

          带儿子坐校车来到学校之后,我告诉儿子,自己已经认识不少字了,教学楼前黑板上有分班名单、班主任姓名和教室的位置,都写得清清楚楚,而且各教室门口都标明了几年级几班,我就不陪他去找了。随后,我就径直去了自己的办公室。远远地,我看到几乎所有的新生家长一手拿着孩子的书包,一手牵着孩子的手,看报到须知,看分班榜,找教室,手忙脚乱。只见儿子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最终进了他的教室——一年级(2)班。这是我在儿子正式上小学的的第一天给他上的第一堂课——摆脱对父母的依靠,独立去处理他自己能处理的事。

          开始上小学,这无疑是孩子走上求学之路的第一步,以后孩子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学习,如何去面对新的环境,如何学会处理不断摆在面前的一个个现实问题,孩子都需要学习,但家长不可能包办一切,帮得了一时但帮不了孩子一世,如果从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为孩子铺路,而不让孩子自己去走,孩子将来总有一天要离开大人去独立面对这个世界,去处理他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到那时,因缺乏必要的锻炼,孩子必然手足无措,甚至呆若木鸡,那将是十分可怕的。

          9月3日,开学才两天,见一个刚转学来的小学四年级的新生(才开始住校,每周回家一次)在学校门市部里鼻涕一把泪一把地给他的妈妈打电话,极力要家长赶快来学校,说什么也不想在这里上学了。后来他妈妈来了,从她口中得知孩子已接近九岁了,竟然还没有分开床睡觉!难怪孩子乍离开大人那么的不适应。孩子的自立、自理能力和习惯必须尽早培养。

          至此,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教过的一个女学生。

          1995年,这位学生初中毕业后考上一所离家千里之外的中专学校,临去上学的时候,将自己留了十几年的长辫子剪掉了,原因是她不会梳头,因为她从小就没自己梳过头,父母给她准备了一大箱子方便面、水果、火腿肠之类的食物。结果,入学之后,因怕拥挤自己不敢去开水房提水,不敢到食堂排队买饭,一日三餐仅仅依赖方便面、水果、火腿肠维持。带去的东西用完之后,这位学生不得不打电话向家里求援,但家长不可能去陪读,只好又拾掇一大箱子食物寄去,同时汇过去不少钱。于是,这位学生除了继续食用家里寄去的东西之外,就是到商店买些方便面、水果、火腿肠之类的食物充饥,一个月花掉近千元钱不说,给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不方便。这都是孩子从小由家长照顾得过于周到缺乏必要的锻炼造成的,以致孩子成了实实在在的高分低能。

          一个人连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还能做什么呢?学习成绩再高,又会有多大用处呢?人终究要长大,要生活,早年落下的课,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终究还得要自己来补,甚至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2
        • 头像
        • 品味成长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4470
          • 经验57223
          • 文章4028
          • 注册2006-06-14
          月影恨不得再要一个孩子,象王老师那样教育。
          我的博客:http://nianyongyun.blog.163.com/
          欢迎您的指导.
          在线情况
          5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哈哈,月影老师,你好!这几天我的电脑中毒了,才重新装了。
            其实,我是倾向于多要个孩子的,兄弟姊妹是最好的玩伴,在朝夕相处中学会理解、宽容、团结、友爱、帮助……这都是独生子女所无法相比的。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ALIGN=left][FACE=黑体 ][COLOR=#6506a5][SIZE=4]                     说说我自己[/FACE][/COLOR][/SIZE]
                                                   [/ALIGN][ALIGN=left]                                    王晓阳
                  名字:王晓阳
                头发颜色:黑
                属相:虎
                血型:AB型
                爱好:
                  1.吃:拉面、面条。
                  2.饮料:可乐。
                  3.糖:无。
                  4.牛奶:什么样的都行。
                  5.书:十万个为什么、童话故事。
                  6.衣服:无。
                讨厌:小气鬼、考试考95分以下的人、揍我的人。
                害怕:死和鬼。
                梦想职业:武林高手、神医。
                最大的愿望:长生不老。

                小家伙不是别人,正是我的儿子。我不想谦虚地说:“这是——犬——子。”我总觉得那并非是一种谦虚,而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更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人就是人,何必那么虚伪?再说,“犬子”这一词本身就反映出自己的一种心态,那就是:对孩子没有信心,对自己没有信心。
                我总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爱生命,就没有理由不爱孩子,爱孩子就没有理由糟践他,就应该设法让他快乐,让他感受生活的美好,生命的美好。然后尽其所能去创造属于他自己的生活,体验他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我所思考的问题是,如何面对这样一个生命的个体?如何不因我自己的浅陋而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日渐扩大,知识的不断增加,阅历的日益丰富,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增强,我如何在孩子面前做个相对透明的父亲,让孩子在我的视野里也是个相对透明的生命,了解他的所思、所想,而不用为他的所为而担心,给予他良性发展的空间。
                我爱孩子。但我思考的是什么才是真正的爱而不是害。很多时候,或许因了爱的本能,或者因了错误的理念,并非所有的爱都会收到好的效果,结果极有可能因自己所谓的爱而葬送了孩子美好的前程或许自己并不知晓也不理解。当结局变得无法收拾的时候,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我错了么?”——其实“我”真的错了!谁的过错?——自己——这已经不再重要,也毫无意义。
              [/ALIGN]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儿子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我给儿子出了这样一份家庭作业题:

                                [FACE=黑体 ][COLOR=#0645a5][SIZE=4][B]我是男子汉![/B][/FACE][/COLOR][/SIZE]
                  [FACE=楷体_GB2312]聪明的孩子,你已经是个小大人了,相信你经过独立思考,一定能做好下面的事情。加油吧,儿子![/FACE]
                  一、([FACE=楷体_GB2312]大声对自己说:我能行![/FACE])试试自己能选对多少?
                  1、你认为下面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
                    A、自己是妈妈从大街上拣回来的;B、自己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
                    C、自己是娃娃树上结的;    D、自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2、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一切。你认为下面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上街注意交通安全,过马路先看清近处有没有车辆通过;
                    B、上街直接横穿马路;
                    C、抢在汽车前面过马路;
                    D、在路上左拐右拐,不管路上有没有车辆通过。
                  3、与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应该( )
                    A、有好吃的东西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B、把好吃的东西藏起来;
                    C、自己的玩具别人不能玩,光自己玩;D、用自己的玩具与大家一起做游戏。
                  4、你认为下面哪种做法好?( )
                    A、不愿意跟小朋友一起玩;  B、看到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自己躲到一边去;
                    C、不敢与陌生的小朋友打招呼;D、主动参与大家的活动,与他们交朋友。
                  5、妈妈干了很多活,累极了,你应该( )
                    A、不管她,自己玩自己的;B、大声对妈妈说:“别歇着啦,快做饭去吧!”
                    C、给妈妈帮忙,或者倒杯水;D心里想:“妈妈累不要紧,自己不累就行。”
                  6、别人不注意踩了你的脚,说了“对不起”,你认为( )
                    A、再踩他一脚;B、骂他一句;
                    C、说声“没关系”;D、与他打架。
                  7、当你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你应该( )
                    A、说声“谢谢!”;B、认为是应该的,不用说谢谢;
                    C、认为那是他愿意做的,什么也不说;D、说他“多管闲事”。
                  8、一个同学没铅笔了,想借你的用用,你认为( )
                    A、借给他用;B、说自己没有;C、藏起来,不借给他用;D、生气。
                  二、([FACE=楷体_GB2312]我太棒了![/FACE])自己能做到的,在下面的( )里打√;认为不对的打×
                  1、自己能洗自己的袜子。( )
                  2、放学后,先把自己的作业做完再去玩。( )
                  3、自己已经学会了穿衣服。( )
                  4、晚上,敢自己在一一个房间里睡觉。( )
                  5、晚上,必须跟爸爸妈妈一起睡觉。( )
                  6、遇到问题能想把法解决。( )
                  7、一遇到不轨的作业题就想问爸爸妈妈,不愿自己独立思考。( )
                  8、做作业不用爸爸妈妈陪着。( )
                  9、爸爸妈妈生病了,愿意照顾他们。( )
                  10、主动把自己的学习情况告诉爸爸妈妈。( )
                  
                  [FACE=黑体][SIZE=4]思考[/FACE][/SIZE]:让儿子做这样一份“作业”,最初的目的就是培养儿子的综合素质。提高孩子的生命安全意识、与人分享意识、合作意识、感恩意识、宽容意识、助人意识,同时,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自立自强意识。结果,儿子全部做对了。我及时给予了表扬和鼓励,使他获得一份成就感,增强了信心。暑假后,儿子开始上小学三年级,虽然我们家就在校内,但我还是就叫儿子住进了学生集体宿舍,到学校餐厅集体就餐,成了一名“住校生”(当然,有时也跑回家来吃饭)让他参与集体生活,生活起居,自己学着照顾自己。这样,将来,有朝一日,当他离开父母到外地求学、做事的时候,就不用担心他不会照顾自己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孩子小的时候抓起。
                  儿子在食堂就餐,据他说,同桌的不少孩子不会吃带鱼,干脆不吃,结果很多时候就都归他享用了。其实,教孩子吃带鱼也是十分重要的,儿子三四岁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地教他了。而在很多家长看来,吃带鱼可不是闹着玩的,十分小心,甚至到了孩子老大不小的时候还轻易不敢让孩子自己吃带鱼,几乎都是大人剥得没有一点刺的时候才敢让孩子吃,这是十分错误的。孩子一直吃没刺的带鱼,就容易使孩子忽视鱼刺,对鱼刺失去警惕,甚至以为鱼没有刺。结果,一旦某一天大人不能给孩子剥鱼刺的时候,孩子很容易被鱼刺卡住喉咙,……(关于教孩子吃饭这里就不详述了)
                [ 此贴最后由王新国在2008-6-24 15:28:46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财富4
                  • 积分2856
                  • 经验98578
                  • 文章2804
                  • 注册2008-05-22
                  [QUOTE][B]下面引用由[U]风翼[/U]发表的内容:[/B]

                  “做一个好父亲,才能做一个好教师!”我是这么认为的。
                  王老师你一定会是一个好父亲,也是一个好老师![/QUOTE]
                  我也这么认为,只有把自己的孩子也教育成功了,我们的教育才算完整的,成功的。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QUOTE][B]下面引用由[U]枫林客[/U]发表的内容:[/B]

                     
                    我也这么认为,只有把自己的孩子也教育成功了,我们的教育才算完整的,成功的。[/QUOTE]
                    欢迎枫林客老师!
                    是呀!我们在教育好别人家的孩子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自己的孩子呀!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FACE=黑体 ][COLOR=#6f07b5][SIZE=4]书包上的窟窿[/FACE][/COLOR][/SIZE]
                        儿子上二年级的时候,一天中午放学后,见儿子带回来两只书包。一问才知道他同学孔凌云今天病了,没去上学,儿子给她捎回来了书包。
                        当我从沙发上拿起那只书包时,不禁一愣:书包上有个很大的窟窿。孔凌云的妈妈不该会这么大意吧,孩子的书包坏成这样怎么会不知道?我想,会不会坏在儿子手上?
                        “儿子,孔凌云的书包上怎么会有一个大窟窿?是不是你弄的?”
                        儿子笑而不语。看来我的猜想是对的。
                        “两个书包忒沉了,我背一会儿就放在地上拉一会儿……”见我一副认真的样子,儿子怯怯地说。
                        “儿子,”我说,“老师让你帮同学拿书包是因为咱与孔凌云家是邻居,这也是老师对你的信任啊,老师相信你能完成任务。孔凌云的妈妈也很相信你,以前叫你给她捎作业,这次叫你捎书包。结果你把人家的书包给弄坏了,以后老师还能相信你吗?孔凌云的妈妈还相信你吗?假如你是孔凌云,别人把你的书包给弄坏了,你不生气吗?”
                        儿子低下了头,像是认识到自己犯了错。
                        “儿子,”我趁热打铁,“你想啊,因为一次弄坏了人家的书包,你可能会失去很多人的信任,失去很多好朋友。如果都不愿与你做朋友了,那该多难过呀!”
                        “那该怎么办呢?”儿子显出很着急、很难过的样子。
                        “你自己做错的事,动动脑筋,你说该怎么办呢?”
                        “我给孔凌云说声对不起。”
                        “这才是好孩子。”我说,“儿子,咱先给孔凌云写封道歉信,一会儿把咱那个包给她。”我拿出了纸和笔准备写信。
                        “我不会写。”
                        “你说我写,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好吗?”
                        “孔凌云:对不起。”儿子边想边说,“今天我给你拿来了书包,可是两个书包忒沉了,我就背一会儿然后放地上拉一会儿,把你的书包拉拉坏了,请你原谅,我以后不再拉你的书包了,你还和我做朋友吗?——王晓阳。”儿子的话语中流露出十足的懊悔和诚意。
                        信写完了,儿子又找来一个信封,很认真地把信装进去,然后拿着信和书包到孔凌云家去了。我给孔凌云的妈妈打了个电话说明情况表示歉意。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六七岁的孩子,那么点小事,何必这么认真?我说,这可不能当成小事,这关系到孩子的责任心问题。
                        教育无小事,事事关大局。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儿子岂止是把别人的书包拖出个窟窿,应该说是他思想上的“大洞”。我们岂止是补上了那个书包上的窟窿,应该说是补上了孩子心灵上的“大洞”:让儿子懂得了尊重别人,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个人只有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没有责任感,不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过错负责任的人,将来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必将会被时代所淘汰。我庆幸,及时发现了那个书包上的窟窿,也及时发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大洞”并及时补救。否则,“蚁穴”不堵,必遭“决堤”之灾。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以下是几篇日记——

                        [B][/B]
                        [B]【教子日记】[/B]:

                        [FACE=黑体 ][COLOR=#5b0594][SIZE=4]“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SIZE][/COLOR][/FACE]
                        2006年7月17 日 星期一
                        暑假后,儿子就要上三年级了,就要正而正而巴经地写作文了,以前都是学写话,还不能叫真正意义上的作文。
                        昨天拾掇书本的时候,翻出一本没用过的周记本。哎,何不让儿子假期里练习写写日记?
                        我告诉儿子写日记的好处,最初要求只写一句话就行(开始要求多了,孩子容易当成负担,产生畏难情绪),以后慢慢增加文字量。
                        “这还不简单!”儿子说。
                        昨天儿子立即写了第一次日记:“今天我过得很快乐。完了。”
                        今天,我提醒儿子,别忘了写日记。
                        “早写完了。”儿子说。
                        我翻看了儿子的日记:“今天我和爸爸抬水。爸爸把重的(一头)给他,轻的(一头)给我。谢谢爸爸。完了。”好,有进步,我表扬了儿子。
                        记得魏书生老师最初让学生写作文就是只写一句话,后来逐渐增加文字量,学生们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产生了乐趣,乐此不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古人说:“大木百寻,根基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知达洞,累学之功也。”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育孩子,也要从点滴小事做起。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FACE=黑体 ][COLOR=#0707b5][SIZE=4]我和儿子是“同学”[/FACE][/COLOR][/SIZE]
                          (2006年7月20日星期四)

                          两天没带儿子在身边了,今天决定带他到东校跟我在一起。跟儿子在一起,我们每次都有新收获。
                          下午一同来东校的路上,遇到一个上坡。
                          “我助爸爸一臂之力。”见我蹬车费力,儿子在后座上边使劲边说。
                          “哟,儿子,”我说,“从哪里学来个‘一臂之力’呀?嗯,不错。”
                          “从《西游记》上学的,观音菩萨说助孙悟空一臂之力。”儿子说。
                          我记不清说没说了。“儿子,还学了什么成语?”
                          “惊弓之鸟。”
                          “你能说说什么意思吗,儿子?”
                          “说有一只鸟,挨过箭射,一听到拉弓的声音,就从天上掉下来了。”
                          “嗯,不错。”
                          “爸爸,我觉得是鸟因为受过伤,听见拉弓的声音,很害怕,就使劲往前飞,一下子把伤口扯破了,就从天上掉下来了。”
                          咦?好,第一次听说,我不禁暗喜。
                          “还知道什么成语?”
                          “打草惊蛇。”儿子接着说,“我觉得‘打草惊蛇’跟‘惊弓之鸟’差不多。”
                          我没先发表意见,继续听他说:“还有守株待兔,还有拔苗助长。”
                          这时候,我给儿子讲了打草惊蛇和惊弓之鸟的故事,还引用了电视上公安人员抓坏人之前为防止罪犯得到消息逃脱,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悄悄的行动,以免‘打草惊蛇’。我不想强叫他去理解两者的具体含义,只讲给他形象的故事,让他自己去领悟。相信以后他见得多了,自然就会明白,自然也就会用。
                          “儿子,你给我说说‘守株待兔’和‘拔苗助长’什么意思?”
                          “我不会说,我讲故事吧。”
                          “行。”
                          儿子把“守株待兔”和“拔苗助长”的故事讲了一遍,基本上完整。
                          “儿子,你能用它们造个句子吗?”
                          “我不会。你先造个吧。”
                          “比方说,两岁的孩子非得强制他学习高中甚至大学的课程就好比是拔苗助长,你明白吗?”
                          “明白。”
                          “我再说一个,”我说,“一只刚孵出的小鸡你就想吃它的鸡蛋,于是拼命往它嘴里捣食给它吃,想吃它的鸡肉,揪长它的腿,揪长它的脖子,都是拔苗助长。”
                          儿子咯咯地笑了起来:“爸爸,我说一个,想吃烤鸭,老是去揪小鸭的头,揪它的腿,也是拔苗助长。”
                          一路上,我跟儿子就这样边走边聊。
                          “儿子,你看,咱俩在一块,我跟你学点知识,你跟我学点知识,多好啊!”
                          “那咱俩都算同学吧!”儿子不说互相是老师,或许有他自己的理解,“我叫你‘爸爸同学’,你叫我‘阳阳同学’。”
                          “可以,儿子,”我说,“有客人的时候,别叫爸爸的名字,人家光笑话你没礼貌。”
                          “那你有客人的时候也别叫我‘王晓阳’,喊我‘阳阳’就行。”
                          我不知他是否以为在客人面前叫别人的名字就是不礼貌(比如我不让他叫我的名字),就以为我在客人面前叫他‘王晓阳’也就是不礼貌。
                          说着说着,不知不觉就到东校了,十几里路就这样在我跟儿子的交流中走过来了。我想,在我的一生中,在儿子的一生中,这也是我们实实在在的一段路。

                          [ 此贴最后由王新国在2008-6-26 23:06:59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