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我对《先乘除后加减》一课的看法
    [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2b2bd5]我对《先乘除后加减》一课的看法[/COLOR][/SIZE][/COLOR][/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佐藤学教改思想学习笔记(32[/SIZE][/FACE])[/COLOR][/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 [/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佐藤先生想通过此案例说明一个道理,学科教学不能只是学知识,不能只在认知上做文章,还要借此重建人际关系,重建自我,这是三种“对话”——与对象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佐藤先生没有说明三者的权重,好像三个目标是并列的。[/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COLOR=#2b2bd5][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如此拓展教学思路,有一定的道理,用中国人的习惯说法就是,不但要教书,而且要育人。但是你会发现,这些本来有道理的想法一旦被夸大,一旦越过某种边界,教师的注意力一旦更多地被后两个目标分走太多,教学就没谱了,甚至连根基都动摇了。[/SIZE][/FACE][/COLOR][/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COLOR=#2b2bd5][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在学科教学中,学习本学科的专门知识,提高这方面的专门能力,才是特有的任务,而人际交往和自我重建则是各个学科的共同任务,非某学科专属。愚以为不应该把共同任务与本学科的专门任务并列,因为它们不在一个层面上。一位数学老师敢说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在我这门课上学会的吗?不敢。语文老师也不敢。但是数学老师就敢说学生的数学知识主要是在我这门课上学会的。其实细想起来,即使把学校各科全加起来,你也不敢说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在“课堂上”学会的,因为课外活动在这方面起的作用未必比课上小,更何况,家庭和社会在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认知方面的影响,一般都会比学校大。所以,把后两个任务看得与第一个任务同等重要,学校就过于自我感觉良好了,夸大了课堂教学在培养人格方面的作用。[/SIZE][/FACE][/COLOR][/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同时,这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弄得教学没有边界了,再有一个负面作用就是,削弱了教学的专业色彩,以致喧宾夺主了,有可能导致教学的泡沫化。数学课之所以称之为数学课,首先是因为学生在这里可以学到系统的数学知识,而不是因为学生在这里可以重建人际关系和重建自我。对不对?数学课如果老在人际关系和重建自我上大做文章,它的专业本色就模糊了,甚至“失去自我”了。任何与人打交道的活动都有重建人际关系和重建自我的作用。比如医生,他必须学会与患者对话,否则就处理不好医患关系,他也会在工作中不断认识自我。这都很对,但是作为一个医生,他第一位的任务给人看病,否则他就不是医生了。[/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你会发现,这种拓展的思路很容易导致教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关注,工作面收窄,因为特殊学生在所谓“重建人际关系”和“重建自我”方面有更多的文章可做,容易出彩。我引用的佐藤先生书中的几个案例,差不多都有这个问题。我想这对班级的多数学生未必公平。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堂课才几十分钟,如果班额比较大(在中国班额大是常态),教师花在多数学生身上的精力就更少了。像这堂《先乘除后加减》,文章涉及到多数学生的笔墨就很少,到底多数学生的思路是怎样变化的,后来他们有没有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算法,弄懂没弄懂为什么要先乘除后加减,都没有适当的叙述。愚以为,作为数学课,这些其实更重要。[/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佐藤先生书中的案例,我已经拜读一些了。这些课大都给我一种“注意力被转移偏多”的感觉。课堂上学生不管什么想法都受到了尊重,然而知识的尊严,专业的尊严,却没有得到恰当的尊重。数学课如此,语文课更严重,因为数学课毕竟还有一个严密的知识体系管着,语文课文本来就是散装的,更容易天马行空了。我拜读了一些中国语文“名师”的课例,发现不少人高举着“人文教育”的旗帜,卖力挥舞,他们上课的方法,很像佐藤老师介绍的这些课。其共同特点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被挤到第二位了,甚至缺席了。据说这样一来,就更“人性”了。那它为什么叫“语文”课  [/SIZE][/FACE]?又何必开这么一门课?日本的情况我不清楚,反正中国孩子和成人的语文水平总体上是持续下降而不是上升,目前可以说已经一塌糊涂了。在这种情况下不加强语文本身的学习,无奈太泡沫乎,太“杠杆”乎!                       [/COLOR][/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学者王尚文先生说:[/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楷体][SIZE=14pt][COLOR=#2b2bd5] [/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楷体][SIZE=14pt][COLOR=#1a1a1a]……请允许我说一句真话,当前的语文世界满目疮痍、惨不忍睹,语病满天飞,电视、报刊、书籍甚至是有的政府文件里的语文问题就像“带状疱疹”一样让人恐怖,我们的语文品质太糟糕了![/SIZE][/FACE]对此,语文教学虽然不能负其全责,但也确实难辞其咎。我想,我们能不能从语文品质的角度审视、理解、认识语文教学,把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确定为:引导学生去发现、感悟课文美好的语文品质,并且探究其生成的原由,从而使学生得到启发,以提高自身语言作品的语文品质。[/COLOR][/P][COLOR=#1a1a1a][SIZE=3][/SIZE][/COLOR][P][FACE=楷体][SIZE=14pt][COLOR=#1a1a1a](《教师月刊》杂志2016[/SIZE][/FACE]年3期42页)[/COLOR][/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楷体][SIZE=14pt][COLOR=#2b2bd5] [/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楷体][SIZE=14pt][COLOR=#2b2bd5]……语文品质是对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要求,最起码的标准是:把语句写通顺,把意思说明白。[/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楷体][SIZE=14pt][COLOR=#2b2bd5](同前,43[/SIZE][/FACE]页)[/COLOR][/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 [/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我对王尚文先生的语文教学思想不怎么熟悉,对“语文品质”这个概念也没有研究,但我认为王先生对我国语文情况的判断,他对语文教学主要任务的确定,是正确的。[/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不要让课堂承载过多的东西。[/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 [/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COLOR=#2b2bd5][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2016[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3[/SIZE][/COLOR][/FACE],30[/COLOR][/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281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P]读有所思:[/P][P]    课堂追求的多元化,其实是在消解学生成长的知识底蕴,就像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我真的很担心学生为了表演而忘记成长,语文被教成了人文课,而毫无主题的随意漫谈成了高效课堂,知识没了影子,语文品质(多好的提法)从何而来?[/P]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281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P]读有所思:[/P][P]    灵活的课堂模式,丰富的育人渠道,在现在的课堂打着各种各样的旗号,你方唱罢我登场,好像教育已经进入了百花盛开的时代,可是标新立异的制造另类的太多了,他们无视知识的存在,不考虑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随心所欲的进行所谓的探索和实验,把知识为主的传统课堂彻底给颠覆了,而新的又没有建立起来,只能这样以牺牲知识的系统性建构为代价,让孩子漂浮在课堂的表面,有利于教材的边角,进行一些毫无价值的讨论和探索,让浅层次的互动和探究行走在课堂,以抢夺别人的眼球和制造轰动效应为主题,使孩子在游戏中忘了出发的目的,兴奋不是课堂的常态(苏霍姆林斯基语),学生应该带着思考上课,形成科学而系统的知识体系,拥有丰厚的人文知识素养,通过一定时间的课堂学习。[/P]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兴奋不是课堂的常态(苏霍姆林斯基语).[/SIZ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COLOR=#2b2bd5]王书朋老师:能否告知此语的出处?[/COLOR][/SIZ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281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QUOTE][b]下面引用由[@王晓春]发表的内容:[/b]

            兴奋不是课堂的常态(苏霍姆林斯基语). 王书朋老师:能否告知此语的出处?[/QUOTE]
            这是《给教师的建议》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具体章节等我查一下,大概意思是强调学生应该思考,而不是一味的让他们兴奋。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281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QUOTE][B]下面引用由[@王晓春]发表的内容:[/B]

              兴奋不是课堂的常态(苏霍姆林斯基语). 王书朋老师:能否告知此语的出处?[/QUOTE]
              我终于查到了,只是有些出入,不过大同小异。在《给教师的建议》第六十四章,《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230页开头第一句话,是杜殿章编译的版本。终于完成了王老师的作业,又把这本书看了大半部分,不过幸好完成了任务,想想一举两得,谢谢王老师!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