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7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53
    • 文章1
    • 注册2011-06-04
    由爱与不爱想到的...
    [P][SIZE=3]  [/SIZE][SIZE=3][/SIZE][/P][P][SIZE=3]      这几天,日子过得真充实,起码思想是充实的。回家后,第一时间就是打开电脑,享受着专家、名师和优秀老师带给我的精神震撼!就连走路时,都在想网络...感谢网络,给我一次零距离接近专家、名师和优秀老师的机会。 [/SIZE][/P][P][SIZE=3] 享受着班主任成长研究会群中如诗如画的教育艺术,倾听着班主任尖峰论坛中独到的教育思想的碰撞,我诚如我自己的网名一样——游泳的鱼,乐不疲惫的在教育海洋中欢呼;在大师们的独到见解中,我也貌似悟到了一点点教育的浪花。
        特别是今天的一场大师级别的对话中,我联想到生活中有一次我和父亲的对话:那是女儿刚来临这个世界不久的日子,我和老公对女儿爱不释手。整天把女儿捧在怀里,只要一望着女儿面孔,就会忍不住亲吻女儿。对于我们这一行径,传统严格的父亲是极为不满的,多次训导我:“对于孩子,爱要爱在心里,不要表露在脸上!”起初,我不以为然,父亲说他的,我装作没听见。时间久了,对于这种观点看法不一致的我爆发了:“您把您对我的爱埋藏在心底,请问我是多久才感受到的,为什么小时候我天天在家和你对抗着!对女儿,我肯定也会严格要求她,但是我对我女儿的爱是自然、深情流露,为什么需要隐藏?我的女儿如果感受不到我们对她的爱,将来又如何去爱别人?”...
     [/SIZE][SIZE=3]   [/SIZE][SIZE=3]是啊,如果把爱隐藏起来,女儿不懂爱,她以后会如何去爱她的生活、爱她周围的人?如果只是一味的爱女儿,不对她严格要求,那样终将变成“溺爱”。溺爱也会毁掉自己的孩子。。。想到这里,于是自然想到了自己的学生,对于学生该爱还是不爱?爱,爱就能包办一切么?如果连道德品行败坏的孩子都爱,我们的爱是否出了偏差?我们的爱价值取向是否已经出现问题?爱一个人需要多少重量,爱上全班每一个孩子又会是多少重量,那必将把我压得喘不过气吧。不爱,都说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感受不到你的好意时,他还会接受你的教育么?即时你的道理讲得再充分他情感上不接受你时,他会听的进去么?他会接受你对他的规划么? [/SIZE][/P][P][SIZE=3]爱也罢,不爱也难。介于两者之间,取理性的爱、专业的爱。就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光是爱病人,病人是不会康复的。如果除了对病人加以针对性治疗外,医生再对病人多一点点关心和关爱,相信病人会康复的更快!
        对学生也应如此,既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和关爱,也要严格要求学生,教会他们为人处事、承受挫折、学会感恩。。。记得严杰校长随时都放在嘴上的一句话:“教育、教育,就是先育人,后教书!”所以,教师必须拥有善良的人性、魅力的人格和智慧的学识等等,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发展好学生。 [/SIZE][/P][P][SIZE=3]                              ([/SIZE][SIZE=4] 沈慧)[/SIZE][/P][P][SIZE=3]      [/SIZE][/P]
    [ 此贴最后由沈慧在2011-6-4 22:32:50编辑过 ]
    爱我所爱,做我想做,快乐无悔!
    在线情况
    7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2
      • 经验143
      • 文章15
      • 注册2011-05-04
                                  儿童节为谁而设
                                    陈飞(原创)
          昨儿是端午,一大早就看见许多人家的门楣上插上了艾草。刚吃完早饭,邻居们又送来些热腾腾的粽子。据说,插艾草是为了辟邪,包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看来,在某种程度上,人们还延续着过端午的意义。忽然想起上周的儿童节,某些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又是为了什么呢?
          儿童节当天,我们这儿恰好是个34度的“响晴天”。一大早,毒日头就迫不及待地大逞着淫威。八点路过国祥超市门口,XX幼儿园的小朋友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登上搭好的舞台上开始表演,脸蛋儿已经晒得通红。晚上打开电视机,恰巧“夜新闻”播报:XXX幼儿园(为同上文XX区分)前往XXXX敬老院,为老人们带来一场精彩的演出。紧接着推出一组镜头,一边是幼小的孩子们跳呀唱的表演着节目,一边是老太太们笑成一朵朵菊花:不孬,跳得才好,俺们可高兴了。一个老师模样的人说:此举可以树立幼儿孝敬老人的意识。
          呜呼,好个儿童节!
          在幼儿园越办越多的形势下,如何做足声势,让家长看到自己教育教学的能力(当然只能理解为艺术教育),以争夺生源,自然成了XX幼儿园必须考虑的问题,而儿童节似乎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商家也敏锐地发现了商机。于是,商家提供场地,幼儿园定点统一采购服装等,实现双赢,皆大欢喜。再说XXX幼儿园,帮助幼儿树立孝敬老人的意识固然不错,可啥时候不好树立,偏偏要在儿童节?想想却也有合理之处:平时去孝敬,电视镜头打哪儿来?而“六一”这天,电视台要新闻,幼儿园要名声,真是合作愉快!不过,说来想去,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商家、电视台抑或幼儿园,他们实现自己目的的时候,把小孩子们置于了何地?
          他们有没有询问过幼儿们的需求?有没有考虑过幼儿们的快乐?他们似乎忘了,设立儿童节是为了让儿童有幸福感的。他们似乎忘了,在儿童节那天,孩子们应该成为主角的。幼儿是块砖,哪儿需要往哪搬。在某些所谓的教育者们的眼中,幼儿就是工具。
          不禁想起小时候过儿童节,老师发给每人三块糖,微笑着对我们说:“小朋友们节日快乐!”然后我们就美美地吃着糖,快乐了一整天。那墙壁斑驳的教室,也成了心中最美的地方。
      想到广州某幼儿园搞亲子游戏,正式发函邀请大人们陪一陪孩子。于是,大人孩子,家庭学校其乐融融。
          想到台湾一些幼儿园里,老师带着各种新奇有趣的面具表演着各种滑稽可笑的节目,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
          美的教育,就是关爱童心,在纯真的心灵沃土上播种爱心。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2
        • 经验143
        • 文章15
        • 注册2011-05-04
                               学习学生的坚强(原创)
                                   李宗璐
            一直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毕业后从教于一所乡镇中学,工作的两年里,知识方面我是教师,坚强方面学生可是我的老师!
            在万物复苏的春天,家长们在外务工,懂事的学生们帮着爷爷奶奶料理家务,甚至在空闲时间照顾小弟弟妹妹。
            炎热的夏日,家住几里外的学生们顶着中午的烈日骑车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来回就要一个小时。我班的教室在顶楼最西面,连风扇都没有,太阳出来后就非常地热,连我这个班主任都不想经常去班里,然而,我的学生却一天一天坚持着。尤其到了收麦子的时候,父母在外不回来的话,学生就是主要劳动力。他们在穿梭在田间,忙碌于家中。相比于此,坐在有风扇的甚至空调的教室里的城里的孩子真的幸福得多。
            秋天仿佛是学生们最喜爱的季节,因为天气凉爽,因为无须劳累耕作,因为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
            寒风凛冽的冬天里,当看到学生们一双一双冻裂的小手,当上课时听他们忍不住寒冷而发出的跺脚声,除了心疼,还有怜悯!
            从小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我们,能否适应从小就与父母分开的学生们经历的生活?当生病或逢年过节时,当拿到奖状,得到老师的赞扬时,当需要倾诉或撒娇时,他们该是多么地需要父母啊。他们选择了坚强,选择了体谅父母。
            今天,又是传统佳节,当我与父母团圆的时候,我的学生们还有很多与父母相隔千里,钦佩学生的坚强!未来的生活中,也许我们也会遇到类似于学生经历的坎坷与困难,那时,想想学生这样的榜样,会更加坚强!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2
          • 经验143
          • 文章15
          • 注册2011-05-04
                                  静下心,使教育更完美
                                       李珍霞
              早饭后从我班教室外面经过的时候,看见外墙上有几个脚印,正在告诉学生把擦洗一下,我所教的另一个班的学生宣刚好从旁边经过。看着他的表情,想起他以前的表现,我突然有个念头,就轻声问道:“是你蹬的脚印吗?”他呵呵一笑。我就势说:“你看,咱们不是兄弟班吗,怎么可以这样呢?对不对?”他竟然狡辩:“那我是昨天踢的,不是今天啊。”“那可能还是你留下的啊,这才早上。”他又说:“我拿拖把给拖掉,好吧?”看着这样的结果,我欣慰地笑了。仔细一想,要是我刚才严厉指责他的话,效果可想而知。
              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摩西老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摩西老师的《图书馆里的故事》吧。
          语文课每周都有一节阅读课,这在我以前的学校中是没有的。阅读课要求到图书馆上,由于不清楚状况,第一节阅读课就“闯祸”了。
              首先学生的纪律简直糟糕。在教室里“困”了很久的孩子们,到图书馆上课无异于“放风”,加上还有其他班的同学,喧嚣吵嚷不绝于耳,我和几个老师东奔西走,但仍然收效甚微。更有甚者,还没到下课时间,就有人蠢蠢欲动,几欲先走。几天之后的一次会议上,领导不点名批评了“个别”语文老师的阅读课纪律极其糟糕。
              后来,我在班会上提到了这事情,又告诉他们一件事:
             “大学的时候,我和你们师母谈恋爱(学生暗自窃笑),为了比翼双飞,我们经常在图书馆看书,有时候要说些什么事情,我们都不是用嘴,而是……用笔。”
          孩子们很聪明,懂得了我的意思,于是,在以后的阅读课上,我们班的纪律好的出奇。
          而更让我感动的是这周的阅读课。
              经过那一次教育之后,我们班的阅读纪律已经很好了,孩子们都坐在座位上静静地看书,我也找了本书静静地坐下读。
              这时候,一个很不和谐的声音响了起来:“喂!喂!喂!我在……”
          学生和我一起抬头,原来是一个在图书馆看书的保安正在接电话。许多孩子脸上露出了不满的神色,几个学生用不太大的声音说:“要打到外面去嘛!”
              我站起身来,向保安走去,不知道是他听到了同学们的话还是什么原因,保安的声音低下去了,我回过身,向我的孩子们竖了个大拇指,又回到我的座位上继续看书。谁知道我刚坐下,保安的声音又大起来了。孩子们几乎有些愤怒了,图书馆里面响起了孩子们不满的嘈杂声。我正想去干涉,我们的班长何某从容站起,轻轻走到那个保安面前,用不高但是大家都能听清楚的声音说:“你声音能小一些吗?谢谢!”
              保安如梦初醒,站起身来,走出图书馆接电话去了。
              第二天的自习课上,我对孩子们说:“如果不是因为在图书馆,我真想为你们鼓掌!同学们一致的反应证明了我们班的同学拥有正确的是非观,这就是一种正气!就是我们的班风!而更让我感动的是:我们的班长何某同学在这里当仁不让,担负起了作为集体领头人的责任。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我从这件事中看到了我们班集体全体成员的素质,还有我们班委同学强烈的责任心!我为你们而骄傲!”
              我们在课堂纪律差的时候,往往多是进行说教、批评或赏罚。当我看到摩西老师的做法时,觉得他真的是举重若轻啊!于是,我在一个合适的时候给大家读了这篇文章,并且故意把“用笔”这两个字读得较重。当然了,孩子们都能领会老师的意思,教室的纪律明显比以前强多了。
          再回过头来仔细研讨一下摩西老师的妙方吧。首先,从表面上看,摩西老师似乎是闲聊一样,一个很新鲜的教育情景设计吸引了学生。话虽不多,但含金量高;第二,他平等地对待学生,跟他们讲自己曾经的经历。这样说话,学生爱听;第三,老师说话的内容有意思。他向青春期的学生透露自己当年的恋爱镜头,哪个学生不乐意支着耳朵听啊?而且,大家知道,青春期的孩子们喜欢在异性面前“装文明,玩深沉”。摩西老师把当年自己文明且又双飞的画面这样一描述,谁还好意思在班里当着异性同学的面喧哗?再有,摩西老师语言简炼,没等学生听烦,他已经讲完了。这,才是真正的高效率啊。
              如果我们整日只顾皱着眉头跟学生较劲,多失体面啊!
              更有趣的是当保安破坏安静的时候班长的做法。她像老师一样从容,也像老师那样,只是给了一个提醒。那保安也要顾及自己的形象,事情就那样简单地解决了。
          看来,有时候人只需要一个提醒。
              早在200多年前,就有教育家指出,谁将成为好的教师或是坏的教师,关键在于他有没有形成健全的教育机智。摩西老师做的时候可能没想那么多,或许仅仅是灵机一动。但,具有这样的教育机智可不是一两年的功夫。我们也应该了解,教师的教育机智绝不仅仅是教师先天的教育天赋之使然,而是教师在后天的教育活动与教育环境中,经过磨练与感悟而逐渐获得的。“它是教师在精神上成熟的结果,是教师为掌握专门知识和养成与儿童交往的技能而做了大量工作的结果。”实际上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教育机智。要成就自己,是需要教师有所知、有所悟、有所择、有所行。我也希望自己在不断的阅读中逐渐提升自我。
              后记:教育是一种艺术,轻轻的,轻轻的,如春雨般润物无声,需要教师用一颗宽容的心面对孩子成长中的错误。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爱心,用良知去唤醒孩子,坚信每一个孩子,善良和诚实是人类遗传的天性基因。将心比心,用心善待孩子的错误,不仅可以纠正孩子暂时性的错误,或许会成为孩子人生成长中一种不可想象的的动力,那才是我们每一个教师人格魅力的延伸。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28
            • 经验4763
            • 文章325
            • 注册2011-05-06
            [P][SIZE=4]每一篇随笔,记录着大家都是对生活的的观察,对教育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谢谢你们的精彩奉献和分享![/SIZE][/P]
            有一种财富是朋友,有一种快乐是相处,有一种境界是听君一席话的感悟。相聚心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54119603
            在线情况
            7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8
              • 经验2109
              • 文章84
              • 注册2011-01-23
              给人感受很温馨的系列帖子。
              做一棵树吧!可以开花,可以结果,也可以默默地参天!
              在线情况
              7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2
                • 经验143
                • 文章15
                • 注册2011-05-04
                [P]                   [SIZE=4]   [/SIZE][FACE=黑体][SIZE=4] [SIZE=5]两次拥抱带来的思考   ( 原创)[/SIZE][/FACE][/SIZE]
                                         [SIZE=4] ------  请关注辍学学生  
                [/SIZE]                                [SIZE=3] 邢玉华
                [/SIZE]  [SIZE=3]   端午节前的一个晚上到商场去和女儿买书包,妹看到一件好看的衣服,“多少钱,打折吗?”“不打折,姐你试试吧,很适合你的。”一个干脆利索、娇嫩又很有礼貌的声音,我和女儿不约而同的转过身,一个未成年的微微有点发胖的小女孩正站在柜台前,那女孩也同时注意到了我们,我们惊讶的、默默的、互相注视着足足有一分钟的时间,周围的顾客不知发生了什么,莫名的看着我们,我分明看到了女孩的尴尬、内疚和心痛,眼里含着泪水,站在那不知如何是好,我突然意识到什么,快步走过去把她搂在怀里,她在我温暖的怀抱里哭得很伤心,但我分明感觉到她好像找到了久违的依靠和归宿,好像是见到了分别多年的母亲,有一种幸福的感觉。轻轻的但发自内心的说“邢老师好!”我轻轻的拍打着她的肩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因为我的眼里早已含满了泪水,哽咽的说不出一句。
                    情绪稳定了,我说,“在这还好吧!老师不知你在高中上学遇到了什么,让你有这样的选择,关于你的情况老师知道的太晚了,早点了解或许能帮你排忧解难,你在这老师看着心疼。既然选择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那就从基础做起,踏实的走好每一步吧!听说你自学了会计,信息化等专业并已经拿到了有关证书,很有志向的孩子,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吧。”她神情的看着我,答应不会再辜负我的期望。
                    这个女孩是我以前的学生---雪,她从小没有见过父母,有年迈的外公和外婆把她抚养大。她聪明好学,反应敏捷,思维活跃,但性格倔犟,一直是老师们关注的对象。因为她家庭的特殊性,四年来无论从学习、生活还是思想上我给予她一种特别的关爱及引导。她对班级工作热情积极,工作起来大胆泼辣。可就在中考前的一段时间,她的两位最要好的朋友晓和珊因与家长产生矛盾想辍学,经过近一周的时间的家访和书信交流,晓和珊才又重返校园。那段时间雪的思想也有了波动,她的成绩开始下滑,也是时断时续的在校复习。那段时间我把主要的经历放在了想辍学的两位学生身上,对于雪的思想变化虽几次谈心,但并没有深入她的内心深处去。现在想想那时她才是真正的无助,她的好友可以和父母争吵,因此而撒娇,可她呢?从小没有得到过父母爱的她又去向谁诉说自己内心的情感呢?中考目标--重点高中给她带来的压力她又向谁宣泄呢?我一直以为她是很坚强,很有主见的孩子,可她毕竟是处于花季,总希望有人精心看护。记得有一次在办公室里我和她谈心时她的情感终于爆发,我知道那是她内心深处压抑很久的痛苦的宣泄。  [/SIZE][/P][P][SIZE=3]    很快中考成绩出来了,晓和珊考上了本地的普通高中,她考入了人人向往的市重点高中,当我在电脑上查到她的成绩时,我们两人紧紧的拥抱在一起,共同为她的成功而祝贺。那时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多么的快乐!
                    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她和同学们提前为我送去了教师节---节日的祝福,新年元旦去看望老师的时候还是那么多快乐,记得还为我的新一届学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可以后的日子没有的她的消息,问同学都说她好像生病休假,再以后听说退学了,我不敢相信。我曾在网上和她交谈过,劝解她回去读书,或许是太晚了,或许是她抉择已定,最终没能返校学习。这也就有了和她的事隔两年后的第二次拥抱。
                    两次拥抱,心境反差竟如此之大,如果当年我多给她一些人生路上的指点,如果她有父母的呵护、教育和关爱,她会现在出现在这吗?当她在十字路口徘徊时,如果当时有人给她指点迷津,也许现在她已经正在校园了和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们在勤奋读书,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呢?
                    夜深了,银色的月光更加明亮,划过深蓝的夜空射进窗内,寂静的深夜、惆怅的心情让我无法入眠,雪的影子一直在眼前浮现, 想到各地学生辍学现象严重,原因何在呢?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1、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使这部分学生原本就十分脆弱的价值观念与成长空间缺氧。青春偶像、网络媒体、周边环境从某种方面已经对孩子造成了误导,使他们过早的成熟。孩子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再加上过大的学习压力、考试压力,辍学成了必然。
                    2、家庭环境导致孩子心理缺陷。处于单亲家庭,或从小得不到父母关爱的孩子,他们缺少或很少与父母交流,缺少健康心理的正确引导,缺少同龄孩子应有的正常生活;有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由于父母忙碌,孩子的成长疏于教导;有的家长不懂教育规律,对孩子的成长与进步,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任其自由发展的态度.
                    3、这个年龄的孩子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自己可以做主自己想做的事了,实际上他们还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
                    4、考试体制导致学校的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片面的强调知识、技能、能力基础,而对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理解人生、责任意识培养及情感教育的重视不够。
                一个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是社会、家庭、学校三合力的教育结果。作为家长首先在平时的教育中要给孩子种下责任的种子,要让孩子知道上学是他们自己的事,未来的蓝图将要靠他们去描绘,必须对家庭负责任。作为教师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注重与家长的联系,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正确的引导与对待,引导学生建构自我内在积极的精神世界、让他们用坚定的精神来塑造美好的心灵,担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做一个勇于担当的人。
                    在人生的旅程中会有荆棘拦阻,也会遭遇曲折。祝福我的学生雪和所有辍学的孩子在自己选择的路上排除艰难险阻,拥有智慧的走好的每一步,走出精彩的人生之路。
                [/P][/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2
                  • 经验143
                  • 文章15
                  • 注册2011-05-04
                  [P][FACE=黑体][SIZE=4]                智慧教育的集结(原创)[/FACE][/SIZE]
                                                   [SIZE=4]——聆听教育专家魏书生老师来邯讲座 [/SIZE][/P][P][SIZE=4]                    翟继枫
                  [/SIZE][SIZE=3]   中等偏高的个儿头,偏瘦。雪白的半袖衬衫扎在长裤里。站在那里,就是标标准准的“1”,笔挺中透着正直,方正中透着智慧。这就是今年已经61岁的教育专家魏书生老师昨天来邯郸讲座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他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人的幸福是由一分钟一分钟组成的”。如果你每一分钟都幸福,那么,你每一节课就幸福;如果你每一节课都幸福,那么,你每一天都幸福;如果你每一天都幸福,那么,你每一年都幸福……如此推下去,难道你不是一个幸福的教育者吗?
                      要想每一分钟都幸福,魏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集结。我整理出来,与大家共享。简而言之,就是七、四、三、六、八、十。
                      1、七个一分钟。关注小的时间单位。小的时间抓住了,才是大事。这就是一分钟做家务、一分钟写日记、一分钟唱军歌、一分钟走队列、一分钟注意力体操、一分钟口头作文、一分钟读经典。让学生在实践中关注一分钟的价值。
                      2、四就是四个字。松、静、匀、乐。这是一分钟注意力体操的要诀。要点就是:身体松、心灵静、气息匀、情绪乐。训练时,可以让学生试着在“松、静、匀、乐”状态下读书,在“松、静、匀、乐”状态下写日记……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写作业慢,或者背书慢,或者做事拖拖拉拉。这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就是他在写作业、背书、做事等过程中,大量的时间被心不在焉、或半心半意、或无心无意所占据了。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心也被吞噬了。但是当学生进入“松、静、匀、乐”这种全身心投入状态下时,学生就没时间溜号了,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就会产生愉悦感。
                      3、三个守住。守住传统常识、守住新中国的经验、守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守住传统常识,就是守住“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新中国的教育经验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就是教学生追真、向善、求美。每位教师都要守住自己的优势,并且把它做深,做细,做强。
                      4、六步教学法。这是魏书生老师的教学方法。他一再强调,你认为哪一步适合你用,你就借鉴哪一步。这六步教学法是:定向—自学—讨论—老师解答(只解答学生讨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自测—学生总结。
                      5、八个习惯。培养学生八个习惯: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预习的习惯、适应老师的习惯、自己给自己留作业的习惯、积累错题集的习惯、出考试题的习惯、筛选资料的习惯、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6、对老师的十条要求:(1)、教案要公开。(2)、一堂课至少有三类不同的教学目标。(3)、一堂课,老师纯讲课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4)、学生发言,新课不少于10人次。(5)、学生动笔练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6)、处理偶发事件千万别多余20秒。(7)、至少布置三类不同的作业。(尽量让学生自己留作业)。(8)、学生做课堂总结。(9)、课间10分钟,老师要有不离开学生的机会。(10)、在教案上写一句话——这堂课,成功、快乐在何处?
                      魏书生老师在这个讲座过程中时而击掌配说,时而顿足伴奏,时而口吐莲花,时而妙语连珠……博得听众阵阵掌声。他言谈中彰显着智慧的集结,举止中流露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做教育,他乐在其中。正印证了他的一句话:发现快乐、发展快乐、享受快乐。你说,这样生活着,能没有幸福感吗?
                  [/P][/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28
                    • 经验4763
                    • 文章325
                    • 注册2011-05-06
                    [SIZE=3]教育专家魏书生老师说:幸福是一分一分组成的!发现快乐、发展快乐、享受快乐!提醒我们要保守内心的那份宁静,用心育人,幸福的做老师![/SIZE]
                    有一种财富是朋友,有一种快乐是相处,有一种境界是听君一席话的感悟。相聚心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54119603
                    在线情况
                    8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3
                      • 经验27075
                      • 文章154
                      • 注册2011-02-12
                      [P][SIZE=2]      [/SIZE][SIZE=2][B]如何培养脑力劳动中的自我纪律?
                      [/B][/SIZE][/P][P][LINE-HEIGHT=120%][SIZE=2][LINE-HEIGHT=120%]   在《怎样培养脑力劳动中的自我纪律》一文中,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以下建议主要针对七年级以上的高年级学生,内容涉及学生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阅读、思考和解决智力任务。而这些建议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学校里,首先是教师群体里,要有一种丰富的智力兴趣的气氛;课堂教学要在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背景下进行;教师知道的东西要比他在课堂上要教的东西多100[/LINE-HEIGHT]倍;每一个学生都应当在智力方面有自己的特殊爱好。那么这些建议包括哪些呢? [/SIZE][/LINE-HEIGHT][/P][P][SIZE=2]    1.  如果你有充裕的时间,那你就要每天读书。
                          2.  要学会听教师的课。
                          3.  你要在清晨6点钟开始一天的学习。
                          4.  你要善于确定自己的脑力劳动的制度,要摆正主、次关系。
                          5.  要学会给自己制造内在的刺激。
                          6.  你的周围有一个书籍的海洋。
                          7.  要学会自制。
                          8.  不要在无谓的小事(闲谈、游手好闲地消磨时光)上浪费时间。
                          9.  你要学会减轻自己未来的脑力劳动,即为将来创造时间的后备。
                          10.对于每一项工作,都要找出最合理的脑力劳动方法。
                          11.如果有人妨碍你,脑力劳动就不可能顺利进行。
                          12.脑力劳动要求数学思维和艺术思维交替进行,应该把科学著作和文艺作品轮换阅读。
                          13.要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例如,在开始学习前要空坐15分钟;本来不打算读的书,毫无必要地把它翻来翻去;睡醒以 后,躲在被窝里不起,等等)。
                          14.“明天再做”——这是勤劳精神的最危险的敌人。
                          15.任何时候都不要使脑力劳动间断。
                          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是我非常敬佩的教育大家,他字字如珠玑,其言语中散发的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和不断品悟,我觉得这十五条建议不仅适合学生,也适合老师。对苏翁提出的建议我有如下感悟:
                          1.不断增强积累。你所读的这一切,就是你学习和工作的智力背景。这个背景越丰富,你学习和工作起来就越轻松。你每天读得越多,你时间的后备就越多;你读得越多,思考得越多,你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才更有底气,有新思维,会游刃有余。
                          2.在倾听和学习中,会激发我们的灵感和思考,会找到自己的不足。
                          3.有计划地安排时间,不要把大把时间放在闲谈、游手好闲地消磨时光上。我们每天的生活会有一些必须处理的事和干扰因素。只有高度自制,排除干扰,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才能做到有条不紊,高效地安排每一天。
                          4.你的周围是一个书籍的海洋。有人说,读书是一种清福。而读好书是一种乐趣,一种情操,一种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人和名人求教的方法,它会让你找到工作和学习的内动力,会促进你真正的觉醒和进步。读书和思考如源头活水,会让你的行动充满思维的印记,会让你的行动指向未来,会让你从行动中找到职业的乐趣从而采取更有效的行动方案。
                          5.要爱护自己的大脑,就要采取合理的劳动方法,比如轮换阅读,比如寻找事物的规律,比如适当的休息和锻炼。在“松、静、匀、乐”的状态下读书会使人心神愉快,品味到读书之乐。
                          6.一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坚持每日读书是知易行难的事,但坚持下来必有收获。古人读书有“三上”,枕上,马上,厕上,今日的老师更应利用一切机会读书和思考。
                          7.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如果是今天必须做的事尽量不要推到明天。文中说到“你要强迫自己每天读书,不要把这件事拖到明天。今天丧失的东西,明天是再也无法弥补的。”是呀,今天的经历,今天的学习,今天的思考推到明天就会印象模糊或淡忘。不要养成拖延症,只有日事日毕,才能日清日高,螺旋式上升。[/SIZE][/P][P][SIZE=2]
                      参考文献:《怎样培养脑力劳动中的自我纪律》[/SIZE][/P][P][SIZE=2]                        
                                                        作者:白兰[/SIZE][/P][P][SIZE=2]                           2011.6.11
                      [/SIZE][/P]
                      [ 此贴最后由书香入梦在2011-6-12 15:02:51编辑过 ]
                      http://blog.sina.com.cn/u/2305673343
                      在线情况
                      8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28
                        • 经验4763
                        • 文章325
                        • 注册2011-05-06
                        [P][SIZE=2][SIZE=4][SIZE=3]引用白兰老师的感悟[/SIZE]:[/SIZE] 1.不断增强积累。你所读的这一切,就是你学习和工作的智力背景。这个背景越丰富,你学习和工作起来就越轻松。你每天读得越多,你时间的后备就越多;你读得越多,思考得越多,你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才更有底气,有新思维,会游刃有余。
                            2.在倾听和学习中,会激发我们的灵感和思考,会找到自己的不足。[/SIZE][/P][P][SIZE=2][/SIZE] [/P][P][SIZE=2][SIZE=3]    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书中自有黄金屋,从书中吸取营养,丰富我们的精神,对比自己的做法,在思考和实践中提升自己。学习了!谢谢分享![/SIZE][/SIZE][/P]
                        有一种财富是朋友,有一种快乐是相处,有一种境界是听君一席话的感悟。相聚心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54119603
                        在线情况
                        8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28
                          • 经验4763
                          • 文章325
                          • 注册2011-05-06
                          [P][LINE-HEIGHT=150%][ALIGN=center][SIZE=5][B][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SIZE][/FACE][/LINE-HEIGHT][/B][/SIZE] [/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ALIGN=center][SIZE=5][B][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由学生的手割伤想起[/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B][/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ALIGN=center][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李珍霞[/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SIZE=4][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SIZE][/FACE][/LINE-HEIGHT][/SIZE] [/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SIZE=4][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   午睡期间,我听到班长王明涛在我住室外面喊“报告”,说是张雨生把手割伤了,流了好多血。听到这个,我慌忙起身开门。还没来得及问清到底怎么回事,我就瞅见张雨生左手捂着右手,手指上还血迹斑斑的,脑海里立即闪现出他的课桌上那把最简易、最普通的削铅笔刀。大概是自己不小心割伤的吧,我这样想着。我一边电话联系家长来学接他,一边安排他们俩去简单包扎一下。[/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SIZE=4][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   他俩在我的嘱咐声中下楼去了。看见走廊上到处是血,我赶忙拿起拖把进行拖洗。突然听见手机的铃声从室内传出来,是张雨生的妈妈打来的,我嘱咐家长先看看孩子的手要紧不要紧,其他事情随后再说。家长很客气地称呼“李老师”,问及刚才的一切是怎么回事,我告诉她孩子说是自己不小心给割伤的,而且我曾经看到过他摆弄那把小刀,课桌都受到他的伤害呢。听到这个,家长说跟她听到的情况差不多,还说要是涉及到别人,她不愿意呢。因为我还得继续整理张弄脏的地面,就礼貌地跟家长道别。听说我正在帮她儿子拖地,家长的口气由责问转为客气:“李老师,给你添麻烦了。那先让孩子请一下午假吧。”随着一声“好”,我挂断了电话。[/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SIZE=4][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   整理好住室外面的走廊,我来到教学楼,发现教学楼的楼梯上、走廊上也有不少血迹,我再次拿起拖把亲自拖洗。从一楼一直拖到三楼,每拖一下,我就不由自主地心疼一下:怎么流了这么多血啊?尽管平时一再强调安全问题,还是没有能够阻止不幸的事情发生。看来,即使是最普通的小刀,也得多加留意啊!安全隐患一定要多排查,千万不可麻痹大意![/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SIZE=4][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   课下,我调查了一些学生,问张的手受伤到底是怎么回事,不少学生说不知道,一些同学说是他自己弄烂的,只有一个学生说好像是和外班学生抢小刀时不小心给弄伤的。原来事情的真相是这样啊!这学生还挺仗义的,宁愿承认是自己不小心而不愿说出其他同学。其实,在几天后和他妈妈的交流中,他妈妈只是说孩子自小就非常害怕血,也隐约知道手受伤是两个人的事,但事情已经过去,不会再去追究了。[/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SIZE=4][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   连续很多天,我的脑海里不断地“响起”张雨生妈妈看似客气内含责问的电话,心里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梗着。想想两年来孩子的种种陋习以及我的处理方式,每次是在用真心引导、去交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所有的任课老师,除了我,其他没人跟他谈学习以外的事情),而且善于借用他的闪光点激励他;除了家访,我还多次心平气和地通过校讯通、电话以及面对面的交流与家长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他的家长包括他奶奶在内,常常和我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正因为如此,每次的家长会或者学校举办的大型会议,他的家长都积极配合。仔细想想,如果不是两年来的铺垫工作做得好,家长怎么会那么理智地对待孩子手受伤的事情呢?又怎么会轻易相信我的回答呢?常听人说回民学生如何如何难管,回民家长又是如何如何护短,而我从教十几年来碰到的回民学生和家长都还是比较支持我工作的,有些回民家长的做法甚至把我都感动的流泪呢。[/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SIZE=4][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   闲下来的时候,我又想起了郑学志老师曾经讲过的《与学生家长过招》。不少教师感慨家长不明事理,难打交道,其实,只要教师做到“七有”(有礼、有信、有据、有数、有趣、有度和有心),就一定能够成为家长欢迎的老师的。对于那些所谓的刁蛮家长,跟他玩玩游击战也是可以的,比如敌强我退,敌退我进,声东击西,反话正说,迂回曲折,一剑封喉等等。不由想起在我的教学管理中,常常运用这几点招数与家长过招:好心态,把家长当朋友;求帮助,把信任教给家长;写博文,把诚挚留给家长;勤家访,把温暖送给家长。我相信,只要架起了与家长之间的心桥,家长一定会乐于配合工作的。[/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12pt][/SIZE][/LINE-HEIGHT][/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LINE-HEIGHT=150%][SIZE=12pt][FACE=Times New Roman][SIZE=4] [/SIZE][/FACE][/SIZE][/LINE-HEIGHT][/LINE-HEIGHT][/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4] [/SIZE][/FACE][/P]
                          有一种财富是朋友,有一种快乐是相处,有一种境界是听君一席话的感悟。相聚心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54119603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15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