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什么是“对话”?
    [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2b2bd5]什么是“对话”?[/COLOR][/SIZE][/COLOR][/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2b2bd5]——佐藤学教改思想学习笔记(34[/SIZE][/COLOR][/FACE])[/COLOR][/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秦 (k12[/SIZE][/FACE]教育评论)[/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本来我对佐藤学的对话教学持不满态度,因为是课改实施的效果不好。自跟专家王晓春老师的帖子以来,我越来越想弄个明白,究竟什么是对话。我特意在网上买了佐藤学的两本书,想好好专研一番。[/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在专家余文森的文章《学习的三位一体论——日本教育家佐藤[/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学的学习观》中,[/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4e3bbd01018gzz.html[/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有一段话:[/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学校教育中学生学习的问题与障碍:[/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知识由于去语脉化(背景)、中立化、抽象化而变化为信息,知识信息化;[/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语言文字(符号图表)脱离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等实际内容,知识符号化;[/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重结论不重过程,追求效率的学习,有效率却丧失意义;[/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去语脉化、中立化、抽象化的学校知识,可以用柏拉图洞穴寓言的“影子”来比喻。正如“洞穴的囚人”把洞壁上的影子误认为现实一般,只学教科书知识的儿童所学的不是现实世界中活生生的知识,不过是把教科书和黑板上映出的知识的影子,作为信息习得罢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交往与对话的意味:[/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交往——接触、观察、操作(直面、零距离)[/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对话——尊重客观世界的自然性、规律性,从自身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余文森在文章后面,引发的思考中说:向书本(客体)学习,向他人(同伴)学习,向自己(自身)学习是学习的三种途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书本,是学校知识,是教科书。但这段文字,表示的就是教科书知识的问题。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佐藤学说:“所谓学习的实践,其轴心是作为同客观世界对话而实现的探究和表达的实践。”客观世界,是现实世界。 按“语言文字(符号图表)脱离客观事物及其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等实际内容,知识符号化”来理解,知识和事物,谁是真实的,谁是影子呢?[/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认为,对佐藤学的理解,关键是在“客体”上,客体是什么?[/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交往与对话的意味:[/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交往——接触、观察、操作(直面、零距离)[/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对话——尊重客观世界的自然性、规律性,从自身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首先要找到什么是客体,然后才能谈交往。若是书本,那交往就是与书本的“接触、观察、操作”;若是事物,那交往就是与事物接触、观察、操作(直面、零距离)。这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个是间接经验,一个是直接经验。(我先简单地这么说)课改提倡实践,强调直接经验的重要性,那么,接触的对象(客体)就不是书本,而是事物。按佐藤学的意思,知识是符号,是信息,符号和事物,是有关系的。 客体是书本吗?知识是符号,就不是最终的客体。客体是什么?[/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这个问题不解释清楚,学校学生学习的问题和障碍就不能解决,轴心问题没有解决,对话是失去了意义。(4[/SIZE][/FACE],7)[/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秦 (k12[/SIZE][/FACE]教育评论)[/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这个想法好,促使人思考![/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佐藤学的合作学习,该是在第三种对话里:同他人对话。[/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摘录《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对话学习的三位一体论——重建世界、重建自身与重建伙伴”,[/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学习的第三种对话实践,是在同他人的沟通这种对话的社会过程中实现的。一切的学习都是内蕴了同他人之关系的社会性实践。课堂里的学习是在师生关系与伙伴关系之中实现的。即便存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场合,在这种学习里也交织着同他人的看不见的关系。这是因为,教育内容的知识其本身是社会建构的,学习的活动逃避不了来自看不见的他人的种种视线。(第39[/SIZE][/FACE]页)[/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2b2bd5]王晓春读后:[/COLOR][/SIZE][/COLOR][/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2b2bd5]我们先来看佐藤先生的原话:[/COLOR][/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所谓教育的实践(课堂与学习),就是“构筑世界(重建认知内容=[/SIZE][/FACE]与对象世界的对话)”、“构筑同伴(重建人际关系=与他人的)对话”、“构筑自我(重建自我概念=与自己对话)” 涵盖这三种对话的复合式实践。[/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佐藤学:《学习革命的愿景》台湾道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SIZE][/FACE]2014年11月28日第一版 121—127页)[/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1a1ae6]佐藤先生把教育概括为三种对话。第一种,与“对象世界”对话,第二种,与“他人”对话,第三种,与“自己”对话。[/COLOR][/SIZE][/COLOR][/FACE][/P][COLOR=#1a1ae6][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1a1ae6]什么是“对话”?对话的本意,说的只是人与人的关系,最初是指人与人“谈话”,后来引申到人与人“接触,商谈,谈判”,都可以算是对话。至于“与对象世界对话”之类,愚以为应该算是比喻的说法。比如你读一本书,如今时兴的语言,也可以说成是“与作者对话”,其实这与对话的本意已经很有距离了。人与人的对话一般是双方自愿的,而与书本作者的对话,并未经过作者同意,更不用说作者已经不在世的了。这种“对话”实际上剥夺了作者的发言权,其实还不如说成“读后感”更为准确。又比如实践活动,我观察星空,把它说成“与天空对话”,我养小猫,把它说成是“与小猫对话”,这都很有诗意,也显得很深奥,很有文化的样子,其实我看这无非是把一件本来简单的事情故意弄复杂了,并没有使人们的认识有所加深。自己与自己对话,也有比喻的性质,因为要做到自己与自己说话,前提是把自我分成两个,如此一个自我才能与另一个自我对话。若不能分出两个我,只有一个我,那就只有自言自语,谈不到对话了。[/COLOR][/SIZE][/FACE][/P][COLOR=#1a1ae6][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1a1ae6]我印象里这类说法最早出现在文学评论界,可能后来被迁移到教育界来了。还有,“对象世界”,“客观世界”,“书本知识”,这几个概念都有不同的内涵,感觉佐藤先生行文对它们的差别没有说得很清楚,这就容易造成模糊认识。书本知识对于学生来说算不算“客观世界”?不清楚。如果说凡是我要认识的事物都算“对象世界”,那么不只书本,不只周围事物,周围同学和老师也应该算是“对象世界”吧?总之谈论教育最好少用学术词语,非用不可也应该先把概念界定清楚,否则,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COLOR][/SIZE][/FACE][/P][COLOR=#1a1ae6][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1a1ae6] [/COLOR][/SIZE][/FACE][/P][COLOR=#1a1ae6][SIZE=3][/SIZE][/COLOR][P][COLOR=#1a1ae6][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2016[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4[/SIZE][/COLOR][/FACE],11[/COLOR][/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6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41
      • 注册2012-12-04
      继续来学习。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281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P]读有所思:[/P][P]    “[COLOR=#1a1ae6][SIZE=3]总之谈论教育最好少用学术词语,非用不可也应该先把概念界定清楚,否则,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这句话说的好啊,我们的教育太爱标榜了,非得整出个什么体系什么建构不可,最起码弄出一两个名词来吓唬人,好像这才够高大上。[/SIZE][/COLOR][/P][P][COLOR=#1a1ae6][SIZE=3]    其实,换汤不换药,弄来弄去不还是教材和学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吗,干嘛弄几个名词就云来雾去,似乎不建构就不是成长,不对话就不是学习,名词好多我却眼花缭乱,好不容易读出了个所以然,才突然明白一切早已出现。[/SIZE][/COLOR][/P][P][COLOR=#1a1ae6][SIZE=3]    说因材施教吗,干嘛要提那么多的另类语言,说温故而知新吧,也概述的天旋地转,好像进了一个迷宫,东游西转以后,当烟雾散尽才明白,还是那个原点,只不过一直在徘徊,追着一个毫无意义的东西咀嚼的舌累口酸,于教育却毫无进展。[/SIZE][/COLOR][/P][P][COLOR=#1a1ae6][SIZE=3]    研究学生不行吗,解析教材不行吗,何苦提那么多的虚语假言,来折腾自己和那些痴心教育的人,读了好久才读懂“对话”,却原来是学习和理解的深入的一种新提法,当然不完全尽然,却也大同小异,这不是折腾人吗,我还是习惯像以前。[/SIZE][/COLOR][/P]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281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P]读有所思:[/P][P]    我也尝试购置了一些佐藤教育学的读物,越来越发现他只是把建构教育学和发现教育学,在生活教育理论中进行了融合,提了几个在其他领域很是流行,在教育领域让人眼前一亮的名词术语,便使我们迷失在“建构”和“对话”之间了。[/P][P]    我的理论修养是极其欠缺的,尝试阅读的过程简直是对自我耐心的挑战,可是我还是坐了下来,这和前期阅读了王晓春老师的相关论述时很有关联的,否则我会一下子走不出来,在里边绕来绕去似乎高深莫测,其实也就是换了个面目出现。[/P][P]    很有新意的东西,应该是对学生的习惯培养和人格养成方面在课堂上的合理引入,甚至于还有点大而无当式的渲染,因为我们恰好欠缺,又极符合国人的生活习惯,因此成了教育时尚也就合情合理了,可是,我很赞成在课堂中丰富一些东西。[/P][P]    我们的课堂太单一了,除了知识见不到快乐也见不到成长,缺乏应有的交流和足够的体悟,使学生成了一个个机器,在一个极其苦涩的空间,丧失掉大量的时间,而对一切都慢慢漠然起来,原有的灵性和快乐也早就不复存在,佐藤教育学从一个极端让我们明白,教育完全可以生机盎然妙趣横生。[/P]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61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