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3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积分3249
    • 经验26019
    • 文章3045
    • 注册2012-04-08
    [P] [/P][P]           [SIZE=5]如何活出生命的诗意和神圣[/SIZE][/P][P][SIZE=5][/SIZE] [/P][P][SIZE=5]     今天下午,我坐在书桌旁,目视钱理群教授的《我的教师梦》,这本书早已读完,今天却又对她来了兴趣。于是伸手拿过,翻看,重温。那温馨的文字如故友般亲切。我也对她含情脉脉,用温柔的目光打量我曾经读过时留下的“线痕”。一页一页地相遇,一页一页的恋恋地舍去。突然我的手翻到171页时再也翻不动了,因为我被那句“两层理想:永远活出生命的诗意与尊严”深深吸引住了。想想曾经的阅读,我就曾经在此处过多的停留过,思索过,共鸣过。今儿,也许就是为了遇它而来吧。于是,静下心来,咀嚼品味。[/SIZE][/P][P][SIZE=5]    [/SIZE][COLOR=#800080][COLOR=#000000][SIZE=5] 我首先读到了钱理群教授的这段话[/COLOR][SIZE=4]:“人生的道路绝对是坎坷的,会遇到很多外在的黑暗,更可怕的是这些外在的黑暗都会转化为内在的黑暗、内心的黑暗。外在压力大了以后,你就会觉得绝望,觉得人生无意义,这就是内在的黑暗。所以你要不断面对并战胜这两方面的黑暗,就必须唤醒你内心的光明。我为什么前面强调打好底子?如果你在大学期间没有打好光明的底子,当你遇到外在黑暗和内在黑暗的时候,你心里的光明唤不出来,那你就会被黑暗压垮,或者和它同流合污,很多人都走这个路子。你要做到不被压垮,不同流合污,在大学里要打好光明的底子,无论是知识底子还是精神底子,内心要有一个光明的底子。我自己每当遇到外在压力的时候,总是为自己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在这一过程中抵御外在和内在的黑暗。压力越大,书读得越多,东西写的越多,我每一次的精神危机都是这样度过的。”[/SIZE][/SIZE][/COLOR][/P][P][SIZE=4][COLOR=#800080]        [/SIZE][/COLOR][SIZE=5]细细地反复的多了几遍上面的文字,我知道这是钱理群教授能够诗意生活的一个重大因素。其实想想自己身边的人和自己的生活也就深有同感了。刚放暑假时我一个今年大学毕业的学生路上遇到了我,他抱怨大学环境的糟糕,絮叨大学生活的糜烂,感叹就业的艰难。当时我的感觉是四年本科白念了,因为心里没有一束大学注入的阳光。用钱教授的话就是没有在大学里打好光明的底子,大学本是做梦的季节,可是这个学生做的都是恶梦,走出象牙塔,面对社会现实时,他将不是被压垮就是同流合污了。我只有可惜的份,因为人的内心的光明底子是靠自己打得。照钱教授的说的来看,我的内心是有光明底子的,虽然我不知道这个光明底子打于何处,但是是有的。因为我总能微笑着面对生活或者工作中的坎坷和不公,甚至黑暗。当我失败或者痛苦时,我总是乐观的告诉自己,成功或者顺心顺意是开花的季节不可能常,失败或者坎坷是长根的时候,必须常有。因为只有这样自己才能越来越强大,根深才能叶茂吗?[/SIZE][/P][P][SIZE=5][COLOR=#000000]     接着我往下读,触动我心灵的是这几句话[/SIZE][COLOR=#800080][SIZE=4]:“狡兔三窟。我给自己先设了两窟,我把自己的理想分成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现实的理想,就是现实条件已经具备,只要我努力就能实现的目标——成为这个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但另一方面,仅有这一目标,人很容易满足,还得有一个理想的目标。理想目标就是现实条件还不具备,需要长期的等待和努力准备才能实现的目标——我要考研究生,要研究鲁迅,要走到北大的讲台上去向年轻人讲我的鲁迅观。一个人的选择是最重要的,更可贵的是有坚持下来的恒心,有定力。”[/COLOR][/COLOR][/SIZE][/P][P][COLOR=#800080][SIZE=4]      [COLOR=#000000][SIZE=5]钱教授因为这两个目标生活的很充实很诗意,最终都实现了,不但成了北大的教授,而且还著书立说让我这样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乡村教师也可以聆听他的谆谆教导。这是奇迹吗?这是他锲而不舍的追求,也是他两层理想诗意生活的见证。成功了,自然就活出了自己的尊严。可是这个成功背后需要多年的准备,持之以恒的努力付出,就钱理群教授自己本身而言,整整准备了18年,整整等待了18年才实现了成为北大教授的梦。如果放到尔等我辈,别说十八年,就是八年的梦想能坚持住吗?扪心自问,岂能用汗颜来表达![/SIZE][/COLOR][/SIZE][/COLOR][/P][P][SIZE=5]    钱老的人生经验给我们深刻的启示[/SIZE][COLOR=#800080][SIZE=4]:“你必须给自己设置两个目标,一个是现实目标,没有现实目标,只是空想,你不可能坚持下来。只有在现实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你不断有成功感,觉得你的生活有价值,然后你才能坚持下去;反过来讲,你只有现实目标,没有理想目标,你很可能就会满足现状,等机会来的时候,你就抓不住这个机会。人总是希望不断往上走的,所以我觉得人应该有现实目标和理想目标这样两个目标,而且必须有坚持的精神。”[/SIZE][/COLOR][/P][P][COLOR=#800080][SIZE=4]     [COLOR=#000000] [SIZE=5]梭罗说,人类无疑是有力量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的,人是可以使自己生活的诗意而又神圣的。从钱理群教授的经历和作为来看,这句话是真理。因为钱老实现了自己的现实目标成为一个学生欢迎的好老师,也成为全国有名的好老师,在他坚持了18年后理想目标也实现了。在现实社会里,一个人掌握自己的命运的能力很小,但也并不是毫无可为的,人是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的,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在小环境里掌握自己的命运。也就是如钱老所言的,只要有两层理想,人是可以使自己在任何条件下都生活得诗意而神圣的。[/SIZE][/COLOR][/COLOR][/SIZE][/P][P][SIZE=5]      一坐一个多小时,一口气又温习完这本书,今天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如何使自己生活的再诗意一点,再神圣一点:拥有两层理想,拥有坚持的定力,拥有心底的光明![/SIZE][/P][P][SIZE=5][COLOR=#800080][SIZE=4]      [/SIZE][/COLOR][/SIZE][/P]
    欢迎光临我的网易博客
    http://ztpyanshuying.blog.163.com/
    在线情况
    3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积分3249
      • 经验26019
      • 文章3045
      • 注册2012-04-08
      [SIZE=5]  [/SIZE][P][SIZE=5] [/SIZE][/P][P][SIZE=5]         [B]每天点燃一盏思想的明灯  [/B][/SIZE][/P][P][SIZE=5] [/SIZE][/P][P][SIZE=5]    从放暑假开始,我就坚持每天读几页魏书生老师的《乐在民主育人中》,每天只读几页魏老师的书,不是因为不好,而是因为自己太喜欢,写的太实际太好的缘故。我控制着自己如饥似渴的激情,而不是一气读完,目的是想借此书每天给自己点燃一盏思想的明灯。阅读完这本书,深深感觉到一本好书就如一个火把,照亮行人前方路的同时还有可能点燃行人思想的明灯。这本书,于我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今儿,读完此书,掩卷沉思时,一盏盏思想的明灯在我眼前明亮着,欣慰不已。遂,摆放出几盏来,以给需要的同仁照亮前行的路![/SIZE][/P][P][SIZE=5] [/SIZE][/P][P][SIZE=5] [B]  明灯之一: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B][/SIZE][/P][P][SIZE=5]我们都知道“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我们也明白学习不是年轻时的活,而是一辈子应该有的能力,可是我们普通老师往往让真理和实践油水分离。当然包括我在内。可魏书生老师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于学生终生受益,于老师轻松高效。他说:“自学能力即使优良的心理品质,又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任何心理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都要经历知、情、行、恒的心理过程才能形成和发展,我便按这个规律去培养学生。”他是这样做的:“首先,提高学生对自学能力的认识。其次,使学生从感情上体验到自学的幸福和快乐。第三,教给学生自学语文的方法。如:怎样读总体语文书,怎样读一本语文书,怎样读一类文章,怎样读一篇文章,怎样提高学习效率,怎样制定语文学习计划,等等。”他还说,他越往语文教学的深处探索越感觉到:人脑这部机器应该分为两部分,动力部分和工作部分,两者不能互相取代,学习的动力不能代替学习的实践,反过来,学习的实践也不能地代替学习的动力。他最经典的关于教好语文的话是:“我教语文极为轻松,根本原因也在于育人,在于引导学生成了语文学习的主人。”学习魏老师的思想精髓,那就是深挖学生学习的动力源,然后千方百计的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SIZE][/P][P][SIZE=5][B]明灯之二:开发学生的潜力,一靠民主二靠科学。[/B][/SIZE][/P][P][SIZE=5]魏老师说,所谓民主就是千方百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魏老师做的极好,那就是既树立了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了互助的师生关系,也注重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特别是决策过程多商量。想想自己,虽然也树立了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但是没有做到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而是只想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了。而互助的师生关系实现的是师生之间的双赢,是更好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魏老师说,所谓的科学就是从管理的角度组织语文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帮助每位同学都成为管理者。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又是自我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者。智慧的魏老师通过建立三个系统提高管理自动化的程度:计划系统,监督检查系统,反馈系统。也就是说,魏老师是坚持走的是以法治语文教学的轨道。这让我很是汗颜,我在班级管理上坚持了魏老师的“科学和民主”之道,但是在我的语文教学上基本上还是“专制”,这是我今后必须改的地方,一定要根据学情和教情,创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学之道。[/SIZE][/P][P][SIZE=5][B]明灯之三:教书必须育人。[/B][/SIZE][/P][P][SIZE=5][B]  [/B]我们现在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对于孩子,有些父母只管生不管养,有些老师只管教不管育。而魏老师提出的也是自己所做的是“教书必须育人”。语文老师的育人我们通常的看法或者说做法是:语文教师的教书育人主要是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或者说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语言文字的教学之中。但是魏老师的育人是“全面方针”,他为国为民着想,思考的是社会未来建设者的要求,他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他注重思想情操的优化,他把育人寓于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中,他关注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爱美之心,教育学生把心灵的摄像机对准啥。如果单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觉得自己也做到了,但是随时注意以美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却做得不到位。今天才信服了别林斯基的那句“美是道德的亲姐妹”,才明白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的:“美教给人识别恶,并与之进行斗争。”也想起了斯宾塞所认为的:“没有油画、雕刻、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就会失掉一半。”魏老师做的很到位,他注重各种活动的举行,让美悄无声息地流入学生心中,滋润学生心灵。[/SIZE][/P][P][SIZE=5][B]明灯之四:条条大路通罗马。[/B][/SIZE][/P][P][SIZE=5]魏老师的高明之处是把他的学生从“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了,让学生不但牢记了“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他的学生也能在老师点出一个办法后,就能想出一串符合自己实际的办法来。这是在教育学生上,而魏老师在教学语文上也是坚持这条原则的。他的语文教学是别具一格的。他说,有一次,吉林的教师来听课他的课,他连讲了5天得语文课,都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的内容,学生选择,每节课讲一条。表面看这不是语文课,其实这不是普通老师的常态的语文课,却是魏老师的语文课,他认为不管讲什么内容,只要听说读写能力都练了就是语文课。语文是博大精深的,而语文教学的花样也可以是繁多的。只要是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足矣。这样我们就可以大胆的创新自己的语文教学,只要堂堂有目标,课课有收获,实现了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成功的语文课。这样想来,豁然开朗,柳暗花明了。[/SIZE][/P][P][SIZE=5]在《教育漫话》里,约翰·洛克说:“导师的重大工作在于养成学生的风度,形成学生的心理;子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怀抱德行与智慧的原则;在逐渐将人世的真情实况显示给学生,在使学生喜爱,并且模仿优良的与值得被人称赞的行为;在当学生正做这种行为的时候,给他力量和鼓励。”魏老师这个导师就做到了这些,且远远高于这些。我读完这本好书,收获了盏盏心灯。而谢云老师说:“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点燃心灯。”如今我的心灯已经被点燃,接下来我要用我的心灵之灯去点燃我的学生的心灵之灯。志向确定,努力前行![/SIZE][/P][P][SIZE=5]  [/SIZE][/P]
      欢迎光临我的网易博客
      http://ztpyanshuying.blog.163.com/
      在线情况
      39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436
        • 经验81770
        • 文章5073
        • 注册2011-08-17
        [B][FACE=Tahoma][SIZE=5]理想的父母是永不对孩子失望,决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绝不使用侮辱性批评的父母!我们都要努力成为理想的父母[/SIZE][/FACE][/B]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4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积分3249
          • 经验26019
          • 文章3045
          • 注册2012-04-08
          [QUOTE][b]下面引用由[@yhglll][URL=a.asp?b=302&id=504383]发表的内容[/URL]:[/b]

          理想的父母是永不对孩子失望,决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绝不使用侮辱性批评的父母!我们都要努力成为理想的父母[/QUOTE]
          [P]
          [/P][P]是啊,需要我们的努力,一起加油![/P]
          欢迎光临我的网易博客
          http://ztpyanshuying.blog.163.com/
          在线情况
          4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积分3249
            • 经验26019
            • 文章3045
            • 注册2012-04-08
            [P][SIZE=5] [/SIZE][/P][P][SIZE=5]     [B]   采摘朵朵会思想的玫瑰 [/B] [/SIZE][/P][P][SIZE=5] [/SIZE][/P][P][SIZE=5]  [COLOR=#0000ff]儿子在茶几上练字,我在书桌上看书。其实我此时的看书非彼时的看书了,因为我在整理胶南好友的书籍,准备送回了。可是每一本书的整理,都要经我悉心耐心的“凝眸”和“观赏”。我心里对这些书更多的是恋恋不舍之情,所以我想尽可能地留住里面的美好,想更多的丰富营养自己。今天拿出来的是吴非先生的《不跪着教书》,刚想把它放到书箱里,突然意识到这本书读了两遍,因为爱不释手而当时没有做笔记也没有写读后感啊。这样一想,它就又被我放到了电脑桌上。我可不想让它白来我家一趟,那我岂不成了“暴殄天物"了,自己会给自己的心灵上刑的。[/SIZE][/COLOR][/P][P][COLOR=#0000ff][SIZE=5] 坐在电脑前开始重温这本好书,吴先生虽然给这本书拟的名字让人“雾里看花”,费解“跪”与“教书”的关系,但是读进去才知道内容和书名一样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兴致。书中没有什么高深的观点,也没有那些晦涩难懂、拒人千里的理论,而是对教育现象的反思或教学随想,是和同行或学生的对话。那充满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对人、对教育的挚爱,使我受益的同时也使我更加的喜欢教书这份差事了。他在这本书中的每一篇随笔里都有他的真知灼见,都流露着让人品味无穷汲取不尽的智慧。我不得不改变以往的读后感形式,而是采取边读边摘边思考的方式留住里面的美好。当然有这种想法还是因了吴先生开篇的“永不凋谢的玫瑰”,这本书里不凋谢的玫瑰何止一朵两朵啊,垂手皆是有思想的玫瑰。所以,我怂恿自己贪婪一次。[/SIZE][/COLOR][/P][P][SIZE=5] [/SIZE][/P][P][SIZE=5][IMG]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50.gif[/IMG]   [COLOR=#800000]培养真正的爱国情感,要从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开始,从你接触的每一位凭着诚实劳动养活全家的人开始,从平凡的生活中解读人的情感开始,从逐步了解用血汗写就的几千年文明开始——而不是从空喊开始[/SIZE][/COLOR][/P][P][COLOR=#800000][SIZE=5] ——祖国是什么?祖国,就是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那亮着灯的窗户……[/SIZE][/COLOR][/P][P][SIZE=5]              我摘自《祖国的歌》,这让我有了教育学生爱国的实质性内容,现在的孩子们缺少的就是爱国情感的培养。[/SIZE][/P][P][COLOR=#800000][BGCOLOR=#ffffff][SIZE=5]  [IMG]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50.gif[/IMG]我喜欢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的学生。有没有善良的心,有没有同情与怜悯的情感,是区别“人”与“非人”的标准。教会学生同情,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 [/SIZE][/BGCOLOR][/COLOR][/P][P][COLOR=#800000][BGCOLOR=#ffffff][SIZE=5] 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仁爱的禀赋,这就需要教师首先成为情感健全的人。在有仁爱之心的教师眼中,学生首先是人,是需要关怀的人,在那样的班级中,学生也懂得了平等和仁爱。[/SIZE][/BGCOLOR][/COLOR][/P][P][SIZE=5]      我摘自《善良的心是一盏灯》,我是个善良的人,我喜欢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高贵、善良、丰富的人,这两句引起了我思想的共鸣,我喜欢,我会继续我的教育,把我的学生培养成平等和仁爱之人![/SIZE][/P][P][COLOR=#800000][SIZE=5][IMG]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50.gif[/IMG]奋斗是一种幸福。[/SIZE][/COLOR][/P][P][SIZE=5]      我摘自《幸福高三》,能奋斗是健康的标志,我经常给我的学生说,珍惜能奋斗的年华岁月吧,因为它不仅能让你实现你的梦,而且证明你年轻健康,更重要的是让你体验生活的幸福![/SIZE][/P][P][SIZE=5]   [IMG]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50.gif[/IMG][COLOR=#800000]古训认定“养不教,父之过”,因此,给子女以仁慈善良、互帮友爱、克己奉人、节俭朴素、自尊自爱诸方面的教育,父母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类教育,就是要给下一代留下一粒真善美的种子。只要种下这粒种子,它就能倔强地成长,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它也能保存着。[/SIZE][/COLOR][/P][P][SIZE=5]    我摘自《母亲教我的歌》,现在的社会有一种现象,那就是“父母生儿不养,教师教而不育”,这种现象是多么的可怕啊,吴先生说的太对了,可惜现在的父母真正能胜任的少啊,真正懂得如何教育自己子女的更是少啊,总认为给孩子钱,为孩子挣大钱就可以了,却不知道孩子需要的不是钱而是那一粒粒真善美的种子。[/SIZE][/P][P][SIZE=5][IMG]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50.gif[/IMG] [COLOR=#800000]终身学习的立身之本究竟是什么?是独立思考精神。一个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思想者,他才能有充实的内心,才有可能始终充满活力,才能称得上知识分子。一般而言,学生缺乏批判能力,在于教师自身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没有这样的能力背景,教育的“创新”从何而来?我们也应当考虑一下:现今的教学有没有给学生创造“批判的环境”?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敢有个人观点,如果学生连校政都不敢评论,把教师、家长的话奉若金科玉律,如果学生对社会灌输给他的任何东西都“坚信不疑”,会有什么结果?[/SIZE][/COLOR][/P][P][SIZE=5]我摘自《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虽然我长相不理想不漂亮,但是我想做个美丽的教师,做个会思想的教师,想脱离这身“匠”气,因为那样我的学生就是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人了,我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SIZE][/P][P][SIZE=5][IMG]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50.gif[/IMG][COLOR=#800000]就教师的职业性质而言,对教学工作的机械重复,对学生的冷漠,对生活的冷漠是对职业的亵渎。有了热爱的品质,教师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保有职业的激情,才能不断地进德修业,才能不断地有所发现和创造,——自然,才有可能成为高尚的人。[/SIZE][/COLOR][/P][P][COLOR=#800000][SIZE=5]一个人能以毕生精力做成一件事,或者说努力去做好一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有多难啊!为自己的理想而活着,认真思考,庄严地工作的人,他的灵魂是高贵的。[/SIZE][/COLOR][/P][P][COLOR=#800000][SIZE=5]我认为,评价一位老师的工作,简而言之可以是三句话: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生学习的意识。[/SIZE][/COLOR][/P][P][SIZE=5]  我摘自《教师要有精神追求》,我虽然可能一辈子成为不了高尚的人,但是我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我也在不断地努力着进德修业,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有所发现和创造。评价老师的这三句话正好是我教育教学的追求。[/SIZE][/P][P][SIZE=5]  [IMG]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50.gif[/IMG][COLOR=#800000]经典是一个时代语文和人文的最高成就,青年时代读这样的书,会给一生的读书打好“底子”。在这种阅读中,培养人文精神,学会独立思考,终生受益。[/SIZE][/COLOR][/P][P][COLOR=#800000][SIZE=5]如果教师不敢于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未免是叶公好龙。所以我认为,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当学会读书,学会思考。[/SIZE][/COLOR][/P][P][COLOR=#800000][SIZE=5] 读书也要站直了读,跪着读,和不读书差别不大。[/SIZE][/COLOR][/P][P][SIZE=5]          我摘自《不要跪着读》,想想吴先生说的都是真理,为师者难啊,难在受制度的制约不自由上,难在当今书贵工资低上,难在学生爱看电视不爱看书上,难在……当然一切的难都能因为自己的热爱教育和爱思考而改变局面。所以,今后嘴个不跪着读得老师,一个想让学生爱读书自己先读书的老师。[/SIZE][/P][P][SIZE=5][/SIZE][/P][P][SIZE=5][IMG]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50.gif[/IMG][COLOR=#800000]风格即人。有教学个性的教师,他们的课往往体现着一种独立思考的意识,展现着自己的学养;展现着自己的学养;而一个不善于思考问题的教师,只能做“传话筒”。——人文教育的本质是精神之学,教育者首先必须是善于思考的人。[/SIZE][/COLOR][/P][P][COLOR=#800000][SIZE=5]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当体现个人风格,一如写文章,或质朴无华,或清丽温婉,或大气磅礴,或机敏厚重……总能让读者有个印象。中学教师应当有建立自己的课堂风格的追求,否则你的学生在未来的年代中很可能是平庸的人。[/SIZE][/COLOR][/P][P][COLOR=#800000][SIZE=5]我认为,教师在从教一个时期后,应当从教学个性的角度将自己的工作总结一下,这样的总结,能够感知自己的实际位置,启迪自己向高层次攀登。众所周知,“师”与“匠”不属同一层次,匠的技巧再高,难有创见,师则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善于创造。所谓技巧,卑之无甚高论,得知于教训,积累为经验;但是“思想”能使一位教师站立起来!对号入座,我不过“时而师时而匠”而已,但我认为,意识到不足,才能有追求,不想成为师的匠可能连“好匠”也成不了。[/SIZE][/COLOR][/P][P][COLOR=#800000][SIZE=5]风格延续着教师的教学生命,因为它有可能长久地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没有风格的教师一如泥胎木偶,他的语文课就如破庙庸僧在谈禅。[/SIZE][/COLOR][/P][P][COLOR=#800000][SIZE=5]风格受观念的影响,风格也体现着教学的原则。只要有自由的精神,有进取的决心,建立和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并非是多难的事。[/SIZE][/COLOR][/P][P][COLOR=#800000][SIZE=5]如果一位教师没有精神追求,即使他奉献一生,烛灭丝尽,其作用也有限。[/SIZE][/COLOR][/P][P][SIZE=5]         我摘自《呼唤风格》,我们不可能人人成为教师中的精英,但是我们可以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可以做个有特色的老师,我们可以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我们可以做个生命不息精神追求不止的老师![/SIZE][/P][P][SIZE=5][IMG]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50.gif[/IMG][COLOR=#800000]一位合格的教师,就是一盏灯,他的光不一定耀眼,但一定能够长久地照耀着人一生的道路。要时刻想到,你的工作是无可替代的。你在追求一种幸福,不要简单地把你的工作理解为谋生的手段。如果你想发财,不必误入教师队伍;你也不必眼红人家发财,只要生活还有保障,就足够了。[/SIZE][/COLOR][/P][P][SIZE=5]             我摘自《诫徒》,清贫的生活少烦忧,不用为如何花钱去费心思,不用为穿那件衣服而浪费时间,不用进进出出大酒店而没有时间休闲。其实当老师也很富有,那就是精神上的富有。这也是人生最珍贵的富有。  [/SIZE][/P][P][SIZE=5] [/SIZE][/P][P][SIZE=5][/SIZE][/P][P][SIZE=5][IMG]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50.gif[/IMG][COLOR=#800000]青少年的道德养成,途径是多样的。通过读书获得文明教养,通过文学阅读净化心灵世界,是重要的途径。从青少年成长的实际出发,最有效的教育途径,是在他们睁开眼看世界的时候,让他们第一眼就看到最美好的东西,接触到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如诚实、友爱、自尊、善良、正直等等,让爱和美充实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崇高和尊严引领青春的目光。[/SIZE][/COLOR][/P][P][COLOR=#800000][SIZE=5]人类道德文明宝库中的优秀篇章,像一盏盏灯,长久的照耀着世界。在这些滋养了人类的经典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一本好书就是一粒善良的种子,这些种子适时的播撒在孩子的心田,就有了真善美品格的萌芽,滋养感知,潜移默化,人的心灵就会变得充实,高贵,美丽,他就有可能始终站立着,象一个人一样的活着。童年少年时一本感动过自己的好书,会在漫长的岁月中支撑着自己。[/SIZE][/COLOR][/P][P][SIZE=5]  我摘自《读书如播种》,今后自己多亲近经典,更要把学生带进经典,因为彼此都将获得人生的支撑柱。[/SIZE][/P][P][SIZE=5][IMG]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50.gif[/IMG][COLOR=#800000]“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应当是知识分子的必备要素![/SIZE][/COLOR][/P][P][COLOR=#800000][SIZE=5]   思想者往往是寂寞甚至于痛苦的,因为“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因为他要挣脱“瞒与骗”的禁锢,这种追索的意识会使他突前于时代的潮流,他的思想会像荒原上传来的第一声嚎叫,使大部分习于常规的人不寒而栗。[/SIZE][/COLOR][/P][P][COLOR=#800000][SIZE=5]多读书、多思考,才能有所发现,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盲从,不要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的跑马场。[/SIZE][/COLOR][/P][P][SIZE=5]   我摘自《思想者》,读到这里想起了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无论是读书还是工作一定要做到“学思”结合。[/SIZE][/P][P][SIZE=5]  [IMG]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50.gif[/IMG][COLOR=#800000]对孩子应有怎样的期望?众说不一。有人认为,过高的要求不切实际,子女因为长时间达不到要求,无法实现目标,会导致丧失信心。这方面的例子,听说不少,确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反面的例子,如果对子女期望不高,他们也就难以把握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以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只有在他们的少年时代,就告诉他们:一个人只要奋斗,他就有可能成功。他们就能不满足于既得成绩,转而奋斗不已。我觉得两种意见都应当能吸纳,——并非自相矛盾,因材施教而已。[/SIZE][/COLOR][/P][P][COLOR=#800000][SIZE=5]家长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孩子,不要提过高的期望。[/SIZE][/COLOR][/P][P][COLOR=#800000][SIZE=5]我反对家长盲目估价孩子的实际学力,也反对过于明确地向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我还是只想简单地对学生说“努力去做成几件事!” [/SIZE][/COLOR][/P][P][SIZE=5]           我摘自 《“努力去做成几件事!”》既做老师又做家长的我对上面的话语多了一遍又一遍,反思自己,为了孩子,我要努力去做成几件事。[/SIZE][/P][P][SIZE=5][IMG]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50.gif[/IMG][COLOR=#800000]教师应当知道,对有思想问题需要帮助的学生,必须弄清他的问题是什么性质,教师有没有能力解决,家访的时机选择是否妥当,教师能把问题解决到何种程度,等等。[/SIZE][/COLOR][/P][P][COLOR=#800000][SIZE=5]任何事,管得太具体,就会弄得毫无希望。[/SIZE][/COLOR][/P][P][COLOR=#800000][SIZE=5]官者管也,但管得过多,必然生事。[/SIZE][/COLOR][/P][P][COLOR=#800000][SIZE=5]现今教育界的一大苦处,就是该管的事无人问,不该管的事,被死缠不放。具体到教育学生,更是无事生非,我们中国,什么人都认为自己有关心下一代的责任,但是没有人考虑自己是否具备关心下一代的资格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中国的孩子是最不幸的。[/SIZE][/COLOR][/P][P][SIZE=5]    我摘自《听郭橐驼说种树》,作为老师或者说作为班主任千万记着不要事事躬亲,事事自己操心。要想着学生能完成的事老师绝对的要放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解放了自己。[/SIZE][/P][P][SIZE=5][IMG]http://b.bst.126.net/common/portrait/face/preview/face50.gif[/IMG][COLOR=#800000]我心目中的名校,教学教育上应当坚持“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的信条,除此之外,我认为名校的培养目标中,还应加上“高贵的气质,平等的意识”。[/SIZE][/COLOR][/P][P][COLOR=#800000][SIZE=5]学校给学生心理世界种下一粒什么样的精神种子?今天的教育者如果不去想,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育者。虽然世界光怪陆离,学校教育不能世俗化,学校要培养合格的公民,培养未来合格的父亲们母亲们,培养民族需要的人才,名校应当让学生像绅士淑女……但是,名校更应当教育学生一生追求真理,像一个真正的人那样活着,能不断挣断缠绕过去的锁链,能在精神上有追求,始终有一种批判与怀疑的精神,他们在本民族文化中,能始终地先于大众去发现与寻找,能勇于反思与求索。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的同时,要告诉他们,古来伟大的思想者与殉道者都是生活在孤独寂寞之中的。名校必须从小就向学生灌输为民族进步,为人类文明服务的思想,从小就注意从精神上打好人文精神的底子,相比之下,学校仅仅以考取名牌大学的人数而确定在社会上的地位的观念,显得多么猥琐![/SIZE][/COLOR][/P][P][COLOR=#800000][SIZE=5]名校办学的基本理念应当像常春藤一样,即使是在废墟上,他仍旧能顽强地显出生机,积极向上,郁郁葱葱,给人以希望。[/SIZE][/COLOR][/P][P][COLOR=#800000][SIZE=5]我特别喜欢邵燕祥的那句诗——“明天比昨天更长久”。我们也许因为软弱放弃过昨天,但是我们一定要为理想追求而珍惜每一个今天。[/SIZE][/COLOR][/P][P][SIZE=5]     我摘自《在欢乐中沉思——“名校”的反思》,虽然我的孩子上不了名校,但是我喜欢吴先生这些对名校的思考,更铭记他的“我们也许因为软弱放弃过昨天,但是我们一定要为理想追求而珍惜每一个今天。”[/SIZE][/P][P][TABLE=transparent,0,0,100%,left,transparent,0,none][tr][TD][P][COLOR=#0000ff][SIZE=5][B]  从《不跪着教书》这棵教育的智慧树上我摘下了朵朵会思想的迷人玫瑰,我也明白我们不是不能跪着,而是应该这样:“该站的时候如青松,该跪的时候如阶梯”!至于如何做到这样教书呢?  吴非老师说的好:“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B][/SIZE][/COLOR][/P][/td][/tr][/TABLE][/P]
            欢迎光临我的网易博客
            http://ztpyanshuying.blog.163.com/
            在线情况
            4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积分3249
              • 经验26019
              • 文章3045
              • 注册2012-04-08
              [P][LINE-HEIGHT=22px] [/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 [/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                         [LINE-HEIGHT=38px][SIZE=5]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读书修炼?3)[/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LINE-HEIGHT=38px][SIZE=5][/SIZE][/LINE-HEIGHT] [/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LINE-HEIGHT=38px][SIZE=5]     姐姐在她的随笔里说:[/SIZE][/LINE-HEIGHT][LINE-HEIGHT=51px][FACE=楷体_GB2312][COLOR=#800000][SIZE=3]读书,有时怎么像相对象,有的书,属于一见钟情类。说不清是因为精美的封皮,还是因为书的名字,一刹那,就那么狂热的喜欢上了,于是爱不释手;有的书属于‘慢热型’的。最初读,清水挂面般寡淡无味,渐渐地进入佳境,慢慢地有了欲罢不能;还有的书,属于那种‘有缘无份’类的,即使有缘相见,但是就是找不到感觉,发现不到美好。最终只有束之高阁了。最近两本书——《穆斯林的葬礼》、《致终将逝去的青春》让我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迷恋到‘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的程度。浩瀚的书海中,真想有更多的如此美丽的邂逅,我会给她们‘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百般呵护。”[/SIZE][/COLOR][/FACE][/LINE-HEIGHT][LINE-HEIGHT=51px][FACE=楷体_GB2312][SIZE=5]对姐姐的这段说辞我是超赞。因为正说出了我所体会的而又言不出的。最近这几天我就是迷恋上了著名作家叶广芩的《状元媒》,虽然因为喜欢她写的《采桑子》才渴望亲近她的《状元媒》,于是春天里从妹妹那里索要来,把她放在书橱里,心里一直念着装着,迟迟没有读,是因为我怕迷上她而欲罢不能。一直寻找适合的时间,与她相约。终于从上周三开始与她“耳鬓厮磨”了。虽然没有达到“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的程度,但是爱不释手到去新楼看师傅们装修也带着她,见缝插针的读她。师傅们竟然笑说,干什么的吆喝什么,你教书的离不开书啊,可你也太爱读书了吧?[/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LINE-HEIGHT=51px][FACE=楷体_GB2312][SIZE=5]     昨晚读完了,今天脑海里翻腾的全是里面的一朵朵精彩细节的浪花。自己追问自己,喜欢这本书的什么地方呢?又没有精美的封皮,名字也是一场戏的名字,不新鲜。喜欢故事情节?似乎也不是。喜欢那散文似的语言?似乎也不全是。最后想得明白了:爱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不爱一个人是理由多多的。同理,喜欢就是理由。[/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 [/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        [LINE-HEIGHT=38px][SIZE=5]  读完后,恋恋不舍,又翻来翻去的这本《状元媒》长篇小说,讲述了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做媒,促成了皇室后裔父亲金瑞祓与平民母亲陈美珍的婚姻,由此一个家族的故事得以上场,上演了一幕幕的“大登殿”、“三岔口”、“逍遥津”……以小格格“我”的视角为轴线,冠以十一部京剧戏名而写成。从辛亥革命开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跳跃性地写了背景百年的人物众生相,北京百姓的价值观念,北京社会的风土人情。这本书,尤其包含作者对亲人、对旧情、对家国的思念和感慨。作者下笔是从清末父母大婚说起,然后各色人等纷纷借一出出戏登台上演,大清遗老、民国买办、中共高官、文人戏子、亲姊热兄、厨子太监,皇亲侍女,贫民百姓,直至文革热血迷茫的大好青年和老之将至的自己。洋洋洒洒40多万字,气势不小,从清末写到当今,情也深、爱也浓、恨也重。对于北京的过去和现在,我甚不熟悉,但是读这本书里面的那些个细节,那些个欢乐,那些个拾掇不起来的零碎,如同一瓶陈放多年的佳酿,让人慢慢品来悠远绵长,回味无穷。作者动用了她最独特、最难忘、最熟悉的生活素材,构思精巧、精心创作而成。尤其那散文化的语言,不乏文采和幽默,时不时的逗我一乐,真的如听一个老人讲少年往事,讲家中琐事。她的娓娓道来,让我享受其中,乐在其中,亦思索着人生。[/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LINE-HEIGHT=38px][SIZE=5]      读这本书的序就深深的吸引了我,作者自己写的序,她在序中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她还说:“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很孤独、寂寞的旅程。虽然我们也有亲情、爱情,但你内心深处的东西总是只有自己才能理解。有时候睡觉,在深夜中醒来,常常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解不开的疙瘩纷至沓来,和领导的、和爱人的、和子女的、和同事的,甚至和自己身体的,这确实是一个人的战争啊,这个战争一直到你死都存在着。甚至于有时候在饭桌上推杯换盏,大家非常热闹、亲密的时候,我内心也常常会产生一种孤寂的感觉。这种感觉我觉得可能每一个人都有体会,尤其当你渐入老境,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所以我写的人物最后结局总是比较悲凉。但从我们的性情来说,我们又不能悲凉,还是要看到一些比较光明的东西。就是说在跳出来看人生的时候,要有一种笑对人生的感觉。”也许我就是喜欢她的笑对人生吧,她笔下的人物个个结局都让我唏嘘,都让我感到人生的不容易和人生的无可奈何,但是她却又能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叙述。这样在让读者读懂人生悲苦的同时也在享受着人生欢乐。这也许是最让我着迷的一个重要原因吧。[/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LINE-HEIGHT=38px][SIZE=5]       把这本读完的书放到我的书橱深处后,我的脑屏上存留的这本书的真真切切的文字有很多,我担心这些“宝贝”会随着日月的脚步溜走,[/SIZE][/LINE-HEIGHT][LINE-HEIGHT=38px][SIZE=5] 也惧怕因为我的记忆之差再把这些“宝贝”还给作者。所以,我赶紧打开电脑存储在这里,以解后顾之忧。[/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 [/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        [LINE-HEIGHT=38px][SIZE=5]                                             [/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LINE-HEIGHT=38px][SIZE=5]   “ 状元媒”选段:[/SIZE][/LINE-HEIGHT][LINE-HEIGHT=28px][SIZE=4][COLOR=#993366]父母亲的婚姻谈不上门当户对,穷门小户的母亲,嫁入天皇贵胄之家,本身就是一个不和谐,更何况还是续弦。父亲前边的妻子已经有一帮儿女了,这让母亲一生
              都很别扭。满腹经纶的父亲与目不识丁的母亲在文化上反差极大,完全是失衡的。以这
              样的差距作为婚姻的基础,对母亲来说,应该是一出悲苦戏的悠悠慢板,甭管说媒的是
              什么状元,甭管出嫁的场面是多么的风光,日子还得自个儿过,岁月还得慢慢儿磨。清
              朝有律例,“良人奴婢相为婚姻,各离异改正,良自为良,贱自为贱”。虽然已经到了
              三十年代的民国,但“柴门对柴门,木门对木门”在国人的婚姻缔结中仍旧是定式。
                刘状元做的媒当是一个特例。
                我成年以后问过母亲,问她对自己婚姻的感受。
                母亲说,好。
                我说,真的很好?
                母亲说,真的很好。有什么不好吗?
                我不能再问下去,再问下去将是一场糊涂的对话。母亲为她衣食无忧的日月
              而满足,为丈夫的温和儒雅而陶醉。南营房的女儿思想简单,没有那么多惆怅和矫情,
              没有那“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的自作多情。我的顾虑,都是文人心态。古人
              说得对,“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世间真的没那么多麻烦。母亲不在乎
              文化,母亲在乎日子。
                母亲就是母亲,南营房就是南营房。
                可惜,我一直没有机会跟父亲谈到他繁杂的多重的婚姻,如若有,我相信那
              一定是两个文化人的交流。从父母完满的婚姻结局,我体会了“恩爱”的含义,“恩”
              在先,是责任和义务,“爱”在后,是基础和铺垫。或许如母亲所说,真的很好。[/SIZE][/LINE-HEIGHT]
              [/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LINE-HEIGHT=28px][SIZE=4][LINE-HEIGHT=38px][SIZE=5]     上面这个选段是我所钟爱的,也是我读完后又反复读反复思索的。婚姻几乎是所有凡人逃不过的生活。现在的婚姻讲究爱情,可是爱去情空婚姻碎。而以前代代人的婚姻中离婚的少,是不是就意味着那些人婚姻不幸福呢?其实不然,每一对夫妻都是恩爱的。恩在前,自然就担负着责任和义务。现在的婚姻是只有所谓的真爱,没有恩爱的成分,自然婚姻的城堡就不牢固了。特别是有了儿女后还离婚的,都是一些浪漫主义者,一些幻想主义者,一些不负责任的人。婚姻失败后最惨败的人是孩子。记得读著名影星宋丹丹写的《幸福深处》时,对宋丹丹的那句:“离婚至今一点也不后悔,但是如果重新选择的话则不离”有深深的解读。而那天我见到一个离婚三十多年的妈妈也是这样的说辞,因为她为了当时自己不受委屈就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她的丈夫和孩子,可是这三十年她生活的并不轻松,因为背着心里债,那是欠孩子的一生难再还的情债。这本书中,“我”的父母不但门不当户不对,而且岁数相差18。可这些都没有影响他们的婚姻,而是在文革初期夫妻双双舍儿撇女用三瓶子安眠药换得夫妻双双把天堂归。这是生活的最大的悲哀,可从另一方面看也是最成功的婚姻吧![/SIZE][/LINE-HEIGHT][/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LINE-HEIGHT=38px][SIZE=5]“豆汁记”选段:[/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                   
                [COLOR=#993366]人生在天地间原有俊丑,富与贵贫与贱何必忧愁。
                ……穷人自有穷人本,有道是我人贫志不贫。
                ——京剧《豆汁记》金玉奴唱段[/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COLOR=#993366]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没有了莫姜,我便成了大厨,只要学校没有课,我的大半时间全扎在厨房里。之所以心甘情愿地与红盐白米打交道,是源于我与生俱来的对厨艺的偏爱,就像我后来偏爱的文学。做饭和写文章是相通的,在谈论文学创作时我常用做饭来打比喻,写文章好比和面,初写成不过是刚把面和成了一个团儿,面得不停地揉,文章得不停地改,面里的疙瘩揉开了,文章里的硬伤病句改过了,只是完成一半。还不行,面得搁在一边饧,最少得饧俩钟头,文章得搁,最少搁半个月,饧好的面再揉,搁过的文章再改,基本就可以拿出去了。急茬的面(疙瘩汤除外),急就的章(除非天才),一般经不住推敲。火候到了,饭就熟了,人品到了,文就熟了,就这么简单。大家听了笑我,笑我的文学理论就是一个主题——“吃”。
                莫姜饭做得好,是莫姜火候把握得好;莫姜是不会写小说,倘若她能写,应该是大家。
                依着父亲“顺其自然”的态度,我们尊重莫姜的选择,是去是留全不干预。晚上,看着莫姜空荡荡的小床,看着月影在房内的移动,我难以入睡,不知莫姜在哪里……
                一个月后,莫姜回来了,憔悴了许多,却依旧的干净利落。这使我想起了“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的古训,莫姜是个知情知义的人。她没有解释刘成贵的“死而复生”,也没有谈论那平地冒出的儿子,只是说给我们添了麻烦,对不住四爷四太太。
                父亲给她加了工钱,每月15块,就算是我们正式地雇佣她了。
                莫姜不再与我同住,她每天回家了。她在王驸马胡同一个杂院里租了两间南房,竟然和那个赌徒加凶手过起了日子。后来我才知道,莫姜是把那个翡翠扁方卖了,用那钱安顿了这爷儿俩。王驸马胡同,离我们家不远,隔着一条街,每天早晨莫姜早早就来了,晚上吃完晚饭,收拾完了才走。我不理解莫姜为什么要接纳刘成贵,也不能想象她和那个浑身馊臭的老头子躺在同一个炕上会是怎样一种情景。谁把我卖了,我会记恨他一辈子,谁砍我一刀,我永世不会原谅他!说得好听莫姜是善良,是宽容;说得不好听就是贱!我没好气地对莫姜说,告诉那个浑蛋啊,不许他上我们家来。
                莫姜说,他不来,他在东直门外粉坊帮忙呢。
                粉坊是把绿豆做成粉丝的地方,终日蒸汽腾腾,汤水淋淋,粉坊的附带产品就是豆汁和麻豆腐。无论是豆汁还是麻豆腐,都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粗食,羊尾巴油炒麻豆腐再好吃,不上菜谱。一个皇帝跟前的御厨,沦落到做豆汁的份儿上,也算是“地覆天翻”了。该着!
                我说,那个糟老头子,站也站不稳的,还能在粉坊干活儿?
                莫姜说,怎么是糟老头子,他比我还小呢,小八岁。
                我说,他得靠你养着吧?
                莫姜说,过日子,能说谁养活谁呀?[/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
              [/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LINE-HEIGHT=38px][SIZE=5]上面这几段文字也是我极喜欢的,因为作家叶广岑告诉了我写作的真谛:好文不厌百回改。这深深的教育了我。当然我不是作家只是爱好涂鸦之人,可是我往往是涂完一遍就不管不顾了,甚至觉得没有时间看第二遍修改一遍,就连最起码的错别字多数时候我也不剔除。以至于教育在线上的一个网友给我留言说:“文章生活气息强,所写也精彩,如果再把错别字修改了,就更精彩了。”我知道这是好朋友的委婉批评,我欣然接受。今儿读到叶老师的这段有关写文章的“秘诀”,我更觉得愧对我众多的博友读者。我可以允许我自己涂出不精彩的文字,但是再也不能允许自己不修改错别字了。因为写不出好博文是因为能力问题,而不修改错别字是因为懒惰所致。所以,我从今天开始以后每发一篇随笔都要至少修改一遍,即使因为自己能力差没有看出是错字和病句来,也不允许自己一遍不修不改了。[/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LINE-HEIGHT=38px][SIZE=5]还有上面莫姜说的,“过日子,能说谁养活谁呀?”这句话我觉得对于现在的夫妻应该很受用。细细品味咀嚼,应该能写很长的一篇文章的。但是我打了腹稿后,不想赘叙了,因为婚姻不同,观点不一样,每一个人应该读出的味道和内涵是不一样的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愿有缘读到这句话的人,好好反思自己过日子的思想是否胜此一筹。[/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LINE-HEIGHT=38px][SIZE=5] 其实本书中每一场戏里都有我喜欢热爱的片段,我会把这本书珍藏好,想念时拿出来推心置腹一番。还是叶老师说的好: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的日子融化在《豆汁记》、《盗御马》、《凤还巢》之中,我们的观念由《小放牛》、《三岔口》、《大登殿》而延伸。生活比戏曲更精彩,戏曲比生活更概括……[/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LINE-HEIGHT=22px][LINE-HEIGHT=38px][SIZE=5]    读罢,我叮嘱自己,不施粉墨就登场,认认真真演自己该演的生活大戏,当好主角,也当好配角,必要时当个观众亦未必不好。[/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

              欢迎光临我的网易博客
              http://ztpyanshuying.blog.163.com/
              在线情况
              4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读书,就是修身养性!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在线情况
                4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读书有感[P]  [/P][P] 江西  黄长贵[/P][P]
                  [/P][P]蓝天白云任君瞅,[/P][P]青山绿水伴舞流。[/P][P]有谁见得天暴躁?[/P][P]其实人家多善友。[/P]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在线情况
                  4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2582
                    • 经验52148
                    • 文章2522
                    • 注册2008-12-16
                    [QUOTE][B]下面引用由[@鸿鹄班主闫书英][URL=a.asp?b=302&id=504967]发表的内容[/URL]:[/B]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读书修炼?3)      姐姐在她的随笔里说:读书,有时怎么像相对象,有的书,属于一见钟情类。说不清是因为精美的封皮,还是因为书的名字,一刹那,就那么狂热的喜欢上了...[/QUOTE]
                    茫茫书海,能遇上让自己“一见钟情”的好书,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啊?
                     
                     感谢有您的一路同行。

                     [URL=http://blog.sina.com.cn/u/1764588987]博客:一凡教育行走http://blog.sina.com.cn/u/1764588987[/URL] 欢迎您的光临!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08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