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220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积分2391
    • 经验38392
    • 文章2366
    • 注册2012-11-25
    [QUOTE][b]下面引用由[@于松峰]发表的内容:[/b]

    学一点“浮水”的功夫,恒心和责任心最重要。朱老师大师呀!每一篇对话都让人受益匪浅。 现在班刊的寒假合刊正好用得上[/QUOTE]
    谢谢于老师一直以来的关注和鼓励,我会继续努力前行!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21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积分2391
      • 经验38392
      • 文章2366
      • 注册2012-11-25
      [FACE=宋体][SIZE=14pt] [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黎明前的黑暗不“黑暗”[/SIZE][/FACE][/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明天就要比赛了,校领导对我的课还在继续打磨,谢谢他们的执着用心。[/SIZE][/FACE][/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今天又一次试讲,整体感觉还好,但板画的向日葵耗时长仍在困扰着我们,陕普味道仍是不离不弃。板画需要我自己再加强联系,提高速度;纠正陕普的重任只有落在我的坚强后盾——可爱的孩子们了。[/SIZE][/FACE][/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我在教室里准备试讲,真诚地对孩子们说:“同学们,实话实说栏目马上开播,请做好准备!先认真听霍老师微课试讲《微笑》,一会儿尽管给霍老师提意见或建议,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霍老师要发红包哦!”[/SIZE][/FACE][/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一听这孩子们立刻来了劲儿,坐得笔直,两眼放光。呵,这一招还真高!我讲完后,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最多的是纠正我陕普的字音。最让我惊异的是赵智勇竟然发现了我板画的问题,他急不可耐地告诉我“老师,你画的向日葵用的时间太长了,用了一分二十多秒呢!不行了,你上课前画好吧!”“哇,勇啊,你太用心了,这正是困惑老师的一个难题,我也在思考这样解决呢,我们不谋而合,谢谢你!红包必须送你了!”牛家瑞充满深情地对我说:“老师,如果你哪个字音读错了,也不要停下来,如果你再一纠正,会引起评委的注意,他们很容易听出来你的错误了。”“谢谢你,瑞!红包送你了!”[/SIZE][/FACE][/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晚上我还没来得及发红包,孩子们就给我发来了祝福红包。看着孩子们充满温情的一句句祝福,黎明前的黑暗不再黑暗,不再孤单。谢谢我可爱的孩子们,你们是我成长中的好老师,那么诚心诚意,那么不离不弃![/SIZE][/FACE][/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    2016.3.8[/LINE-HEIGHT][/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211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积分2391
        • 经验38392
        • 文章2366
        • 注册2012-11-25
        [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不负岁月  永远成长[/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激烈的角逐今天终于拉开帷幕。[/SIZE][/FACE][/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昨晚到今天一直在心里祈祷:早讲早解脱。哈,今天第一个抽号,结果竟抽了个16[/SIZE][/FACE]号,倒数第二,这要排在下午进行了,不爽!转念一想: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随即释然,安心听课![/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早上讲课的老师个个精彩,我也不敢有丝毫懈怠。早上结束后就赶紧试课件,可天公不作美,电脑貌似中了毒,等了半小时也未能试放,便拿回家再试放,修改。这样一来,原打算午休20[/SIZE][/FACE]分钟的计划又泡汤了,便打算带杯咖啡提神,老公给我冲好了咖啡,我便匆匆收拾赶赴比赛现场,祈愿自己能以饱满的姿态投入比赛。[/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下午讲课前有些忐忑,讲课时似乎镇静了。可在不知不觉中竟然在背诵课文时漏掉了两句,一看大屏幕发现后不慌不忙又赶紧纠错,重读了一遍。当我让孩子们给我点评一环节,我赶忙补救,借孩子们的口指出了我朗诵时的问。还不错,将一个小错误变成了一个教学机智的展示,也算因祸得福了。[/SIZE][/FACE][/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此后回想,发现还漏掉了比较关键的一句,在启发引导学生时,出现一点口误,重复后才得以纠正,陕普味还有。[/SIZE][/FACE][/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这次比赛虽是现场打分,但不做现场公布,嗨,领导有领导的做事机智。“只管耕耘,不问收获。”[COLOR=rgb(51, 51, 51)]我们享受“[/SIZE][/FACE]过程”才是最幸福的,而“结果”怎样,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有的时候,成功不是说你努力了就行,还有很多其他的外在的因素在起作用,不能过分看重“结果”。[/COLOR]其实耕耘了就自有收获,只是名利的收获不必太在意。[/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这次微课比赛我的收获还真不少,一是让一贯语言啰嗦的我学会了锤炼语言;二是让我明白功夫下得还不够,完美的包装课真的需要一次又一次打磨;三是找到了和同行们的差距。[/SIZE][/FACE][/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语文教学充满无限的诗意,继续探究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堂简约、有效、诗意、致远……[/SIZE][/FACE][/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追求诗意的语文教学”,我一直在路上……[/SIZE][/FACE][/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2016.3.9[/LINE-HEIGHT][/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21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5
          • 积分7080
          • 经验221868
          • 文章6513
          • 注册2013-01-18
          [SIZE=9pt][QUOTE][/SIZE][b][SIZE=9pt]下面引用由[@真水无香200988]发表的内容:[/SIZE][/b]

          [SIZE=9pt]  磨课进行时  今天在学校试讲微课《微笑》,校领导的指导让我茅塞顿开,清楚了问题所在:  一是还没把握住微课这个新生事物的精髓,课件中文本没有展示,微笑的特点、作用我认为简单,只让学生交流,我没点出...[/QUOTE][/SIZE]
          [P][SIZE=9pt]
          [/SIZE][/P][P][COLOR=#0000ff][SIZE=5][b]微课,我们这里还没有进行公开的展示。[/b][/SIZE][/COLOR][/P][P][COLOR=#0000ff][SIZE=5][b]可我看到你的文字,深感你是在真正地“磨”着自己,成长着自己。[/b][/SIZE][/COLOR][/P][P][COLOR=#0000ff][SIZE=5][b]一个人到中年的老师,有着许多的成熟与不成熟,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正能量。[/b][/SIZE][/COLOR][/P][P][COLOR=#0000ff][SIZE=5][b]我看到文字中你的成长与进步,也促使着我学习与努力。[/b][/SIZE][/COLOR][/P][P][COLOR=#0000ff][SIZE=5][b]你的文字,让我学到了一些记录的技巧,谢谢你![/b][/SIZE][/COLOR][/P][P][COLOR=#0000ff][SIZE=5][b]
          [/b][/SIZE][/COLOR][/P][P][COLOR=#0000ff][SIZE=5][b]
          [/b][/SIZE][/COLOR][/P]
          在班刊,我永远是您的朋友。
          在线情况
          221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5
            • 积分7080
            • 经验221868
            • 文章6513
            • 注册2013-01-18
            [QUOTE][b]下面引用由[@真水无香200988]发表的内容:[/b]

            赞一个!这个故事更有意思,和您分享: 曾志伟去姚明家,因为姚明家特制的门,门镜高,敲了好几次门都没有人开,以为姚明不在家,就走了。    第二天他看到姚明无精打采的,就问他昨晚干嘛去了。    姚明神...[/QUOTE]
            [P]
            [/P][P]“因为你还没有站到对方的高度”,说得太好啦![/P][P]
            [/P][P]
            [/P][P]
            [/P][P]
            [/P]
            在班刊,我永远是您的朋友。
            在线情况
            221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306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QUOTE][B]下面引用由[@真水无香200988]发表的内容:[/B]

              赞一个!这个故事更有意思,和您分享: 曾志伟去姚明家,因为姚明家特制的门,门镜高,敲了好几次门都没有人开,以为姚明不在家,就走了。    第二天他看到姚明无精打采的,就问他昨晚干嘛去了。    姚明神...[/QUOTE]
              这个例子给人力量,是啊,曲高和寡!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221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积分2391
                • 经验38392
                • 文章2366
                • 注册2012-11-25
                [P][FACE=宋体][SIZE=14pt][SIZE=3][/SIZE][/P][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学然后知不足”[/SIZE][/FACE][/LINE-HEIGHT][/P][P][SIZE=3][/SIZE][/P][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昨天听了16[/SIZE][/FACE]节微课,今天又匆匆忙忙听了市里比赛的26节微课,虽苦犹甜,收获满满![/LINE-HEIGHT][/P][P][SIZE=3][/SIZE][/P][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市级微课设计鲜明特色如下:[/SIZE][/FACE][/LINE-HEIGHT][/P][P][SIZE=3][/SIZE][/P][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1.[/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板书都独具匠心,最后都形成一个美好的物象呈现在学生眼前。如《迷人的夏天》最终成一朵娇艳的花儿;《为了他的尊严》最终成为一个大大的顶天立地的“人”字;《欲速则不达》最终成为一口钟,意为警钟长鸣;《儿子们》成为一个心形,呼吁孩子们爱自己的妈妈;《迟到》成为一棵大树,意为在父亲的严厉和疼爱下,小海音从一棵幼苗长成为参天大树;《汉字》成为一副对联……[/SIZE][/FACE]我相信这些美好的物象会永驻孩子们的脑海中。[/LINE-HEIGHT][/P][P][SIZE=3][/SIZE][/P][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2.[/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朗读指导极具特色。很多老师朗读指导的“一咏三叹”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读书积极性。如:“啊!好一幅北国瑞雪图!”老师一次次用煽情的极具感染力的引语引导孩子们感情诵读,孩子们怎能不激动地入情入境地读呢?在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课中,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读,给我印象极深。她煽情地说:“苏轼曾朝朝暮暮泛舟西湖,现在就要离开西湖了,而且这一去就是十年,读——”“十年后苏轼带着对西湖的爱又回来了,再次泛舟西湖,读——”老师极富韵味儿的优美的解说词,孩子们怎会不美美地读呢?[/SIZE][/FACE][/LINE-HEIGHT][/P][P][SIZE=3][/SIZE][/P][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3.[/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拓展延伸精彩。老师们搜集大量资料后精选的课外阅读拓展延伸极具吸引力。印象深的是在讲《晏子使楚》时老师精选了周恩来和美国使者的外交故事——为什么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讲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拓展了杜甫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及蕴含的思想感情,如《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本诗中表达的恬淡平静的心境做了很好的铺垫。用我们听课老师的玩笑话说:“就差把杜甫从坟里给挖出来了”足见老师备课的用心。《信任》一课拓展了“无人菜市”的视频,让人叹为观止。[/SIZE][/FACE][/LINE-HEIGHT][/P][P][SIZE=3][/SIZE][/P][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4.[/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读写结合。读写结合这一点在每节课里都有体现,老师们总能抓住文章的训练点,让孩子们趁热打铁、即兴习作,要么将学到的写作方法加以运用,要么激发想象,升华主题。[/SIZE][/FACE][/LINE-HEIGHT][/P][P][SIZE=3][/SIZE][/P][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5.[/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课件制作精美。尤其是《月光曲》一课,老师通过文字、《海上明月图》让孩子们形象感知《月光曲》的旋律,最后将画面、音乐、解说三者完美地诗意地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再一次感受到文字美、意境美、音乐美,就连我们听课的老师都要陶醉了。[/SIZE][/FACE][/LINE-HEIGHT][/P][P][SIZE=3][/SIZE][/P][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6.[/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好书推荐。老师们都为孩子们架起了课内阅读通往相关课外阅读的桥梁。[/SIZE][/FACE][/LINE-HEIGHT][/P][P][SIZE=3][/SIZE][/P][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SIZE][/FACE][/LINE-HEIGHT][/P][P][SIZE=3][/SIZE][/P][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学然后知不足。”[/SIZE][/FACE]听完后,昨天在我心中还算完美的《微笑》微课设计呈现出了不尽人意的地方——课堂设计粗放,不够精致,语文味不够浓,尤其是朗读只是在讲读前、讲读后泛泛而读,中间交流时竟然没指导学生深入朗读,比如“永远微笑吧!”这一句就非常适合“一咏三叹”引读法,老师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解说有关微笑的魅力一次次引读,引导孩子们朗读一次比一次感情强烈,从而让他们牢记于心,内化于心,永远带着微笑踏上人生之路。[/LINE-HEIGHT][/P][P][SIZE=3][/SIZE][/P][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让我们记住叶圣陶的话吧——要做先生先做学生。“学无止境。”“学然后知不足。”“学习、学习、再学习!”追求诗意的语文课堂,我们在路上……[/SIZE][/FACE][/LINE-HEIGHT][/P][P][SIZE=3][/SIZE][/P][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       2016.3.10[/LINE-HEIGHT][/P][P][SIZE=3][/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21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积分2391
                  • 经验38392
                  • 文章2366
                  • 注册2012-11-25
                  [P][QUOTE][b]下面引用由[@王书朋]发表的内容:[/b]

                  这个例子给人力量,是啊,曲高和寡![/[/P][P]呵呵,前段时间自杀的陕西那个高三孩子也是太牛了,曲高和寡呀!
                  [/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21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积分2391
                    • 经验38392
                    • 文章2366
                    • 注册2012-11-25
                    [QUOTE][b]下面引用由[@阿荣]发表的内容:[/b]

                    “因为你还没有站到对方的高度”,说得太好啦![/QUOTE]
                    高度不够啊!站位不够!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21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积分2391
                      • 经验38392
                      • 文章2366
                      • 注册2012-11-25
                      [QUOTE][b]下面引用由[@阿荣]发表的内容:[/b]

                          微课,我们这里还没有进行公开的展示。 可我看到你的文字,深感你是在真正地“磨”着自己,成长着自己。 一个人到中年的老师,有着许多的成熟与不成熟,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正能量。 我看到文字中你的成长与...[/QUOTE]
                      谢谢阿荣老师的激励!多多交流,一起前行!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21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306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QUOTE][b]下面引用由[@真水无香200988]发表的内容:[/b]

                        下面引用由发表的内容:  这个例子给人力量,是啊,曲高和寡![/ 呵呵,前段时间自杀的陕西那个高三孩子也是太牛了,曲高和寡呀![/QUOTE]
                        如此评价,倒真的曲高和寡了!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222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3
                          • 积分2391
                          • 经验38392
                          • 文章2366
                          • 注册2012-11-25
                          [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SIZE][/FACE][/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连续三日听了六十多节微课,这比听40[/SIZE][/FACE]分钟的课要累得多,因为没有学生,只有老师一人在讲,需要我们不停做记录,每天听完头都是发蒙的,一个字来说听课的感觉,那就是“累”!两个字来说赛讲课,那就是“精彩”!三个字来说自己的收获,那就是“开眼界”![/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整体堪称完美的莫过于实验小学副校长的一堂《饮湖上初晴后雨》,她大气自若的教态,深厚的文化底蕴,极富韵味儿的语言,精妙的教学设计,使她的课收放自如,给人一种行云流水、浑然天成的美感。这样的课堂我们成人都陶醉,何况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们呢?但这样的课堂高度不是容易达到的,也许真的是她用了一生在备课。[/SIZE][/FACE][/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设计简约巧妙的是一小老师的《夜莺之歌》和六小的《回自己的祖国去》。《夜莺之歌》用抗战70[/SIZE][/FACE]周年的图片导入到苏联的卫国战争,自然而然引出了课文,结尾又以一个问题“这一课仅仅在歌颂小男孩儿吗?”导出各国军队威震四方的图片,以“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做结,升华了主题。课中间更是干净,老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梳理出两个贯穿全文的问题来互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男孩儿?(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来体会)他怎样传递情报?《回自己的祖国去》一文以故事开头,吸引孩子们走入文本,以中美两国当时社会发展情况的对比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品味,感受华罗庚的爱国情怀,最后老师饱含深情地继续故事结尾的描述,同时播放《我的中国心》,让人的心灵受到触动。三次饱含深情引导孩子们诵读“回自己的祖国去”,一次比一次坚定,一次比一次直抵心灵。课讲完了,一曲《我的中国心》还在心头回荡,真的有余音绕梁的感觉。[/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课件精美直观的莫过于阳光小学的《月光曲》,陕州区的《詹天佑》《葡萄沟》。《月光曲》一课老师将音乐、解说、画面配合得非常完美,不过我在思考为了三者完美配合,将一曲《月光曲》进行剪辑是否合理。《詹天佑》一课中老师讲述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时播放的直观形象的动画课件堪称叫绝,真叫人大开眼界!《葡萄沟》一课找的水果图片五光十色、抢人眼球,播放的如何制作葡萄干的视频更是直观形象。但是我对他们的课件出示时间不是很看好,老师一下子将直观形象的课件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就大大削弱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孩子一看画面、视频就什么都明白了,哪还有心思去品味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精炼、形象、生动呢?我的感觉是先引导孩子们边读边想象,通过品读文字想象画面,然后再欣赏画面、视频来强化文本的内容,并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功力。[/SIZE][/FACE][/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对我自己触动最深的是老师们都卯足了劲儿参加比赛,每一堂课都融入了一个团队的智慧,从课件的制作、板书的设计、语言的雕琢到极具吸引力的拓展延伸都足以看出,这一点让我这个老教师自愧不如,虽然我也勉强参加了比赛,但功夫下得差远了。[/SIZE][/FACE][/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虽说才疏学浅,但“追求诗意的语文课堂”我一直在路上,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SIZE][/FACE][/LINE-HEIGHT][/P][SIZE=3][/SIZE][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2016.3.11[/LINE-HEIGHT][/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81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