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949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91
    • 经验230026
    • 文章12402
    • 注册2012-12-04
    [QUOTE][b]下面引用由[@止于至善]发表的内容:[/b]

    比魔方更易学 早餐后,有些学生在教室里。见我来了,鹏等学生显得很不自然,掩盖着手中的魔方。 我跟他们说:“魔方这玩意儿还真难学,我学了很久也没有学会。你们谁学会了?”他们告诉我:“平最先学会,然后是鹏...[/QUOTE]
    [P][b][LINE-HEIGHT=28px][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SIZE=14pt]从学生擅长的、获得了成功的领域(鹏学会了大家都觉得难学的魔方,以他获得的这个成功为契机)出发,引导他们挖掘自己的潜力、自信地学习,能够更容易地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从而树立自信,走向胜利。[/SIZE][/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P][P][b][LINE-HEIGHT=28px][FACE=arial][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SIZE=14pt]好友的总结很具有科学性,学习了。[/SIZE][/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b][/P]
    欢迎关注拙著《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及《做一个幽默的老师:让学生在欢笑中成长》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950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进来读读您的温暖帖子,充充喜!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在线情况
      95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积分12557
        • 经验405454
        • 文章12484
        • 注册2012-01-11
        [QUOTE][B]下面引用由[@止于至善]发表的内容:[/B]

        比魔方更易学 早餐后,有些学生在教室里。见我来了,鹏等学生显得很不自然,掩盖着手中的魔方。 我跟他们说:“魔方这玩意儿还真难学,我学了很久也没有学会。你们谁学会了?”他们告诉我:“平最先学会,然后是鹏...[/QUOTE]
          由学生感兴趣的魔方入手,赢得学生的内心,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李老师这一招高啊!
        做一片最美的叶子
        在线情况
        95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861
          • 经验63988
          • 文章1831
          • 注册2011-06-11
          [QUOTE][b]下面引用由[@晨曦中的陈锡]发表的内容:[/b]

          一个字,绝,三个字,还是绝! 太巧妙了![/QUOTE]
          [P]呵呵,这么一篇小文,却让好友如此热情地夸赞,惭愧哟。不过,真的特别感谢好友的鼓励![/P]
          不断学习,充实自我,才能获得幸福。
          在线情况
          95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861
            • 经验63988
            • 文章1831
            • 注册2011-06-11
            [P][ALIGN=center][b][SIZE=14pt]认识自我,改变自我[/SIZE][/b][b][SIZE=14][/SIZE][/b][/ALIGN][/P][P][ALIGN=center][b][SIZE=14pt]——读《重新认识你自己》有感[/SIZE][/b][b][SIZE=14][/SIZE][/b][/ALIGN][/P][P][b][SIZE=14pt]在《重新认识你自己》的作者克里希那穆提看来,那些总是按照他人(老师、尊长、书本和圣人)的标准来认识自己的人,他们充其量只是“二手货”的人。因为他们总是活在别人口中的世界,活动既肤浅又空虚。由于摆脱不了权威的控制,便老生活在空虚、迟钝、愚蠢、丑陋、内疚、焦虑不安乃至痛苦、恐惧和暴力之中。[/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摆脱这一切,要获得真相,就必须重新认识自我,然后再改变自我。[/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认识自我,全靠自己。正如作者所说:你不能依赖任何人,事实上并没有向导,没有老师,也没有权威,只有靠你自己——你和他人已及你和世界的关系——除此之外,一无所恃。的确如此,人一旦完全依赖他人,就会被蒙蔽。他将无法看清事情的真相,因而也就无法从焦虑、痛苦中解脱出来。[/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譬如我们正面临中考,有些学生有了考前焦虑症。如果不问原由,一味责怪他们小见多怪,或者责怪他们不勤奋、屡次违纪,那是于事无补的,弄不好还会激化矛盾。这样,师生都将增加痛苦。如果通过了解相关人员,弄清其真相,则很容易对症下药,彻底解决问题。[/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又如老师抱怨学生基础差、不受教。真相是这样的吗?摒除一切主观因素,我们会发现,教师缺乏人格魅力、管理简单粗暴、缺乏爱心等因素才是主因。明白了这些,我们才有改变自己的勇气和决心。[/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再如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是无论哪位名师、高人都无法代替的事情。只有教师本人认清自我,积极学习,积极寻求帮助,制定明确的成长计划,然后不折不扣地执行。经过长时间的反思、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成功。这中间,完全靠自己。认清自己,矫正自己,充实自己,最终才能成长自己。[/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认识自我,就得放下。放下欲望,放下身外的权威,放下内心的权威。只有彻底放下,才能获得解放。正如作者所言,你必须每天都死于一切已知的创伤、荣辱以及自制的意象和所有的经验,如此你才能从已知中解脱。每天都大死一番,脑细胞才会变得清新、年轻而单纯。做到了这些,我们才能享有内心独处的空间,从而获得存在的自由、行动的自由以及任意翱翔的自由。[/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正如堆满杂物的房间难以转身,停满车辆的马路难以畅行一样,放下就是清空,就是重整秩序,放下能让一切高效运转起来。蝜蝂把什么都往身上挪,结果因过重的负担把自己累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放下已有的经验,不放下已获得的荣誉,不放下已经过去的挫败,就会耿耿于怀,忧虑、焦烦,就将无法静下心来,专注于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不放下,就会导致效率低下,拖延所要解决的问题。而拖延则会增加心灵的负累,使事情的解决达不到预期的目标。[/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彻底放下,才会积极发展自己的觉察力和洞悉力。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真正的爱与美,获得所想要的空寂境界。[/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真正认识了自我,再改变自我,就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当然,从重新认识自我,到彻底改变自我,这中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要与习惯的力量作斗争,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觉察力和洞悉力,我们要以极大的热情“活在当下”,在当下找到和谐,而不寄希望于明天。每面对一个问题,我们都要尽可能地整体关照,明白其真相,这样我们才不会做出错误的决定。[/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改变自我,还需要自己拥有真正的爱与美。[/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作者认为,由快感和欲望主宰者去爱,带着意志、责任去爱,不算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没有仇恨,没有嫉妒,没有愤怒,不干涉对方的思想和行为,既不谴责也不比较。真正的爱是以全心、全意、全身以及整个生命去爱。反复咀嚼这些文字,我才发觉自己其实不懂爱。我所谓的对学生的爱,有很多成分是出自功利,是以个人的欲望为出发点的。这样的爱,学生们能辨别其动机的不良。虽然我口口声声所自己是爱学生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他们好,但他们很容易就区分出哪些是真正的爱,哪些是虚假的爱。[/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我们不被人所爱,只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去爱。”如果学生们不爱我们老师,不要再一味抱怨学生不懂感恩,很可能是由于我们不懂得如何去爱学生。我们的爱不仅没有帮助学生,反而束缚了他们,甚至伤害了他们。由此看来,懂得爱有多么重要啊!而当你心中有爱时,才会看到真正的美。[/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如果有了爱与美,不论你做什么都是对的,都会带来秩序与和谐。只要你知道如何去爱,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你就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了。”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此生足矣![/SIZE][/b][b][SIZE=14][/SIZE][/b][/P]
            不断学习,充实自我,才能获得幸福。
            在线情况
            954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91
              • 经验230026
              • 文章12402
              • 注册2012-12-04
              [SIZE=24px][/SIZE]继续来好友这里好好欣赏和学习。
              欢迎关注拙著《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及《做一个幽默的老师:让学生在欢笑中成长》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95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861
                • 经验63988
                • 文章1831
                • 注册2011-06-11
                [P][ALIGN=center][b][SIZE=14pt]水是山的灵魂[/SIZE][/b][b][SIZE=14][/SIZE][/b][/ALIGN][/P][P][b][SIZE=14pt]游历山水胜景,我顿悟,水是山的灵魂。这次张家界二日游,再一次印证了这个感想。[/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在桂林,漓江的水清澈灵秀,倒映着象鼻山,倒映着现代城市文明,让山、水、人融为一幅和谐的画卷。而阳朔,其水更是碧如玉、蓝似天,两岸的奇山异峰在水的滋润下显得秀丽、妩媚。如果没有水,桂林的山水怎能获得“甲天下”的美誉?[/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张家界以山的挺拔、险峻而著称,似乎除了金鞭溪里浅浅的水流和袁家寨的山泉,并不见别的水。可是,我分明见到了张家界山中水的神奇。奇山,因清泉的涌动而灵动;群岭,因云雾的环绕而神秘。[/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甫坐观光车进山,我们就被远处的奇景所吸引。天边青黛色的奇山在湛蓝天幕的映衬下,形成了一幅绝美的剪影。这剪影,在洁白的,或浓或淡的云雾的点染下,更见神韵。凝神细看,隐约可见诺亚方舟腾空而起,似有草原狼正昂首嗥叫,似见老人采药山中,似见土家儿女仙山对唱……这美丽的意境,险怪的山峰固然功不可没,但云雾的烘托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之功效。这些美丽的云雾,就是山中水的精灵幻化而来。[/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坐索道缆车上山,脚下郁郁青青的林海,到处蒸腾着的云雾,不时显现的奇峰怪石,让人几疑自己置身缥缈的仙境,正乘一叶扁舟,悠然浮游于无边的绿海之中,去朝拜神往已久的佛祖。[/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置身天子山中,高大的林木遮天蔽日,偶尔传来几声悦耳的鸟鸣,却觅不到它们的踪影。山中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匍匐的小草,全都长势旺盛,叶儿翠绿欲滴,肥嫩馋眼。山中水雾蒸腾,寒气砭骨,暗香浮动,高高低低的叶尖不时滚落几滴清露。置身其间,顿觉神清气爽,暑气顿消,浮躁功利之心也随之消失无踪。[/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漫步金鞭溪,更是身心休憩的绝佳活动。[/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金鞭溪是一条大峡谷,溪水清澈见底,溪流潺潺,鱼翔浅底,悠然自得。金鞭溪四面险峰林立,小溪两旁是宽阔的林带,其间生长着珍贵的药材,珍贵的树种如珙桐、水杉等也栖身其间。漫步溪边,呼吸着富含氧气的清新空气,欣赏山泉在溪涧中欢快地流淌,让心与小鱼一块嬉游,跟快乐的猴子们攀高爬低,与自由的鸟儿们一同栖止。昂首观赏,则是另一番神韵。在浓密的树叶上方,白云悠悠地飘荡。四面奇峰矗立,[/SIZE][/b][b][SIZE=14pt]醉罗汉、神鹰护鞭、花果山、水帘洞、劈山救母、千里相会、楠木坪、水绕四门等景致让人目不暇接,真是[/SIZE][/b][b][SIZE=14pt]美不胜收啊[/SIZE][/b][b][SIZE=14pt]![/SIZE][/b][b][SIZE=14pt]我想,如果当年柳宗元发现了这个美妙的地方,他也一定会流连忘返,乐而忘忧的。[/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张家界的河流并不多,溪水也不丰沛。但空气中水分极为充足,水以各种形态在地下、地表、空中灵活地转换,滋润得一切都珠烁水灵。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山中刚铺的鹅卵石小路,镶嵌其间的黑白相间的小石子,每一颗都珠圆玉润,熠熠闪光。是谁让普通的小石子变得如此神奇,是水![/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水之精灵,为山中的一切赋予精魂。水,乃山之灵魂![/SIZE][/b][b][SIZE=14][/SIZE][/b][/P]
                不断学习,充实自我,才能获得幸福。
                在线情况
                95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861
                  • 经验63988
                  • 文章1831
                  • 注册2011-06-11
                  [P][ALIGN=center][b][SIZE=14pt]认识自我,改变自我[/SIZE][/b][b][SIZE=14][/SIZE][/b][/ALIGN][/P][P][ALIGN=center][b][SIZE=14pt]——读《重新认识你自己》有感[/SIZE][/b][b][SIZE=14][/SIZE][/b][/ALIGN][/P][P][b][SIZE=14pt]在《重新认识你自己》的作者克里希那穆提看来,那些总是按照他人(老师、尊长、书本和圣人)的标准来认识自己的人,他们充其量只是“二手货”的人。因为他们总是活在别人口中的世界,活动既肤浅又空虚。由于摆脱不了权威的控制,便老生活在空虚、迟钝、愚蠢、丑陋、内疚、焦虑不安乃至痛苦、恐惧和暴力之中。[/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摆脱这一切,要获得真相,就必须重新认识自我,然后再改变自我。[/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认识自我,全靠自己。正如作者所说:你不能依赖任何人,事实上并没有向导,没有老师,也没有权威,只有靠你自己——你和他人已及你和世界的关系——除此之外,一无所恃。的确如此,人一旦完全依赖他人,就会被蒙蔽。他将无法看清事情的真相,因而也就无法从焦虑、痛苦中解脱出来。[/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譬如我们正面临中考,有些学生有了考前焦虑症。如果不问原由,一味责怪他们小见多怪,或者责怪他们不勤奋、屡次违纪,那是于事无补的,弄不好还会激化矛盾。这样,师生都将增加痛苦。如果通过了解相关人员,弄清其真相,则很容易对症下药,彻底解决问题。[/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又如老师抱怨学生基础差、不受教。真相是这样的吗?摒除一切主观因素,我们会发现,教师缺乏人格魅力、管理简单粗暴、缺乏爱心等因素才是主因。明白了这些,我们才有改变自己的勇气和决心。[/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再如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是无论哪位名师、高人都无法代替的事情。只有教师本人认清自我,积极学习,积极寻求帮助,制定明确的成长计划,然后不折不扣地执行。经过长时间的反思、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成功。这中间,完全靠自己。认清自己,矫正自己,充实自己,最终才能成长自己。[/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认识自我,就得放下。放下欲望,放下身外的权威,放下内心的权威。只有彻底放下,才能获得解放。正如作者所言,你必须每天都死于一切已知的创伤、荣辱以及自制的意象和所有的经验,如此你才能从已知中解脱。每天都大死一番,脑细胞才会变得清新、年轻而单纯。做到了这些,我们才能享有内心独处的空间,从而获得存在的自由、行动的自由以及任意翱翔的自由。[/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正如堆满杂物的房间难以转身,停满车辆的马路难以畅行一样,放下就是清空,就是重整秩序,放下能让一切高效运转起来。蝜蝂把什么都往身上挪,结果因过重的负担把自己累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放下已有的经验,不放下已获得的荣誉,不放下已经过去的挫败,就会耿耿于怀,忧虑、焦烦,就将无法静下心来,专注于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不放下,就会导致效率低下,拖延所要解决的问题。而拖延则会增加心灵的负累,使事情的解决达不到预期的目标。[/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彻底放下,才会积极发展自己的觉察力和洞悉力。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真正的爱与美,获得所想要的空寂境界。[/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真正认识了自我,再改变自我,就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当然,从重新认识自我,到彻底改变自我,这中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要与习惯的力量作斗争,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觉察力和洞悉力,我们要以极大的热情“活在当下”,在当下找到和谐,而不寄希望于明天。每面对一个问题,我们都要尽可能地整体关照,明白其真相,这样我们才不会做出错误的决定。[/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改变自我,还需要自己拥有真正的爱与美。[/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作者认为,由快感和欲望主宰者去爱,带着意志、责任去爱,不算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没有仇恨,没有嫉妒,没有愤怒,不干涉对方的思想和行为,既不谴责也不比较。真正的爱是以全心、全意、全身以及整个生命去爱。反复咀嚼这些文字,我才发觉自己其实不懂爱。我所谓的对学生的爱,有很多成分是出自功利,是以个人的欲望为出发点的。这样的爱,学生们能辨别其动机的不良。虽然我口口声声所自己是爱学生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他们好,但他们很容易就区分出哪些是真正的爱,哪些是虚假的爱。[/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我们不被人所爱,只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去爱。”如果学生们不爱我们老师,不要再一味抱怨学生不懂感恩,很可能是由于我们不懂得如何去爱学生。我们的爱不仅没有帮助学生,反而束缚了他们,甚至伤害了他们。由此看来,懂得爱有多么重要啊!而当你心中有爱时,才会看到真正的美。[/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如果有了爱与美,不论你做什么都是对的,都会带来秩序与和谐。只要你知道如何去爱,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你就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了。”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此生足矣![/SIZE][/b][b][SIZE=14][/SIZE][/b][/P]
                  不断学习,充实自我,才能获得幸福。
                  在线情况
                  95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1861
                    • 经验63988
                    • 文章1831
                    • 注册2011-06-11
                    [P][ALIGN=center][b][SIZE=16pt]谙熟心理,超越自卑[/SIZE][/b][b][SIZE=16][/SIZE][/b][/ALIGN][/P][P][ALIGN=center][b][SIZE=16pt]——《自卑与超越》读后感[/SIZE][/b][b][SIZE=16][/SIZE][/b][/ALIGN][/P][P][b][SIZE=14pt]《自卑与超越》的作者阿尔弗雷德[/SIZE][/b][b][SIZE=14]·[/SIZE][/b][b][SIZE=14pt]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大师,他的心理学观点不仅适用于父母和子女间的关系,而且也可以涵盖师生关系。反复阅读该书,我认识到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要懂得运用心理学知识来进行教育教学管理,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我们是为什么而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很多人都为此而苦恼,有些人因不能正确解答这个问题而步入歧途。可见这个问题对于人的重要性。阿德勒对此非常重视,把它放在本书的首要地位进行探讨。他认为,生活的经验、意义都是人们赋予的,这种赋予生活的意义,其性质有如我们事业的守护神或随身恶魔。如果赋予生活以正确的意义(没有绝对正确的生活意义,只有相对完美的生活意义),其人就能做到乐观豁达,善于合作,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否则,就会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冷漠无情,甚至仇视人类。[/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阿德勒认为,我们生活在地球这个贫瘠的星球上,而且无处可逃。我们必须在这个限制之下,借我们居住之处供给我们的资源而成长。我们必须发展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以保证地球的未来得以延续。基于此,我们必须不停地学习、工作、健体。另外,我们并不是人类种族中的唯一成员,我们四周还有其他人。我们活着,必然要和他们发生关联。个人的脆弱性和人的种种局限,使其无法单独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如果一个人仅凭自己的力量,不和他人发生任何联系,他必然灭亡掉。他无法保持自己的生命,人类也无法延续下去。所以,个人为自己的幸福,为人类的福利,所采取的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和别人发生关联,与人互助合作,并分享合作的利益。再次,人类有两种性别,个人和团体生命的保存都必须顾及这个事实,所以每个人都不能对这个爱情和婚姻问题避而不答。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调整自己,使自己适应“人类存在有两种性别”和“人类的延续和扩展,有赖于爱情、婚姻生活”等事实。[/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因为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人建立的正确的生活意义是——对同伴发生兴趣,作为团队的一分子,与他们互助合作,并对人类的幸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有这样的认识,他的爱情婚姻生活就会甜蜜而融洽,他就会朋友众多,交游广阔而成果丰硕。反之,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意义是——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把自己封闭起来,以免与人接触,那么他很可能朋友稀少,对工作不尽心尽责,爱情生活不如意,他甚至会觉得和他人接触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生活是艰险的,生活中机会太少而挫折太多。所有的失败者——神经病患、精神病患、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娼妓——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对生活赋予了各种错误的意义,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他们不相信职业、友谊和性等问题是可以通过合作来解决的。[/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我之所以大量引述关于生活的意义方面的内容,是因为一个人对生活意义的理解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一生是否幸福。很多人一生碌碌无为,有的人生活得很痛苦,甚至走上与人类为敌的不归路。其根本原因可能就是给生活赋予了错误的意义。因此,当一个人出了问题,通过他的言行追寻他所赋予生活的意义,便有希望找到问题的根源,使之获得根治。[/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作为教师,我们经常会遭遇问题学生,如果谙熟此道,也许就找到了一条极佳的解决之道了吧。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更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培养身心健康的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SIZE][/b][b][SIZE=14][/SIZE][/b][/P][P][b][SIZE=14pt]可是,我们却经常发现,有些人固执与他所赋予生活的错误意义,我们很难对他施加影响。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格在童年就已经形成。一般在四岁开始建构生活的意义,五岁成型,以后他就按照自己也许是无意识形成的生活意义行事了。[/SIZE][/b][b][BGCOLOR=white][SIZE=14pt]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他们最容易受制于自我缺陷,或因自我中心,或因不知道怎样与人合作,从而产生自卑感,赋予生活以错误的意义,在以后的生活中走上错误的道路。如果家长能正确培养他们对别人、社会的兴趣,使他们深刻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那么他们就能心理健康地成长,否则,他们很容易出现问题。[/SIZE][/BGCOLOR][/b][b][SIZE=14][/SIZE][/b][/P][P][b][BGCOLOR=white][SIZE=14pt]家庭教育失败,如果学校教育能够给予弥补,孩子们也可以得到矫正。谙熟心理学的教师可以从孩子们的梦和最初的记忆入手,了解其原因,从本源上修正他们对待问题的方法,纠正其对生活所赋予的错误意义,从而实现矫正的目的。通过对梦和最初的记忆的分析,已及对相关情况的追问,即可发现其赋予生活的意义,掌握其人格的钥匙。找出了最初的错误后,改进的唯一方法,就是训练他们更合作和更有勇气地面对生活。[/SIZE][/BGCOLOR][/b][b][SIZE=14][/SIZE][/b][/P][P][b][BGCOLOR=white][SIZE=14pt]合作是人类拥有的防止神经病倾向发展的唯一保障。因此要鼓励孩子通过日常工作或游戏等形式培养合作能力,而任何妨碍合作的做法都会造成最严重的后果。例如,只学会对自己有兴趣的被宠坏的孩子,很可能把对别人缺乏兴趣的态度带到学校。他对功课有兴趣,只是希望借此换取老师的恩宠;他也只愿意听取他觉得对自己有利的事物。当他接近成年时,缺乏社会感觉对他的不利会变得越来越明显。他的毛病开始发生时,他已经不再为责任感和独立性而训练自己,而他本身的特质也不足以应付生活的考验了。对于这样的人,我们没有必要责备他的短处,即训练他的合作能力。[/SIZE][/BGCOLOR][/b][b][SIZE=14][/SIZE][/b][/P][P][b][BGCOLOR=white][SIZE=14pt]总之,每种生活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合作能力,而每种工作都需要在人类社会的架构下,以能够增进人类福利的形式予以执行。只有了解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的人,才能够以较大的勇气和较大的成功机会来应付其困难。了解了这些,我们就知道该怎样教育和培训孩子们了。[/SIZE][/BGCOLOR][/b][b][SIZE=14][/SIZE][/b][/P][P][b][BGCOLOR=white][SIZE=14pt]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人们都希望对自己所处的地位加以改进。这无可厚非,而且也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重要原因。科学的兴起,就是人类感到自己的无知,希望改善生存环境,预测未来,进一步探求宇宙,因而不断奋斗的结果。所以有自卑感并不是坏事,它是人们不断超越自我的动力。面对自卑感,如果能以顽强的毅力、勇敢的态度来改进,就能使自己摆脱这种感觉,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然而,如果一个人对此已经气馁,他不再认为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能够改变他的现状,就会形成一种强烈的自卑情结,这种感觉与日俱增,压迫着他,使他无法忍受。因此他会想方设法摆脱它,不过这时他采取的措施不是能使自己提高、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而是用一个优越感来自我麻醉。这就是一种病态了。矫治具有自卑情结的人,不能直接指出他有自卑情结(这会加深他的自卑感),而是找出他生活样式中的特殊气馁,在他缺少勇气之处鼓励他。一般情况下,他还伴有严重的优越感情结,找出这个情结进行对症下药地矫治,方能见效。追求优越感,是人类的共性,但如果以不切实际的优越感来麻醉自己,就是可悲的了。孔乙己明明最需要通过劳动来养活自己,却以读书人这种优越感来麻醉自己,使自己脱离群众,鄙视劳动,从而悲惨地死去。[/SIZE][/BGCOLOR][/b][b][SIZE=14][/SIZE][/b][/P][P][b][SIZE=14pt]阅读《自卑与超越》,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人类的活动,也对问题儿童的形成及矫治有了新的认识。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掌握心理学知识,熟练地运用它们,对引领孩子们超越自卑走向成功将会有莫大的帮助。[/SIZE][/b][b][SIZE=14][/SIZE][/b][/P]
                    不断学习,充实自我,才能获得幸福。
                    在线情况
                    958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91
                      • 经验230026
                      • 文章12402
                      • 注册2012-12-04
                      [P][QUOTE][B]下面引用由[@止于至善]发表的内容:[/B]

                      认识自我,改变自我 ——读《重新认识你自己》有感 在《重新认识你自己》的作者克里希那穆提看来,那些总是按照他人(老师、尊长、书本和圣人)的标准来认识自己的人,他们充其量只是“二手货”的人。因为他们总是...[/QUOTE]
                      [B][SIZE=5]如果学生们不爱我们老师,不要再一味抱怨学生不懂感恩,很可能是由于我们不懂得如何去爱学生。我们的爱不仅没有帮助学生,反而束缚了他们,甚至伤害了他们。由此看来,懂得爱有多么重要啊!而当你心中有爱时,才会看到真正的美。[/SIZE][/B][/P][P][B][SIZE=5]是啊,如何去爱学生,是否真心爱学生,都值得我们好好反思。[/SIZE][/B][/P]
                      欢迎关注拙著《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及《做一个幽默的老师:让学生在欢笑中成长》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959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91
                        • 经验230026
                        • 文章12402
                        • 注册2012-12-04
                        [QUOTE][B]下面引用由[@止于至善]发表的内容:[/B]

                        水是山的灵魂 游历山水胜景,我顿悟,水是山的灵魂。这次张家界二日游,再一次印证了这个感想。 在桂林,漓江的水清澈灵秀,倒映着象鼻山,倒映着现代城市文明,让山、水、人融为一幅和谐的画卷。而阳朔,其水更是...[/QUOTE]
                        [P][B][SIZE=14pt]水之精灵,为山中的一切赋予精魂。水,乃山之灵魂![/SIZE][/B][/P][P][B][SIZE=14pt]哦,好友的游历真的挺有收获呢,是啊,山也和人一样,都有灵魂。[/SIZE][/B][/P]
                        欢迎关注拙著《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及《做一个幽默的老师:让学生在欢笑中成长》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960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91
                          • 经验230026
                          • 文章12402
                          • 注册2012-12-04
                          [P][QUOTE][B]下面引用由[@止于至善]发表的内容:[/B]

                          谙熟心理,超越自卑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的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大师,他的心理学观点不仅适用于父母和子女间的关系,而且也可以涵盖师生关系。反复阅读...[/QUOTE]
                          [B][SIZE=5]认识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掌握心理学知识,熟练地运用它们,对引领孩子们超越自卑走向成功将会有莫大的帮助。[/SIZE][/B][/P][P][B][SIZE=5]好友的感悟很深啊,谢谢你的精彩分享。[/SIZE][/B][/P]
                          欢迎关注拙著《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及《做一个幽默的老师:让学生在欢笑中成长》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