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469
  • 头像
  • 良心教育
  • 级别
    • 积分3167
    • 经验127048
    • 文章3149
    • 注册2005-09-27
    [QUOTE][B]下面引用由[U]野鹤闲云[/U]发表的内容:[/B]

    每个人都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我们班主任也一样,学习时刻也不能停止。[/QUOTE]
     
    [B][U]野鹤闲云[/U]您说得对极了,尤其是我们当班主任更应该要加强学习,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得学习一些有关管理及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知识,总之一句,生命不息,学习应该不止。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总会有收获的。谢谢您的光临。[/B]
    子曰: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在线情况
    470
    • 头像
    • 良心教育
    • 级别
      • 积分3167
      • 经验127048
      • 文章3149
      • 注册2005-09-27
      [B][COLOR=#0000ff][SIZE=4]        76、读(书)贴感想摘录之八[/SIZE][/COLOR][/B]
      [B][COLOR=#0000ff][SIZE=4][/SIZE][/COLOR][/B]
       
      [B][COLOR=#0000ff][SIZE=4]    [/SIZE][/COLOR][/B]   [SIZE=4]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晴
      [/SIZE]
      [SIZE=4][/SIZE]
      [SIZE=4]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学习摘记[/SIZE]
      [SIZE=4][/SIZE]
      [SIZE=4][/SIZE]
      [SIZE=4]   上周一直进行着校运会,再加上最近电经常出现问题,自己的读书笔记也时断时续。今天,终于静下心为看着自己早就要学习的知识。记忆规律是我们应该要掌握的知识,现将相关内容记录如下。[/SIZE]
      [SIZE=4]   一、内容选摘[/SIZE]
      [SIZE=4]   文章中,作者对记忆的定义和作用作了如下分析和界定。作者认为记忆是“才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种从记到忆的心理过程。”俄国生理学家谢切庆功夫说过一句话:“一切智慧的根源在于记忆。”通过记忆,人才能保持过去的反映,形成积累经验,通过记忆,人才能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知识,为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前提条件,通过记忆,才能有心理的发展,形成一个人的个性。[/SIZE]
      [SIZE=4]   然后,文章对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及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分别进行了介绍。有意记忆的目的性越明确,越具体,识记的效果就会更好,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记忆的具体任务,还需要将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有机结合起来,先从无意记忆入手,引起学生的新奇和兴趣,然后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记忆。[/SIZE]
      [SIZE=4]     在讲到意义记忆时,作者认为,意义记忆是在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不仅记得快而且保持的时间长,因为理解了的东西反映在大脑中是富有条理性的,容易纳入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有助于记忆的巩固。学生理解程度越发,识记的效果越高,理解就越深刻透彻,越有利于记忆的巩固。[/SIZE]
      [SIZE=4]    而机械识记是根据事物的外部联系,采用机械重复的方法发生的识记。[/SIZE]
      [SIZE=4][/SIZE]
      [SIZE=4]   读书感想[/SIZE]
      [SIZE=4][/SIZE]
      [SIZE=4]  不管是什么样的识记方法,都得遵从一定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教学目标,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并能提高效率,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课堂教学效果。[/SIZE]
      [SIZE=4][/SIZE]
      [EM04]
      [SIZE=4]    
      [/SIZE]
      子曰: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在线情况
      471
      • 头像
      • 良心教育
      • 级别
        • 积分3167
        • 经验127048
        • 文章3149
        • 注册2005-09-27
                          [B][COLOR=#0000ff][SIZE=4]77、读(书)贴感想摘录之九[/SIZE][/COLOR][/B][SIZE=3]
        [/SIZE][B][COLOR=#0000ff][SIZE=4]   [/COLOR][/SIZE][/B][SIZE=3]   [/SIZE][SIZE=4]    2010年11月4日     星期四   晴
        [/SIZE]
        [SIZE=4][/SIZE]
        [SIZE=4]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学习摘记[/SIZE]
        [SIZE=4][/SIZE]
        [SIZE=4][/SIZE]
        [SIZE=4]    今天学习《怎样使学生防止遗忘》,现将读书笔记摘录如下。[/SIZE]
        [SIZE=4]    文章认为,遗忘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学生摄取的知识强化不够而消退,二是遇上了干扰。针对这种情况,首要的一条是复习、强化。而且复习要及时、经常。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总结了“先快后慢”,而且复习形式要多样化。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考虑,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文章中丰子恺学习外语为例说明分散复习的好处:为了加深记忆,牢固掌握所学东西,他常采取有计划的重复的方法掌握所学的东西。如读一篇文章,每读一遍,在文章下面划一笔,一笔一笔积起来,组成一个“读”字的繁体字“ ”,即表示他把这篇文章读了22遍。具体的办法是这样:第一天他把第1课读10遍,写下左边的言字旁和右上的士字;第二天把第二课同样读10遍,再把每一课温五遍,在士字下加写一个四字;第三天把第三课读10遍,第二课温5遍,每一课温5遍,写下目字;第四天把第四课读10遍,重温第二,三课,同时把第一课再温2遍结束,即完成“ ”字的最后两只脚。这样1课课文反复读下去,终于在每1课下面都写上一个完整的“ ”字像这样22遍分4天读,比一天读22遍收获更大。可见,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因为集中复习一种材料单调的刺激,较长的时间会引起大脑的保护性抑制。[/SIZE]
        [SIZE=4]    而且文章还建议采用阅读与尝试重现相结合的复习方法。[/SIZE]
        [SIZE=4]    至于避免干扰或减少干扰,文章认为,一是前摄和后摄抑制。前摄现象主要是前面学习过的内容对后面学习的影响和干扰。两种抑制受学习材料的性质及学习材料的间隔时间及两种材料的难度及巩固程度影响;二是过度疲劳和情绪过份紧张的干扰。[/SIZE]
        [SIZE=4][/SIZE]
        [SIZE=4]   读书感想:[/SIZE]
        [SIZE=4][/SIZE]
        [SIZE=4]   想让学生识记,一是要根据内容不同,而且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将该记住的知识识记住,并引导学生养成良了复习习惯,最终让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能力,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SIZE]
         
        [SIZE=4][/SIZE]
        子曰: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在线情况
        47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财富2
          • 积分5158
          • 经验351457
          • 文章5022
          • 注册2008-07-31
          大雄读的这些书来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很有意义,我们老师就应该在这些方面不断地提高自己。

          http://blog.sina.com.cn/jinchengli
          1、拙著《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深受好评。新作《不怕学生搅局——教育机智修炼之道》、《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校长最有效的激励艺术》、《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25个心理学智慧》陆续出版。
          在线情况
          473
          • 头像
          • 良心教育
          • 级别
            • 积分3167
            • 经验127048
            • 文章3149
            • 注册2005-09-27
            [QUOTE][B]下面引用由[U]乐山[/U]发表的内容:[/B]

            大雄读的这些书来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很有意义,我们老师就应该在这些方面不断地提高自己。[/QUOTE]
             
            乐山兄好,感谢您的大驾光临,好久不见,很是想念呢.(呵呵,今天 在群里说了两句话)
            我也是想多读点心理学方面的书,多掌握一些知识,无论对于教育教学有利,而且是自己成长的必须要具备的东西,只是读书思考得很肤浅,还没有达到深入思考的那种境界,不断努力吧.
             
            子曰: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在线情况
            474
            • 头像
            • 良心教育
            • 级别
              • 积分3167
              • 经验127048
              • 文章3149
              • 注册2005-09-27
                                [COLOR=#0000ff][SIZE=4][B]78、读(书)贴感想摘录之十[/B][/COLOR][/SIZE]
              [B][COLOR=#0000ff][SIZE=4][/COLOR][/SIZE][/B]
              [B][COLOR=#0000ff][SIZE=4]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晴[/COLOR][/SIZE][/B]
              [B][COLOR=#0000ff][SIZE=4][/COLOR][/SIZE][/B]                         [SIZE=4]光棍节里听歌杂想
              [B][COLOR=#0000ff][/SIZE][/B]
              [COLOR=#0000ff][B] [/B][/COLOR][COLOR=#000000]今天是一个很平常而很有意思的一天:光棍节.虽然自己"脱光"已多年,但一听到办公室的同事说此今天时,仍不免为人生的多滋多彩而倍感欣慰.人是怎样的一种生灵呀,聪明可爱而单纯,极力想回归自然的那种向往与平淡.[/COLOR][COLOR=#000000]
              [/COLOR][/COLOR][SIZE=4][COLOR=#000000]  突然,我发现了一首光棍节搞笑视频歌曲《哥唱的是寂寞》:[/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老大不小了 [/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还是没老婆[/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就连最小的 阿妹都要嫁人了[/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我的那个她 [/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你在哪里呀[/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是不是被那有钱人给忽悠走了[/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我想有个家 [/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家里有个她就算做点热面汤吃着比啥都香[/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可是哥没有房啊 [/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房价它天天涨省吃俭用好几年[/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首期还是凑不上哥唱的不是歌 [/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哥唱的是寂寞没有人关心哥 [/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快乐不快乐不要迷恋哥 [/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哥只是个传说只是迫于无奈现实的生活[/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哥唱的不是歌 哥唱的是寂寞[/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没有人知道哥 哥有多难过不埋怨坎坷 [/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哥只想有个窝难道注定这一辈子在外漂泊[/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我想有个家 家里有个她就算做点热面汤吃着比啥都香[/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可是哥没有房啊 房价它天天涨省吃俭用好几年[/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首期还是凑不上哥唱的不是歌 [/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哥唱的是寂寞没有人关心哥 [/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快乐不快乐不要迷恋哥 哥只是个传说[/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只是迫于无奈现实的生活哥唱的不是歌 [/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哥唱的是寂寞没有人知道哥 [/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哥有多难过不埋怨坎坷 哥只想有个窝[/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难道注定这一辈子在外漂泊哥唱的不是歌 [/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哥唱的是寂寞没有人关心哥 快乐不快乐[/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不要迷恋哥 哥只是个传说[/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只是迫于无奈现实的生活哥唱的不是歌 [/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哥唱的是寂寞没有人知道哥 [/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哥有多难过不埋怨坎坷 哥只想有个窝[/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难道注定这一辈子在外漂泊 [/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  听着这样一首歌,让我们既为聪明人的搞笑而开怀大笑,在笑过之后,也为歌中的主人翁暗自着急,这是很正常的一种想法,告别单身,告别光棍,是呀,男当当婚,女大当嫁。尤其是看着别人成双成对的进时候,正如在外漂泊的人一到各种节日就特别想家的那种苦,“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如果有酒作陪,说不定还会找到一种寄托,而只会一点“乐谱”的哥,在情人节,他是伤感的,在光棍节,他是着急的,生活就是这样。听着歌,想着哥的寂寞,听着歌,想着我们的生活,其实,生活之于我们的就是各种不同的生活体验,如果没有体验过光棍节那种苦憷的人,他是不会理解光棍的,就像没当过学生的人,他永远不会理解学生的那种压力,尤其是面临着各种纷至沓来的外在压力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与学生站在一条战线上,分担他们的负担,承担生活的重压,给他们营造一种轻松而充实的生活环境,虽然,我的想法很天真,“筷子能撑得过船吗?”不会。“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这是必然的,但是我们得有这样的勇气有胆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和我们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从而丰盈我们普通的生活。 [/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   如果我们站在还没脱光的兄弟面前,我想会给他们力量,因为我们曾经是其中的一员。如果妹能理解哥的处境,妹就有可能成为哥一生牵挂的情人。[/SIZE][/COLOR]
              [SIZE=4][COLOR=#000000]   由光棍节,我突然牵强附会地想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为教师,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来诠释的话,基本素质之一应该具备理解和研究学生,如果我们都拥有同理心,孩子们的处境会让我们更加积极主动的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也会让我们的工作更加充满人性化。[/SIZE][/COLOR]
              [SIZE=4][/SIZE]
              [SIZE=4]   祝光棍们早日“脱光”!愿听到的不是寂寞。[/SIZE]
              [EM04]
              [B][COLOR=#0000ff][SIZE=4][/COLOR][/SIZE][/B]
              [ 此贴最后由网开一叶在2010-11-11 22:46:09编辑过 ]
              子曰: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在线情况
              47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4
                • 积分10318
                • 经验550446
                • 文章10207
                • 注册2008-10-02
                大雄每天都在思考,光棍节都能成为你的话题!呵呵
                [color=red][B]付义六[/B][/color]欢迎您访问我的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fuyiliu2008][color=red][B]雄鹰展翅[/B][/color][/url]   班刊论坛连载:[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5&ID=225043][color=blue][B]雄鹰展翅的心灵感悟[/B][/color][/url]
                在线情况
                476
                • 头像
                • 良心教育
                • 级别
                  • 积分3167
                  • 经验127048
                  • 文章3149
                  • 注册2005-09-27
                  [QUOTE][B]下面引用由[U]wxsf9813[/U]发表的内容:[/B]

                  大雄每天都在思考,光棍节都能成为你的话题!呵呵[/QUOTE]
                   
                     付老师,我只是听着这首歌突然想起来 的一点想法,有时候想,上学的孩子们就如同找不到对象的光棍,谁不想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谁愿意在光棍节唱首<单身情歌>,孩子们想要得到周末轻松时间却被无情的家长或是老师给剥夺了,要补习(补课),孩子们想要的各种活动被无情的作业或是培训占去了时间,孩子们想外出的活动因为安全责任太重而无人敢冒险而夭折,陶老先生早就说过教育即生活,但是,孩子们的学习让他们对生活产生了怀疑,有的甚至对生活甚至对生命失去了信心,让原本应该快乐无忧的童年变得昏暗,让原本充实愉快的学习过程变成一种煎熬。
                     这不是我们的错,不是孩子的错,这其实就是生活,我们不能改变生活,只好改变心境,我们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境况,我们当老师的就可在能力范围内多关注孩子、多关心学生,让他们过上一种幸福快乐的生活,仅此。
                   
                  子曰: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在线情况
                  477
                  • 头像
                  • 良心教育
                  • 级别
                    • 积分3167
                    • 经验127048
                    • 文章3149
                    • 注册2005-09-27
                                     [COLOR=#0000ff][SIZE=4][B]79、读(书)贴感想摘录之十一[/B][/COLOR][/SIZE][SIZE=3]
                    [B][COLOR=#0000ff][/SIZE][/B]
                    [/COLOR][B][COLOR=#0000ff][SIZE=4]      2010年11月12日   星期五   晴[/COLOR][/SIZE][/B]
                    [B][COLOR=#0000ff][SIZE=4][/COLOR][/SIZE][/B]
                    [B][COLOR=#0000ff][SIZE=4]      《训练学生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COLOR][/SIZE][/B]
                    [B][COLOR=#0000ff][SIZE=4][/COLOR][/SIZE][/B]
                    [B][COLOR=#0000ff][SIZE=4][/COLOR][/SIZE][/B]
                    [SIZE=4][COLOR=#0000ff][B]  [/B][COLOR=#000011][SIZE=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把知识构成记忆的网络,可采用以下办法:[/SIZE][/COLOR][/SIZE][/COLOR][SIZE=3]
                    [COLOR=#000011]   首先,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掌握识记材料之间的联系,这种方法主要是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本质特征进行比较。[/SIZE]
                    [COLOR=#000011]   第二、使学生善于把整体的各部分纳入一定的知识系统。这种方法可以找出学习过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促使知识的条理化。[/COLOR]
                    [COLOR=#000011]   第三、使学生深刻领会基本原理和概念。任何详细的资料都要靠它的简化方式来保存在记忆里,只有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要领,也就是抓住知识中的关键部分,才能有助于提纲挈领地记住。[/COLOR]
                    [COLOR=#000011]   第四、红线串珍珠法。[/COLOR]
                    [COLOR=#000011][/COLOR]
                    [/COLOR][COLOR=#000011][SIZE=4][B]  [COLOR=#f73809]读书感想[/COLOR][/B][/SIZE][/COLOR][COLOR=#f73809]
                    [B][SIZE=4][/COLOR][/B]
                    [/SIZE][B][COLOR=#000011][SIZE=4] [/COLOR][/SIZE][/B]
                    [SIZE=4][COLOR=#000011][B]   [/B][FACE=楷体_GB2312]知识是零碎的,人的大脑像一个图书馆,如果将知识杂乱无章地散放在那里,无论是最擅长图书管理员,还是其他人员,都不会很快地将各类书分类,便于掌控,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知识分类,就如同归档一样,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这样,人的记忆效果会更好,也就是我们不仅要注意知识的摄入和吸引,还需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分类。对知识进行加工。[/SIZE][/COLOR][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0011]    突然想到自己的读书和写帖,读过的书很容易会忘,现在想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对书本知识进行深入思考,更没有进行深入的反思,其实,在学习过程 中,只有自己感悟出来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否则,学习都只是一个替人整体搬家一样,从一处移到另一处,事情一过,有些什么东西会留在记忆里,于是,学习只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更需要自己的反思,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悟保存下来,这样的学习也才会更有意义,之后也才会更有价值。[/FACE]
                    [/COLOR][/FACE]  
                    [B][COLOR=#0000ff][SIZE=4][/COLOR][/SIZE][/B]
                    子曰: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在线情况
                    478
                    • 头像
                    • 农夫教师
                    • 级别
                      • 积分4568
                      • 经验163904
                      • 文章4403
                      • 注册2008-09-19
                      大雄读书的方法,值得我学习。我只是简单看看书,画画线,要向你一样写心得,摘抄。
                      博  客:http://blog.sina.com.cn/wangliwen
                      邮  箱:wlwen9998@163.com
                      Q    Q:366616199
                      在线情况
                      479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510
                        • 经验41464
                        • 文章1504
                        • 注册2009-02-12
                        [QUOTE][B]下面引用由[U]网开一叶[/U]发表的内容:[/B]

                                         79、读(书)贴感想摘录之十一

                              2010年11月12日   星期五   晴

                              《训练学生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QUOTE]
                        学习是讲究方法的,有了正确的方法,能够事半功倍,否则就会事倍功半。“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班主任责无旁贷,而且任重道远!
                        一个在教育征途上立志前行的苦行僧,希望有一天能够历练成佛……
                        在线情况
                        480
                        • 头像
                        • 级别
                          • 财富9
                          • 积分11030
                          • 经验227970
                          • 文章11170
                          • 注册2008-12-25
                          [QUOTE][B]下面引用由[U]网开一叶[/U]发表的内容:[/B]

                                  76、读(书)贴感想摘录之八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晴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QUOTE]
                          问候徐老师!有很久没来向您学习了,感觉一下子远大家的差距更大了,要努力才行。
                           
                          今天听了您的两篇读后感,很受启发,我一直不知道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今天学习了,现学现用了,谢谢您!
                          因爱而生,为爱而活。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
                          http://www.bzrzy.cn/bbs/blog/MyBlog.asp?Id=16722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29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