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P][/P][P][SIZE=4][/SIZE][/P][P][/P][P][SIZE=4] 我们和伟人有个约会[/SIZE][/P][P][/P][P][SIZE=4] [/SIZE][/P][P][/P][P][SIZE=4] [/SIZE][/P][P][/P][P][SIZE=4] [/SIZE][/P][P][/P][P][SIZE=4] 又是一个周一,这周的班会我想刷新历史,领孩子们亲近伟人。[/SIZE][/P][P][/P][P][SIZE=4] 有这个想法,还是缘于昨天我带儿子观看了两位伟人后,儿子不但长了见识,而且认识到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刻苦勤奋。不管是天才还是通才都是靠汗水砸出来的。我想,我的儿子观看有关伟人的解读后,竟能在心中点了几盏灯,我的学生如果观看后,肯定收获也会颇多。于是,有了班会走进伟人的计划。上午上课时就给孩子们说了,下午第一节班会课,去多媒体,认识两位伟人,我拟的题目是《我们和伟人有个约会》,大家在观看后写一篇感想,题目是《我和伟人约会后》。认识的第一位是闻一多先生,因为咱下一篇课文就是有关他的“说和做”,第二个伟人暂时保密,但是这个伟人是个通才,不过只上过一二年级,能成为伟人全靠自学。这个悬念已设置,孩子们满眼泛光,兴趣盎然。前排的远还悄悄地问我,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我摇摇头,说,暂时保密。孩子们的胃口被我吊的很高![/SIZE][/P][P][/P][P][SIZE=4] 下午,我午休起来的很早,可是更早的是孩子们已经站在多媒体教室外面等着我的到来了。我签上到,然后到办公室拿了笔记本,就去南楼,陪孩子们一起走进伟人的世界,学习伟人的精神去。[/SIZE][/P][P][/P][P][SIZE=4] 开开门,孩子们一窝蜂似的挤进来。我喜欢孩子们这样的学习热情,特别的欣赏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前排坐的那个高涨热情。[/SIZE][/P][P][/P][P][SIZE=4] 我打开网络,搜寻“品读闻一多”,然后屏幕上出现了闹人的广告,这是糖外面包的纸,必须有的。[/SIZE][/P][P][/P][P][SIZE=4] “品读经典,光亮人生”栏目主持人出现在孩子们面前了。解读闻一多先生,其实是品读汪曾祺先生写的《闻一多先生上课》: [/SIZE][TABLE=transparent,0,0,650,left,transparent,0,none][tr][td][SIZE=4][/SIZE][/td][/tr][tr][td][SIZE=4] [COLOR=rgb(128, 0, 128)][SIZE=3]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稍驻,后政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摁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⑦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全世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语,应该记录下来。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
⑧我颇具歪才,善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我曾替一个比我低一班的同学代笔写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西南联大一般课程都不考试,只于学期终了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给学分。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得还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SIZE] [/COLOR][/SIZE][/td][/tr][/TABLE][P][/P][P][/P][P][SIZE=4] 看上去是解读这篇文章,但是我和孩子们通过这篇文章认识了立体的闻一多,知道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治学精神,记住了他潜心钻探学问 ,成为“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不但成为我们学习臧克家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兴趣激发点,而且也让这位伟人的伟大精神点亮了我们的一盏心灯。[/SIZE][/P][P][/P][P][SIZE=4] 走进第二个伟人了,他是孩子们没有听说过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孩子们屏息静听,我也是专注的记着笔记。[/SIZE][/P][P][/P][P][SIZE=4] [COLOR=rgb(128, 0, 128)][SIZE=3]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和科学家、实业家、航海家、发明家,被称为“现代文明之父”。出生在波士顿一个皂烛制造商家庭。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自学,通晓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还大量阅读了欧洲各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著作,对自然科学和政治经济学也有很深的研究,最终成为他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并领导美国人民完成了独立革命,成为和乔治·华盛顿同享盛誉的领袖人物。尤其可贵的是,富兰克林在20多岁的时代,就提出以十三项美德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使自己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臻于完美。这一举动改变了富兰克林的人生轨迹,使他后来成为世人仰慕的精神楷模,就连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和奥格·曼狄诺对他也推崇备至,将他列为成功人生的导师…… ”
[/SIZE] 当我正用心的记着他称为通才的成功秘诀是“广泛阅读”和“反复练习自己的文笔”时,我听到最后一排有板凳吱吱动的声音,这是极不协调的声音,我回头去看,本希望用我的回头凝眸,引起不认真听的孩子的注意。这一回头,我竟看见阿江上下眼皮正热烈的亲吻着。那时那刻我才意识到,再好的种子也有遇到难发芽的时候,老师再用心教育学生,学生也有不领情不好这一口的。没有怒气,只有理解,只有无奈,空有叹息。我走到将桌前,把视频往后拽,从我认为重要的地方重播,当然我做这个动作时,也顺便把阿江请到旁边站着观看。我这一请他,别的孩子立马来了精神。这是我想看到的,于是继续欣赏。我让孩子们记下了“广泛阅读”的意义和“苦练写作”的办法,也让孩子们认真记下了富兰克林在道德上追求尽善尽美循序渐进的十三项美德,第一是节制,第二是沉默寡言,第三是俭朴,第四是勤劳等等,一直把这十三项美德一一记下来。我虽然没有时间现场解说,但是明天孩子们交上他们的新作《我和伟人约会后》后,我再从里面找寻写的好的有自己独特感受体验的同学的随笔,读给孩子们听,然后补充讲解,努力给每一个孩子心壁上点盏灯。毕竟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伟人的精神是最有营养的食粮。[/COLOR][/SIZE][/P][P][/P][P][SIZE=4] 刚刚观看完,下课铃声也响起来了。我怕耽误孩子们上下一节课,赶紧做了个手势,让孩子快速下楼去北楼的教室。[/SIZE][/P][P][/P][P][SIZE=4] 教室里的我关好网络准备走时,才看见阿江还等在门口怯怯地看着我。我心里一震,看来是认识到自己错了,没有随着人群跑掉。做的对吗?我走过去轻轻地问。不对,老师我错了,当时我应该站起来,我没有管住自己,是我让你失望生气了,你批评吧。他说完低下头等待我的怒批。我知道,佛渡有缘人,他上课打瞌睡,不管理由是什么,这也证明他无缘与这两位伟人亲近。只希望他从此记住这个教训,上课不再打盹。我笑着说,回去吧,记着这句话啊,“此刻你打盹你将做梦,此刻你奋斗你将圆梦”,你是喜欢做梦还是希望圆梦啊?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说,圆梦。去吧,圆梦去吧,别在第二节课上再做梦了!我打趣道。[/SIZE][/P][P][/P][P][SIZE=4] 望着匆匆走在我前面的他,我心里的声音却是,我多么希望我所有的孩子都能自己主动地给自己点盏积极上进的心灯啊,以备更好的光亮他们的人生。诚然这样,该是多么美好的喜事啊![/SIZE][/P][P]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