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0909f7][SIZE=4][B] 71、读书笔记摘选之二
[/B][/SIZE][/COLOR] 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 雨
[SIZE=4]今天早上,我看完了间接兴趣培养的相关内容,现将其重点内容进行一个梳理和反思. 文章认为,间接兴趣是对活动的结果所产生的兴趣.它是在对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在培养自己兴趣的过程中,可以从下面几点进行: 第一、使学生明确认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及与自己的关系,从而认识到对整个知识学习的作用。 第二、使学生获得成功。兴趣总是和成功连在一起。在讲到如何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文章认为可以经常给学生鼓励并为学生成功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机会。而且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对其进行指导和启发,使学生能够完成任务。 文章认为,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要相结合,使他们既体会到学习过程的乐趣,又认识到学习的目的、意义,从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
[i][B][COLOR=#f73809] 读后感想:[/SIZE][/B][/i]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最活跃的成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鉴于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兴趣对他们的学习尤为重要。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 同时,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辞海》解释:“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人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可能形成各种兴趣:有由事物或行为本身引起的直接兴趣,也有由事物或行动的目的或任务引起的间接兴趣;也有产生于活动过程中而在活动结束后即消失的短暂兴趣,也有成为个人心理特征的稳定兴趣”。 为什么喜欢打蓝球的同学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百乐此不疲呢?是因为他们在享受着运动的过程,在体验着一种快乐,别人看他们很累,但他们却觉得这是一种享受,一种酣畅淋漓的享受,其实生命的意义在运动,而学生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大脑的运动,如果缺少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一切说教或是活动都不会让学生安心学习,更不会有什么进步可言。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一方面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想办法吸引他们的参与,无论是直接兴趣还是间接兴趣,都需要我们去关注,另一方面,我们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寻对策,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用不同凡想的教学思维,对激活师生的兴趣。 孩子的心里如一面湖水,如果它本身是静止的,流水不腐,要让他们唱同叮咚的歌曲,给它一块石头,激起的只是一时的波澜,过不了多久,又会回到以前,静而不言,所以,最根本的方法不是给池塘里放置蜻蛙之类的小动物,而是要想方设法除了改变其位置,让它从高处自觉地向低处流,这样,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也才有可能享受到美妙的音乐和快乐的生活。
[/COL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