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01
    • 财富1
    • 积分4780
    • 经验80380
    • 文章3418
    • 注册2005-09-15
    [P][ALIGN=center][b][SIZE=10]林志超:崇尚智慧的教育,探寻教育的艺术[/SIZE][/b][b][SIZE=10][/SIZE][/b][/ALIGN][/P][P][SIZE=10][FACE=宋体]他,所到之处,总是赢来粉丝一片,听过他讲座的老师表示:[/FACE]“真帅,关键是还非常有才!”大家都为他的幽默、睿智和教育艺术所折服。因此,他深受欢迎,他的著作《教师艺术应对学生问题36记》,也一直热销。[/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他,就是林志超。浙江省特级教师(德育),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FACE]“春蚕奖”获得者,《班主任》、《班主任之友》封面人物,《教师月刊》年度人物,《班主任之友》“三十年·三十人卓越作者”;育人事迹得到《中国教育报》、《浙江教育报》、《凤凰网教育频道》、《钱江晚报》等媒体的报道;浙江省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温州市“林志超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笔耕不辍,[/SIZE][SIZE=10][FACE=宋体]积累了[/FACE]3[/SIZ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0]00[/SIZE][/FACE][SIZE=10]多万字的教育随笔,[/SIZE][SIZE=10][FACE=宋体]公开发表[/FACE]100余篇文章。[/SIZE][SIZE=10][/SIZE][/P][P][SIZE=10]林志超[/SIZE][SIZE=10]崇尚智慧,追求艺术,他认为教育就是走进学生心灵的艺术,以一种智慧的、艺术的、柔软的方式走进学生,让学生的心灵无处不受滋润、感动,让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载歌载舞的享受。他始终认为,教师是特殊的艺[/SIZE][SIZE=10]术家,应该像追求艺术那样,去追寻教育的真谛,去引领学生成长,[/SIZE][SIZE=10][FACE=宋体]让学生体验高尚与尊严,善良与真诚,仁慈与怜悯,奉献与付出,感恩与宽容,在他们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激起美的向往,激荡生活的热情,激活生命的燃烧。让他们的心灵里飞翔争鸣的百鸟,铺满斗艳的鲜花,流动碧透的清泉,充满七彩的阳光[/FACE]……[/SIZE][SIZE=10][/SIZE][/P][P][SIZE=10]艺术化教育,林志超用自己的智慧去努力探寻。[/SIZE][SIZE=10][/SIZE][/P][P][b][SIZE=10]一、充满灵气,为教育而坚守[/SIZE][/b][b][SIZE=10][/SIZE][/b][/P][P][SIZE=10][FACE=宋体]林志超,出生温州苍南,苍南是浙江的南大门,江南的[/FACE]“江南”,这里有秀丽的山,有清碧的水,还有波澜汹涌的海。江南“[/SIZ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0][FACE=宋体]七山二水一分田[/FACE][/SIZE][/FACE][SIZE=10]”,资源短缺,人口却众多,苍南一县,就有一百三十多万人口。所以,形成了“江南人”的独特个性,敢闯,独立,敢创新。改革开放前,这里外出要饭的人多:改革开发后,这里外出做生意的人多,这里是温州经济模式的发源地之一。这片土地上,涌现过享誉海内外的数学家苏步青、姜立夫,但更多的是,像[/SIZE][SIZE=10]中国经济风云人物[/SIZE][SIZE=10]“大胆包天”的王均瑶这样的商人。这里的人们[/SIZE][SIZE=10][FACE=宋体]在一片荒芜海涂上建起一个人口达[/FACE]45万的龙港镇——中国第一农民城,现在是拥有5张国家经济名片的工业城,[/SIZE][SIZE=10][FACE=宋体]全国首批[/FACE]2个“镇改市”试点之一[/SIZE][SIZE=10]。[/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经济大潮,滚滚而来,往往也会影响教师们的价值观。有人说,他如果下海经商,肯定是一个大商人,可他不为物喜,不盲从大流,他有自己的思考和价值观。怀着对教育独特的情感,他坚持研究学生,研究教育,这也使他幸运地成为了苍南县一万多教师中唯一的德育[/FACE]“特级教师”,真正的“万里挑一”。[/SIZE][SIZE=10][FACE=宋体]江南婉约秀丽的山水,熏陶了志超的儒雅;江南人敢闯敢拼的个性,练就了他的灵气。看看[/FACE]2014.03[FACE=宋体]期《班主任》封面人物的那张照片,你就会相信,这的确是一个充满灵气、气质非凡的年轻人,他的眼神睿智而坚毅,有人说,看了他的眼睛,瞬间明白什么才是“炯炯有神”。[/FACE][/SIZE][SIZE=10][/SIZE][/P][P][SIZE=10]一个充满灵气的人,在不甘落后的经济潮流场中,淡定从容,始终没有离开,为教育而坚守,为学生而成长。[/SIZE][SIZE=10][/SIZE][/P][P][b][SIZE=10]二、心怀柔软,探寻教育艺术[/SIZE][/b][b][SIZE=10][/SIZE][/b][/P][P][SIZE=10]何为教育艺术化?林志超是这样解释的,[/SIZE][SIZE=10]“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教育即是一种柔软的心底触摸,让学生的心灵无处不受滋润、感动。艺术化教育就是这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过程,是一种感悟、唤醒,更是一种载歌载舞的享受。[/SIZE][SIZE=10][/SIZE][/P][P][SIZE=10]外表坚毅的林志超,是一个内心柔软的人,在他的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上天赐予的礼物,他们纯洁、向上,带来无尽的快乐,让我们看到美好、感知未来的希望;他们顽皮、捣蛋,带来无穷的烦恼,让我们充分地调动思维,寻思如何去拨动心弦;他们不解、困惑,等待我们去解释、启迪;他们无奈、迷茫,期待我们是指引的明灯。[/SIZE][SIZE=10][/SIZE][/P][P][SIZE=10]他说,自己也只是非常偶然地做了孩子们的老师,却成为了他们生命成长的奠基人。在他们生命成长之路的某一段,陪伴他们,滋养他们,会不知不觉地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播下一颗颗种子。于是,在教育上,他试着以一种柔软的方式去走进学生心灵,去拨动心弦,去触摸心底,去激励、去鼓舞、去唤醒。[/SIZE][SIZE=10][/SIZE][/P][P][SIZE=10]记得有一次,[/SIZE][SIZE=10]一位学生因浪费粮食,被公告批评,[/SIZE][SIZE=10]学生[/SIZE][SIZE=10][FACE=宋体]就挖去公告栏中自己的名字。[/FACE]“[/SIZE][SIZE=10]学生[/SIZE][SIZE=10][FACE=宋体]为何如此?[/FACE]”震惊之余,[/SIZE][SIZE=10]他[/SIZE][SIZE=10]陷入深思,[/SIZE][SIZE=10]苦苦[/SIZE][SIZE=10]寻找对策。[/SIZE][SIZE=10]在[/SIZE][SIZE=10][FACE=宋体]受到一个[/FACE]“艺术讨债”故事的启发[/SIZE][SIZE=10]后[/SIZE][SIZE=10],[/SIZE][SIZE=10]他尝试着[/SIZE][SIZE=10]把[/SIZE][SIZE=10]被批评的[/SIZE][SIZE=10]学生名字换成[/SIZE][SIZE=10]“[/SIZE][SIZE=10]三国人物[/SIZE][SIZE=10]”[/SIZE][SIZE=10]名字进行公告。[/SIZE][SIZE=10][FACE=宋体]没想到换来了学生[/FACE]“报之以桃”的表现,[/SIZE][SIZE=10]一个星期[/SIZE][SIZE=10]过去,[/SIZE][SIZE=10]公布栏里只有表扬者,[/SIZE][SIZE=10]首次没有[/SIZE][SIZE=10][FACE=宋体]批评者,[/FACE]“著名人物”统统消失了。一个月很快过去了,公布栏里,竟[/SIZE][SIZE=10]无[/SIZE][SIZE=10]公开批评的现象,除了表扬,还是表扬。[/SIZE][SIZE=10]他发现,[/SIZE][SIZE=10]“诸葛亮”和“[/SIZE][SIZE=10]张飞[/SIZE][SIZE=10]”分别做了好事,[/SIZE][SIZE=10]并[/SIZE][SIZE=10]且用真实姓名被公开表扬了。[/SIZE][SIZE=10][/SIZE][/P][P][SIZE=10]改变,收获了惊喜!这让他非常感触,面对学生的问题[/SIZE][SIZE=10],[/SIZE][SIZE=10]我们的教育是否可以[/SIZE][SIZE=10]多[/SIZE][SIZE=10]一[/SIZE][SIZE=10]些智慧[/SIZE][SIZE=10],多一些仁爱,多一些艺术。教育,需要呵护童心,用智慧构建一个和谐、温馨的教育环境,用爱心唤醒爱心。[/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感受了教育艺术魅力的林志超,着手研究如何艺术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研究让学生能[/FACE]“一笑中感悟”,快乐地改变成长的方法和策略。他说,自己会继续深入地探寻教育艺术化,期待成为一名教育艺术家。[/SIZE][SIZE=10][/SIZE][/P][P][SIZE=10]是呀!教育就是一门艺术,班主任要成为特殊的艺术家,甚至教育艺术家。教育艺术家,他一定是生活中细致入微的观察家,更是人类心灵的观察家,去了解万事万物,去了解人内心的喜怒哀乐,然后,去塑造美的灵魂。[/SIZE][SIZE=10][/SIZE][/P][P][SIZE=10]    [FACE=宋体]所以,教育艺术家应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明察秋毫。[/FACE][/SIZE][SIZE=10][/SIZE][/P][P][SIZE=10]    [FACE=宋体]平庸的教师,只训练学生学会;[/FACE][/SIZE][SIZE=10][/SIZE][/P][P][SIZE=10]    [FACE=宋体]杰出的教师,能启迪学生会学。[/FACE][/SIZE][SIZE=10][/SIZE][/P][P][SIZE=10]    [FACE=宋体]平庸的教师,向学生奉献真理;[/FACE][/SIZE][SIZE=10][/SIZE][/P][P][SIZE=10]    [FACE=宋体]杰出的教师,引学生追求真理。[/FACE][/SIZE][SIZE=10][/SIZE][/P][P][SIZE=10]    [FACE=宋体]教育艺术之妙,在于表里相谐,内外合趣。[/FACE][/SIZE][SIZE=10][/SIZE][/P][P][SIZE=10]教育艺术在于引发感情,触及心灵,引导人们在真、善、美上产生共鸣,从而萌生一种愉悦之情,进而追求至真、至善、至美,使自身臻于完善。[/SIZE][SIZE=10][/SIZE][/P][P][SIZE=10]教育艺术化,林志超正走在探寻的路上,我们有理由期待,他会越走越好。[/SIZE][SIZE=10][/SIZE][/P][P][b][SIZE=10]三、盈溢睿智,创新教育方式[/SIZE][/b][b][SIZE=10][/SIZE][/b][/P][P][SIZE=10][FACE=宋体]《大学》说:[/FACE]“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SIZE][SIZE=10][FACE=宋体]小时候的林志超,就具有非凡的创新能力,他[/FACE]10[FACE=宋体]岁自制冰棒箱,走遍周边十里销售冰棒;[/FACE][FACE=Times New Roman]12[/FACE][FACE=宋体]岁搞了自己的工作坊,制作的产品成为商家销售的样品;读师范的时候接触了小发明,毕业后,他带领学生创新,作品获得省级大奖;同时,他自己坚持创作,还拿到[/FACE][FACE=Times New Roman]5[/FACE][FACE=宋体]个国家专利。[/FACE][/SIZE][SIZE=10][/SIZE][/P][P][SIZE=10]创新意识,极大地丰富了他的教育行为,不管是班级管理还是教育方法,林志超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他认为,艺术化教育与任何艺术创作一样,都要有新意,要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善于创造。因为,[/SIZE][SIZE=10]教育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可以照搬,[/SIZE][SIZE=10]只有[/SIZE][SIZE=10]不断地创新各种教育方法,因生而宜,因事而变,因机而择。[/SIZE][SIZE=10][/SIZE][/P][P][SIZE=10]一个[/SIZE][SIZE=10]性格孤僻、害怕交往[/SIZE][SIZE=10]的孩子,林志超为他设计了走入人群三部曲:一是引导同学们主动跟孩子打招呼,微笑、点头;二是让孩子主动找同学多讲话,多叫同学名字,也多听别人讲话;三是让孩子主动邀请同学来参加自己的活动,也主动参与他人的活动。渐渐地看到,孩子[/SIZE][SIZE=10]能和同学玩在一起,开心地笑了,走入人群,走向生命成长的春天。[/SIZE][SIZE=10][/SIZE][/P][P][SIZE=10]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SIZE][SIZE=10][FACE=宋体],口水、[/FACE] [FACE=宋体]鼻涕随时会流出来,同学取笑、作弄她,她会嚎啕大哭。林志超为她准备了专用纸巾,夸她[/FACE]“不懂就问”,并告诉她,若觉得自己“被人欺负或不被尊重”,其实是同学想帮你,有什么困难尽情让他们帮忙。后来,在大家对她进行了很多“帮助”后,感受到了她的不易,助人的快乐,也让很多同学与她交了朋友,后来,“小涵朋友圈”慢慢地扩大,还获得“爱心小队”的称号。[/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一个人长得很不出彩的女孩,显得很[/FACE]“自卑”,总躲着人。林志超不断寻觅,并从写文章入手,督促她多写文章,并举行班级“一芳群赏”会,让同学们品读她的文字,鉴赏优美句子,之后,以台湾作家三毛的故事,激励她做一个自己的三毛,一脸惊奇的女孩抑制不住兴奋之情。有了精神信仰的她,发奋努力,作文屡获大奖、屡见发表,实现华丽转身。[/SIZE][SIZE=10][/SIZE][/P][P][SIZE=10]……[/SIZE][SIZE=10][/SIZE][/P][P][SIZE=10]“林泉雨毕鱼儿出,圃囿风和燕子来。”[/SIZE][SIZE=10]林志超醉心于对学生问题艺术化教育的研究,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引领[/SIZE][SIZE=10]一个个学生幸福成长。[/SIZE][SIZE=10][/SIZE][/P][P][SIZE=10]他的教育方式,不是[/SIZE][SIZE=10][FACE=宋体]为了出新意,而背离法度,为之失策;为了寄妙理,而滞留于泛论之内。而是[/FACE]“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是巧妙的教育艺术,能在一瞬间将“新意”与“法度”、“妙理”与“豪放”求得完美的统一。[/SIZE][SIZE=10][/SIZE][/P][P][SIZE=10]林志超的教育艺术化,的确有魅力,不是迎合,不是讨好,而是辛勤的劳动,是无私的奉献,是心灵的闪光,是睿智盈溢。[/SIZE][SIZE=10][/SIZE][/P][P][b][SIZE=10]四、坚持不懈,积蓄教育慧心[/SIZE][/b][b][SIZE=10][/SIZE][/b][/P][P][SIZE=10]“[/SIZE][SIZE=10]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游历广,则眼界明,胸襟阔。[/SIZE][SIZE=10]”多记录,多实践,多读书,并能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些都是林志超成功的秘诀。[/SIZE][SIZE=10][/SIZE][/P][P][SIZE=10]他深知,写得好,还需要做得好!实践出真知,好方法从实践中来。文字,要[/SIZE][SIZE=10]先使自己受感动,才能让别人受感动;只有自己亲眼看到的,才能描述得栩栩如生。[/SIZE][SIZE=10][FACE=宋体]多年来,他坚持第一线,坚持做班主任,坚持实践。他认为,老师的成长不能只为名利,更要为学生而成长。他曾经在[/FACE]“我不要当校长”一文中提到:“不当校长,只为学生,让我心素如简,人淡如菊。不为眼前的那束花,更能发现远处的一大片春天。”我想说,这样的心态,即使将来当了校长,也会是一个潜心研究学生成长,专心为老师服务,为教育事业做杰出贡献的人。[/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多年来,林志超养成了一个习惯,[/FACE][/SIZE][SIZE=10]“每天写一千个字”[/SIZE][SIZE=10]。[/SIZE][SIZE=10]看着一个个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成长起来,[/SIZE][SIZE=10]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在他的脑海中清晰地闪现。[/SIZE][SIZE=10]他深知,一个人的成长不仅靠工作时间,更要充分利用休息时间。[/SIZE][SIZE=10]夜深人静,他勤勉地敲击着键盘,那是语言自由流淌的畅快,那是思絮片片起舞的欢愉,那是思维火花的绚丽激荡,那是记叙的快乐。[/SIZE][SIZE=10][/SIZE][/P][P][SIZE=10]写,不是记流水账。[/SIZE][SIZE=10]教育的文字,以诚换心,以真取胜,如一股潜流,奔流于人们心中。[/SIZE][SIZE=10]要想写得好,就要学习如何写。[/SIZE][SIZE=10]于是,他[/SIZE][SIZE=10]每天阅读一小时。[/SIZE][SIZE=10][FACE=宋体]每天至少阅读[/FACE]1[FACE=宋体]小时,不断地参与各种培训,潜心学习。坚持做到:“[/FACE][/SIZE][SIZE=10][FACE=宋体]坐下来,听进去,入座入耳,入情入理,入脑入心。[/FACE]”[/SIZE][SIZE=10][/SIZE][/P][P][SIZE=10]    [FACE=宋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FACE][/SIZE][SIZE=10][/SIZE][/P][P][SIZE=10]    [/SIZE][SIZE=10][FACE=宋体]任何事情,都需要有长期不懈的坚持力。白天,他为学校工作,为学生工作。晚上,经常坚持到[/FACE]12点以后睡觉,可这样做多了,会影响休息,影响健康,更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慢慢地,他学会拼凑零碎时间的习惯。白天,有空余时间,就拿出电脑敲击几下,晚上突然想到一句话或一个主意,就马上把想法记录在手机上;在出差坐车时间里,也往往能写几百字的随笔。慢慢地,这也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他说,[/FACE]“必须很努力,才能看起来毫无费力”。的确,[/SIZE][FACE=Verdana][SIZE=10][FACE=宋体]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FACE][/SIZE][/FACE][SIZE=10][/SIZE][/P][P][SIZE=10]要想取得超人的智慧,必须有超人的实践。要取得超常的业绩,必须有超常的勤奋。[/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这就是林志超,一个用勤勉和智慧,探寻教育艺术化的人。期待,他能够去不断地[/FACE][/SIZE][SIZE=10]追求、创造、展示,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成就来感染人、陶冶人、震撼人、影响人。[/SIZE][SIZE=10][/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