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2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55
    • 经验1227
    • 文章153
    • 注册2010-08-22
    [P][ALIGN=center][FACE=黑体][SIZE=14pt]16[/SIZE][/FACE][FACE=黑体][SIZE=14pt]、学科教学中的学生积极活动的内容[/SIZE][/FACE][/ALIGN][/P][P][SIZE=3] [/SIZE][/P][P][SIZE=3]有经验的教师,在开始教学工作以前,就把本门学科整个教学阶段(在小学,则是把整个小学阶段)中让学生从事的积极活动的内容做好安排。[COLOR=blue]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生活和劳动中必需的实际技能,而且是在一门学科的教学体系中,通过学生的积极活动,首先为了进行智育,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言语[/COLOR]。[COLOR=red](我不太熟悉小学教学的情况,不知道现在小学课程安排中有没有关于学生实际操作的要求和系统的设计。)[/COLOR]我们已经说过,[COLOR=blue]学生的读写水平和词在他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积极活动的性质[/COLOR]。[/SIZE][/P][P][SIZE=3]    怎样组织学生的积极活动,才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促进他的思维和言语发展,提高他的读写水平呢?[/SIZE][/P][P][SIZE=3]   [COLOR=blue] [/COLOR][COLOR=blue]积极活动好比是一座把言语和思维连接起来的桥梁[/COLOR]。我在准备小学的教学工作时,就预先规划好全体学生所要参加的积极活动,这些活动要能鲜明的反映出并且让学生深刻地思考各种事实、事物、现象、劳动过程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换句话说,[COLOR=blue]我要达到的目标是要求在劳动中产生思想,而不仅是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COLOR]。在学习一门学科时学生从事的活动,不仅应当是对知识的说明(这一点也是必要的),而且应当是新的真理、发现和规律性的源泉。例如,每个学生在几年学习期间栽培一棵果树。在这个栽培过程中他不断地做出新的“发现”,一些新的思想激动着他,[COLOR=blue]他把这些思想说出来;词成为他把自己在劳动中发觉的各种关系和相互联系的思想表达出来的手段和工具,词进入他的积极词汇[/COLOR]的储备,使他的情感和思维得到磨练。[/SIZE][/P][P][SIZE=3]    [COLOR=blue]我通过几百个事例而深信,凡是着迷于一件有趣的劳动,在劳动中不断地揭示出各种关系和相互联系的学生,他的思想就不可能是混乱的,言语也不可能是迟钝的,因为学生不仅在劳动,而且在思考,在推断各种因果关系,在规划未来的工作[/COLOR]。每过一年,我都更加坚定地深信,有着鲜明的思想表现的积极活动,能够发展学生的言语,提高学生的一般素养。应当指出,劳动只有从学生入手后的最初几天就开始,并且经过周密思考的组织,它才能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COLOR=red](看了苏氏的阐述,我不得不对“劳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进行反思,在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劳动教育”似乎就是为了培养“热爱劳动”的品质,顶多再有一点就是“劳动技能的获得”。现在想来确实肤浅,大力提倡“热爱劳动”似乎劳动是一件苦差事,并非每一个都会自觉自愿地从事,或者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热爱劳动,所以需要提倡。可是苏氏将它定义为一种“积极活动”,并且纳入课程,变成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必不可少的过程。学生在其中能收获知识,能训练思维,能体验成功,“热爱”两字还用得着大肆宣传和鼓动吗?)[/COLOR][/SIZE][/P][P][SIZE=3]    [COLOR=blue]我们学校的中年级和高年级的每一位教师[/COLOR],在准备一门学科的教学时,都把学生应当参加的积极活动加以规划,并使这种活动能给学生以智力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概念和规律性。[COLOR=red](“每一位教师”“每一门学科”让我羡慕,也促我反思,如果我们也能做到这一点,学生的成长和“智力的训练”不就没有那么困难了吗?学生在小学阶段对学习和生活的认知会像钉子一样深入大脑,直接定位了以后学习和生活的坐标。)[/COLOR]我毫不动摇地深信:[COLOR=blue]没有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人的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犹如没有旋律就没有音乐、没有词就没有言语、没有书就没有科学一样[/COLOR]。在像生物学、物理、化学、数学这些学科的教学体系中,劳动与思考的统一、活动与词的统一,——[COLOR=blue]这是学校作为思想的策源地而建筑于其上的基石之一[/COLOR]。有经验的教师们在准备这些学科的教学时,都要周密地考虑:以什么方式,通过何种劳动,才能揭示出本门学科中学生的思维建筑在上面的那些关系和相互联系。例如,物理教学体系中的基本关系和相互联系,大多包含在这样的一些现象的概念中,如:物质、能、运动、能的转化、状态的变化、现象的相互作用等。物理教师寻找各种可能性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以便所有这些概念都能在具体的关系中体现出来。例如,布置一个学生做一件仪器原理的模型,通过它可以演示机械能转变为电能,而电能又转变为热能。另一个学生则制作一种模型,演示机械作用怎样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这种劳动不单纯是为了说明知识,而且可以说是知识的活用。[/SIZE][/P][P][SIZE=3]我向教师们建议:[COLOR=blue]如果你们想使自己的学生成为善于思考的人,想使严整的、明确的、合乎逻辑顺序的思维通过清楚的说明和解释表达出来,那么你就应当吸引他们参加富有思想内容的劳动,把知识体系的关系和相互联系在劳动中体现出来。请你记住:劳动不仅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智力发展,是一种思维和言语的素养[/COLOR]。[COLOR=red](“劳动不仅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而首先是一种智力发展,是一种思维和言语的素养。”我记住了,我也要想一些办法在自己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去思考、去规划如何开展“积极活动”,开展哪些“积极活动”。同时,作为一个年轻的父亲,更要注重从小培养孩子参与积极活动的意识,在活动中锻炼一些实际的技能与技巧,在活动中发展孩子的思维和语言的素养。)[/COLOR][/SIZE][/P][P][COLOR=red][SIZE=3] [/SIZE][/COLOR][/P][P][COLOR=red][SIZE=3]素读启示:[/COLOR][/SIZE][/P][P][SIZE=3][COLOR=red]1[/COLOR][COLOR=red]、学科学习中的“积极活动”不同于“劳动教育”中的“劳动”,它有着更为深广的内涵和意义。[/COLOR][/SIZE][/P][P][SIZE=3][COLOR=red]2[/COLOR][COLOR=red]、在积极活动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还有思维与言语的素养。这一点对低年级儿童尤其重要。[/COLOR][/SIZE][/P][P][SIZE=3][COLOR=red]3[/COLOR][COLOR=red]、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应该设法开发和探索本学科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活动”。[/COLOR][/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6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1
    • 财富2
    • 积分1548
    • 经验56461
    • 文章1403
    • 注册2009-06-10
    [SIZE=3]学习了“积极活动”的意义,努力应用在教育教学中。[/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55
      • 经验1227
      • 文章153
      • 注册2010-08-22
      [P][ALIGN=center][FACE=黑体][SIZE=14pt]17[/SIZE][/FACE][FACE=黑体][SIZE=14pt]、教给学生观察[/SIZE][/FACE][/ALIGN][/P][P][SIZE=3] [/SIZE][/P][P][SIZE=3]应当指出,在一些学校里,并没有[COLOR=blue]把观察看做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看做是发展智力的途径[/COLOR],而是把它看做解释某些课题和章节的一种手段。[COLOR=red](我们经常说“洞察力”在一个人的思维中的重要性,有“洞察力”的人能够发现别人熟视无睹的东西,有“洞察力”的人能凭借这些东西进行合情合理的推理、判断,并依据这些推理和判断决定自己的行为。可是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如何培养这种能力。仅凭经验是不够的,而且经验的获得很多时候是被动的滞后的。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以此来发展孩子的智力水平。)[/COLOR][/SIZE][/P][P][SIZE=3]教师劳动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中占有何种地位。[COLOR=blue]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COLOR],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转”,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COLOR=blue]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COLOR]。[COLOR=blue]一个有观察力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的学生。教师如果善于帮助学生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识来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新的观察,他就能使学生的“旧”知识变得愈加牢固[/COLOR]。[COLOR=red](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还能使学生产生一个强烈的意识,那就是以前所学的知识都是有用的,现在所学的以后也必将用到,这不正是老师们非常希望学生具备的知识迁移的意识和能力吗?当我们的学生能够“温故而知新”的时候,学习对他们来说也就不会变成一种“无法承受的负担”和“纯粹的体力劳动”了!)[/COLOR][/SIZE][/P][P][SIZE=3][COLOR=blue]在低年级,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儿童需要理解和识记的东西越多,他在周围自然界和劳动中看到的各种关系和相互联系就应当越多[/COLOR]。[/SIZE][/P][P][SIZE=3]    我在教小学生的时候,就教给他们从平常的事物中看出不平常的东西来,教给他们探寻和发现因果联系,经常要他们回答“为什么?”的问题。[/SIZE][/P][P][SIZE=3]……二月,正是深冬严寒的季节。可是恰巧遇到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们来到寂静的、还有积雪的果园里。“孩子们,你们仔细地看看周围的事物。你们能看到春天已经快要来临的最初的标志吗?即使你们中间最不留心的人,也能看出两、三种标志。而不仅会看并且会想的人,就能看出几十种标志来。谁会欣赏大自然的音乐,他就能听出春天正在觉醒的第一批旋律。大家看吧,听吧,想吧!”——我对学生们说。[COLOR=blue]我看到,孩子们仔细观察看雪层覆盖的树枝,察看树木的外皮,倾听着各种声音。每一个小小的发现都使他们感到欣喜。每一个人都想找到某种新的东西。以后,我们过了一星期又来到果园里,接着每星期都来一次。而每一次,都有某些新的东西展示在儿童的好奇的目光面前。[/COLOR]学生在低年级受过了这种观察力的训练,就学会了区分理解的和不理解的东西,而[COLOR=blue]尤其宝贵的是,他们能够对词抱积极的态度。教师教给学生们观察和发现,就能从他们那里听到许多聪敏的、出乎预料的“哲理性”的问题[/COLOR]。  [/SIZE][/P][P][SIZE=3]请你教给学生观察和看见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吧。[COLOR=blue]当自然界里发生转折的时期,请你把儿童带领到大自然中去,因为这时候正发生着迅猛地、急剧的变化:生命的觉醒,生物的内在的生命力正在更新,正在为生命中的强有力的飞跃积蓄精力[/COLOR]。[COLOR=red](此时,我是作为一个父亲在接受大师的建议,自然永远是一个美丽的“迷”,它的美丽不在于永远无解,而在于永远都有新解,因此我们永远都能从中有所收获。这不断求解的过程,是一件美妙愉快的事情,因为孩子天生好奇,对于自然,他们有着比成人更加强烈的兴趣。家长要保护好这种兴趣,千万不能随意扼杀这种天性。所以我一定会多带孩子走出公寓,亲近自然,观察自然。)[/COLOR][/SIZE][/P][P][SIZE=3][COLOR=blue]学龄初期的观察训练——这是智力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COLOR]。[/SIZE][/P][P][COLOR=red][SIZE=3]素读启示:[/COLOR][/SIZE][/P][P][FACE=宋体][COLOR=red][SIZE=3]1、[/SIZE]  [/COLOR][/FACE][COLOR=red][SIZE=3]观察周围的世界是孩子在母腹中就在进行的事情,这是孩子的天性,必须保护。[/COLOR][/SIZE][/P][P][FACE=宋体][COLOR=red][SIZE=3]2、[/SIZE]  [/COLOR][/FACE][COLOR=red][SIZE=3]通过训练,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在孩子的智力发展中意义重大,无可替代。[/COLOR][/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55
        • 经验1227
        • 文章153
        • 注册2010-08-22
        谢谢陈老师的关注,让我们一起向大师学习!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还是好好学习为好!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在线情况
          3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55
            • 经验1227
            • 文章153
            • 注册2010-08-22
            [P][ALIGN=center][FACE=黑体][SIZE=14pt]18[/SIZE][/FACE][FACE=黑体][SIZE=14pt]、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SIZE][/FACE][/ALIGN][/P][P][SIZE=3] [/SIZE][/P][P][SIZE=3][COLOR=blue]在学龄中期和学龄后期,阅读科普读物和科学著作,跟在学龄初期进行观察一样,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COLOR]。对一个善于观察的学生来说,也比较容易培养起对科学书籍的感受性。不经常阅读科学书籍和科普读物,就谈不上对知识的兴趣。[COLOR=blue]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说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COLOR]。[COLOR=red](苏氏似乎只关注到了自然科学的阅读,人文阅读兴趣的培养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一点从我自己的成长历程中也可以得到证明。我对中文的兴趣从《读者》、名家散文和世界名著的阅读开始,不断拓展范围和种类,直到现在对文学、历史、哲学、教育等诸多人文科学类著作的喜爱。如果仅限于教科书,怎么能满足我的需要,怎么能确立自己的兴趣呢!)[/COLOR][/SIZE][/P][P][SIZE=3]    科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而我们又不可能不断地把日新月异的新的概念和规律性补充到中学教学大纲里去。因此,[COLOR=blue]在现代的学校里,阅读科学书刊就成为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COLOR]。[COLOR=red](苏氏的这一认识,即使现在的城市中条件优异的中小学也没有实现。我们发明了一个词“课外书”,好像除课本之外的书都应被打入另册,都无补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我们的学生离开学校之后,除了过期作废的考试分数到底还剩下些什么!)[/COLOR][/SIZE][/P][P][SIZE=3]你要学会激发学生对阅读科学书刊的兴趣。要做到这一点,你在讲解大纲规定的新教材时,就[COLOR=blue]应当用大纲以外的知识的火花来照亮某些问题[/COLOR],[COLOR=blue]有经验的生物、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来不讲[/COLOR]。[COLOR=red](我们的教师生怕自己遗漏了某些“考点”,其实除了这点可怜的“考点”,他们自己也知之甚少!)[/COLOR]学生看见了越出必修的大纲教材的可能性,到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去游泳的前景激励着他,——[COLOR=blue]青少年一心想要读那些书,这也就是激发阅读的兴趣[/COLOR]。[/SIZE][/P][P][SIZE=3]    [COLOR=blue]在学校图书馆或者个人藏书里,教师应当有一批书籍,用来扩充学生在大纲教材方面的知识[/COLOR]。已经出版和正在出版的这类图书很多。特别重要的一点,是[COLOR=blue]让学生阅读现代前沿科学问题方面的科学著作和科普读物[/COLOR]。阅读这些书籍,也能使学生对学校所学的基础知识理解得更清楚。[/SIZE][/P][P][SIZE=3]教学大纲里有一些最难的章节,理解了这些章节才能学懂其他章节。让学生就这些章节阅读一些扩充知识的书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设法在学习这些章节之前、之后或者同时,让学生阅读一些科普书刊。学生还没有学过量子理论的基本概念,还有许多不懂的东西,可是已经在读有关这一问题的书,这一点倒是没有任何可怕的。[COLOR=blue]学生头脑中产生的疑问越多,他对课堂上和学习新教材过程中所讲的知识的兴趣就越高[/COLOR]。[COLOR=red](我们人文尽可能将学生所有的疑问消灭于课堂的课才是优质高效的课堂。学生伴随着疑问离开课堂,被认为是教师的失职。即便这样,教师们还经常抱怨学生不敢提问题,不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其实我们到要想想,我们对本学科的知识还有没有进一步学习的冲动和兴趣!就像一个不读书的教师培养不出爱读书的学生一样,一个不能发现问题的老师自然也培养不出善于提问题的学生!)[/COLOR]在课堂上讲解新教材以前就让学生积累问题——这倒是教学论上很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SIZE][/P][P][SIZE=3] [/SIZE][/P][P][COLOR=red][SIZE=3]素读启示:[/COLOR][/SIZE][/P][P][SIZE=3][COLOR=red]1[/COLOR][COLOR=red]、广泛阅读不仅能解决学习中产生的疑问,更重要的是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下来,并让他找到日后学习和研究的方向。[/COLOR][/SIZE][/P][P][SIZE=3][COLOR=red]2[/COLOR][COLOR=red]、课堂教学的任务不是解决学生头脑中的疑问,而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带着问题自己去探索。[/COLOR][/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1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声望+1
            • 财富2
            • 积分1548
            • 经验56461
            • 文章1403
            • 注册2009-06-10
            [P][SIZE=3]什么才是优质高效的课堂?不仅仅是专家思考的,也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深入体验的![/SIZE][/P][P][SIZE=3]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广泛阅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55
              • 经验1227
              • 文章153
              • 注册2010-08-22
              [P][ALIGN=center][FACE=黑体][SIZE=14pt]19[/SIZE][/FACE][FACE=黑体][SIZE=14pt]、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SIZE][/FACE][/ALIGN][/P][P][SIZE=3] [/SIZE][/P][P][SIZE=3]这里指的是那些很艰难、很缓慢地感知、理解和识记所学的教材的学生:一样东西还没弄懂,另一样东西就该到要学了;刚刚学会这一样,另一样就已经忘记了。有些教师相信,要减轻这些学生的学习,只有把他们的脑力劳动的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有时候,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你只要读教科书就行了,不要去读其他的什么东西,以免分心。)这种意见是完全错误的。[COLOR=blue]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COLOR]。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SIZE][/P][P][SIZE=3]有一位姓特卡琴柯的优秀数学教师,他教的中学生就没有不及格的。这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善于合理地组织这里所说的这种阅读,通过阅读来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特卡琴柯从五年级教到十年级,他教的每一个年级都有一个绝妙的小图书馆,里面有不止100种书籍,这些书都是以鲜明的、引人入胜的形式来讲述他觉得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一门科学——数学的。如果没有这些图书,那么他的某些学生是永远也不会达到及格的。例如,在教方程以前,学生们就读了几十页关于方程的书,这种书首先是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讲的是方程怎样作为“动脑筋习题”在民间的智慧中形成的。[/SIZE][/P][P][SIZE=3]问题不仅在于阅读能挽救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在于借助阅读发展了学生的智力。[COLOR=blue]“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COLOR]。[/SIZE][/P][P][SIZE=3][COLOR=blue]经过周密考虑地、有预见地、有组织地让学习较差的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这是教师要关心的一件大事。实质上,在学校生活实践中称之为“对后进生个别施教”的工作,其要点正在于此[/COLOR]。[/SIZE][/P][P][SIZE=3] [/SIZE][/P][P][COLOR=red][SIZE=3]素读启示:[/COLOR][/SIZE][/P][P][COLOR=red][SIZE=3]这篇文章也许是目前这19[/COLOR]篇中最短的一篇了,却颠覆了一个几乎每个学期我都会听到的同事的理论,甚至我觉得自己也曾经将它不假思索地告诉过不止一个学生:你只要读教科书就行了,不要去读其他的什么东西,以免分心。[/SIZE][/P][P][COLOR=red][SIZE=3]我想一定有那么一批图书可以帮助学生战胜学习的困难,让他们不再一直感到挫败,让他们能够趣味盎然地读下去,在读的过程中领悟学习门径,解决教科书上的疑难,从而变得自信,变得快乐,变得热爱学习。一定有的![/COLOR][/SIZE][/P][P][COLOR=red][SIZE=3]作为教师,我要找到它们,我要不断地收集它们,我要尽可能地推荐给我的学生![/COLOR][/SIZE][/P][P][SIZE=3] [/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55
                • 经验1227
                • 文章153
                • 注册2010-08-22
                [P][ALIGN=center][FACE=黑体][SIZE=14pt]20[/SIZE][/FACE][FACE=黑体][SIZE=14pt]、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SIZE][/FACE][/ALIGN][/P][P][SIZE=3] [/SIZE][/P][P][SIZE=3]所谓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失调,表现为学生还没有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师已经把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硬塞给他:快点掌握,别偷懒![COLOR=blue]这样的学生就好比没有牙齿的人:他被迫地把没有咀嚼的整块食物囫囵吞咽下去,开始时感到胃里不舒服,以后就生起病来,以至无论什么也不能吃了……[/COLOR][COLOR=red](这个比喻就像第一篇中那个“提水”的比喻一样,通俗易懂又发人深省!我们的教学考虑更多的还是“知识”,关于能力的培养似乎不太放在心上。又是为了所谓的“进度”更是“一日千里”“竭泽而渔”!)[/COLOR][/SIZE][/P][P][SIZE=3]    我在前面已经详细谈到过,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掌握知识,乃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流畅地、有理解地阅读,还[COLOR=blue]没有学会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这就是一种最可悲的关系失调的表现[/COLOR]。[COLOR=blue]流利地和有理解地阅读([/COLOR]包括有表情地朗读和默读)的技能,这不单单是个基本的文化基础问题,这是学生在课堂上和在独立读书时进行完善的逻辑思维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SIZE][/P][P][SIZE=3]    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所谓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这就是一下子能用眼睛和思想把握住句子的一部分或整个的较短的句子,然后使眼光离开书本,念出所记住的东西,并且同时进行思考——不仅思考眼前所读的东西,而且思考到与所读材料有联系的某些画面、形象、表象、事实和现象。[COLOR=red](请不要觉得苏氏解释得过于“琐碎细致”,这真得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我自己是什么时候才具有这种能力的,已经回忆不起来了。恐怕不是像下面说的“在小学”。)[/COLOR][/SIZE][/P][P][SIZE=3]    在小学里,就应当使阅读达到这样的完善程度。否则,就谈不上让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不仅如此,要想撇开流利地阅读的技能而要求学生掌握知识,那就只能使学生的智能变得迟钝,造成思维的混乱、没有联系、支离破碎和粗陋肤浅。大概你们也遇到过这样一些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简直不会把两个词联系到一起。我曾经把这类学生的言语逐字地记录下来并进行了分析:这种言语好像是从上下文里脱落出来的个别的词,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COLOR=blue]学生一般地都不会用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某个部分,因此他的言语里就出现了坑坑洼洼,模糊不清。对这些可悲的事实进行的多年研究,使我得出一条结论:这种智力上的“口齿不清”([/COLOR]这是我给这种缺点起的名称),正是由于缺乏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以及边阅读边思考的技能而造成的。[COLOR=blue]许多词没有被儿童透彻理解,只是由于一条很简单的原因:儿童没有来得及把词好好地读熟并且感知它们的发声,特别是不能在自己的意识里把词跟有关的表象联系起来。学生既然不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于是也就来不及思考。而不动脑筋、没有思考的阅读,只能使儿童的头脑变得迟钝[/COLOR]。[/SIZE][/P][P][SIZE=3]    怎样才能使儿童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能够既用视力又用思想快速地感知一组在意思上连贯起来的词呢?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系列练习。我在教小学生的时候,是用下面的办法来检验学生会不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我让学生朗读一篇童话或故事(新课文),譬如说一篇关于原始人的生活的故事。我在他们面前的黑板上挂一张色彩鲜明的图画,上面画着原始人的生活情景:是火堆,有准备食物的情景,有捕鱼的活动,有孩子们在嬉戏,还有做衣服的情景。如果学生(这里指的是三年级学生)在朗读这篇课文时,眼睛离不开书本,以致在朗读结束时他还来不及仔细地看看这幅图画,并且记住课文里根本没有写到的那些细节,这就说明他还不会阅读。[COLOR=blue]眼睛一刻都离不开书本的阅读,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阅读[/COLOR]。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能感知任何东西,那么他实质上就是不会同时阅读和思考,正因为如此,这种阅读才不能称为有理解的阅读。[COLOR=red](那么,我觉得我小时候读的那种上图下文的小人书和现在流行的“绘本读物”,应该都可以起到类似的训练效果。如果学生读完之后,还能让他们合上书复述其中的情节就更好了,应为他们在复述的时候,要回忆文字和画面,要组织词语进行表达,这都需要思考。)[/COLOR][/SIZE][/P][P][SIZE=3]   [COLOR=blue] [/COLOR][COLOR=blue]到了某一个教学阶段,学生还应当掌握迅速书写的技能,以便做到能一边书写一边思考[/COLOR]。缺少这种技能,就又会造成另一种关系失调。要掌握这样的书写速度,也必须有足够数量的练习。[COLOR=blue]应当使书写过程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就是说,要使学生达到不必思考怎样把字母连接成词以及他在写什么字母的程度。应当是所写东西的内容占据着学生的注意的中心[/COLOR]。通过足够数量的练习,可以在[COLOR=blue]第四学年[/COLOR]达到这一要求。但是,书写的自动化也有赖于阅读。[COLOR=blue]书写不好的人,总是那些阅读也不好的人[/COLOR]。[COLOR=red](读苏氏的文章的感受,就像找到了一座高峰,我站在山巅回望着自己的整个学习的历程和教育的历程。最近这几篇的阅读感受,像是在回望自己的童年。这种“自动化书写”的程度,我又是在什么时候达到的呢?是不是四年级之后呢?)[/COLOR][/SIZE][/P][P][SIZE=3]培养迅速而有理解的书写技能的练习,可以(在学生能很好地阅读的条件下)按下列方法进行。教师向儿童们讲述某一种自然现象、事件或劳动过程;在讲述中要能明确地区分出各个逻辑的组成部分,而每一部分中又有重点以及与重点有关的细节和详情。[COLOR=blue]在教师讲述的时候,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讲述材料的顺序,把要点记录下来。如果学生没有这种在听讲的同时就把故事([/COLOR]演讲、解说)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的技能,那就根本谈不上掌握知识。[COLOR=red](记笔记的习惯很重要,这是所有的老师都认同的一点,但还没有看到谁将它这样的高度。学生不会记笔记,首先表示他们不能做到边听边写,缺乏流畅书写的能力;其次就是他不能分清哪些是重点,思维缺乏逻辑;还有就是他们缺乏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概括知识的运用能力。这些都会成为他们学习上的障碍。小学语文教学中这种训练如果扎实一些的话,学生受益终身!)[/COLOR]在许多情况下,学生学业落后的原因,正好是由于他缺乏这种基本的、但同时也是十分复杂的技能。[/SIZE][/P][P][SIZE=3]这样技能的作用还不仅限于实际应用。它还是发展智力才能的必要条件。没有这种同时听、写和思考的技能(也像同时阅读和书写的技能一样),知识的扩充就是不可能的。  [/SIZE][/P][P][SIZE=3]    挑选、系统整理和分析事实的技能,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能否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十分重要的技能之一。[COLOR=blue]教自然科学类学科和语法的有经验的教师们,都很注意不要让学生的技能和知识之间出现关系失调的现象。这里所产生的关系失调,就是学生的思维仅仅局限在教师在讲课([/COLOR]讲演、解说)中所举的事实的圈子里。这种关系失调的后果,就是把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变成了一堆僵死的,不再发展的东西,因为这些知识不能迁移,不能被新的事实所丰富,不能用来解释新的事实。这里发生的这种情况,我想把它称之为知识的僵化。当知识处于这种状态时,就会遇到一些乍看起来令人觉得奇怪的现象。例如,学生背会了关于物质有4种状态的概念,但是他在实际生活中却不去注意大量的这类事实,不去利用这些事实来从新的、以前未知的角度去解释这一概念。于是,在检查知识时,学生遇到了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气态的事实,而他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实面前茫然失措,不能理解和解释它们的实质。    [/SIZE][/P][P][SIZE=3]为了使学生学会自觉地把概括的东西运用于生活实践,必须让他们独立地搜集大量的事实,思考这些事实,并对它们进行系统整理、对比和分析。[COLOR=blue]对事实的搜集和加工,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的状态,即能动的状态——从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体系中自觉地挑选出必要的规律性、特性和定义的状态[/COLOR]。而使知识进入这种状态是多么重要啊!多年的教育劳动的经验告诉我,搜集和加工事实是一种特殊的技能,有了这种技能,就能使知识经常地处于发展之中,而这种发展又是具有深刻的特性的:学生不仅在分析他周围发生的事物,而且也在分析自己的思维。通过搜集和加工事实,学生就走上了自我进行智育的道路。[/SIZE][/P][P][SIZE=3]某一门学科体系中的事实具有什么特点,——在我看来,这是教学法的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一个一般教育学的问题。形象地说,[COLOR=blue]事实是支持思想展翅翱翔的空气[/COLOR],因此请你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下教学大纲。[COLOR=blue]请你考虑一下,选用哪一部分事实放在课堂上讲,而把哪一部分事实留给学生自己去搜集和加工。还要请你对搜集事实的过程本身给学生提出一些方法上的指示,并且教给学生如何对事实进行思考[/COLOR]。[COLOR=red](生活是课堂的延伸,或者说生活就是大课堂。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将两者联系起来,用生活的现象和事物来解释课本知识,同时还可以将课本知识运用于生活。这一点在任何学习阶段都不应该还被忘记!)[/COLOR][/SIZE][/P][P][COLOR=red][SIZE=3] [/SIZE][/COLOR][/P][P][COLOR=red][SIZE=3]素读启示:[/COLOR][/SIZE][/P][P][SIZE=3][COLOR=red]1[/COLOR][COLOR=red]、小学低年级要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能力,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训练学生边书写边思考和做课堂笔记的能力。这两种基本的能力将伴随一个人的一生。[/COLOR][/SIZE][/P][P][SIZE=3][COLOR=red]2[/COLOR][COLOR=red]、课堂要向生活延伸。“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与此不谋而合。[/COLOR][/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9
                  • 经验635
                  • 文章57
                  • 注册2012-09-14
                  [P]儿孙绕膝嬉,弟子满街跑。[/P][P]张老师读你的序,定会动容。[/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55
                    • 经验1227
                    • 文章153
                    • 注册2010-08-22
                    [COLOR=#000000][FACE=黑体][SIZE=14pt][P][ALIGN=center][FACE=黑体][SIZE=14pt]21[/SIZE][/FACE][FACE=黑体][SIZE=14pt]、兴趣的秘密何在[/SIZE][/FACE][/ALIGN][/P][P][FACE=宋体][SIZE=3] [/COLOR][/P][P][FACE=宋体][SIZE=3][COLOR=blue]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怎样才能把课上得有趣呢?[/COLOR]是不是所有的课都能上得有趣呢?兴趣的源泉何在呢?[COLOR=red](“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这是每一个老师的目标。关键在于苏氏紧跟其后的三个问题,我们是不是这样问过自己,是不是经常这样问自己,问过自己后有没有积极思考答案,无法解答后有没有通过阅读和实践去研究。)[/COLOR][/FAC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3]    [COLOR=blue]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COLOR]。[COLOR=red](这是我目前为止看到的关于“学生学习兴趣”最深刻,也最激动人心的解释。这其中有几个关键之处,第一个是学生的情绪是饱满昂扬的,第二个是学生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第三个是学生在学习中能看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因而是自信和快乐的,第四个是学生对真理产生敬畏,为人的智慧和精神感到骄傲。)[/COLOR][/FACE][/SIZE][/P][P][FACE=宋体][SIZE=3][COLOR=blue]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COLOR]自然界的万物,它们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这个源泉像潺潺的小溪,就在我们的眼前,你只要走近去看,在你面前就会展示一幅令人惊异的大自然的秘密的图画;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兴趣的源泉则藏在深处,你得去攀登、挖掘,才能发现它;而很常见的情况是,这个“攀登”、“挖掘”自然万物的实质及其因果联系的过程本身,这是兴趣的重要源泉。[COLOR=red](苏氏所讲的是兴趣的两个来源,一个是知识和自然本身所展现出来的丰富与神奇,一个是在探索这种丰富和神奇的过程中的体验。回顾自己的语文教学,也许我在实现第一个来源上不能说没有建树,因为显然大多数学生都很期待我的语文课。可是,在第二点上我不敢说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其实我觉得第二点对学生来说可能更重要,老师需要带领、引导进而陪伴学生一起去探索,一起去体验,去经历到达之前的雨雪风霜,去踏平路上的荆棘密布,而不是简单地一下子将学生领到一个“花园”。)[/COLOR][/FACE][/SIZE][/P][P][FACE=宋体][SIZE=3]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COLOR=blue]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COLOR]。[COLOR=red](我深深认同!也就是说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兴趣的第二个来源。)[/COLOR]离开了脑力劳动,就既谈不上学生的兴趣,也谈不上他们的注意力。[/SIZE][/FACE][/P][P][FACE=宋体][SIZE=3]    [COLOR=blue]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COLOR]。[COLOR=blue]真理的知识在学生意识中的产生,来源于学生认识到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接合点,认识到把各种事实和现象串连起来的那些线索[/COLOR]。[COLOR=red](新知与旧知的联系,现象与真理的联系,本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的联系,都是线索。)[/COLOR]我在备课的时候,总是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接合点和线索,因为只有抓住这些思想的交接点,才能在认识周围世界的真理和规律性中揭示出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东西。例如,在下一节课中,将要讲到植物的根系及其在植物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学生已经成百上千次地见过植物的根,乍看起来,教材中未必找得出任何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但是,[COLOR=blue]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COLOR]。我对孩子们讲述说,那些很细很细的根须怎样在土壤里吸取植物所需要的物质。我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到各种事实的这样一个接合点上来:在土壤里,有一种生命在时刻不停地进行着,无论冬夏,这种在土壤深处的生命都永不熄灭;亿万个微生物好像在为许多根须服务,如果没有这种复杂的生命,树木就不能活下去。我说:“孩子们,让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土壤的这种复杂的生命。想一想,它是怎样依赖于从周围环境中提供的物质的。那样,在你们面前就会展示出生物和无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无生物怎样变为构成生物的建筑材料,——这正是各种事实的结合点,我把这一点讲清楚,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一点上,就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在自然界奥秘面前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越能抓住少年们的心,他们就越加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FACE][/SIZE][/P][P][FACE=宋体][SIZE=3]    [COLOR=blue]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COLOR]。[COLOR=blue]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COLOR]。[COLOR=red](苏氏非常可贵的一点就在于他对儿童学习心理的敏锐深刻的洞察力。不了解自己的学生心理,不懂得他们的需求,又怎么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上的服务于帮助呢?方框中的文字说“在人的心灵深处……”,确实,即便是成人,当你正在做一个猜字游戏的时候,一个人过来随口就告诉你正确答案,我想你丝毫不会对他表示感激的吧。或者你经过认真思考终于猜出了这个字,正兴高采烈地要告诉他的时候,结果他却告诉你他早就猜出来了,我想你大概要“恨”死他了吧!)[/COLOR]但是如果不给它提供食物(与事实和现象进行生动的接触,体验到认识的欢乐),这种需要就会萎谢,而对知识的兴趣也就随之熄灭。[COLOR=blue]我认为有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务,这就是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借助一些专门的工作方法来实现他的愿望[/COLOR]。我在课堂上激发了儿童对于土壤中发生的、然而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隐秘的过程的兴趣,于是在下课后我们就到田里去,以便特地去看一看土壤的剖切面。孩子们怀着惊奇的心情察看了小小的禾本植物的长达两米多的根。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真正的发现。但是从实质上说,他们只是刚刚踏上了发现和探索的道路。我把草地上和荒地上的几种植物的根指给孩子们看。[COLOR=blue]我们把一些草根([/COLOR]去掉它们的茎)种下去,其中许多草根初看起来已经完全干枯和死掉了,可是它们竟成活了,长出了嫩芽,变成了绿草。还有一棵葡萄的根也成活了,发了芽。[/FACE][/SIZE][/P][P][FACE=宋体][SIZE=3][COLOR=blue]这件事鼓舞了孩子们,他们的思想变得非常好奇和活跃。他们体验到一种无可比拟的人类的自豪感:我们是事实和现象的驾驭者,在我们的手里,知识变成了力量[/COLOR]。[COLOR=red](这件事之所以会使孩子们如此感兴趣还有一个细节在于老师没有提前告诉他们将会发生什么事情,老师也不知道,老师也很期待,师生一起见证了一个生命奇迹,从而将师生的呼吸与心跳调整到了同一个频率!)[/COLOR]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可见,[COLOR=blue]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不要把他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的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这一点是何等重要[/COLOR]!当然,[COLOR=blue]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了某种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那么这种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此外,还有一种纯粹思考([/COLOR]运用智慧进行概括、系统化的活动)带给学生的欢乐。  [/FACE][/SIZE][/P][P][FACE=宋体][SIZE=3]    如果一个学生[COLOR=blue]广泛地阅读[/COLOR],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COLOR=blue]新概念、新现象[/COLOR],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COLOR=blue]知识的体系[/COLOR]里去。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所讲授的科学知识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COLOR=blue]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是帮助他把“头脑里已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COLOR]。[/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COLOR=red]素读启示:[/COLOR][/FACE][COLOR=red][/COLOR][/SIZE][/P][P][SIZE=3][COLOR=red][FACE=Times New Roman]1[/SIZE][/COLOR][FACE=Times New Roman][COLOR=red]、一节课学生是否感兴趣,有四个指标:第一个是学生的情绪是饱满昂扬的,第二个是学生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第三个是学生在学习中能看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因而是自信和快乐的,第四个是学生对真理产生敬畏,为人的智慧和精神感到骄傲。[/COLOR][/FACE][COLOR=red][/COLOR][/FACE][/P][P][SIZE=3][COLOR=red][FACE=Times New Roman]2[/SIZE][/COLOR][FACE=Times New Roman][COLOR=red]、学习兴趣有两种来源:一个是知识和自然本身所展现出来的丰富与神奇,一个是在探索这种丰富和神奇的过程中的体验。第二个更重要。[/COLOR][/FACE][/FACE][COLOR=red][/COLOR][/P][P][ALIGN=center][/SIZE][/FACE][/SIZE] [/ALIGN][/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55
                      • 经验1227
                      • 文章153
                      • 注册2010-08-22
                      [P][LINE-HEIGHT=17pt][ALIGN=center][FACE=黑体][SIZE=14pt]22[/SIZE][/FACE][FACE=黑体][SIZE=14pt]、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7pt][SIZE=3] [/SIZE][/LINE-HEIGHT][/P][P][SIZE=3]哪个学校里有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数学就会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就会在许多学生身上发现杰出的数学才能。如果学校里新来一位有天才的生物教师,那么你等着瞧,两年之后就会出现10个禀赋高强的少年生物学家,他们爱上了植物,在学校园地上入迷地进行试验和研究。[COLOR=red](这其实是一个常识。想当年北大校长蔡元培不拘一格礼聘名师,清华校长梅贻琦说“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无不躬亲实践这个常识。不进大学如此,民国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中学,不也是因为那里有一批出入大学讲坛的名师吗?反观如今的学校,尤其是一些重点中学生源大战愈演愈烈,却很少见在教师的选聘和培养上有多少建树!如今的中国基础教育悖离常识的现象非止一端,可悲可叹!)[/COLOR][/SIZE][/P][P][SIZE=3][COLOR=blue]哪个学校里的各科教师的教学,好像汇合成了一种各自都在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善意的竞赛,那么这个学校的智力生活就会显得生机蓬勃[/COLOR]。[COLOR=red](我们现在的教师也在竞赛,他们比的是什么呢?如何通过挤占学生的娱乐和阅读的时间,进而挤压学生生活和思考的空间。竞赛的结果是将自己变成“黄世仁”,学生统统变成“杨白劳”!)[/COLOR]这种竞赛是全体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整整一个领域。[COLOR=blue]这种竞赛表现为:每一个教师都在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COLOR]。[COLOR=red](我们的教师的所作所为只能“败坏学生的胃口”,使他们厌恶学习,厌烦老师,怨恨学校。君不见每年中考高考前学校组织的减压活动中压轴的节目不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疯了一般将课本和试卷死得粉碎,做“天女散花”状嘛!)[/COLOR]可以设想,如果一个刚进入四年级的儿童,遇到这样一个教师集体,[COLOR=blue]那里所有的教师都是很有天才的,至少也是热爱自己学科的人,他们都善于点燃起学生对自己的([/COLOR]各自都认为是最有趣的)学科的热爱的火花,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定会使每一个儿童的天赋素质得到发展,使他们的爱好、才能、志向、禀赋确立起来。[COLOR=red](不要说学生,我们的教师有多少真正热爱自己的学科呢?)[/COLOR][/SIZE][/P][P][SIZE=3]    在这里,我们就进入到教育过程的一个最有意义的领域,——这个领域在许多学校的实际工作中至今还是一块没有探测过的处女地。[COLOR=blue]我坚定地相信,学习的教育性方面首先表现为:用一种形象的说法来表达,就是在科学基础课程这个整齐的乐队里,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喜爱的乐器和自己喜爱的旋律[/COLOR]。如果一个学生没有爱上一门具体的学科、一个具体的科学知识的领域,那就没有个性的智力充满性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SIZE][/P][P][SIZE=3]    [COLOR=blue]让学生们把你所教的学科看做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做到这一点是你应当引以为荣的事[/COLOR]。[COLOR=red](我一再地我为自己也为自己的同事们感到羞愧!)[/COLOR]我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譬如说,你在八至十年级给200个学生教物理,他们都是你的学生。但是你还应当有另外一个概念:“我的学生”。你应当有10个或者更多的“自己的学生”(有时候,可能人数少些,只有5、6个,这倒丝毫没有什么可计较的地方)。这是一些全心全意献身于物理学的青年,他们下定决心把自己的一生同技术、科技思想领域里的劳动结成一体。此外,也许你还有另外的诚实的少年,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还只是刚刚“露头”,其中有些人将来会爱上你的学科,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在别的什么知识领域里找到自己的“出路”,——是啊,[COLOR=blue]在生活理想的发展中,再没有比志趣的形成更复杂的事了[/COLOR]。你现在教着200个学生,要使他们所有的人都在学校的基础物理课程方面掌握牢固的知识,这是你的工作的一个方面。但是请你不要忘记,在你的良心上,还有教师的创造性工作的另一个方面,这就是还有一部分青年决心把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来攻读,而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只是科学的入门知识,你就应当关心使他们对物理学(技术、机器、机械、科技知识)的志向确立起来。在学校里,你还应当有一个“自己的学校”——少年物理学家学校。[COLOR=red](这里涉及教师的使命感问题,没有使命感的教师无论如何也培养不出苏氏所说的那样的“青年”!)[/COLOR][/SIZE][/P][P][SIZE=3]那么这一切又应当怎样去做呢?这里什么是最主要的,并且应当从何处入手呢?[/SIZE][/P][P][SIZE=3]    你肯定有一个物理专业教室。你也一定每天要在那里工作一、两个小时,——也许你在钻研书本,也许你在尝试给将要进行的实验作业“打草稿”,也许你正在为一张图纸或一个仪器模型动脑筋。我想对你说,如果这时候我处在你的地位,我会怎么做。[COLOR=blue]我会把那些深深爱上物理学的青年——瓦尼亚和柯里亚、根卡和斯拉甫卡、彼得和萨沙都邀请到物理室里来[/COLOR]。到这里来的还有八年级学生,甚至有七年级学生,——他们还没有最终地爱上我的学科,但是我看到,当我讲到反粒子和光子火箭的时候,[COLOR=blue]他们的眼睛怎样闪闪发光,他们的手怎样伸向关于原子物理学的有趣的小册子[/COLOR]。[COLOR=blue]我的物理专业教室里有一个角落,我把它称为“思考之角”[/COLOR]。在这里,墙上挂着法国雕刻家罗丹的木刻画《思想家》,有一个书橱,里面放着一些关于科学技术的最新问题的书籍和小册子。这是一种引诱青年们超越教学大纲的范围,向着未知的远方去探索的火光。我这里还设有另一个[COLOR=blue]“难事之角”[/COLOR]。这里有几个模型的图纸,它们都是根据很奥秘的、不同寻常的设计思想制成的。要把这种设计思想变成金属和塑料的实物,那是得克服很大的智力困难的。在这个“难事之角”里,不能容忍思想的懒惰,不许当瞠目结舌的旁观者,而必须进行创造。这里还有我自己的一个小小的教育创造实验室,也就是我备课的角落。我在这里用各种新的教具变魔术。跟我一起工作的还有我的“实验员”——几个高年级学生,他们帮助我备课。[/SIZE][/P][P][SIZE=3]就这样,[COLOR=blue]我敞开大门,让那些已经爱上物理学的,还有那些尚未最终爱上物理学,但是带着热烈而喜悦的眼光的学生们,都能到所有这些角落里来[/COLOR]。[/SIZE][/P][P][SIZE=3]    我这里还有一个[COLOR=blue]“幻想之角”[/COLOR],我认为它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这里,从科学知识的大堆篝火里点燃起志向的火花。[COLOR=blue]少年们在这里认识到:思考——这是一种艰巨的、不轻松的、异常复杂的、有时竟是一种痛苦的劳动,但是它向你预示着一种无可比拟的欢乐——认识的欢乐,以及意识到自己能够驾驭知识的智力的自豪感[/COLOR]。从“思考之角”开始,训练学生接触科学知识。我这里有各种书籍,有些是供那些刚刚进入科学知识的海洋里学习游泳的学生阅读的,而有些是供那些已经坚决选定科学、技术、实验室工作或者到工业企业去操纵复杂的机床作为自己的专业的即将毕业的学生钻研的。我非常关心,一定要使那些在我讲课的时候眼睛里射出好奇的火花,和那些总要提出几十个“为什么?”的头发蓬乱的小伙子进到我的“思考之角”来。我了解他们每一个人在幻想着什么,就专门在书架上给他摆几本有关的书。[/SIZE][/P][P][SIZE=3]    有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儿童和少年,只有当他们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如果我看到,哪一个儿童和少年的手喜欢去摸弄机器和机械模型、各种仪器和设备,我就一定设法把他吸引到“难事之角”里来。[/SIZE][/P][P][SIZE=3]    有一些学生,[COLOR=blue]很长时间都没有对任何事情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如果学校里没有一种各科教师都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气氛,那么许多学生的兴趣就永远得不到开发[/COLOR]。[COLOR=red](这也在此印证了我的一个观点,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一部分原因是教师对教育缺乏兴趣。学生从教师的眼睛里看到的只有疲倦和乏味,从教师的嘴里听到的只有牢骚和不满,他们又怎么能产生学习的兴趣!如果我们的教师每天兴致盎然地走进教室,每天孜孜不倦地工作,这种积极的情绪是一定可以感染学生的。)[/COLOR]学校里这种对学习和知识无动于衷,没有为自己找到任何感兴趣的事情的学生越多,那么,教师们就越不可能有“自己的学生”,就很难把酷爱知识的火花从自己心里移植到学生的心里。[COLOR=blue]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淡的态度[/COLOR]。[/SIZE][/P][P][SIZE=3]    请你努力去唤醒那些无动于衷的、态度冷淡的学生们的意识吧。[COLOR=blue]一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COLOR]。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靠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对于那些对知识和脑力劳动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学生,每一位教师都应当把自己所有的“智力工具”拿出来试验一番。这里谈的已经不是竞赛,而是把一些人从智力的惰性里挽救出来的问题了。[COLOR=blue]我们学校里有这样一条规矩:关于每一个对知识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学生,我们都要在心理学研究会的会议上进行讨论[/COLOR]。[COLOR=red](这才是“为了一切学生”!而我们只习惯于将它挂在墙壁上,写在总结里。)[/COLOR]我们在思考,怎样才能找到人与自然界、人与知识相互作用的那个领域,以便在这个领域里用认识来鼓舞起他的精神。这里最主要的是,要使一个人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者,使他体验到一种驾驭真理和规律性的心情。用认识来鼓舞起人的精神,——这就是说,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感融合起来。通向这样一种精神状态的途径,就是知识要有现实性和积极性。[COLOR=blue]我们认为,要唤醒那种无动于衷的学生,把他从智力的惰性状态中挽救出来,就是要使这个学生在某一件事情上把自己的知识显示出来,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自己和自己的人格[/COLOR]。[COLOR=red](显然这里的“自己”是指学生!)[/COLOR][/SIZE][/P][P][SIZE=3]    我在五至七年级教过几年数学。我有两个课外数学小组:一个小组是为那些最有能力、天赋最高的学生而设的,另一个小组里则是那些对知识漠不关心、态度冷淡的学生;如果要说明这些学生的意识是怎样觉醒过来的,那一定是一篇关于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很有趣的故事。我力求使学生在小组里所学的知识触动集体中的人与人的关系——树立个人的自尊感。当一个人尚未体验到自己是个“思想家”以前,他还不可能具有那种他作为一个人的真正的自豪感。至于怎样才能做到把思考跟人的自豪感融合起来,这一点需要在另一条建议里专门讨论。[/SIZE][/P][P][SIZE=3]    [COLOR=blue]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做到这样一点:在他的学生热爱的那门学科方面,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教学大纲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COLOR]。[COLOR=red](我们的教师除了考试要考的知识点之外还有多少储备?)[/COLOR]一个人体验到他能驾驭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这是一般智力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COLOR=blue]如果学生有了一门喜爱的学科,那么你不必为他没有在所有各科上取得“五分”而不安。应当使人更为担心的,倒是门门成绩优秀但却没有一门喜爱的学科的学生。多年的经验使我确信,这种学生是不懂得脑力劳动的欢乐的平庸之辈[/COLOR]。[COLOR=red](我们的中学教育所追求的,或者至少所实践的正是“制造平庸之辈”!)[/COLOR][/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COLOR=red]素读启示:[/COLOR][/FACE][COLOR=red][/COLOR][/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COLOR=red][FACE=Times New Roman][SIZE=3]1、[/FACE]  [/COLOR][/FACE][/SIZE][SIZE=3][FACE=Times New Roman][COLOR=red]要让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前提是教师要对该学科充满热爱![/COLOR][/FACE][COLOR=red][/COLOR][/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COLOR=red][FACE=Times New Roman][SIZE=3]2、[/FACE]  [/COLOR][/FACE][/SIZE][FACE=Times New Roman][COLOR=red][SIZE=3]教师要有一种使命感![/SIZE][/COLOR][/FACE][COLOR=red][/COLOR][/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