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57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B]舞好“人文”与“制度”的双面彩练[/B]
      [COLOR=blue]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管理。有管理,就离不开制度。制度,是任何领域,任何行业必备的游戏规则,是对所有员工的统一要求,具有普遍约束力,必须按规则办事,必然带有刚性。否则,就有失公平,就失去了信度,制度,也就形同虚设。然而,管理,其实就是管“人”,就不能忽视“人文”管理,即人性化管理。人文管理和制度管理并不矛盾,决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在于如何把握一个度,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因此,舞好“人文”和“制度”这一双面彩练就不得不讲究舞动的艺术和技巧。
      1、做到“人文”与“制度”的完美结合,领导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与员工同甘苦,共患难。十几年前,没有操场,学生不能上操,不能上体育课,曾是困扰我校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新任校长带领全体师生在初冬乍寒的天气,削高填低,整治我校的操场。校长冒着飞舞的雪花,上身只穿一件衬衣,挥汗如雨的同时,指挥着全校工作的调度,而且,哪组有不尽心尽力的,有偷懒使滑的,有违反劳动纪律的,校长的身影就出现在哪组,与师生并肩劳动。经过断断续续一个冬天的奋战,第二年开春,全校师生终于在自己的操场上成功召开了多年没有的运动会。
      2、慎重对待老师的错误和不足。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发现教师的错误和不足,不搞一棍子打死,不抓小辫子,指事说事,不翻旧账。用辨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给人以改过的机会。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老师犯了错,偶尔出现工作上的小小失误,也是正常的。一个眼神,一句提醒的话,或者采取个别交流和谈话的办法,对人的教育,往往要比冷冰冰地按制度办事,“该怎样怎样”效果好得多。刚参加工作那阵,我们单身职工生活很不方便,都在宿舍里偷偷使用电炉子,这是学校不允许的,以免发生火灾,违者罚款50元。第一次被校长抓住后,校长只微微一笑,第二次还是微微一笑,我们知道事不过三,不敢再用了,50元钱不算钱,脸面值钱。可巧的是,一个周末的晚上,一位舍友渴得不行,又用起了电炉子烧水,被校长逮了个正着。结果,领工资的时候,我们宿舍里每人扣掉50元。不过这次之后,校长让电工给单身宿舍重新更换了电线,单独按上电表及保险盒,并同意我们几个小青年用电炉子,还免了我们一年的电费。虽然按规定扣了我们的工资,但我们服气,工作也特卖力。
      3、关心教师生活,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比如,因特殊情况上班迟到,甚至来不及请假而旷工,都是不可避免的。在坚持学校考勤制度的原则的同时,还得要摸清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因此,领导就要深入实际,到群众中去,了解教师实际生活,关心群众疾苦,雪中送炭。前几年,我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常常拆东补西。有一年冬天,临近春节,妻子生病,我因筹借医药费而误了课,按学校规定,以旷工论处,扣了20元工资,一分不少。事后,学校领导以工会的名义,发给了我200元过节费,让我全家过了个温馨的春节。从此,我再也没有迟到过,更没旷过工。
      4、不搞一言堂,广开言路,虚心听取教师的合理化建议,给教师说话的机会,尊重教师的主人翁地位,满足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的需要。有一年,学校领导征求老师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设立“贡献奖”,根据对学校生活几年的观察,我下笔千言,给学校领导提了建议,我也领到了50元的奖金。重要的不是钱多钱少,而是的确让我找到被尊重的感觉。学校采纳了我的几条建议,写进了校规校纪,我自然会自觉遵守。
      总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正实现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的有机统一,首先学校的管理者必须是“人”,具备“人”的情感,“人”的需要,目中有“人”,心中有“人”,用“人”和“人”的语言对话,富有人情味儿。舍此,就不是人对人的管理,而是机械对机械的摩擦,就不是和谐的管理,不是科学的管理。[/COLOR]
                (本文将发表在《校长参考》07年第4期)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7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最近,我在《中国教师报》读者论坛分坛“创新课堂”打理了一块“自留地”[小嘛小儿郎(新国教育杂谈)],选取部分文章放进这里的“底片”,与朋友们分享的同时,借斧子一用!
             ————————————————————————
      春节期间,我可能很少有机会再到这里来,过年后大约初四五里才能再见。
      下面是我的一部小书《数轴人生,箭头向右》(暂名)中的点滴初稿,算作春节期间呈现给朋友们的一点小小的礼物。
      --我的特别故事--
      前面我曾经提到,我想将自己放在一个较为宽泛的背景里来反视自己,反思自己走过的路。在此,请允许我再将一些记忆的碎片呈现给我的读者朋友,便于大家对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写过几个片段之后,就此放下,随后转到我们的课堂上来,转到我们共同面对的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上来。
      或许我的经历跟许多人不一样的缘故(后面我还将要提到),从小面对同样一件事,我就常常与别人的看法不同(这也常常使我感到孤独和彷徨),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总感觉自己在走着一条不同于别人的路,至于走向哪里,结果如何,我不敢说。
      我探索着,一路走着,寻找着我的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树上的鸟儿"不会"飞
      小时侯,家在农村,院子里有一排杨树。每逢夏天,整天能听到许多鸟儿在树阴里鸣叫。喜鹊啦,麻雀啦,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鸟的叫声,很是热闹。碰巧也有鸟儿来树上做窝。那时候,似乎鸟儿特别多,也没有什么禁止捕鸟之类的说法,时常能见到大人不知从哪里逮了鸟儿来哄小孩子玩,增添了孩子许多的乐趣。
      有一年夏天(当年我也就十岁左右),大约六七月份的时候,我几乎天天能听到树上斑鸠"咕咕--,咕咕--"的叫声,我就猜想:是不是斑鸠在树上做窝了?于是,我寻着斑鸠的叫声爬上树去,果然发现一个斑鸠窝。
      见有人上来,斑鸠扑棱棱飞走了。飞走的是大斑鸠。我在斑鸠窝里面发现两枚鸟蛋。看来小斑鸠要出世了。我知道小鸡孵出需要21天,小鸭孵出需要30天,那么小斑鸠大概也不会超出一个月。于是我隔三差五地爬上树去看小斑鸠是否孵出来了。
      终于有一天,等我爬上树去往斑鸠窝里一看:嗬,两只毛茸茸的小家伙正朝我"吱吱"地叫着,显然是刚孵化出来不久,毛还没扎全哩。此后,我常常见大斑鸠飞来飞去,我知道那是它们一次次外出觅食回来喂养小斑鸠哩。
      再后来,我矮上树去看的时候,小斑鸠已经长得不小了,浑身长满了灰褐色的毛,翅膀不时地伸展着,扑棱着,做出想要飞走的样子,但它俩谁也不敢真飞出窝去,看来还不到真正会飞的时候,不过,我知道它们离飞走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可我实在不愿意它们飞走。怎么办呢?我总不能将它们捉下来吧?那样的话,小斑鸠过不了几天就会饿死,因为它们自己不能觅食,人喂它们食物不吃。
      最后,我想出了一个绝好的注意:用根结实的线绳,一头系住小斑鸠的一条腿,一头拴在树杈上。这样,既能防止斑鸠飞走,又能由大斑鸠一直喂养,只要不解开线绳,斑鸠永远不会飞走,也就一直会有大斑鸠来喂养。
      就这样,大约又过了近一个月,小斑鸠一直由大斑鸠喂养着。更有一天我再上去看的时候,还没等靠近斑鸠窝,只见两只斑鸠早已扑棱起来--它们想飞,可最终也没有飞起来,结果都倒挂了下来,它们不知道自己的腿已经用线绳与树枝连在了一起。我把它们重新放回窝里。斑鸠窝似乎已经让它们容身不下--其时,它们已经成为大斑鸠了,已经具备了飞翔的本领,无奈身不由己。
      接下来的日子里,几乎每天都能听见那两只"小"斑鸠扑棱翅膀展翅欲飞的声音,我从树下就能看到它们倒挂在那里,多的时候,一天得有好几次,甚至过不了大会,我就得再爬树,再将它们重新放回窝里去。
      当时我也的确觉得好笑,心想:小斑鸠会不会得纳闷,我明明觉得自己能飞翔了啊,可怎么就飞不起来呢?大斑鸠也肯定得纳闷,养了那么多的儿女,从来没见哪个孩子都"成年"了还不会飞,还不会独立生活,还要靠老爹老娘供养呢!这两个孩子怎么啦?--当然它们无从知道答案,它们只会本能地履行它们做父母的义务--继续喂养两只"小"斑鸠。
      看来,斑鸠不飞实在不行了。于是,我将线绳解开,将两只"小"斑鸠逮了下来,将它们放进纸箱子里,为防止它们飞走,还是让线绳的一头系在斑鸠的腿上,另一头拴了块小石头。我弄来干粮末和水,有时逮些小蚂蚱之类的虫子喂它们,有时他们也吃一点,但似乎并没有太好的食欲,眼睛不时地到处乱瞅,好象总在想抽机会逃走--想去飞翔。
      最终,过了没几天,斑鸠还是死了。
      我曾为自己当年的创意感到兴奋,恐怕难得有几个人能想到那种阻止斑鸠飞走的妙法。
      长大之后,我总忘不了那两只从小就被我困住、失去了自由、从没到天空中展翅飞翔过一次的斑鸠,他们肯定有自己飞翔的梦想,但最终被我用一根线绳给困住了,是我"掐断"了它们飞翔的翅膀,掐断了它们飞翔的梦想!
      当了老师之后,面对我的学生,我常常想起那两只斑鸠。一个个孩子,一个个背起书包,欢快地走向他们的学堂的读书郎,难道不就是一只只羽毛未丰的斑鸠、一只只展翅欲飞的小鸟儿吗?虽然我无意在他们的身上系上一根结实的线绳,但是否会因某种因素,一根无形的线绳就早已被我在不经意间一头系在他们的思想上,一头拴在我落后陈旧甚至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的大树的某根枝杈上?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7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与上帖重了,删除。
        [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新国在2007-4-8 1:42:46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8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最近,我在《中国教师报》读者论坛分坛“创新课堂”打理了一块“自留地”[小嘛小儿郎(新国教育杂谈)]
          http://www.chinateacher.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10&ID=11826&page=1
            选取部分文章放进这里的“底片”,与朋友们分享的同时,借斧子一用!
                 ————————————————————————
          [ALIGN=CENTER]——摘录——[/ALIGN]
            春节期间,我可能很少有机会再到这里来,过年后大约初四五里才能再见。
          下面是我的一部小书《数轴人生,箭头向右》(暂名)中的点滴初稿,算作春节期间呈现给朋友们的一点小小的礼物。
          [ALIGN=CENTER]——我的特别故事——[/ALIGN]
            [COLOR=blue]或许我的经历跟许多人不一样的缘故(后面我还将要提到),从小面对同样一件事,我就常常与别人的看法不同(这也常常使我感到孤独和彷徨),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总感觉自己在走着一条不同于别人的路,至于走向哪里,结果如何,我不敢说。
            我探索着,一路走着,寻找着我的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B][/B][ALIGN=CENTER]树上的鸟儿"不会"飞[/ALIGN]
            小时侯,家在农村,院子里有一排杨树。每逢夏天,整天能听到许多鸟儿在树阴里鸣叫。喜鹊啦,麻雀啦,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鸟的叫声,很是热闹。碰巧也有鸟儿来树上做窝。那时候,似乎鸟儿特别多,也没有什么禁止捕鸟之类的说法,时常能见到大人不知从哪里逮了鸟儿来哄小孩子玩,增添了孩子许多的乐趣。
            有一年夏天(当年我也就十岁左右),大约六七月份的时候,我几乎天天能听到树上斑鸠"咕咕--,咕咕--"的叫声,我就猜想:是不是斑鸠在树上做窝了?于是,我寻着斑鸠的叫声爬上树去,果然发现一个斑鸠窝。
            见有人上来,斑鸠扑棱棱飞走了。飞走的是大斑鸠。我在斑鸠窝里面发现两枚鸟蛋。看来小斑鸠要出世了。我知道小鸡孵出需要21天,小鸭孵出需要30天,那么小斑鸠大概也不会超出一个月。于是我隔三差五地爬上树去看小斑鸠是否孵出来了。
          终于有一天,等我爬上树去往斑鸠窝里一看:嗬,两只毛茸茸的小家伙正朝我"吱吱"地叫着,显然是刚孵化出来不久,毛还没扎全哩。此后,我常常见大斑鸠飞来飞去,我知道那是它们一次次外出觅食回来喂养小斑鸠哩。
            再后来,等我再上树去看的时候,小斑鸠已经长得不小了,浑身长满了灰褐色的毛,翅膀不时地伸展着,扑棱着,做出想要飞走的样子,但它俩谁也不敢真飞出窝去,看来还不到真正会飞的时候,不过,我知道它们离飞走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可我实在不愿意它们飞走。怎么办呢?我总不能将它们捉下来吧?那样的话,小斑鸠过不了几天就会饿死,因为它们自己不能觅食,人喂它们食物不吃。
            最后,我想出了一个绝好的注意:用根结实的线绳,一头系住小斑鸠的一条腿,一头拴在树杈上。这样,既能防止斑鸠飞走,又能由大斑鸠一直喂养,只要不解开线绳,斑鸠永远不会飞走,也就一直会有大斑鸠来喂养。
            就这样,大约又过了近一个月,小斑鸠一直由大斑鸠喂养着。更有一天我再上去看的时候,还没等靠近斑鸠窝,只见两只斑鸠早已扑棱起来--它们想飞,可最终也没有飞起来,结果都倒挂了下来,它们不知道自己的腿已经用线绳与树枝连在了一起。我把它们重新放回窝里。斑鸠窝似乎已经让它们容身不下--其时,它们已经成为大斑鸠了,已经具备了飞翔的本领,无奈身不由己。
            接下来的日子里,几乎每天都能听见那两只"小"斑鸠扑棱翅膀展翅欲飞的声音,我从树下就能看到它们倒挂在那里,多的时候,一天得有好几次,甚至过不了大会,我就得再爬树,再将它们重新放回窝里去。
            当时我也的确觉得好笑,心想:小斑鸠会不会得纳闷,我明明觉得自己能飞翔了啊,可怎么就飞不起来呢?大斑鸠也肯定得纳闷,养了那么多的儿女,从来没见哪个孩子都"成年"了还不会飞,还不会独立生活,还要靠老爹老娘供养呢!这两个孩子怎么啦?--当然它们无从知道答案,它们只会本能地履行它们做父母的义务--继续喂养两只"小"斑鸠。
            看来,斑鸠不飞实在不行了。于是,我将线绳解开,将两只"小"斑鸠逮了下来,将它们放进纸箱子里,为防止它们飞走,还是让线绳的一头系在斑鸠的腿上,另一头拴了块小石头。我弄来干粮末和水,有时逮些小蚂蚱之类的虫子喂它们,有时他们也吃一点,但似乎并没有太好的食欲,眼睛不时地到处乱瞅,好象总在想抽机会逃走--想去飞翔。
            最终,过了没几天,斑鸠还是死了。
            我曾为自己当年的创意感到兴奋,恐怕难得有几个人能想到那种阻止斑鸠飞走的妙法。
            长大之后,我总忘不了那两只从小就被我困住、失去了自由、从没到天空中展翅飞翔过一次的斑鸠,他们肯定有自己飞翔的梦想,但最终被我用一根线绳给困住了,是我"掐断"了它们飞翔的翅膀,掐断了它们飞翔的梦想!
            当了老师之后,面对我的学生,我常常想起那两只斑鸠。一个个孩子,一个个背起书包,欢快地走向他们的学堂的读书郎,难道不就是一只只羽毛未丰的斑鸠、一只只展翅欲飞的小鸟儿吗?虽然我无意在他们的身上系上一根结实的线绳,但是否会因某种因素,一根无形的线绳就早已被我在不经意间一头系在他们的思想上,一头拴在我落后陈旧甚至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的大树的某根枝杈上?[/COLOR]

          [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新国在2007-2-10 23:02:42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8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COLOR=blue][/COLOR][B] 弹弓与教育[/B]
              在我工作后的某个星期天,校园里的一棵高大的梧桐树底下,几个孩子仰脸在看着什么。当我走过他们身旁的时候,才知道他们在看树上的一只蝉蜕(知了皮)。其中一个孩子(我教过的学生)手里拿着个弹弓,正瞄准蝉蜕准备射击。见我来了,有些不好意思地朝我“嘿嘿”一笑,收起了弹弓。
              “别打鸟儿,小心打着门窗上的玻璃。”我朝他一笑。
              “我们打树上的蝉蜕。”那个学生说,“哎,老师,你会玩不?”
              玩弹弓?这可是我的基本功啊!“怀疑”我?
              我没说话,从学生手中接过弹弓,瞄准树上的那只蝉蜕——
              “啪!”一声,我手起弹发,只见那只蝉蜕立时飘落下来,令我感到十分吃惊。
              “哇!神了!”
              “王老师,您真厉害呀!”我的那个学生说,“我打了老大会子了,也没打下来,您练过吗?”
              “这点事,小儿科!”事实胜于雄辩,蝉蜕在地上,“铁证”如山,我说话的底气油然而生。
              说完,我就走了,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成功喜悦和自豪。身后,传来那几个孩子“啧啧”的称赞声。后来,很多学生都知道我弹弓玩得绝,就因那一次我射中了孩子“打了老大会子了,也没打下来”的那只蝉蜕。
              说实在话,虽说小时候不知玩坏了多少弹弓,但毕竟“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洗手不干”多年了,能否射下这只蝉蜕我心里着实没底儿,所以还不敢在学生面前说大话。这回能够一下子射中蝉蜕,或许是巧合,但也得算是必然中的偶然。毕竟有过多年玩弹弓的经历,多年积淀的经验和练就的技巧不可能没留下一点。演戏的人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多年的玩弹弓的功夫,恐怕未必能一发即中。
              牵强一点,说到教师的本职工作,搞教育,搞教学,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不翻几百本甚至几千本的书(汗颜的是我还没翻过这么多),不捏断几千支甚至几万支粉笔,想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启发时,点而不破,似透非透,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创新的空间;讲授时,传授知识、科学真理而非谬误,表述准确没有错讹,不模棱两可,课堂语言富有艺术感染性而非机械枯燥乏味,使听者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而非遭受身心煎熬,下课铃声响过还浑然不觉,下课了,还意犹未尽,听完这节课还盼着下节课——几乎是不可能的。
              打铁还须自身硬,所以,无论什么工作,什么活路,还需要看家的本领,需要扎实的基本功,需要熟,熟能生巧,巧才有创新,创新才能不凡。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8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COLOR=red]祝朋友们:新春快乐,合家团圆幸福![/COLOR]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8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79
                • 经验16118
                • 文章362
                • 注册2007-01-02
                文字简洁,生动;感情真挚,朴实。好文笔。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8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79
                  • 经验16118
                  • 文章362
                  • 注册2007-01-02
                  同样的祝福送给你!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8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王老师新年快乐!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58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68
                      • 经验5706
                      • 文章349
                      • 注册2006-07-29
                           祝王老师新春快乐,喜事不断,也不会断.喜事连连!
                          我在清清地看着你们,敬敬地学着你们.
                      在线情况
                      58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68
                        • 经验5706
                        • 文章349
                        • 注册2006-07-29
                          元宵节快乐,
                          又有多少喜事了,传传喜报嘛.
                            我在清清地看着你们,敬敬地学着你们.
                        在线情况
                        58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1
                          • 积分3780
                          • 经验111746
                          • 文章3055
                          • 注册2005-03-28
                            [COLOR=blue]真诚谢谢上面各位兄弟姊妹、领导、老师!
                            说来惭愧得很哪!好久没来这里了,实在对不住大家伙了!我一直在外流浪、漂泊、云游,但无论多远,我还是时常想念大家啊!很多时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我在这里向各位鞠躬赔罪了![/COLOR]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95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