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4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8
    • 经验491
    • 文章145
    • 注册2012-09-20
    [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2012.11.08  [/SIZE][FACE=Calibri]周四[/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Calibri]晴[/FACE][/FACE][/P][P][ALIGN=center][FACE=Calibri][SIZE=3]学生习惯的养成问题[/SIZE][/FACE][/ALIGN][/P][P][SIZE=3][FACE=Calibri]昨天“[/FACE][FACE=Times New Roman]8+1[/SIZE][FACE=Calibri]”开了讨论会,感到收获蛮大,也发现了自己高一班级管理的关键问题所在——学生习惯的养成。我高一就很没注意习惯的养成,大概是在下学期才有所觉悟,但是已经太晚了,学生的坏习惯已经很难改变了,我即使做了一些努力,但是效果有限,关键是自己没有开始就重视学生习惯的养成,这是我自己的问题,怪不得学生。[/FACE][/FACE][/P][P][FACE=Calibri][SIZE=3]高一学生的可塑性大,听话,都抱有希望而来,那么一定要利用好这些条件,开学之初就马上致力于学生习惯的养成。那么学生需要培养哪些具体习惯呢?怎么培养呢?这是我关注的中心,那么下面重点分析这些内容。[/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学生需要养成的习惯有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SIZE][/FACE][/P][P][SIZE=3][FACE=Calibri]生活习惯有:[/FACE][FACE=Times New Roman]1.[/SIZE][FACE=Calibri]按时到班,不迟到、早退。[/FACE][FACE=Times New Roman]2.[/FACE][FACE=Calibri]不上课时间外出。[/FACE][FACE=Times New Roman]3.[/FACE][FACE=Calibri]按时睡觉、起床。[/FACE][FACE=Times New Roman]4.[/FACE][FACE=Calibri]保持课桌整洁、空旷,课桌上面书不能多(那常常是掩护睡觉、聊天用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5.[/FACE][FACE=Calibri]不随意请假(尽量不请)。[/FACE][FACE=Times New Roman]6.[/FACE][FACE=Calibri]认真跑步、排队、军训(此时就严抓纪律,给侥幸心理的学生不留情面的打击)。[/FACE][FACE=Times New Roman]7.[/FACE][FACE=Calibri]不吃零食。[/FACE][FACE=Times New Roman]8.[/FACE][FACE=Calibri]饮食健康、营养、充足。[/FACE][FACE=Times New Roman]9.[/FACE][FACE=Calibri]生活简朴,不攀比,不奢侈,着装适宜。[/FACE][FACE=Times New Roman]10.[/FACE][FACE=Calibri]生活有计划。[/FACE][FACE=Times New Roman]11.[/FACE][FACE=Calibri]锻炼身体。[/FACE][FACE=Times New Roman]12.[/FACE][FACE=Calibri]做家务,自己的衣物自己洗。[/FACE][FACE=Times New Roman]13.[/FACE][FACE=Calibri]不抱怨。[/FACE][FACE=Times New Roman]14.[/FACE][FACE=Calibri]跟老师打招呼。[/FACE][FACE=Times New Roman]15.[/FACE][FACE=Calibri]保持卫生,自己打水,冲厕所的习惯。[/FACE][FACE=Times New Roman]16.[/FACE][FACE=Calibri]爱惜生命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17.[/FACE][FACE=Calibri]尊重他人。[/FACE][FACE=Times New Roman]18.[/FACE][FACE=Calibri]帮助集体。[/FACE][FACE=Times New Roman]19.[/FACE][FACE=Calibri]关心同学。[/FACE][/FACE][/P][P][SIZE=3][FACE=Calibri]学习习惯:[/FACE][FACE=Times New Roman]1.[/SIZE][FACE=Calibri]课前准备好课本、笔记本、两种颜色的笔。[/FACE][FACE=Times New Roman]2.[/FACE][FACE=Calibri]上课坐直,认真听。[/FACE][FACE=Times New Roman]3.[/FACE][FACE=Calibri]先思考再回答,思想在嘴巴前面,嘴巴不要在思想前面。[/FACE][FACE=Times New Roman]3.[/FACE][FACE=Calibri]做笔记的习惯。[/FACE][FACE=Times New Roman]4.[/FACE][FACE=Calibri]有问题记在书上的习惯。[/FACE][FACE=Times New Roman]6.[/FACE][FACE=Calibri]整理错题的习惯。[/FACE][FACE=Times New Roman]7.[/FACE][FACE=Calibri]按时交作业。[/FACE][FACE=Times New Roman]8.[/FACE][FACE=Calibri]不换座位。[/FACE][FACE=Times New Roman]9.[/FACE][FACE=Calibri]看不清可以坐在走道。[/FACE][FACE=Times New Roman]10.[/FACE][FACE=Calibri]勤奋努力,不自以为小聪明。[/FACE][FACE=Times New Roman]11.[/FACE][FACE=Calibri]上课不接水。[/FACE][FACE=Times New Roman]12.[/FACE][FACE=Calibri]认真完成作业。[/FACE][FACE=Times New Roman]13.[/FACE][FACE=Calibri]按部就班,听老师话。[/FACE][FACE=Times New Roman]14.[/FACE][FACE=Calibri]适应老师。[/FACE][FACE=Times New Roman]15.[/FACE][FACE=Calibri]不抄作业。[/FACE][FACE=Times New Roman]16.[/FACE][FACE=Calibri]不作弊。[/FACE][FACE=Times New Roman]17.[/FACE][FACE=Calibri]不会多思考,再不会再问,不遗留主要内容知识。[/FACE][FACE=Times New Roman]18.[/FACE][FACE=Calibri]不拖拉,不推迟。[/FACE][FACE=Times New Roman]19.[/FACE][FACE=Calibri]不犹豫,马上就做。[/FACE][FACE=Times New Roman]20.[/FACE][FACE=Calibri]有规划。[/FACE][FACE=Times New Roman]21.[/FACE][FACE=Calibri]跑操前带书书或资料、卷纸,珍惜每一分钟。[/FACE][FACE=Times New Roman]22.[/FACE][FACE=Calibri]写周记,总结、反思的习惯。[/FACE][FACE=Times New Roman]23.[/FACE][FACE=Calibri]不扣量化,认真完成自己的责任、任务。[/FACE][FACE=Times New Roman]24.[/FACE][FACE=Calibri]理想抱负,对自己充满信心。[/FACE][FACE=Times New Roman]25.[/FACE][FACE=Calibri]利用好一切时间,珍惜所有时间。[/FACE][FACE=Times New Roman]26.[/FACE][FACE=Calibri]主动回答问题。[/FACE][FACE=Times New Roman]27.[/FACE][FACE=Calibri]努力完成计划。[/FACE][/FACE][/P][P][SIZE=3][FACE=Calibri]培养的学生内心理念:[/FACE][FACE=Times New Roman]1.[/SIZE][FACE=Calibri]努力去做一个伟大的人,向伟人看齐,有自己的理想、抱负,可以长远地看问题,不局限于眼前的得失,为中国做些努力改变。[/FACE][FACE=Times New Roman]2.[/FACE][FACE=Calibri]做一个勤奋努力的人,投机取消早晚会失败,勤奋努力永不过时,不耍小聪明,自以为是,把侥幸当幸运的会自取灭亡,贻害终生。[/FACE][FACE=Times New Roman]3.[/FACE][FACE=Calibri]做一个本分、有责任心的人,自己分内的事情必须做好,无论是管理国家还是打扫卫生。[/FACE][FACE=Times New Roman]4.[/FACE][FACE=Calibri]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FACE][FACE=Times New Roman]5.[/FACE][FACE=Calibri]把高中当成奋斗的时期,奋斗就是第一要务,高中就是人生奋斗的关键时期,以后许多事情由此决定,尤其是来自农村和平民家庭的人,奋斗、努力、学习是你的天职。[/FACE][FACE=Times New Roman]6.[/FACE][FACE=Calibri]永不抱怨,满怀希望,相信自己。[/FACE][FACE=Times New Roman]7.[/FACE][FACE=Calibri]成绩不是成败的唯一标准,但我仍会发奋努力,因为努力是成功最主要的因素。[/FACE][FACE=Times New Roman]8.[/FACE][FACE=Calibri]习惯决定成败,好习惯高于一切。坏习惯害人一生。[/FACE][/FACE][/P][P][FACE=Calibri][SIZE=3]我想培养的学生,有理想抱负的人,有追求的人,愿为中国努力的人。勤奋努力的人,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人,追求自己幸福的人,具有普世价值观的人,肯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的人。[/SIZ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4
      • 经验4035
      • 文章143
      • 注册2012-09-26
      [SIZE=5]你们真是辛苦了,挑精华贴,重新编辑,确实比较复杂.每天看到你们两个把大家的贴子都回复了一个遍,真心佩服啊!加油!!![EM05][/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8
        • 经验491
        • 文章145
        • 注册2012-09-20
        [P][LINE-HEIGHT=24pt][FACE=Arial][SIZE=12pt]2012-11-16  [/SIZE][/FACE][FACE=Arial][SIZE=12pt]周五  [/SIZE][/FACE]晴[/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t][ALIGN=center][FACE=Arial][SIZE=12pt]浅论探究性学习[/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t][FACE=Arial][SIZE=12pt]倡导探究性学习本来就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把培养学生的思维、科学探索能力当做主要的教育目的,这本身就是一大进步。可是课堂上到底做到多少呢?我听过省里不少模范课,基本都是这个路子,甚至是为了探究而探究,好像没了探究课堂就很落后似的。我认为提倡探究性学习是好事,但是需要看具体的课程内容,有不少内容不适合探究性学习。而且探究性学习不容易普及,这不仅是广大教师们转换不了教学思路,更重要的是探究性学习有一个致命性的缺陷,那就是费时间,效率相对低。往往可能要花上一、两个课时的时间来证明一个很简单的结论,那么在应试教育竞争非常严重的今天,尤其是考试大省,这些课堂时间是不舍得“[/SIZE][/FACE]浪费的”,我们当然知道这实际上不是浪费,这是长远地发展学生的实际能力,但是,现实是不怎么接纳的,尤其是很多学校制定了很紧张的教学进度计划,学校对教学进度要求很细、很紧,所以单独采纳探究性教学往往难以跟上进度,而且单从应试能力的水平上,效果往往还会差一些,这种情况下学校是不会支持的,因为学校的评价机制是分数制的。也就是探究性学习本身的教学效果上(单把分数作为评价标准的话)往往不比普通讲授教学好,甚至有变差的可能,这就是探究性学习推广的难点所在。[/LINE-HEIGHT][/P][P][LINE-HEIGHT=24pt][FACE=Arial][SIZE=12pt]虽然有诸多难处,很多新教师还是很热衷于新的尝试的,尤其是在不降低学生成绩的前提下的尝试。我注意到,有些教师的探究性学习只是徒有其表,而且对探究性教学认识较浅,探究性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事先不知道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答案、原因,通过探究的过程自己寻找答案,而有些教师会简单地把验证性试验或已经知道结果的实验改编成探究性问题或实验,当学生已经知道答案的时候,那么这早已经不算探究了。另外就是,知识性强的课程内容并不适合探究,高中适合探究性学习的课程内容是有限而具体的,新课标也明确说过,不要为了探究而探究,这不是唯一的选择,应该结合课程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如演示、讲授、辩论、模拟、游戏、探题讨论等等,我是很赞同这种开放观念的。
            [/SIZE][/FACE]最后,我还支持创造性的创设探究性学习活动,不应该局限于教材的某些实验或活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只要是可以发展和锻炼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就达到了教育目的,比如,我们学校有许多开花植物,其中葱兰和红花酢浆草都是常见校园植物,它们的花都是白天开放晚上闭合,红花酢浆草的叶子也是如此,白天展开晚上闭合,而且花和叶子并不是完全同步的,说明其对光的敏感性不同,如果学生学习了植物的向光性运动,再探究这些植物的生理现象,研究其对光的敏感性和感光部位,这都是很好的探究性学习素材。在生活中发现活生生的素材往往比课本素材更能打动学生,让学生养成爱观察自然、生活,思考自然、生活的习惯。
            以上就是我不成熟的见解。[FACE=宋体][SIZE=16pt][/SIZE][/FACE][/LINE-HEIGHT][/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8
          • 经验491
          • 文章145
          • 注册2012-09-20
          [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2012.11.28  [/SIZE][FACE=Calibri]周三[/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Calibri]阴[/FACE][/FACE][/P][P][ALIGN=center][FACE=Calibri][SIZE=3]读李希贵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SIZE][/FACE][/ALIGN][/P][P][FACE=Calibri][SIZE=3]李希贵听说过,但了解很少,这是我读他的第一本书。李希贵是山东潍坊人,离我家不算远。书的名字太亮人了,很有吸引力,但是对于那些追求成绩的人是没吸引力的。题目有些言过其实了,虽然我明白李希贵为教育做了很多尝试,而且颇有成果,但离自由呼吸的教育还很遥远,我宁愿认为这是一种他的教育追求。[/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这本书最适合校长看,只是不知道我们的校长有没有时间读读。李希贵的本事不在于其多聪明伟大,而在于其持续不断的追求、学习和尝试,不满足于传统教育,有一个伟大的教育追求,这正是一般的教育工作者和校长缺乏的品质。这本书基本是李希贵自己的发展史,从高密四中的语文教师、班主任、副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高密一中校长,高密市教委主任,最后是山东潍坊市教育局局长。书中记录了他在从事各个工作时期的新尝试和教育主张、措施,而且记录的当然是那些最有效的成果。李先生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是务实的人,不是那种爱夸夸其谈的人,所以每次说的都很具体实际,找出问题,研究办法,最后实施,没有空洞说教,非常值得借鉴,而且非常适合教育工作的领导层借鉴,无论是校长还是教育局长、主任,他考虑的不仅是解决一个问题,而且从根本上推动,尤其是制度层面上的思考和研究是最值得借鉴的。以下举例说明我最欣赏的一些尝试。[/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指出了语文教学的巨大弊端,那就是低效,甚至无效。语文教师天天讲课,甚至作业也不少,有些可以跟英语有一拼,以为可以得到好成绩,但实际上并没有。他举了个例子,他当年学校有个班级,没有语文教师,语文课都是自由阅读课,半年过去了,那些学生的语文成绩反而在有语文教师的班级之上,没有教师的长篇大论,甚至没有指导,这就是问题。因此他组织了对语文教学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开始了重视阅读,大力缩减讲授内容的改革,三分之二的时间阅读,三分之一的时间讲最必要的教材知识,指导学生科学阅读,选择自己喜欢而优质的书籍,可以讨论阅读内容等。效果是明显的,改革之后,语文成绩迅速得到了提高。其实现在的语文考试内容,虽然弊端很多,不足不少,但是还算开放,跟教材的具体内容的直接联系越来越少,开放性已经大大提高,只是语文教师们常常囿于以前的教学形式而停滞不前,虽然在教学内容上已经得到了一些进步和丰富,但是不重视阅读依然是语文教育上的致命缺点。阅读的重要性很多教育家们反复强调过,教育发达的国家无不重视阅读,可是我们至今都不重视。李先生举了一个很好的比喻,他说,阅读好比补充营养,教学好比体育技能训练,阅读就是补充知识长身体,长骨骼,丰肌肉,教学就是教给体育技能,只有丰满了身体才能进行体育训练,否则,学生骨瘦如柴还进行各种训练,不仅不利于健康成长,反而有害身体,语文就是如此。学生的阅读不足,知识储备不足,你讲再多的技巧也没用,因为他们不会用,知识储备太单薄了,这正是说到了关键处。[/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他提倡新教育,但是绝不是不重视传统教学,他并不认为只追求综合发展,不追求知识传授是好的,他很强调课堂的有效性,毕竟没有成绩的改革在中国是不可能存在的,他深知这一点,所以也开展了高效课堂的运动,要求教师们“三讲三不讲”,重点难点讲,易错易混点讲,学生知道的不讲,学生能自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他改革教学的目标是提高课堂有效性,减少学生负担,他把前者当做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后者是无法实现的。[/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他工作的核心把握的很准,促进教育,服务学生就是核心。很多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早就忘了这一点,没有学生,教师、校长、教育部门什么都不是,存在的必要都没有,学生才是他们研究和服务的主体。所以他做了很多受学生欢迎的事情,包括制定“双十工程”和“学生十大自我锻造过程”,还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安排等,总之,把学生当成教育的核心服务对象才不会错,有些地方是把教师当成教育主要应对对象了,学校和教师的斗争成为主要工作,这本身就有问题。[/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当他成为地区教育领导的时候,他工作变换了,他不能直接服务于学生了,但是他要保证学生得到好的服务,怎么保证呢?那就是思想和机制。在当校长期间,他的宣传思想多一些,机制也不少,而作为地区领导,那么机制就发挥了主要作用。我举两个例子说明,第一,很多地方领导根本不重视教育,不给教育投钱,为什么?原因就是没有动力,再明白地说,教育一般不纳入政务评价考核,教育干好干坏没关系,这才是根本,那该怎么办呢?那就纳入政务考核,而且重要性要大大提高,办好教育就是政绩,只有这样办好教育才会成为领导的需要而不是被强迫,这就是机制的力量。第二,校长的工作推动,很多校长是很保守的,而且由于没有具体的评价方式,校长干好干坏也不好评价,他们也不担心什么,而且干到了校长就没动力了,更保守了,不愿改革了,怎么办呢?除了制定一个更好的评价机制之外,还提出了校长评级制度,把校长分为三六九等,听起来不好,实施起来好用,因为校长的等级低了很有损自己面子,而且工资津贴也不同,校长们都希望自己进入高级别,也可以显示出自己的水平,这就是制度的力量。他还改进了原来教育部门没事乱检查工作,教师大量应付工作的问题,有些老的过时的评价体系也重新制定,让制度不拖教育的后退,当然他所做的只是他力所能及的地方。[/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其实真正的教育资源无处不在,可是一般人只是不爱发现。比如本地许多优秀的学者、社会资金等。他就邀请莫言去为学生讲阅读和文学,发现本地的雕刻家、会日语的人去协助学生教育,既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还引进了社会资金促进本地区的教育发展,所以潍坊作为山东一个中等实力的市却可以办出优质的教育。[/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他还重视家长的教育,没有懂教育的家长,家庭教育很难成功。离开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会大打折扣,人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所以开设了家庭教育讲座,邀请著名教育专家和优秀家长现身说法,促进家庭教育,这也是很好的做法。[/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最后,他还很重视阅读,他是语文教师出身,深知其重要性,不仅说自己的进步离不开书籍,而且鼓励学生、家长和整个社会阅读,这是很好的方向。他在书中对某些看似新教育,课堂很活跃,学生很激动的教学进行了警告,他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耍花样不是真正的教育,要懂得教育规律,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认知,不是玩玩游戏或竞答,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都是一个提醒,对不懂教育乱搞教育创新的提醒。[/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这是一本适合校长看的书,适合教育部门领导层看的书。[/SIZ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8
            • 经验491
            • 文章145
            • 注册2012-09-20
            [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2012.12.11  [/SIZE][FACE=Calibri]周二[/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Calibri]晴[/FACE][/FACE][/P][P][ALIGN=center][B][FACE=Calibri][SIZE=14pt]读书与成长[/SIZE][/FACE][/B][B][SIZE=14pt][/SIZE][/B][/ALIGN][/P][P][ALIGN=center][FACE=Calibri][SIZE=3]豆志超[/SIZE][/FACE][/ALIGN][/P][P][FACE=Calibri][SIZE=3]关于读书,我不想讲什么大道理,只是根据我个人的体验来说说我对读书的看法,希望对他人有些参考价值。[/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首先,我认为读书是件好事。我听说许多发达国家都是很重视阅读的,而中国最追捧的犹太人几乎是世界上人均读书最多的民族,相比较中国的人均读书量少的可怜,而且多数还是教科书,很讽刺。我个人读书的体验也发现读书是件很好的事,可以增长智慧,懂得道理,完善道德,追求高尚,启发思考。读一本好书好比是面对一个巨人,一个思想的巨人,一起交谈,细细倾听,也会偶尔质疑一下,只是答案往往只有通过思考和更广泛的阅读才能得到。我一直羡慕国外电影中,孩子在父母书中的故事里睡去,讲故事本身就能吸引儿童早期就爱上阅读,增加对语言的感知力、理解力、敏感力,懂得语言、文字的魅力,爱上读书的儿童很少有学习不好的,所以我认为阅读就是最好的启蒙教育,如果你可以让孩子爱上书籍,爱上好书,那么你便不需要担心什么学业成绩了。我也十分艳慕西方的古典电影中,一家人围在一起,大家轮流读自己喜欢的书,喜欢的章节,大家嬉笑讨论里面的内容,感到无限温馨而有修养、品位。我一直坚信读书可以完善人格,无论是知识、道德还是精神上,安静的阅读可以丰富人的知识面,提高人注意力集中的能力,这对于儿童是十分关键的,我发现许多高中生至今都很难长期集中精力,不能安静的专注几分钟,我认为,不能保持专注是儿童学习困难的一大关键原因,而没有好的阅读训练是没能专注力的一大原因,因此,阅读也可以作为加强注意力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阅读对我早期的学习就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家虽然书不多,但是我有两个哥哥,他们有一堆教科书,我无聊的时候就翻阅一下这些书,有些看得懂,多数看不懂,不过,这已经让我掌握了一些超越同龄人的知识了,而且经过自我阅读学习让我有一种信念,只要自己想学,学任何东西都没有任何问题,至今我仍坚持这种信念。[/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其次,读书就要读好书。现在的书籍一大堆,垃圾文学横行,而且我忧虑地发现,许多高中生根本不会选择优秀的书,各种言情、玄幻、穿越、武侠小说横行,别说帮助学生发展思想,拓展视野,完全就是浪费时间、精力和生命,这不能简单地怪学生没有品位,而是他们没有得到过阅读指导,没有阅读过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没有较高的文学和思想品位,所以才会轻易地陷进垃圾文学的天地,这恰恰暴露了他们阅读的严重缺失,因而不能鉴别和评判书的质量,简单地说,他们因为没有读过大量的伟大作品,所以才会沉迷于那些垃圾文字里面,只有认真阅读过那些伟大而丰富的文学杰作,那些动人的文字,那些震撼人心的思考,才知道文字的魅力,知识的力量。在阅读其他的作品才会进行对比,就会轻易的发现那些网络小说几乎都是垃圾一堆,没有任何养分可言。如果读过许多好的书籍,那么即使偶尔阅读垃圾的东西不但不会沉迷,而是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原来所读作品的伟大。现在即使是纸质版的书籍,垃圾、胡说八道的也一大堆,有些还很难鉴别,那么怎样选择好的书籍呢?要么是在网上搜索一些普遍推荐的好书,尤其是中外名著,要么请教那些阅读丰富的人推荐,或者是自己借阅时先进性快速阅读评价一下。需要说明的是,不要以为那些伟大的书籍都是阳春白雪,许多都是很生动美丽的故事,还有深刻的思考。[/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读书,最好是广泛地阅读。由于我个人的爱好、兴趣广泛,所以读的书很杂,我认为这是好事,什么都懂一些,虽然有的有些肤浅,但是对我还是很有帮助的。我发现,广泛的阅读,不同思想和知识的碰撞往往产生许多灵感,带来许多思考和启发,这就是我读书的一大目的,在丰富知识的同时,带来思考、启发和灵感,解决心里的疑问,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我感兴趣的书籍包括世界史、民国史、科学史、天文学、地质学、哲学、物理学、进化生物学、家庭教育、心理学、普通教育类,以及各种文学作品。这完全是兴趣的问题,我的兴趣太多了。许多人认为阅读是累人的事情,那只能说明你还没有阅读的习惯,而且没有接触过许多好的书籍,如果你真的阅读过震撼人心的作品,那么你很快就会进入书籍的魅力世界,我一直认为自己只是刚到书籍世界的边缘,还没有完全进去,我读书是有些懒惰的,常常被网上的无聊视频、电影、信息所打扰,这消耗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相信许多人也有类似的问题,甚至比我还严重,至少我从不迷恋游戏和购物,我对上网时间也有一定的限制。还有提醒一句,开始读书,完全可以随着自己的性子,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优秀作品都可以,那么到了一定的阶段,也要开始培养自己阅读的专业区,也就是打造自己擅长而感兴趣的知识系统,让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都专业,比如科学史,对于科学家们的事迹熟悉的不得了。比如世界政治,可以较为深刻的认识、分析世界政治格局,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和准确的政治判断力。比如,园艺花卉学等等。总之,培养一个专长对于自身的长远发展好处很多,把它当成持久兴趣去培养,终会有用处的。[/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还有,读书绝不是一件难为人的事。许多人都知道读书是好事,但是自己却总不愿意读书,也培养不出兴趣,那该怎么办呢?我的建议是,找出自己感兴趣方面最杰出的作品,最受欢迎的作品去阅读,找到那些震撼人心,给人启发,富有吸引力的作品去阅读,那么这种读书的兴趣就会加强,最后得到培养。如果至今你都没用读书的欲望和念头,那是因为你从未接触过触动你内心的好作品,找到了这样的作品,兴趣是很好培养的。阅读本身就根植于兴趣,并最终归之于兴趣。[/SIZE][/FACE][/P][P][SIZE=3][FACE=Calibri]最后,我想谈一下教师的阅读。一个不爱读书的教师是危险的,是很容易被时代淘汰的。如果你稍微思考过的话就应该清楚,中国未来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20[/SIZE][FACE=Calibri]年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教育的变化和要求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如果跟不上教育的潮流,满足于自己曾经的经验,那么是很容易在改革大潮中跟丢的,甚至会迷失自己。我发现历史上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爱读书、爱学习的,离开阅读,教师是不可能成长为真正的教育家的,甚至成为教育的杰出人物都不太可能。何况读书的真正受益者是自己,读书不是为了他人。如果你读过不少的家庭教育书籍,那么你培养自己的孩子更容易成功,而不会因自己的无知而乱教育孩子,甚至打骂孩子。阅读会让你得到许多东西,比你想象的还要多。教师爱上阅读十分必要,因为我们需要很高的知识储备,至少应该是学生的十多倍,一般要求是几十百甚至上百倍,我们上课的时候应该是一口井中取一桶水,或一桶水中取一碗,这样才绰绰有余,也会得到学生广泛地认可,今天的学生知识面和信息面大大提高了,那么教师们应该有危机感,我们要有更为丰富的知识才能胜任。爱读书就是爱自己。[/FACE][/FACE][/P][P][FACE=Calibri][SIZE=3]总之,阅读还是不错的事情,将阅读当成一日三餐和空气一样需要,绝对有利于个人的长远发展。我一直认为自己读书是很少的人,也许在我们这个不爱读书的国度里,我读的书似乎还不算少,但是相比较那些真正爱读书的人,我什么都不是。我的体验是,读的书越多,越发现自己是那么的无知。不爱读书的人是不怎么知道自己无知的,因为他们连自己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中国传统说法是“不知者无罪”,而西方有句谚语说“无知就是罪过。”你认同哪一个呢?[/SIZ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8
              • 经验491
              • 文章145
              • 注册2012-09-20
              [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2012.12.12  [/SIZE][FACE=Calibri]周三[/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Calibri]多云[/FACE][/FACE][/P][P][ALIGN=center][FACE=Calibri][SIZE=3]如何让后进生专注学习[/SIZE][/FACE][/ALIGN][/P][P][FACE=Calibri][SIZE=3]最近一学期的文科班教学工作让我更深刻地认识了后进生的学习问题,在文科班上课最能感受到班风的不同。经过我的长期观察发现,后进生之所以学习困难,或不前进,并非学习能力的缺失,而是学习习惯不好和专注力缺乏导致的,我认为核心的问题还是专注力缺失的问题。这些学生在早期的形成过程上是逐渐的,早期可能是某些课堂知识不够理解清楚,只是机械记忆,甚至记不住,到了后来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逐渐掉队,上课也努力专注但是已经无能为力了,这期间必然伴随着专注力的持续下降,加上不爱钻研、思考、问题,以及推脱的学习习惯。这些学生,要么是由于早期的专注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因而学业上一直落后,要么是由于学业的落后而变得更不专注。归根到底,那些后进生都是不能专注学习的学生,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十分钟,认真听完一节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何况他们本身也听不懂多少。[/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总有些词是跟后进生有关的,比如抛弃、放弃、绝望、逼迫、强制、必须、不自主、要求、放任、恐吓、睡觉、持久战、改变、不可能。怎么对待后进生一直是教师普遍面对的问题,这也是谁也逃避不了的问题,但是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以为他们是社会的渣滓,是不可救药的人,社会渣滓根本不不会呆在学校的,在学校说明就有救,而且教师是有拯救后进生的责任的,许多教师找非常多的理由开脱自己教育的责任,这是不对的。后进生好比重病患者,我们好比医生,我们不能责怪病人病的太重而不救治,否则那就是不负责任、不道德,教师的良知告诉我,帮助后进生是我们教师的重要责任。[/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那么怎么帮助他们呢?[/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从根本上说,他们需要学习的动力,这个动力有两方面组成,一个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进步、成功、快乐,这些体验会加强学习的兴趣,另外就是理想的力量,当学生树立伟大理想的时候,努力学习就是一个达到理想的途径,他们就会努力。所以帮助他们,就要提供他们最基本的学习动力,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分层次的教学,给与他们力所能及,而又需要努力才能完成的作业,并且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帮助他们发展思维,跨越思想的鸿沟,只有他们在学习中真正体验了自己思维的进步,这种愉悦感是无法比拟的动力。除此之外,就是告诉他们,要有自己的理想,而且只要努力必然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和决心,只要自己下定决心,任何现实而正当的理想都能够实现,而知识就是你实现理想的助手,离开知识人只能是原始人,什么都做不了,任何伟大的人物都需要自身有丰富的知识,或有知识的人帮助他。你来学校不是为了成绩,而是知识本身,如果你只看到一张卷纸中的分数,那只能说明你有多么的肤浅,要知道,自己是为了知识和理想而学习的。当然,只要达到激发学生理想的目的,方式是多样的。[/SIZE][/FACE][/P][P][SIZE=3][FACE=Calibri]从习惯上着手的话,首先需要培养的就是专注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早期阅读的不足会导致儿童专注力得到不有效养成,是儿童注意力不能长期集中的重要原因,我是很认同的。高中生早已经过了“关键期”,这种儿童时期的缺失影响很难消除,不过,经过科学的训练,我相信会有改变的。训练专注力的方式,我只想到了两个,一个是阅读,一个是游戏。把儿童时期阅读不足的问题解决掉,更多的阅读,阅读时,长时间安静的阅读可以训练人的专注力,而且很有效,那些后进生都是阅读严重缺失的人,而且容易迷失在垃圾文学里面,原因还是早起阅读的严重缺失,他们没有接触过伟大而震撼过他们心灵深处的书籍,所以他们才会缺乏鉴别力、品位低下,如果他们哪怕接触过[/FACE][FACE=Times New Roman]5[/SIZE][FACE=Calibri]本伟大的长篇文学作品,他们根本就不会迷失在低俗的文字里,阅读是全面影响人发展的法宝,想帮助你的孩子,就让他们爱上读书吧,让他们接触那些伟大的书籍吧,那比网络的东西营养太多了,儿童时期阅读的引导从家长读故事开始,慢慢扩大书籍范围,只要家长注意,让孩子爱上书籍是很容易的,注意书籍的筛选,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书籍,不要让孩子看他们不太懂的书,有些人提出孩子学习国学,我是不认同的,因为他们根本不理解,让孩子记忆、学习他们不理解的东西是有害的,有人说他们以后会懂得,那么为何不以后懂得时候再学呢?现在学习以后懂的东西不是浪费时间是什么?再说游戏,我发现如果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那么他们可以长期的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看看那些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就知道了,那么我们为何不开发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游戏呢?可以的网络互动的游戏,也可以是传统的接力游戏,比如限定科目范围,自由联想各种知识,大家随意组合这些知识,看可以得出什么有趣的结论和联系,目前这还只是构想,还没有实践实验过,我会试试的。这是一个好方向。[/FACE][/FACE][/P][P][FACE=Calibri][SIZE=3]从课堂过程上,要注意两点:第一,在学习内容要求上,要分层次教学,我们不应该要求后进生太高,但也不能太低,要他们通过一定的努力达到目标为宜,这个目标可以是教师制定,也可以是师生共同制定。第二,课堂纪律上不能降低,你要求的越低,他们做的就更差,高要求就有高的成就,这基本就是后进生的特点,上课期间不能违反纪律,不能睡觉,要努力的学习,可以自己学,但必须是在学习,有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许多后进生的堕落基本是伴随着教师要求标准的逐步下降导致的,不降低标准就是对他们的帮助,不允许不学习就是教师的底线,坚决不能让学生触碰这个底线,否则他们基本就没救了,我不是指学习上,而是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一个在学习上都不肯努力的学生,以后即使从事其他任何职业,他也不会努力做好。[/SIZE][/FACE][/P][P][SIZE=3][FACE=Calibri]这些是我今天文科班上生物课期间引发的思考。高二学生马上就要进行学业水平考试了,只有两周时间了,学生需要自主复习。而个别后进生根本不会自主学习,也不愿努力,通不过的往往就是这些学生,所以我一般会提前声明进行提问,这个时候那些后进生会稍微认真对待,如果你说自由复习,不提问了,后进生要么是左顾右盼,要么是睡大觉。但是提问的话也会影响其他人的自由复习,浪费时间,我可以因为少数后进生浪费集体的时间吗?但是,我可以以自由复习,让学生自己承担后果,不管这些后进生,让他们自生自灭吗?后进生即使没有努力学习没通过学业水平考试,他们可以吸取教训吗?我很怀疑,他们绝不是一两天锻炼出来的,自制力极为有限。最后的折中结果是,我讲少数题目,然后大家自由复习,我会提问个别学生,会私下里告诉他们提问的内容和方式,其他同学自由复习,我信任他们,要说出这种信任。然后在班内发现那些不专心的学生,告诉他们你十五分钟后会提问哪些题目,然后他们才开始认真一下,如果你不说提问他们,你会发现他们什么也不会做的,而且他们的书上连之前要求的答案都没有抄写,对他们来说,让他们学一些比一点都不学要好,而且要求不能过高,我一般只随机提问[/FACE][FACE=Times New Roman]40[/SIZE][FACE=Calibri]个选择题范围,[/FACE][FACE=Times New Roman]15[/FACE][FACE=Calibri]分钟左右自学时间,效果还是不错的。[/FACE][/FACE][/P][P][FACE=Calibri][SIZE=3]最后的提醒是,后进生一般感情是十分敏感的,不能说伤害他们自尊的话,他们从来不缺少这些训斥和伤人心的话,他们缺乏真心的关怀和温暖,他们缺乏陪伴。所以当教师在他们未完成学习要求的时候,除了提出他们需要接受的处罚和新作业要求,也要创造条件陪伴他们完成为止,这样他们才能感受到教师的真正关怀,而不是只关注他们的分数而已。比如,魏书生看到一位学生作文没有写好,他指出了作文中的一些优点,也指出了许多缺点,他说他相信这位学生可以写出更好的作文,而该学生之所以写不好是因为急着回家,没忍住对待这篇作文,因而他撕掉了这篇作文,让他重新写过,而魏书生承诺自己陪着他写完,如果天太晚,他会送该学生回家。这位学生就又重新认真的完成了一篇让人满意的作文,而且没有影响学生回家。一般的教师可以想到、做到处罚学生,不容忍学生不完成作业,但是陪伴学生完成处罚是极少做到的,学生一般不但不感到教师的关心,而且学生还经常误认为教师的处罚有敌视、针对自己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处罚的同时一定要加入人文关怀的润滑剂,刚柔并济,原则问题不含糊,小处问题人性化。后进生需要处罚,更需要陪伴和关怀,这都是改变他们的重要力量。[/SIZ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8
                • 经验491
                • 文章145
                • 注册2012-09-20
                [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2012-12-13  [/SIZE][FACE=Calibri]周四[/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Calibri]大雪[/FACE][/FACE][/P][P][ALIGN=center][FACE=Calibri][SIZE=3]读蒙德葛察的《自然教育》[/SIZE][/FACE][/ALIGN][/P][P][FACE=Calibri][SIZE=3]这又是一部意大利的作品,记得当年读《爱的教育》,受到了强烈的震动,那真是经典之作,这本书不如《爱的教育》,不过也算是不错的教育书籍了,算是家庭教育和自然教育结合的产物吧,估计他们都受到了卢梭的《爱弥儿》的影响。这本书刚开始看起来没什么,但是仔细读下去,感情丰富的多,尤其是那位老船长的人格是那么的伟岸而不可侵犯,正直、勇敢、善良、努力、博爱。我想细致的讲一下自己的感触。[/SIZE][/FACE][/P][P][SIZE=3][FACE=Calibri]第一个很打动的我的是安尼珂舅舅教育安尼珂要每天做三件好事,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这样一年下来可以做[/FACE][FACE=Times New Roman]1095[/SIZE][FACE=Calibri]件好事,如果是闰年的话就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1098[/FACE][FACE=Calibri]件好事,如果坚持几十年,肯定会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人物,也是杰出的人物。反观自己,似乎好久都不做好事了,也不肯做吃亏的事情,自己变得那么肤浅,偶尔还有些刻薄,自以为是,扪心自问,我帮助过谁吗?我是记不得的,其实我是数百名学生的教师,我想找帮助的对象是很容易的,关键是我做了吗?没有!这就是我的问题,所以我也试行一个月,看看自己是否可以坚持下去。我看了安尼珂每天做的好事,有些是很深刻的,包含的范围很广,包括对行为上、精神上、道德上、知识上、健康上等方面的自省,有许多是自己都想不到的。我专门做了一些摘录作为参考。[/FACE][/FACE][/P][P][FACE=Calibri][SIZE=3]第二个触动我的是安尼珂舅舅讲人的学习,他说:“在学习上通常有三种方法。一是从书本中学,二是从他人的经验学,三是从自己的经验学。从理论上,这三种方法各有优势,应该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效果,可实际结果并不是这样的。如果把书本上获得知识的价值比作铜币,那么,从他人经验获得的知识就是银币,而从自己的经验获得的知识就是金币。”我认为是有道理的,个人实践的经验是最宝贵的知识,不过书本知识和他人经验也是不可代替的东西,人也不能满足于个人的经验。他真正的意图是想表达不要迷信权威,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坚持真理。[/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第三个是安尼珂舅舅对国家的热爱。文字里可以看出来他对意大利的热爱,也教育安尼珂热爱自己的国家,可是他的热爱还带有一定的批判性,有鲁迅先生恨其不争的味道。比如,他认为意大利最伟大的时候就是文艺复兴,那时意大利几乎是世界的文化之都,至少是西方的文艺中心,而且文艺复兴波及整个欧洲,造福了全人类,其中最伟大的有诗人但丁,还有伟大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米开朗琪罗,那个时候的意大利才是伟大的,而现在(写本书时)意大利堕落了很多,随波逐流,缺乏自己的民族精神,只喜欢模仿,工业和敬业上比不上英国和德国,所以意大利相比较是很落后的,不过他还是乐观的相信意大利如果努力发奋,那么也可以赶上其他国家,重新获得自己的光荣的。[/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第四是他认为人的价值包括三个方面:精神、健康和才能。我是很赞同的,可是看看我们的教育,经常走错了道路,我们的孩子在这三个方面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而我个人也值得好好思考。整体上看,人的价值真的很简单,不要被生活肤浅的事物所迷惑。[/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最后让我深思的时安尼珂舅舅对职业选择的建议和看法。他认为职业选择应该早做规划,这样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其次要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千万不要随波逐流,不要别人说什么赚钱、发财、好找工作就选什么,否则你可能根本不喜欢自己的职业,生活在抱怨之中。他说世上有很多俗人就是不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是看着自己的朋友或周围的人,羡慕他们舒适的生活,看到医生赚钱了就去当医生,看到工程师收入高就想做工程师。而当他们真的当上了医生和工程师,他们又发现没有预期的那样好,他们就会有怨言了。他认为世界上最不幸的事就是对于自己的职业没有兴趣,最幸福的事就是热爱自己的职业。如果你不喜欢自己的职业,趁早换个吧,不要浪费一生的时间干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那么什么是好职业呢?安尼珂舅舅认为职业是有等级的,有高下之分,能使自己喜悦又对他人有益的职业,其等级最高。任何职业都有潜藏的宝贝,只要用心挖掘,肯定能有收获。这些论述我是最赞同不过的了,不爱自己的职业是一种悲哀,而一直做自己不喜欢的职业基本就是精神病的作为,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总是羡慕这个,羡慕那个,一直诉说自己职业的悲哀,可是自己又不改变职业,害怕其中的风险,所以几乎一直生活在抱怨之中,这种人真是可怜啊!反观自己,也理解自己职业的伟大,也喜欢努力做好,认真钻研,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学习,自己有时候也会抱怨自己工资太少,这也是实情,那么是不是工资高了自己就不抱怨了呢?可能未必,也许还会抱怨房价高呢,或者车太贵了,当人停留在抱怨之中本身就是悲哀,自己要超越这些。我本来就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是还不够投入,看了这本书让我对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以上就是我对本书的一些基本感受,只是粗略的谈了一下。这本书适合家长去阅读。[/SIZ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8
                  • 经验491
                  • 文章145
                  • 注册2012-09-20
                  [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2012.11.30  [/SIZE][FACE=Calibri]周四[/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Calibri]晴转多云[/FACE][/FACE][/P][P][ALIGN=center][FACE=Calibri][SIZE=3]读文聘元的《西方哲学的故事》[/SIZE][/FACE][/ALIGN][/P][P][FACE=Calibri][SIZE=3]这本书还是很有意思的,结合了历史和哲学,由于哲学本身有些艰涩难懂,尤其是后面的黑格尔、康德哲学,但是作者很是用心,使用通俗而有趣的语言进行讲述,选出哲学中比较有趣而吸引人的部分,尽量讲出各位伟大哲人的特色和核心观点,尽量保持趣味性和启发性,让我这个外行也能读完实属不易,虽然文笔上比不上西方伟大的通俗作家,但是在国内已经很不错了。中国的哲学一直不兴,普及哲学非常有必要,哲学赐予人智慧,我认为我国改无用的政治课变为哲学课入门或哲学史会好很多,哲学教给人思考,这很重要。[/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作者可谓专业而用心,不仅讲述哲学史,还告诉我们研究哲学的方法,哲学的起源,这我就不说了。哲学包括形而上学、伦理学和逻辑学,都各具特色,研究领域和问题不同,偶尔也有重叠部分。我只想讲讲其中有趣的部分。[/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毕达哥拉斯,早听说过他,没想到他更有趣,成立了自己的学派,崇尚几何学,而且他的组织极为神秘,有很多有趣的规定,比如不可以吃豆子,不准碰白毛公鸡,不准跨过门闩,不准走大路,不准房间有燕子等等,总之很有趣,而这种神秘的组织是很容易吸引人的膜拜的,所以毕达哥拉斯应该算是有生之年真正做到哲学王的人,在一些城市当过最高领导,不过成绩不怎么样,也被赶走了。但是毕达哥拉斯很伟大,比如他成立了灵魂转世说,跟我们佛家的转世差不多,人灵魂不灭,可以转世为其他动物,这不知道东方的灵魂转世说是不是跟毕达哥拉斯的学说有关,是不是它传播的产物,还是多地起源,我国的灵魂转世说应该来自印度,而印度的怎么产生就不得而知了。还有就是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就是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平方等于直角边平方之和,而且他认为世界看似复杂,但是实际是简单的,都是数的世界,当时古希腊都普遍的认为世界可以用简单的原理解释,而他相信数是世界的本质,这对古希腊影响很大,包括后来的柏拉图都很崇尚几何学,还有阿基米德也是几何学高手。[/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赫拉克利特是很有脾气的家伙,相当刻薄,到处骂人,看不起任何人,包括那些伟大哲人们,何况那些普通人,语言很犀利,比如他认为人是宁愿要草料而不要黄金的蠢驴,认为人是天生的懒汉,非要用鞭子抽打他们才能努力工作,说起来还有点道理。他的伟大学说是认为世界是一团火,而且这家伙信仰战争,认为战争就是正义,鼓吹战争,认为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认为大家凭借各自的力量去争取胜利是应当的,一切都是通过斗争产生和消灭的。这也是他的斗争哲学,一切都通过斗争产生,就像一切都通过斗争而消灭一样。当然他也说,他更多的是一种斗争思想,好比对立统一一样,我们今天的马克思衍生的矛盾论有些类似,对立,运动,统一,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产物。赫拉克拉特的这个思想先大大影响了黑格尔,而黑格尔大大影响了马克思,然后就是我们也受了影响。有趣的很吧。他另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变,万物的本质就是变,他的名言有“万物都在流变着。”还有另一句大家都听说过的“踏入同一条河流里的人们,流过他们的水是不同的,永远是不同的。”我们久闻大名的改编句子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没想到这句话是两千多年前的话。[/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德谟克利特,这个人最牛的是提出了“原子论”,在古希腊没太高的地位,但是在今天地位非常,而且被今天证明有着惊人的准确性。不过他的“原子论”和今天的不完全一样,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凭空想法。他认为,原子是一些有着各种形状的小颗粒,方的、圆的、扁的、长的都有。它们是不可分的,也是没有空隙的,它们的数目是无限的,有大也有小的,温度也不一样,重量也不一样,而且不可毁灭,最后的特点是永恒地运动。他认为宇宙除了原子就是虚空。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他的某些地方虽有些问题,但是已经很接近今天的原子论了,包括原子的运动性、不同质量、大小等,真不知道他的脑子怎么想到这些的,真是天才,这还没完,他还有让人吃惊的想法呢。既然世界是原子构成的,那么原子之间肯定会碰撞,然后形成漩涡聚集,就像我们在水中看到一样,里面的东西会因为漩涡而聚集,这种原子漩涡运动最终形成各种各样的物质,这跟我们今天原子形成分子和物质起码表面上是一致的,更为有趣的是,我们的宇宙就是漩涡运动形成星系的,康德就沿用了他的漩涡运动解释宇宙天体的形成。他还要更天才的想法,他认为除了我们这个世界之外,原子还构成了许许多多其他的世界,这些世界跟牛羊一样多,有的正在生长,有的已经衰老,有的天上有好几个月亮太阳,有的则一个也没有。总之,世界就像一个人,有生有死,只有永恒的原子。我们今天的宇宙观和事实基本一致,这太天才了。[/SIZE][/FACE][/P][P][SIZE=3][FACE=Calibri]下面是我们著名的苏格拉底同志。算得上古希腊三大哲人最早一位了,苏格拉底的思辨是很著名的,而且他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Calibri]“接生婆”式的教学是很有名的,也就是启发式,他之所以做此比喻是因为他母亲就是接生婆。说到苏格拉底,他有很多独特之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丑,而且面型猥琐,个子不高,脑袋不小,秃顶,浓眉,深凹陷的眼窝,酒糟鼻,听说还是鼻孔朝天,宽大的嘴巴,脏狼的胡子,不卫生的衣服(就是一个大麻布),而且像渔网一样破烂,他似乎生下来就没脱过,也没跟水打过交道,还有一双从不穿鞋的脚。其次有名的就是家有悍妇,他的妻子是哲学史上最有名的妻子了,名叫桑蒂普,她的悍跟苏格拉底的丑真是比翼双飞,相映成趣。关于苏太太的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桑蒂普不知为什么又大骂起老公来,苏格拉底跟往常一样一言不发,任她骂去,过一会苏太太又给了苏格拉底一脸盆的洗脚水,倒在了头上,而苏先生只抹了抹脸上的水珠,不慌不忙地说“我知道打过雷之后一定要下雨的。”不过我们也不能直接说苏太太不好,人家可以理解的,我们虽然说苏格拉底很伟大,但是对于苏太太他是标准的不务正业,天天“侃大山”不干事,根本不是好丈夫,更不是好父亲,这能不让做妻子的生气吗?好吧,做个伟人背后的女人不容易啊,她只是表现的很明显。苏格拉底平时爱好就是沉思和辩论,而且相互促进,不过他最大问题是不爱记录,也就是不出书,这在出书很热的古希腊算是另类的,估计他买纸钱都不充裕吧。苏格拉底是伦理学的鼻祖,比如什么是善、美、正义之类的。苏格拉底最出名的应该是他的死吧。由于我们最推崇苏格拉底以及他学生柏拉图和他学生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他们因苏格拉底之死对古希腊的泛民主制批评有加,他们作为古希腊的精英,他们支持精英政治而不是泛民主制,苏格拉底认为人的智力和专长是不一样的,随意抽签决定人的职位是不合适的,说实话,苏格拉底的想法是有民主,但不能泛滥,估计今天的民主制应该是他满意的,让社会的精英管理国家更有效。他当然是有道理的,不过他也有问题,或许是太执着于自己的信念,不肯在法庭认错,而且还用更激烈的言辞刺激数百人的陪审团,如果他说点软话,绝对没问题,可是他太执着于真理了,他不认错,在有机会逃跑的时候决绝逃跑,欣然赴死,可谓死的极有风度。那么我们就该客观评价一下了这怪谁,但从政治决策上,苏格拉底是对的,泛民主制弊端很多,不利于对外御敌,而且决策低效。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制度要求城邦的有资格的平民积极参与城市决策,促进公民素质的提高,公民的思维能力和参与性都很强,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制度造就了古希腊那么小的城邦而创造那么辉煌而伟大的文艺和思想,这种政治参与锻造了古希腊公民的思辨能力、研究问题的兴趣,以及创造的欲望,我个人认为这种泛民主制度虽然政治上不算完美,但是成就了古希腊的伟大智慧,所以即使希腊土地被马其顿帝国或罗马政府了,但是在文化思想上却征服了更多的地方和人民,似乎千余年无人超越。我们在因苏格拉底之死而批评古希腊的泛民主制的时候,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制度最古希腊和对世界的伟大贡献。[/FACE][/FACE][/P][P][FACE=Calibri][SIZE=3]但从外貌上,柏拉图似乎是最帅的哲学家,当然也是最伟大的。所有的哲学家都承认:这个西方哲学都是在为柏拉图作注解。柏拉图是贵族,是苏格拉底的同乡雅典人,而且是他学生,这位学生很崇拜苏格拉底,而且很尊敬,在苏格拉底入狱的时候他买通狱卒让苏格拉底逃跑,而且他在后来的许多著作里面讲自己的观点以对话形式写下来,而且是用苏格拉底的口气说的,所以很多思想容易让人误会,不知道这真的是苏格拉底的,还是他自己的,尤其是其中著名的《理想国》。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就离开了雅典,不是因为伤心,而是买通狱卒是犯罪的,他没苏格拉底那么伟大精神,脚底抹油就跑了,他周游了许多地方,包括当时文化很发达的埃及,总之他溜达了十二年后回到了雅典,回来之后在雅典城外建了一个最著名的学校,取名阿卡得米,这个名字现在也在用,但是只配用在在重要的治理机构里,不如国家科学院之类的。学校里除了教柏拉图的治国良方之外,还大教数学、几何,这是埃及和毕达哥拉斯都崇尚的,门口还写了一句“不懂几何学不得入内。”他一生也到处奔走,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惜都没有,像孔子一样,无果而终,最终只能教书,寄希望于自己的学生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他最著名的学生当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思想庞杂,非常丰富,我就不多说了,他吸取了当是非常多的众家之长,归为自己的思想体系。[/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亚里士多德也许不是最伟大的哲学家,但是肯定是最渊博的哲学家。他没有跟柏拉图一样沉迷于哲学深渊,而是研究那些更为实际的东西,比如物理、动物学、植物学等等,他似乎天生就是那种追求知识和真理的人,他还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植物园、动物园。亚里士多德是在柏拉图的阿卡得米学习的,是个最爱读书的人,自己的寝室就被称为“读者之家”,因为藏书很多,他也算得上是最早的藏书家吧。亚里士多德除了自己的思想伟大之外,另外让他出名的是他的学生有一位是亚历山大大帝,也正因此,他是很受尊重的,甚至有讨好的。亚里士多德毫无疑问是柏拉图最杰出的学生,但是两位伟大的人是很难和得来的,也很少有柏拉图夸耀亚里士多德的记载,倒是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很著名的话世人皆知,“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如果你知道他们两位关系未必很好,其中一个还经常怀疑另一位的知识时,理解这句话就更有趣了,我觉得亚里士多德未必多爱柏拉图,最多是尊敬罢了,这和柏拉图对于苏格拉底的爱完全不能比。所以亚里士多德没能成为柏拉图的继承者,他离开了阿卡得米,也四处游学,顺便说一下,亚里士多德最讨厌数学,柏拉图很推崇,至少说明数学不好并不能说成不了伟人。亚里士多德非常幸运,取了以为贵族美女,而且成为了马其顿王子的老师,也不知道亚里士多德对亚历山大大帝有多大影响,似乎没多大影响,亚历山大照样是野心勃勃、放荡不羁,哲学上照样一窍不通,不过做过帝王师,亚里士多德就光荣多了,似乎被讨好,而且资金充裕,所以他才能建立自己那些很耗钱的生物园。不过最悲催的是,晚年可就惨了,亚历山大死后,希腊本来是马其顿的殖民地,这是就揭竿而起的起义了,而这位马其顿的帝王师就倒大霉了,只能学习自己的老师柏拉图,溜之大吉。最终在流亡中死去。亚里士多德由于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如天文学、生物学、物理学,自己还创立了动物学、植物性、物理学和生理学,作为生物教师,我真该膜拜一下,至今还记得这家伙打破了许多鸡蛋去研究鸡的坯胎发育,这需要多少鸡蛋啊,他是富家子弟啊,确实如此。他著作等身都不止,包括逻辑学、自然科学、美学还有形而上的哲学。他的知识是那么丰富,思想是那么伟大,所以后来基督教都不得不借助他的许多理论去粉饰、解释、阐述自己的宗教观念,也因此基督教也辛辛苦苦的保留了这些根本不是基督徒的学说,古希腊文化得以留存。他的思想是那么威力无穷,所以千年之久竟无人超越,除了他够伟大,还有基督教对人思想的压制。还记得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丢下两个铁球只为了证明亚里士多德一千多年前的结论,我们可以因此否定亚里士多德的伟大吗?当然不能,他只是一个追求真理的人,他也没说自己的理论是绝对真理,只是基督教让他的理论不容否定,那绝不是他的错,他只是被利用了而已。他在相当长时期内被认为是最伟大的人,我现在仍这么认为,至少是最伟大的人之一吧。他的政治观点也很有趣,他认为稳定第一,反对乌托邦,认为人生而不平等,跟柏拉图支持男女平等不同,他只完全的支持男尊女卑的,不过他很重视教育,他是国家至上主义者,而教育是塑造国家最重要的。关于政治制度,他认为君主制、贵族制和立宪制是最好的,而僭主制、寡头制和民主制是最差的,当然他的“民主制”和今天的是不一样的,他指的是古希腊的泛民主制。相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务实得多,不过很多只是他的主观意见,跟他的生活经历有关。他的宇宙观里还提到了一种第一推动力,认为这个力推动宇宙的运行,至于这是什么力就不知道了,也许是上帝一样的原动力,或一种思想吧,他是最喜欢思想的人。[/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书中专门讲述了犹太人和基督教的起源问题,这本不是哲学问题,但是这跟哲学有很大的关系。犹太民族是一个悲壮的民族吧,命运多舛的很,但是却一直意志坚定,相信可以实现民族的理想建立天国,相信他们唯一的神耶和华会拯救他们,他们的先知会拯救他们。从他们的历史中让我了解到,任何民族的灾难和痛苦都主要来源于民族自身,自己人的迫害才是悲剧的主要来源,任何民族均如此,我们也是如此。基督教起源于犹太教,经过耶稣、保罗的发展才成为世界性宗教,不过基督徒们似乎对犹太人从不抱感激之情,迫害之心似乎更多。基督教在中世纪有太多不光彩的事情了其中著名的就是十字军东征,里面邪恶的事情多了,本书也做了介绍,这似乎更能让人看清楚基督教的历史。[/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托马斯·阿奎那算是神学的权威了,他的哲学就是与神学的完美结合,所以很容易被基督教尊为正统,当初的基督徒,没读过阿奎那的书都不好意思说读过书。我不知道他的那些神圣哲学,一切为了主的哲学是自己真正信仰的东西还是有讨好基督教的成分,他创造了这样的这些体系。颇类似于我国的大儒董仲舒,将儒学柔和忠君事君的思想,改造成了服务君主皇帝的变态儒学,董仲舒绝对有讨好的嫌疑,而托马森·阿奎那是否如此就不得而知了,我个人认为有,至少受此影响很大。他把这些当成神学的婢女,他解释第一推动力就是上帝,我个人讨厌他贬低哲学的做法,但他顺应了那个基督教一统天下的时代,所以他辉煌的不得了。[/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下面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培根同志了。培根是个很独特的人,似乎有双重人格,哲学上很伟大,人品上有点问题,培根生活在贵族家庭,自己又聪明,入学剑桥三一学院,这个很著名的地方啊,牛顿、达尔文、罗素、拜伦都在这里混过。不过由于基督教的毒害,大学里的哲学和神学都一塌糊涂,都无聊之极,比如他们会争论一个针尖可以占下几个天使,经院哲学主导一切,虽然已经开始兴起文艺复兴,但是哲学界没有什么进步。培根置身于此,发誓要自创一套哲学,推翻这一切陈旧俗套。不过培根毕业后没去搞哲学,而是政治,这跟他家族有关吧,开始还不错,但是后来就不好混了,等他的靠山和家族消失了之后,他就没成功过,他的生活也想到糟糕,挥霍严重。大家对培根最大的人格指责是他指正当年多次帮助自己的恩人,导致那位很不幸,绝对后悔曾经帮过培根的人,被判死刑。培根也为此辩护过,说的义正言辞、伟大非常,不过寻求伊丽莎白女皇的政治欣赏似乎也是他做此事的一大原因。他还为历史上非常不受欢迎的詹姆斯一世拍马屁、出点子,也混出了爵士之位,他娶了一位家产丰厚的女子,也算是得意非常,富贵逼人,官运亨通了。他还担任过检察长,入围内阁,成为掌玺大臣,这算是登峰造极了。事业到了高峰就会走下坡路。他由于受贿而被调查,他也承认受贿了,他认为谁不受贿呢?但这个理由还是不能满足舆论的需要,他被处于罚款,没进监狱,给国王詹姆士一世写了著名的《自白悔过书》,顺利过关,也就是承诺自己为他写一本伟大著作,歌颂他的功德,也愿意成为其忠实的奴仆,他确实也是这样做的,他在国会经常为国王辩护。不过即使他费尽心思,他已经混不下去了,他最终回老家做隐士去了,这对他对哲学都是好事。培根最有名的一句话相比大家都听过“知识就是力量”,而培根最伟大的地方不是创造了多少具体的知识,而是发现了获得知识的途径、方法。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知识来自于经验。这跟当时的神学为中心的托马斯·阿奎那是完全对立的,因为神学认为人是神的奴仆。他最伟大的著作就是《新工具》,这是一个发现真理的工具,一种科学的方法。他认为,感官对自然的感受产生经验,而加工的经验得到规律,规矩最终形成知识。他认为人要最终获得真理性的知识就有冲破斯达幻象,分别是种族幻象(就是人总是以自我、以人类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洞穴幻象(片面性)、市场幻象(语言的误用导致的错误)和剧场幻象(权威主义)。而且他认为人不仅可以加工经营,也可以设计实验丰富、验证经验的准确性,而理性加工就可以得到真理性知识。培根为人类找到了一种到达真理的好方法,那就是归纳法。科学上还有演绎法,只是演绎法早就被发现了,古希腊就有了,但归纳法是培根的伟大思想杰作,是现代科学思维的基础。归纳法比大家想想的要复杂,它可以从复杂的东西里面抽提本质的东西,包括对比差异和程度,找出事件变化差异的原因,就是大家做对照试验最重要的思维就是归纳法的应用,也是科学上最重要的基本方法之一。[/SIZE][/FACE][/P][P][SIZE=3][FACE=Calibri]下面讲笛卡尔的故事,这家伙既是哲学家也是数学家。不过从小体弱多病,弱的不行,又性格腼腆。他小时候上的是耶稣会学校。他在那里学习了[/FACE][FACE=Times New Roman]8[/SIZE][FACE=Calibri]年也没有养成多圣洁的心灵,毕业之后去了巴黎,那里可是西方的文化之都,但是也是烟花之都啊,笛卡尔[/FACE][FACE=Times New Roman]16[/FACE][FACE=Calibri]岁到那里就把持不住了,掉进了烟花酒地,陶醉于灯红酒绿或石榴裙下,除了找美女打情骂俏就是另一爱好:赌博。关键是这家伙是赌神级的人物,几乎每赌必赢,这是他最佳的谋生术,很多人想学都学不会笛卡尔的技术,因为那是高级而精密的数学计算,真怀疑笛卡尔这位数学家是这样锻炼出来的。他在巴黎一混就是五年,直到自己都感到这样的生活是那么的空虚、无聊,自己的生活是那么可悲。他断然离开了美女、美酒和朋友,开始了另一种生活。为什么做出这种转变,一般都相信肯定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影响了他,或就是自己的顿悟吧,我们不得而知。没想到他离开巴黎去了军队,他那点身体还能进军队,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但是他确实去了,还当了四年兵,不过不是打仗的那种,而是文书工作,他也打不过别人,在此期间他似乎还依然热爱数学,喜欢找懂数学的军人学习。等他不想当兵了,他想到安家了,他在荷兰安家了,而没有在法国,估计是怕那些无聊朋友的打扰。当时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17[/FACE][FACE=Calibri]世纪,荷兰取代了西班牙成为东方霸主,而新生的国家都充满自信和开放,或许这也是荷兰的吸引力所在,许多思想家把荷兰当成自由之国,那是避难和出版的好地方。笛卡尔在荷兰一住就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20[/FACE][FACE=Calibri]年,出版他的基本主要著作,包括《方法论》、《沉思录》、《哲学原理》等。笛卡尔很特殊,他读书不多,但是写的不少,身边的一般也就是《圣经》和阿奎那的著作,似乎跟他的思想、著作没多大关系,不知道是不是当护身符用的。笛卡尔还是数学家,因为他成立了现在中国高中生深刻讨厌的解析几何,这确实很伟大。最奇怪的是这家伙身体真不怎么样,但竟然很少生病,估计是他很懂养生吧,爱睡觉,工作时间少,不干一切有害身体的事,制欲,他除了在巴黎期间很乐于酒色,但此后很少,而且终身未婚,不过有一个私生女,他是很爱女儿的,爱得不行,可惜女儿[/FACE][FACE=Times New Roman]5[/FACE][FACE=Calibri]岁的时候患病死了,这是笛卡尔遭受过的最大打击,也是他最痛苦的时期。不过此后他似乎就好些了。我发现这些哲学家们都有一些类似出,最重要的就是他们主要出身贵族,不为世俗所累,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哲学,而不是应付生活,他们都是衣食无忧,甚至是相对富裕,即使苏格拉底是穷光蛋,但也对世俗完全不操心,照样每天思辨。笛卡尔家也是有钱人。笛卡尔出书之后就名声大振,学者、市民或贵族、阔佬都很尊敬他,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FACE][FACE=Times New Roman]17[/FACE][FACE=Calibri]世纪瑞典是强大的国家,而且克里斯蒂娜博学多才,爱好学习,自己不仅懂得许多知识,而且通宵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还有母语瑞典语,这样的女王能不杰出吗?她十分尊重学者,不仅自己聚集了大批一流的学者、艺术家,还喜欢和不在身边的学者通信,对方非常丰富,包括伏尔泰、卢梭等,她也写给了笛卡尔,而且成为笔友,这不是通信就完了,还邀请他去瑞典当她的老师,笛卡尔也幸福的不得了,得意洋洋了很久,可是他那不争气的身体哪里受的了北欧的寒冷气候,开始他说明原因拒绝了,可是女王可不容易拒绝,又多次诚挚邀请,这可是很多他哲学朋友眼红的不得了的事情,他怎么能一直拒绝呢,他答应了,而女王很客气的拍了一艘军舰去迎接他,真够意思吧,因此笛卡尔来到了斯德哥尔摩。女王给他的差事是教她哲学。不过问题就来了,女王有个毛病,她认为早上[/FACE][FACE=Times New Roman]5[/FACE][FACE=Calibri]点是脑子最好的时候,所以要求早上[/FACE][FACE=Times New Roman]5[/FACE][FACE=Calibri]点教她,对于一般人就算了,可是笛卡尔的一大养生秘诀就是不起床,一般睡到中午,甚至吃饭都在床上,所以早上[/FACE][FACE=Times New Roman]5[/FACE][FACE=Calibri]点起床基本是要他的命,不过美丽的女王想要你的命,谁舍得不给吗?笛卡尔因为上课身体虚弱了不少,最要命的是他朋友,驻法的瑞典大使病了,他认为自己应该好好照顾他,最好大使好了,他病了,然后就再也没起来。幸福来得太快,去的也很快啊。笛卡尔最著名的一句话应该是“我思,故我在”吧,他那不爱读书的样子,还真需要思想才行。黑格尔说,笛卡尔是近代这些的创立者,罗素认为,笛卡尔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鼻祖,没想到吧,现代打的不可开交的两大哲学派别竟然是一个老祖,这虚弱的身子还真了不起啊。笛卡尔的哲学不是从思开始的,而是从怀疑,怀疑一切就是他的出发点。从怀疑中发现问题进行思辨。笛卡尔认为世界万物都是虚无的,包括我们的身体,唯一实在的只有我们的思维,因为世界的一切都只是思维的产物,这才是“我思,故我在”的真正含义,因为我们本身就是思维的产物,没有了思维就没有了一切。可是他更有趣还在后面的思辨,他通过我思的考问、推理,推出了我自己存在,而且进一步推导出一个结论:凡我们可以设想的很清楚、很显然的一切事物都是真实的,因此还推出上帝是存在的,原因是我们心中有一个真、善、美的概念,清晰而明确,哪里来这些不知道,那只有上帝是完美的,所以上帝是存在的,有趣吧。他还说,凡是神启示我们的,我们都必须相信,不管我们是不是理解,为何要相信神,因为人是幼稚而无知的,神才是神圣高明的,在这里我才感受到他在耶稣会[/FACE][FACE=Times New Roman]8[/FACE][FACE=Calibri]年教育的影响,当然他的观念未必如此产生的。笛卡尔更有趣的是提出身心二元论,认为身体和心灵没关系,谁也不管谁,很有意思吧。不过心灵可以影响身体,只是需要一个中介,那就是神,我们身体的执行都是神的命令,神的话是一定要听的,比如撞到墙了,神发现会告诉心灵快痛,心就痛了,也告诉身体捂住头,身体就捂住了,很有趣吧。我们今天宁愿相信他所谓的神就是我们的神经或大脑罢了。笛卡尔的一些主张被后人拿去,经过改造有些变成了唯心主义的核心思想,那么他怎么影响唯物主义了,他有个观点是有机体是机器,动物也是,这对后来的唯物主义影响很大。[/FACE][/FACE][/P][P][FACE=Calibri][SIZE=3]说说斯宾诺莎,他是个犹太人,虽然犹太人未必承认这一点,他被追出了犹太教,为此还专门还可大会,并给与他各种邪恶的诅咒,他被完全的孤立了,他只能从西班牙的阿姆斯特丹搬走,原因是他的言论和行为挑战了犹太教。他父亲都跟他断绝了父子关系,何况朋友呢?他还暗恋过一位女教师,可是被拒绝了因为他个子低,皮肤黑,他对女人根本不了解。他去了一个小城奥特德克,还改了名字为本恩迪克特,真是不容易啊。知道他干什么工作吗?磨镜片,这在当时是很吃香的工作,如果稍微勤奋可以过上好日子,他是在犹太教会学校学会的这门技术,说明犹太人一直都是重视身存技能教育的,很有远见啊。不过斯宾诺莎没有拼命的磨镜片,他只有生活必须的时候才会,他每个季度都会计算一次帐,看磨多少镜片够自己的花销,然后不多不少的花到年底,为什么他要这样,因为他需要干更为伟大的事情,那就是研究哲学。他也搬过家,但还是磨镜片,写作,搞哲学,也写了书,可是不敢随便出版,因为那是的教会还厉害的很,说不准烧死你,蹲监狱是正常的事,所以他匿名发表了不少,其中的《神学政治论》让他一夜成名,不过赞美的似乎还没有骂他的人多,各种攻击都有,不过他是淡然的人,根本不予计较,也不理会,至少很少理会。他的《伦理学》才是他的不朽之作。斯宾诺莎出名之后,仰慕他的人是很多的,无论是贵族、军人还是大学,但是他都很淡然的对待,有人看他生活的如此艰苦,给他钱,他不要,海德堡大学也邀请过他,可是书信中说要注意言论的影响,尤其是对宗教的,他便拒绝了。他就是那么一个伟大而淡泊的人,淡泊的让人萧然起敬。斯宾诺莎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要把握宇宙就先把握这个整体,这和我的思维很像。斯宾诺莎还认为实体、神和自然是三位一体的,也就是万物与上帝同在,自然就是神的存在,神既自然。所以他的上帝就是指自然。而且他还认为思维和存在也是同一的,好比硬币的两面,因为他们的本质都是神。也就是神、自然、实体、思维与广延都是同一的,这不是不同方向对同一事物的看法而已,好比硬币也不只可以看两个面,有更多角度。他还认为人是不自由的,只有神是自由的,神的本质就是自由性,人只是被神决定的,他也认为善和恶只是幻想,没有绝对的善恶之分,因为我们的一切作为都是神的安排,即使是大坏蛋尼禄也是上帝借他的手做的,而上帝本无善恶之念,这只是人思维的产物罢了。[/SIZE][/FACE][/P][P][SIZE=3][FACE=Calibri]下面说以为传奇式的哲学家——洛克。洛克不仅是伟大的哲学家,是医术神通的大夫,还是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洛克是英国人,而他经历的年代正是英国大变革的时期,国王和人民的斗争时期,他小时候就经历过残酷的战争,这对他的思想和哲学有重大影响。洛克也是牛津大学的校友,不过上的是基督教会学院,他进大学的时候就是克伦威尔成为英国寡头的时候,在大学学的都是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洛克感觉就是浪费时间。洛克毕业的时候他父亲去世了,他母亲在很早之前就去世了,他基本是举目无亲了,他遭受的痛苦是无法理解的,他或许是为了逃避这些痛苦,总之之后他就投入到科学研究了。他研究医学、物理学、化学以及气象学等,医学上的造诣尤其非凡,举个例子,他为一位阿希利勋爵治好了一种怪病,救了他的命,而且还为他做了一个高难度手术,阿希利在胸腔长了一个大肿瘤,而洛克竟然打开了他的胸腔成功的将肿瘤切除干净了,就是到今天这也是很有难度的手术,何况他只使用了一把三百多年前的刀子而已。洛克的医术水平基本是传说,全英国最有名的医生之一西顿汉姆就十分佩服洛克的医术,也是好朋友,当他发明一种治疗海员生命的热病时,他为了让人相信他的疗法是有效地,他便自豪的宣布,他的疗法,洛克是完全赞同的,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洛克的传奇了吧。洛克的朋友名人很多,比如波义耳、牛顿啦,因为他的科学水准也是很高的。阿希利勋爵是洛克的保护人,也是民主主义者,反对专制的国王,他和阿希利的关系和感情是很深刻的。包括他研究政治也是来自勋爵的建议,当阿希利被詹姆士二世逮捕的时候,洛克已经深陷危险之敌了,不过洛克是牛津大学的老师,英国黑暗时期也不会直接无罪名逮捕人,不过牛津大学迫于压力,让洛克辞职,洛克只好去了荷兰,因为[/FACE][FACE=Times New Roman]17[/SIZE][FACE=Calibri]世纪的荷兰最开放的了。原来他是阿希利的顾问,阿希利是英国的大法官和上议院议长,所以洛克是很忙的,那么多了荷兰,他终于有时间沉思了,这对哲学是件好事。在荷兰他完成了《人类理智论》,这个时候英国发生了伟大的“光荣革命”,詹姆士二世被赶出了英国,英国迎来了威廉和玛丽,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成为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洛克当然光荣的回到了英国,第二年他就出版了《人类理智论》,这是西方非常伟大的著作,被称为“思想编年史上伟大的独立宣言”。一时间洛阳纸贵,被翻译成多国版本而影响欧洲多国。洛克的哲学算得上是很亲切的,非常明了容易理解,这种哲学史上都是少见的。他的伟大贡献有两个,一个是认识论,一个是政治哲学。他是反对天赋观念的,强烈的反对笛卡尔的天赋理论,他认为我们的观念来自于经验,在获得经验之前就是白板,而我们的经验有两种,一种是外部经验,一种是内部经验,外部的就是自己体验的,内部的是看别人体验领会的,这两种经验综合形成我们的经验。知识来自于经验,而经验来自于外物。经验形成简单观念,简单观念复合为实体观念,我们还有一种关系观念,这三种观念排列组合组成我们各自观念,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三种,直觉知识、证明和推论知识、感觉知识。洛克最著名的还不是他的哲学或医学,应该是政治哲学吧,他是站在阿希利一边反对君主专制的,他是反对所谓的君权神授的,而是提出了国家政府的起源问题,认为君权是人民赋予的,而且只是赋予了君主部分权利,人民也有权利收回权利废除君主,人民和君主之间是契约关系,签约双方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政府主要是负责制定法律、维护社会治安、惩戒违法行为等,而人民没有将全部权力授予政府或君主,任何政府无权实施专制政府,如果政府没有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人民有正当的理由反对政府或君主,洛克的社会契约论得到了卢梭等人的支持,对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都有巨大的影响。[/FACE][/FACE][/P][P][SIZE=3][FACE=Calibri]康德算得上西方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吧,除了他的影响力够大,还有就是名字特别,我是这样想的,因为他的名字跟歌德有些像。康德的一生是最具特色的,最大的特色就是没特色,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们爱过,恨过,幸福过,也痛苦过;可康德呢,他一生既没爱过,也没恨过,谈不上幸福,正如谈不上痛苦。”他出生在格尼斯堡,生活在格尼斯堡,死在格尼斯堡,当年属于东普鲁士,算是德国人吧,因为说德语,现在属于俄罗斯,他一生十分单调,一生几乎没多少可以谈的,他伟大的一生是那么的平淡。康德父亲生了[/FACE][FACE=Times New Roman]9[/SIZE][FACE=Calibri]个孩子,他是老四,不过前三位很早上了天堂,他变成了老大。他身高不足[/FACE][FACE=Times New Roman]1.5[/FACE][FACE=Calibri]米,一向体弱多病,但是竟然活到了[/FACE][FACE=Times New Roman]80[/FACE][FACE=Calibri]岁,因为他把保命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吧,自小就尽量避免生病、保养身体,避免一切可以不利于身体的东西。康德就在格尼斯堡大学研究神学,他貌似是爱读书的,熟悉很多人的著作,而且敢于挑战权威,喜欢写东西,不迷信任何人,也许这才是他那巨大的思想武器吧。康德在大学的成绩是很好的,应该有资格留在大学,可是他的申请被拒绝了,所以他那弱小的身躯要迎接社会这所大学了。康德可以干什么呢?当然是家庭教师了,这可是当时很流行的职业,不是中国的这种,而是西方的贵族专门请到家里吃住的那种,类似于简·爱那种,居里夫人当年也干过,康德做了十年的家庭教师,先后在三个家庭干过,真是了不起,这十年他似乎没干多少正经事,不过他拿了博士学位。这时,他终于可以进入格尼斯堡大学了,不过是私人讲师,没工资,考开课收学生的钱,课程越受欢迎收入越好,叔本华和弗洛伊德都干过这种工作。康德是很尽职的,开了大量的课程,五花八门,上到哲学、数学、逻辑学、教育学,下到武器制造、人类学都有,几乎是天天上课,一周六天课,每天三四节,比我都多,而他的课很受欢迎。他的授课标准是中等的学生听懂。他开始写的一本书是《宇宙发展史概论》,真是佩服他,他也没敢用真名出版。后来,康德的著作几乎年年都有出版,威望也逐渐提高,不过他[/FACE][FACE=Times New Roman]46[/FACE][FACE=Calibri]岁才当上教授,后来是哲学系主任,还有校长,后来出版了他著名的“三大批判”成就了他的,包括《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他的名声如日中天了,其他大学也开始讲他的哲学,不过他还是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大学和格尼斯堡,佩服啊。康德哲学的核心观念是两个世界,一个是现象世界(“此岸世界”),一个是“彼岸世界”,他认为我们可以研究和感受的只能是现象世界,而“彼岸世界”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也是现象世界的缔造者,但是是不可知的,也无法研究。人的感官和思维是无法穿越这两个世界的屏障的。他因此也否定了上帝,因为那是彼岸世界的东西,人根本无法研究,只有自然界也就是现象世界才是人可能、可以研究的,那些神学完全是忽悠人的东西,可谓精辟,让神学空前危机,不过他是温和的人,也感觉宗教也有它存在的意义。他认为人有三样先天的认识能力,分别是感性、知性和理性,它们是怎么来的,只能是先天来的,先天能力对自然的感受形成经验,它们三者与经验结合就形成我们的知识。他还专门研究了数学和自然科学怎么来的,人是怎么抽象认识、归纳知识真理的,由于有些复杂,就不讲了。总之一句康德的话概括“我们一起的知识始于感官,然后进达知性,最后终止于理性。”不过他认为,我们的理性只能研究现象世界,彼岸世界理性是无能为力的。他也因此否则了人可能对灵魂、天堂、地狱或上帝地认识,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他那弱小的身躯一下子否则了西方一千多年的上帝,而且否定的十分有力,够厉害吧!还有趣的是他认为幸福和道德是对立的,他的道德跟一般的有些不同,他的道德必须是出自“善良意志”去做事情,这是绝对纯的动机,一旦掺杂其他东西就是不道德,就算是助人为乐也是不道德,因为你为了获得快乐,动机已经有了问题。他还大量的考问了道德、善和美,总之可以看得你类似的东西。总之,这家伙就是一个天才的哲学家。[/FACE][/FACE][/P][P][SIZE=3][FACE=Calibri]另一个天才哲学家要算黑格尔了,这家伙小时候并不好,六岁患过天花,[/FACE][FACE=Times New Roman]13[/SIZE][FACE=Calibri]岁死了母亲,他还得过“间日热”,不过大难不死的人后半生是很好的。黑格尔[/FACE][FACE=Times New Roman]5[/FACE][FACE=Calibri]岁开始上学,两年后就进了中学,喜欢拉丁文和古希腊文,果然是研究哲学的料子。这家伙也很爱读书,并由两大好习惯,观察和做笔记,想到什么记什么。[/FACE][FACE=Times New Roman]18[/FACE][FACE=Calibri]岁他进入图宾根大学,主修哲学和古典文献,十分合他的口味。两年后获得学士学位并在神学院深造,由于其喜欢沉思,被冠以“小老头”的外号,不过他不是真的小老头,也爱喝酒、交友、和女同学还玩笑。大学毕业后一般是去做牧师,可是他没有,否则也太浪费了,他也去瑞士伯尼尔做家庭教师了,在此期间在他在一家大图书馆大量读书,涉猎广泛,但最多的还是哲学。三年后去法兰克福还是家庭教师,不过他的生活一直也不怎么样,直到他的父亲去世,他得到了一笔遗产,他在好友的帮助下去了耶拿大学,当私人讲师,就是康德开始那种,似乎还可以,虽然没康德那么受欢迎,不过还是不错的,几年之后他就申请得到了教授,竟然批准了,原因不是他多牛,而是他有一位牛朋友,那就歌德,歌德是慧眼识珠的,他的推荐怎么不批准呢?歌德可是享誉全殴的伟人啊。可是,后来拿破仑来了,二十多天消灭了强大的普鲁士,黑格尔虽然不怎么讨厌拿破仑,知道他到来的解放意义,可是法国士兵未必都跟拿破仑一样讲道理,黑格尔被迫离开了大学,去做过编辑,还当过高中校长,据说干的还不错,后来还当过纽伦堡市的教育顾问,做校长之后他才终于结婚了,那年黑格尔[/FACE][FACE=Times New Roman]41[/FACE][FACE=Calibri],对方[/FACE][FACE=Times New Roman]19[/FACE][FACE=Calibri],还是贵族美女,能不羡慕嫉妒恨吗?老黑真正生活滋润的很啊,哲学史上可以与之媲美的估计只有亚里士多德了吧。黑格尔在塔吉丁中学八年,不过早已经出了不少书,名声在外了,许多大学纷纷征聘其为哲学教授,他选择了海德堡大学。第二年他出版了《哲学全书纲要》,展示了他哲学的完整体系,名声飞的更高了,德国的最高学府柏林大学去当教席,这可是德国最尊贵的哲学职位了,他轻易得到了,而且成为德国的哲学之王,他的粉丝到处是,追随者到处是,他的思想发扬光大,深刻的影响了德国,包括马克思、恩格斯,他的哲学不仅统治了德国,很长时期内几乎是这个西方哲学界,[/FACE][FACE=Times New Roman]1830[/FACE][FACE=Calibri]年他被授予德国最尊贵的职位——柏林大学校长,第二年被国王授予勋章,可是第二年他因霍乱就去世了,这多可惜啊,也那么的突然。黑格尔哲学是有名的晦涩难懂,我懂得也很少,包括他的绝对理念与自我实现,包括辩证法,包括思维与存在、理性与现实的关系,还有著名的矛盾论,他的许多思想影响是那么大,在马克思身上表现的那么明显。我们的那些政治理论有黑格尔不少名词、概念呢。[/FACE][/FACE][/P][P][SIZE=3][FACE=Calibri]最后讲叔本华吧,再多讲我就累死了。叔本华的一生可谓悲怆,也犯过不少错误,不过似乎都有情可原。叔本华全名是亚瑟·叔本华,听名字好似是英国人,实际是德国人,但父亲喜欢英国的自由,所以给儿子起了这样的名字,而叔本华后来也是很喜欢英国的。说到叔本华的悲催,首先说他老妈,他母亲是位通俗小说家,小说家可是浪漫的人,这种人是很少顾孩子的,所以叔本华是不知道什么是母爱的,还好有个好父亲。后来他们家庭搬迁了几次,当叔本华该上学的时候,他上了汉堡的龙格学校,是很著名的贵族学校,不过谁让叔本华家有钱呢?父亲本打算培养叔本华做生意,就像恩格斯老爸让恩格斯做的一样,叔本华在各种威逼利诱之下也学了,可是在他[/FACE][FACE=Times New Roman]17[/SIZE][FACE=Calibri]岁的时候,他父亲去世了这当然是不幸的事情,但对哲学也是幸运的,叔本华可以得到大量遗产,而不必经商了。可是这也导致他与母亲关系的恶化,没了丈夫,叔本华老妈的那股浪漫劲就发作了,搬到了魏玛自己逍遥去了,经常开文艺沙龙,招待文人墨客,包括光芒四射的歌德。叔本华哪里受的了这个,自己搬去其他地方,并上了文科中学,中学毕业之后这家伙没有去学哲学,而是去哥廷根大学学医学,真不知他怎么想的,要知道这所大学最有名的是数学系,他也喜欢数学,而高斯就是当时数学界的太阳,就在哥廷根大学数学系。不过叔本华虽然学习医学,但读了大量的哲学书。后来转学如柏林大学,过的也不怎么样,还跟著名的古典与文学家施莱尔马赫吵发生过争执,没毕业就碰到了拿破仑复辟,自己本来冲动想从军争取独立,可是半路就溜回家了,爱惜生命可是叔本华的本质之一。不过回家对他是痛苦的事情,因为他母亲跟他几乎是仇敌,没有任何爱可言,最终发生了最后的爆发,一场大争吵之后就决裂了,而且此生再没相见。在母子决裂之时,他拿到了耶拿大学的哲学博士,然后来到了德累斯顿,在此完成了他伟大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惊世之作怎么诞生的自由叔本华知道,据他说是神交给他的,他说他说着似乎就是为了撰写这部著作。三年时间写了[/FACE][FACE=Times New Roman] 50[/FACE][FACE=Calibri]万字,这是哲学可不是小说,所以是很天才的速度。写完时,他[/FACE][FACE=Times New Roman]30[/FACE][FACE=Calibri]岁,然后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放松一下,然后出版。可是没人买他的书,甚至稿费都没有,很多伟人都经历过类似的命运,如马克思出版《资本论》,弗洛伊德出版《梦的解析》,他共印了[/FACE][FACE=Times New Roman]500[/FACE][FACE=Calibri]本,十年之后还有[/FACE][FACE=Times New Roman]350[/FACE][FACE=Calibri]本没有卖出去,够意思吧。没有收入的他只好找工作,他去柏林大学当著名的私人讲师去了,这是康德、黑格尔出道的途径啊。我们知道康德和黑格尔的课程是很受欢迎的,而叔本华呢?听说从来没有超过三个,几次讲座后更是空空如也,够意思吧,他终于混不下去了,只能自己出来了,后来又四处溜达,不过也写了几本书,完成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冷遇是正常的,他也习惯了,不过他还写了一本《附加与补充》,而奇怪的是这本书竟然大受欢迎,估计原因就是通俗,他的那原来的神作没几个明白,这点补充说明讲的明白了。然后人们才去重新发现他、认识他,他终于有追随者了,还有人给他立传、雕像呢?这落差也太大了吧,波恩大学还开设了叔本华哲学课程,他的第三版《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大受欢迎,在他[/FACE][FACE=Times New Roman]70[/FACE][FACE=Calibri]岁的时候,德国最高贵的学术团体——柏林皇家科学院——授予他院士称号,这应该是很高的荣誉了,但他拒绝了,因为来得太迟了。他生活的相当悲催,没有真正的亲人、朋友和爱情,他似乎永远是孤独一人,而且一直如此。叔本华自从父亲死后似乎再没有体验过爱,所以他后来十分的神经质,经常怀疑他人,脾气怪异,他还以理发师傅杀他,还因为邻居女裁缝吵闹而把她推下楼梯摔断了胳膊,法院判他负责医药费,并养她一辈子,他养了[/FACE][FACE=Times New Roman]20[/FACE][FACE=Calibri]年那人才去世,真不容易啊。叔本华一直遭受攻击,因为他神经质的作为,不过作为一生之中那么缺乏爱的情况下,他只能是可怜的人,是值得同情的人,而不是应该受到过多指责,他是那么不幸!他的朋友似乎只有一直叫“艾特玛”的卷毛狗而已。我国认为叔本华的思想是完全唯心的,差不多如此吧,他是极力反对唯物主义的,他认为世界只是我的表象,类似于康德的现象世界,不过他的不是现象和物自体,而是表象的世界和意志的世界。前一个当然是说世界是我的表象,这表现来自于我们的感官。康德认为彼岸世界是不可认识的,因为表象世界和彼岸世界有巨大的鸿沟,是不可跨越的,而叔本华说是可以的,他就架起这座桥梁,听起来是那么有吸引力,而他的答案是跟外在世界没有关系的纯粹主观的直觉,他说只要这种直觉才能找到事物的本质,才能架起到彼岸世界的大桥,才能找到背后的自在之物,为解释这个他还提出了神秘兮兮的“新三位一体”,自我、现象、物自体,三个是相互统一的,这个自我不是我们自己,而是指意志,他认为意志是人的本质,意志形成自我意识,而意志可以认识本质的物自体,物自体是表象的原因,我们的意志可以同化入我们认知的世界,然后认识这个世界。反正听起来不那么让人信服,过于抽象,也许是我太肤浅认识了吧,总之很难很复杂,自由有兴趣自己找书看吧。不过他的结论还有,作为意志的世界是痛苦的,也应该是痛苦的,人的一生注定是悲剧的、死亡的,人只是为了等待死亡,却总希望苟且偷生,人在生存斗争之中注定是失败者,但是却苦苦挣扎,说得够悲催吧。他说生命意志决定了这一切,人的本质如此,生命意志本身是自发的,而且是非理性而盲目的,我们均受制于此,我们珍惜生命,我们寻求快乐均是源于此,生命意志让人类不断产生各种欲望,而各种欲望不被满足就会痛苦,人的欲望是很少可以被满足的,即使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欲望,然后形成痛苦,快乐是短暂的,而痛苦是永远的。那么我们能不能脱离苦海呢?叔本华还真考虑周到,想到了我们脱离苦海的办法,但看完别激动啊。那就是失去生命意志,怎么失去呢?可以是疯癫状态,可以自杀,也可以消灭全人类,够意思吧!真是解决的干净啊!叔本华就在够意思的人,为全人类考虑的很周到啊![/FACE][/FACE][/P][P][FACE=Calibri][SIZE=3]我就说那么多吧,相当于重新读了这本书一遍,如果感兴趣的话,还是有些意思的,虽然有些地方不好懂,我这长长的书评也许可以作为书的缩减本帮助人阅读和了解这哲学史。[/SIZ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9
                    • 经验1971
                    • 文章86
                    • 注册2012-09-25
                    [P]豆豆的读书坚持的真好,每篇都是大作!学习了[/P][P] [/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8
                      • 经验491
                      • 文章145
                      • 注册2012-09-20
                      上面一篇是心血来潮写的一万多字的读书笔记和感想,基本上是书的缩减版了,做的过了了。不过教育类、心理学类、班主任管理类最需要读的我是在读的太少了,我正在努力改变自己的读书习惯,优先阅读这类书籍,也不会放弃广泛阅读,阅读缺乏重心是我最大的问题,这方面,你比我做的好多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8
                        • 经验491
                        • 文章145
                        • 注册2012-09-20
                        [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2012.01.03  [/SIZE][FACE=Calibri]周四[/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Calibri]多云[/FACE][/FACE][/P][P][ALIGN=center][FACE=Calibri][SIZE=3]我们为何要读书[/SIZE][/FACE][/ALIGN][/P][P][FACE=Calibri][SIZE=3]很荣幸可以被我校评为“校园十大读书人物”,这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不是说明了我读书有多多,而是说明我们教师读书普遍偏少,我心里是很清楚自己读书的那点分量的,也会经常因为自己的无知和一知半解感到惭愧万分。所以我今天也想谈谈我们为何要读书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首先,读书有助于教师的自我成长,作为年轻教师,读书尤为重要,是提升自己、获得间接经验和思想的重要途径。历史上可以称得上伟大的人基本上都说爱读书的人,而世界上的所有伟大教育家都说爱读书的人,没有例外。如果你想成长为杰出甚至伟大的教育工作者,读书是必要的条件。[/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知识储备至少应该是学生的十几倍,合格的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几十倍,而那些教育杰出人士和教育家往往是学生知识储备的上百倍,读到这些部分我常倍感惭愧,估计自己连合格的教师都算不上。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学生的接触到的信息量和知识量在迅速增长,如果我们停止了学习,那么十年之内我们就很难胜任自己的工作了。时代在变,学生在变,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教师使用老的成功经验在如今未必成功的原因。[/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经常有危机感,不是害怕自己的教学成绩不好,而是担心若干年之后,会变成一个固步自封、俗不可耐,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教育经验,眼中只有成绩、工资而没有学生、儿童的教师,这是最让我担心的事情,因为在我看来,教师是一个神圣职业,做好了可以帮人、救人、引导人,做坏了也可以毁人无数,自己要努力成为好的教师,而只有不断的读书和学习之中才能保持自己心灵的纯洁、高尚,人一旦停止学习,麻木、冷漠和已有经验就开始支配你的生活、工作。这种危机感是我不断学习一个基本动力。[/SIZE][/FACE][/P][P][SIZE=3][FACE=Calibri]不学习的教师是很危险的。如果稍微长远思考过中国未来的人都很清楚,中国正处在历史巨变之中,而且是历史、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中国未来的[/FACE][FACE=Times New Roman]20[/SIZE][FACE=Calibri]年几乎决定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命运,当然也是教育变革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顺应这变革的需要和潮流,很可能会在教育的变革大潮之中被淘汰、被抛弃。[/FACE][/FACE][/P][P][FACE=Calibri][SIZE=3]现在我们谈中华复兴,谈中原崛起。中华需要复兴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复兴,中原需要崛起是因为我们已经落后,而离开教育的进步,人才的培养,任何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是不可持续的,无论是中华复兴还是中原崛起就会成为空谈。中国正在逐步失去人口红利,也就是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印度、越南的劳动力比中国还要廉价,那中国还有什么可以在世界竞争的呢?那只有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水平,普遍提高国人的素质文化水平和创造力,这才是我们的方向。而这所有的进步都离不开教育的引领。[/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我心里十分清楚,促进教育变革,顺应时代潮流和需要就是我们这代教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使命。这关乎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是渺小的,同时也是伟大的,我们与我们的国家、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没有任何其他职业可以这样巨大的左右中国的未来命运,我们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顺应这时代的潮流,完成我们教育的使命,做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培养中国未来需要的优秀公民,还有世界需要的世界公民。任何社会变革离开教育变革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任何教育变革离开教师自身的变革是不可能实现的。教育变革归根道理需要我们每一位一线教育工作者去落实、去努力、去实践,教育变革首先就说我们教师本身的变革。[/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我们想要建造什么样的国家,就要建造什么样的学校,我们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我们国家需要培养可以终身学习、永不落伍的人,我们首先就要不断学习和永不落伍。[/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我的理想并不伟大,我只想努力成为中国教育变革的推动者,而不是教育前行的绊脚石。而只有不断学习、阅读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觉悟、思想和责任感、使命感。如果我不再学习、读书,那么不出几年,我可以变得固步自封、自以为是,满足于已有经验,不会适应社会、学生的时代变化,我不仅不可能成为教育变革促进者,更可能成为教育进步的绊脚石和障碍物,拖着教育的后腿不放,我害怕成为那样的人。阅读是我们教师学习的主要途径,阅读带给人启示、思考、灵感和精神的动力。这往往是现代的网络所不能完全取代的。[/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只有爱读书,爱学习的人才能不断成长,发现自己的无限潜力,才能让自己变得更伟大,更有思想,成为教育工作的杰出者,成为教育变革的推动者,家庭教育的受益者。[/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爱读书的人才能了解自己的无知,不爱读书的人很难了解自己是无知的。[/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我们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读书只是学习的一种形式,在学习中不断成长,终身学习,让学习成为习惯才是目的。[/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我想说,读书绝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你开始去尝试,去读自己喜欢而又有营养的书,对自己稍微做一下读书规划,学着写点读书笔记和随想,你会发现读书不仅不是一件难事,而且还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是比上网、游戏、购物、电视还有趣、有意义的事,里面有许多乐趣,还让人有思想的充实感、保持心灵的高尚。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SIZ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8
                          • 经验491
                          • 文章145
                          • 注册2012-09-20
                          [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2013.01.10  [/SIZE][FACE=Calibri]周四[/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Calibri]多云[/FACE][/FACE][/P][P][ALIGN=center][FACE=Calibri][SIZE=3]读王晓春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SIZE][/FACE][/ALIGN][/P][P][SIZE=3][FACE=Calibri]早就听说过王晓春,但是一直没读过他的书。这是我读他的第一本书,让我吃惊不已、欣喜不已,颇有“书中遇知己,他乡遇故人”[/FACE][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Calibri]之感,很是激动啊!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书我还是读过几本的,但是我感觉这是我读过最好的一本书。因为这本书主要不是教我们班主任怎么做的书,而是教我们怎么做班主任的书,最重要的是在教我们面对问题、研究问题的态度、思维和方法,这正是本书的最杰出之处。[/FACE][/FACE][/P][P][FACE=Calibri][SIZE=3]王晓春老师给人的感觉是冷静、思维严密,看问题入木三分,语言驾驭能力很强,幽默诙谐,偶尔有点黑色幽默。王老师的理性思维和我很像,不过他还要理性的多,甚至他崇尚科学、理性已经到了非理性的程度了,冷静几乎可以达到“冷血”的地步,这是玩笑话,不过据我所知,科学、理性在人文学科不能一统天下,教育学还算不上真正的科学,算是人文科学,教育学必须是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调和的产物,科学有真理,但是往往没有方向,人文主义不可或缺,有引领方向的重要作用。虽然王老师百般推崇科学,但是从开始他的思想便是人文的,是人文化的科学,比如他对教育目的和班主任工作的定位,都是人文的,科学是很难给教育和人定位的。不过,我是完全理解王老师在本书中对科学精神的高声呐喊,并不是王老师不注重人文,而是中国广大的教师和班主任太缺乏科学精神了,正如本书结语所提到的那样,当他在卢浮宫听到解说员讲达芬·奇作品《蒙娜丽莎》的时候,“我一下子明白什么事教育的最高境界了——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不过要结合,先得把科学请进来。你这里连科学的碎片都不多,那什么结合?”[/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本书可谓精彩纷呈,每读几句就感叹论述之精辟,让人思考良多,只想摘录下来,后来越摘越多,感到麻烦,就直接批注了。下面我就自己感触较深、共鸣强烈的几点谈一下。[/SIZE][/FACE][/P][P][FACE=Calibri][FACE=Times New Roman][SIZE=3]1.[/FACE]       [/FACE][/SIZE][FACE=Calibri][SIZE=3]研究问题的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这是贯彻这本书的整体思路,从开始许多教师不愿意做班主任这个问题就开始研究,一直到本书结束都在研究问题,而且一直在强调研究的态度和思维方式,遇到问题不要情绪化、习惯化的处理,要多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找出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看问题要看到点上,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核心,不要表面、肤浅地看问题。许多班主任为许多问题烦恼,却常常不思考这些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当班主任带着研究的态度打量、分析、归类、调查、诊断之后,解决的方法基本也就出来了。许多教师抓不住问题的关键,主要是因为已经钝化的思维习惯,没有这种科学的研究态度。这都是我非常赞同的,很明显王老师希望通过此书影响教师们成为研究型班主任,这是我们教育的大方向,也是所有教育杰出者共有的特点。[/SIZE][/FACE][/P][P][FACE=Calibri][FACE=Times New Roman][SIZE=3]2.[/FACE]       [/FACE][/SIZE][FACE=Calibri][SIZE=3]对班主任工作的本质理解与预测和我是一致的。班主任的设立本身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会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其行政色彩浓厚,未来的方向应该是淡化班主任的管理职能,甚至取消,班主任是分班制独立教学的产物,是模仿苏联的产物,许多教育发达的国家是不设立班主任的。只是鉴于本国特殊国情,班主任职业还会长期存在,既然有这个职业,就应该研究怎么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便成为了本书的核心问题。[/SIZE][/FACE][/P][P][FACE=Calibri][FACE=Times New Roman][SIZE=3]3.[/FACE]       [/FACE][/SIZE][FACE=Calibri][SIZE=3]把人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当做教育目的是王晓春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我们当然听许多大教育家说过这个目的,现在许多人也还在说,但是做的人极为有限,我目前还没见过,而王老师就是这样想,这样说,也这样做的。在急功近利、集体“近视”、唯“分”是图的今天,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做法和思想,正是我与其最共鸣之处。正因为如此,他主要的方向不是控制,而是引导,引导学生自主、自律,而不推崇严格管理,培养他律、听话的学生不是教育的目的。当然,目标和实践还有很遥远的距离。[/SIZE][/FACE][/P][P][FACE=Calibri][FACE=Times New Roman][SIZE=3]4.[/FACE]       [/FACE][/SIZE][SIZE=3][FACE=Calibri]本书梳理清楚了班主任的主要角色要求:教育型的管理者、学习指导者、学生的平等对话者、学习者、心理工作者和家庭教育指导者。还分析了这些角色之间的模糊和冲突现象。对于这些角色,不少班主任任何角色都没有扮演好,好些的班主任也只是做好了其中的三四个角色,我几乎每一个角色都没有做太好,不过这种角色定位让班主任对以后发展的方向明确了许多,哪个角色没做好便多学习扮演该角色的经验和知识。我认为这[/FACE][FACE=Times New Roman]6[/SIZE][FACE=Calibri]中角色中,前三种是班主任的基本角色,是保障工作正常进行的;后三种是发展角色,为了班主任向更高层次发展,走向专业化。我越是深入研究教育问题越会发现,离开心理工作和家庭教育背景,许多教育问题是无法解决的。王老师清醒地看到学校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只能算是家庭教育的辅助,儿童的发展基本上家庭教育定的基调,这我是深有感触的。我是农村出身,发现农村有许多家长就是因为对教育的无知和教育方式不当,导致家庭教育失败,这不仅影响了子女发展,许多家庭还造成了两代人之间的长期冲突,这是非常常见的,如果我十分熟悉家庭教育,那么给农村新家庭提出合理的家庭教育建议,甚至指导新父母们学习如何做好家庭教育,那么可以避免许多家庭悲剧的,当然,我也不应该过于乐观,毕竟家庭教育指导者也不算是班主任的核心角色,并不是所有新父母都听别人的建议的,而且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也很多,我的想法只是一种努力方向。另外我很赞赏的就是班主任应该是学习者,不仅班主任,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是学习者,只有教师进步,教育才能进步。就像王老师说的那样,不爱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的教师是很难影响自己的学生去喜欢学习的。[/FACE][/FACE][/P][P][FACE=Calibri][FACE=Times New Roman][SIZE=3]5.[/FACE]       [/FACE][/SIZE][FACE=Calibri][SIZE=3]基于科学思维和研究态度,王老师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方法,比如班风的分类和诊断方法,问题生的分类和诊疗方法,问题家庭的分类都是非常有开创性的(可能国外有过类似研究,国内尚少),看似简单,其实这包含了大量的教育调查、归类、分析对比等问题,科学研究没想象的那么难,也没那么简单。开创性的研究才是最有价值的研究。[/SIZE][/FACE][/P][P][FACE=Calibri][FACE=Times New Roman][SIZE=3]6.[/FACE]       [/FACE][/SIZE][FACE=Calibri][SIZE=3]基于科学的研究发现了许多问题的本质,许多是我们视而不见,不思不想的问题。比如名言警句对学生的作用,不是简单的灌输作用,而是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共鸣。再比如,为什么会产生许多厌学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源于“苦学”,学不得法,屡受挫折,最终为逃避挫折感而选择厌学。还有,班主任经常可以看到学生犯的错误,类似“救火队长”,但是学生的进步是不容易被教师察觉的,这都是非常精辟的研究和论断。[/SIZE][/FACE][/P][P][FACE=Calibri][FACE=Times New Roman][SIZE=3]7.[/FACE]       [/FACE][/SIZE][FACE=Calibri][SIZE=3]他介绍了十种班主任影响学生的手段,以及各种手段的优缺点和价值取向,色彩鲜明的表达个人对这些手段的个人取向和注意事项。比如王老师是不太赞同评比和批评的,自己努力减少这些,而我们到处歌颂的表扬手段也是很需要小心使用的。师爱、榜样和集体舆论应该是自然的,班规是需要妥协的,威信是需要培养的。不同的教育手段好比十八般武器,应该因人而异,而且可以复合出击,不应该只使用一两种来对付所有人,王老师特别强调“如果你手里只有一把锤子,你就会把一切都变成了钉子。”班主任的教育手段应该是丰富的,也应该是创造性的。[/SIZE][/FACE][/P][P][FACE=Calibri][FACE=Times New Roman][SIZE=3]8.[/FACE]       [/FACE][/SIZE][FACE=Calibri][SIZE=3]在班主任的类型中,王老师最推崇的是科学家型,这种班主任尊重学甚于爱学生,温暖,理智,平和。这种班主任培养的是自由、自主的人,而自己看起来是个普通人。这些听起来是那么美好而高不可攀,但是我是不怎么认同的,我认为导师型和科学家型的结合才算是完美的、理想的,虽然王老师对导师型颇有微词,主要是可能导致学生的盲目崇拜、迷失自我。我理解的导师型班主任与此有些不同,既然是导师,那么主要是引导而不是指挥、复制,而且教师本身就有影响学生价值观的职业责任,什么都让学生自己探索、选择未必都好,而且学生在这迷乱的信息时代是很容易价值迷失的,班主任的引导是应该而且必要的,既然是引导,便不是强迫,即使是基于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思维角度,只要是比较健康有益的价值观便可,当然,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健康有益的是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比如真善美、普世价值观等都是公认人类合理的价值观。当今中国人的价值迷失就与我们教育价值观引导失败有关,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社会整体价值的迷失既可能是教育价值观引导失败的结果,也可能是价值观教育失败的社会背景原因,或两者皆有。总之,我喜欢导师型与科学家型的结合者,既影响学生,又给学生以选择。苏格拉底很明显的大大影响了柏拉图,很明显是偏向导师型的,但他依然是伟大的哲学导师,柏拉图影响了亚里士多德,但是亚里士多德并没有迷信柏拉图,而是选择追求真理,柏拉图可能便是导师型与科学家型的结合者。[/SIZE][/FACE][/P][P][FACE=Calibri][FACE=Times New Roman][SIZE=3]9.[/FACE]       [/FACE][/SIZE][FACE=Calibri][SIZE=3]书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王老师对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边界把握的很好。许多班主任往往迷失在工作中,主要是没有重点,把握不好边界,迷失在日常管理琐事之中,迷失在少数问题生身上,迷失在应付领导评比身上。班主任工作中有大事就有小事,有重点就有非重点,非要说“校园无小事”,那是胡扯,无小事何来大事?问题是我们的重点是什么?王老师列举的几点我都是完全赞同的:教育与管理,教育是重点;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与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前者是重点;素质与学习成绩,素质是重点;班集体与个别生,班集体是重点。抓住了重点,工作基本问题就不大了。只是对于普通的班主任,估计学生成绩、教学任务才是真正的重点,这是很现实的问题,高境界的教育者是有限的。[/SIZE][/FACE][/P][P][FACE=Calibri][FACE=Times New Roman][SIZE=3]10.[/FACE]   [/FACE][/SIZE][FACE=Calibri][SIZE=3]王晓春老师把班主任工作分为三大块:班风建设、班级日常管理、问题生诊疗,这一下子清晰了我的视野,而且他把班风建设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和高度,这是我之前没认真思考过的。大多数班主任常迷失在班级日常管理之中,管理与教育混淆,想想自己当初正是如此,王晓春老师在日常管理中最大的特色是会做“减法”,努力让学生、小班干分担自己的管理工作,让自己从管理工作中抽身出来做教育工作,这是很英明的。班级工作中,王老师一个重要建议是抓主体,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再逐渐扩大战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是盲目的,这是非常好的建议,我原来班级管理就存在迷失主体,和少数学生孤身斗争的问题,不会发动群众,也没有建立自己根据地的意识,真是大大的失策。王老师对班风的诊断和引导做了非常细致、具体的研究,这足以说明王老师对班风的重视。关于问题生的诊疗我是非常感兴趣的,不过王老师还是“授人以渔”,主要介绍的问题生的分类,诊疗的过程、方法,并没有拿出具体的诊疗方案,因为王老师早写过了一本书《问题学生诊疗手册》,而且很明显广大班主任最缺少的不是方案,而是方法。最后一个案例是孙阳立老师对一位问题生的诊疗过程,是非常精彩的案例,让我真正见识到了研究者的力量。[/SIZE][/FACE][/P][P][FACE=Calibri][FACE=Times New Roman][SIZE=3]11.[/FACE]   [/FACE][/SIZE][FACE=Calibri][SIZE=3]最后一个让我触动的是教师自身的问题。由于教师长期与未成年的学生打交道,是与思维和能力不及自己的人打交道,思维、精神就会退化,这是我以前没有想过的问题,也是很普遍的现象。那么怎么避免精神退化呢?王老师就给了一个建议——读书。读书就是与智者对话,而且要读一些难懂些的书训练思维,读简单的书很少能锻炼思维的,正如书中提到的西方谚语“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教师们太容易走下坡路了,喜欢在教育道路上攀登的还真是不多啊。[/SIZE][/FACE][/P][P][FACE=Calibri][SIZE=3]以上就是我感触较深的地方,王晓春老师带给我的思考远不止这些,他的深刻、理性、幽默让人影响深刻。这是一本值得多读几遍的书,王老师的其他书也应该涉猎一下。[/SIZ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