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8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2
    • 经验74674
    • 文章357
    • 注册2012-08-27
    [P][ALIGN=center][LINE-HEIGHT=1.75][SIZE=12pt]一本精致优雅的书(20180324)[/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2018年2月阅读的书籍,是杨澜撰写的《世界很大,幸好有你》。杨澜,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主持人,她给我的印象,睿智干练。通过文字,我更好感受到,她工作之余在生活中体现的种种聪慧。[/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阅读书籍,收获多多,每每阅读至一些经典论据,会引起我的共鸣与思考,借助文字,梳理如下。[/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不管怎么样,还是结婚好,如果你找到一个好伴侣,你会很幸福;如果你找到一个坏的,你会成为哲学家。杨澜在婚姻中是幸福的,她与她的丈夫相濡以沫,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因为找不到合适的结婚对象,一直单身,或许在他们看来,是宁缺毋滥,也不愿随便找一个人结婚。只是错过了最佳结婚年龄,想要找寻年龄相当的对象就更难一些。[/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选择走进婚姻殿堂的人们,按照是否相濡以沫分类,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相濡以沫,又有多少?在我的憧憬与想象中,真正的相濡以沫,应该是:彼此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可以一起陪伴共同完成喜爱的许多事宜;生活中难免会有矛盾与磕磕碰碰,即便出现,亦能静下心坐在一起,客观呈现问题,共同找寻解决矛盾的方法;工作之余待在家的时间,能够多多陪伴家人,与家人一起共度有趣而美好的时光;能够包容对方的缺点,给以对方足够的尊重与理解……[/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以上的状态属于前类,找寻到一个好伴侣,是幸福的。更多的现实,不能找寻一个与自己搭配的伴侣,生活还是需要继续,固然不可能随意说分开。尤其有了孩子,只要不是一些绝对必须分开的问题,其它因兴趣爱好不同,对方有哪些缺点,都不应该是分开的缘由。既然组建了家庭,不能随意分开,就得从自身改变开始,逐渐改变得适应专属于自己的婚姻。也就是因着这份慢慢地改变,会在婚姻生活的体验中领悟到许多哲理。[/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所以,不管怎么样,还是结婚好,如果你找到一个好伴侣,你会很幸福;如果你找到一个坏的,你会成为哲学家。[/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互联网时代,需要给予孩子玩游戏与看电视的自由,这份自由可以与孩子协商探讨自由的度。杨澜觉得,在现在人手一台手机的互联网年代,让孩子一点不接触网络,是不可能事件,如果同学都在玩某款游戏,自己的孩子却全然不知游戏内容,如此与同学之间就不能有共同语言。杨澜的做法是“我先站在他们的角度分析玩游戏的种种好处,再请他们帮我分析一下沉溺于游戏的坏处,他们果然分享了身边有的同学因为游戏耽误功课的例子。我们来讨论一下合理的边界在哪里,最后约定,周一至周五不玩游戏,周末每天可以玩一小时。”[/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针对这一点,我也是这么做的。我的儿子现在才五岁,对于游戏与动画片的热度也比较高。记得有一次去朋友家,朋友说她也会让她儿子玩游戏,但她是将游戏放在她儿子完成作业之后进行,她会说,如果完成作业了,而且作业完成得很好,就可以玩游戏。我不太赞同朋友将游戏作为孩子完成作业奖赏的方式,我觉得,孩子喜好玩游戏是他们的天性,尤其是男孩子,对于游戏的喜好可见一斑。想想我们以前小时候,想看电视都很难,更别说电脑与手机。而现在,电脑似乎都不再是家庭的电器必需品,人手一台手机已经是不再新奇。现在手机的普及,已经是许多小学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手机。这次过年回父母家中,读三年级的侄女就和我说:姑姑,我可不可以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手机?[/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时代在变化,在现有的时代,对于我的儿子使用我手机玩游戏的想法,我也是持一颗接纳的心,觉得孩子玩游戏的自由需要给予。孩子玩游戏,我不会以完成其它任务作为奖赏。于是,我与孩子约定:每天孩子可以用我的手机玩一次游戏,游戏时间为15分钟。这项约定,我已经执行快一年时间,每天都遵守得很好,孩子也很知足。孩子不仅从玩游戏中收获了愉悦的心情,还从中学会了自律,只要15分钟时间到,哪怕玩得正在兴头上,也能够即刻停止。[/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做父母的,何尝不应该感恩自己的孩子?孩子们以自己的存在提醒着我们生命的美好、爱的力量。走入婚姻的殿堂,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人生才足够完美。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一份美好的礼物,孩子的到来,带给我们许多欢乐。[/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在走入婚姻生活之前,我们拥有“儿子”“女儿”的身份许多年,但能够让我们拥有“父亲”“母亲”身份的,只有我们的孩子。在养育自己的孩子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领会养育孩子的不易,能够更好理解父亲与母亲养育自己的不易。[/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记得我小时候,十分容易感冒,对于那时自己感冒咳嗽的印象还记忆深刻。每当感冒咳嗽,就是一副不愿走路的模样,母亲则常常将我背在后背,背在母亲后背的我,觉得十分舒适。咳嗽了,需要打针,我固然是怕打针的,为了避免打针,我会谎说“我已经不咳了”,然后用尽全力忍着不咳,可咳嗽哪是忍得住的,不一会儿就露馅了。[/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现在长大,成了家,自己也做了母亲。这种身份的变更,让我对于生命有了更深刻地理解。[/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失败也是一种选项,如果你没有失败,那意味着你的创新精神不够。杨澜的女儿先是在一所公立小学读书,然后在北京的国际学校上中学。有一次她在餐桌上问女儿两种学校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女儿想了想回答说:“在本地的学校,老师总是让我们别犯错误;在国际学校,老师鼓励我们不要怕犯错误。”[/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说到失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或大或小的失败。面对失败,我们都是如何应对的,是一笑而过,还是深刻反思。说说我自己的经历,我从小到大读书,一路走来,似乎都是顺其自然。小学与初中在家乡小镇读书,初中毕业,顺利考取县城唯一一所高中。高中三年时光,过得平淡而美好。高中毕业,考取了填报志愿的大学。[/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要说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失败,应该是大学毕业后的工作求职。大学毕业那年,当在网上看到自己的高中母校在省城进行教师招聘,自己专业学科招一人。那时,想着如果能够在高中母校任教,便是一件再美好不过的工作。憧憬固然是美好的,现实却比较骨干,结果是自己未能被成功录取。之后我前往远离家乡的广东偏远小镇任教两年高中教学,有了这两年任教的积淀,第三年,我关注并报取家乡市区的教师招聘,成功晋级。[/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或许正是因为考取母校高中的失败经历,让我更好领会失败的内涵,让我更好珍惜拥有的每一份工作。[/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只是有些书朴实,有些书剧情曲折,有些书苦情,有些书励志,有些书平淡……[/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阅读杨澜的文字,仿佛就在阅读着杨澜的人生,她是一本精致优雅的书,让人百看不厌。[/SIZE][/LINE-HEIGHT][/P]
    [ 此贴最后由 微尘 在2018/10/27 8:11:33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8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2
      • 经验74674
      • 文章357
      • 注册2012-08-27
      [P][ALIGN=center][LINE-HEIGHT=1.75][SIZE=12pt]享受孤独(20180325)[/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最近阅读的文字,是复旦名师陈果老师的书籍《好的孤独》。孤独,是每个常人都会有切身体会与感受的,而如何面对孤独?是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光,还是习惯了有人陪伴,独处时会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阅读文字,我们可以从中找寻到答案,获得关于孤独理解更深层次的内涵。[/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我们所居住的这个热闹的地球是孤独的,在广袤的宇宙中,它不过是一个孤独的蓝色的小点,淹没在无边的静默之中。有时在想,地球的存在确实是足够奇妙,因为地球的许多特殊性与独一性,才使得地球得以如此绚丽多姿。然而,除了地球的繁荣,在宇宙中是否还有其它球体如地球这般有着高级生物存在,如此色彩斑斓?[/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宇宙是一个广阔的境地,有许多球体按照自己特有的轨道旋转着,至晚上时分,因为地球有灯光的发明,想必在宇宙中看夜晚那侧多闻地球,应该是无比绚丽的,而附近的其它球体,应该多呈现泥土的灰色调。[/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地球确实是孤独的,它全然不知道在宇宙中是否存在如它这般拥有丰富生物的球体,生活在它其上的人类物种,也对于其它球体是否有生命迹象进行着孜孜不倦地探究。或许在距离地球十分遥远的地方,有着这样的球体存在,又或许,在广阔的宇宙中,只有地球如此这般。[/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对于地球而言,它承载着许多物种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这是它的使命,它就那样静静地享受着这份孤独,不曾觉得寂寥。[/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与“寂寞”相比,“孤独”是一种更高贵更优美的状态,人需要“孤独”,独处时自我的“真实”能还给我们精神的自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祖先前辈们讲究'慎独':从人群中抽身而出,从喧哗中隐匿,返回独对天地,独对真实之自我的存在。”孤独是一种生活状态,是一种一个人独处时的闲适与惬意。面对这种生活状态,我们每个人都得学会享受孤独。[/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曾经看过一段文字,说的是一个人想找一位男友,她提出的要求之一是:希望男友能够随时随刻陪伴自己。看到这个要求,许多男士均望而却步,直摇头说不可能做到随时随刻给予陪伴。有一些特例的人群,因为害怕独处,害怕孤独,随时随刻都希望有人陪伴自己,而这样的陪伴要求,是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个体都无法做到的。包括我们十分亲近的父母,亦不可以做到。[/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既然他人都不可以做得如此陪伴,我们每个人需要做的,便是接纳孤独,学着与孤独相处。当我们真正接纳了孤独,享受了孤独带给我们的那份闲适,我们获取的收获远远不止如此,更重要的,我们会收获一个真正可以随时随刻陪伴的朋友,那便是我们的内在自我。有了内在自我的陪伴,我们不会再感觉孤独,而是会与内在自我一起享受思想驰骋的那份自由。[/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说说我自己,我应该算是享受独处的感觉的,独处时,我会撰写日志,那种借助文字与内在自我对话的感觉,奇妙且美好;独处时,我会阅读,以慢的心态阅读书籍中丰富文字的内涵,跟随文字,一点点走进作者独特的思考,或者跟随作者的思维旅行,感受异地风光的美好。[/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无论种种,当我们习惯并享受了孤独,当我们与内在自我建立了联结,我们便也能更好感受生活的美好。[/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生活在大城市人山人海的拥挤中的我们,为了不丢失对人的尊重与敬意,为了重拾对生活的热情,比任何地方的人都更需要孤独。我是一名在乡村长大的女生,在我的乡村老家,拥有一种最接地气,十分纯朴的生活方式。每每回忆起那时的生活,实在拥有太多美好,那时的我们,会无忧无虑与同伴一起玩乐,会与同伴一起前往山上采摘各种时令的果实,会与同伴一起到山上放牛砍柴。乡村生活的简单与纯朴,是定格在我脑海中最美好的回忆。[/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生活在乡村的时光,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是那样简单纯朴,大家都是心与心以诚相待,彼此串门也十分勤便,将农活忙完,闲暇时间,大家便会聚集一起随意地聊着。[/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之后因父亲工作的调动,我离开了乡村生活,那份简单而美好的乡村生活便深深地藏入我的记忆深刻。[/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如今,在城市定居,城市虽然不如北上广那般拥挤,但城市特有的商品房住房模式已是现有的中国特色,这种中国特色的住房模式,也间隔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城市的生活,缺少了乡村生活的纯朴与互动交流,也由此增添了一份孤独。既然改变不了生活模式,学着接纳孤独时光,学着在孤独的生活中享受那份闲适,便是我们城市生活的人们应该做的。正如文中所说:“当我们真正体验到了孤独的美好,我们才真正学会了品味自我;品味自我才能品味生活,品味生活中的他人,孤独令我们更懂得生活,也更珍惜'人'。”[/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一个甘于孤独的人必定热爱思想,因为能令形单影只变得充满乐趣,充满创意,散发出诗情画意的唯一源泉就是“思想”。我通过班主任之友论坛了解到一位优秀的中职班主任李迪老师,李迪老师十分勤奋,她为一名音乐教师,同时她也热爱撰写文字与阅读,她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所带中职班级的心路历程,与其说她是用朴实的文字记录班级故事,不如说她用文字记录下班级管理故事,而带给我们读者点滴浸润地启迪。[/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李迪老师的日志有提到,她常常会在同事嬉笑闲聊中安静躲在角落阅读,印象深刻的,她有过一次竞选学校教科室主任落选的失败事件,或许大家会觉得想竞选学校的一些职位,以当上学校小领导,是人之常情,而经由李迪老师释然,她之所以参加竞选仅仅是因为教科室主任可以独自一人拥有一间办公室,那样她就可以很好享受一个人的独处时光,可以拥有更加安静的环境用来专心撰写文字与阅读。[/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前段时间,上上届的一位从我们学校毕业通过对口高考成功考取本科的学姐应邀来到班级进行学法分享,我印象十分深刻的,她说的一段话:她于2016年参加高考,至2016年的最后一学期,她就整天躲在教室的一个墙角背诵知识点。她正是因为在喧闹的教室给自己开辟了一个独处的小环境,所以她取得了成功。[/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一个甘于孤独的人必定热爱思想,因为能令形单影只变得充满乐趣,充满创意,散发出诗情画意的唯一源泉就是“思想”。“孤独者的情趣是思想者的情趣——因其宽广而久远,因其无限丰富而通达永恒。”可以感受到,以上例子中的主角,都是有“思想”内涵的女生。[/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孤独,是每个人呱呱坠地成为人那一刻起不可回避的一种生活状态,既然如此,与其避之不及,还不如以接纳的心面对孤独,享受一个人独处的那份闲适与美好。[/SIZE][/LINE-HEIGHT][/P]
      [ 此贴最后由 微尘 在2018/10/27 8:12:06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8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2
        • 经验74674
        • 文章357
        • 注册2012-08-27
        [P][ALIGN=center][LINE-HEIGHT=1.75][SIZE=12pt]生活习惯(20180405)[/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关于李峙。[/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李峙是一位音乐主播,他的主要节目有,在中国之声隔周二晚上00:00-02:00的《千里共良宵》,还有在中国文艺之声的《李峙的乐未央》。[/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第一次听李峙的节目,是在我经常听书的软件“懒人听书”里边搜索得到,看到他的节目人气十分旺,便打开尝试听听,如此一听,我便被他的节目深深吸引。之后得知,在“喜马拉雅”软件听他的节目,不仅可以如“懒人听书”软件一样听他的节目,还可以获取他每一期节目的歌单,现在我便常在“喜马拉雅”听他的节目。[/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如果问我为什么喜欢他的节目,我想主要有以下两方面:[/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一方面,是喜欢他的音乐节目的形式与内容,他的节目,会将每首歌曲的背景做充实地了解,让我们在听歌的同时,还能够得到许多歌曲背后的故事。除此之外,他还会在节目中,歌曲与歌曲的间隙,与大家聊聊生活的大小事,又或者会与听友进行互动,读读听友的留言,帮助听友解惑,分享听友的喜怒哀乐。有时我在想,如果单纯听歌曲,或单纯听主播说话,都不能让人达到享受的界地,而这种方式,让我们能够与主播建立比较好的联结的同时,还能够提升至享受听歌的美好感觉。[/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另一方面,是真诚喜欢李峙的成长励志、平和的心态、以自己默默无闻的努力与对音乐节目地坚守传递正能量。李峙出生于成都,大学学的英语专业,但因从小有一个主播梦,在高中大学阶段,都有争取到学校的播音室担任职务。大学毕业,更是坚定朝着自己的主播梦想执着地走下去。如今,他已经做主播十年有余;如今,他已经从北漂,变成一位在北京有自己房子的男生。他的心态积极而平和,当有正在读大学的听友感叹对于大学生活的失望与枯燥时,李峙会告知他,要多走出去,多与他人交流,多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不要沉迷与宿舍玩网游,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与感受到更多美的不一样的风景;当有正在读书的书友迷茫于暗念不能自拔时,李峙会劝慰他,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只有自己优秀起来,才能在以后该找对象的年龄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当有听友心情烦闷时,李峙会建议他整理房间,给自己一个舒心的环境,又或者出去旅游散心,如果觉得没有时间旅游,就在自己城市走一走,如果觉得在自己城市走一走的闲暇时间都没有,就仰望星空,抬头仰望星空的时间总是有的……[/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李峙对于我的影响,是生活的陪伴,我在做家务时,会放上他的节目,边做家务边听,这样,会使得我枯燥的家务时间,也变得那样从容与惬意。李峙在节目中笑说,一路走来,并不是他在陪伴我们,而是我们与他的共同陪伴,他憧憬着,以后的二十年,三十年,甚至至我们都老去的时候,愿我们都一直在互相陪伴。我想说,只要李峙的节目在继续,我们的互相陪伴便会继续……[/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因为,这份陪伴,已经成为大家彼此的一种生活习惯。[/SIZE][/LINE-HEIGHT][/P]
        [ 此贴最后由 微尘 在2018/10/27 8:13:19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8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2
          • 经验74674
          • 文章357
          • 注册2012-08-27
          [P][ALIGN=center][LINE-HEIGHT=1.75][SIZE=12pt]爷爷与奶奶(20180406)[/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清明时节雨纷纷,果不其然,昨天不仅下了一天的雨,还温度骤降,大家纷纷穿起了已收入衣橱的棉衣。[/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清明节,是国家特意设立的,用来祭奠祖先与缅怀先烈的节日。至清明节来临,只见街上出现许多祭奠祖先的祭奠品,气氛浓厚。[/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在这样的节日,相信大家心里应该都会有一丝伤感与沉重,在我心中,让我不禁想起了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点滴。奶奶先于爷爷去世,是在我读高二时期,那时的她才六十多岁,她原本身体不错,却被突如其来的病痛渐渐侵蚀了生命。奶奶去世后,爷爷没有了奶奶的陪伴,生活似乎也没有了往日的神采,爷爷是比较依赖奶奶的,家里的大小事都是奶奶做主。奶奶逝去后的日子,爷爷在我们家生活,感觉那段时间的爷爷,话语少,更多时间是在想念奶奶。再过了五年,五年后的某段时间,爷爷突然变得能够吃比较多饭菜,家人都以为爷爷是胃口大增,而不久的一天,便传来爷爷去世的消息,那时的我,正在读大学。[/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爷爷也逝去,之后的日子,我们便只能通过点滴回忆忆起与他们生活的往事。爷爷与奶奶共育有三儿两女,儿女长大,都各自成了家,除了我的父亲即爷爷奶奶的大儿子依旧生活在家乡,其他儿女均在远离家乡的城市安了家。[/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尤其在我读四年级之前的日子,父亲在家乡村子教书,那段时间是与爷爷奶奶最紧密相处的时光。在我的印象中,爷爷耳朵的听力不好,每次与他说话,都需要说大声话,他才能隐约听到。爷爷十分宽厚朴实,话语少,只要奶奶给他吩咐任务,他总会一点一点地做好。爷爷是种植果木的好手,在家的附近,被爷爷种植了各种各样的果木,有桃子树、梨树、枣树、杨梅树、李子树、葡萄树。这些果实成熟季节,我和我哥总是尝鲜者。[/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奶奶是朴实、聪慧的,做事有条不紊,有规划,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均由奶奶做主。奶奶还有一副好口才,邻居家里来客人,奶奶总会被邀请前往陪伴,除此之外,奶奶与爷爷一样,还好喝一口小酒。在我们家乡,家家户户都会做有纯正的米酒,这种米酒,口感好,还有不知不觉喝醉的功效。喝酒至情处,划拳、唱酒歌,是常有的活动形式。那时的我,最担心的是爷爷奶奶一同喝醉,如果是那样,即便走回家并不远的路,我也会担心不已,因为那些路都是山路,路窄,且有凹凸不平的地面,一不小心就会被绊倒,当爷爷奶奶以喝醉酒歪歪扭扭的步伐走入家中,我心中的石头也才随之落地。喝酒后的睡眠似乎特别香甜,至第二天,又是全新的一天。[/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那时的爷爷与奶奶,身体还算健朗,不过,感觉那时候的奶奶,常犯腰痛。我记忆深刻的,每当我与奶奶同睡时,奶奶常会让我给她捶腰,我用我的小手慢慢捶着,当捶一段时间,奶奶就会出现打嗝的反应,奶奶便会回应着真舒服,感谢我的捶腰,我也因为自己的捶让奶奶感到一点点舒适而心满意足。[/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如今,爷爷奶奶已经远离我们,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也不能找寻,不过,我相信,他们在另一个世界,爷爷与奶奶,依旧生活在一起,相濡以沫地过每一天平凡的生活。[/SIZE][/LINE-HEIGHT][/P]
          [ 此贴最后由 微尘 在2018/10/27 8:14:05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8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7
            • 积分8666
            • 经验562392
            • 文章8560
            • 注册2012-12-05
            追忆故人,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
            亲情永久!
            在线情况
            18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2
              • 经验74674
              • 文章357
              • 注册2012-08-27
              [QUOTE][b]下面引用由[@于松峰]发表的内容:[/b]

              追忆故人,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 亲情永久![/QUOTE]
              [P]是的,追忆故人,可以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8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2
                • 经验74674
                • 文章357
                • 注册2012-08-27
                [P][ALIGN=center][LINE-HEIGHT=1.75][SIZE=12pt]真性情的人生(20180414)[/SIZE][/LINE-HEIGHT][/ALIGN][/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最近对于一些关于人生的书籍与文字,兴趣浓厚。正在阅读的书籍《周国平论人生》,就是这样的一本书。[/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阅读书籍,我总是很慢,喜欢以慢的方式与心态,品味书籍中的文字蕴含的韵味。[/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周国平老师在文中说:“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真性情”,确实是许多人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尤其是阅历越丰厚,沉淀之后,就越能看淡人生的许多东西,各种“喜怒哀乐”,在心中都可以淡淡面对,不留下一点痕迹。当一个人到了需要面对“逝去”的年龄,一切都是那样超俗脱然。[/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如我的姑婆,现在已七十有余,于前些年检查出得了癌症,她积极参与治疗,癌细胞得以控制,现在是以慢的心态用心感受着每一天生活的美好,是真心有将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来过。[/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想想年轻时的她,在单位有权有钱,于各种光鲜于一身,是大家艳羡的对象。只是,每个人都会虽然时间的消逝而慢慢老去,待真正老去那一天,大家又重回起点,没有了权,看淡了钱,以平和地心境一点点感受每一天生活的美好。[/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我们市区曾经的一位教育局局长,退休后被我们学校返聘做一些工作,他得了帕金森病,每每在食堂吃饭看到他,总能看到他的手不知不觉地抖动。退休后的他,没有了权,许多人都不曾认识他,或者即便认识他的人,也不再簇拥着打招呼。不过,这些改变,对于这位局长自己,他已经慢慢习惯,习惯了没有人与他打招呼,习惯了自己的病痛,习惯了没有权的生活,同时应该也是看淡了钱。[/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而我自己呢,才三十多岁的我,按理应该是比较感性的人,喜欢去做许多年轻人应该做的事,相反,我却发现,自己已经慢慢步入看淡权与钱的心态与境地,平时听的歌曲,也必定是慢与安静曲调的歌曲。如之前撰写文字,说自己喜好主播李峙的节目,也是因为他的生活方式、节目风格,也是以慢为曲调。[/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前几天我将主播李峙的节目,推荐给自己的一位好友,是真心将自己内心喜爱的东西推荐给她,希望能够给予她的生活增添一些新的元素。待好友听后,她的回答:说自己已经不能静下心来听这些。[/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是的,三十多岁的年龄,确实比较难让自己静心,但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够在三十多岁年龄,就能够做到静心并享受静心,相信我们可以因此过出更别样的生活色彩。[/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就如周国平老师所说: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愿我们都能够拥有真性情的人生。[/SIZE][/LINE-HEIGHT][/P]
                [ 此贴最后由 微尘 在2018/10/27 8:14:39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8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2
                  • 经验74674
                  • 文章357
                  • 注册2012-08-27
                  [P][ALIGN=center][LINE-HEIGHT=1.75][SIZE=12pt]多言数穷,不如守中(20180415)[/SIZE][/LINE-HEIGHT][/ALIGN][/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运用到班级管理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说了许多的话语,都不能较好调解学生之间的一些小矛盾,就不如让学生自行解决,老师不要过多参与,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相信学生们不知不觉就和解了。[/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李迪老师所带的班级,是纯女生班级,通过李迪老师的班级日志,能够感受到,李迪老师的学生们,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李迪老师是一位敏感细腻的老师,她以女老师的身份优势,总能较好捕捉到女孩子心中的喜怒哀乐。[/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女孩子们,一个个处于十七八岁的青春年龄,他们活力四射,同时也缺少与他人较好相处的经验,在与同学共同学习与生活的每一天,便会衍生出各种大大小小的相处矛盾。如,一起玩了比较长时间的玩伴,逐渐走得疏远,各自有了新的朋友;当朋友不经意间说了一些不中听的话语,说者无心,听着有意;有些人时时刻刻都希望有朋友陪伴,连上厕所,也是希望能够与朋友一起,而对方或许并不喜欢这样的相处方式……[/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尤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许多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开始过寄宿生活,由此也更需要朋友的陪伴才不觉得孤独。[/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记得我第一次担任班主任时,所带班级,也是纯女生班级。那时的我,虽然比起学生要年长,但也不够成熟。印象深刻的,自己不能如李迪老师那般,十分自如地捕捉与应对女孩子们之间的细腻心思,因为缺乏这份敏感与深入,学生与我也不能很好亲近。那次带班,是中途接班,前任班主任,是在班级管理中能够游刃有余,且有着与学生同龄女儿的一位老教师。记得当时与一位班级女生交流,询问以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有什么令她们印象深刻的,学生答道,觉得以前的班主任,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能够十分敏锐觉察她们的喜怒哀乐,而且会给她们细细分析与解惑,班主任还会常与她们分享她与她女儿相处的点滴。[/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如此看来,李迪老师也是做到那样,如一位母亲那般,十分敏锐捕捉学生的负面情绪,并给予正面与积极地引导。[/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不过,当李迪老师细腻深入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时,偶尔也会出现让李迪老师应接不暇的时候。矛盾少时,处理矛盾,会有比较充沛的精力。当一个班级出现好些矛盾,凭班主任的一己之力,不足以应对与化解,至此时,李迪老师之采取“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也着实为一种妙法。[/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果不其然,经过一次五一假,好些矛盾随之消逝,最后只剩下一对主力矛盾还有待慢慢化解。[/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坚持阅读李迪老师的班级管理专题贴,已经有比较长时间,越读深入,越能很好感受到李迪老师班级管理的许多智慧。[/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就如今天所学:多言数穷,不如守中。[/SIZE][/LINE-HEIGHT][/P]
                  [ 此贴最后由 微尘 在2018/10/27 8:15:11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8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7
                    • 积分8666
                    • 经验562392
                    • 文章8560
                    • 注册2012-12-05
                    [SIZE=4]班主任能及时捕捉到孩子们细腻的心思,这很了不起![/SIZE][P][SIZE=4]李迪,知名美女班主任,让人敬佩的很![/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9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2
                      • 经验74674
                      • 文章357
                      • 注册2012-08-27
                      [QUOTE][b]下面引用由[@于松峰]发表的内容:[/b]

                      班主任能及时捕捉到孩子们细腻的心思,这很了不起! 李迪,知名美女班主任,让人敬佩的很![/QUOTE]
                      [P]嗯,是的,尤其是纯女生班班主任,就更需要如此。[/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9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2
                        • 经验74674
                        • 文章357
                        • 注册2012-08-27
                        [P][ALIGN=center][LINE-HEIGHT=1.75][SIZE=12pt]数学学习方法(20180418)[/SIZE][/LINE-HEIGHT][/ALIGN][/P][P][LINE-HEIGHT=1.75][SIZE=12pt]        谈谈最近的工作。[/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去年六月份,带了一届完整的对口升学班级的数学课程,从一年级至三年级,三年时间陪伴他们走过。[/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至去年的九月份,本以为可以重新接一年级新生,那样,因自己有了一轮完整的对口升学数学教学经验,在新的班级中,我可以将课程上得更紧凑,知识点检测做得更实,课程安排更合理,以余出更多时间带领学生做复习。是的,我就是如是憧憬着。[/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计划赶不上变化,碰巧二年级升三年级的对口升学班级的数学老师因为生二胎请了产假,学校又安排我担任他们的数学教学,我便又成了对口升学三年级的数学老师。中途接课,只能依着已有的教学进度往后上,与学生一点点磨合。[/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随着时间一点点走过,转眼,这一届学生也将走上高考,今天已是4月18日,至6月7日高考,已不足两个月时间。[/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现在带领学生们在做的,主要是每星期完成一套综合模拟卷,完成每一套试卷,我给予学生强调与灌输的,有以下几点学习方法:1.独立使用公式,不可以对照积累本使用公式,如果公式忘记了,将公式翻出,记牢固后,合上积累本,再独立使用公式;2.独立做每一道题,如果某些题不会做,先问明白,再独立写出;3.完整把握每一道题,不可以似懂非懂,只有完整把握好每一道题,才能完整得分;4.完整把握一套试卷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不可以轻视任何题型;5.持之以恒坚持独立•完整的习惯,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日数学题、综合试卷。[/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有了以上学习方法的具体化,明晰化,我真心感受到许多同学正在踏踏实实地一点点践行,成绩也在一点点进步。[/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我印象深刻的,学生薇,她的语文成绩很好,有撰写文字与阅读的习惯,数学比较弱。一开始做综合试卷,总分120分,她有过比较低的分数三十多分,而上星期让学生们做的试卷,她得了84分。我真心有感受到她在一点点学实,学透。她也似乎找到了学习的窍门那般,她说她以前的数学学习,会比较感性,如某个数学公式,她总会持怀疑的态度并会加入自己的想法对公式进行一些加工,她现在发现,数学的公式需要客观接纳与记牢固,只有那样,才能做对数学题。[/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班级的许多同学和薇一样,在坚持做每日数学题,坚持做综合试卷,正因为有了这份坚持,相信他们会一步一脚印,一点点进步。[/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对于学生,我期望的,是希望他们能够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考取自己心仪的学校,祝福他们。[/SIZE][/LINE-HEIGHT][/P]
                        [ 此贴最后由 微尘 在2018/10/27 8:15:44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9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2
                          • 经验74674
                          • 文章357
                          • 注册2012-08-27
                          [P][ALIGN=center][LINE-HEIGHT=1.75][SIZE=12pt]拥有“幽默”(20180419)[/SIZE][/LINE-HEIGHT][/ALIGN][/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关于幽默。[/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如果随便找一位学生询问:你心中期许的老师是怎样的?相信学生的答案中,一定会有一个词“幽默”。[/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是的,幽默的老师是受学生欢迎的,听幽默老师上的课程,学生也不会感觉学习枯燥乏味,可以在十分轻松的环境中便收获了知识。相反,如果听不够幽默的老师的课,吸取知识会有种味同嚼蜡的感觉。[/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说实在的,对于一些能够在课堂上散发幽默魅力的老师,一直是我膜拜的对象。对于我自己而言,很长一段时间的我,都是不幽默的。因为不幽默,课固然就没有吸引力,学生听得吃力,我上得吃力,真是两败俱伤。[/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我曾经以为,我这辈子的教学生涯应该就如此了;我曾经以为,每个人具有的幽默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我不与生俱来拥有幽默气质,所以,我的教学风格也就注定了如此。[/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不过,渐渐地,慢慢地,当我喜爱上了撰写文字与阅读,并拥有了相应的习惯后,我发现,有些东西在一点点地,不知不觉地改变。是的,它们在改变。[/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尤其带这一届三年级对口升学班级时,我发现自己的上课风格,也有了幽默的气质。学生们常常因为我在课堂上穿插的一些话语发笑,我的那些话语,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十分应景。[/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如我为了解释数学的简答题中如果有两问,第一问中求解的答案,究竟可不可以用到第二问,针对这个问题,有许多同学总是弄不明白。如果第一问的答案不能用于第二问,但学生却用了,第二问就肯定不能得分。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我举例说,简答题题目中共有的条件,就如一个家庭的父母,而两个问题,就如父母的两个孩子。如果求解的问题中添了新的条件,就如他们的这个孩子结婚了,有了自己的新家,在他的新家中添置了新的家具,且也有了新的成员,即他的妻子与孩子。那样,一旦孩子成家了,他们的结论就不能共用。反之,如果问题中没有添加新的条件,就意味着孩子还未成家,他的结论,是依靠父母的条件得到的,就可以共用。学生们听着我如是解释,一个个哈哈大笑,当然,他们也因此收获了“问题的答案可不可以互用”的判断方法。[/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当为了告知学生,高考并不是独木桥,而是大家可以携手共赢时,我将自己曾经读到的“某地一个班级所有学生全部考取重点本科”的例子说给他们听;当某位学生有说别人是“傻瓜”的口头禅时,我会借助“苏东坡与一位禅师”的故事,告诉学生其中蕴含的小道理;当担心学生不能拥有坚持的习惯,比较感性的学习时,我将曾经读到过的,一位老师与她儿子关于学习坚持的对话说给学生听……[/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说实在的,我不知道我的这些,是不是所谓的“幽默”。如果是,则一直深藏于我心中的关于“幽默是与生俱来”的结论应该推翻了,原来并非如此,原来幽默也是可以在撰写文字与阅读的浸润下一点点拥有的。[/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75][SIZE=12pt]        是的,幽默可以在撰写文字与阅读的浸润下一点点拥有。[/SIZE][/LINE-HEIGHT][/P]
                          [ 此贴最后由 小7 在2018/10/26 22:38:00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22 seconds with 7 queries.