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97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你的表情图案在哪里找的?我怎么找不到?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9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94
    • 经验4355
    • 文章246
    • 注册2004-10-29
    [QUOTE][b]下面引用由[u]王者之风[/u]发表的内容:[/b]

    你的表情图案在哪里找的?我怎么找不到?[/QUOTE]

    先引用,后回复!在回复文本框窗口下列就是了!

    [em08]
    愚人荣辉
    在线情况
    9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94
      • 经验4355
      • 文章246
      • 注册2004-10-29
      夕会故事054
                    ——给,永远比拿快乐
      昨天傍晚放学之后,因为手里还有许多琐事要处理,我便暂时留在了办公室。
      不一会儿,有几位同学争先恐后地奔来向我报告。
      “老师,老师,水池又堵住了。”
      “彭老师,那水池里的水都满了,往外溢了。”
      ……
      尽管他们没说清具体指的是哪一个水池,可凭着直觉,我知道那肯定就是我们教室边的那个常常受堵的水池。然而,因为手里事挺多,我也没有多想,只是招呼他们如果试着掏不通的话,就算了,明天我会通知学校有关负责的领导,请他们及时派水工来修理。并嘱咐他们不要再在那个水池里用水。几个同学回去了。只是看上去,似乎显得很扫兴。想想也是,毕竟他们是想我去给他们解决问题的。谁知,结果我什么也没有做,倒是只说了几句没用的话。可是,我也无可奈何的哟——你们自己没法子掏,我想我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哟。心里这样想着,便也只好由着他们怀着憧憬而来,却又只揣着失望而归了。
          可是,不一会儿,这几位同学又急匆匆地满怀着喜悦跑回来。
          “彭老师,我们已经把水池疏通好了。”
          “老师,那水池里的水顺着下水管道都顺畅地流走了。”
          ……
          “哦?”我挺是诧异,“谁掏的?”
          “我们一起掏的……”
          ……
          细细瞧过去,我这才注意到一位同学肩上扛着一把断尺,其他两位同学的袖子还仍旧卷在胳膊肘上。
          “嗯,好!那……你们就回去吧。”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深感欣慰。可是,因为正忙于处理案前的诸多杂事,我却并未想到更多的夸奖之辞。然而,即便如此,孩子们依旧欢笑着,蹦跳着,相互拉扯着跑出了我的办公室。甚至于,在我听着他们的脚步声已经冲进了50米之外的教室时,我的办公室里却依然回荡着他们欢快的银铃般的笑声。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十五分钟过去了……天色渐渐地暗下来,看着手表上的指针指向五点三十五分的时候,我起身往家里赶。可是,出了办公室的门,我意外地发现班级的门仍然是开着的。走进一看,显然地都已经被打扫干净。桌椅也被抹过,并已被整整齐齐地排好。只是几张空桌子上还放着几个书包,却见不着半个人影。正在我满腹狐疑想着这些人都哪里去了的时候,楼下忽然传来一阵惊呼:“哦,通了!”“耶,终于成功了!” ……循着声音下去,走近,原来还是刚才的那几个孩子——全都围在水池边,一脸的欣喜。
          “你们这是……”
          “老师,这二楼的水池也堵住了。刚刚我们才把它掏通了!”
      原来如此。面对着这帮兴致勃勃的、笑容还挂在脸上的孩子,我一时竟想不出什么鼓励的话来,慌乱之余,便只好嘱咐他们赶紧回家。他们起了一声哄,叫着、笑着,跑上三楼取他们的书包……
      望着他们消逝的背影,我竟情不自禁地忆起曾经读过的一篇小短文,内容大致是说:有一年,俄国作家高尔基在意大利一个岛上休养。他10岁的儿子随着妈妈去看望他。儿子在爸爸的院子里栽了好些花。不久,他便随着母亲又回了俄国。春天,儿子栽的花开了。高尔基望着窗外怒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便给儿子写了一封信。高尔基在信中说,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要是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像鲜花啦,好的思想啦,还有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啦,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快乐。
      是呀,给永远比拿快乐!当你能够时时、处处给别人留下些美好的东西,却又从不索取什么作为回报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同学们,你们身边的郭晶晶、蒋浩巍、高晨和叶玉四位同学,便是我们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哟!

      荣辉于实验小学
      2004年10月22日星期五
      愚人荣辉
      在线情况
      100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QUOTE][b]下面引用由[u]202prh[/u]发表的内容:[/b]


      先引用,后回复!在回复文本框窗口下列就是了![/QUOTE]
      [em01]哈哈,找到了!谢谢!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10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94
        • 经验4355
        • 文章246
        • 注册2004-10-29
        夕会故事055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字面上来理解,便是:严格地要求自己,宽容地对待别人。
            今天早读课的时候,我们利用了近15分钟的时间进行了一至三单元所有四字词语或熟语的听写检测。末了,我要求大家将听写的结果交于本组的小组长检查。并补充说,写错的字得罚抄五遍。于是,第一节课语文课一下,我的办公室里便开始热闹起来。来来往往进出的人真可谓络绎不绝。做什么呢?无非是争先恐后地来向我打小报告,以求我主持公道的。
            “老师,我这字写对了,小组长偏说写错了!”
             “老师,我的也是,小组长偏说我写得马虎。”
             “老师,他写的很潦草,一点儿也看不清楚。”
            ……
            情况无外乎有两种:一、有同学确实写对了,小组长给误判了;二、有同学的确写错了,却又因为不愿意罚抄而横加狡辩。然而,无论何种情况,我们的小组长都可以采取一种比较明知的做法,那便是,再给受判的同学一次机会,让他重新写一次。如果结果是正确的,那当然皆大欢喜;如果白纸黑字还是错的,相信错的同学当也无可抵赖。可是,遗憾的是:错的同学明知过错,却不能严于律己,勇于承认并及时改过;对的同学,小组长明知可能有误,却也不愿宽以待人,给他人以再次表白的机会。就这样,矛盾有了,争执便也就发生了。仔细想想,若是一方能够严于律己,而另一方又能始终存有一颗宽以待人的善心,哪里还会出现此类纷纷扰扰、大伤同学之间友情的事呢?
            然而,上午第二节课下课的时候,我却又遇着一件让我惊异的事。下课铃响,课代表取走批改好的抄写本。不久,一位女同学腼腆地微笑着走进来。
            “彭老师,您给我改错了!”
            “哦?”我不怀疑她话的真实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毕竟,我也曾经偶而犯过一些小错。我以为自己定是将她原本正确的地方给判错了。可打开本子一看,全是“√”号,便不由得纳起闷来。
            “在哪儿?”
            “就这儿!‘鞠躬尽瘁’的‘鞠’,我写错了。您看,它左边的部首原来是‘革’,可我却写成了‘身’。而您,却给我判对了。”孩子说着话的时候,仍然笑得很含蓄。似乎是担心会伤着我什么,显得是总那么的小心翼翼。
            细细一看,确实如此。我显得极不好意思,一边改着,一边向孩子道歉:“不好意思,老师马虎了!”
            “没关系!老师再见!”孩子舒心地笑着,明显地显出春天阳光般的灿烂,接过重新判过的本子,跑着出了我的办公室。
            这无疑是一件小事。它就发生在短短的不足两分钟的时间里。大家看到了什么?对,她的对于自己的严于律己,她的对于我——一个曾经给予她过错的人——的宽以待人。想想,是不是给你们每个人以深刻的启示呢?俗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你们希望自己能够做到更好吗?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那就请记住这八个字吧: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你们的榜样不是别人,她就是我们的凌婷婷同学。(掌声)她不仅是你们的榜样,同时也是老师我的榜样。(掌声)

            荣辉于实验小学

            2004年10月25日星期一

        愚人荣辉
        在线情况
        102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是啊,教师也是人,也难免会出错!
        对于我改错的地方----本来有错不能得“优”我却给了“优”,我的处理方法是先改正自己出错的地方----打错算作“良”,再肯定学生勇于主动承认错误的优良品质----奖励他并提升一级,可得“优”!学生还是很乐于接受的,效果很好!
        与彭老师共商榷!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10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94
          • 经验4355
          • 文章246
          • 注册2004-10-29
          [QUOTE][b]下面引用由[u]王者之风[/u]发表的内容:[/b]

          是啊,教师也是人,也难免会出错!
          对于我改错的地方----本来有错不能得“优”我却给了“优”,我的处理方法是先改正自己出错的地方----打错算作“良”,再肯定学生勇于主动承认错误的优良品质----奖...[/QUOTE]

          老师的方法当然可取!不仅如此,而且值得推而广知!
          只是,我们平时更应该着重孩子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引导教育才好!这不仅重要,而且非常之关键!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选择后者 ,我想,那孩子们收获的又岂只是一条鱼呢?这样的故事说出来,让大家都知道了,从中得到收益的又岂只是一个孩子呢?
          愚人荣辉
          在线情况
          10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94
            • 经验4355
            • 文章246
            • 注册2004-10-29
            夕会故事057
                         ——是金子,总会放光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
            有一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年轻人,毕业以后屡次碰壁。有一天,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正好有一位老人从附近走过,看见了他,并救了他。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他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重用他……
            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就随便地扔在了地上。他对年轻人说:“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
            “这根本不可能。”年轻人说。
            老人没有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他也随便地扔在了地上,然后对着年轻人说:“你能不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呢?”
            “这当然可以!”
            “那你应该明白为什么了吧?你应该知道,现在你自己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承认你。如果要别人承认,那你就要想办法使自己变成一颗珍珠。”
            年轻人低首不语。
            这故事的名字叫《抚摸珍珠》。听罢,你们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呢?是呀,是金子,总会放光的。如果你放不出光芒的时候,请你紧记:你还不是一块金子!

            荣辉于实验小学
            2004年10月27日星期三

             
             
             
            愚人荣辉
            在线情况
            10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94
              • 经验4355
              • 文章246
              • 注册2004-10-29
              夕会故事058
                       ——不妨再试一次
                      第三单元的测试成绩已经下来了。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其中不乏有些同学抱怨:
                      “为什么我努力了,结果还是没有考到好的成绩呢?”
                      “是呀,我都坚持好几个星期了呢!”
                      ……
                      对于这样的怨言,我无话可说。我今天只是想让同学们说两段小故事。故事一是这样的: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试验:将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同一水族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攻击。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多次进攻无望之后,它不再进攻。这时,心理学家悄悄地拿开水族箱中间的玻璃挡板。你们猜怎么着?那鳄鱼竟然依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游来游去,眼皮眨也不眨一下——它放弃了自以为是毫无结果的所有努力。最后,它终于被活活地饿死。
                      故事二的内容大致如此:在一次火灾中,一个小男孩被烧成重伤,下半身没有任何知觉。出院后,每天妈妈便只能用轮椅推着他到院子里转一转了。
                      有一天,妈妈推着他到院子里呼吸新鲜空气,因临时有事,便离开了一小会儿。迷人的景色让他的心从沉睡中醒来:我一定要站起来。他奋力地推开轮椅,用双肘在草地上匍匐前进,爬到篱笆墙边,努力抓墙站起来,拉住篱笆墙练习行走。
                      一天天过去了,他的双腿始终软弱地垂着没有任何知觉。可他不甘心于轮椅的生活,他握紧拳头告诉自己:未来的日子里,我一定要靠自己的双腿来行走。终于,在一个清晨,当他再次拖着无力的双腿紧拉着篱笆行走时,一阵钻心的疼痛从下肢传了过来。他惊呆了,自从烧伤后,他的下半身再也没有任何知觉。他怀疑是自己的错觉。于是,他又试着走了两步,没想到,那种疼痛又一次清晰地传了过来。这意味着,在他的不懈的锻炼下,他的下肢已开始逐渐恢复知觉了。
                      自那以后,他的身体恢复得很快。最后有一天,他竟然在院子里跑了起来。自此,他的生活与一般的男孩子并无两样。到他读大学时,他还被选进了田径队。
                      他,就是葛林康汉宁博士。他曾经跑出过当时全世界最好的成绩。
                      听完故事一,同学们一定会嘲笑那条鳄鱼的愚蠢。可是,如果好好反思,我们会遗憾的发现,其实,生活中,学习中,我们许多人都时不时会扮演这种鳄鱼的角色——当挫折接踵而至,当失败如影随形的时候,我们选择的往往并不是坚持不懈,而是放弃所有的努力,完全听任命运的安排。
                      然而,故事二却给了我们每个人别样的启示:成功的秘诀在于:不妨再试一次!
                      同学们,请记住:无论何时何地,不管怎样,如果你没有成功,那就不妨再给自己一个机会:再试一次!因为这时候,成功往往只与我们相隔一步之遥呢。

                                                                                  荣辉于实验小学
                                                                                  2004年10月28日星期四
              愚人荣辉
              在线情况
              10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94
                • 经验4355
                • 文章246
                • 注册2004-10-29
                夕会故事056
                       ——信任的力量
                        今天我读到一个小故事,感觉颇有意思,现在不妨说给大家听听。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一个劳改犯人在外出修路时,捡到了1000元钱,他不假思索地交给了负责看守的警察。可是,这个警察却极轻蔑地对他说:“你别来这一套!用自己的钱变着花样儿贿赂我,想换资本减刑是不是?你们这号人,就是不老实!”
                        囚犯万念俱灰,心想这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相信他了。晚上,他越狱了。
                        亡命途中,他大肆抢劫钱财,准备外逃。在抢到足够的钱财之后,他乘上了开往边境的列车。列车上人很多,因此便显得很拥挤。没办法,他只好站在了厕所旁的通道里。这时,一位十分漂亮的姑娘走进了厕所。关门时,她却发现门扣坏了。她走出来,轻声地对他说:“先生,你能为我把门吗?”
                        他一愣,看着姑娘纯洁无邪的眼神,不由自主地点点头。姑娘红着脸进了厕所。而他像一位忠诚的卫士一样,严严把守着门。
                        在这一刹那间,他突然改变了主意。下一个站点,囚犯下了车。他没有去别的什么地方,而是径直走进了车站派出所——他投案自首了。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信任》。据文章的作者说,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可是,我相信它是真的。因为这世界上,信任是一种弥足珍贵的东西,没有人能够用金钱买得到它,也没有人可以用利诱或武力争取得到。它来自于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是活在灵魂里的清泉,可以挽救灵魂,让心灵充满纯洁和自信。它是架设在人与人心灵之间的一座桥梁,是沟通人与人心灵的纽带。你看,警察对于犯人的不信任,使得犯人万念俱灰,自暴自弃,最终越狱出逃;而一位姑娘对于这样一个陌生的犯人的信任,却让犯人良知顿回,幡然醒悟,以致最后决心认罪去自首。这信任的力量是多么的大啊!这不,它可以在别人的心中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哪怕对方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歹徒或是罪犯。
                        同学们,请不要带着有色的眼镜去看你周围的人,对别人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宽容,我们的世界不是会更加美好吗?
                                                                       荣辉于实验小学
                                                                       2004年10月26日星期二
                愚人荣辉
                在线情况
                107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彭老师这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是从哪里找到的?多好的教育资源啊!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10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94
                  • 经验4355
                  • 文章246
                  • 注册2004-10-29
                  夕会故事059
                            ——站起来,向前走
                          我们的古人有这样一句话:“当断不断,必为其乱。”说什么呢?旨在突出强调做事犹柔寡断的不良后果。或许大家都曾有过犹豫不决的经历,结果怎样,我不用说,你们也心知肚明。今天,我给 大家说一个真实的故事。它说的也是有关“犹柔寡断”。
                          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声称,影响他一生的最大教训,是发生在他六岁时的一件事。
                          有一天,王安外出玩耍。路经一棵大树的时候,突然有东西掉在他的头上。伸手一抓,原来是个鸟巢,并从里面滚出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王安决定把它带回去喂养。可走到门口,他忽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养小动物。他只好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到门后,急步走进屋内,请求妈妈的允许。妈妈破例答应了儿子的请求。王安兴奋地跑到了门后,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一只黑猫正在意犹未尽地擦拭着嘴巴。王安为此伤心了好久。从这件事,王安得到了一个教训:只要是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可犹柔寡断,必须马上付诸行动。不能做决定的人,固然没有做错事的机会,但也失去了可以获得成功的机遇。
                          由此,我也不禁忆起两个相关的寓言:
                          寓言一:场院里,一头毛驴要吃草,毛驴左右两边各放着一堆青草,岂料,毛驴犯了难:先吃这一堆呢,还是先吃那一堆呢?最后,毛驴在犹豫不决中饿死了。
                          寓言二:两个牧童进深山,入狼窝,发现两只小狼崽。他俩各抱一只分别爬上了两棵大树。两棵树相距数十步。片刻,老狼来寻子。一个牧童在树上掐小狼的耳朵,弄得小狼崽嗷叫连天,老狼闻声奔来,气急败坏地在树下乱抓乱咬。此时,另一棵树上的牧童又拧另一只小狼崽的腿,这只小狼也连声嗷叫,于是老狼又急着闻声奔过去……就这样,老狼不停地奔波于两棵大树之间,终于累得气死身亡。
                  驴饿死,狼累死。现象不同,但本质却是一样的:不能在乱中求稳,不能当机立断。
                          同学们,上述的三个小故事,是不是给你以深刻的启示呢?记住:如果你想获得更多的成功,别犹豫,站起来,向前走!
                                                                                       荣辉于实验小学
                                                                                       2004年10月29日星期五
                  愚人荣辉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32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